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新课标数学教案 >

新课标数学教案

新课标数学教案

趣祝福范文大全(编辑 智慧星)小编精选的“新课标数学教案”一定能够给您带来极大的惊喜。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做好教案并将其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想了解更多信息吗请查看我们的网站!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掌握求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教学准备:

卡片、人民币、题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来玩一个大家最喜欢的拍手游戏吧!

听老师拍了几下手,你就大声说出你的答案,开始!

2.拍一下手,学生回答,师:正好老师有一个数字卡片1,我把它摆在黑板上。

3.拍两下手,学生回答,师:老师还有一个数字卡片2,我也把它摆在黑板上。

4.这一回你猜我会拍几下手呢?学生回答不一,教师拍手(12下),师:拍十二下手,就可以用数字12来表示,可是老师忘了把数字12带来了,这可怎么办呢?我只用数字1和2,怎么才能表示出数字12呢?

学生回答后,用1和2的卡片摆出12。

师:这回我知道了,用两张一位数的卡片摆在一起就可以摆出一个两位数。用1和2的卡片还可以摆出哪些两位数呢?

生回答后小结。

二、新课

1.刚才刘老师遇到了数学小精灵明明,她说数学广角今天要对外开放,她邀请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游玩,怎么样?想不想去呀?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数学广角图,要想进到数学广角就得先买票,请你拿出人民币,准备好五角钱吧。(学生自主拿出五角钱,汇报拿法)

2.让我们拿好门票,到第一站“活动乐园吧”!

(用1、2、3能摆成几个两位数呢?)

请小组合作,组长负责记录,小组成员一起来摆,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谁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出了哪些数字?(按照学生的说法,把所有可能的数都板书出来)

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学生一般都会答交换位置的方法好)

老师也有一个好方法,你们想不想学呢?

教师讲解固定十位的方法。

4.例1完成后做一道练习题:请你用固定十位的方法来写一写,用4、5、6可以摆出几个两位数呢?(生试写,交流)

5.祝贺同学们学会了用固定十位的方法来排列组合数字,老师要对你们表示祝贺(握手)

(课件出示小朋友握手图,做一做的第一题)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老师提出疑问:为什么用1、2、3三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而三个人两两握手,却只能握三次手呢?(学生猜测,摆数字的时候,数字可以交换位置,而人握手是不用交换位置的)

6.课件出示书101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请学生在书上连线完成。

三、拓展练习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数学广角了,热情的智慧老人还给我们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智慧老人的习题)

四、总结

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你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就一定会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老师相信你们,你们是最棒的!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3、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抽象能力。

4、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身边的百分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识复习。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相关知识(PPT出示),请大家看大屏幕:

1、分数既可以表示( )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表示物体的( )。

学生回答:

生1:…… 生2:…… 生3:……

2、把下列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 = = = =

(二)谈话导入,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师:课前老师已让大家去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同学们,你们收集到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吗?

生:收集到了。

师:展示与大家交流交流。

生1:…… 生2:…… 生3:……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百分数”。

师:出示课文第77页的主题图及其他图片。

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6、百分数(一)】

师: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课题“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 生2:…… 生3:……

师:我把同学们的问题整理一下,主要是:……(教师边说边板书即展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什么叫做百分数?

2、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3、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新知教学

1、出示尝试题(PPT展示)。

(1)什么叫做百分数?

(2)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18%读作_________;

75.9%读作_________;

120%读作_________;

400%读作________。

(3)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二写作_________;

百分之十五点四写作________;

百分之三十写作________;

百分之零点六写作________;

百分之一点八写作________;

百分之四十二写作________。

(4)你能说出下列百分数的含义吗?

18%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尝试题出示后,教师说:同学们逐题看一下,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学生1:能解决一部分…… 学生2:不会……

看到学生摇头不会解决时,教师接着补充:不会不要紧,我们一起到课本中找答案吧!

