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月亮作文 >

月亮的家作文

月亮的家作文

【#作文# #月亮的家作文#】写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写作文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写好作文我们都需要通过材料烘托主题,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在为写出好作文而烦恼吗?为此,小编特意呈上“月亮的家作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月亮的家作文 篇1

四周,一片空落的寂静。月光下,已近古稀的老树,显得有些孤独。那一空挂挂却有几分妖娆的树枝,在风中,跳着一支无曲舞,不禁有点悲凉。

我爱月亮,爱她的纯洁,爱她的永恒,爱她的神秘。

中秋节来到了。为了看月出,傍晚的时候我早早的出去,等着月出。

这时,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大地笼罩着一片朦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圆圆的笑脸,俯视着辽阔的大地。村庄、山川、田野,好象一座逼真的玉雕,庄严而美丽。

奔腾一天的小河,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的流淌。晚风吹来,波光粼粼,就像无数小鱼在水面追逐、跳跃。河边沙滩上有许多人在那里乘凉,轻松而闲适。连歌声、笑声、说话声也像月亮那样轻柔、和谐。

月亮越升越高,已经爬上了大楼顶。她俯视大地,把光辉挥洒。皓月当空,我眯起了双眼,确确实实看到了明月高悬中模模糊糊的景物。是山?是水?是天空?是云雾?还是我的影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虽然我不是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月亮的无私,月亮的默默奉献,还有她那促使人类不断进行探索的神秘感。也许,月亮上的黑点是蕴藏着宝藏的山脉,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发。

啊,月亮你是一条淙淙的溪流,时时刻刻为人们送去情感的活水,你是历代文人溺爱的孩子,使他们的文字千百年来一直年轻、灿烂。你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沧海桑田,高山平地。你丰富的阅历,你的饱含风霜之美,使世人永远有如面对得道的高僧——可望而不可及。你的纯洁、永恒、神秘永远得宠于时空的长河,赢得世人无限的眷恋与赞美。

月亮的光不像太阳那么刺眼,刚烈,她是柔而文雅的,给人一种深沉而又有力的感觉。

下弦月的光是惨白的,在天空中显出没有力气的感觉,并且像是衰弱得不能走路,只能在天上待着。圆月的光会穿过云雾,把透明的光挥洒在大地上,大地好像是用银子铺成的。在有积水的洼地上,又映出了无数个月亮,把这里映照得如同在水晶体里一般,变成了透明、奇异、梦幻般的世界了。

唯一一个天天与她相伴的朋友可不能忘咯!那就是星星,星星时而簇拥在月亮的怀抱中,时而组成两个大星星,和下弦月组成一张笑脸,时而挣脱出月亮的怀抱,自由地去飞翔.晚上,微微发红的天上,飘着淡淡的雾气,在这霓虹灯闪烁的城市里,雾也披上了一层五彩的风衣,但在月亮的周围的雾只有黑色,这仿佛有吞没力的雾气,让月亮时淡;时残;时深;时圆,给月亮添上了许多奇妙的色彩……

我爱月亮,她那梦幻般的色彩吸引住了我,她那独有的风景迷住了我……月亮,多么充满神奇的色彩呀!

月亮,给予了我们太多的遐想,有时,月亮就像一个爱美的姑娘一样,想让别人看见更漂亮的自己,就去扯了几绺隐隐约约、亮白透明的小云朵来装点自己;有时,月亮就像一个端庄的成人一样,宁静的、严肃的站在岗位上,专心的注视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又像在思考着什么;有时月牙就像一只小船一样,由于承载了太多孩子与大人们的美好寄托,所以总是左右不停地摇晃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一点也不错,仔细端详,就会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月亮和人间事物一样有圆有缺,有起有伏,所以,月亮并不只是美与诗意的象征,更是端庄与生活中指点迷津者的象征。它美不胜收,它超凡脱俗,它是神圣的,是纯洁的,是宁静的……

我想,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心去体验,与聆听,去感受,去凝视月亮,我相信我们就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诗意的独特……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为月亮而陶醉,为月亮而痴迷,它是我看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文学启蒙的心灵种子,是我们精神上美丽、顽强的支柱,是受人爱戴的美好、严肃的象征!

