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桃花源记教案 >

桃花源记教案分享

桃花源记教案分享

桃花源记教案。

学生们要想拥有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堂,就需要老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现在,大家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课堂教案和课件了。教案和课件对于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特别为您准备了一份名为“桃花源记教案”的教案和课件,绝对能满足您的需求。请您将这份文档保存下来,以备参考!

桃花源记教案【篇1】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迁,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部分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 答 还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

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及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1、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社会入手,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 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逐段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

2、说本段的大意,注意几个地方的准确翻译:

⑴ 武陵人:五陵郡有一个人,二不是指整体

⑵ 缘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 忘路志远近:远近,偏义复词,实指忘了路多远

⑷ 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河多长。

⑸ 甚异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体是指文中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⑹ 穷:走到头,穷尽

3、讨论明确几个问题:

⑴ 找出交代渔人行踪的语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

⑵ 本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哪些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⑶ 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是千古名句)

⑷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

⑸ 总结:桃花林的突然出现和渔人的欲穷其林,使读者产生了悬念。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内容,进行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语言现象,翻译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尽(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山口)初极狭,……(渔人)复行,……(山口)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

2、一词多义:

舍:舍船(舍弃);屋舍(房屋)

3、古今异义:

交通:今义指交通运输,而在文中指交错相通

4、然:做形容词的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5、同义词:

悉、全、都、并、一齐、都

第二:讨论分析:

1、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2、文中写初入桃花源 所见所闻,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

⑴ 写桃花源中的环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

⑵ 桃花源中的人从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态。

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定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居乐业,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写桃花源的初步见闻,有何意义?

明确:

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实──桃花源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压迫

人们生活困苦,谋生艰难──怡然自乐,生活快乐幸福

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一派优美、宁静、安定的景象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第三、齐读第一、二段,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段:

第一、引导学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和一些词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几个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 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 辞(村中人而)去

2、古今异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更不必说)

3、一词多义:

乃:乃大惊(就,表前后两个动词的连接)、乃不知有汉(竟,表出乎意料之外)

4、同义词:

具:详细、一五一十地,表无所遗漏。

咸:全、都,指热闹的全体。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数。

要:邀请。

延:迎接、邀请。

5、翻译段意。

第二、讨论分析:

这一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遇所谈

1、村中人是怎样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⑵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说明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备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写村中人自云一段话,含有什么意思?

明确:通过自述,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原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社会。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皆叹惋是内容是什么?

明确:外世人们的生存境况

4、这段话结尾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此话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社会。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人们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笔。

5、小结: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干,通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遇、所谈,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第四段:

第一、着重弄清以下词句的解释。

1、便扶向路:向,从前。

2、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3、寻向所志:寻,寻找;志,标记。

4、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达;诣,拜见。

5、遂迷:遂,竟然,终于。

6、寻病终:不久。

第二、讨论明确:

1、这段话是文章的结尾,交代渔人出桃花源后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渔人回来路上“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或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这个桃花源呢?

明确:

⑴ 目的是给人真实的感觉,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厌其烦地写,为了使人产生真实感。

⑵ 太守想寻找却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也因病而未果,结局的巧妙安排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 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园。

⑶ 作者自己也明确这样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结:

作者写出了对现实 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东晋人们希望摆脱苦难过上 丰衣足食的幸福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现实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记叙详略得当的特点。

2、理解作者怎样描绘出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2。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过程

一、理解作者怎样描绘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美好的社会?

学生讨论明确:

1、环境美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宁静和平,人们社会富足,安居乐业,气象升平)

2、人美:

⑴ 热情款待外人,民风淳朴,热情待客,和睦友好

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 交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追求自由和平的社会,厌恶战争,这也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和向往)

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但是这样的社会别说在东晋这个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不能存在,就是现在也找不到这样的世外桃源。咱们就从作者的写法构思上考虑陶渊明怎样描绘这个他渴望的又明知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境界。

1、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的同时结合逼真的情境,即以实写虚:

如:开头点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身分和职业,结尾写到刘子骥欲寻访,而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晋太元年间的名士,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这样渲染真真假假的气氛,似乎确有其人其事。

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写出似有似无的仙境。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但没有指出明确的年份、地点和人物的姓名。

