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分享十二篇)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分享十二篇)

趣祝福范文大全当我们从各项事情中体会到不同的感悟,我们可以用文字来写自己内心的想法了。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身和所面对的事物,如何抓住写心得体会的重要核心呢?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学习了袁冰楠老师带来的《让音乐成就快乐儿童——关于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袁老师请大家看了一段矿泉水售卖机的视频,神奇的是,只要演奏好听的音乐,就会自动出来一瓶矿泉水,好听的音乐引来了众人的围观,大家都在美妙的音乐中陶醉着。正如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类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可见音乐是我们最密切的艺术形式。

袁老师先带我们查找了当下幼儿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以目标为起点,进行后续的活动开始。“目标是起点,也是归宿”,我们还要先审视蕴含的音乐技能和审美含义,考虑如何让这些审美含义的音乐知识技能对本班幼儿产生有实际意义的。其次,要重视幼儿的学习技能、策略,发展学习品质,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积极地个性以及社会性品质。

歌唱活动的组织,让我产生了共鸣。首先是范唱部分,我们第一次要尽量“清唱”,音量适当放低,既能培养幼儿专注倾听的好习惯,也能避免幼儿歌唱时喊叫。2-3遍后,再加入右手单旋律的伴奏,使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歌词的理解和记忆,也是难点,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更多的是老师准备教具和图谱,幼儿看图谱理解歌词,学唱歌曲。今天,袁老师举了一个大班歌唱活动《小鸟小鸟》的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也可以自己设计谱图,不但有利于理解歌词,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练习歌曲的环节,也可以加入“反思评价”,把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

最后感谢家长学校365的培训平台,能够让我们在疫情期间也能跟随专家老师的脚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的水平,让学习和进步成就更优秀的我们。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2

非常幸运得到了本次参加鄞州区“幼小衔接”研讨活动的好机会。本次研讨活动的内容安排的较丰富。我分别听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蜈蚣叔叔的袜子》、大班美术活动《帽子畅想曲》、一年级语文课学习拼音和美术课《新朋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美术组的研讨。杨老师在研讨中提到学前儿童做好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准备。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幼儿园和小学如何“为儿童作准备”。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产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转换。更存在着教师角色、同伴关系、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等因素的极大变化。

首先。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游戏材料丰富多样。有各种活动区、各类图书、玩具。可供儿童自主游戏、观察、娱乐。活动的空间较大。而在小学。教室布置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桌椅。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去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

第三。同伴关系的改变。儿童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班级。他们得面对陌生的新伙伴。而且他们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平行协作的同伴关系在小学的学习中增加了竞争的因素。

第四。行为规范的新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

第五。对儿童的学习期望的变化。在幼儿园。孩子也要学习。但对他们的学业知识与技能还没有严格的任务要求。进入小学以后。学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他们必须完成的。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量大幅度增加。在质的方面也有一系列硬性的、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教师和家长又往往以学生学科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并对其提出期望。

针对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我们幼儿园可以做“注重心理素质培养为入学打下基础”的尝试:

一、帮助幼儿树立初步的责任意识。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我们要重视从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入手。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将任务作为自己的一份来完成。首先。要给幼儿立规矩。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利用榜样的作用。如开展每周一评有“小能手”“我最棒”“我会干”激励幼儿完成自己的职责。在活动中让幼儿意识到应该如何对自己、对别人、对班集体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自觉性。开展游戏活动。使幼儿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大家的利益。增强了集体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促使幼儿主动性的发展。使幼儿心理产生强烈的愉快体验。通过自身活动获得发展。

二、教幼儿一些基本技能。使幼儿树立自信心

能力是幼儿入学后能否适应小学生活的主要条件。入小学后。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学会听清、理解、记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让幼儿会听。能听懂老师的话。幼儿只有在听懂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在一日的教学活动中。应利用一切

(二)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在活动中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让幼儿“说”。可能的机会和环境。让幼儿学习听懂老师的话。

(三)鼓励幼儿克服困难。独立完成任务。老师要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如让幼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

(四)积极争取家长合作。共同注重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只有“家”“园”密切配合与共同重视。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自己拿主义做决定的能力及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能力

创造性的认识特征是儿童学习的良好品质。训练幼儿发散思维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在活动中。我们积极训练幼儿的这种扩散思维能力。要及时发现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类创造性游戏来满足幼儿创造表现的愿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不是让幼儿被动地消遣地适应。而是促进幼儿身心向前发展。增强个性在生活中的适应能力。是让幼儿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上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幼儿园应注重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幼儿衔接”中我们应重视的问题。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3

幼小衔接,要多关注生活细节,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几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但幼儿园里教师不间断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许多孩子如果没有教师提醒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该喝水或者如厕的,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仅包括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指导行为中细节的转变来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4

学前教育宣传月心得体会教师

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我觉得十分幸运,正如我在面试时所说的那样:“我喜欢跟小朋友们在一起,我觉得能每天和他们相处交流,让他们在入学前就有一个好的启蒙和开始,是一件充实而有意义的事。”而当我真正进入大学,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入门课的学习,才发现,外表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其实里面蕴含了很多很多理念和知识,这门课的学习也让我认识到了学前教育专业背后的那些故事。从学前教育的由来以及发展直到现在的概况让我深深震撼了,这看似很小的一个教育板块其实包含的,竟是对受教育者今后的人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很多人眼里,这门专业的教学任务很简单,但真正接触才会明白,越是面对年幼的受教育者,越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否则失误了,耽误的是受教育者今后的整个人生。这是我对这门课的总体认识。

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学前教育史,把我们带入了孩子的世界。我深深记得侯莉敏老师给我们讲课时所说的那句话:“幸福就是彼岸,我们每个人从出生都是奔着幸福而来的,没有人是为了追求不幸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句话仿佛让我看到那些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他们亦是为追逐幸福而来,而今后我们将作为他们人生中所受教育程度中的第一任老师,虽然面对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年龄很小,但是,今后将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有责任带着他们,引导他们今后奔向幸福的路。

而令我触动颇深的则是吴慧源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幼儿园纪录片,那部纪录片里的所有孩子们,真的就像小精灵一样。他们的一言一行让我懂得,很多时候,很多大人都会不屑于去了解孩子的世界,但是其实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很大的世界,他们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他们会从平时看到的大人的世界里折射出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感悟,这一点多么容易被忽略,却又对孩子的教育有何等重要的作用。看了那部纪录片以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突然觉得肩负使命。今后,我将要用自己的能力,在他们一生中属于学前教育的时间里,将他们守护得好好的。

孩子们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孩子们的热情,孩子们的爱,已经温暖了我的心,我清楚的知道我从事的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所走的是一条充满青春气息的绿色道路,我在给孩子们的爱应该是真挚的、无私的爱,在孩子们生病需要关心的时候最需要爸爸妈妈给他们带来关心、呵护,同时也需要老师悉心的照顾、关心着他们,我知道孩子们需要老师带给她们美丽的笑容,同时我也知道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能把这种坏的情绪给孩子们,孩子们的心灵是最纯净的海水,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童话,所以有不开心的事情,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要在他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张善良充满微笑的脸,每当我走进幼儿园都要换一个角色,不再是女儿,而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最喜爱的老师。

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来说都是重复着昨天的节奏,而我要告诉生活,我爱上这群吵闹孩子,因为这群孩子,我更加我爱上了这份幼教工作。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5

非常幸运得到了本次参加鄞州区“幼小衔接”研讨活动的好机会,本次研讨活动的内容安排的较丰富,我分别听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蜈蚣叔叔的袜子》、大班美术活动《帽子畅想曲》、一年级语文课学习拼音和美术课《新朋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美术组的研讨,杨老师在研讨中提到学前儿童做好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准备,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幼儿园和小学如何“为儿童作准备”,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产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转换,更存在着教师角色、同伴关系、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等因素的极大变化。

首先,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

在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得五彩缤纷,桌椅可以移动,游戏材料丰富多样,有各种活动区、各类图书、玩具,可供儿童自主游戏、观察、娱乐,活动的空间较大。而在小学,教室布置比较单调,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桌椅,几乎没有活动的空间。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学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幼儿园,教师像母亲一样照顾幼儿的饮食、睡眠、冷暖、卫生等,与幼儿有相当多的个别交流。在小学,教师固然也会去照顾儿童的生活,与他们个别交流,但其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班级管理上。

第三,同伴关系的改变。

儿童进入小学,在幼儿园里熟悉的小伙伴很少有机会在同一个班级,他们得面对陌生的新伙伴。而且他们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平行协作的同伴关系在小学的学习中增加了竞争的因素。

第四,行为规范的新要求。

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对儿童的学习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有了新的规范性要求。比如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思维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作业要按时完成,日常生活要自理,等等。

第五,对儿童的学习期望的变化。

在幼儿园,孩子也要学习,但对他们的学业知识与技能还没有严格的任务要求。进入小学以后,学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他们必须完成的,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量大幅度增加,在质的方面也有一系列硬性的、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教师和家长又往往以学生学科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并对其提出期望。