月亮的家作文 篇2

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行星,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天然卫星。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这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状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这一结论已为"阿波罗号"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此外,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征名称。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只是早年观测者凭借想象,借用地球上的名称而已,最多不过有某些形态上的相似罢了。

月面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万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 7~10%。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月面最大的几个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克拉维环形山,直径233公里;牛顿环形山,直径230公里。许多环形山的中心区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达2。5公里。

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它们是广阔的平原。在月球正面,月海面积约占整个半球表面的一半。已知月海共22个(包括背面),其中最大的叫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雨海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月面中央的静海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此外,较大的还有澄海、丰富海、危海、云海等。月海大多具有圆形封闭的特点,四周是山脉。有些月海伸向陆地称为湾,小的月海则称为湖。

月陆是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一般高出2~3公里。月陆主要由浅色的斜长岩组成,其反照率较高。月球正面的月陆与月海面积大致相等,而背面则月陆面积大些。月陆形成的年代经同位素年龄测定为46亿年,比月海要早。月球上也存在一些山脉,大多以地球上的山名命名,如亚平宁山脉、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最长的山脉长达1000公里,往往高出月海3~4公里。最高的山峰在月球南极附近,高达900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高。除山脉外,还有长达数百公里的峭壁,最长的是阿尔泰峭壁。

月面上有一些辐射纹, 典型的有第谷环形山和哥白尼环形山周围的辐射纹。第谷环形山有辐射纹12条,从环形山周围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最长的达1800公里,满月时看得最清楚。其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

长期天文观测与登月的直接考察证实,月球周围没有明显的磁场。月球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的1/1000。月球上更没有像地球和木星那样的辐射带。月球上不存在任何形态的水,完全没有大气,几乎接近真空状态。通过月球火箭探测查明:月球正面有称为"重力瘤"或"质量瘤"的重力异常区,达12处之多;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为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和岩屑所覆盖。

月球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月面直接受到流星体的猛烈冲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月岩的化学成分、岩屑大小、玻璃含量以及再结晶的程度。月球早期广泛发生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熔浆,从而形成月面上广阔的熔岩平原。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它的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 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而且所用的射电波的波长愈长,愈能探测到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 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摄氏度,很可能是熔融的。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关于月球的成因,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假说,即俘获说、分裂说和同源说。

俘获说: 月球可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运行的一个小行星,后来被地球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因为月球和地球的平均密度相差很大,而化学组成又十分不同,所以,它们可能是由太阳原始星云中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形成的。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却与陨石、小行星十分接近。因此,很可能是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中,由于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使它脱离原来的轨道而被地球所俘获。有人认为,这个事件发生在35亿年前,整个过程经历5亿年。在月球被地球俘获后,月球由于受到地球的起潮力,喷发出大量岩浆,形成月海玄武岩。

分裂说: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地球和月球原是一个整体,那时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自转非常快,自转周期只有4小时左右。因此,这时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的周期为 2小时。这个周期恰与地球自由摆动周期相等,从而产生共振,于是在赤道面上形成一串细长的膨胀体,终于分裂而形成月球。太平洋就是月球分裂出去时留下的遗迹。根据计算,地月系统现有的角动量总和,即使再加上几十亿年的角动量损耗,也不足使地球和月球分裂。而且月球的位置又不在地球赤道面上。这些事实是分裂说很难加以解释的。