接着写桃花林的无确切地址,仅仅写忘路之远近,小山通桃源,更为奇特,另有一番洞天,而复寻桃源时,标记消失,无迹可寻,虚无缥渺。刘子骥的寻而未果,似带来一丝希望又破灭,成了千古之迷。这个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喜一疑一惊一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3、为什么作者要虚构出这样的一个虚幻带有理想色彩的世界?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东晋统治者的奢侈、残酷剥削,政治濒临崩溃,作者的抱负无法实现;当时实行的门阀制度,保护高门氏族贵族官僚的利益,而出身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却走不上仕途。再加上陶渊明本身不愿攀附权贵,与统治者格格不入,三次辞官,41岁归耕田野,面对纷乱的世道他无力改变,只好创造一个理想的境界,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及美好的情趣。

二、体会本文叙述详略安排的特色

找出详略的安排,分析原因。

明确:详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来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

略写: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

原因: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写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辅助地叙述事件,只需简单介绍。

三、了解其他的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生动。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桃花源记教案【篇2】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让人对桃源仙境产生向往,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复习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

《桃花源记》文言文复习

一、内容概述(主题):本文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叙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虚构了一个人人劳作、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发愿望。

二、结构简析: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无意间发现桃花源入口。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发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美满;第二层(第3段)写桃花源中的人热情接待渔人。第三部分(第4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别的人也没能找到桃花源。

三、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缘溪行(沿,沿着)/落英缤纷(花)/落英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初极狭,才通人(仅仅)/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阡陌交通(互相通达)/悉如外人(全,都)/并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见渔人,乃大惊(竟,竟然)/便要还家(邀请)/咸来问讯(都,全)/无问津者(渡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乃不知有汉(竟,竟然)/无论魏、晋(不要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陈说,叙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此中人语云(告诉)/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处处志之(做标记)/便扶向路(沿,沿着)/便扶向路(原先)/欣然规往(计划,打算)/咸来问讯(询问消息)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桃花源记》,昨天预习的时候知道同学们已经学好这篇文章了。我很担心:熟悉的地方哪有风景啊?不过呢,我相信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生齐说: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来重读桃花源记,在熟悉的字里行间,发现新的风景。孔子说了嘛,温故而知新。我们就先来温一温故。就先试着来背一背桃花源记,有没有信心?

生齐背课文。

师:很流畅,看来大家是记忆犹新啊,那么再来回顾一下:学过了这篇文章,你了解了些什么呢?好,你来。

生:桃花源记是以时间为主要顺序写的,而且是以渔人行踪作为线索,而且它是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这篇文章,第一是发现桃花源,第二是进入桃花源,第三是复寻桃花源。

师:很好,很有条理。

生:这篇里面有个通假字,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

师:嗯,语言点,不错。还有吗?

生:这篇文章还体现了作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人民的剥削。

生:这篇文章里面说的村人是热情好客,老实淳朴,人与人之间都和睦相处,。

师:在大家对桃源的印象当中啊,特别用了两个词——美而神奇。可是呢,放完了楠溪风光之后,马上就有同学来对我说:老师呀,我觉得我们永嘉楠溪的风光啊比桃源美多了。我仔细一想,桃源一个宁静的山村,一群热情的村民不过是农夫山泉有点甜罢了。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稀奇呢?你觉得呢?

生:他们那里都是和平的,然后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都是和睦相处。

生: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来说很和平,但是,当时那个社会是黑暗的充满剥削和压迫的,当时有那么一个世外桃源,就算是很好了。

师:当时那个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生:是充满压迫和剥削的黑暗社会。

师:哪一个时代文中有提到吗?

生:是秦朝(停顿,思考),东晋。

师:东晋,课文提到哪个词。

生:晋太元中。

师:好的。她用了战乱来形容这个时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战乱呢,我们来看一看。【屏显:晋太元中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共21年。期间爆发大小战争60场。】

太元是东晋时孝武帝的年号,总共21年,可是期间爆发了大小战争约60场,那真是叫战争频仍啊!战争的直接后果就是——(屏显)一起读一读看。

【屏显: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生齐读。

师:感觉有点轻描淡写啊!战争后果怎么表现?再来试一遍。

生再读。

师:来说说看。你觉得要突出哪几个词呢?

