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湖心亭看雪教案 >

湖心亭看雪教案精品

湖心亭看雪教案精品

趣祝福范文大全教学案例课件是教师上课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正是准备教学案例课件的时候了。教学案例是促进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重要支持,那么,怎样才能编写出高水平的教学案例课件呢?本文收集了有关“湖心亭看雪教案”的相关资料,非常欢迎您的到来!我们将会不断提高网页质量,为您带来更好的体验!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1)

《湖心亭看雪》中的“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强饮”,有老师按添字法译为“勉强地饮下”,也有老师根据作者遇知己的惊喜而译为“畅快地饮下”,人教版教参译为“尽力地饮下”, 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首先要从该字(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出发,要从辞典中找依据;也可根据作者的生平喜好再作判断;还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综合上述三点,我认为人教版教参的翻译更为合情合理,现在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能够直接表明张岱不善饮酒的是《龙山雪》的一段文字:“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⑤天寒地冻,以酒御寒,理应多喝一些,而张岱却是“勉强”举大觥敌寒,居然没有喝醉,想必作者本人也很奇怪自己的超水平发挥,所以用了“竟不得醉”的表述。看来张岱的确不是一个善饮之人了。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2)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一起回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这些都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展示图片)

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3)

《湖心亭看雪》中的“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强饮”,有老师按添字法译为“勉强地饮下”,也有老师根据作者遇知己的惊喜而译为“畅快地饮下”,人教版教参译为“尽力地饮下”, 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首先要从该字(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出发,要从辞典中找依据;也可根据作者的生平喜好再作判断;还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综合上述三点,我认为人教版教参的翻译更为合情合理,现在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能够直接表明张岱不善饮酒的是《龙山雪》的一段文字:“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⑤天寒地冻,以酒御寒,理应多喝一些,而张岱却是“勉强”举大觥敌寒,居然没有喝醉,想必作者本人也很奇怪自己的超水平发挥,所以用了“竟不得醉”的表述。看来张岱的确不是一个善饮之人了。

(一)课文中的语境

那么,这样一个不善饮酒之人在文中的“强饮”就可以完全理解为“勉强地饮下”吗?我们还可以就这一词语出现的语境进行分析。

课文共两个自然段,在第一段“赏奇景”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西湖雪景,在景中也可看到作者已将烦心琐事抛于“雾凇沆砀”之外,才能寂静中稍带惊喜的心境绘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一幅唯美的水墨画。

第二段 “遇知音”中,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更定之时,“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有了赏雪时的惊喜心情作为基础,此时作者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作者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视对方为有同样生活情趣的知己,所以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亭中人的惊喜之情。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把“强饮”译为“勉强地饮下”,理解为“被动的、没办法地饮下”就不符合作者情感的表达了。

究竟“勉强”为何意,《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或“不是甘心情愿但努力地做”。张岱的确不擅长饮酒,但有遇到知己的惊喜之情确实想表达出来,即使能力不够,还要尽力地做。因此以“尽力地饮下”解释“强饮”,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总之,无论是从“强”字的义项和用法分析角度,还是立足于张岱不善饮酒这一事实,或是从课文的语境角度分析,“强饮三大白”的“强饮”译为“尽力地饮下”更为合情合理。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4)

1.语词破译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词语: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拿:撑,划。

拥:围裹。

毳(cuì)衣:细毛皮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白:全白。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哪能。

更(gèng):还。

大白:酒杯名。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等到。

舟子:船夫。

者:……的人。

②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鸟声都绝迹了。这一天,更声刚刚完绝,天将凌晨,我划了一叶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雾夜里雾气浓重浩茫,天空与浓云与远山与湖水浑然连为一体,上下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留下长堤淡淡的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根细草似的小船和船中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毛毡对坐饮酒,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的酒正冒着热气。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个人?”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告别。问他们的姓名,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您相公痴呆,还有像您一样痴呆的人呢。”

2.心灵探密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作者与众不同的表述:

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为什么要用明朝的年号?

提示:对故国的留恋。

B.天寒地冻他为什么要清晨看雪而且是独自一人。他很在乎雪景吗?

提示: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他脱俗喜欢宁静,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的性情。

C.“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

提示: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愿意与那些俗人为伍。在作者眼里这些人并不存在。

D.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景色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状况?

提示: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E.金陵人请他喝酒的时候,他连姓氏都没有通报,只是离开的时候才问,也没有记下来,有什么深意?

提示:君子之交淡于水,作者交朋友没有什么功利性,只看重精神的沟通,心灵的交融。

(2)能够总括作者形象特点的一个词是“痴”,怎么理解这个的深意?

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题,表现他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浊孤独的独特个性。

3.性情评价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曾经有过遗世独立的文人雅士

例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于句曲山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又如:陶弘景,曾经掌朝廷机密文书,后来不仕隐居,娱情山水,作起了“山中宰相”。

再如:刘禹锡,住在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辩论:

A.可取的地方:他们品德高尚,洁身自好,不与腐朽的官场为伍。他们性情高雅,娱情山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绝妙奇文。

B.不可取的地方:他们消极避世,一方面可以抵抗统治阶级,可是另一个方面他们没有为当时的现实社会作出自己应该有的贡献。他们的独善其身,使他们的杰出才干没有了社会的价值。

4.写法赏析组可能出现的问题

(1)本文写景的句子;写景的方法;景物的特点;折射出人物的情感。

写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的方法: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预备资料:关于白描手法的解释。

(2)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3)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5)

根据文章内容、意境、情感,创作一幅对联。老师给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学生若对出佳句,予以展示,进行鼓励。

上联:赏雪景寄情山水下联:品诗人感悟意境

上联:独驾小舟赏雪景下联:偶逢知己饮亭中

课文小结:

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不在乎;也许就曾把自己关进小屋,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6)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唐家泊镇中学 刘晓燕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归纳重点字词。

2、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湖心亭周围雪景的意境。

3、学习了解“对面落笔”“白描”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 :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2、学习了解“对面落笔”“白描”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 :

欣赏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学习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湖之美,人所共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何时西湖最美?古人云:“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真能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今天,我们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起去领略西湖雪景之美。

二.诵读课文

1.师范读文章,请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句读、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小组推荐学生范读课文。

三.译读课文

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通译课文,并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句,提出疑问。

(请学生通译课文,并点出重点字词句。教师指导。如:绝、更、拏、拥、毳、雾凇、沆砀、焉得、白等)

四.品读课文

(一)、情感铺垫

张岱对西湖情有独钟,曾写过《西湖寻梦》,在《自序》中,他说“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真爱西湖者,舍我其谁?

请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课文探究

1、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西湖情感的一个字,并从文中找出依据。(痴)

(学生各抒己见,可以引用原文,可以拓展发挥。如:痴在行为——更定看雪。痴在情感——拏船独往。)

教师归纳引申,拓展学生知识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是个经常出现的字,如独爱莲、独钓寒江雪、独清、独醒……这些“独”字传达了一份不随波逐流的清醒、一种卓然不群的精神追求。苏轼说“高处不胜寒”,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的人,必然是孤独的。试想:大雪铺天盖地,西湖万籁俱寂,天色尚未破晓,“我”就冒着严寒乘舟去湖心亭看雪,个中痴意,谁人能解?所以,“赏雪之情,无人领会”,只好“独往”了。

那么,为什么刻意选择“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独往”呢?因为此时西湖最宁静、最纯净、最本色,未被践踏污染。所以,“西湖之美,必于无人处领会”,只能“独往”矣。

“强饮”:可解“勉强饮”或“痛饮”,都是为酬谢知己。

一“独往”一“强饮”,张岱真可谓是西湖的“痴情知己”啊!我们不妨改造苏轼的名句——何处无湖?何处无雪景?但少痴人如张岱者耳。

2、结尾引用舟子的话,是褒?是贬?

参考:舟子本意是贬,因为不理解“我”大雪中独往西湖的意趣。

作者引用是褒,是自得——“痴”亦常指最求理想境界的执著精神。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满心自得的一片痴情。)

(三)、写作探究

1、西湖美景,是否真的无人领会?(生回答)

从题目看,从“我”的情感看,都可以不写“亭中二人”;可作者不但写了,还花了不少笔墨,究竟有何用意?只是为了写此二人吗?

(学生品味最后一段中对二人的描写,可讨论)

教师总结,授之以渔。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此处亦可以说:我见二客多痴情,料二客见我应如是。写痴情二客“大喜”,“拉余同饮”,正是借二客之眼,写痴情之“我”。一笔不写自己,却笔笔暗写自己。这种写法可称之为“对面落笔”,十分巧妙。

2、第一段也有些句子,作者是刻意从独特的角度落笔(不一定是“对面落笔”),自由读一读,看谁先找出,也可谓是“张岱知己”了。

明确:(1)“人鸟声俱绝”:从听觉写雪之大,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背诵此句)

①、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

(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适当点拨明确: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②、引导学习: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谓白描。

补充白描概念: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③、迁移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d.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e.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

④、拓展:看谁能用最新颖且贴切的量词填空。

一( )新月 一( )斜阳 夕阳外,寒鸦万( )

五.总结收获

请学生归纳总结学习的收获:

1. 领略了冬日雪湖的美景,知道了如何欣赏美景——不盲从,不做作。

2. 学习了写作技巧:选取独特角度,渲染自己感受;白描写法;巧用量词。

六.自选作业

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2、利用白描手法写一段人物或景物片段。

3、收集有关“西湖”以及“雪景”的诗歌。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7)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湖心亭看雪》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西湖,无数文人墨客曾为它留下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见,拥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就能看见不同的西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进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二、自主学习

1、生字注音

更(gēng) 定拥毳(cuì) 衣崇祯(zhēn)

沆砀(hàng dàng) 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对坐

余挐(ná) 喃喃(nán) 雾凇(sōng)

2、生词注解

(1)通假字

挐一小船(挐:通:“桡”撑船。)

(2)一词多义。

一:①上下一白全;②长堤一痕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更:①更定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②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是:①是日更定这;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绝:①绝消失;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3、作者名片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奈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4、背景追溯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三、合作学习

(一)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学生听读,再跟读。留意文章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景。

2、思考回答几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告诉了我们什么?(点明时间、地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从哪种感觉来写?(从听觉来写。)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大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3)“是日,更定矣,余籋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雪。”

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齐读第1自然段。

(5)齐读第2自然段。

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

(6)齐读第3自然段。

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翻译这段内容。)

(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作者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二)深层理解

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三)走进语言

1、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写景使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2、文章开头说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是为伍,一个“独”字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

(四)走进写法

人与景相融合。人与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如第2自然段写景,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其精准的感受,体会到隐藏在简单背后的震撼力,使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是“看雪”行动的延伸。人的参与,给本来显得有些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五)走进主题

本文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的描写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表现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四、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8)

【课标要求】

学习古诗文要多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多积累,加强感悟和体会。利用工具书,能读懂浅显文言文。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重难点】

1理解本文运用的白描手法。

2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搜集关于张岱及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2、 反复诵读,积累字音字义。

A字音:

崇祯 更定 挐 毳衣 雾凇 沆砀 一芥 喃喃

B词义:

上下一白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

余强饮一大白 更有痴似相公者 上下一白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 客此

3、文章描写西湖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自己及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志趣,寄寓了对 的怀念。

【学生疑惑】

【问题探究】

1.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眼中的西湖的雪景有什么特点?

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这篇写景散文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试问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5.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6.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7.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8、收集有关“西湖”“冬雪”的诗歌。

【教后反思】

答案:

【自主学习】

1《陶庵梦忆》张岱 字宗子,

2A崇祯(chóng zhēn) 更(gēng)定 ná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jiè nán

B词义:

上下一白 (白色)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余挐一小舟(数词,一艘)

余强饮一大白(酒杯)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上下一白 (全)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数词,一个)

是日更定矣 (这) 余挐一小舟 (携) 客此(客居)

3冬夜雪景凝静清绝 故国往事

【问题探究】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2.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白描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3.(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4、(1)“独”字,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5.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6.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7.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湖心亭看雪教案(篇9)

1、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带着这种痴情去看雪的张岱,眼中的景又是怎样的呢?

2、生齐读“雾凇······而已”句。并翻译出来。

3、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文字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这种写作手法是什么?(白描)

4、什么是白描呢?(投影展示白描原是作画的一种技法,并展示齐白石的“虾图”并分析白描的留白效果)。后来,移用到文学创作中(投影展示文学作品中的白描,并体会其效果)

5、再次齐读,边读边想象,师在黑板上简笔勾画。

6、好,继续品读,哪些句子是总体描绘?总体描绘的景有什么特点?(广漠、空旷、寂寥、梦幻、朦胧等)

7、哪些句子是特定镜头?试着品一品。(大与小、动与静、远与近、点与线、方与圆等)

8、在如此广漠的天地之间,张岱为什么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没有家,心没有归属感,内心漂泊无依)

9、再读写景句,边读边想象,并试背写景句。

延伸阅读

湖心亭看雪课件集锦十二篇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1

《湖心亭看雪》中的“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强饮”,有老师按添字法译为“勉强地饮下”,也有老师根据作者遇知己的惊喜而译为“畅快地饮下”,人教版教参译为“尽力地饮下”, 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首先要从该字(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出发,要从辞典中找依据;也可根据作者的生平喜好再作判断;还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综合上述三点,我认为人教版教参的翻译更为合情合理,现在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能够直接表明张岱不善饮酒的是《龙山雪》的一段文字:“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⑤天寒地冻,以酒御寒,理应多喝一些,而张岱却是“勉强”举大觥敌寒,居然没有喝醉,想必作者本人也很奇怪自己的超水平发挥,所以用了“竟不得醉”的表述。看来张岱的确不是一个善饮之人了。

(一)课文中的语境

那么,这样一个不善饮酒之人在文中的“强饮”就可以完全理解为“勉强地饮下”吗?我们还可以就这一词语出现的语境进行分析。

课文共两个自然段,在第一段“赏奇景”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西湖雪景,在景中也可看到作者已将烦心琐事抛于“雾凇沆砀”之外,才能寂静中稍带惊喜的心境绘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一幅唯美的水墨画。

第二段 “遇知音”中,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在更定之时,“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有了赏雪时的惊喜心情作为基础,此时作者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作者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视对方为有同样生活情趣的知己,所以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亭中人的惊喜之情。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把“强饮”译为“勉强地饮下”,理解为“被动的、没办法地饮下”就不符合作者情感的表达了。

究竟“勉强”为何意,《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或“不是甘心情愿但努力地做”。张岱的确不擅长饮酒,但有遇到知己的惊喜之情确实想表达出来,即使能力不够,还要尽力地做。因此以“尽力地饮下”解释“强饮”,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总之,无论是从“强”字的义项和用法分析角度,还是立足于张岱不善饮酒这一事实,或是从课文的语境角度分析,“强饮三大白”的“强饮”译为“尽力地饮下”更为合情合理。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2

一、导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鸟鱼都有思恋故旧的情感,那么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读懂文意;2、感情痴情;3、品读画卷。

(师板书课题,并出示本课的目标)

二、读懂文意——完成目标1

1、一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句读。(师提示学生注意“强、更、芥”的读音)

2、一生再读课文,注意读时的感情处理。

3、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句读。

4、学生自读课文,据课下注释理解文中意思,不理解的字词标注出来,询问。

5、学生质疑,师生一起答疑解惑。

6、学生齐读课文,一生概括文章所写内容。师做点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悟痴情——完成目标2

1、如果让你用文中的一个字对张岱作一个恰当的评价,你会选用哪一个字?(痴)

2、舟子语中的“痴”是什么意思?(结合“喃喃”的意思来理解)

3、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表情来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自言自语、困惑不解)

4、痴人必定有痴行,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其痴行”,一起品读“崇祯五年十二月······独往湖心亭看雪”句。张岱有哪些异常的举动呀?(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更定时,独往)

5、那么张岱冷不冷?(品“拥”、“独”字——张岱不但身体冷,而且心里也是感到冷清的)

6、但是张岱到了湖心亭之后,却感到了一点温暖和亮色,因为在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和他一样的痴人了,这两个痴 人见了张岱之后非常的激动和高兴啊,来,我们一起来读出这几句

7、生齐读“到亭上······强饮三大白而别。”师指导学生反复读“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句,读出激动和欣喜,并让生翻译这个句子。

8、“湖中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人呀”,那么,什么样的人呢?假如你是金陵客,请将这句话说完整,“湖中想不到还有如此 的人呀”(生可填写“与众不同、超凡脱俗、闲情逸趣、痴迷于山水、清高孤傲等等)

9、那么张岱见到金陵客以后,是否也象金陵客一样满心激动欣喜呀?(通过品读“拉、强、别”等相关词句,体会张岱的`“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10、张岱哀愁的原因是什么呢?(结合课下注释对张岱的介绍,来理解他的故国情结)那么你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张岱的故国情结呢?(崇祯五年十二月;是金陵人,客此。)

四、品画卷——完成目标2、3

1、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带着这种痴情去看雪的张岱,眼中的景又是怎样的呢?