同源说:地球和月球是由同一块行星尘埃云所形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不同,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粒子在形成行星之前早已凝聚。地球在形成行星时,一开始便以铁为主要成分,并以铁作为核心。而月球则是在地球形成后,由残余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月球形成的这三种假说,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月球的成分、密度、结构、轨道及其他基本事实。除分裂说一般认为难以成立外,俘获说和同源说这两种假说究竟哪一种更加合理,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对月球各种热历史模型的研究,整个月球曾发生过多次局部熔融。在月球形成的初期,月球的大部分温度曾达到1000摄氏度。距今41亿年前,月球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岩浆运动,在岩浆的分离过程中,形成了斜长岩成分的月壳,残留部分成为月表的高地。月球表层固结后又在较深的部位发生局部熔融,产生苏长岩成分的熔体。大约距今40亿年前,形成了富含放射性元素、难熔元素的非月海玄武岩。斜长岩高地长期裸露在月表,不断受到陨星物质的撞击,因而被削低了1。5~2公里,在高地上发育着大量古老的冲击月坑。后期,高地为一系列的断裂所切割和破坏。距今41~39亿年前,月球比较集中地遭受到各种大型陨星的撞击,使月表出现许多月海盆地,即大型的环形构造,最典型的是雨海事件。月球上的月海大致都是在相近的时期内形成的。月海生成的大致次序是:酒海、澄海、湿海、危海、雨海……。雨海纪形成的各个月海大约在距今39~31亿年间,被后期喷发的玄武岩所充填和覆盖。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大致充填的时间次序是雨海西、雨海东、湿海、危海、雨海、静海、丰富海、澄海和风暴洋。此后月表的轮廓基本形成,31亿年以来,月球内部的演化已处于"停滞"状态,外力作用在月球的演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陨星冲击月表,使月坑继续形成和增多。爱拉托逊纪形成的辐射月坑,其辐射纹受月表的各种作用,或者变得不明显,或者消失;而哥白尼纪形成的月坑,则具有明显的辐射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那么,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呢?

“月有阴晴圆缺”,我们所见到的月亮,圆月、月牙、上玄月、下玄月等等不同的月相,都是由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我们知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反射太阳的光线;并且,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在运转中,它们形成了不同的相互空间关系,我们在地球上就看到了不同的月相。

有时,我们一点儿月亮都看不见。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月亮在太与地球之间时,也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左右,我们是看不见月亮的。因为地球的明亮一面与月亮的黑暗一面相对,所以,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是无光的,因为无光,又是白天,我们只能看到太阳的光辉,而看不见月亮。这一天被称为朔日。

有时,我们能看见圆圆的月亮。月亮总是逆时针绕着地球转动,所以,每个农历月份的十五六的时候,太阳、月亮、地球成一条直线并且地球在中间,这时,我们看到的是一轮皎洁而又明亮的圆月。因为在这个时候,地球的黑暗面(也就是夜里)正对着月亮的明亮面。这一天被称作望日。

空中的月牙像一个小香蕉。每当月亮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并且与“太阳和地球”这条直线成一个角度较小的锐角时,我们看到的就是月牙,当然我们的眼睛就是这锐角的顶点。这时是天刚黑的时候,就是农历每月的月初,谚语说,“初二三,月牙钻。”月亮不停地绕地球逆时针转动,与地球和太阳这条直线的角度越大,我们看到的月亮的明亮面积也就越大。当月亮与那条直线成直角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半个月亮,也就是农历的初七八左右。当超过了90°小于180°时,我们看到的是大半个月亮。同样,过了180°,月亮越来月缺,最终又回到了朔日。这就是我国的一个农历月月,共计是29天多一些。

月食和日食是罕见的,不是每一个月都有。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在同一个轴线上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投向地球的光线,将自己的阴影投到了地球的表面上,在投影面积中看太阳,太阳就黑了,这就是日食。这一天只能是农历初一。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在同一个轴线上,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投向月球的光线,在地球的黑夜那一面看月亮,月亮就是黑的了,俗语说是“天狗吃月亮”。这一天只能是农历十五。

正是这些原因,月亮不能总是圆的,也不能总是缺的。是宇宙的魅力使月亮的相貌神奇多变。

月亮的家作文 篇3

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行星,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天然卫星。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这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状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这一结论已为"阿波罗号"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此外,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征名称。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只是早年观测者凭借想象,借用地球上的名称而已,最多不过有某些形态上的相似罢了。

月面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万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 7~10%。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月面最大的几个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克拉维环形山,直径233公里;牛顿环形山,直径230公里。许多环形山的中心区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达2.5公里。