在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不是让幼儿被动地消遣地适应,而是促进幼儿身心向前发展,增强个性在生活中的适应能力,是让幼儿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上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幼儿园应注重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幼儿衔接”中我们应重视的问题。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6

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适应小学的生活,作为家长,我们也是多方取经,与身边家里有小学生的朋友多交流,了解小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情况,同时结合自家孩子的情况,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让学习成为常态化,让学习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第一,为孩子营造学习的环境,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学习并不是只有小孩子要做,爸爸妈妈也是要学习,学习是一件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是一件持之以恒,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我们作为父母也是在家多看书,陪孩子一起学习,通过良好的氛围,将学习这件事情融入到孩子的日常中。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告诉孩子学习、吃饭、睡觉一样,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强化孩子学习的意识。

2、第二,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和孩子的交流中,通过孩子的兴趣,找准切入点,让孩子意识到学习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识字以后,可以自己读书,不需要爸爸妈妈有时间才能给他讲故事,想看故事书,自己在家随时可以看,让孩子意识到通过学习他可以获得很多东西,让他更有动力去学习。当孩子意识到了学习的好处时,自然学习不会成为他的敌人,就会从被动你要他学,成为我想学,至少现在哆哆对于识字这件事情是没有任何的抗拒,会经常主动问这个字怎么读,因为他爱看书,想看书,就要识字,自然看的书多了,识字也就会更多,还会引以为豪的说爸爸妈妈的书上面的字他也认识。其实,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识字是很重要一件事情,因为只有不断的多识字,他才能看更多的书。

3、第三,习惯的养成,这是最难做的一件事情,需要你和孩子一起为之努力的。因为人都有惰性,更不提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玩具与书本之间,孩子肯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就像我们大人在手机与书本之间,大部分人会选择手机一样,因为毕竟书本是枯燥的。那么习惯的养成更显的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习惯的养成来让孩子更加自律,前提是你也要自律,这是我们家长必须明白的一件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何况是对自己的孩子呢。在这事情上,我也并没有做的很好,尤其是在哆哆四岁多的时候,我就开始让他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毕竟初为人母,自己也需要学习,在坚持和孩子学习沟通上,都没有做的很好,尤其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的态度也不是很好,因为内心的焦急,总是看重孩子学习的结果,在无形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后来也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学习是需要细水长流,不能急于一时,放平心态,学会享受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陪孩子一起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让你的陪伴帮助孩子渡过一个个枯燥难熬的前期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会持续一个月,当我们顺利的渡过这个一个月,虽然孩子有时候也会有不爱学习的时候,但是学习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对于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会有太多的抗拒。

4、第四,增加学习的趣味,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孩子的天性还是玩,我们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和孩子的互动,让孩子知道学习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看到学习的多面性,激发孩子探索学习的奥秘。还拿识字为例,我会和哆哆玩识字比赛,看谁认识的字多,互换角色,我们虽然作为家长,但是在学习面前我们是平等的,我会让哆哆当提问人,我来回答,然后我故意答错,然后他很有成就感的说他认识,让孩子在这种小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给他带来的小小“成功感”。

5、第五,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可以具体的提出来,并适时的给予鼓励,告诉他,他很优秀,不断给孩子心理暗示,他可以做的好,他可以做的到,甚至可以做的更好。当然,如果表现的不好,自然就要批评,奖罚一定要分明,增加孩子的抗挫能力,毕竟上小学以后,面对学业的压力,他们会来自于各方面的比较,突如其来的变化,孩子的心理不一定能及时的转变,所以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鼓励和赞扬会让孩子更加阳光,但是一定要告诉他做错事是要承担责任,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6、第六,做最充足的准备,在家的日常学习对于文化知识的储备毕竟有限,7月份我们也为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帮助孩子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除此以外,我们在孩子这三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中,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报过乐高,英语和跆拳道,经过1年多的学习,孩子无论在智力开发还是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总而言之,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在孩子慢慢心理成熟后,自主学习才能实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一直坚定的陪伴孩子,在我们的陪伴中,也会告诉孩子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坚持做的一件事。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7

幼小衔接培养习惯包含很多,如:良好的坐姿写姿、认真倾听的习惯、勇于表达的习惯、自己整理用品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早睡早起的习惯等。

今天通过观看《“幼小衔接,家庭在行动”之培养习惯》,我收获很多,通过两位专家的解疑,我了解到了“自然后果法”,对于上了小学的孩子,每天丢三落四,导致家长为孩子的行为买单,每天着急忙慌的去学校给孩子送学习用品,家长的包办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当出现丢三落四的行为时我们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让他自己对带来的坏的或者好的结果进行负责。

一个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契机,给孩子机会去养成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的社会学习都是从身边的人和环境汲取的,家长要把言行代替说教,而且不要一上来就希望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从不会到会,让孩子感受到这个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孩子的认知在家长和老师的评价中形成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谨慎用词,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要正确看待孩子发展的过程。

幼小衔接不是到大班才开始的,是从小班就开始的,帮助孩子自然过渡到小学,将来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不仅需要老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也需要家园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8

学前教育宣传月心得体会教师

我依稀记得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糊里糊涂地填写了一个听说毕业后很好找工作的专业—学前教育。其实对于学前教育一点也不了解,当时只是从字面意思理解了一下:就是给上学前的孩子实施教育嘛。嗯。毕业后还是搞教育的,做老师多好!家人也这么看,于是乎就傻傻地填写了。

录取之后才知道四年要挑战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技能课比普通专业要多,理论课也不少,成天忙得不行。特别是当有人问:“你学啥专业啊?”我一脸正经搬出专业的高大上名词:“学——前——教——育”,人家一句:“哎呀,幼师呀!”简直是词少却很扎心,而且穿透力还很强。回老家之后,心被扎得就更深了,相信大家都懂。但是随着不断地学习,发现自己愚痴的不得了,而孩子真是智慧的不得了。感叹啊!唏嘘啊!当学习越来越深入的时候,便开始接触到了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

大学期间在一所幼儿园的实习,第一次接触孩子,就被孩子感染到心灵深处了。北北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有一次他在教室里问我,“你们(指老师的照顾)这样做是在爱我么?”我幸福地回答道,“是的。”偶然间简单的话语让我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就是对孩子的爱。我才真正懂得那句话——“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才慢慢从喜欢孩子成长为爱孩子,才逐渐成长起实实在在的能力——不光交给孩子知识、技能,还能够真正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助力孩子生命的发展。

走出学校后,我才了解到学到的只是理论,更多的需要实践,最后要落实到责任上。当听到孩子那一声声“老师早”、“老师再见”;当孩子牵着我的手,拽着我的衣服跟在我身后时,我最真切地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自豪与温馨;当孩子们走到我跟前,悄悄的告诉我他们的一些小秘密时,我感受到了孩子的信任带给我的震撼;当孩子们等着大大的眼睛,专心聆听我的教导时,我感觉到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对自己智慧与人格的挑战。

多少次,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我感受到了快乐和欣喜;多少次,和孩子们一起念儿歌,我重温了童年的圣洁和美丽;多少次,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我忘却了烦恼,没有了忧虑。而正是这无数的多少次,充实了我的教师生涯,也装点了我的人生。虽然做幼师不像演员那样总是拥有鲜花和掌声,也不像学者那样拥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仍已拥有这份平凡而富有创意的事业而骄傲,而自豪。

慢慢的我也品味到了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我开始庆幸自己加入了这样的集体,不仅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自身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还让我拥有了一群团结友爱、互信互助的战友。

“起始于辛劳,收结与平淡。”这就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不时的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交谈,顺手帮他们拉拉衣角、提提裤子、系系鞋带。平和的微笑、自然的举动,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才是我们幼教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提供幼儿合适的教育,才会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言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不能停止,因为肩上的这份责任。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用心的去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幼儿教师!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9

关于“幼小衔接”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在幼小衔接中做好哪些准备呢?幼小衔接工作并不只是开始干大班下学期,它是贯穿于整个幼儿园生活,这些好习惯应该是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帮助孩子养成的。老师和家长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一些锻炼的机会,放手让孩子们慢慢自己去适应,给他们信心。其实幼儿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起,老师们就在做了,只是大班的时候要求更高一些,更接近小学一些。

在“幼小衔接”中的学习准备中,我们不得不提“任务意识”。幼儿的“任务意识”是指幼儿在心理上具有努力完成制定工作或任务的意识或倾向性。一定的任务意识,可以让幼儿渐渐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形成初步的学习意识与责任意识,为适应日后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样的不好,终生受其害!”在日常生活我们在幼儿园会注重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通过“大带小”、“小小气象员”、“小小营养师”“小小值日生”、“小任务记录”、“日记分享”等活动,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如:整理皮球桶、分类餐具、照顾动植物、穿水壶带……鼓励幼儿学会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良好的任务意识。

在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任务意识的发展也无处不在。如:游戏前的材料准备;游戏中的协商分工、任务分配;游戏后的收拾整理、交流分享等。在这些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制定计划,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完成任务的信心。