生:我觉得应该突出那个“尽,无,露,既”。

师:哎,这四个词,你把这四个字突出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有感觉了吗?一起再来试试看。

生齐读:白骨露于野。(师参与领读)

师:我们的渔人就来自这样的乱世。文章刚才那位同学说就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今天我们就化身为渔人,以渔人的目光来再看桃源。让渔人最惊叹的会是什么呢?来看二三段。找一找你的发现。可以在旁边做一做批注。

【屏显:你认为,让渔人最惊叹的会是什么呢?】

生默读课文,动笔批注。师巡视指导。(约两分半。)

师:大家看得非常认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还不够。再跟同桌跟前后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我们的意见能不能形成一个丰富和互补。(生交流,约一分半。)好,看看,咱们的意见是不是更丰富了呢?来,分享一下吧!好多同学愿意。好的,这边开始。

师:如果你觉得他的发言有道理的话,可以在旁边再做一点批注。

生:我选的一句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我觉得这是渔人与外面的乱世的黑暗进行了对比,内心十分震撼。看到这里人与人之间十分和谐,生活幸福美满。渔人对这里的生活非常向往。

师: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哪个场景?这句话中是哪个词?

生:怡然自乐。

师:(惊讶)哦?他刚才读的是这个句子吗?(学生沉默)你刚才读的是哪个句子?

生:其中往来种作。

师:对,个句子,哪个词语?

生:我觉得应该是“悉如外人”。

师:有疑问有思考非常好,请坐。他抓到这个句子。然后,这边来。

生:其实我读的是一样的句子。但是,我听了老师的问题,我觉得那个词语应该是“往来种作”,因为在外面都是乱世,没有这样安静、和平、宁静的生活。而在这个桃花源里,人们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然后外面都是战争不断的。这里人们的往来种作,在外面的世界是很少见的。你同意她的意见吗?(面朝前一位学生)对,他由衷地笑了。谢谢你,请坐。后面来。

生:我选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师:(打断)正音“舍”。再来。

生重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句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外面的世界是战乱,非常的黑暗,这里的生活非常美好,和平,宁静。

师:美好,和平,宁静。从这个句子当中,哪里看出来?

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说明他们这儿十分的宁静。鸡和狗的叫声是互相听得见的。

师:你能不能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宁静的氛围呢。

生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师:哪个字让我们感觉到宁静呢?

生:相闻的“闻”字吧!

师:“闻”字,这是她的感觉,先请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哪一个字让我们感到了深深的宁静?

生自由读该句。

师:有感觉了?好,说说看。

生:我觉得是“相”字,重点不在于闻,而在于相闻,可以互相听得到。

师:你读读看,把“相”字突显出来。

生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师:有感觉吗?很好,咱们一起来读读。阡陌交通——预备起。

生齐读

师:相字还要稍稍地拖长一点。师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再来一遍。

生齐读。

师:嗯,这是一种乱世当中难得的宁静啊!刚才她觉得渔人最惊叹的是这一点。再来。

生:我选的是“便邀回家,设酒杀鸡作食”。现的是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大方的性格,把外面的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

师:能抓住具体的句子?

生:设酒杀鸡作食。

师:设酒杀鸡作食,什么感觉?请你来说说。

该生沉默,师:哦,她想给你补充一下,可以吗?

生:我感觉设酒杀鸡作食,有一种热情,很喜庆。

师:热情和喜庆的感觉出来了。真不错。刚才我们两位同学关注到了这个动词的品味,“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温度。体现的是桃源人的人情味,在这个段落里还有哪些词能让我们感受到桃源人的人情味呢?

生:我觉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还能体现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师:落实到词上

生:皆。因为渔人到桃花源的时候,不是只有一家人邀请渔人去他们家做客,是整个村的村民都邀请他去各自的家里去作客。

师:真不错,她抓住了一个字“皆”字来谈感受。再来。

生:“村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里的“咸”字,说明村民对渔人十分的热情,一听到有渔人这个人,都来问消息。

师:抓住了一个“咸”字。

生:我选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乃”字是竟然的意思,就可以体现在世外已经过了汉朝了,到了晋朝了。到了世外桃源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体现了他们非常的惊讶。

师:他们能够对远道而来的渔人非常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惊讶。多有人情味,多么淳朴的一群人啊!生:我选择的是“自云先世避其实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他们把自己以前的事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渔人,表现他们非常的热情,对渔人一点也不怀疑。

师:这点我们真的都没有发现的,自己把自己的底细主动告诉了别人,真厉害,还有?

