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九年级物理课件 >

九年级物理课件系列

九年级物理课件系列

九年级物理课件 篇1

设计思想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中关于第四学段的阅读部分提到:“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故而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筛选获取信息,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前者需要一些讲解与训练,后者则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关注说明文的语言,关注我们周边的生活。“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的外延”,联系生活,看似枯燥的说明文也会有它独特的魅力。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文专题单元,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但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而且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而且专门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诵课文,学生已基本掌握本文的大概内容。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巩固对于说明文相关知识的掌握。

4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以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巩固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写作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作者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巩固复习说明文相关知识,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以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间准备

学生朗读课文,圈点勾画。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候课、预习习惯。

活动2【导入】一、新课导入

在说明文的学习中,每位同学都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这包含两层意思:1、准确判断出题者的意图,明确问题的本质;2、快速而有效地筛选相关信息,组织答案。

活动3【导入】二、展示目标

板书文题,展示目标。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开展课堂学习。

活动4【练习】三、温故知新

提问学生关于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生对说明文体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形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活动5【讲授】四、初步感知

组织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即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点拨指导:说明对象是说明文最基本的考察点,确定说明对象时,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看课本注释 ⑴ 想想:为何要把文章的标题《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明确: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拨指导:文艺性标题的分析,修辞方法加好处;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练习册50页,分析《水的语言》这一标题的好处。

活动6【讲授】五、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展示问题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点拨指导:在文中筛选信息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把握重点句(如每段首尾句),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

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①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②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③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⑤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师:文章先说什么,接着说了什么?然后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同学们根据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文章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四个部分:

明确写作顺序

现象---本质,逻辑顺序

活动7【讲授】六、语言赏析,明确说明方法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

明确:1题中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第2句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一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3、重新拟一开头,与原文作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总结归纳本文语言的特点:

准确严密:措词严谨,用词语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如“许多”;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生动形象:词语优美,描绘的画面生动形象,多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以问答形式让学生快速回答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第6-9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活动8【练习】七、学以致用

以本文所学内容,分析《大林寺桃花》和郭沫若诗中的物候现象。

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活动9【活动】八、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有关物候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明确本节学习的重点。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让学生明确自己当堂的收获。

活动10【作业】作业布置

1、所有同学补充完成练习册剩余题目;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整理一些关于物候的农谚,分析其中包含的道理。

巩固所学。

活动11【活动】课后反思

16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语文组   王朝玄

《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文专题单元,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四学段的阅读部分提到:“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故而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筛选获取信息,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达到前者需要一些讲解与训练,而后者的实现则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关注说明文的语言,关注我们周边的生活。“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的外延”,联系生活,看似枯燥的说明文也会有它独特的魅力。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意义,理清说明的顺序,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及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通过“摘、理、品”的教学操作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主要信息的筛选、说明顺序的梳理、生动语言的品味、说明方法的使用等。

通过本次教学展示,我主要有以下反思: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故而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必不可少。

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这一基础。读书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和语言的积累运用。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在前面的课时和预习部分将重点放到学生的读上才能达到今天的效果。在全面推进课改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上,让学生在朗读、品词赏句的基础上感受语文魅力。当然,这节课虽以本文为载体来对说明文知识进行一个复习巩固,但内容过多,信息量过大也占用了学生不少的朗读时间,这是自己需要反思改进的地方。

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比平时更为令人满意,一方面与赛课这样的氛围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自己平时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加强自身教学素养,争取做一名更加让学生喜欢、对自己满意的教师。唯有在老师富有启迪性和亲和力的语言导引下,每个学生才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惟恐自己没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地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课堂才能变成求知的乐园,学生的参与意识、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得以超乎预想的发挥、潜能得以很大程度地挖掘。

教完本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有没有好的学生和文本,而是教师有没有展现现代课堂呼唤让文本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好的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和教学艺术。

谭义专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物理课件 篇2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能量与做功

1、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是:与想要运动或已经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L2。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