2、生齐读“雾凇······而已”句。并翻译出来。

3、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文字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这种写作手法是什么?(白描)

4、什么是白描呢?(投影展示白描原是作画的一种技法,并展示齐白石的“虾图”并分析白描的留白效果)。后来,移用到文学创作中(投影展示文学作品中的白描,并体会其效果)

5、再次齐读,边读边想象,师在黑板上简笔勾画。

6、好,继续品读,哪些句子是总体描绘?总体描绘的景有什么特点?(广漠、空旷、寂寥、梦幻、朦胧等)

7、哪些句子是特定镜头?试着品一品。(大与小、动与静、远与近、点与线、方与圆等)

8、在如此广漠的天地之间,张岱为什么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没有家,心没有归属感,内心漂泊无依)

9、再读写景句,边读边想象,并试背写景句。

五、总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可谓是“满纸真情言,一轴美画卷,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那么,现在,我们品出“痴”的真意了吗?

六、布置作业。

以《读〈湖心亭看雪〉,品张岱的痴情》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400字。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赏析描写雪后西湖奇景的文字。

2.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明人的生活态度。

德育目标

文中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句子。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文章意思,体会作者描绘雪景的独特手法。

2.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3.理解文中“独”与“痴”两字的内涵,体会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我们耳濡目染的诗句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见,拥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就能看见不同的西湖。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通过教学媒体资源,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意。

四、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意义,重点字词共同解决

1.提出重点字词:

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⑵是日更定:完了,结束。

⑶余拿一小船:撑,划。

⑷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⑸焉得更有此人:还。

⑹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豪爽。

2.学生自己疏通文章大意。

五、分析文章结构

(一)走进“湖心亭雪景”,感受白描手法,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多媒体显示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人组合作讨论

1.这段文字中的三个“与”能否省略?

2.这段文字

中的四组数量词的使用,是否恰当?

3.这段文字虽是写景文字,其中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提示:此句用白描手法,以生动传神的15个字,描绘出了大雪三日后奇特的夜间雪景。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造成了一种苍茫的浩大气象,与后文的“上下一白”,共同描绘出雄浑阔大的背景。第二句,用了四组数量词(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勾画出作者眼中的湖上景物,与第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极其渺小,好象要融入苍茫宇宙的味道。读过之后,我们不难想见作者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感悟。

(二)走进“湖心亭奇遇”,联系上文,理解作者的情怀。

1.文中提到的“舟中人两三粒”,与“独”字是否矛盾?

提示:在作者眼里,芸芸众生不可为伍,像舟子这些凡夫俗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了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2.当张岱奇迹般地在亭中见到另两个人时,他又会有怎么样的心理?

提示: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大喜过望应是最基本的感情,然而短暂的相遇之后就是别离,不禁让他悲从中来,但毕竟天涯遇知音又是让人愉悦不已,情感一波三澜。

3.对于张岱的这种行为,文中舟子用“痴”来评价,谈谈他“痴”的表现。

提示:

⑴在此时此地漫游西湖,实是“痴人”所为。

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湖中偶遇,不管是否相识,不管对方的身份地位,只是豪爽痛快地对饮而别。这对常人而言实是难以理解。

⑶本是故国难觅,知音难求,文章中弥漫着淡淡的愁绪,等到奇遇同道中人是大喜过望,豪气冲天,而转眼就到的离别又让他喜极而悲,但想到天涯遇知音又转悲为喜。其间悲悲喜喜,起起落落,均集中于一人身上,怎能是一个“痴”字了得!

教师小结: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写景是本文的重点,事因景有了亮色,景因事有了内涵。事和景的融合正是本文最大的特色,而两者当中又始终贯穿着作者的复杂情感,三者有机结,天衣无缝。

六、问题研讨

(一)关于白描手法:

读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你能简要分析文中白描手法吗?(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

文章开头说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足为伍,一个“独”字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

(二)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

文章用白描手法写要西湖雪景,叙述了湖心亭奇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七、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4

《湖心亭看雪》中的“强饮三大白而别”的“强饮”,有老师按添字法译为“勉强地饮下”,也有老师根据作者遇知己的惊喜而译为“畅快地饮下”,人教版教参译为“尽力地饮下”, 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首先要从该字(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出发,要从辞典中找依据;也可根据作者的生平喜好再作判断;还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综合上述三点,我认为人教版教参的翻译更为合情合理,现在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能够直接表明张岱不善饮酒的是《龙山雪》的一段文字:“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欲之,竟不得醉。”⑤天寒地冻,以酒御寒,理应多喝一些,而张岱却是“勉强”举大觥敌寒,居然没有喝醉,想必作者本人也很奇怪自己的超水平发挥,所以用了“竟不得醉”的表述。看来张岱的确不是一个善饮之人了。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义。

2、品味写景语句、分析“白描”手法的特点。

3、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重点:

品味写景语句,分析“白描”手法的特点。

难点:

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一、导课:

同学们,在我国的文学史上,以文见长的作家中有一位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北大中文系有位教授曾这样评说:“明文第一,非张岱莫属。而且,如果在中国散文史上评选‘十佳’,我估计张岱也能入选……”。可张岱却曾说自己“人与文俱不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作者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品其文,读其人。

2、查本课文言文知识:

作家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写道:“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大家回忆一下《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秋月图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幅空明澄澈的'秋月图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那张岱笔下又描绘了怎样的一副冬雪奇景呢?

(一)赏奇景。

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三个“与”字写天地的合一,浑然一体、苍茫辽阔的景象。

特写镜头中四个量词的使用,使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创造了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一片茫茫辽远的冰雪世界中,人不过渺如一栗。

4、白描手法:

那么,如果让我们写一段雪景,你会怎么写?我们可能会用上一些比喻和优美的词句。而张岱在这里并没有用这些。他只是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就勾勒出了苍茫孤寂、天人合一的妙境,这种写法叫白描。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上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指用最朴素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张岱在这里仅用寥寥数语,就把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呈现出来了。

小结雪景:这段雪景有苍茫孤寂之美,作者用白描手法只用寥寥数语就把那种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呈现出来了。渲染了一种苏轼笔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趣。

1、齐读开头几句,说说作者有哪些“痴行”?

2、这痴行背后肯定有一颗痴心!结合雪景暗示,结合人物行为,说说张岱是怎样的人?

师总结:张岱夜访西湖,独赏雪景,他是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不同常人的背后是不同常人的心境,一个“独”字我们便读出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张岱。

1、PPT出示四条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一: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崇祯(1644年),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1647年左右,张岱写成《湖心亭看雪》。

背景资料二:亭中人为“金陵”人,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背景资料三:张岱作品常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时时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的一篇。

背景资料四: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明亡后,“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序》

2、“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是金陵人”是写错了吗?

3、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四、总结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以清新淡雅之笔,记叙了作者晚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痴行,描绘了一幅气象雄浑、苍茫孤寂的西湖雪景图。突出了作者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情怀,表达了淡淡的愁绪以及深沉而又真挚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6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湖心亭看雪》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西湖,无数文人墨客曾为它留下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见,拥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就能看见不同的西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进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二、自主学习

1、生字注音

更(gēng) 定拥毳(cuì) 衣崇祯(zhēn)

沆砀(hàng dàng) 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对坐

余挐(ná) 喃喃(nán) 雾凇(sōng)

2、生词注解

(1)通假字

挐一小船(挐:通:“桡”撑船。)

(2)一词多义。

一:①上下一白全;②长堤一痕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更:①更定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②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是:①是日更定这;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绝:①绝消失;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3、作者名片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奈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4、背景追溯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三、合作学习

(一)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学生听读,再跟读。留意文章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景。

2、思考回答几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告诉了我们什么?(点明时间、地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从哪种感觉来写?(从听觉来写。)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大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3)“是日,更定矣,余籋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雪。”

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齐读第1自然段。

(5)齐读第2自然段。

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

(6)齐读第3自然段。

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翻译这段内容。)

(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作者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二)深层理解

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三)走进语言

1、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写景使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2、文章开头说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是为伍,一个“独”字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

(四)走进写法

人与景相融合。人与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如第2自然段写景,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其精准的感受,体会到隐藏在简单背后的震撼力,使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是“看雪”行动的延伸。人的参与,给本来显得有些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五)走进主题

本文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的描写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表现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四、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7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到位。她抓住了山水游记借景抒情的特点,抓住情感的内核,以“雪”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和王老师以及在座的老师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在说课中,王老师把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方法定位于“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句的意思”,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王老师确实始终以串讲为主,但是,“落实字词句”这一目标并没有凸显。我认为串讲固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像王老师这样能说而又说得好的老师,但整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见“文”不见“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见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基点,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课的根,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但这节课,我相信学生确实收获了知识,但似乎不见能力的提升。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课堂,在那样的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忙着落实通假字、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翻译,翻译完了,给文章贴上主旨的标签,课堂的学习也结束了。这样的课堂,显然是见“言”而不见“文”——漠视文本的核心价值与灵魂,而把她肢解为毫无生命力的词句解析。

反观这两种课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突破的难点。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将我的尝试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对自己文言文的课堂定位为“文”“言”并举,知能同构。具体的操作是以读为手段达成各项目标:初读,扫清障碍,读准读顺;再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研读,落实词句,探究主旨;美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情。在有目的分层次的读的过程中,以读代讲,以读明义,以读悟理,力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既落实“言”,又凸显“文”,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能力的提升。但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会平了一点?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8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白描的手 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一、导入  新课:

我们刚刚领略了钱塘潮的雄奇壮丽,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去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自古西湖就是文人墨客梦萦魂牵,在西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同学们回忆这些诗句:

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诵读指导:首先要读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要节奏合理;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作者的感情。再其次要流畅自然,一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第四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三、学生分组探究:

1、语词破译组:负责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2、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

3、性情评价组:为作者在古代文人中找出知音,然后评价作者这样的人的性情到底可取还是不可取。

四、交流探讨的结果。

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②、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连下三天大雪,西湖里人声、鸟声都绝迹了。这一天,更声刚刚完绝,天将凌晨,我划了一叶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炉火,独自去西湖里的湖心亭看雪。雾夜里雾气浓重浩茫,天空与浓云与远山与湖水浑然连为一体,上下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留下长堤淡淡的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像一根细草似的小船和船中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毛毡对坐饮酒,一个童子在煮酒,炉上的酒正冒着热气。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上怎么还有你这个人?”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告别。问他们的姓名,说是金陵人,客居在杭州。等到下了船,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您相公痴呆,还有像您一样痴呆的人呢。”

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为什么要用明朝的年号?

B、天寒地冻他为什么要清晨看雪而且是独自一人。他很在乎雪景吗?

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他脱俗喜欢宁静,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的性情。

C、“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

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愿意与那些俗人为伍。在作者眼里这些人并不存在。

D、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景色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状况?

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9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 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

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你表现很棒,因为你懂得借助工具书、注解来预习课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顺,读通

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字音你都读准了吗?

桡 毳衣 雾凇沆砀 一芥 铺毡 强饮(幻灯)

下面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好,你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有板有眼。

2、读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的字。“痴”

“痴”说通俗点就是什么?

傻,笨,举止异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呆气。比如:有一位老师,研究数学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数学题。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杆,他忙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举止也有些异常。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冬天看雪有什么难理解的呢?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想到了哪首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什么这时会鸟飞绝,人踪灭? 天太冷。

可以说是天寒地冻呀,作者还选择了哪个时辰前往看雪? 更定 更定? 晚上八点

天寒地冻时晚上8点,你会做些什么? 躲在空调房看电视,躺在被窝看书。

张岱却选择去湖心亭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有着与众不同情趣的人,是个孤独的人。

张岱说是独往,真的是一人去的吗?有没有同行的人? 舟子。

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舟子不是看雪人,不能说同往看雪。另外张岱很清高,孤傲,不愿与舟子为伍。

是呀,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清高自守。

(四)赏析雪景,体味白描

孤傲的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读出文中集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写雪景的有两句。我想请男、女同学合作来读一遍。男生读前句,女生读后句。大家想想,为什么请男生读前句?

因为这句显得很有气势,而男生就很有气势。这句写的景很大气,应该男生读。很好。那就请男同学读出这种大气、读出气势来。你们说读好哪几个词,就能读出浩大的气势来? 读好“上下一白”。

三个“与”也要读得舒缓点。男生再读一遍。

这次读得真好。不过,我发现了这句话中的一个问题。

(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我认为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呢?

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品得多好啊!我真的很佩服。现在女生读一读后句,你们说说要读出什么意 味?

轻柔点、渺小的味道。

女同学读得很好,尤其是量词读得真好。只是这些量词用的妥当不妥当呢?我们一般会选择这样的量词来形容这些物呢?

(屏显:“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不要改。这样写,更好地表现了朦胧。

更好地表现了雾凇沆砀,天地苍茫的意境。景物的渺小。

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显得这么渺小? 天地一片苍茫,显得很空旷、浩大。

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间,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听到你们这样精彩的发言,真是美的享受。如果要我们描写一段雪景,你会怎么描写? 我会用上一些比喻和优美的词句。张岱用了修辞手法没有? 没有。

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勾画景物的写法叫什么手法? 白描。

(屏显:张岱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之浩大苍茫,人物的渺小轻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隐隐约约感到作者具有怎样的品性吗? 超凡脱俗、孤独

你已经触碰到了张岱的内心。我们看看张岱对自己的叙述,进一步去了解他。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自为墓志铭》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陶庵梦忆〉自序》

经历国破家亡的重大变故,张岱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再追求繁华靡丽,因为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是的,他不在追求外在,转而注重自身的内心世界了,追求与自然的融合了。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天地苍茫,感受天人合一。

这么融情于景的佳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背呢?同学们让我们背起来吧!

(五)解读张岱之痴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孤独脱俗的张岱到湖心亭看雪,不想亭上早有了人。是谁呢? 金陵人。

金陵人在亭上见到张岱心情如何?用文中的词表述:大喜。同学们你们揣摩一下这个大喜,用朗读来表现大喜之情。让学生朗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我听出了欣喜和激动啊。你现在可以把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吗?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这样的人。

这样?怎样?文言文翻译中有时可以增添成分,让意思表达的更明确,现在就请你在这样的人间加上词语。

有此雅兴之人!有高雅情趣的人!有此豪情之人!有此志同道合之人!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金陵人在湖上遇到张岱,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张岱也和他们一样满心欢喜吗?

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字做什么解释?

尽力。本不想喝酒但是此情此景不得不喝,勉强喝下三大白就匆匆告辞。

张岱为什么没有金陵人那份喜悦激动呢?