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在任务意识中,我们要引导家长和我们一起携手共进。家长可引导孩子选择难度适宜的家务,作为孩子的专属长期小任务,如:给植物浇水、饭后收碗筷等。在日常生活中用口头指令给孩子布置小任务。可以是转述家长的要求,也可以是让孩子直接完成。和孩子一起商量并制定每日计划,鼓励、支持幼儿独立完成任务并记录。

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要从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以幼儿喜欢并能欣然接受的方式进行培养,使他们能在教师、家长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任务意识与能力,轻松、自然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让我们携手一起行动!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10

1、激发孩子的热情。热情是积极的源动力。孩子对小学有向往之情的话就会乐意去学校乐意去学习,所以家长假装无意在孩子面前说“哎呀,宝贝已经长大了,该去上小学了,真厉害!”“小学里好多小朋友一起玩的!”等话语,激发孩子对小学的探究心,让他可以以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小学。

2、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心。小学里孩子多,老师不可能像幼儿园一样照顾到每一个孩子。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最起码要能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独自解决的上厕所,喝水,吃饭等问题。

3、要陪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进入一个新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要培养孩子主动与外界接触,主动交友的能力。学校里小伙伴很重要的,让孩子一开始就交到朋友可以提高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让他对学校充满喜悦之情,而不是独自一人,孤单无伴,对上学充满厌恶。

4、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老师无法全程陪伴的时候小孩子的安全意识很重要,家长要对孩子灌输一些安全知识,比如说不要爬高上低,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让孩子对自身安全有一定的认识,家长才能更放心。

5、忽然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孩子有可能会很迷茫很无助,还有可能会大哭,这时家长要做的不是训斥而是耐心安慰要告诉孩子他已经长大了,要学会适应环境,耐心引导和教导他与外界接触的办法,让他得到安全感,才能慢慢适应环境。

6、学习。小学学的课程与幼儿园有了很大的改变,家长要做好准备,给孩子进行适当的教学,让他对要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成就感才能激发上进心。小学一节课的时间要比幼儿园长,要培养孩子的耐心,让他可以在这四十五分钟内集中精神,认真学习。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很荣幸听朱泳老师讲解的《回归真实生活亲子准备进行时》让我对幼小衔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幼小衔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种适应小学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同时要强化幼儿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进入小学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更多的事情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指导幼儿学会收拾自己房间,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一些简单家务劳动。

幼儿园除了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外,同时也为幼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明确责任义务。承担教育使命,引导观念,把握衔接重点传递教育智慧,提升衔接质量,建设有效家园。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做好衔接工作。营造良好的家园教育氛围。

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篇12

学前教育宣传月心得体会教师

转眼我家宝贝已经在中心幼儿园学习生活了两年时间,从小小班到小班,她经历着幼儿园和家这两个大家庭的教育和关怀,看到她不断地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妈妈的我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家庭教育心得和体会:

1、自信心的培养。有时我们家长总会懊恼孩子在家能唱会跳的,出去就怕生害羞,不愿意表现自己,我认为这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通过这次“六一”文艺表演,我深刻感觉到孩子自信心对于孩子性格培养的重要性。“六一”我们小二班的舞蹈是“大王叫我来巡山”,我女儿作为三个领舞中的一个,特别自豪,每天上学、回家都在练,加上老师和我们的鼓励和表扬,无形中提升了她的自信心,所以就算是表演结束后,无论带她在饭店、银行、商场等公共场合,她都能毫不怯场地进行表演,更好地向大家展现自己。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活泼、开朗的健康性格。所以我认为不用埋怨孩子不爱表现,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多鼓励孩子,根据孩子的爱好培养她在某一领域的技能,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2、与孩子平等交流。我认为与孩子交流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平时我会把女儿当好朋友一样跟她交流。例如,带她出去玩,我会征求孩子的意见,问她想去哪里,如果可行,就去,不可行我会告诉她为什么,然后跟她建议另一个地方,问她可以吗?一般孩子都会接受。吃东西、买衣服各方面,我都会让她参与其中,问她的意见,这样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很受重视,而且孩子特别乐意给出自己的意见。

3、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如果到了吃饭时间,孩子还在玩,跟他说吃饭了,他一定不会配合,而是继续玩,这时候我就不会强行让她去吃饭,而是跟她说”宝贝,到吃饭的时间咯,你还需要玩多久呢?咱们再玩两分钟好吗?”孩子有时还会讨价还价,说5分钟,我就会说5分钟太长了啊,饭菜会凉,三分钟吧。孩子一般都会同意,到了时间,孩子会乖乖去吃饭。这招真的很管用,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的时间。

4、对孩子说“我爱你”。平时我会经常跟孩子说“宝贝,我爱你”,“妈妈最喜欢你了”,“你是妈妈最爱的小宝贝”,让孩子感受到我的爱,增强孩子的安全感,会让她知道这世上有父母如此的爱她,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的教育是个很大的课题,我们作为年轻的家长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总结、改进。

延伸阅读

幼小衔接心得(收藏6篇)


当我们恍然大悟深受启发,对某件事有了新看法时,我们此时就可以及时将其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应该以自身的语言为主,写心得体会会遇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幼小衔接心得(篇1)

时光荏苒,我们的宝宝结束了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家长可在入学前几个月,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关系等。使他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这样,从思想、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有学习负担地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轻、愉快地完成。孩子入学后,也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了。

二、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

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而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听读写能力。

逐渐培养幼儿讲述故事、复述故事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读物,组织集体朗读,并进行耐心指导,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家长应每天坚持指导孩子阅读,不久孩子就会自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再就是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看连环画、下跳棋、折纸、画画等。适当减少游戏时间。例如,让孩子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学写阿拉伯数学、中文数学以及简单的词汇,每天做几道算术题和简单应用题。

四、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小学的需要。例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等等。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孩子在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此外,要使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当小学生的积极准备。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生活,他们很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以为上学很好玩,背上书包很神奇,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随机应变能力。家长应帮助幼儿调整情绪,做好当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幼小衔接心得(篇2)

幼小衔接讲座心得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名为“幼小衔接”的讲座,这场讲座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经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描述我在讲座中学到的重要信息和我的心得体会。


讲座开始时,主讲老师向我们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她指出,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顺利过渡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她还提到,由于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方法的变化,许多孩子在这个过渡期会面临一些困难。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幼小衔接的工作,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小学中顺利适应和学习。


接着,主讲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幼小衔接的几个重要环节。她提到,家庭环境是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家长需要提供温暖和稳定的家庭环境,并鼓励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她介绍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差异,指导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内容。


在讲座的过程中,主讲老师还分享了一些幼小衔接的实践经验和策略。她建议我们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之前,尽量预先安排一些小学前教育活动,比如参观小学、与小学生互动交流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对小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减少他们的紧张和压力。她还鼓励我们多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与老师和其他家长交流,以加深家校合作,共同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场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帮助。我意识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的家长,我应该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和支持他们学习的环境。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内容。


我还学到了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我打算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之前,安排一些小学前教育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与小学生接触,并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我也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跟其他家长和老师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这次参加的“幼小衔接”讲座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帮助。我学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了解了幼小衔接的几个环节,并掌握了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我相信,通过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我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并顺利地学习和发展。我也会将这些知识和经验与其他家长和教育者分享,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小衔接心得(篇3)

参加苏幼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的感受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苏仙区幼儿园举办的活动。我第一次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完之后,感受颇多。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两位老师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学习的地方。

首先是两位老师的亲和力。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让孩子们深受感染,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老师的耳语就象一首优美的旋律,让孩子和家长都饶有兴趣地聆听。

精彩的地方还可以带动孩子们加油,让孩子们动静结合,老师可以自由进出。但这种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所以老师平时和孩子相处很愉快。

其次是课堂的组织。两堂课都是在孩子的玩乐和游戏中进行的。作为父母,平时很少会花时间去真正的陪孩子玩或者学,有时候教一下就没有耐心了。

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帽子正好。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做帽子和玩游戏。

所有的孩子都玩得开心。而第二个活动:自制交通工具。

老师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然后让孩子们用水果,蔬菜,橡皮泥和一些废旧物品做自己的交通工具。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两项活动一定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上孩子们的互助合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常说要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而到初高中以后,要真正做到却有一定的难度。

但幼儿园的这两个班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能力。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她们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和皇帝。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而在幼儿园,这些活动让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特别是大二班的课,小组讨论和小组创作,孩子们都能够各抒已见,一起动手制作出了精美的飞机、汽车、轮船等等。小朋友们如果能够长期这样互帮互助,今后可以解决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学生的讨论,小组活动,共同**远胜过老师给他们让的一节课的内容,更多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谢苏仙区**幼儿园给了我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更加感谢的是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培养,对孩子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看到了宝贝们的成长和进步!为了宝贝们的明天更加绚烂多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

走进小学感悟成长

实小幼儿园开展“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活动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转折点。适逢第五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实小幼儿园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于6月6日下午,组织大班幼儿前往实验小学进行了参观,让他们真正地接触小学生活。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先参观了小学校园,了解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然后参观了小学课堂,体验课堂活动。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聆听哥哥姐姐们琅琅的读书声,聚精会神地倾听着老师生动的讲解,注视着哥哥姐姐认真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样子,体验着小学上课与幼儿园上课模式的不尽相同,体会身为小学生的荣誉和自豪。随后,在宜人的校铃里和一年级的兄妹一起携手走出校园,过了小学瘾。

活动结束,大班老师们还与小学一年级教师进行互动,针对幼儿园如何有目的性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小学前的心理准备等提出了困惑,小学教师也现场对大班老师们进行了具体的教育指导。

走进小学,让大班幼儿近距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受到了小学校园生活的无限魅力,激起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同时也让家长们深刻地体会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走进小学”是实小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中的又一成功之举,全力营造了“关爱幼儿、遵循规律、科学保教、幼小协同”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助推了幼儿园和小学双向科学衔接!