2、自学课本。

教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82页,并围绕以下学习提纲自学课本第82页至83页的内容。

学习提纲(小黑板展示,另外每位学生发一份):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并说说什么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什么或什么?(像14%、65.5%、120%……的数叫做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怎样写百分数呢?怎样读百分数呢?举例说明。【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在读写上都有自己独有的形式。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用百分号(“%”)表示即分子写好,添上“%”;读法:“%”读作百分之…,后面把百分号前的数字读上即可】

(3)说说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的相同点:都可以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的不同: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可以带单位;百分数不能表示数量,所以,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3、尝试练习,同时有3名学生板演(板演学生为好、中、差各一名)。

4、小组讨论。

教师围绕下面几个问题指导小组讨论并初步获得知识经验:

(1)大家比一比自学课本后的成果,你做的和我做的结果一样吗?想一想做对了吗?如果不一样,谁的对?谁的错?错在哪里?

(2)小组总结:

什么叫做百分数?

怎样读百分数?

怎样写百分数?

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情况进行补充讲解,并形成知识经验。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像14%、65.5%、120%……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的读法:先读百分号“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字。如:15.5%

百分数的写法:先写数字,再写百分号“%”。如:百分之一百二十

(四)尝试练习

1、把下列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转化成百分数。

=_________= ; =_________=

2、课本83页的做一做第1、2题

(五)课堂作业

1、说出下面的百分数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1)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

2、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2)百分数50%应该约分,成为。 ( )

(3)一根铁丝长57%米。 ( )

3、《同步导学》第84-85页第1课时练习。

(六)课堂小结,延伸课堂。

1.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1:…… 学生2:……

2.师: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看下面的一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学生1:…… 学生2:……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叫百分比)百分数表示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不能带单位。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师: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课件显示)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学生猜测。)

有的学生猜是2时,有的猜是12时10分。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a.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b.分组汇报议论结果,小组间互相补充。

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a.师: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

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b.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一个数字各是几分?

c.小组交流后,汇报进几分。(课件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说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学生想办法记住。)

d.课件演示分针走到5、8各是几分?

3.认识1时=60分。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显示。)

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时=60分。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了。

师:现在你知道小红的午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是12时10分的?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看谁学的最棒,好不好?

1.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线。  3.拨表练习。

师:下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看现在的时间是多少?(让学生观察实物投影仪上的手表。)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学到家的时间记下来好吗?                  认识时间

教学反思:

“认识钟面”重点认12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5个小格,课件一小格一小格地演示,这为认识一大格表示5分作了铺垫。认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写钟面的时刻,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认真观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熟练进行计算。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掌握积与因数的关系,能灵活运用两者之间

的关系进行正确判断。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简便算法,掌握积与因数的关系,能灵活运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判断。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1)、   × 6表示(                                );

×   表示(                               );

2)、一根绳子长81米,剪去    ,还剩这根绳的           ,还剩(       )米,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

二、合作探究:

例1、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    千米,  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       )另一个因数(0除外);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       )另一个因数(0除外);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       )另一个因数;

2、

1)、一个数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    )

2)、几个假分数相乘的积大于1,几个真分数相乘的积小于1。(    )

3)、X ×   ×X                                         (    )

4)、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    )

5)、如果A×   =B×    ,那么A大于B。                (    )

4、解决问题:

1)、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   米,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米?

2)、学校合唱队有76人,舞蹈队的人数是合唱队   ,管乐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    ,学校管乐队有多少人?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储蓄罐,乘车付钱,买东西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储蓄罐.

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谈话,说话.

2、认识活动:介绍、整体认识.

3、探究元角:1元=10角→进一步认识元与角的关系→运用.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谈话

教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金元宝的储蓄罐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教师出示金元宝)

学生:金元宝、储蓄罐

教师:看到金元宝你会想到什么?

你们有储蓄罐吗?他有什么作用呢?当你把自己的零花钱慢慢变多的时候,你打算怎样用他们呢?

教师:那你知道买这个要多少钱呢?