⒈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用5~10分钟时间“浏览”一遍所有试题,首先要看试题说明要求,例如开头说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原子质量等。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并计划具体的答题时间。看试卷的时候,要注意是否有缺页少题的现象,如有应立即报告监考老师。

⒉根据学科分值分配和难易程度来分配时间。生物学科约需要25分钟,化学约需要50分钟,物理约需要60分钟,余下的1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用于重点检查或返攻难题。从试卷类型上分,第Ⅰ卷用时参考时间约50分钟,第Ⅱ卷用时约85分钟,留15分钟当机动时间。

⒊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原则是“稳中求快,准确第一”。正确解决“速度”和“准确率”的矛盾是寻求时间分配最佳方案的关键。做题速度不能太快,过快不能保证准确率,也不过慢,以至能做的题完不成。所以解题时要准确到位,提高一次性答题的准确率,不要寄希望于最后时间的检查上。应当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各题时间的分配。

物理学习方法

认真做好练习

做练习的过程,既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理解、掌握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又可以在练习过程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物理练习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仔细审题。

通过审题,弄清题目所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有哪些已知条件,需要解答的是哪些物理量,要特别注意

挖掘出那些隐含着的条件。

例如:把3千克水从15度加热到沸腾(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此题隐含着末温为100度。

第二,认真分析。

认真分析各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解题关键的核心问题,确定解题方案,寻找必须用到的规律、公式,利用这些规律、公式来建立已知条件和所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出答案,求得结果。

例如:一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从6v增大到10v,通过r的电流增大了2a,那么电流通过电阻r所做的功在lh内增加了多少焦耳?本题的核心是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是一个变化量,而不是一个具体值,切不可把电流的变化视作电流来用。

需要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功公式配合求解。

第三,统一单位。

如果所解答的问题需要用数字进行计算,则计算前一定要先统一好单位,用规定的单位代人进行计算,防止差错,切忌乱套公式、机械模仿。

九年级物理课件 篇3

九年级上册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电磁

1.永磁体包括人造磁体和天然磁体.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一端指北(叫北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

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针鉴别某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3.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线的疏密表示该处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方向(即切线方向)表示该处磁场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南极指向北极。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4.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来判定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四个手指的环绕方向表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

5.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很多优点,它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的有无、强弱、方向,达到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利用电磁铁做成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在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上常有应用。

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7.直流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转动而制作的。在这一过程里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直流电动机里利用换向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线圈在磁场力作用下持续沿同一方向转动。

8.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一是电路闭合;二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平行。

9.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0.电池分化学电池(正极是铜帽碳棒)、水果电池、伏打电池(有里程碑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电池)、蓄电池(有铅和硫酸,污染大)、太阳能电池(无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发电厂发电有以下几种方式:火力发电,水利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潮汐发电等。

物理九年级上知识点人教版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注意:①在不超过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原因.

⑴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生活用电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36V。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

⑴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⑵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1kΩ=1000Ω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九年级物理课件 篇4

课题:第十三章第三节《 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现象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产生摩擦的原因。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研究方法的教育 2.通过对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难点: 研究决定滑动摩擦大小的因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投影,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毛巾、空玻璃瓶、木板、砂纸、洗衣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 演示筷子提米的实验:在一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插入一支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重新将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少量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玻璃杯提起。请学生分析讨论并举出身边的摩擦现象从而引出新课。 手提空瓶的实验: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颈部分(图中覆盖部分)向上提,提不起来;再将瓶子擦干净,用毛巾覆盖在瓶颈部分,受我毛巾向上提瓶,瓶很容易提起。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引入新课。 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创设情境 导学激趣 自主学习自主质疑 1、  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要发生相对运动,指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还没有发生,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布置学习任务,介绍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合作交流互动释疑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演示实验,实验中要设置好恰当的问题。 1)怎样来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什么? 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问题:1)怎样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2、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展示知识梳理 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验证?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先讨论,然后在老师不给出正确操作过程的情况下分组完成不同的验证内容,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 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由学生讨论并举出相应的事例,准备适当的录像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结论。 结论: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有益摩擦。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来(加润滑剂),可以减小有害摩擦。 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参与展示活动,做到人人参与。 学生总结得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 增大有益的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由学生讨论并举出相应的事例,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2、激发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知识应用反馈提高 巩固练习 1、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下面哪个措施的目的是减小摩擦( )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洒些灰渣 2、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__摩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 1、不论那种方法都是由“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中得出的。 2、摩擦可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3、思考题:自行车轮胎蹩的时候为什么骑起来费力。 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1、锻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及学习导纲练习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2、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转化的。