参观之后我们还开展后续活动: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梳理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模仿小学生的行为(课间十分钟,整理书包……)等等。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他们人生旅程的一个转折点,相信今天“走入小学”系列活动能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小学概念,为不久的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心理、习惯、能力的准备。

同时,我们也相信,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一定能够让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一步更稳定、更好

幼小衔接心得(篇4)

今天与许多老师共同参与了“幼小衔接”主题论坛,活动中的发言人都是与“幼小衔接”工作有着直接关系的,有专家、幼儿园园长、幼儿园一线老师,小学校长、小学一线教师,更有一名一年级新生的妈妈。听了他们的发言,我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妈妈,与论坛中的发言内容产生了许多共鸣,但是也同时伴随着深深的无奈。每一个发言者都代表不同的立场,对于他们的行动实践也都有着不同的理由,她们所做的都没有错,都是为了孩子能更顺利,更愉快得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但是还是无力地让我们的孩子活得很累。

这与中国国情、中国教育现状和中国教育水平密切相关。我认为这样的论坛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我们如果整天抱怨也是没有用处的,我想还是主动去尝试接受,尝试适应,力所能及的做些实事去帮助孩子。

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大班,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适应是幼儿园的首要问题,那么幼儿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作为一线幼儿园教师,我自己的孩子也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程。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要增强孩子的小学入学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多次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要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同时,要增强学习兴趣,增强孩子在正常活动中的听说能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指导他们听故事、歌曲和书籍来欣赏文学作品。

同时,引导孩子大胆质疑这些文学作品,激发孩子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要放弃任何能帮助孩子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以互相教导的方式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写字的可写书籍,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一定量的计算内容,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儿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儿童逐渐对计算机产生兴趣,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使儿童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还有就是加强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感和独立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力求创造条件,在各种活动中有机渗透,让孩子们自然地理解、接受。如:

运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班级集体中加强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等。每个环节的自觉引导,使我班的孩子只有这些能力,才有真正的成长意识。

我认为,通过幼儿园和孩子家庭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小学入学之路会更加平坦。

幼小衔接心得(篇5)

幼小衔接讲座心得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幼小衔接的讲座,非常受益匪浅。在这个讲座上,我们探讨了如何在幼儿园和小学间搭建更完善的桥梁,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在讲座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课程转换、心理适应、家园合作等方面的知识。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在这次讲座中的所学所感。


我们明确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孩子的成长重要阶段,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而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育方式、环境和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异,一个良好的幼小衔接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了解到,幼小衔接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适应小学的学习任务和生活规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打下更好的学习基础。


我们深入了解了幼小衔接的策略和方法。在课程转换方面,我们学到了如何从幼儿园的游戏式教学过渡到小学的系统化教学。针对这一过程,我们需要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转换。我们需要做到既保留幼儿园阶段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又逐步引导孩子们适应小学要求的学习方式。在心理适应方面,我们了解到幼小衔接期间孩子们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如分离焦虑、适应困难等,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和呵护。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是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的关键。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密切沟通和合作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讲座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实践案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幼小衔接的实施方式。例如,一所小学通过与附近的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过渡班”活动,为幼儿园毕业班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过渡的环境和平台。在这个过渡班里,孩子们可以逐渐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能和小学生们建立起友谊和互动。一些小学也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调整,为幼儿园之后的学习过渡做好准备。例如,在数学课上,从简单的数数和数量概念出发,逐步引入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一些实际的策略和方法。我相信,这些知识将对我未来的教学和家长角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将在课程转换过程中注意平衡游戏和学习的关系,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我也将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在孩子们的幼小衔接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这次幼小衔接讲座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有益的经历。通过学习和了解,我增加了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实践方法,并对自己的教学和家长角色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和目标。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幼小衔接心得(篇6)

时间过得很快,孩子刚进幼儿园上小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他将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许多家长一定被一句话警醒着:“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的,求学,说远点,关系到就业,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幸福。读小学一年级,是人生的又一个起步,怎样成功跨好这关键的一步呢?许多父母对怎样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颇为关心,甚至可以说有点焦虑。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幼小衔接时期的教育既重视又不过分紧张。

学龄前儿童如何做好入学准备,家长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开展学前教育。

1、确保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新生活的起点上,家长在孩子入学的身体准备方面要做到:

(1)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们身心健康;营养饮食包括面包、谷类食品、水果、蔬菜、肉、禽、鱼等以及相关的替代品(鸡蛋、豆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应避免过多的脂肪和糖。

(2)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通过投掷、跑跳、攀登、随音乐跳舞等运动锻炼大肌肉;可通过蜡笔绘图,做拼图游戏,学用平头剪刀和拉链等,增强手的灵活性。

(3)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学习也有严格的纪律约束等情况,就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加快了生活节奏。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紧张的生活节奏,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可送给孩子一个小闹钟,从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慢慢增加定时闹响的时间,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做一件事情。至少提前一、两个月,开始作息时间的转换。按照穿衣、吃早饭、步行到校所需花费的时间量,确定起床时间,让孩子习惯这样的作息制度。

(4)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

(5)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

(6)重视的家长还可以入学前带孩子到医院作一次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是否有疾病感染,如有要立即抓紧治疗,以保证孩子健康入学。

2、做好向往上小学的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学校。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给孩子讲述即将开始的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手工课、野游,还可以热情地讲述孩子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如读书、测量、称重等,使孩子对学习和学校产生强烈的向往。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将要入学的学校外走走、看看,告诉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很多本领。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形成入学的心理期待。一般情况下,在5月份会开始报名,办理入学手续。父母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学校的长短。议论要避开孩子进行。

3、做好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毫无疑问,父母疼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孩子小需要家长的格外照看,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甚至连自己的个人杂务也由父母包办。孩子开始学习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什么?那就是用橡皮擦掉写错的字。不把纸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对6~7岁的孩子实在是一种挑战。但是,如果在家里经常干家务的孩子,手会变得相当灵巧,橡皮的使用就不会有问题。还有一位家长说:“我一年差不多要给他买100块橡皮,买了就丢这才是父母为孩子长大后获得幸福人生儿留下的最大本钱。!”有的家长说孩子的书包像“字纸篓”;乱得要命。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他们更需要学会自己做事情,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等,一定要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条理做事的习惯。比如衣服应该折好放在哪里、比如玩具应该收拾到哪里。给孩子买一个小书包,让孩子把自己需要的东西放进去,教孩子养成整理书包的习惯。要求孩子把东西整理好才能吃饭。过一段时间,要求孩子整理一次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培养自信。即使孩子做家务不够能干,灵巧。只要养成遇事全力以赴的习惯,也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孩子的进取心,责任感,爱心等的培养,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再事事替他们作决定,而是引导他们自己进行选择,一个孩子能否学习的好,关键在于他否具有学习能力,即学习潜能。而学习潜能的培养就是从孩子学做日常家务和学会生活自理开始的。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孩子有意注意。

培养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们小学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并非智力落后,而是由于注意力涣散。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很有益。

4、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龄前儿童对于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通常感到既兴奋又紧张。的确,一旦走进校园,他们面对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儿园的陌生环境。

大多数的孩子入学时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较稳定的情绪,形成这一切需要时间和训练。如果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就有机会培养相关的个性品质的话,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其中包括:

自信——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再做努力。

独立——孩子应该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动力——要培养学习动力,增强孩子的求知欲。(要独特的鼓励,如写作;帮助别人)好奇心——必须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从所有的学习机会中获得乐趣。(鼓励孩子会问)毅力——使孩子学会做事善始善终。(遇难事,持之以恒)使孩子懂得凡是教师要求做的事情都应努力完成。如: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不半途而废。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够与他人相处,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和遵守公共秩序。

五、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学前儿童在幼儿园阶段就要参加多种活动,这些活动要求他们使用语言并解决问题。语言能力较差往往对他们入学后产生不良影响。

为孩子提供游戏的机会。孩子们发现世界,发展创造力和积累生活知识等方面的能力大都通过游戏。如,当孩子堆积木时,就形成了几何图形、物体造型、平衡等概念;和他人一起游戏,则有助于孩子懂得怎样协商合作。