生:我选的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句话把桃源中的环境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渔人由战乱不断的社会来到这个安宁祥和的地方,惊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如此美妙的地方,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生活幸福。

师:你的表达很有条理,能不能学一学刚才的方法,抓一抓字呢?

生:“黄发垂髫”说明老少都是很幸福的,“怡然自乐”说明他们的生活幸福,安适愉快。

师:刚才这位同学关注到了一个“并”字,你能在他的启发下,有新的发现吗?

生:“并”字表现不仅指老人小孩。黄发垂髫表明老人和小孩过得很愉快,很享受。

师:他有灵感,他觉得“并”有东西在,但是还不能表达,慢慢想,有些同学都有新的发现了。

生:“并”又要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了,因为当时师战乱的时代,老师也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小孩子很小就要去打仗,更不用说是大人了,但是在这个世外桃源中处处都是和谐的,小孩子和大人都不用去打仗,“并”字体现了桃花源中的人的和谐,

师:“并”字说明都不用去打仗,“并”字是都的意思,原文中表示都的有好几个词,有“咸、皆、悉”,既然他们都是同意的,我能不能换成其他的词?比如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并”换成“皆”呢?可以吗?试着读读看,可能秘密就藏在我们的朗读之中。有感觉吗?有点迷惑是吗?给大家一点点提示:

师出示甲骨文中的并字

师:看一看,这是并字甲骨文,像什么一样?

生:我觉得应该是不能的,老师从图上看的话是两个人,表示两点,黄发垂髫就是老人、小孩,没有青年和壮年的,而“悉、咸”都是指全部的人,所以我觉得不能换。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 但是从甲骨文中看出,好像是人人都是怡然自乐的,不仅是老人和小孩。

师:人人,他比你的范围大了,还有吗?

生:从文字上看出他们手牵着手,就好像是他们和睦相处。

师:手牵着手,我快乐着你的快乐,你快乐着我的快乐,有一句歌词是“我要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如果变成“我要和你都变老”味道就不对了,是不是?从最不起眼的词上发现了字里行间的风景和奥妙,得一字而境界全出,真厉害,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像这样不经意的字上的风景,还有吗?仔细的搜寻,有点困难,课堂上我们是学习的伙伴,我们可以相互帮助。我就发现,大家刚才提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句子

师出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 我们刚才抓住了动词“设”“杀”“邀”三个字,但是有一个常被我们忽略的字,哪个字?我们一起来说一下?

生:“便”。

师:“便“这个字,什么意思?

生:于是,就。

师:它表示的是?

生:表示的是,渔人到那边之后,他们就立刻把他邀请到家中去。

师:它有这样一种过程,那我们来看看原来的吧。

师出示文字:请同学来读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师:在这个地方,你发现,他们立刻把陌生人邀请到自己的家里,什么样的感觉啊?

生:感觉到村中人的热情好客。

师:很好,热情好客,除此之外,我们还感觉到了村人对外人的信任,在这里我发现陶渊明先生把所有表示人称的词都省略了,我们试试给他填进去,能填吗?

师生共同填空。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师:为了我们初学者方便,我们会把这些词都放进去,可以吗?读读看,想想,我可以把这些词保留进来吗?

生:不可以,我觉得如果把这些省略的词都加进去的话,会显得多余

师:多余,不简洁,那么在表达情境上,有区别吗?试着读读看?

生读加上主语的文字。

师: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有点别扭。

师:他感觉到别扭,其他同学有什么感觉吗?在表情境方面?

生:我觉得加进去之后有一种特别多余的感觉。

师:多在哪?

生:村中人对渔人说的话,有一种默认的感觉,因为渔人来到了世外桃源,见得肯定师村中的人。

师:而且你还会发现?

生:主人和宾客分的太远了,没有一种融洽的感觉了。

师:看来省略不仅是简洁,还有这样的妙处啊!一起来把原句读一读看。

生读第三段。

师:重读这两段文字,再次品味桃源的风光,我们发现,渔人在这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乱世当中的一种安宁与安乐,我们还发现属于陶渊明在语言上新的的感受,你能整理一下吗?说说你的收获吗?对于陶渊明的语言,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语言上可以看出陶渊明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还可以感受到陶渊明本人热情。

师:语言简洁明了,但是仔细品读下去,里面却有一个广阔的天地,这就是陶渊明语言的特色,教师板书“简净有味 意蕴丰厚”。

陶渊明用这样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可是,这个桃源到底有没有嘛?这是我们昨天同学最疑惑的问题?