教学难点:

分析能量转化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铁丝、提示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资料及事例,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2.教师准备:课件、表格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为什么打开开关就能让电脑运行起来呢?

2、电使电脑运行了,我们把通电后能工作的机器统称为“用电器”同学们的家里肯定有很多“用电器”吧?各种不同的用电器输入电后可以为我们做什么事呢?

3、生交流

4、出示各种电器的图片(电视机、电饭煲、洗衣机、空调、电熨斗、微波炉、电脑等)课件演示:

5、师小结:用电器有了电才可以工作,电的本领真是太大了,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做电能。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电能和能量》

(二)电能和其他能量

1.电能是一种能量,除电能外,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吗?

2、学生说说知道的各种能量。

出示各种相关图片,这些不同的能量分别可以做什么工作?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举例说明一下吗?

3、不同的能量可以做各种的工作了,那我们人体也要工作、运动,我们的能量又来自于哪里呢?

4、出示人体运动的图片。食物里面储存着能量。

5、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左边这幅图,出示加油机图,哪里看到过这种机器?(加油站)它的任务是什么?

6、(出示煤炭图)汽油具有能量,那么煤炭呢?它可以做些什么工作呢?生交流

7、师小结:像煤炭、汽油这些物体通过燃烧发生化学变化,能让车子开动,能把水烧开,这种能量也称化学能。

(三)电能的转化

1、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有联系吗?电能-------转化成其他能?让我们以“电灯”为例来讨论一下吧。

2、师:电灯输入电能,输出时将其转化成了什么呢?

3、那么电输入到其他用电器的身体后,电能又能转化成什么能呢?请四人小组边交流边完成课本中的家用电器调查表(要求每个同学写出2个)

4、学生交流、填写。

5、交流调查表。师生共同补充。

课件出示:那么我们家庭以外的设备上的能量又是怎么转变的呢?

看课件(生日卡、电车、电影、电动门)

6、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发现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能量。

7、经过用电器之后,电能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其实就是“电能转化器”。

四、其他能量间的相互转换

1、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其他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让我们先用实验体验一下吧?

1、先用两手互相摩擦,有什么感觉?想一想:这是能转化为()能。

2、反复弯折铁丝,摸一摸,没有什么感觉?

3、师小结:这个实验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4、你还能举出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例子吗?

6、学生交流

7、小结:原来不但电能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间也能相互转换。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个闯关游戏吧。

五:智慧大闯关

1、第一关:课件出示P62的两幅图,逐一讨论:你知道这幅图中的能量是怎么转换的吗?学生交流。第一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第二、三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声能、热能和光能

2、这两关过完,还想试试吗?出示P62页的最后一幅图。

(1)这幅图有点难度了吧?先想想有哪些物体,这些不同的物体具有哪些能量,这些能量间又会怎样转换呢?

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漫画中的能量转化

(3)同学们找找看,能量的源头在哪儿呢?(太阳)是的,各种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3、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自然界没有能量,将会怎样?

4、师总结:原来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了,也就没有生命了。那么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吗?也就是电能从哪里来?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1.白杨教案和教学设计

2.《将相和》教学设计

3.将相和教学设计

4.《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5.观潮教学设计和课件

6.《精读和泛读》教学设计

7.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8.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9.《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10.将相和教学设计优质版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1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