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它们是广阔的平原。在月球正面,月海面积约占整个半球表面的一半。已知月海共22个(包括背面),其中最大的叫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雨海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月面中央的静海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此外,较大的还有澄海、丰富海、危海、云海等。月海大多具有圆形封闭的特点,四周是山脉。有些月海伸向陆地称为湾,小的月海则称为湖。

月陆是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一般高出2~3公里。月陆主要由浅色的斜长岩组成,其反照率较高。月球正面的月陆与月海面积大致相等,而背面则月陆面积大些。月陆形成的年代经同位素年龄测定为46亿年,比月海要早。月球上也存在一些山脉,大多以地球上的山名命名,如亚平宁山脉、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最长的山脉长达1000公里,往往高出月海3~4公里。最高的山峰在月球南极附近,高达900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高。除山脉外,还有长达数百公里的峭壁,最长的是阿尔泰峭壁。

月面上有一些辐射纹, 典型的有第谷环形山和哥白尼环形山周围的辐射纹。第谷环形山有辐射纹12条,从环形山周围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最长的达1800公里,满月时看得最清楚。其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

长期天文观测与登月的直接考察证实,月球周围没有明显的磁场。月球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的1/1000。月球上更没有像地球和木星那样的辐射带。月球上不存在任何形态的水,完全没有大气,几乎接近真空状态。通过月球火箭探测查明:月球正面有称为"重力瘤"或"质量瘤"的重力异常区,达12处之多;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为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和岩屑所覆盖。

月球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月面直接受到流星体的猛烈冲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月岩的化学成分、岩屑大小、玻璃含量以及再结晶的程度。月球早期广泛发生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熔浆,从而形成月面上广阔的熔岩平原。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它的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 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而且所用的射电波的波长愈长,愈能探测到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 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摄氏度,很可能是熔融的。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关于月球的成因,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假说,即俘获说、分裂说和同源说。

俘获说: 月球可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运行的一个小行星,后来被地球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因为月球和地球的平均密度相差很大,而化学组成又十分不同,所以,它们可能是由太阳原始星云中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形成的。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却与陨石、小行星十分接近。因此,很可能是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中,由于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使它脱离原来的轨道而被地球所俘获。有人认为,这个事件发生在35亿年前,整个过程经历5亿年。在月球被地球俘获后,月球由于受到地球的起潮力,喷发出大量岩浆,形成月海玄武岩。

分裂说: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地球和月球原是一个整体,那时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自转非常快,自转周期只有4小时左右。因此,这时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的周期为 2小时。这个周期恰与地球自由摆动周期相等,从而产生共振,于是在赤道面上形成一串细长的膨胀体,终于分裂而形成月球。太平洋就是月球分裂出去时留下的遗迹。根据计算,地月系统现有的角动量总和,即使再加上几十亿年的角动量损耗,也不足使地球和月球分裂。而且月球的位置又不在地球赤道面上。这些事实是分裂说很难加以解释的。