张岱是孤傲的,他选择这一特殊时间出行,本想独享西湖雪景之美,不想被人扰了清净。

另外,我们要学会“知人论文”,结合张岱的生平,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张岱当时的心情。让我们把目光投注到课文注释一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 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陶庵梦忆》,忆什么?忆前尘影事。引用资料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陶庵梦忆〉自序》 是什么让张岱无法大喜? 思念故国的愁绪。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字里行间我们总能读到这种追念故国的情思。请默读全文,试着寻找作者表达对已逝明朝留恋的词、句。崇祯五年十二月

这是什么纪年?明。文章写于明亡后清朝时。

实际上,张岱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诗的小品 小品的诗》 张岱就是这样痴迷于他的故国。

(五)小结课文

老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找“痴行”、品“痴景”、议“痴心”,已经体会到了张岱的痴,他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用“好个______________的张岱”的句式评点张岱其人。

好个孤独的张岱。好个清高的张岱。好个痴人张岱。好个超凡脱俗的张岱。好个痴迷自然的张岱。好个思恋故国的张岱。好个内心孤独的张岱。

(六)配乐朗读,读出情味。

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读着文字,走进西湖雪景,走进张岱。结束语:

和张岱同时代有一位文人叫张潮,他曾经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感悟吧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回顾曾经学过、读过的与西湖有关的诗文作品。2.导语:明人汪珂玉曾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同学们平日所见多为“晴湖”“雨湖”,今天,让我们跟随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一看雪后的西湖。【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读过不少于西湖有关的诗文作品,通过回顾可以帮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同学引起学生对“雪湖”的兴趣。

(二)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进行方法点拨和重难点字词的纠正与强调。方法点拨:(1)将古代汉语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特别是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2)将古代汉语的单音节的字扩展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3)人名、地名、官职名等沿袭保留;(4)适当增补省略成分。重点字词: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是日更定(代词,这);惟长堤一痕(只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竭力);是金陵人,客此(客居)。【设计意图】本文字词难度不大且注释较为详细,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与运用所学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理解内容 1.全班齐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尝试使用几个小标题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举例:夜游西湖赏雪、偶遇雅士饮酒。【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宏观、整体地把握,同时有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四)共赏雪景 1.准确寻找描写雪景的语句。2.朗读描写雪景的语句,思考:你眼前感受到一幅怎样的雪景,这幅雪景有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与”“一”“惟”“而已”等重点词语)举例:迷蒙、朦胧、梦幻、静谧、安宁。3.再次朗读描写雪景的语句,读出雪景的特点。4.与其他文章,如《观潮》对比,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及其使用意图。(引导学生强化写作手法为写作内容服务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有助于学生融入雪后西湖的意境氛围当中。抓住重点词语,有助于学生加深体验,享受审美。以读促解,以解助读,有助于学生加深思考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五)揣摩情感 1.从文章中提炼出“痴”字来概括作者的情感。2.讨论探究作者之“痴”,除“痴”在游览欣赏西湖雪景外,还“痴”在何处。(引导学生关注“偶遇雅士饮酒”中所含蕴的作者情感)3.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梳理。(给予学生提示:联系前后文,从“写景”“叙事”两个角度,抓住文本依据进行思考。)角度一:酒逢知己千杯少。“大喜”既是客人大喜,也是张岱大喜,作者“反客为主”。“强饮”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对话简短,看似所答非所问,可见张岱与亭中之人虽身份背景不同,但有一样的雅趣。角度二:话不投机半句多。“拉”标明作者并不想和湖中二人同饮,如果真是“酒逢知己”,或许用“邀”“请”更为恰切。“炉正沸”破坏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孤寂美。“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写出了作者的孤傲,虽然“舟中人两三粒”,但作者与他们的精神境界截然不同,作者更向往独往的游赏,更向往空旷的雪景。【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可以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助于学生各抒己见。同时,这一环节,教师不预设“标准答案”,旨在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六)拓展阅读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而《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写法探究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游踪。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不平凡,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设计意图】从叙事、写景、抒情三个角度分析,引导学生理清行文的思路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八)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课后自读张岱《龙山雪》,通过对写景、叙事的分析,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设计意图】《龙山雪》同样为张岱描写雪景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湖心亭看雪》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拓展迁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在写景、叙事中分析作者情感的基本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10

同学们,学语文有一个好处,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景。前一段时间我们赏过了陶弘景笔下的人间天堂,又赏过了苏东坡笔下的月夜小景;赏过了三峡的水,又赏过了钱塘江的潮。

今天我们就跟着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赏赏湖心亭的雪。(板书:《湖心亭看雪》)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二.整体把握课文

(一)朗读课文.

(二)检测预习:

注音:

更(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è) 喃喃(nán)

释义:

是日更定:是,这。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点算起。定,完了,结束。更定,大约是凌晨六点的时候。

余拿一小舟:撑,划。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冰花一片弥漫。

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强饮三大白:强饮,痛饮。白,酒杯。 为何“强饮”?——“酒逢知己千杯少”。说明他把那两个人当朋友了。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是,判断动词。(是字的两种用法,一种作代词,一种作动词。这里是用了哪种?) 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

莫说相公痴:痴迷。

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没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 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还要有韵味。

(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展示板书)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三.品读赏析

(一)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冬天的凌晨,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这个时候,别人都在干嘛?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他到底要赏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二)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又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块看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吗?——有,湖心亭对坐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能懂。

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读出来。

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两人的名字写出来,而只写出他们“是金陵人,客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金陵人”,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知道明朝开国时定都哪里吗?(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点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

3.事件——看雪。作者一大清早跑到西湖来赏雪。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

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齐读。请同学起来翻译一下。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①诵读。

②雪后奇景的赏析(讨论: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

A.写景的顺序。共两句话。概括一下,第一句是对什么进行描写?第二句又是对什么进行描写?这是从整体到局部地描写。

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

在局部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B.修辞——夸张,排比,比喻(“一芥”,一根小草)。

C.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抓住了景物特征?“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D.思考:作者还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来写景?看谁预习得最仔细。

明确:白描。什么是白描?(习题一·2)

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就是白描。

(抓住事物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用词较少,没有华丽的辞藻)

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这样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描”就是——“淡妆”。

四.迁移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哪些是“浓抹”。如:

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②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

③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⑤两岸连山 (√)

⑥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⑦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

⑧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

⑨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练笔:写两段描写文字,一段“淡妆”,一段“浓抹”。师点评。(提示:可以写人物肖像,可以写景物;可以写学校的花坛,可以写街上的小景;可以写花草,可以写树木;可以写春天的景色,也可以写冬天的景色。)

同学们理解了白描的手法,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课文这段景物描写,别看它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实际上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起来回顾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事?——到湖心亭看雪。看到了什么景?——雪景。你从这些写景叙事的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故国之思(思念)、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偶遇知音之乐(愉悦)、孤独落寞的伤感(伤感)之情。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

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汇总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读音

更(gēng)定 拥毳(cuì)衣 崇祯(zhēn) 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

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对坐 余拏(ráo)一小舟 强( )

·注释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开始。

【余】我

【挐】撑(船)。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hàng 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强(qiǎng)饮】尽情地喝。强:尽情。

【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舟子】船夫。

【喃】象声词。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及】到......时

·一词多义

一: ①上下一白: 全

②长堤一痕: 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更: ①是日更定: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

是: ①是日更定:这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绝: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通假字

拏一小船: 拏,通“桡”,撑船

·问答题

1、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2、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写湖心亭巧遇两人的情节的作用?) 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一是使文章富有波澜,给沉寂浑茫的夜景增添一分生气和一分暖色,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二是借他人之口抒发知已难逢的惆怅,真实地体现作者的情绪变化。痴”情人不只“我”一个,巧妙的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3、结尾的“痴”有何含义和作用?(结尾舟子的话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痴”的含义应是“痴迷”“着迷”,为西湖的雪景而迷,为故国的山河而迷,也为知音难觅而迷。作用是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4、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矛盾这样写突出自已与舟子的志趣不同,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提示:要从内容和结构两面答) (“独”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联系全文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在《爱莲说》中也有相似的语句,请写出来。)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清高与孤傲的情怀,为下文作伏笔。

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8、“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9、“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和清高与孤傲的情怀。

10、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1、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同时使画面有如一幅水墨画,增添无穷美感,体现了作者炼字的功力。

12、按课文内容填空:

(1)看雪的时间: 凌晨; (2)看雪的地点: 湖心亭;

(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

(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 (6)看到的雪景: 白茫茫一片。

13、 作者在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 B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酒逢知己千杯少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君向潇湘我向秦

14、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不少于4联)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理解性填空

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八、课文内容理解。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

①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②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③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4、“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5、“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6、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①拏、拥、往、看 ②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③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7、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

我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尽情喝了三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甚至比您更)痴情(于山水)的人呢!”

(附全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教学反思

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并背诵

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写,掌握并运用白描手法。

针对目标,我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

1.导语;

2.展示教学目标

3.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4.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这里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正音、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疏通文句、小组讨论,质疑、学生教师答疑、检查自学);

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这里包括学生质疑,学生老师答疑,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形成板书);

6.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这里包括对白描手法的介绍,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7.总结语。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反思如下:

1、成功的地方在于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我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

2、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 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我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更定、毳衣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中借助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叙事、写景、抒情交融的写作特色。

2.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对其进行辩证地看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

教学难点

1.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对其进行辩证地看待。

2.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叫《咏雪》的课文,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古人对雪可谓情有独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二、自主预习

1. 背景资料

张岱( 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更( gēng)定 毳(cu)衣 雾凇(sōng)

沆(hng)砀(dng) 一芥(ji) 喃(nn)喃

(2)词语释义

绝:消失。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拥毳(cu)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惟:只有。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及: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低声嘟哝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3)一词多义

①是 是日更定(这)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②更: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ng)

③白:上下一白(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④大:见余大喜(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与小相对)

⑤余: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4)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③拥毳衣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④与余舟一芥(小草,这里名词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5)古今异义

①白 古义:杯。例: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今义:白色。

②更 古义: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例:是日更定也。

今义:更加。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心内容。

答案示例: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

答案示例: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的湖心亭。

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奇遇。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代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笔墨?

答案示例:开头作者用明代年号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以明代遗民的视角来看世界,自然会有一种孤标傲世,遗世独立的情怀和风致。大雪三日一句,以听觉表现出西湖在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选这最静寂的凌晨时分去看雪景,以示自己的孤怀雅兴。

(2)从独往湖心亭中的独字可见是一人前往,为何又写舟中人两三粒,结尾又写舟子?是否矛盾?

答案示例: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茫茫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反映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也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情怀的一种写照。

(3)本文题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2段却详写湖心亭奇遇?

答案示例:本文的主体内容是看雪,这是作者计划之中的乐事。可是未曾料到在湖心这还能有此奇遇,三人情怀契合,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令作者喜不自禁。这是看雪事件的延续,又是令作者大喜的事,当然要写。

(4)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何故?

答案示例:客人未答姓氏,可能有难言之隐。可能如作者一样孤高傲世,不屑与他人相识,因此回答时故意语焉不详,只答是金陵人氏,客此。也可能他也是明代遗民,客居在这里,不便明言。

(5)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答案示例: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子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2.写法探究

(1)请赏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此句用白描手法,以生动传神的 15 个字,描绘出了大雪三日后奇特的夜间雪景。这也是作者在湖中划船时看到的总体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十分阔大而又混沌难辨的白色世界。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雄浑苍茫的雪白世界。作者的视点由上而下,四种景物浑然一体的特点,仅用一白轻轻一点,便境界全出矣!

教师点拨: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2)请赏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在天地一白雄浑阔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将视线收近,从天、云、山、水,到长堤,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天地混沌的雪白世界中关注到几个有活力的湖上影子。此为由大到小,以小衬大,也是用白描手法。这一句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笔墨精到,情致毕现。在苍茫天地之间,那长长的横跨西湖中间的苏堤,也只是一道淡淡的凸痕罢了。那湖心亭在作者眼里仅成了一个点。而比起湖心亭来,作者的小船更小了,不能称一叶了,只能称一芥。看来一芥比一点更小了。而小船中的人当然比小船更小,又拿什么来比呢?唯有用粒来形容其小了。读到此处,我们自然不难想见作者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到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人生彻悟。

三、课堂小结

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邦犹是,人民复非。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迷于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于雪中的情及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消极避世的情绪,我们应该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辩证地借鉴。让我们一起背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情雅趣,感悟作者的故国之思。

四、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12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德育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一)导语新课:

冬季中最浪漫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自古道,赏西湖,“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雪中西湖别有一番妙处。现在我们就随大才子张岱到西湖赏夜雪。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多媒体显示: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多媒体显示: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明亡后不仕。晚年避居山中著书以终。他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教师阐释:《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教师设置背景音乐图片,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要求:边读边翻译,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译完后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五)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多媒体显示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一位同学翻译,学生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想像画面。教师可显示课本中的配套插图,帮助学生再现形象。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像中的西湖雪景,体味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师提示: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什么是白描呢?

多媒体显示: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教师阐释: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教师讲解: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4、师生共同回顾本单元的写景段落,找出使用白描技法的文句。

学生明确:《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而其他大部分的文字,如《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都用的是渲染烘托的手法。

1、学生齐背课文。

2、提问:

①雪后西湖人鸟声“俱绝”而作者“独往”反映出作者什么“情怀”?

②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

教学后记:

张岱的小品从来不爱讲道理,他只是感受人生,描绘人生。在这篇游记中,作者的态度、举止,也只是静静地观赏、静静地体味。凡是情绪比较活跃的地方,都是从他人写出。见知己而大喜的是“客”,喃喃言雪夜游湖之“痴”的是“舟子”。他始终是淡然的,似乎深深有会于心而难以言说,令读者有会于心。

兰亭集序教案范文


兰亭集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 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 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 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 对文中多义词的确定。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神舟六号已经升空,英雄们已经凯旋归回。大家都很感觉很高兴,中国的很多贫困学生更是感到兴奋。为什么他们也那么兴奋?因为,我们国家将又有一批款项投入到希望工程中来!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从神州6号中来。原来,这次随着神州6号一起升空和返回的的还有一幅国画。这幅国画可谓书法、画艺双绝!它是由毛笔书法和泼墨山水画两部分组成。现在这件艺术品即将用来拍卖,所得到的款项都将全部用来资助希望工程,专家们估计这件作品价值将上千万!!

为什么这次选择的是这样的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其实只要我们细想了一下就不难其中的原因了!“物以稀为贵”,书法和山水画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在世界这么多的国度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选择国画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了。

相比中国的山水画一直受到西方油画挑战的状况,中国毛笔书法的表现更是优异!我国书法有着比山水画更加悠久的历史,在这么的一段遥远漫长的历史中,明星、巨星更是璀璨纷呈。

问:有哪位同学可以罗列出几位这样的人物?

答:……(导出王曦之,再导出《兰亭集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问:其实还有一些大人物居然让你们给忽略了,有哪位可以补充一下?

答:王曦之……(继续追问,导出他的作品兰亭序)

(若无,则如下继续)……

提醒:其实他就是王----曦----之(语气停顿,缓慢,起到提示作用)

问:有谁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王曦之的有关作品?

答:……(导出兰亭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人物,一起欣赏的作品。

(板书:作品:《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结束导入部分。

二、作者题目介绍

刚刚同学们讲到了王羲之的书法,他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的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是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它到底是什么摸样的呢?请看插图。(学生看图)古人用八个字来形容它“飘如浮云,矫如惊龙。”同学们从这副精美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书法艺术的美,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它的真迹已经失传。据说是被李世民带到地下去了。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出名作为诗文它是王最出色的一篇。同学们看注释一,从注释我们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既然它这么有名那我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共同来欣赏这篇续。

三、朗读 思路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课文内容的学习,刚才老师已经介绍了王羲之,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兰亭集序》是他的代表作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字写的好,这篇作品的文采也很棒,堪称“文质双绝”。作品的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1. 作者复杂的感情变化。

2. 骈散结合的写作特点。

那我们来欣赏以下这篇作品,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能体会一下这两个特点,并考虑一个问题——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朗读课文

刚大家都欣赏了这篇课文,应该都有一定的体会。现在请一位同学就刚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提问)

确实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如**同学说的是一个由乐到痛再到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那我们现在具体来看看作者到底怎样表达这三种不同的情感,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

四、第一段

第一段讲什么呢?讲文章的事由,事由是什么呢?是“修禊事也”,“禊”是什么呢?我们看注释5,“修禊事也”,就是做禊事,这有点像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哟。当然这种祭礼也要挑个黄道吉日不能随便,古人很讲究的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关于干支纪年,我们上节课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里我就不重复了。

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提问)(孟,仲,暮)

之初就是阴历三月初。所以我们课间交代的聚会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就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

地点“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的自然风光。都有些什么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

文中人物有哪些啊?

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群咸”包括谁啊?(注释)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其中都是些有名望的大家所以说是“群咸”。

接下来看,“流殇曲水,列坐其次,丝竹管弦,畅叙幽情等”的注释。(丝是弦类竹是管类的)

“是日也”判断句(是 代词)天朗气清就是天气清朗。

“惠风”解释,(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指杭州当汴洲〈南宋 林升〉)所以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个句子骈散结合的好句(提问翻译)

向上可以看到(学生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向下有崇山峻岭等,王尽收眼底能不发出“信可乐也”吗?

五、第二段

接着看下一段,古代文人集会多儒墨客在集会上留下千古诗篇。我们看在盛宴过后王发出怎样的感慨?