多和孩子交流。孩子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家长要鼓励他们说话。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说话,以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现孩子的所知和不知,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学的,并且让孩子感到家长对其感受和思想的重视。家长还要主动与孩子说话,详细地讲解一些日常活动如吃饭、洗澡的过程。今天学到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每天要孩子有一点沟通,哪怕15分钟也好。学会与孩子交流之中的问与答。家长面对孩子不应该只是说“是”或“不是”。提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比较和识别事物。家长回答孩子的问题则要尽量周全,可能的话,应鼓励孩子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如果家长不知道答案,就要对孩子坦言,然后和孩子一起尝试找出答案。

每天为孩子朗读。为孩子朗读可以从孩子出生时起,并在整个学前阶段持续不断。虽然孩子在开始时可能听不懂这些故事或诗歌,但是孩子可在听的过程中知悉家长的声音,和家长产生亲近感。此外,孩子的身边经常有些阅读材料,可使其对语言和阅读的兴趣较快增长。

控制孩子看电视。电视是孩子身边仅次于家长的最具影响力的老师。好的电视节目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促进学习,坏的节目或过长时间观看则适得其反,甚至有害健康。

多为孩子提供接触外界的机会。孩子的多样化经历将有助于他们了解这个世界。无论家居何处,周围环境都蕴含着新的体验。一个星期与孩子有一次共同学习的机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发现一些什么,议论一些什么。可带孩子到周围散步,坐公共汽车,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动物园等公共场所。还可依孩子的兴趣,让他欣赏和学习音乐、舞蹈、绘画。

客观评价孩子的能力和兴趣。一方面,家长要为孩子确定高标准,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另一方面,孩子的压力过大,总被要求做一些不感兴趣或力所不及的事,就会感到难过和沮丧。家长不要盲目指责孩子“笨”、“傻”,那样会极大地挫伤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影响他在学校中的表现。孩子做得好的事情,家长则要予以表扬。

总之,我们父母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一关,充分地做好上小学的准备。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分享12篇


我精心为您准备了关于“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的相关内容。做事一定要有计划,有计划一定要按时完成,在一项工作提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制定几套备选的方案,方案的应用如此普遍,但是很多人经常抱怨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有需要的群众请前来筛选!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1】

20xx年5月8日8:30—11:30

东方半岛小学

参观东方半岛小学,体验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和学习常规;观察小学

生下课、活动的情况。

1、师幼 8:00 在幼儿园班级集中,介绍参观东方半岛小学的活动内容、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8:30 整队一起去东方半岛小学。(认识校牌、校名) 在整个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1)、在参观过程中要认真听,仔细看,不脱离队伍。

(2)、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

(3)、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升旗仪式

3、带领幼儿观看社团活动:

(1)参观大操场:访问操场上的老师、小学生,了解各场所的用途。

(2)参观功能室: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

(3)组织观看小学生做操。

4、在三楼多功能厅参加互动活动

(1)听小学老师介绍小学的学习模式和生活常规,激发幼儿做一个光荣合格的小学生的愿望。

(2)观看“东方半岛小学文明礼仪操”或“英语操”互动活动

提问:你参观了什么学校?知道了哪些情况?你发现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参观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吗?谁帮助了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到了小学,你准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领导:刘芳总负责。

刘芳负责联系东方半岛小学招生办主任胡春雷、做好参观小学的工作的安排。

谭艳负责带领幼儿园师幼、家长到小学。

各班级三位教师和家长义工负责带好孩子跟着小学教师参观校园、观摩升旗仪式、早操、参观功能室等。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2】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例如:参观小学、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来园讲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幼儿画出“我心目中的小学”等。幼儿在活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对上小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问一些有关小学生的问题,如上小学后还能带玩具吗?上课时我想小便怎么办?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多了解有关小学的知识,我设计了“我快要上小学了”活动。目的是想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进入小学后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活动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萌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2、更多地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参观过小学。

2、多媒体课件: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3、幼儿把画好的“我心目中的小学”图画粘贴在展板上。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提问:歌曲里唱的什么?它是谁的歌曲?

2、提问前段时间参观小学的事情,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

3、出示展板,请小朋友到展板前,讲解自己画的“我心目中的小学”是个什么样子。

4、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给予指导、总结并找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5、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6、幼儿分组讨论并说一说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7、教师小结:

①作息时间有了较大的变化。(课间只有10分钟,小学生要准备好下节课所用的东西、小便等)

②上小学后不能带玩具,但可以带体育玩具。

③上小学后,上课时不能随意喝水、小便。(应在课间十分钟做好这些工作,否则,会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④上小学后,放学回家后先做什么?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独自分类和整齐摆放主要学习用品,为人小学做好自理能力准备。

2、学会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3、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幼儿带来自己的小书包,课前互相欣赏书包,了解书包的功用。

2.小学生课本若干,课程表ppT课件。

3.各类文具:文具盒、卷笔刀、铅笔、橡皮擦、尺子。

4.其他用品:水壶、蜡笔、绳子、毽子、毛巾等。

5.拍摄小学生整理书包过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

1.师:上次我们小朋友去参观了实验小学,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学校有教学楼,里面有教室、图书室、微机室、阶梯教室,学校里有老师和许多小学生,老师每天给小学生上课。

2.师:小朋友们马上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上学必须带什么?(在问答中帮助幼儿归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教师小结:书包里要放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书本和文具。

二、学看课程表

师:小学生每天要带什么书?怎么才能知道?

1.播放课程表ppT课件。

2.引导幼儿讨论:(1)这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你能看懂吗?课程表上有什么?(2)小学生一天有几节课?上午几节?下午几节?都有什么课?(指导幼儿学看课程表)(3)你能看懂课程表吗?还有什么问题?

教师小结:课程表可以告诉我们每天有几节课,上什么课。有了课程表,我们就能按课程表来整理书包里的书。

三、学习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1.认识书包,了解书包的结构。

(1)师:书包是小学生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也即将成为小学生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个书包,那你们的书包是怎样的呢?请你拿出来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

(2)请1名~2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书包。认识书包的各个部分、颜色、图案。

2.操作探索,幼儿第一次学习整理书包。

(1)师:书包有什么用?那你们会自己整理书包吗?我们来试一试。(幼儿自由整理书包,老师巡回观察,注意幼儿整理书包的不同方法。)

(2)请两位用不同方法整理书包的幼儿示范给大家看,要求边整理边讲述并解释这样整理的理由。

(3)讨论:你觉得谁整理书包的方法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整理书包时,大书放下面,作业本放大书上面:各种文具有序整齐地放入文具盒中,文具盒放本子上面;晚上整理书包要按第二天的课程表来进行。

3.幼儿第二次整理书包。

(1)播放小学生整理书包过程的录像。

(2)师:假如现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请你们按课程表整理书包。想想该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呢?请你们按照正确方法再次整理书包。(教师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教师小结:要学会看课程表,找出对应的课本和作业本,再将它们归类好,按大小整理摆放整齐。

四、学习整理其他用品

1.(出示水壶、蜡笔、绳子、毽子、毛巾等)师:你觉得这些物品该如何整理?为什么?

2.师:现在我们再来整理一次,看看谁会用刚才的好方法又轻又快地整理。

教师小结:水壶和毽子这些用品可以放在书包两侧的小袋子里,方便取放。

五、听《课间十分钟》音乐结束活动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4】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xx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

衙口中心幼儿园 二楼 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

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高丽卿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吕寒珊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衙幼青年教师—施茵茵)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施菲菲)

10:10~11:00 对话研讨

11:00~11:30 专家点评尊道附小苏明强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小朋友观摩小学生上课、下课的活动情况,了解在小学读书的有关要求。

2.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推进幼小衔接无缝接轨。

二、活动时间:

20__年_月16日(第8周周一)上午8:30—10:30

三、参加人员:

中心幼儿园师生、家长义工,我校一年级班科任及部分教师代表、文员、当值保安等。

四、具体安排:

(一)上午8:40中心幼儿园5个班小朋友到达学校,我校接待人员8:35在门口接待。

接待安排:中心幼大1班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二)8:50—9:20 观看升旗仪式

→观看观看升旗仪式的位置:因考虑尽量不要影响学生出队的位置,请负责接待的老师把小朋友先带进运动场的草地上,待各班队伍稳定后再安排位置。

(三)9:40—10:20 观摩一年各班学生上课(彩灵级长落实细节)

1)带班观看教学活动(10-15分钟);→(随堂听课)

一年(1)班:语文

→中心幼大1班

一年(2)班:英语阶梯室

→中心幼大2班

→中心幼大3班

一年(4)至(6)班:综合科(音乐、体育)

→中心幼大4班

→中心幼大5班

2)各班课前精彩2分钟安排一名学生发言:就读小学后的变化与收获(由班主任落实)

3)课程环节中体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与我校师生的互动。

(四)9:40—10:20带小朋友参观校舍与功能室

(五)10:20—10:40 各班孩子大合照、返程回园。

(六)教学研讨

1)数学学科:执

2)班级:一年(1)班

时间:(待定)

3)参加人员:中心幼儿园教师、我校一、二年级数学老师、班主任

五、细节落实:

1.新闻报道:一年级

2.学校门口LED:__(热烈欢迎__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老师们、家长们莅临我校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3.拍摄:惠苹

4.升旗仪式落实:__、体育科组老师

5.各功能室场的开放、清洁等:杨主任及室场负责人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活动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组织他们去体验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投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让教师进行拍照,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有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并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开展整理书包比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开展《飞快行动》、《一棒接一棒》等动作敏捷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将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每节课35—40分钟左右。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一半先生》、《犟龟》、《鹅太太洗澡》等作品,让幼儿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缺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

(3)知识经验的积累: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1、看着画面,讲述《着急的豆豆》,学会必要的等待。

2、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入小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幼小衔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大关口。以上这些方案是我们的初步设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7】

为了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 幼儿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班级:

活动时间:20XX年3月—6月,活动时间为一学期。

活动班级:大一班 、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

 三、活动目标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20XX年3月)

1.成立幼小衔接接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2.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

认真学习纲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任务。

结合各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过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开“幼小衔接”活动。

大班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指导策略的经验进行分享。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在家长会上介绍《幼小衔接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

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XX年3月—6月)

1.开展《我上小学了》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2.参观小学、体验生活,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

3.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入学前思想准备: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学习方面的准备: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保证措施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落实目标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8】

一、活动意图:

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三、活动时间:2016年4月底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大班各班活动室、操场

五、活动对象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

六、活动形式

1、“红领巾、国旗的一角”升旗仪式

2、模拟小课堂、亲子访谈会

3、邀请具有小学教师身份的家长进行“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讲座。

4、教师与家长互动交流

七、活动准备:

1、注意适当调整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事先组织幼儿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以及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

3、关于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形式等注意事项提前通知好家长,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4、每位家长准备一条红领巾,尝试教会孩子系红领巾。

5、“走进小学”PPT及小视频、一两张爸爸妈妈小时候上学的照片。

6、邀请部分家长准备一个民间游戏与孩子一起玩。

7、邀请俩位老师家长参加活动。

八、具体活动流程:

1、8:00—8:45 入园接待、晨间游戏(爸爸妈妈的童年:民间游戏大集合、由家长代表分组带领孩子重温儿时的游戏)

2、8:45—9:10“红旗的一角”升国旗仪式、幼儿及家长代表发言、早操活动(由徐丽莎主持)

3、9:10—9:30晨间谈话:我的理想、爸爸妈妈的理想

4、9:30—10:10模拟小课堂

第一环节:走进小学(由担任小学教师的家长带领孩子一起了解小学、PPT) 第二环节:经典回忆录(爸爸妈妈上学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可以参与) 第三环节:唱响我们的童年(爸爸妈妈和孩子分别演唱儿时的童谣)

5、10:10—11:00“幼小衔接”专题讲座、教师简短家长会

幼小衔接专题座谈会发言稿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结束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学习,上小学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想家长们一定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孩子又长大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紧张的是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吗?能学得好吗?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让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来做个有准备的人,关注孩子的发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迎接新的挑战。

一.小学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最本质的变化是:幼儿园的孩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处于受成人保护、养育的情况下,他们对社会还不负有任何责任。而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孩子对社会承担的义务。新的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对孩子们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对新入学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家长必须充分了解这种变化,及早伸出温暖有力的手,扶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

让我们来了解几个主要的差别:

1、学习时间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 1 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全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 3-4 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 3 倍。幼儿园的孩子,白天可以在园内午睡两个小时左右,小学的孩子,中午一般没有午睡。一年级学生除每周上 24 节课以外,还有较多的集体活动时间,如早读、课间活动、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等等。小学的生活节奏明显快于幼儿园。这些都要求儿童具备承受重任务和快节奏的良好的身心素质。

2、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所学的只是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而小学有严格的课程标准,教师要按教育教学计划严格实施,教学方法虽然也力求直观性、趣味性,但较少采用游戏等形式,而以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等为主。在游戏中,心理活动的无意性和具体形象占较大比重;而进入小学的学习对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要求较高。

3、人际关系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是一个班

五、六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孩子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常常担忧一些以前不必担忧的小事,如大便了怎么办?口渴了怎么办?小学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增多了,除了课内、课外,还在校外、家里互相来往,除了本班,还有同年级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往。

4、学习要求

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基本上只要孩子吃饭、玩好,长得结实健康就满足了。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 100分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情绪受到影响。

另外,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园,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延,孩子也会不适应。

二、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一)为孩子做好入学前心理准备。

每年的一年级新生入学,常常会碰到这样的

一、二个孩子:不想进小学的校门,总想往幼儿园跑。这是为什么呢?就像孩子们刚进幼儿园时,总是要哭好多天一样,因为孩子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有一种不安全感,他难以接受一种新的环境,就会产生抗拒感、陌生感。如何消除孩子的这种感觉呢? 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使孩子对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对上小学产生一种向往。平时带着孩子从小学校园旁走过,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在新的环境里,你还能认识很多很多的新朋友,学到很多很多的新知识,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事,使孩子对学习和学校产生强烈的向往。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到小学走走、看看,告诉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很多本领。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进而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 二 ) 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保证十小时睡眠时间。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有选择、有节制地观看电视节目,如新闻、动物世界、少儿节目等,并要适当控制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督促孩子自觉遵守一天作息时间。

创设利于孩子生长的环境,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给,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家庭成员之间要互尊互爱,不当孩子的面争吵。另外,在家里,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学习小角落,备有写字台、书架、玩具架等,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餐巾等;学会在活动、游戏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图书、其它用具等。

4、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桌、书包、文具,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5、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叠衣服、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

6、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等。

( 三 ) 培养的良好习惯

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它不仅是自身素质的表现,更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发展。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得多,所以家长应该配合学校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1、学习方面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之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欲望、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可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1)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但是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当回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等。所以,平时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孩子多交流,关心了解孩子,培养孩子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上了小学负担太重,不仅要接送,回家还要辅导、陪读,吃不消。其实,孩子完全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关键在于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父母首先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就是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到时间后,父母对孩子作业的检查不是内容的正误,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检查作业,签字不是看我做对了没有,而是看我有没有完成,态度是否认真。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如果家长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陪读也就不存在了。

②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珍惜时间的习惯呢?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比如以 20 分钟作为一个学习阶段,在开始学习之前,应先提醒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喝水、上厕所、削铅笔、找本子等。当学习阶段一开始,就必须专心致志不随意离开座位,不允许干任何杂事,即使大人有事,也不能去打搅孩子。要等这一学习时段结束了再说。大人的这种态度特别有利于培养起“学习时间必须一心一意”的观念,从而养成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当然。 20 分钟的学习时段一到,就应该让孩子休息了。可以休息 5 分钟,超过了 5 分钟不利于孩子在下一个学习时段迅速地把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而达不到 5 分钟有不利于孩子消除视力和脑力的疲劳。休息时必须离开书桌,干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但不能懒洋洋地躺着或坐着,这样会影响下一个学习时段的精神状态。

③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写字姿势的习惯 。

读书要做到身正,肩平,足安。课本平放前方,胸离桌子一拳。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即: 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具体的入学后小学老师会作严格的训练。最好不要让孩子提早学写字。有的家长带孩子去练字,结果字没练好,却让孩子养成了错误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而错误的姿势一旦形成,会影响到视力,影响发育。到了小学,老师要来纠正,就会事半功倍,花了很多气力,孩子却总也改不掉。

(3)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对孩子进行合适的、正确的早期教育,就很难做到了。有些父母过分注重知识型的学习传授,如:这是毛,这是手(配放大的字),只告诉孩子字的读音,但没有帮助孩子分析字形。所以孩子以后无论在读还是写上,都会把两字混淆。所以,除了知识的传授,家长更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2、文明礼仪

入学意味着孩子从家里到了学校,开始了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与许多人接触交往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磨擦和矛盾,这就需要培养孩子文明礼貌方面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呢?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要从小就养成孩子良好的礼貌行为。如在车船上能主动给老人、孕妇、幼儿、病人、残疾人让座,并乐意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能在各种场合使用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请等);做客时,不乱跑、不吵闹。爱父母是子女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

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做到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讲道理,不任性;听别人说话时,要姿态大方地站好,眼看对方;外出或回家要向父母或长辈打招呼;要体谅照顾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礼貌的核心是尊重他人。

三、家长需要注意的培养方法

1、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孩子的优点

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父母喜欢拿着自己孩子的不足和他人孩子的优点作比较。“你看,人家某某考了95分,你怎么才考了80分呢!”“你看人家谁谁从小就当班干部,你怎么就不行呢?”诸如此类的话随时都可以听到。这些父母没有细想,他们不自觉说出的话是多么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曾经有一个孩子说:“我爸爸成天说我这不如人那不如人,我真想让他去给别人当爸爸。”不知道做父母的听到孩子这样的话,该作何感想。

每个孩子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学习时,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每个孩子到达终点也都会有差异的,但只要孩子都满怀信心地往前跑,就能得到属于他的那一份成功和满足。所以别总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别人孩子的长处,而应根据孩子的能力、志向和兴趣做合理的要求和期望,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才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始终生活在快乐、有成就感的状态。

2、让孩子独自解决遇到的问题

为孩子收拾文具,替孩子背书包,这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使我们的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逐渐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许多孩子走进校园以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孩子受了委屈回家告状也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往往领着孩子去找老师或同学理论,甚至为孩子打抱不平。这样做的结果其实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成长的路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会忍受生活中碰到的坎坷,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诸多不如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形成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相反,如果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会使孩子遇事畏缩不前,认为自己缺乏能力,从而给孩子成长造成障碍,这恐怕不是家长们的初衷吧!