生:我觉得这个桃源并不存在,因为,原文最后说他们在返回去找的时候找不到了,所以说不存在。

生:我觉得不一定的,因为他们说是找不到了,但是感觉这个社会是存在的。

师:感觉这个地方应该存在的,渔人都去过了。

生:我觉得不一定,既然说不存在,渔人是如何进去的?

师:奇怪了,有到底还是没有呢?悠悠千古事,留予后人说啊,其实,亦真亦幻可能就是桃源的魅力所在,但,陶渊明却在文章的最后留下了淡淡的六个字,说“后遂无问津者”,咱们班有两位同学一个是郑文瑜,一个是沈甜,两位同学很敏锐的关注了这句话,我们该怎么样理解呢?大家一起来思索一下,思而不得,可以用读,读是让文字走进我们心灵的方法,可急读,可缓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应该读的快,读的慢?

生:慢。这句话应在暗示,像世外桃源这样的桃花源是并不存在的一个理想社会。

师:“后遂无问津者”,怎么就没人找了呢?

生:我觉得我同意他的观点,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感叹这个社会有很少人像他一样去找一个安适宁静的地方。

师:叹息世人啊。

生: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他前面提出了前面的南阳刘子骥,更说他是品德高尚的人,更反映出他对世人的无奈,他想为什么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想到这样安静和平的社会。

师:对啊,其他的人呢?为什么都没人相信了呢?所以读这个句子要慢慢的读。怎么读呢?一起来试试看。

生齐读。

师:突出哪个字?

生:“遂”“无”。

师生齐读。

师:在深深地叹惋中,先生远去了,但是他追寻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来看一看吧,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追寻的一生啊。

年轻的时候,他做官,希望大济苍生,可是官场污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选择了归隐,可是,生活依然窘困,写此文的时候,他已经五十七岁了,年近花甲,但世人都不相信有这样的梦想,无人问津时,他依然有梦,在桃花源诗的最后,他写了这样的两句:“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我希望能够驾着清风高高的飞扬去寻找我们的同道之人啊。先生的贡献就在这里了,他给我们乱世之中的世人一块“恬静的心田”。

【屏显】

世乱如倾,政乱如粥,心乱如麻。陶渊明的贡献是于乱世、乱政、乱象之中在人的心灵深处开发出了一块恬静的心田。

桃花源记教案【篇3】

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不要总是笼统说热爱大自然)文章的主要线索是:梦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素质思想品质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基础知识教学点  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能力训练要求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幻灯,投影,录相。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3、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概括段意。

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全文应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学生汇报:

学生甲:课文重点描写了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共五段。

学生乙:我把课文的3、4、5自然段合并,因为它们都是介绍青海湖的内容,因此全文分三段。

第二段(3~5自然段):青海湖的湖水蓝、草滩美、水鸟多,像一幅美丽的大画卷。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要学会什么?要了解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

要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并能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现出来。

1、指名读第二段。

画出人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学生汇报:

学生A:“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这是个比喻句,把作者来到青海湖比作是扑进了巨大的画卷,非常形象地说明青海湖像画卷一样美。

学生B:“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这句话体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

学生C:“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表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这一段话把青海湖的水写“绝”了。海洋、天空的蓝比不上它的净、深湛、温柔、恬静。接着又把湖水比做“蓝”锦缎,小女孩的眸子。那是多么生动、闪亮而有生机呀!青海湖的水蓝得太可爱了。

学生D:“抬眼望去,在雨后特有的万里无云的睛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渴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这段话写出了草滩的美。草滩是碧绿的,山峦是深褐色的,银色公路像哈达。在这优美的景致中,几头牦牛在漫步,为宁静的草滩增添了活力。

学生E:我认为这句好。“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这里用衬托对比的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与众不同,是粗犷的、自然的、质朴的。

学生F:“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这些天上飞的各种美丽的鸟,水中游的五彩鱼为青海湖增添了美的色彩和活力。

老师小结:同学们书读得好,各抒已见,理由说和简明,棒极了。

2、投影:联系课文说说。先理解带点的字,再理解句子。

“谁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1)“现实”指青海湖像一幅画卷。湖水蓝得十分可爱;草滩景色美得粗犷、美得自然、美得质朴;青海湖是鸟的天下。这些就是现象。