第一段描写宴会是如此的快乐、自在、酣畅、淋漓。为何这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其实“好花不常开”人也一样,曲终人散都会有伤感存在,这是作者自然情感的流露。

古人讲究起承转合的模式那么这里体现在哪呢?(提问)(仰观句与夫人句)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插入)

“静,躁”两种生活态度的句子(提问)由此有了三种人生的感觉。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所以感慨系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岂不痛哉”。

六、第三段

本文的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现在我们看下第三段。

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呢?(请位同学朗诵一下这段,其他同学认真感受作者的感情。

从文中哪可知“悲”呢?(提问)(“悲夫”)

好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每览”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若合一契”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我们从它的甲骨文字形可以一目了然。(写出甲骨文 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

“固知”句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一死生”把死生看作一样,“齐彭殇”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 **看作一样“的意思。

“一 齐“都是庄子的看法,“彭祖”解释(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

接下看下两句“后之”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虽世”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一样的。

“其致一也”(提问致的用法)(情趣 情致)

“后之”句,读这诗集也将有感于死生这件大事。

通过初步了解我们知道这段的主要思路是这样的:首先,作者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我们知道在东晋很长时期里,士大夫普遍情绪萧条、不思进取,作者借此批判他们的消极思想。这充分体现王抗拒人生虚幻执着努力,随后发出“后之视”的感叹。

接着交代作品的成因“后之览、、、”总结全文。综观全段,显然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他的精神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七、课文总结

同学们,刚才咱们已经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学习 《兰》这篇文章,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两三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这千古传诵的奇文带给我们心灵上的美感。

《兰》它只是一个序,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正文之前。他分自序和他序,(板书)

所谓自序就是作者自己写的,介绍成书的原由,目的,和经过(板书)

问:《兰》是自序还是他序?

显然,在这篇自序里,王说明了写书的缘由,目的,经过。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三个要素?A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原由(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

那他的目的又何在呢,B同学,请你回答一下(后之览者,亦,)好,请坐

C同学,请你说一下他的成书经过(故列叙时人。。)

好,大家回答的都很好

序这种文体,既可议论,也可叙事,即借题发挥,王由文人在一起吟诗作赋的乐笔锋一转,写到对人生态度思考的痛,既而写到成书的悲。可以说,这三种思想感情情绪是越来越低沉的,但思想深度却是逐渐升高的,因而显得立意高远。大家想想,为什么在常人眼里一次无限愉悦的聚会,王会想到人生态度的悲呢,这种悲有从何而来的,这种悲是不是就是悲观悲叹呢?显然不是,大家知道,王生活在国事日渐衰落的东晋时代,那个时代,士大夫们崇尚老庄思想,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这让王感到悲哀,他会悲叹。但这种悲叹正是他旷达性格的反映,正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充满了追求,才会对庸庸碌碌的岁月的流逝产生悲叹。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那些富于创造价值的杰出人物,你比如说三国时的曹操,他在他的饿诗中写到: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对酒当歌,譬如朝露。读起来,让你觉得对人生充满了悲凉的意味,苦长乐短的哀愁,但是,你是不是说曹操就因此而成为庸庸碌碌的平庸之辈呢。显然不是。这些例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举不胜举

文章最后一句写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应该是后之览者,老师希望大家学完这篇课文之后,结合一下历史上的人物,思考以下自己的饿人生,怎样看待你的饿生命,对待你的生活。我们说,当一个人开始学会思考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开始成熟了。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你们要怎样对待你的有限的生命呢,想重于泰山还是要轻于鸿毛呢,你们要在庸庸碌碌中悲叹岁月的流失还是要对酒当歌,意气风发的建功立业?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下面做下课堂测验

八、随堂测试

学习文言文,主要学习它的字、词、句。也就是字音字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我们刚学习完〈〈兰〉〉接着我们做几道题来温习一下:(练习)

通过对这篇的学习,我们感慨于死生之大,仿佛把心融入了作者飞舞的书法中,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多看多想,有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丰盛,正如今句话说的好。“我们可以活的平凡,但不可以活得庸俗。

好,我们这堂课到此结束,下课。

兰亭集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那么,你们知道王羲之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吗?

据说,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怀良等临写了几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而《兰亭集序》则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趣(qū)舍万殊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然后指名学生试译课文。

三、教师讲析课文: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xx年是庚辰年;20xx年是辛巳年;……20xx年是庚寅年。

⑵.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交待与会者

第三句:写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写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整段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情感思路:

第一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本段中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可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整段译文: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情感思路: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二、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整段译文: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情感思路: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三、解析文体特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李二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四、探究性学习:

晋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世所称道的序文名篇,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第一段的末尾作者说“信可乐也”,而第二段的末尾却说“岂不悲哉”一乐一悲,情感反差如此之大,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开篇,叙述雅集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以及环境,着色轻淡,用词浅切。一切如清风流水,发诸自然。此时此地,风景秀丽,山辉川媚,作者仰观俯察,景情宜人,于是感万物昂盎,宇宙博大。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常恐春去又惜春”,人的感情总是复杂的。面对如此良辰美景,作者不由联想到人生短促,美景难再。其情感由欢乐而转低沉,就显得很自然了。

如果兰亭集会仅限于文人的欢宴,则它断然不会成为千古美谈;如果王羲之之笔仅触及宴会表面的奕奕情畅,也不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于是文章的第二段发生转折,喟叹人生几何,“俯仰一世”,或畅叙寄情,或玩物寄托,岂不知“老之将至”,深感韶华春短,壮志难酬,乐极而生悲。可以说,文章由美景之乐到人生之哀的转化,是主题的深化。舍此,文章有何可取之处?

深究感慨之因,与汉帝国崩溃后,儒家思想统治瓦解,政治社会陷入混乱不无关系。大局的不平稳加深了人们对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慌,而晋代名士尤甚。他们感到时光飘忽,人生短促,生,乐莫大焉;死,哀莫深焉。于是,即使沉醉诗酒、潇洒淡然,及时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同时,作者仕途的坎坷,知音的难觅也加深了对这种体验的深切体会。

接下去的第三段,作者又站在时间之轴的现时基点上,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诗人情感也由悲而壮,由悲而怒。人事倏忽天道绵绵,这是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而玄学家的所谓“一死生”、“齐彭殇”不过是无稽之谈。

统观全文,作者在从自足无外求的自然里得到愉悦的同时,又从中感受到悲哀,进而联想到社会风气,结合生活积淀,造就了起伏的情感变化,最终于深郁中揭示对生命深厚的指著与眷恋。

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我们一般的认识就是“情景交融”——情感与景物取同一色调。“黄昏古道”、“寒秋霜林”常常用以寄托孤寂、悲哀等消极情感;“阳春白雪”、“鲜花明月”等往往被融进欢快、喜悦等积极情感。事实上并不尽然,文学作品中常有以美景写悲情者,除本文外,还有“黛玉葬花”的故事。这是本文从写法对我们的一点启示。

附其它备课资料:《名作欣赏》1997.4陈友康文——重新把握《兰亭集序》

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杰作时,要么指责它情调消极,要么泛泛而论,未能揭示它内蕴的精神。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从这一角度去解读,能使我们更趋近于文本的内在精神。

澄怀者眼里的自然。本文开头以简净雅洁,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兰亭宴集之时优美的环境和融和的天气,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

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

深情者眼里的自然。《兰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深情的人对事物往往别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执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第三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优长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摘自1997.4《名作欣赏》

兰亭集序教案(篇3)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 "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 "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 "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兰亭集序教案(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像《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的重点,一是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谊认的情理之美;二是品味优美语句,感受古文的语言之美。高一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

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4、背诵课文时,要提示学生抓住文中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通”“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第1、2段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渲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快的。

第3、4段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作者由美景妙时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的快乐是有极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死亡。作者由“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虽然文中的寿夭、生死不能自由决定,从而有些伤感,但作者仍然认识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故着文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兴可乐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点: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的地点环境

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

而为“痛”?

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兴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四)分析体会语言特点

1、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如:“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中“一觞一咏”四个字,写出兰亭集会上的两种主要活动:饮酒和赋诗。文字简洁,情态生动传神,尤其是两个“一”字,巧妙写出了与会者快乐的神态。

2、体会工整、华丽的对偶

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前句写遥看宇宙,思绪飞扬;后者写回望大地,

万物葱茏,心潮澎湃。感情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统一。

3、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

第三段文字写出,尽管人们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却是相通的:热爱快乐,为流逝

的欢乐时光伤感。句子形式灵活,有骈句,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节奏明快,有音乐美;其他多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中见精致。

(五)总结全文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东晋名士崇尚老庄,爱谈玄理,大多思想虚无,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消极无为,认为人生像浮萍随波逐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这种“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评。他借古人的话说“死生亦大矣”,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了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六)收集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

兰亭集序教案(篇5)

一、导入。

由复习练习导入。(实物投影)

二、多媒体介绍“王羲之”和“兰亭雅宴”。

三、请学生配乐美读文本。

四、进入文本问题探讨环节。

1.文章情感线索。乐→痛→悲

2.作者“乐”于何事?【如何理解作者的“乐”?】

文中有三“雅”。

①景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既气势高峻又幽深静谧。另外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令人心旷神怡。

②人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邀集“高卧东山”的谢安、诗文“有金石声”的孙绰等诗人名流及10岁的献之等41人齐聚兰亭,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③事雅。文人之聚往往诗酒流连。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投影图片)

3.作者“痛”在何处?【作者忽然乐极生悲,感情急转直下。如何理解作者的“悲”?】

角度一:时间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原来人的一生就在低头昂首、推杯换盏间匆匆流逝了。“欣其所遇暂得于己”,当你沉湎享乐时,大好时光已经在你玩乐中悄然过去。“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胜地不常,胜筵难再”,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现实,更给人一种煎迫感、动荡感和幻灭感。

角度二:生命(死亡)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岂是人力所能保常?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个体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永恒的时间最终被冻结在死亡的黑洞,任何有情的生命也将被死亡无情地吞噬。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角度三:欲望

当其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便感慨系之。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人对美的感受不是凝固不变的,人性的欲望也是永无底止的,那些曾经执着追求过的满足与陶醉,时过境迁后也在不断地被自己厌倦着、淘汰着,人的心灵永远处在无止境的渴望与追求中,人生也就是这样既充满了无穷的期待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近代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就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与欲望的无穷无尽和无法最终满足。

4.作者“悲”在何处?【作者接着慷慨生悲,如何理解作者的“悲”?】

观点一:人类认识上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作者悲在我们远距离审视历史、旁观别人,过去的是非得失都显得那么豁然醒目,而我们身处其境时往往意识不到现实的缺憾,以致为后人留下许多惋惜。数千年过去了,我们似乎仍然无法做到先哲苏格拉底的谆谆教诲彻底地“认识你自己”,而它时至今日仍刻在希腊德尔斐神庙上昭示着后人结果。纷纷世事无穷尽……听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古人是我们眼中的遗憾,我们也是后世人眼中的遗憾,循环往复,绵延不绝。

观点二:作者正是意识到人类认识上的这种局限和尴尬,担心个人和时人真切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将被历史重重的迷雾所掩盖甚至歪曲,才萌发了向世人真情剖白的想法。王羲之想到自己“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虽“临文嗟悼”,却“不能喻之于怀”。鉴于此,他自然要“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结集成书,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他只是希望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的传承让后人感动,从而越过时空的障碍与后人作心灵的对话。(求索生命不朽的途径)

观点三:清谈无为终至误国。……一幕幕的政治惨剧,令多数文人沉浮宦海时难免心怀犹豫,举止畏怯。(政治)另外,……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玄学也崇尚清谈老庄玄理,寻仙求道,清谈无为。(宗教)于是好静者谈玄论道,“悟言一室之内”,好动者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全身远祸,明哲保身,但在清静无为,自由放诞的生活中,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壮志难酬,功业无就。社稷江山也就在这清谈无为中败落了下去。(投影:《日知录》)所以他大书特书: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人们的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那种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他希望这能对沉迷虚无净土的世人有所警醒:作为士大夫当兼济天下,不宜空谈玄理,应积极实现自己的抱负。(投影:《古文观止》《古文析义》)

5.对于文章所表露出的这种大喜大悲、大乐大痛的情感起伏,有些学者并不认同。

投影: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曾发起过一场关于《兰亭序帖》真伪问题的大讨论,并进而对《兰亭集序》的作者提出了质疑。理由有二:

①文章前面正“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突然悲痛,说死说生,“悲得太没道理了”,是“无病呻吟的绝顶”,纯属“贪生怕死,百无聊赖”;

②王羲之性格倔强洒脱,勇于进取,不会有如此悲观消极的思想。

你觉得他的观点能站得住脚吗?

①人对生命短促、世事无常的感叹,或说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往往在快乐得意时产生,这在中外历史和文学上都屡见不鲜。曹操在赤壁大战前作《短歌行》;汉武帝《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人生巅峰产生的悲哀往往根源于对时间无情的`恐惧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一个人,他所从事的历史活动越是伟大,他的自我意识就越是强烈,他对生命有限性的感受也越是深刻和凝重。

②刚强性格与承认人生悲哀并不矛盾。这种悲哀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反而会激发出更为强烈的创造冲动,使他们以现实的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幻和时间的流逝。历史上凡悲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人往往是最富于进取心并为世界创造了不朽价值的杰出之士。如汉武帝、曹操、陶渊明、李白、苏轼等。(曹操的性格不可谓不刚强,而他“人生几何”的感叹却不可谓不悲哀,但这种悲哀所引发的却是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陶渊明虽然感叹“人生似虚化,终当归空无”,但更唱出了“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高调。)王羲之在感受宇宙万物之美时想到美的东西包括生命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要归于消亡,于是便产生了浓浓的惆怅与哀痛,这是十分正常的。况且,他还进一步喊出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时代强音,认为人们的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那种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所以他“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暗淡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事长河中溅进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这种流风遗韵的远年流注,使众多的传统士人也为之深深地沉浸其中。如李白虽呼“人生在世不称意”,却依然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东坡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中却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鲁迅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钱钟书先生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目光放近,则自应振作,以求乐观。”这正是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消极其表,执着其里;悲感弥漫于外,深情激动于中;一往情深,恻然动人。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考验的同时,依然努力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而王羲之(实物投影:展开《兰亭序帖》)“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潇洒风神和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正可看作是他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兰亭集序教案(篇6)

一、 说教材

《兰亭集序》是普通高中必修一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二、说目标

《兰亭集序》体现了魏晋时期散文抒情色彩浓郁的特点,文章文风清淡,语言静雅,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根据课文的文言文的特点和艺术特色,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与讲授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研读文言文的思维方法。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六、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采用情景设置的方式引出课题。

利用多媒体播放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和《兰亭集序》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指引。我会用略带神秘感的导语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和重视。

“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字美感的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书法作品。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所有热爱书法的人心中的至宝,传说它的真迹已经随着唐太宗眠于地下,可是流传下来的拓本也是人们心中的珍藏。它就是文质兼美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与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在诵读之前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标划出重点字词和知识难点,作为之后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齐读时教师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三)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在通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意后,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修、毕、咸、修,长、高、引、信”等重点实词。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而且在合作探究中尝试自己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对于学生自己处理不了的难点,教师做重点直到。

(四)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自主解决了文言知识后,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行文思路和内涵意义进行探究。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让学生在每一段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在明确文意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总结出作者的感情是体现在“乐、痛、悲”这三个字上。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上的局限,他们很难理解作者在游乐的时候为什么会生出“悲痛”之感,这也是学生理解文意的难点。根据这个情况,就可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

问题一:作者的乐由何来?(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思考,回答)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而“悲”?

问题三:作者“由乐转悲”是怎样情绪过渡的?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一、二两个问题是对文本的分析比较容易解决。问题三需要老师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已有的体验去感受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五)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最后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业:(1)背诵全文(2)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3)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

兰亭集序教案(篇7)

1.,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5.本文的语言特色: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此文,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三)[能力训练]

A.癸(ku)丑 修禊(al) 流殇fallozls) 游目骋(汕ellg)怀

B.激湍(tuAn) 形骸(hi) 嗟(仰)悼 感慨系(if)之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句:

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所寄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变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兰亭集序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意义。

2、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朴素清新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流芳万古。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从书法而言,它是历代书法家必摹之帖。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欣赏《兰亭序帖卷》。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通篇看来,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会稽kuaì癸丑guǐ形骸hái修禊事xì流觞曲水shāng游目骋怀chěng齐彭殇shāng感慨系之xì若合一契qì临文嗟悼jiēdào激湍tuān

(11)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1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看成一样把……看成平等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找出能概括作者情感的字词。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1、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41名士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因什么而乐?