同源说:地球和月球是由同一块行星尘埃云所形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不同,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粒子在形成行星之前早已凝聚。地球在形成行星时,一开始便以铁为主要成分,并以铁作为核心。而月球则是在地球形成后,由残余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月球形成的这三种假说,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月球的成分、密度、结构、轨道及其他基本事实。除分裂说一般认为难以成立外,俘获说和同源说这两种假说究竟哪一种更加合理,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对月球各种热历史模型的研究,整个月球曾发生过多次局部熔融。在月球形成的初期,月球的大部分温度曾达到1000摄氏度。距今41亿年前,月球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岩浆运动,在岩浆的分离过程中,形成了斜长岩成分的月壳,残留部分成为月表的高地。月球表层固结后又在较深的部位发生局部熔融,产生苏长岩成分的熔体。大约距今40亿年前,形成了富含放射性元素、难熔元素的非月海玄武岩。斜长岩高地长期裸露在月表,不断受到陨星物质的撞击,因而被削低了1.5~2公里,在高地上发育着大量古老的冲击月坑。后期,高地为一系列的断裂所切割和破坏。距今41~39亿年前,月球比较集中地遭受到各种大型陨星的撞击,使月表出现许多月海盆地,即大型的环形构造,最典型的是雨海事件。月球上的月海大致都是在相近的时期内形成的。月海生成的大致次序是:酒海、澄海、湿海、危海、雨海……。雨海纪形成的各个月海大约在距今39~31亿年间,被后期喷发的玄武岩所充填和覆盖。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大致充填的时间次序是雨海西、雨海东、湿海、危海、雨海、静海、丰富海、澄海和风暴洋。此后月表的轮廓基本形成,31亿年以来,月球内部的演化已处于"停滞"状态,外力作用在月球的演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陨星冲击月表,使月坑继续形成和增多。爱拉托逊纪形成的辐射月坑,其辐射纹受月表的各种作用,或者变得不明显,或者消失;而哥白尼纪形成的月坑,则具有明显的辐射纹。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_高中说明文1000字篇二

骄傲,要有骄傲的资本。而我,可以理直气壮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教人们耕田、用药;不是他,在现在,卖个“创可贴”都难!黄帝发明了舟车、桑蚕、历法、音律。没了舟车,现在应该还是只能用脚出行的时代;离了桑蚕,哪有现在那样美丽的绸缎啊;没了历法,我们连北京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开的都不知道;没了音律,我们就只能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噪音里了!

我们有四大发明:纸张、印刷、火药、司南,堪称文明之祖!哪个不重要?还有那博大精深的汉字……

据研究报告1973年,日本神户大学医院收了一位中风病人,他把日文中的平假名、片假名之类的忘得一干二净,可仍记得日文中的汉字,还会默写,只是说不出声音来。这让医生们奇怪的不得了。

该院精神神经科医生出乌重经过两年艰苦地研究认定,这是因为左脑主管语言的声音和抽象的符号,右脑主控文字的具体图形和意思。这位病人中风后,左脑受伤、右脑完好,所以才形成了假名全忘、汉字记得的少见病例。此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汉字开发人类大脑的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论据。

1997年,美国费城一位名叫米尼的少年因脑外伤患了失读症,父母为他四处求医,尝试过无数药方,均无起色。费城的心理学家决定采用全新的“医疗方案”,教米尼汉字,接着学汉语,很有成效。在一张白纸上,一面写一行英语句子,下行对应写着同意的汉语句子,要求小米尼先读汉字,再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试验十分顺利,超出预期结果。米尼说:“我以前只看英语,一个字也念不出来。现在好了,我不借拐杖(汉字)也可以读出来。我真感谢汉字,感谢中国!”

试验成功的消息,在医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信息学界引起了轰动。一位参加试验的专家说:“米尼是在‘汉字’的不断提醒的作用下,慢慢恢复他的英语阅读能力的。经过汉字的作用,米尼的大脑右半球得以开发,并使左半球的功能逐渐恢复。”

原来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中国失语症患者较西方要少得多,这与我们使用汉字有很大的关系。对大脑来说,西方语言(拼音文字)是偏向干使用左半球的“单脑语言”,而汉字是象形文字,汉字的使用则需左右半球协同作用实现。失语症是左半球语言中枢受损的结果,表现为不能用语言正确表达思想或不能认识文字,使用汉字的患者可以在左脑受损的情况下右脑发挥代偿作用,因而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用学汉语来冶疗失语症,开发右脑的代偿功能,同时使左半球的功能组建恢复,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更让我骄傲的是,我们的国家真正做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

当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上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们政府成立了!”的时候,全国人民沸腾了!这无疑是向世界宣告:“中华”这头雄狮醒来了,她,又将强大了、所向披靡了!