教育孩子是项系统工程,孩子在变化,在成长,这要求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最后,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孩子能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背上小书包、快乐自信地跨进小学校园!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9】

再过两个月,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幼儿入小学是教育过度的关键期,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矗我们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以“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为主题,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以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

一、指导思想:

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径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初步体验小学的作息时间及课程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忧虑,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2、通过和谐幼小衔接,增加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从身心方面向小学顺利过渡。

3、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

三、活动衔接方案:

(一)教育教学方面:

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减少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项准备。

1、参观小学,组织幼儿去体验小学生活,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尝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2、课间衔接,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布置、玩具摆放以及教师跟从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们在小学的课间活动与幼儿园“课间”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矗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些什么。让教师进行拍照,回来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课间十分钟是用来干什么的?有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不对?为什么?

3、请孩子学做小学生,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开展“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幼儿整理文具、爱护文具、保管文具、认清楚自己文具的能力。

4、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做事专注有序的习惯。

5、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理想的小学,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6、邀请上届毕业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二)班级工作方面:

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适当延长幼儿学习、运动时间、减少游戏、生活时间,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通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懂得,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2)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学着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沙沙》等作品,让幼儿克服动作拖拉、没有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要认真完成作业等。

(2)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学习工具。

(3)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

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4)学记口述日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5)开展“小值日生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为他人服务意识。

(6)开展“快乐课间十分钟”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自立的能力。

(7)知识经验的积累,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活动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师方面:

(1)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矗。

(2)加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幼儿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历届我园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热爱上小学的情感培养,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6)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

(四)家长工作方面:

(1)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让家长认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共同配合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

(2)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中来。

(3)在家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如:定时作息;有计划的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不迟到等等。

(4)家园同步,教师与家长加强沟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家长科学地去对待孩子成长中的转变,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教师充分理解“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实开展。

五、活动反思与总结

(一)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10】

一、情况分析:

再过一个学期,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具体方案。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 保证每天幼儿再园内户外活动一小时的活动,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上课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良好的作息习惯。

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

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6:50左右起床,早晨8:30以前入园。晚上9:00上床入睡。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2)、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

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每晚还要让孩子养成检查学习用品的习惯。同时我们老师会在离园时,检查孩子的书包整理情况和学习用品保管情况。并对做的好的幼儿提出表扬。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社会,机会无处不在,却又转眼即逝、生活节奏愈来愈快,所以教孩子学会做人的第一步是做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高效率的人,首先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这一点很重要,比方说,这个时候该为孩子买个小闹钟,天天晚上自己上好闹钟,第二天自己起床,每个人都是有懒性的,何况是小孩,闹钟响了,没起床,咱们就又去叫了,这时候我介意您沉住气,让他睡,睡到他认为合适,让老师去评价他的迟到行为,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孩子做作业要有质有量,这方面我们在班内要求幼儿不仅要写好而且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完成好的幼儿提出表扬,完成不好的进行指导。

(3)、做事专注的习惯

培养幼儿专注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们班开设了红花台,每节课评选一名幼儿,并以红花表示奖励,每周做一小结看看谁的红花最多,并把照相贴在红花台上,从而激发孩子的好胜心理。

(4)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是倾听习惯。

好多孩子进入小学后第一不适应,就是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幼儿园作业公布,家长记录。到了学校完全凭孩子自己记,有的孩子回来了,忘了作业是什么,急得直哭,忙得家长又给同学打电话又给老师打电话。倾听能呼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为了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我们班开展了"比比谁的记忆好"的活动,要求幼儿每晚自己记作业,并回家复述给家长听。通过第二天幼儿完成作业情况,来表扬幼儿。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1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

2、通过幼小衔接这一活动,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

二、活动时间:

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

三、参加对象:

全体一年级新生

四、活动地点:

各班一年级教室

五、参加教师:

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

六、其他人员安排:

校园环境卫生:后勤办

教学楼巡视:德育处、教学处

礼仪生:大队部

活动拍照:

活动报道:一年级年级组长

电子横幅:办公室

七、活动安排:

活动一:保证良好的新生入学顺序,开启幸福的知识之旅。(8:10之前)

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礼仪生7点半,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校门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来。礼仪生引领新生进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师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确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

活动二:开设特色课程,初步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和学习习惯.(8:10-11:00)

负责老师:一年级各班班主任和语、数、体任课教师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学处安排了6节大课和2节整理课。每节课之间课间休息十分钟。一年级教师按照下沙一小幼小衔接课程表进行上课。

具体要求如下:

1、上课之前应该提前备课。语、数、体由各自备课组长负责,进行集体备课,统一规划这第一课,确定上课教案。体育课主要是列队训练。各备课组长在22日之前把微课,上课ppt,教案等上传至第一学期教导处教学处幼小衔接相应包包。

2、语数体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班队课,校课1由班主任负责,校课2由副班主任负责,整理课正副班主任一起负责。

八、注意事项:

1、班主任须提前打扫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知一年级新生23、24日到校和离校时间。新生每天8:00到校,11:00家长接回。

2、原则上家长不进校园,班主任做好解释工作。

3、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保证每位新生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传工作,每日一总结,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主页传播。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篇12】

一、实施“幼小衔接”的目的和意义: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的进入小学,自信独立的面对小学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一定效果。《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____市课程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

二、指导思想:

以《____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为依据,针对我园大班幼儿的特点。以及我园原有的幼小衔接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大班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与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有机结合,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小学“学习准备期”主题活动做到有机结合,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的良好心理品质。

2、以培养孩子交往能力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5、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活动时间:

________年4月中旬——________年6月中旬

五、活动对象:

大班组全体幼儿、教师、家长、实验小学的部分教师

六、具体措施与内容:

1、入学前的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等方式深入小学,多方面体验小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儿童对小学的向往,并对上小学充满期待,同时帮助儿童了解他们想知道的小学的事情。

2、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

首先是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知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想办法,自己能够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请求教师、家长等成人的帮助;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操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生活问题处理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让他们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培养儿童的新环境适应能力。在儿童对小学产生向往的前提下,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让儿童掌握一些与他人沟通交往的技巧,并期待到新环境中;通过对儿童集中力、自制力的培养,以及对规则的认同,让儿童能适应新环境的新规则和新的要求。

3、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

首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儿童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请假;在教学活动中让儿童养成爱思考、专心、愿意倾听的好习惯;培养儿童正确的握笔写字、读书的习惯,以及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学会使用学习用具。

其次,要培养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这两种能力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试非常重要的,语言是交流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要特意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在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方案中也特别强调这两方面的知识准备。

4、家长工作

首先,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实施的幼小衔接教育方案及实施进度,取得家长的支持,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然后,对家长进行理论指导,更新其观念。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为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并了解入小学除了需要知识的准备,还应重视儿童心理的准备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准备,全面理解幼小衔接工作。

继而,在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教育方案的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同步衔接。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幼小衔接的专栏,介绍幼小衔接的相关信息,并及时跟进幼小衔接教育方案的相关内容,让家长一起参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等方面的能力。

形体心得体会(分享十篇)


形体心得体会 篇1

6月x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研工部举办的“首届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负责人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历时一周的学习,收获颇丰,在老师的精彩解中,我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思想上受到了强烈振憾,知识得到了更新,不仅从课堂中学到管理知识,更深刻感受了清华的人文精神。身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总结整个学习生活,体会颇多。

寻根“听什么、学什么”

这次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适用。包括: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共危机管理、领导者语言表达艺术、政务礼仪与交往艺术等。这次培训,通过接触了大量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管理经验,我越来越觉得学习对于提高自我和指导工作而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虽然我还未来得及对几天来所得到的学术思想全部消化,但我已经感觉到眼界宽阔了许多,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一些整合与改进,工作观念、思想意识已经从单一的行政事务中超脱出来,从宏观的、高层次的角度去看问题,工作思路和视野更加开阔。此次培训中,对思考问题方式方法的理解和体会最深,受益最多。通过学习,明晓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更多地考虑事物的背景条件、主客观因素、发展方向和趋势,不能单摆浮搁,不能满地落叶,不见珠联璧合。特别是要学会采取变向、逆向、多维、系统地思维,体现工作的艺术性和灵活性,让实际工作游刃有余,继而实现工作的有效创新。这次学习,校方还特意安排了有关人文、音乐、射击等方面的专题交流和训练。通过了解清华大学的人物、历史和风物,直接感受和领略到清华大学建校以来知名校长及教授的大家风范和人格魅力,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