如此良辰美景乐事,对于有着高洁脱俗情怀,美好自由心灵的作者来说,真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文中说“信可乐也”(实在)。

2、那么第二段中作者又因何而痛呢?

(1)到底人生中有些什么原因会令我们痛苦?找出文中语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容易对既得之物感到厌倦,心理永远不能得到满足。年将老、兴将倦,欢乐有期,这是共同的。(欲望无限)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2)相比我们的短暂生命,宇宙总是显得那么的阔大辽远,宇宙的浩淼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渺小常引发古人的诸多感慨,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诗句?

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人类文明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面对须臾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文中也写到了这一点,请找一找。

(4)大家认为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那么在当时的社会中,他们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凭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抱负?

补充背景: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中有的人是静者,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有的人是动者,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欢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在一时的陶醉和满足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

3、那么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请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可见作者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想为后世留下点什么。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老庄主张“无为”,一切顺其自然,作者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

而且王羲之本身的书法成就就是证明他是有所作为的。补充:王羲之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见课件)

4、既然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悲叹“呢?

明确:“未知死,焉知生?”正因为生命短暂,所以我们才要悲叹生命;正因为悲叹生命,所以我们才更懂得珍惜生命。我们可以悲叹生命,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

曹操曾经悲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最终成为了乱世枭雄。

李白曾经悲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但他成为了一代诗仙。

苏轼曾经悲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他终成一代文豪。

小结:所以王羲之他们在表面的悲叹中,深藏着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谓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1)黄舸:一个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而只有十六岁的男孩,为了对他进行过帮助的人说声谢谢,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和父亲踏上了“感恩之旅”。疾病早已剥夺了黄舸站或坐的能力。每天,父亲必须小心翼翼地把他抱上轮椅,用绳子仔细地“固定”,以保证他不致滑落。父子俩从20xx年开始走遍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因为没有钱,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儿子黄舸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汇款的恩人当面道了谢。

【颁奖词】:生命的到计时,滴答滴答扯动人们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阳光少年。

(2)警界保尔孙炎明: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xx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3)无臂钢琴师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说“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了,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兰亭集序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投影胶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作者简介

学生读注解①。教师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解题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四、放录音、正音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五、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六、品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

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 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②语气揭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教学步骤]一、学生齐读全文,检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2、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并板书: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致、妙趣天成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 赏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赏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二)学习第二段。

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尝试背诵第二段

(三)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关于兰亭诗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

四,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理清背诵思路:首先,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从而加深自己的感慨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联系当前,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并发出“悲乎”的慨叹。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

[延伸阅读]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教师可把《兰亭诗》打印分发给学生。《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渌水滨”对应《序》中“俯查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领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五、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六、小结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考之韵》本文练习

心理健康教案精品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设计教案需要注意教学步骤的合理衔接,大家有没有写教案课件方面的苦恼呢?如果您需要遵循某些要求的“心理健康教案”建议,我们会持续更新该领域的最新资讯帮助您了解行业动态!

心理健康教案【篇1】

热身破冰游戏

目标:激发团体气氛或为下一阶段的主题活动做准备。

大小西瓜

活动的目的是让会员集中注意力,融入活动,尽快活跃团体气氛。

活动步骤:

⒈从第一个同学依次说起“大西瓜” 、“小西瓜” ……并且要一边说一边比划(如果说的是“大西瓜”,说的同时两手抬起,虎口相对,比做小的样子;如果说到“小西瓜”,则两手拉开,比作大的样子)

2、每次最先出错的同学为输,上台介绍自己并表演才艺,或指派其他工作 。

3.游戏从第一小组的第一个同学开始,然后从第二个小组的倒数第一个同学直至第二小组的第一个同学,然后又从第三小组的第一个同学开始,按此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后记:

快乐抓快乐

目的:激活团体气氛,放松身心,消除防御心理;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不同的情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活动步骤:

1每个学生首先伸出左手掌,放在身体左侧,掌心向下;

2然后竖起右手食指,将其放在身体右侧左手掌下,指尖抵住手掌心。

3、当听到“快乐”这词时,同学们的左手要飞快地抓住手掌下面的手指,同时自己的右手的食指要飞快地逃开,不能被别的同学的左手抓住。

游戏指导语:

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叫《快乐崇拜》。我想问你,今天快乐吗?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让你担心,有时给你幸福。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让我们记住一个道理:环境来自内心。因为快乐其实是可以自己选择的,遇到事情换个角度看问题的人会快活到老。

分享:1、你抓住了几次快乐?

2、你被抓住了几次?

3 、你现在的感觉如何?

4 、游戏过程中你都产生过哪几种情绪?

活动后记:

桃花朵朵开

目的:激活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活动步骤:

1 、教师喊“桃花桃花朵朵开”,学生一起大声回应“到底开几朵?”

2 、教师随即报出一个数字,例如,“桃花桃花5朵开”学生要以最快的速度在周围抓人凑齐5个人,手牵手,蹲下来围成一个圈,形似“桃花”。老师也可以说“桃花桃花10多开,而且必须有雄花(或雌花)”,此时学生要马上凑齐10个人,而且一定要有男生(或女生),然后手牵手蹲下来围成“桃花圈”。

3 、没有及时组成圈的学生以及圈中人数不对的,要接受惩罚。惩罚的措施是出来表演“桃花朵朵开”:“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

4小组分享:热身活动后的感受。

活动后记:

团体心理活动

群体心理活动时促进学生思考、体验和探索心理世界的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我们经常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达到一些预先设定的目标,比如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加强人际关系和提神抗挫折能力。

打开千千结

目的:了解解决问题需要思维的参与,学会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通过开千结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共同努力。

活动步骤:

第一轮:

⒈请已经分好组的学生站到活动场地

⒉请各小组手拉手围成圈

⒊请每个同学首先记住拉自己左右手的两个人分别是谁,然后一齐都放开手。如a同学要记住的是左边b同学和右边c同学的手。

4让学生在刚刚围起来的整个尺寸范围内走动,并要求扰乱刚才的位置。如a同学刚刚是站在b同学和c同学之间,现在要求a同学走动后既不站在b同学旁边,也不站在c同学旁边。

5当所有学生的位置错开时,停止所有正在走动的学生。

⒍让学生再次握住手,并在步行前拉住他们所握住的两个学生的手。如a同学两手要拉住b同学和c同学的手。

⒎所有学生手牵手后,组内学生的手会形成一个复杂的结。

⒏拉住的手不能放开,可以用身体钻,转或用教跨的方式,看能不能将结打开。

⒐结打开,再次变成一个圆圈

增加人数或合并小组规则如上.注意的是如果人数很多,可能会出现死结,如果死结用这些方式打不开的话,我们将促成死结的双手松开,然后再找个合适的位置再把手拉上,直至将结解开为止.

活动感想:

①在活动开始,面对一个个结,你认为能不能把这些结打开.

② 当结打开时你感觉如何?

③ 这个活动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

活动后记:

一起坐人椅

目的:通过讲座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增强自我价值感和信任他人有利于团队互动。

活动步骤:

1让一些学生在空地中间做一个简单的演示

⑴例如10个学生围成一圈。

(2) 把每个学生的手放在前面学生的肩膀上,用脚趾抵住前面学生的脚后跟。

(3) 每个学生之间的距离应该是3-4厘米。

(4) 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慢慢地坐下来,坐在后面学生的大腿上。

⑸所有⑹组**椅的同学一边喊“勇往直前”,一起把身体往前面同学的身上靠,直到自己的头部靠到前面同学的背上,体会靠在同学身体上的感觉是怎样的。大约10秒钟,请组**椅的同学身体恢复原位。

⑺组**椅的学生一边喊“勇往后倒”,一起把身体往后面同学的身上靠,身体尽量多向后靠,体会靠到同学身体上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大约7到8秒钟后,恢复原位。

⑻请组**椅的学生起立。

(9) 根据实际情况,带男男**参加决赛,看哪个组能撑得更久。

学生坐好后,形成一个圆的“人椅”

活动分享:

(1) 在活动过程中,他们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⑵如有以上变化,你是怎样调整的?

(3) 这个活动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启发吗?

心理健康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象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间,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识在青春期这一阶段里飞跃发展,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变化。

第三课时 为什么少年爱看爱情小说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少年爱看爱情小说的原因,讨论爱情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如何对待爱情小说,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消除消极影响。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一个学生的实例----“琼瑶迷”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少年爱看爱情小说的原因。

原因一:青春期是充满幻想希望,充满爱的时期,但现实却是枯燥平淡的,朦胧的初中生漫无目标的爱往往受到压抑,爱情小说是他们寻求感情寄托的好去处。

原因二:青春期是一个渴望理解的时期,渴望理解别人,渴望被别人理解,渴望理解人生,渴望理解生命,但在现实世界中却很难得到满足,而成人则对少年的性渴望,要么粗心地忽视了,要么冷漠地加以禁锢,要么粗暴地加以制止。少年难在成人世界中得到理解,于是转向在小说中寻找感情滋润。

原因三:在小说中寻找自我,他们希望和小说中的人物相互映照,逐渐形成自己对爱情的稳定看法,找到合适自己的爱情位置。

活动二: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地阅读有关爱情的书刊,先询问学生课外书的主要来源,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看一些有益的、高尚的书刊,要坚决杜绝下流x秽的书籍。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要请求老师或父母帮助。

活动三:引导学生千万注意:不要沉迷于爱情小说而荒废了学习引导学生千万注意:在人的生命旅程中,爱情决非生命的全部内容,家庭与社会都期盼你,家庭与社会都看你快快长大,去探索人生与自然的更多奥秘。

活动四:互相帮助

第四课时 青春期性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

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 ---- 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的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如淫画等感到刺激。

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

第五课时 初潮的心理特性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生理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初潮是怎样来临的月经期内应注意哪些方面的生理卫生知识及心理卫生知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先在班级进行调查,女生中来月经的比例是多少,在第一次来月经时你的感受如何?从而引入初潮的话题。

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意味着青春期的开始,有的国家各民族甚至还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如日本吃红豆饭,非洲许多部落中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

活动二: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生理卫生知识中月经的形成及大概过程,再详细分析初潮的形成。

胎儿期:原始卵泡(数万个)

青春期:开始成熟,成熟卵泡(每月成熟一个)

成熟卵泡开始旺盛地分泌激素,在其作用下,子宫内膜渐渐增厚,卵子成熟后,从卵泡中分离出来,叫排卵,排卵后卵巢又分泌一种黄体孕激素,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孕激素减少,子宫内膜开始萎缩破裂、脱落,内膜上大量的毛细血管在内膜脱落时破裂而少量出血,血和内膜碎片从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它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开始成熟,因营养、精神状态、体质、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年龄会有所不同。

前后两次月经之间间隔时间叫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最长30-34天,最短21天,每次大约3-7天干净,经血呈暗红色,初潮后又能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

活动三、引导学生注意初潮的心理卫生及心理调节。

初潮心理特点:情绪波动较大,易怒,心神不定,烦躁不安,对周围的人要求过高,极易与人发生争吵。

教后记: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如何度过这一时期是每人都必须面对的,故应多交流探讨,做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于未然

第六课时 早恋现象透视

教学目标:

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纯、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恋”的人是不懂得责任的,不懂得透过情爱的面纱客观地评价自己所爱的人的个性品质,不懂得爱情是要有附加的,爱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广阔的、美好的。

活动二:讨论早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早恋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2、早恋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3、会使青少年缩小社会范围,因为爱有排他性,专注性。

4、少年心理发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压力,早恋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败给双方带来严重创伤,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婚恋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轻生或者终生不再婚嫁。

活动三:讨论怎样正确处理早恋。

1、当收到异性有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兴趣。

活动四:

思考:

1、 什么是友谊?

2、 什么是爱情?

3、 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

活动五:

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第七课时 怎样划分友谊与早恋的界线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

在此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一个班长、学生会干部、优秀团员过早涉足“爱河”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友情,两者之间的细微区别。

活动二: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友谊发展到爱情有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而使他们如何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不把友谊发展到爱情。

1、一般的爱慕阶段

流露出对异性的好感,有了一种朦胧而且隐蔽的异性爱慕心理。

2、早恋的情感阶段

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开始慢慢聚集到一个异性身上,对异性的疏远仅仅是为了掩饰对异性的那份情感。

3、早恋的行为阶段

此时已不满足于对异性暗暗的爱慕,由地下转入地上,公开递纸条写情书,如果双方有意则发展成为出双入对,朋友圈子越来越小,只喜欢两个人单独相处,纪律松懈,甚至性格都开始变化。

活动三: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友谊与早恋有区别,但并非有鸿沟,一般的爱慕和早熟的情感都应算是友谊,而有早恋的行为则是不折不扣的早恋了。

活动四:提出希望:

愿青少年朋友能慧眼区分早恋与友谊,顺利度过青春花季!

活动五:“一帮一”活动

第八课时 少年自恋心理浅析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恋现象及自恋原因和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自恋事故引入,学生讨论提出自己对自己的欣赏,师生一起剖析是否属自然现象,青春期身体发育进入高峰期,第二特征出现,引起心理上的关注,这时期少男少女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体会与欣赏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这种反应在某些人身上出现----性心理歧变----自恋现象。

活动二:剖析自恋的原因

1、自恋是性驱力的一种不合理的释放方式,在青少年中尤为多见,指个体在欣赏自己时产生强烈的性冲动,同时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通过性幻想来获取性快感,真正的自恋是排异性,兴趣完全集中于自身。

2、原因是由于强烈的社会原因而造成,如严重的性禁锢、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创伤等,性格都比较内向,自我封闭性很强,缺乏自信心,生活空间狭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不健全的人格上。

活动三:讨论解决的办法

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开朗坚强的性格,才会避免陷入性心理歧变。

第九课时 怎样克服单恋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单恋的原因及如何才能避免单恋,并从

单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宋朝词人聂胜琼的词勾勒出饱受单恋之苦的多情人的形象,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单恋及如何区分单恋与恋爱。

活动二:通过分析回顾知道产生单恋的原因

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那些性格内向、敏感,富于幻想、自卑的同学,他们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但不善于交际,故比较容易在周围的异性同学中寻觅自己的心中偶像,而且,心中偶像大都是热情大方、活泼开朗、亲切和蔼、乐于助人的异性,而他们往往没有勇气与信心向对方挑明,故只好默默爱着对方。

活动三:在分析原因的基础,引导学生得出单恋的危害

单恋犹如一剂慢性毒药,侵蚀着年轻人的心灵,它使单恋者浪费宝贵的青春,而且常常造成心理上的失调,精神上的痛苦,往往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创伤,甚至可导致学业荒废,心理失常,情感失控等。

活动四: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答:

如何才能避免单恋,从单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①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中学时代是人的一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应当以学习为首要任务。

②不要跟随感觉走,以免作出自缚。

③要学会激流勇退。

④要学会排遣心中郁闷。

⑤要转移喜爱对象。

第十课时 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体型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体型及怎样使自己有一个较满意的体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说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自己在体型方面出现的各种烦恼。

体 验:自卑

活动二:说出人的体型的五种类型。

高胖型、高瘦型、矮胖型、矮瘦型、运动匀称型,其中运动匀称型是最健美的体型。

事实上,这几种体型各有可爱之处,高有高的气魄,矮有矮的韵致,胖有胖的神采,矮有矮的风度。

体型只是美感的载体,只要自然、和谐,就是美。

活动三:如何面对体型美

外形受遗传影响,美不仅指容貌美和体型美,真正的美出自人本身的气质和修养、学识、人品等等各种内在美的品质。世上不少体貌不扬的伟人、名人。如果外形不好,则可在才智和勤奋上寻求补偿。

活动四:青春期关心体型美是正常的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体型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体型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性别角色的分化,对体型的关注,既有对身体发育是否正常的担忧,也有对未来形象的憧憬,这种过于敏感的心理是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活动五:思考:

怎样获得自己较满意的体型?