学生猜价钱,教师引导,加深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你猜得贵了,便宜了……”

学生猜到后,让他们看储蓄罐上的标签:18元

2、学生说话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课件出示:人民币)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见过或者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人民币

1、介绍

教师:在这个信封里有一套人民币, 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说一说他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参与)

2、整体认识

课件展示,认识所有的人民币:(分两个层次)

l 两个1元有什么不同?(区别纸币和硬币)

先展示旧的人民币,在出现新的人民币(区别新旧版)

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人民币,那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呢?

让学生自由说

三、探索1元=10角

1、小朋友们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可是如果身边没有1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二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那个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交流方法.并让学生说为什么这样拿.

学生自己上前,把自己的拿的钱粘贴在小黑板上:

1元 10角

2个5角

5个2角

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1个2角8个1角

3个2角4个1角

多付找回 (展示学生付钱的一个过程)

师:1元钱原来可以付10张1角,也可以2张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

师:那10角等于几元?

(课件展示:1元=10角,10角=1元)

4、 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的人民币,同时也知道了1元=10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换钱的题目:

课件展示:图片形式: 2角能换( )个1角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在这个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

1元能换( )张5角

1元能换( )张2角

5角能换( )张1角和( )张2角

师生共同校验结果.

重点对5角能换几张2角和几张1角3种方法进行分析.

四、买东西

教师:人民币的知识是很丰富的,人民币的作用也很大的,我们经常要用钱去购买一些东西,这是一些商品(课件展示),每个商品都有价格,如果你有一元钱,你会买些什么?你是怎么买的?

铅笔(1角)

橡皮(2角)

剪刀(3角)

尺(5角)

棒冰(1元)

你可以悄悄的把你想买的东西告诉你的同桌 .

再汇报.

五、小结

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6)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4.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教学重点: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一个有趣的地方,你们想知道是哪儿吗?课件(数学广角乐园)对,我们今天要到数学广角里走一走,看一看。那里不仅有可爱的小动物,还有好玩的游戏,大家想去吗?但是智慧老人告诉我们:只有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才能玩得开心哦,你们有信心吗?好,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感知排列

师:我们首先来到了智慧园,咦,这只小猴子在干什么呢?原来呀,它是想考考我们,它说呀,只有答对了我的问题你们才能进去,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究竟给我们出了什么难题。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指名读)

师:大家用桌面上1和2的数字卡片快速摆一摆并完成表1。

学生汇报。

(二)探究排列方法

师:你们真聪明,门开了。我们到达迷宫了,这里有一扇大的密码门呢,这下子我们遇到难题了,蓝熊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扇门打开,密码提示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 1、2、3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聪明的你们能做到不漏掉、不重复吗?和同桌一起摆一摆吧。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录,同桌合作完成表2。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们摆了哪几个两位数?

学生汇报。

师:为什么有的摆得数多,而有的摆得数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请大家小组内讨论,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边摆,边找一个人把它记录下来!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⑴12,13,23

21,31,32

每次拿出两张数字卡片交换位置能摆出不同的两位数;

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在1、2、3中取了1、2两个数,组成了12,交换位置组成了21,再在„„。请同学评价他这种方法。

师:你们觉得他这种方法好吗?

生:好。

师:好,为什么好?

生:他的很有规律。(板书有规律。)

生:他的能不漏掉。(板书不遗漏。)

师:嗯,谢谢你,教会了我们那么好的办法。

谁还有其它的好办法,也是不漏掉、不重复的?

请同学报答案,说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答案。

⑵12,21,31

13,23,32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个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⑶21,12,13

31,32,23

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十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师:大家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你们真了不起!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

(三)探究组合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合作愉快吗?同桌互相握手祝贺一下好吗?

师:握手代表着友好,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握手来表示互相祝贺,刚才你们同桌两个人一共握了几次手?