建国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大大提高: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1年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4年,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

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

2009年10月1日,在祖国迎来6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北京天安门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展示了祖国的强大、振奋了人心、凝聚着全国人民奋发的壮志……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月亮的家作文 篇4

周六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骑着一匹旧铁马,背着一个刚修好的书包和一张红脸卷子,痛哭流涕。

这就是我在城市里漫步的方式。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在角落的边缘,轰鸣的电视机充满了烟雾,其中一些充满了卷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满月,它只想跟着我。我周围没有星星的月亮让我颤抖。刺骨的寒风伴随着我的速度而来。

顺便说一下,风让我的心凉了。只有我的眼睛很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所有的彩带填满我心中的泪水。自言自语。现在,我不知道,在这个世界,这个国家,这个城市,这条街上,我是谁?习惯了为别人流泪,为自己的懦弱哭泣,我没有勇敢地面对,这是一个既定的现实。面对感情,人总是最愚蠢的?至少,我认为总是最脆弱的。

一种感情,一滴眼泪,我把我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孤独的月光。

月亮的家作文 篇5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的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A] 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咸。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凝聚咸团。[B] 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C] 你看,月亮岂不及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学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下面三句话是从原文A、B、C处抽出来的,请把它们放回原处去。

①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

②这种学说称为“分裂说”。

③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

2、文章为什么用“中秋赏月”开头?选出说法不合适的一项。

3、如果把第一段中画线句的意思改为“月亮肯定是地球的女儿”,那么这句话中的三个关联词语要怎样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两处用了“很可能”(文中已加线),如果去掉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准确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中画线词语从哪方面起限制作用?(A、久时间 B、方位C、程度 D、范围)

6、第三段说月亮是地球的妹妹,如果用科学的说法表述,在本段中是那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四段推测月球是从地球赤道区飞出去的一大块物质,主要有两个理由,从原文中找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结尾段语言活泼、风趣、巧妙、含蓄,用一句朴素简洁的话,把这一段表达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不是(“不是”也可)……也不是……而是。

4、去掉了就不是推测而是断定了。

5、迄今为止—A 无一例外—D。

6、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亮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

7、①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

②自转很快。

8、人类总有一天会把“月球起源”的问题研究明白。

月亮的家作文 篇6

十五岁,喜欢风,喜欢白鸽与月亮,喜欢看花海盛开。

“我的灵魂就像早晨的山野,是始终不移的和追求光明。”身为初三学子,三点一线,便是梦想的轨迹。如银的月光斑驳穿过树梢,树影婆娑散落了一地的星光。朦胧的月光还透过窗子,但是映出了一个“迷途不知归路”的孩子的模样。她静静地托着腮,手里拿着一支笔毫无知觉的转动着,眼睛空洞无神的望着漆黑的苍穹。不知何去何从。终于她眼神有了焦距,拿出了书里头夹着的试卷,认真看着。“功夫半到,水未渠成。不乱于心,好好反思。”混乱的大脑里呈现这样一句话……

这次适应性考试,多多少少反应了你的状态。成功与否,至少努力过。正如烟花惊艳与否,至少它绽放过。已经足够努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努力。她试着以梦为马,以笔为剑,一步一步用脚印走向我的梦想轨迹。《汉书》里如是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路上,她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不断超越我,看到他们去拥抱梦想。走好每一步,一步一脚印,在梦想的轨迹上,只有努力坚持,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不是吗?一路上,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不管前路多坎坷,只要肯走,总比原地踏步接近梦想,令人心满意足。暴风雨过后,那一定是充满蓝天白云的世界,那一定梦想花开的样子。

“也许,直到现在手机和电视一度是我最好的玩伴,但有一天,她从智能屏幕中抬起双眼,她发现在她身旁的每一个人都开始追求目标的时候,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慌张。也许学习不一定能给予她多大的快乐,但至少让她摆脱掉从前的恐惧和迷茫,不再堕落,不再迷途。”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考,你准备好了吗?

“十五岁的月亮”为了世人皆知的阳光,为了名为黑暗的光芒,为了自己追逐的梦。打破冰封,观赏生机,拂过暖阳,一步步向前走去,不止步不停息。“十五岁的月亮”走过早晨,走过黄昏,身后留下春的温柔。

她的灵魂一直在前进……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79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