(取决于营养状况和运动锻炼的状况。)

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认识到内在的气质修养比外表美更重要,不盲从社会风尚,从而做到“以健为美”,重心灵美。

第十一课时 男女两性的智力特点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智力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谈谈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班级、年级及自己的成绩与分布情况(男生、女生)。

活动二:引导学生自己说说什么是智力,智力包括哪些方面。

总结:

智力包括记忆、思维、感知、语言等诸多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女性的语言能力胜过男性,而男性在立意新奇,运用抽象名词上比较更胜一筹,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而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

活动三:先调查学生,让说产生男女两性智力差异的心理及生理原因:

1、心理原因: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发展得早,故使女性在学龄学期具有压倒男性的优势,因最早的学校学习集中在语言能力、符号识记方面,而这正是女性的优势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学习的内容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方面转化,而这时的智力测验内容多集中于这一方面,而男性智力优势恰好反映在这一方面。许多女孩在学习内容发生转变时,未能及时转变以前那种形象思维的方式,从而导致成绩不佳。

2、生理原因:男性y染色体比X染色体要短,所携带的基因数也大大少于X染色体,故患遗传病的男性绝对多于女性,使男性智力低下者大大超过了女性,男性的智力又使他们在后期的学校学习中盖过了女性。

活动四:讨论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原因:

1、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

2、社会对男女形成的一套刻板印象。

3、个人的意志努力。

活动五:讲故事(教师激励学生,个人努力的没有性别差异!)

第十二课时 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使同学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教师询问学生:

你们平常与异性同学交往得多吗?有没有碰到过引起别人误会的时候?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出:异性同学间交往次数多些、时间长些、周围的人就会认为不正常,甚至飞短流长,这是正常的。

活动二: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发生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1、是封建思想残余的作用。

2、是青春期发育时对异性交往的敏感和排斥心理以及猜忌心理的作用,是出于少年特殊好奇心理。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对待周围的误会。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强调:

① 友谊要真诚。

②只要没有掺杂杂质,对周围的冷眼猜疑,可不屑一顾。③要用理智控制感情,把握分寸,防止逆反心理破坏纯真的友谊。

活动四:如何与异性同学处理好关系呢?

1、要注意培养自身的现代意识和气质,积极参与男女同学间的广泛接触和感情交流,主动友好相处。

2、异性交往接触时,不要将性别作为能否接触的前提,多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3、男女同学交往应注意男女有别,不失礼仪不尽情放肆。

4、自尊自爱,不说粗话脏话等。

5、交往时,言词举止要得体,否则易产生误会。

6、庄重正派,不虚伪、不造作、不小心眼、不粗鲁放纵。

第十三课时 怎样治疗青春期厌食症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厌食症的现象及危害。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教师以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厌食症的现象及危害。

青春期厌食症也称神经性厌食症,它多发生于13-28岁之间的青春期女性身上。

具体表现:拒绝进食,长时间未进食也不觉得饿,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昏昏欲睡,渐瘦至月经完全中断,伴随身体虚弱及其他身心疾病,整个发病过程大致可分2个阶段。

开始时,对食物不感兴趣,见到食物就烦躁,没胃口,勉强能吃些爱吃的零食;

后期,则会对食物产生神经性的呕吐反应。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青春期厌食症的原因

1、当今的社会风尚的“苗条为美”。

2、青春期身高体重显著增加。

3、青春期女性偏食挑食,导致体态丰腴,但追求时尚,又不堪忍受锻炼之苦,而导致此症发生。

4、青春期少女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胖瘦感觉。

活动三: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克服与治疗这种疾病。

1、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真正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价值。

2、个人的理想自我主要是受社会风尚的影响,由公认的审美标准决定,我们应顺应潮流,又不能为它左右。理想自我的塑造应当以真实自我为基础,结合实际,决不能舍本逐末,脱离现实。

3、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明确发胖的原因也至关重要。

4、增强体育锻炼,加快脂肪消耗,这是值得提倡的减肥方法之一。

5、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心理健康教案【篇3】

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学会反思

导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反思和改进方案。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学的现状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时期,身心发育快速,并且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应该在初中生中开展。然而,目前的教学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层面过于强调

当前,心理健康教学过于强调对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讲解理论,而缺乏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解有限,缺乏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2.缺乏情感关怀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现有的教学设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关怀,导致学生产生情绪障碍和心理压力。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温暖和支持。

3.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学形式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缺少互动和实践环节。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并且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改进方案

1.提倡案例教学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注重情感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增强情感关怀。通过悉心倾听和情感沟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3.多样化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课堂讲授外,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调适课程等,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结语:初中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我们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惑。

心理健康教案【篇4】

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设计理念】

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生活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雷 . 可斯塔等人提出的 “大五”人格模型中第二方面就是责任心,它包括胜任工作、公正、有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因此从小培养学

学生的责任感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观望现在的小学生,处处以“我”为中心, 责任意识极度淡泊,习惯于把责任推给父母,推给他人, 对自己做过的或做错的事缺乏自我反省, 不能主动承担责任。本次活动旨在使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增强责任感,这对提高学生的良好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活动目的】

1 、知道责任的含义;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学会对自己的责任负责;

2 、通过角色转换、责任强化,培养学生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所做之事负责,锻炼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学会感恩。

【活动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或体验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使他们的责任心理更加完善,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适宜年级】小学五年级【活动内容及步骤】

一、暖身活动:国王和士兵

1 、明确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作为两个国家 , 每个国家选择一位国王,其他同学当士兵,到前面列队站好 , 听口令一起来做动作。国王负责监督和惩罚犯错误的士兵。一个人需要十次杠铃举重!

士兵列队站好,听从指挥,做错时要举起右手诚恳地说: “对不起,我错了! ”

2 、 用“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的方法选出国王。国王伸出右手,面对你

我愿意为我的士兵接受惩罚。

3 、明确游戏口令:一,向右转;二,向左转;三,向后转。四,原地不

动。4 、 进行游戏。

5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分类访谈

a 、国王。你这么硬,有什么力量让你坚持下去?

b 、“出错的士兵” 。 当你看到 “国王” 因为你的过错而为你接受惩罚时,你心里怎么想?你想对他说什么?后来你为什么做的那么好?

c 、“没错的士兵”。你为什么做的这么好?你觉得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到

现在?6总结引出话题:是的,无论我们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

任!【 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唤起学生对自我的探索, 同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去体验和感悟国王和士兵的责任, 深刻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

二、借物比喻,理解责任

1今天,我们来谈谈责任。什么是责任 ?( 点击投影 ) 请同学

让我们根据您的游戏经验和这些* *谈谈您对责任的理解。 (板书:责任)

2 、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体验和形象比喻, 大家对责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 对责任的承担就叫负责。

它将贯穿于我们的一生。 (板书:伴我成长)

[轻松自然地引出话题,运用**认知让学生生动地理解责任,同时让孩子们

明白这堂心理辅导课的主要目标。】

三、明确责任,自我评估

1在生活中,我们都有不同的责任。在家庭中,在学校里,在

在社会上,我们的责任是什么?让我们来一个“责任知多少”的小比赛,

花两分钟。每个小组将从一个方面进行讨论,看哪个小组的责任最大。

2.学生应在船上写下自己的职责,并贴在黑板上。 每各小组的代表将发言。

3 、小结:同学们看,我们虽然小,身上的责任可不少!

[新颖的小组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比赛,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想法

责任,树立了自己的目标。】

4那么,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我们做得好吗?老师给每个人准备

了一只责任小船,船身每条木板上, 记录着一条负责任的做法, 你觉得完全符合的,就把这条木板都涂上颜色。如果你觉得不够好,你可以画一半。如果不符合要求,可以留空。

5 、学生涂色。

6谁的船是彩色的,请举手。看来大多数同学没有涂满。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7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就像是在生命的海洋里,乘坐着这艘责任之舟

里行驶。如果我们能负责任地做每件事,船就会很结实,不怕风

吹浪打;相反,如果我们对事情不负责任,船上就会出现小裂缝,结果就是这样

怎么样?对,会漏水,甚至会停滞不前。

[视觉责任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进行自我评估,

静静地思考“我做的怎么样?”,自觉对自己的内部品质进行更深入的**,

从而达到自我觉察的目的。 】

四、情境演示,自我体验

1 、(承接上句)你想这样吗?让我们走进情感剧场,一起体验这种感觉,并寻找它

修复责任小船的方法吧。小哲最近非常烦恼,为什么呢? (投影出示:情感剧

场——小哲的烦恼)

2心理剧表演:第一幕:家庭

妈妈 ( 着急的 ): 小哲 , 快起床 , 收拾一下书包,该迟到了!妈妈上班时别忘了把被子叠起来!

小哲 ( 懒洋洋的 ): 哎呀 , 知道了 . 我再睡会儿吧!

小哲突然一醒 , 大叫 : “呀 ! 哎呀不好,要迟到了 , 等妈妈叠吧, 哎 , 书包哪去了 ?”

小哲翻出书包就跑。

场景二 : 上学路上

哲:哦,真倒霉。又是红灯了。我们走吧--

小哲边跑边吃面包,吃完后, ( 自言自语 ) :“垃圾箱呢?(左看右看没找着)不管了,随便找个地方扔了,反正也没人看见。垃圾被扔到路边的草地上。

场景三:学校

小组长:小哲 , 你怎么现在才来啊 ? 作业呢 ? 咱组就差你的啦!小哲坐下来开始找作业?

翻了半天,也不收拾,对自己说:唉,真倒霉,忘带作业了!都怪我妈没给我装,我妈上打****让她送去!跑出去。

小组长:小哲,你打算怎么办?我们今天值班。你负责倒垃圾!

小哲 : 哎呀,怎么又是我值日,没空 !

小组长:小哲每次都是这样。谁愿意和你一起值班!

小哲打**:你好,妈妈,我没带作业。请帮我把作业带来! 快点快点!妈妈:小哲,妈妈今天早上有个会。我不能下午给你送行吗?

小哲:不行,现在就得送!

妈妈生气了:小哲,你总是忘记这样的事情,你妈妈给你多少次了! 马上要开会了,真的不能去送!(挂**)

小哲:妈妈,你好,你好。真是倒霉。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

老师:小哲,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你马上补完!

小哲:老师,这不是我的错。我真的写的。是我妈妈的错!唉,今天真倒霉!所有人都来找我的茬,烦死我了!

3.交流感受:这是小哲的日子。 他为什么担心?

4你觉得小哲做得不够好?

5 、小哲自己意识到了吗?你想对小哲说什么?

6小结:学生们说的很好。让我们回顾一下小哲的言行,正视责任

当时,他采取了消极和不负责任的态度。(点击投影:消极和不负责任)想想看。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会发生什么?

【心理剧以“不负责任的小哲”为主人公,描述了生活中常见的推卸责任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推卸责任的原因,让学生意识到推卸责任是消极的方法,是错误的,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五、 献计献策,助人自助

1你想帮助小哲让他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吗?同桌俩一起讨论,可以找方法,也可以模拟表演负责任的小哲。同学们听清楚了吗?

2 、学生自主讨论,模拟表演。

三。小组报告和执行。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回答或表现,提炼出答案并写在黑板上。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信守诺言,在过错面前勇于承担责任,乐于承担,进取向上,自省,树立目标,确定计划等。

4老师也有办法和你分享。你想知道吗?好,闭上眼睛,想一想 ,,

好,睁开眼,这个方法叫做“自省”。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省自

己的言行,发现不足,提升我们的责任心,非常有助于我们的成长。你也有这样

的小妙招吗?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让学生感到震惊后,让他们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寻求增强责任感。

今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有法可依,更好地践行自己的责任。 】

六、总结升华,立志进取

同学们,有了这些好方法,再加上你们的努力,我们的责任船会越来越多

我们越强大,我相信,即使遇到山洪暗礁,我们也一定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驶向承德

功的彼岸。

最后,老师会给你一首诗,让我们站起来一齐读!

责任,“挂在嘴上 /

不如记在心上 /

记在心上 /

不如扛在肩上 /

心理健康教案【篇5】

本课活动分别创设室内和室外游戏,让小朋友发挥想象,制作和扮演恐龙,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勇敢解决困难、大胆说话和勤劳好学的品质。

活动背景:

孩子们对于恐龙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带着有关恐龙的书和玩具来与同伴分享,在行为上也会模仿恐龙的叫声、动作……于是“我来研究恐龙”这一主题活动产生了,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如“共同收集恐龙资料”、“恐龙大进行”——分类记录,“画画我最喜欢的恐龙”等一系列的活动。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对恐龙已有了基本认识,一些常见的恐龙都能叫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是怎样生活的?”这个话题逐渐成为孩子们议论的热点。游戏“恐龙大聚会”正是让他们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只大恐龙,进入“侏罗纪”时期,从而体验感知想象中的恐龙生活。

活动目标:

1、能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将自己装扮成一只恐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团结协作,解决困难,达到目的。

3、体验创造的成就感和游戏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6、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7、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环境材料:

1、室内:与幼儿共同布置一片侏罗纪的树林……

2、室外:创设游戏情景,在大操场的山上布置“侏罗纪公园”。

3、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恐龙真好玩,你能给大家说说你喜欢哪些恐龙呀?”幼:我喜欢的恐龙有三角龙、雷龙、翼龙、长颈龙、剑龙。幼:我喜欢的恐龙有马门溪龙、迅猛龙、双冠龙。(评:孩子们经过较长的认识阶段,对恐龙已有一定的经验,非常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认知,因此,从幼儿需要出发,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讲述,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幼儿间实现资源共享。)“你们看,这边有我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一起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漂亮的恐龙,好吗?”

2、幼儿装扮自己。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把自己打扮成一只恐龙。(《纲要》指出,应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里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各种材料,自己动手,按自己的意愿打扮成心目中的恐龙形象,“我是唯一的,我是特别的”,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自我表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3、游戏:“穿越侏罗纪”。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来到“侏罗纪公园”,唱唱跳跳,发现来了一只凶狠的霸王龙,大家团结在一起把霸王龙赶走了,然后一起快乐地跳起舞来。(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把我园特有的小山坡布置成“侏罗纪公园”,让小朋友与特定的环境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他们完全溶入了游戏的角色中。)

4、讨论、评价,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主题的来源是幼儿最近关注的事物,从资料的收集和教师有意识的环境创设中,幼儿增强了对恐龙的兴趣和求知欲,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的倾听传递着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和尊重。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恐龙的经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幼儿会更关心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喜欢刨根问底。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促进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让刚进幼儿园的大班幼儿了解了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这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小百科:恐龙是中生代时期(2.3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心理健康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教室里已经互相认识过了,现在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我了。我们互相问声好吧!小朋友们好! 老师很开心,因为你们都记住了。

师:”今天我来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学本领的,不过我不是一个人来的,我带了三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好,我们赶紧把他们请出来吧!“

出示挂图第一张师:”小朋友看看,三个好朋友是谁呀?“(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师:”小眼睛可真亮呀!我的三个朋友心里都在想着同样一件事情,盼望着。

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连接下一环节)三、重点:听故事,懂道理。

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它们想:”要是能长得像大象、河马、犀牛那么大,那么有力气,该有多好啊!于是,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啊呜啊啊呜,可是还比不上大象的脚趾头,小猴子穿.可是,还够不到大河马的膝盖呀!“

2.猜测小青蛙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师:”咦,小青蛙会想出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呢?“

3.继续讲故事直至故事结束,验证猜测的结果师:”小青蛙每天都练跳高,跳得头也晕了,可和大犀牛一比,还没它的眼珠子大呢!.他们还是那么小,不过,他们还是天天盼着快点长大。“

4.教师提问,帮助理解师:”看看(指着图),小老鼠是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的?(拼命地吃东西)小猴子、小青蛙呢?(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戴妈妈的眼镜,小青蛙每天练习跳高)

师:“它们真的一下子就长大了吗?”(没有,他们还是那么小)(衔接下一环节:“宝宝们是一下子就长那么大的吗?”)

四、经验迁移“宝宝们,那你们是从妈妈肚子里一出生就是这么大的吗?”"教师展示小朋友们小时候不同时期的照片,通过比较知道自己是慢慢长大,并同时能感受到长大的变化。

现在的你们长大了吗?想长得更大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长大呢?

长大了你想干点什么?

五、活动结束:开着小火车一起去看看大班哥哥姐姐小时候的照片展!