生:1次。

师:两个人握1次手,那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能握几次手啊?先来猜一猜。

生:3次。

生;1次。

生:4次。

师:到底是几次呢,好,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三个人握手,一个同学负责记录。请2组小朋友汇报并上台表演握手。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三次手。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疑问,刚才我们排列数字1、2、3的时候用三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的时候也是三个小朋友却只能握3次,同样都是3个,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两个数字可以交换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1和2这两个数字交换位置一共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生:两个。

师:那么我和他握和他和我握一样吗?演示握法。

生:一样的。

师:对呀,这就是产生6个两位数和一共握3次手的原因了。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一)衣服搭配问题。

师:小朋友们那么聪明,小红帽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原来呀,小红帽的外婆明天生日,她想去给外婆过生日,可是她有两件上衣和两条裤子,她可以怎么穿呀?(出示衣服图)

生:第一件衣服可以和第一条裤子穿在一起,还可以和第二条裤子穿在一起。第二件衣服可以和第一条裤子穿在一起,还可以和第二条裤子穿在一起。

(二)付钱问题

师:你们可真聪明,不过小红帽还想给外婆买一个生日蛋糕,她都可以怎么付钱呢? 师:你们真能干,谢谢我们班的小朋友,因为你们,小红帽才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三)数一数

从小红帽家到外婆家一共有多少种走法?6种。

四、课堂小结,畅谈感受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排列数字和握手是不一样的。

生:我学会了怎样排列数字。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排列和组合,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有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却包含着很多数学知识。比如穿衣、吃饭、走路都隐藏着数学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动脑思考,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7)

认识圆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圆的画法的掌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学具准备: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剪刀、彩笔、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 教学主要过程:

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六

(五)班同学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生举例 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

师:看来大家平时非常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

(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1分钟)

2.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几分钟后分别从圆心、半径、直径各方面纷纷展示汇报。(5分钟)

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

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那是什么原因呢?你怎样发现的?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预设板书:

圆的认识——平面曲线图形。

圆心(o)圆中心一点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 线段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确定圆的大小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d)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 r=d/2。

4.学习画圆(5分钟)

你是如何画圆的?

课件展示如何画圆。然后学生动手练习,并强调画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揭示圆大小位置的确定

学校要修建一个直径是20米的花坛,你能帮学校画出这个圆吗?生演示操作。

三、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4分钟)

〈1〉投影出示,找出下列圆的半径 直径。

〈2〉半径、直径的相关计算。

〈3〉概念的判断和识别。

2.应用练习。(10分钟)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平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3〉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迷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个字。(很多学生都说可以猜“样”)再学生猜两个字的水果名,学生在启发下猜出草莓(草没的谐音)。

师: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好吗?(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是这个圆的半径)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

四、总结全课(3分钟)

1.质疑(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

延伸:

1.用圆作画。

2.谈谈我眼中的圆。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

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掌握积与因数的关系,能灵活运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判断。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4/9× 4 =                7/15×5=               8×9/20=

1)、求1/6的5倍和求5个1/6的和列式都是1/6×5。              (      )

2)、分数乘整数是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

3)、4/21×3=4×3/21=4/7                                          (      )

4)、2根1/4米长的铁丝比1根1米长的铁丝长。                  (      )

二、合作探究:

例1、工人师傅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3/4小时粉刷多少呢?

例2、4/5千克的1/2是多少千克?           7/12小时的4/7是多少小时?

例3、0.5×1/7=                    21/3×1/5=

小结: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小数乘分数,先把小数化成(        ),然后按(                     )的方法进行计算。

2、分数乘分数,这里的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计算时先把带分数化成(           ),然后按(                     )的方法进行计算。

1)、2/3×1/4表示(                              );

5/6×2/3表示(                              );

2)、分数乘分数,应该 (       )乘(        ),(       )乘(        ),能约分的可以(         )再乘。

3)、一根木棒长7/8米,它的2/7是(         )米。

4)、一个长方形的宽是3/7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1)、2/5千克的3/4是多少千克?          2)、 24的5/12的1/5是多少?

1)、用线段图表表1/2千米1/4。        2)、用图形表示1/3千克的一半

1)、要修一条长3/4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1/8,第一天修了多少千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4/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

(1)板书: 47-12+5

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

教师板书:

47-12+5

=35+5

=40

(2)学生试算:

48+16-3754÷9×7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

(1)板书:6×3+50 50-6×3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

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

(3)反馈练习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3.教学例3.