(2)“梦幻”指青海湖太美了,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仿佛这么美的景色只能在梦中出现。

(3)理解全句。

学生汇报:因为青海湖太美了。水蓝得可爱,草滩美得粗犷、自然、质朴。在这里成千上万只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栖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色。这一切美得不敢让人相信,让人觉得只有梦幻中才能有此美景。

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析  这是作者欣赏美丽的青海湖后发出的感叹。青海湖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使人看后犹如在梦幻中,所以作者感叹欣赏青海湖后竞不相信是大自然的现实。

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

析  作者将美丽的青海湖比作一幅画卷,十分生动。青海湖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它具有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表明作者喜爱青海湖的思想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把不正确的拼音划去。

2、扩句。

草滩上生长着油菜花。

我们欣赏美景。

3、把排列错乱的句子写通顺。

高老师     三十年       工作了      在教育战线

2、一望无边的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桃花源记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 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 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 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 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桃花源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案【篇6】

一、说教材

1、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稿)对7~9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

2、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作用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言散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3、作者思想理解

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4、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②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5、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②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③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让学生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研读课文、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互动为方式,重视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讲求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共鸣。注意利用”互动与对话“来进行有效教学,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个交谈者,师生平等和谐,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看法,畅所欲言。具体的教法如下: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完成教学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体现学生与文本对话。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体现生生互动与对话。

4、“时空在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体现师生互动与对话。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1、导入新课。

2、合作学文

①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体现教学重点: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②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读课文,“时空在线”,深化理解。体现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强调桃花源的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和平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主题探究。突破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①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②、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5、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6、总结全文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顺畅地诵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第1、2节中的字词并翻译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与背景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然后明确)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俨然阡陌交通垂髫诣太守(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并让其它学生进行订正)

2.学生展示朗读情况

四、学生分组自由阅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程度

(背一段时间后,指名学生自由背诵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课文第1、2节

(一)理解加点的字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缘溪行:沿着

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花

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6.欲穷其林:尽

7.夹岸数百步:溪水的两岸8.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9.便舍船:离开10.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3.阡陌交通:交错相通14.鸡犬相闻:听到

15.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译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渔人对这种美景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翻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只见那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地背诵课文1、2节的词语注释和句子翻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课文部分的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

2.预习课文第三、四、五段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弃官回乡

隐居

后称靖节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继续学习,扫清阅读障碍

2.能够顺畅地诵读并翻译课文3、4、5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能够顺畅地诵读课文

2.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3、4、5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顺畅地诵读课文

难点: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3、4、5节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听写1、2节中字词的注释

2.抽查1、2节中重要语句的翻译

二、继续疏通课文,理下列解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乃大惊:竟然2.具答之同:“俱”,完全,详尽

3.便要还家:同“邀”,邀请4.咸来问讯:全、都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6.不复出焉:从这里7.遂与外人间隔:不通音信

8.无论魏晋:更不必说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10.皆叹惋:惊11.寻病终:不久

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3.此中人语云:告诉

14.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15.便扶向路:沿着

16.处处志之:做标志17.及郡下:等到

18.诣太守:拜见19.寻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规往:打算21.未果:实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翻译:(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村人)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渔人他们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翻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虚词

第一组: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第二组:之闻之:这件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这种景色

具答之:他们

第三组:其欲穷其林:那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渔人

五、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描写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的人们辛苦劳作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描写桃花源中的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描写村里人热情风尚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写桃花源的人不屑与外人交往的语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7.《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未果,寻病终

六、总结本课内容

1.字词;2.翻译句子;3.理解性默写

七、布置作业

1.速读、背诵课文;

2.记忆书下重要注解

桃花源记教案【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六、教学后记

文言文教学,学生首先要熟悉问年,在熟读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探究学习,这个过程就比较顺利而充实,并且充满乐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场讨论会的主持人,让学生做主角,本课堂的设置为第一课时,注重对作者思想的领悟,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也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心中困绕的“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的疑问。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研读文本比较细致,讨论和背书结合,充分理解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客观辨证的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领悟了作者的理想,也能多一份社会责任感,文言知识点的学习留待第二课时,这样就避免了一上课就识记知识点的枯燥。

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发言没能作出恰当的点评。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9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