心理健康教案【篇7】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学会与老师沟通》,根据我对本课内容的分析和逻辑结构的了解,我将从教材、学生、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如何有效地与老师进行沟通,从观念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

二、说学生:

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随着智力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师生关系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在思想意识方面,他们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他们要求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有较强烈的“逆反”心理。在行为方面,他们甚至容易产生抵触和反抗行为,发生师生矛盾冲突,但又不知道如何较好的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沟通的基本准则;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地沟通;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理解和有效的沟通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集体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2)学法:学法与教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程序:

1、设计情境,巧妙导入:我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片段: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志愿者教师徐本禹感人故事。引出课题《学会与老师沟通》

2、设置活动,合作探究: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心灵感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与老师交往中存在哪些烦恼与困惑?

活动二:出谋划策;学生讨论:我们应如何解决师生交往中存在的烦恼与困惑?

活动三:角色扮演:学生讨论:与老师沟通的策略有哪些?

活动四:模拟表演:学生练习:“空椅子技术”

3、经验分享:学生就“我与老师的沟通经验”为题,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自己的方法心得,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由老师总结介绍一些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面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总结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负面影响,并让学生体验比较新颖的心理学游戏和素质拓展活动:如放松训练、心有千千结、信任背摔等。

5、教学总结: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

1)回顾本堂课的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要求每个学生把与老师沟通的过程、结果及感想用文字记录下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老师沟通的要领,并评出最佳师生交往策略,共同分享,(2)教师结束语:本节课的内容设计贴近现在高中生的生活,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命脉。并通过创设情境解决了师生间隙,使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课堂贯穿了素质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学生不可能因为一节课就达到完美的人格,但只要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意识到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能起到及时给学生敲警钟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实现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七、教学心得:

本节课落实了重点、难点,也较好地完成了已定的教学目标。但好的方法众多,因受课时限制,不能一一和学生分享,留下了一些遗憾。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心理健康教案【篇8】

一、心理训练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将此种领悟运用于实际学习生活中去,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2.更好地接纳自己及他人。

3.使学生学习降低生活环境的干扰,使其能减少自寻烦恼的机会。

4.使学生学习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变,包括学习如何处理不愉快的情绪,学习接纳自己成为"孰能无过"的正常人。

二、训练方法:

运用挑战、提问、议论、鼓励,甚至命令等方法来促使学生面对和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三、活动过程:

我们的感觉无疑受到了外在事件影响,受到身体化学变化的影响,受到了过去的冲突和创伤的影响。不过,这些理论是以这样一个观念为基础的,即我们的情感超越了我们的控制范围。当你说"我就是对自己的感觉方式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不仅使自己成为痛苦的牺牲品,而且是在自我愚弄,因为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感觉方式。

假如你想获得更良好的感觉,那么你必须认识到,正是你的思想和态度--而不是外在事件--产生了你的感觉。你现在就可以学习改变你思想、感觉和行动的方式。

1.为了证明思想和情绪之间的重要关系,只要考察一下你对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以许多方式作出的反应就行了。

2.假定我告诉你:"我真喜欢你,你真是一个可爱的人"。请你说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令你感觉不好的绝大多数消极思想实际上都是天真和不符合现实的。

4.下面是导致消极情绪的十种天真的思想方式。请仔细阅读。把你家庭作业中写的、引起你消极情绪的、不合理的、失真的思想信念与之对比一下,看看属于哪一类:

(1)非此即彼:你以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事物。例如某种情况未臻完美,你就把它看作是一个彻底的失败。

(2)以偏概全:你把某个单独的消极事件,诸如考试不及格,或同学不理你,看作是一种无止境的失败,一提到这件事情,你就用上了"总是"或"从不"这样的字眼。

(3)心理过滤:你挑出某个消极事件的细节,并把它不着边际地夸大,于是在你眼里整个现实变成了黑暗,就像一滴墨水弄脏了一池清水一样。

(4)贬抑积极事物:通常坚持以为它们是"不算数的",你拒绝了积极的经验。如果你干了一件出色的工作,你仍以为它还不够好,或别人也同样能做好。贬抑积极事物,抹杀了生活的快乐及自己的长处,使你感到无能为力及得不偿失。

(5)仓促下结论:在你的结论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你对事态作出了消极的解释。

"瞎猜疑":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你武断得出某人对你冷淡的结论。

"瞎预言":你预言事情将变得糟糕。在考试之前自言自语道:"我肯定是考不好的,要是我不及格的话,我该怎么办呢?"如果你郁郁寡欢的话,你会自忖道:"我的心情再也好不起来了。"

(6)夸大其辞:你过份夸大了你的问题和缺点的严重性,或者你过份轻视了你的可贵品质的重要性。

(7)你断定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如"我感到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是很恐惧的";或者"我感到内疚,我首先是一个堕落的人";或者"我感到愤怒,这证明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或者"我感到自卑,这意味着我是一个无能的人";或者"我感到失望,我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8)虚拟陈述:你以为事态的发展迎合你的希望或期望。一位学习优异的同学在做了100道数学练习题后,她自言自语道:"我不该错这么多题。"这使她感到沮丧,以致她一连几天也不再去做习题了。"必须"、"务必"、"不得不"都是相似的罪魁祸首。针对自身的"虚拟陈述"导致内疚和挫折,针对他人和世人的"虚拟陈述"则导致愤怒和灰心丧气,教案《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如"他不该那么固执己见和争强好胜"。许多人试图用"应该怎样"和"不应该如此"的话语来激发自己,就好像他们是一些懈怠者,在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及遵守课堂纪律之前,必须对他们作一些惩罚。"我不应该上课讲话",虚假陈述使你往往难以克制,并且你会有去做某件恰好相反的事情的冲动,因此虚拟陈述往往是起不了作用的。

(9)贴标签:贴标签是非此即彼思想的一种极端形式。你不说"我犯了一个错误",而是给自己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如"我是一个没用的人",你还可能给自己贴上"一个傻瓜"、"一个失败者"、"一个笨蛋"等标签。贴标签是完全非理性的,因为这个标签同你的所作所为是不相符合的。人类是存在的,但是"傻瓜"、"没用的人"、"笨蛋"是不存在的。这些标签是毫无用处的抽象的事物,它们只会导致愤怒、焦虑、沮丧和缺乏自尊。你也会给别人贴标签。当某个同学冒犯了你的时候,你会自忖道:"他是一个!",于是你觉得问题出在那个人"性格"或"本质"上,而不在于他的思想或行为。你把他贬得一无是处。这使你对改善事态怀有敌意和不抱希望,没有给事情变好留有余地。

(10)人格化和责怪:当你对并非由你完全控制得了的某件事情负责的时候,就产生了人格化。当一位班里的中队长得知此次中队在全校体育比赛成绩不佳时,她并没有仔细地寻找失败的原因,而是自责道:"这证明我是一个不称职的中队长。"当一个同学遭到爸爸毒打时,他自忖道:"要是我平时听他的话,不惹他生气,他就不会打我了"。人格化导致内疚、羞耻和不胜任感。有些人的行为正好相反。他们因自身的问题而责怪别人或责怪当时的条件。他们忽视了有助于解决那些问题的各种途径。"我之所以没被评上三好学生,是因为老师看不上我"。责怪往往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因为别人将拒绝做替罪羊,而且他会以牙还牙地对你进行大肆攻击。

5.自我意识练习

(1)老师提示:

首先,是你的思想而不是外在事件产生了你的情绪;

其次,是你特定的消极思想信念引起了特定消极情绪;

再次,令你感到忧郁、焦虑、内疚、愤怒或沮丧的消极思想信念往往是失真的,不现实的,不合乎逻辑的`。要认识到你的思想信念与你的情绪之间的这层重要关系是消除不良情绪的第一步。

(2)自我意识练习将使你注意各种失真的思想信念,这些失真思想信念往往同各种消极情绪有联系。

愤怒:

①请你想想你在生气愤怒时的情景,把你生气愤怒时的那种情况简要记录下来: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是生自己气还是生别人的气?

②请记录下你当时的消极思想信念与情绪;

你是否感觉受到了伤害?厌烦?沮丧?

你头脑里闪过了什么念头?

你是否暗中诅咒对方是个无耻的家伙?或诅咒他是自私的家伙?亦或诅咒他们对你太不公平,不讲道理?

③对照前面十种失真思想方式,看看引起你生气愤怒的思想的主要失真处:

例如:

虚拟陈述:"他不应该如此说",或"她没有权利那样想。"

贴标签:"他是一个。"

心里过滤:"她竟然对我毫不尊重。"

责怪:"这全是他的过错。"

非此即彼:"在这件事上我是对的而他是错的。"

以偏概全:"她从来都是只想到她自己"。

心理健康教案【篇9】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初步了解我国残疾人保护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1.2.通过体验残疾人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残疾的亲身体验,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

3.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接受帮助与帮助别人都是幸福的,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

二、教学准备: 1.课件、音乐

2.准备体验的道具:障碍物、红领巾、桌子、卡片。

三、教学过程:

1、暖身

2、活动体验——角色扮演(盲人、断脚者、独臂者、聋哑者)

A、无人帮助时的体验:

★ 盲人过路

人数:3人/组 请3个组体验 摸到桌子结束

(采访活动的同学:在行进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觉?容易吗?你害怕吗?)

(采访观看的同学:看到他们的艰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想法?)

★ 单手系红领巾

人数:10人 站中间围圈 面向同学

(采访活动同学:平时很简单的事情,大家却很费力,还不能完成,活动中,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采访观看的同学:看到他们,你在想什么?)★ 单脚跳,捡拾东西

人数:3人 从讲台处出发,跳到中间,捡拾地上的粉笔头,脚不能粘地(采访活动者和观看者)

小结过渡:面对这样的朋友,大家都想伸出援助之手。那我们就试着来帮帮他们吧!

B、助人体验:

★ 扶着盲人过路

6人 3个盲人 3个帮助者

第一组:蒙上眼睛,在同学牵引下,穿越障碍

第二组:蒙上眼睛,转5圈后,帮助者只能通过语言帮助回到座位。(采访被助者和助人者感受)

小结过渡:同学们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帮助了别人,自己很能干,我们内心是很快乐的。那么,在我们周围会遇到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们愿意更多地去帮助他们,让自己收获更多的快乐吗?

3、讨论助人方法:

★我们身边有一些朋友,因为身体有缺陷,生活中会有很多不便,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那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们呢?

PPT出示:他(她)看不见____________ 他(她)没有了手_____________ 他(她)不能说话________________ 他(她)不能行走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给每个组发一张爱心助人卡,请各组按照卡上的要求,展开讨论,最后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并写在上面。

★ 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然后将爱心卡贴到黑板上

★ 排队依次黑板前看所有爱心卡,学习更多的助人方法

4、总结:

(介绍一点助残知识 致残日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盲道、无障碍通道、忙问书籍… …)

唱歌

心理健康教案【篇10】

设计思路: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今天的父母已经倾尽所有来爱孩子、照顾孩子。但孩子们由于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的,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养成了对父母只知索取,不懂感恩的不健康心理。为了培养幼儿从小感恩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本活动《爸爸妈妈,我爱你》。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并尝试用语言、行为等方法大胆表现。

2、体验爱和被爱的快乐情感。

3、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故事《快乐地家》,爸爸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说给孩子的话(录音),感恩的心(歌曲)课件。

2、爱心卡。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活动。

(一)欣赏故事《快乐的家》。

提问:

1、小兔乐乐有一个快乐而温馨的家,听乐乐在说什么?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2、乐乐说出了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

(二)小结:

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是怎样爱的?

二、倾听书信,爸爸妈妈对小朋友的爱。

(一)读爸爸妈妈的来信《宝贝,你长大了》

1、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2、用信可以传递我们的爱。

(二)欣赏爱的相册

1、请每位幼儿说一句最想向爸爸、妈妈说的话。2、相册可以留下我们的爱。

(三)听录音《亲爱的孩子,我爱你》

总结: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他们天天为我们忙碌着,的确很辛苦,我们也要好好的回报父母。

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一)欣赏课件并提问:

1、你看到的小朋友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2、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爱爸爸妈妈的?

(二)悄悄话爱心卡。我们爱爸爸妈妈的方式很多很多,为了表达对他们的爱,把我们的心愿说在爱心卡上,送给爸爸妈妈。

(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活动结束。活动延伸:

1、把自己的爱心卡献给爸爸妈妈。

2、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熊来啦,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围和熊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教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2、设置情境,观察讨论熊的习性。

(1)请另一位老师扮成熊,听到主班老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狗熊!你们快用你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出现。幼儿尝试自己的办法,熊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没有动,没有出声音等。(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熊的习性:熊介绍自己的特点:人们都叫我黑瞎子,没错,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灵了!一点点声音我都能听见!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熊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熊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熊吃了。

3、学习儿歌《熊来啦》。

(1)教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熊抓走了,像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4、第二次游戏。教师:如果熊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方法,就不会被熊抓走了!教师:哎呀!熊来啦!熊出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5、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熊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熊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熊的家在哪里?等问题。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结果。

6、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1)请一位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2)请若干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7、教师小结,评价,表扬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

8、幼儿熊走进教室。附:儿歌《熊来啦》

熊来啦!熊来啦!闻闻你来闻闻他。别动别笑别说话,别被狗熊抓回家。

心理健康教案【篇11】

【新知识点】

1.高中生心理阶段的划分。

2.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方面。

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4.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

【重点难点】

★理解并牢记高中生心理发展诸方面的主要表现。

★分析并掌握高中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安排】

1.导入新课

老师列举出与健康心理有关的一些行为与现象,由此提问:心理健康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含义的界定。

2.引人新课

人的心理发展是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特有的状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高中生,也就是我们自身的各种心理现象。

3.教学实施

互动问答:进人高中,我们就自然成为高中生了,谁知道高中生具体是从几岁到几岁?以此引人对高中阶段的具体划分及相关介绍。

从小到大,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一般都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呢?学生会回答“三好学生”、“五好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从此引出学生对个体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讨论与学习、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够全面,老师要善于引导,做到准确不遗漏。

具体到每个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呢?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告知学生要认真领会,理解并牢记。

4.作业设计

开放性讨论:对照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看看自己对自己到底了解多少?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是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期,约从14上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高中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基本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青年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趋于成熟,开始走向生活。国外有的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看作心理性“断乳期”,即摆脱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要求独立自主活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时期。

就心理健康而言,高中生心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的迅速发展。

高中生的感觉、知觉灵敏度、记忆力、思效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开始以批判&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2)自我意识增强。

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逐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3)情绪、情感趋向成熟。

高中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已逐渐趋向于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这个时期的学生办事积极、富于热情、情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学生的情感、情绪容易过于激动,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需要,学生慢慢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由于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的情感逐渐走向稳定。

(4)意志发展迅速。

高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立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别人。同时,高中学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此外,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韧性。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认输,即便受挫也不灰心。

(5)言行趋于完善和成熟。

言语和行为特征是表达高中生心理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高中学生的词汇已很丰富,且内容日渐深刻;语言表达中的独白言语趋于完善;书面语言表达趋于成熟,内部言语表达已达到完全“简约化”的水平、这个时期的学生要求完全摆脱成人的干预,独立行事;要求社会承认他们行为的社会价值;要求两性交往、恋爱等。他们要求像成人一样的参与社会生活,但又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情感受到挫折时容易冲动。

(6)性意识的发展。

我国学者一般将性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异性疏远期(12~14),接近异性期(14~16),向往异性期(16~18),恋爱期(18岁以后)。高中生经过短暂的异性疏远和相斥之后必然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男女生开始注意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往往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博得异性的好感。此时期的少男少女正处在钟情、思春的股陇状态。他们对异性的关注具有好奇性、实验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是泛泛的',多数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这个阶段的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对特定异性的倾慕,但也有少数男女生开始倾慕特定的异性,出现了恋爱。这时性机能虽然日趋成熟,但正确的道德观和恋爱观一般尚未形成,如果他们之间的正当交往受到压抑,又受到不良影响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可能导致他们的越轨行为和不正当的交往关系。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

而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不平衡性:

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

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一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为他在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与自己作斗争,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变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3)自主性: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温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承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

(4)前瞻性:

青年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介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正如F马赫列尔所说:“青年是在把过去一现在一未来联结起来的连续轨道上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发展与未来是高中生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在《冬天的晚上》~诗中这样描述青年占有未来的优势:

年轻的一代,他们并不谈到过去。

生活在他们前面而不在后面,

对于过去,他们何必考虑。

他们的灵魂漫游到未来的边际。

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别地富于理想,它引发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这种对未来的占有优势,使得人们总是把青年同社会的未来相联系,指出“谁赢得青年谁将赢得未来”。

(5)进取性:

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以心理上的迅速发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如果说成老年人容易满足于已得到的利益,趋于保持现状,不思进取,青年则事事正在有待解决之中,常常是满怀希望,乐于开拓。对此梁启超有一段极妙的对比:“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作者注:当时青年的概念尚未普及,这里讲的少年泛指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常思未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放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放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之皆其所以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6)闭锁性:

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住宿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其实里面并无什么要紧的东西。他们不大爱对长辈讲话了,在长辈面前显得寡言。高中生爱写日记,也是这种闭锁性的表现。记日记既可倾吐心声,又可保守秘密。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内心秘密。

(7)社会性:

虽然心理内容的社会性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出现了。但是更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化,则是在青年期完成的。小学生进人中学后,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开朗地步人了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说小学生心理的发展主要是接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那么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发展就愈来愈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如模拟角色活动“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班主任”,对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结社、创办协会、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们思考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校的范围,做集体、国家主人翁的思想开始萌发并日益强烈。尤其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愿及抉择时,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具现实性和严肃性。而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醉翁亭记教案经典8篇


醉翁亭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3、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

(1)《醉翁亭记》第二课时。

(2)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什么独特的魅力?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这篇美文吧

师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

学生思考: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自号为“醉翁”?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

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合作探究

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1、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

2、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3)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3、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2)、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写乐)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3)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

(4)、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板书(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板书

三、反思阅读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应如何欣赏一篇散文佳作?