(1)板书54÷6-7 7+54÷6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

(3)反馈练习:

45÷5-836+49÷7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4.师生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随堂练习

1.根据算式,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5-9+36 63÷9×5

=( )+( )=( )×( )

=( )  =( )

46-7×442÷6+39

=( )-( )=( )+( )

=( )  =( )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 15÷3+2

=9×2=5+2

=18 =7

3.计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业

52-36+19 53-3×9

68+4×349÷7×6

63÷7-581-45÷5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智填运算符号

游戏目的

引导学生巧选运算符号,加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训练,培养计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戏材料

1.4开白纸8张,教师出比赛题用.

2.学生每人准备1支水彩笔.

游戏程序

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都知道+、-、×、÷、()等都是运算符号,使用不同的运算符号可以取得不同的运算结果.巧妙使用运算符号,还可得到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在4个3中加上不同的运算符号,我们可分别得出0、1、2、3、4、5、6、7、8、9、10十一个结果.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题目,请同学们分组按要求添上运算符号,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2.分发第一组题目(教师自已出题)

例:4 4 4 4=0

3.讲评第一组题目,分发第二组题目(教师自己出题)

例:5 5 5 5=2

注意事项

1.出题后,可给几分钟让小组长进行分工,然后各组统一开始填.

2.只记小组成绩,鼓励同组内的同学互相启发、帮助.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0)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扇区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制作扇形统计图。

2.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3.渗透“实践第一”观点。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回答:

圆周角的度数是什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

板画

两一个半径为30厘米的图形。

二、新授

1.导言:前几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长形统计图的折线统计图,掌握了这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板书:扇区形统计图)

出示准备题,思考。

扇形统计图是用什么图形来表示的?结合准备题想一想这个整圆表示的是什么?(全班学生的人数)

通过这个扇形统计田径反映了这个班的学生在活动课中参加了几种小组活动?它们分别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图形来表示?

观察图中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小组人数最多的是哪个组?最少的是哪个组?

你能够说出扇区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吗?(师生共同总结出扇区形统计图的特点,并出示事先写好的小黑板,并找一名学生读)

请你用量角器量一量书上图中每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各是多少度?量完以后算一算每个圆心角的度数占整个圆周角的百分之几?你又看到了什么?(这个百分数与统计图中的百分数相同)阶段小结:要想知道每扇形的面积有多大,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只要知道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占整个圆周角的百分之几就可以了,因此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首先要知道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根据这些百分数算出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就可以画出各个扇形了。

2.讲解例5

出示例5并思考。

找学生读题,想一想制作扇形统计图,第一步先算什么?怎样列式?(边讲解边板书:84+24+12=120(公顷),粮食作物:84/120=0.7=70%;棉花:24/120=0.2=20%;油料作物:12/120=0.1=10%.每步追问,并核对三个百分数相加是否是100%)

第二步再算什么?(板书并核对三个度数相加是否是360°)

第三步怎样做?(板画图中根据圆心角度数顺次画出三个不同的扇形)

最后一步怎样做?(标明相应的名称和百分数,把各个扇形用不同的线纹或颜色区别开来,并提醒学生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和制作日期)

师生共同总结一下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3.阶段练习

完成教材70页中的“做一做”。(都是巡视,个别指导,找学生板画)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它的制作步骤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70页练习十四中的第一题。

2.完成教材70页练习十四中的第二题(直接画在书中,并追问图形中不小格相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多少?你是臬算的?)。

3.完成教材70页练习十四中第三、四题。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3、5、6题。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1)出示条件和问题:

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说出:每小时粉刷 是工作效率, 小时是工作时间,这道题是求工作总量。

(3)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可能只是说出结果,但不能清楚地说出算理。

(2)理解算理。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用它表示这面墙,涂出它的 。

学生再动手折纸,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 的 。

引导:分母5和分母4相乘的积作新分母,分子1和分子1相乘的积作新分子。

问题: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来计算一下  小时粉刷多少呢?

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归纳:分数乘分数,用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四、作业:

做练习二第3、6题。五、课堂小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分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0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