学生朗读课文、讨论后指名试答

师:激励、点评、补充

投影明确:

①诵读感悟内容②探究思想背景③赏析行文特色

四、迁移练习: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干涉别国内政。(醉翁之意不在酒)

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不可。(水落石出)

五、作业

1、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要求动情、动容,以醉翁的身份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醉意与乐趣。

2、课后习题2、3、4。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醉景:山水、朝暮、四时

以醉写乐

太守醉醉人:滁人游,众宾欢

乐中含悲

醉情:与民同乐

形象精练,融情入景

文美

我们醉句式灵活,对散结合

情美

韵律独特,回环往复

醉翁亭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虚词“而”、“也”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发挥想象,再现美文意境,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连上)。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提示两个问题:

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探究问题一

1、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⑴ 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⑵ 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① 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② 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③ 教师小结: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④ 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2、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⑴ 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⑵ 六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⑶ 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

学生讨论。

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 写乐)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⑷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欢乐的气氛。

3、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2、学生六人一小组讨论。

3、师归纳:

⑴ 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

⑵ 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板书。

⑶ 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板书)。

四、学生读背课文

要求动情、动容,以醉翁的身份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醉意与乐趣。

五、作业布置

完成校本教材“达标训练”部分。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虚词“而”“也”的用法。

2.发挥想像,再现美文的意境,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3.抓住“文眼”,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文意,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作者以“醉”写“乐”的笔法。

课前准备

学生

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欧阳修的资料,对作者有所了解,并准备向同学介绍,与同学交流。

2.利用工具书读准、读顺课文;读懂课文大意,记下疑难。

教师

1.课文录音;找好与文中描写景致一致的醉翁亭风光图片,准备投影或制作成课件。

2.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合作读懂课文,熟练成诵;调动想像,感受自然美,再现文章意境美。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大屏幕展示教学图片“太守之乐”或醉翁亭自然风景画面,由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作者欧阳修。

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欧阳修”。

教师可补充介绍欧阳修为何号“六一居士”,调动学生兴趣。

诵读入境

1.小组合作学习(幻灯出示学习要求)

大声自由诵读,读懂课文大意。

利用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小组解决同学们预习中的疑问,记录下共同的疑难。

2.班级学习交流

提出小组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3.自学效果检查

强调文言实词和重点句的释义落实。(幻灯显示检查内容)

朗读效果检查。可指定一个小组朗读,其余评价朗读效果,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朗读。特别注意指导“也”“而”语气,读出它们的味道来。

“也”“而”朗读指导、示范: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a.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跟朗读录音揣摩体会练习朗读。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

赏景入境

《醉翁亭记》记山记水记游,山水美景醉了作者,千百年来,也醉了读者。

以下由教师引导多角度多方位地赏析文章的写景美。

1.教师用现代汉语抒情地朗读改写后的文中写景句,学生将原文读出来,强化对课文重点写景句的记忆。

2.欣赏美景,进入佳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味文字,调动想像,想像山、水、亭的色、声、形,想像醉翁亭的四季景色,想像滁人的游宴情景,合作绘醉翁亭美景,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说明,再现文中美景。 (可按段落为单位分配任务到各小组)

各小组代表投影展示图画,并联系课文写景文字对构思加以说明,全体学生对照课文朗读。

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熟读优美的写景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文眼“乐”字,理解作者的“醉”与“乐”,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深层感受文章写景的意境美、作者的情怀美。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诗情画意,秀丽多姿,《醉翁亭记》以它独特绮丽的风光给了我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它的一幅幅艺术画面让我们赏心悦目,这其中,浸润着作者浓浓的情感。

要求学生找出贯穿全文主线,表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乐”)

引导学生回顾写景画面,根据课文内容,将写景与作者“乐”的情感连缀起来

板书:

山水乐

四时乐

乐 游宴乐

太守乐

“一切景语皆情语”。课文的感情脉络是一个“乐”字,它像一根彩线连缀起各幅画面。

围绕“乐”字,学生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文中写出了谁“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太守的山水之乐、宴酣之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3.文中怎样写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4.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板书:与民同乐

感受作者情怀美

讨论: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本文是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被贬为滁州太守后,他仕途坎坷,有志难伸,心情郁闷,可是却以宽厚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他的志趣和情怀是美丽的,为后人所崇拜景仰。现在,在醉翁亭就有那么一副对联写道:“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可见他的情趣依然可以在后世找到知音。

自由诵读,感受作者情怀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醉翁亭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欧阳修的主要经历及其多方面的成就。

2、了解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娱情山水以排解抑郁的复杂思想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3、学习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语言骈散相融,节奏富于变化的写法。

教学设想:

1、对文章字词的学习,用自主参与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教师解疑释难,减少讲解和分析。

2、通过示范朗诵、自读和齐读等环节掌握“也”和“而”字的语气,了解本文语言骈散相融,节奏富于变化的写法。

3、通过“线条串联法”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背诵全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理解导入

二、解题

“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满井游记》、《桃花源记》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和“说”(《马说》、《爱莲说》)。 s

三、简介作者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

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初步感知文章。

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标示生僻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学生齐读一遍文章。

四、学生分四人小组疏通文字障碍(提醒学生利用课下注解和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教师解疑释难,明确:

1、需重点掌握的字词。

环:环绕尤:尤其、特别山:沿着山路

翼然:像鸟的翅膀的样子临:高踞、靠近作:建造

名:取名、命名谓:称呼、叫、是辄:就

在乎:在于开:消散归:聚集、回家

幽香:散发出幽幽的香味繁阴:形成浓郁的树荫

伛偻:代指老人提携:代指小孩

前:在前面酣:正浓丝竹:代指音乐

颓然:醉醺醺、摇摇晃晃的样子已而:不久

阴翳:枝叶茂密成荫乐:乐趣、快乐、以┅┅为快乐

2、需重点掌握的句子。

①环滁皆山也。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若夫日出……山间之朝暮也。

⑤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

⑥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⑦至于负者……往来而不绝者。

⑧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五总结归纳每段大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解释“醉翁”及“醉”的意义时转入对写山水之爱,点出“乐”字。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仍点“乐”字。

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仍与“乐”有关。

第四段写宴罢归去情形,并点出作者名姓,仍点到“乐”而“乐”中又嵌入两上“不知”暗示作者心曲。

由此纵观全文,“乐”字贯穿全篇始终,“乐”是全篇“文眼”,主旨之所在。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的情况和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疏通了字词障碍。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全文并且理解文章的写法和主旨。

二、播放《醉翁亭记》的朗诵录像,学生注意欣赏和模仿。

三、学生分段朗读。

1、学生齐声朗读文章的第一和第二段(教师事先标明朗读的节奏和生僻字的读音)。

2、教师简单点评学生齐声朗读的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三和第四段(难度加大,没有标明节奏和生僻字的读音)。

3、教师点评学生单独朗读的情况之后全班齐声朗读第三和第四段。

四.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理想文章主旨。

本文以“醉”“乐”二字提挚全篇。“醉”是事物的现象;“乐”是事物的本质。“醉”“乐”二字都是借“醉翁亭”说出,全文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1)开头一段介绍了醉翁亭,它包含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后一层介绍,其中跟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这句话。

(答案:(l)开头一句话含两个层次:前一层次介绍醉翁亭的环境美;后一层次介绍醉翁亭的得名,其中跟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中间两段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以分两层;第一层写,先用“”一词领起,后用“”总收一笔。第二层写,先用“”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并列的,然后依次写了、、和四项内容。这四项内容是为结尾“”三个字作铺垫,又以“太守醉”一句照应第一段“”这句话。

(答案:(2)中间两段描写醉翁亭的游乐,也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之乐,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总收一笔。第二层写太守众宾、游人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路前一层是并列的,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项内容。这四项内容是为结尾“太守醉”三个字作铺垫,又以“太守醉”一句照应第一段“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这句话。)

(3)结尾部分也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第二层写,这两层中间用“”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结尾部分用“”这句话,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答案:(3)结尾部分也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宴会散、宾客归、禽鸟乐的情景:第二层写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结尾部分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句话,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五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写景和抒情相结合,文字简练而生动句式错落有致。

文中“山水之乐”不能看作是作者消沉堕落的表现。因为,本文描摹山水,抒写游宴,看似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沉沦表现,实质上,作者笔下如此美妙的胜景,抒发的自得其乐的陶醉之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胜景、享乐折射出来的是作者治滁的政绩,是积极从政的结果,是“与民同乐”的积极思想。

六、师生共同探讨文章的写法(线条串联法)。

1、通过刚才的反复朗读,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呢?

明确: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和得名的原因、山间朝暮四时的景色、众人出游的情况、醉罢晚归的情景。

或者: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2、如果每一部分都与醉翁亭挂上钩的话,可以归纳为: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此处为教师专门做出的范例)

3、那么我们能不能让每一部分都含有“醉”字呢?

明确: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间朝暮四时——醉于众人出游——醉在自己的乐趣

4、如果要求大家每一部分都用含有“乐”字的短语来归纳,该怎样归纳呢?

明确: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乐

或者:总写山水之乐——赏景之乐——与民同乐——自知其乐

5、能不能每一部分都含有“醉翁”和“乐”呢?

明确:醉翁喜山水之乐——醉翁爱赏景之乐——醉翁乐游人之乐——醉翁醉自己之乐

教师小结:这个环节我们通过线条的串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不难发现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醉”和“乐”字。而“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面现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那么作者想通过这种写法表达什么样的主旨呢?

五、师生共同探讨文章的主旨。

1、请大家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两人小组讨论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明确:(围绕以下三点发挥均可)

①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寄情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

②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③“太守之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2、知识拓展:文章告诉我们,作者此时的身份为滁州太守,他怎么能不务政事而整天游乐呢?

明确:作者虽然被贬谪,但并没有消沈,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滁州“政通人和”(滁人游、溪深鱼肥、山肴野蔌),是一种尽责之乐。

梁启超:尽责最乐;尽得大的责任,便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便得小快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江泽民:无官一身轻(尽了责任后的最大放松)。(党的十六大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六、布置学生综合全文的内容设计文章的板书。

七、在设计板书的基础上理解性背诵全文。

孙洪娟

醉翁亭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5、“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①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②多用否定句。

思考:找出文中否定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③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默

2、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醉翁亭记教案 篇6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二、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记。

三、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如第一段,共11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四、由学生自己边背边理清文章脉络。

(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

(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五、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六、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七、总结全文:

1、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八、完成课后练习。

醉翁亭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及个一些虚词的用法。

2、指导学生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1、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这话充分地说明了文章与生活处境之间的尴尬关系,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悖论。一般情况下,文章写得好的人,他的生活景况都不太顺畅。因而又有人说:愤怒出诗人,孤独出诗人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今天要学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被贬官滁州时写下的传世名篇。

二、预习交流

1、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有政治抱负,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强兵;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色赋》等尤为著名。其诗平易舒畅,风格与散文相近;其词表现了风流蕴藉的情调。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便灵活的形式。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

2、关于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3、多媒体范读课文。

要求大家闭上眼睛听课文范读,要想象文中的美景,把文字的描述转化为图画,让我们神游醉翁亭。多媒体播放优美的山水画,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边赏画面边听读,感受骈句的节奏美、韵律美。

4、学生试读课文。

读准下面词语的读音:

环滁(chú) 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辄(zhé) 霏(fēi)

瞑(míng) 晦(huì) 伛偻(yǔ lǚ) 肴(yáo) 提携(xié) 蔌(sù)

酒洌(liè)觥筹(gōng)弈(yì)翳(yì)颓然(tuí)

5、学生互读、轮读、齐读课文

6、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的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三、落实双基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3.归纳梳理。

(1)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寄托

野芳发而幽香 开花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离开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称指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张开的翅膀一样

杂然而前陈者 交错的样子

颓然乎其间着 文中是醉醺醺要倒的样子

(然:形容词词尾,可解释为“……的样子”)

(3)而

溪深而鱼肥 表并列关系

日出而林霏开 表承接关系

杂然而前陈者 表修饰关系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关系

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关系

(4)也

表陈述 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 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 在乎山水之间也

4、积累成语

醉翁之意: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山肴野蔌:亦作「山肴野湋」。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五、达标测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 )

⑵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 )

⑶饮少辄醉(辄: )

⑷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

⑸伛偻提携(伛偻: )

⑹觥筹交错(觥筹: )

3.理解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⑶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⑷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积累优美的句子和词汇,并写一写理由。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 老师带来一副对联“翁去八百里,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是藏字联,写的是--学生答(醉翁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醉翁亭记》,回忆文学常识。生答。

明确学习目标 默读

二、预习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并强调也,而。

2、词义大比拼。两组学生竞赛回答,课件出示。

三、落实双基,走进文本,把握主旨

1、再读课文,(浏览)思考:文章中贯穿全文始终的是哪个字?(乐)

2、结合本文,说说作者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景和事?

明确:山间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3、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明确: A. 山水之景: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C.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明确: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 酿泉流水图 → 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二、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2、. 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3、.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

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

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

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

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

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4、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5、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

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三、达标测试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四、拓展延伸:

1、填空。

①《醉翁亭记》中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②醉翁亭记极其生动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画,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文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常用它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乐:山水之乐( ),太守之乐其乐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

3、解释下列词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山行六七里:

杂然而前陈者: 名之者谁:

环滁皆山也: 临溪而渔: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伛偻提携: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①全文的主旨句是:

②文中描写众宾欢的句子是:

③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5、至少写出三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醉翁亭记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3.积累文言词汇,朗读并背诵全文。

4.学习课文写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多媒体。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开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之事。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编者评语:一上来不必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在后边的阅读中体会品味)

二、研习课内容

1.听读。

(屏幕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屏幕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3.了解作者:《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

(1)陈述

(2)肯定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多媒体)

难点提示:

四、研究,探讨

研读课文一段。

1.找出描写醉翁亭环境的句子

2.找出醉翁亭得名的原因

3.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

4.屏幕展示:醉翁亭及其周围环境的图片

5.再读课文,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

研读课文二段。

1.找出描写朝暮之美的句子

2.屏幕展示:朝暮之景的图片

3.找出描写四季变化之美的句子

4.屏幕展示:四季变化之美的图片

研读课文三段。

1.读课文理解感受内容

2.从文中划分层次用几个字概括层意

3.屏幕展示:太守与滁人共乐的图片

4.再读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研读课文四段。

1.感受文中的几种乐趣

2.从文中找出与乐相关的内容

探究: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3.文中写出了哪些乐?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4.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5.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6.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五、讨论交流

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小结: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入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六、片段训练

家乡是美的,你一定热爱自己的家乡,写一写家乡的美景,借景抒发一种情怀。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76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