训、对“严谨、求实、谦和”的清华校风、对“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触碰“清华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年的梁启超先生用这句至理名言激励清华学子,继承中华美德,弘扬真理大义。如果说一个事物的兴盛发达需要有一条主心骨,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定就是承载起清华大学各种精神力量、各种至上美德的主心骨,在清华大学研修班为期一周的学习中,我有幸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这股最正统的勤勉学风和高尚品行所勃发出的非凡力量。无论从哪个地方,清华大学都体现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且不说教授们在上课时认真严谨、风趣生动,让我们感觉到言之有物,听之有获。就课后的平常交道中,为每一位来清华深造的参杂着各种身份的学生精心准备、周到服务都令人信服。这种品德出自于“清华人”品格的自然彰显,来源于平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厚积薄发。这些感受都会成为我工作中的启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做事先做人”必将指导着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实践,让我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更注重品行的培养。

感谢“过去、现在、未来”

在清华听了闻闸老师《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的讲座,短短的半天课对我启发很大。当众讲话是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凝聚人心的强有力手段。演讲的目的是要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明自己的思想和意图,能够让大家认同支持你的观点,并且付诸行动。要做到这点最困难的是胆怯紧张,应对演讲的紧张,只能是多练习,多实践。最好是放声演讲,每天大声朗读15到20分钟报纸。最后,老师总结的即

兴演讲的万能公式也很实用,六个字简单精辟:“过去,现在,未来。”在突发的状况下,我们可以套用此公式,把没有准备的仗尽可能的打得漂亮!听完课,我突然感到讲话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聆听“快乐在路上”

吴维库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阳光心态》,阳光心态是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吴老师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案例,和我们分享了有关阳光心态的一些主要思想:事情是中性的;操之在我;重在过程;活在当下;向下比较;砖块理论;谷底原理;创造环境;情感独立;情商树等。具备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帮助我们缔造自我内心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团队和谐。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善于发现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要学会欣赏每个瞬间,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学会放下。该放下的放下,学会谅解、宽容。不原谅别人,等于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生活在浮躁的社会与人群之中,更需建立一整套健康的、有价值的道德观和幸福观。一个充实的人,必须有明确的、有意义的生活和工作目标,然后采取正义合理的手段,付诸不懈地努力追求。不能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的喜好和意志为转移。人的一生适合做的事情是很少的,把现有的既定的事情干好就已经足够,始终不要忘记责任和本分。

醒悟“效果与成本成正比”

在领导科学与艺术讲座中,教授的“一句话”解决了我工作中一直以来困惑的一个难题。他说,在管理当中,“效果与成本成正比”。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做一件事、一项工作要想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进行人力、物力、智力的投入,投入越大则效果越好,投入越小就效果越差。

而当价值足够大时,要不惜一切代价。在管理当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它并不创造财富,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只有成本投入到位,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需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进行更大的投入。决策之时,就必须先对成本加以考虑,想达到多好的效果就必须预算多少成本,如此行事,方可成功。于是乎我幡然醒悟,原来是这样——

带着一份思考,一份留恋,告别清华。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和“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去努力,去实践。

形体心得体会 篇2

本学期,本学期我担任了xx年一班的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的班务工作作出总结。

一、本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xx年一班的的数学。一学期下来,我感到自己收获了很多,也进一步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艰难。为了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的班级工作作出总结。

1、重视养成习惯

各项常规工作按学校要求落到实处。

2、开展多样活动,丰富学生

本学期结合学校的要求,在各种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也日渐养成,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也日渐积极,班级整体学习风气良好,学习效果也逐渐提高。

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举行过“庆国庆、迎元旦”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xx年一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上,我能认真制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在课堂教学方面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教学,做到扎实做好课前的准备,课后及时认真地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班级管理方面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障。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4、在开学初我分别召开了班委会,让学生自己选出班委和团支委,大家一起商量讨论通过的各项规章制度。让每个学生明确班长、团支书的职责,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并根据班委的表现和学生的表现,选举出班委和团支委成员。

5、在学期初,我召开了一次全班学生动员大会,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本学期学习的目标,同时让每个学生制定自己近期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实现目标付出了最后的努力。在班会课上我们召开了新xx年级学生家长会。

6、在学期末,我们班的同学分别荣获“小明星”和“纪律小明星”,我们班有三名同学获得“先进团体”称号,其中一名同学荣获“先进个人”称号,另外两名同学荣获“优秀团员”称号。

7、学期末,我们班的同学进行总结交流,让每一名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我们班的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且每次测验都得到很高分的好成绩。

四、班级活动方面

本学期我班举行了一次大型的班会活动。在这次班会活动中,我们班同学都很踊跃地参加,在交流中我发觉班里学生很多人的能力在不断提高,班风也有很大好转。

形体心得体会 篇3

儿童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个部分。喜欢形体课是儿童纯真的共性,作为形体课的老师是儿童美的教育启蒙者,是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舞蹈种子的园丁。为了提高他们形体课教学的水平,把形体课开展起来,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选好教材

教材内容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少儿所理解。要克服成人化的倾向,形体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儿童学习形体训练的兴趣。我在教时,先将形体课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少儿听,帮助少儿理解形体的内容,促使少儿训练起来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形体形象。

二、准确的示范

形体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生动的形象去启发他们。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要鲜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形象活泼才能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才会更投入的去表演。

三、正确教授动作

由于儿童形体课种类丰富多彩,形体动作也多种多样。在教学生新的动作时,一定要将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学生新的动作时,我总是让学生把教过的动作做到位后再教下一个动作,如果一旦形成怪毛病,纠正起来就困难多了,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形体心得体会 篇4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我接手了我校形体课的开展工作。本学期是摸索的一学期,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自编校本课程教材,并不断完善。并积极开展该项校本课程研究。认真做好备课,上课的准备。形体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能用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体验音乐、表现音乐以及表达作者与自己情感的结合。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1、教学中,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领跳、分解动作方式于音乐舞蹈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通过自己的肢体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2、在教学工作中,主动学生在气质上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用肢体表演时注意动作到位的程度,避免影响学生身体上的变形成长。

3、在上课内容的选材上都能使得每个学生能够愉悦的参与训练和表演。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由于受生活经历、文化素质、欣赏情趣、艺术修养的制约,因此教学时老师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感悟的过程,体会思想情感,从舞蹈表演中悟出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舞蹈欣赏的能力、兴趣,并能够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辨别能力。

2、在选材上做到适合一年级至五年级的接受范围与表演的价值。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学生在适应上没有预期的那么高,有的学生甚至害羞到不敢打开一个动作,还有在兴趣上学生还没有提上来,兴趣缺缺也就无法学习或表演。所以在今后选材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能表达出社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展示相结合的题材来进行教学。

本学期还有幸加入了“音乐工作室”这个大家庭,这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不断听课、评课的过程中让我成长了不少,感受颇多。工作室的每位老师都上了公开课,每位老师上课风格都很独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育才小学《茉莉花》,不管是老师的自身素质还是关注学生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整个课堂环节丝丝相扣,由浅入深,学生在课堂上学的兴趣盎然,听课的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确实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体会到公开课不仅仅是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展示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是学生生命发展中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得到发展,得到成长,而不是来配合老师或者配合别的孩子学习的。在李彦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的每一位老师积极参与配合,每评一次课我都学到了不少。更让我感动的是工作室里每一位老师的凝聚力,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聚在一起上课、听课、评课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相信在李彦老师的带领下音乐工作室以后会越来越好,大家的专业素质和上课水平也将会越来越好!

形体心得体会 篇5

机缘巧合,这学期选择了X老师的形体课,上了几节课之后,深感确是我们需要的课程。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虽说提倡素质教育,呼吁减负,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学习、作业、考试的轮转不休无疑仍占了大部分时间。许多学生或没有心思,或没有时间,因种种原因,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女孩儿们,虽然有爱美的天性,却在严峻的高考形势前,不同程度地牺牲了梳妆打扮、健身美体的时间。

时间久了,也不同程度地失却了青春女生应有的淑女气质。

而形体课,不仅锻炼了我们身体的柔韧性,更是有系统的步骤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将美融入平时的练习,融入一个个简单的动作中。舒缓的音乐减轻了练习的辛苦,同学们认认真真,一个伸展,一次俯身,缓缓展开的手臂,用力绷紧的脚背,无不诠释着“美”的含义。头顶天,肩落地,体现的不单是美,更显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和高贵。一个简单的手型,便将手臂的长度延伸到指尖,又延伸到指尖之外无形的控触,延伸成为一种有形的气质。这或许,就文学上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美之为美,实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跨地域差别,跨学科领域,跨文化信仰,跨社会形态,人类所有的成果背后都潜藏着“美”字。舞蹈的长袖曼舒,文学的洋洋洒洒,音乐的缠绵不绝,各种艺术形式,能都给人以同样的美的体验。

我们的形体课,虽说不如舞蹈艺术生的专业课程,但依然是肢体传达的“美”。

如果有机会,希望下学期的体育还可以选择形体课!

形体心得体会 篇6

一年来的形体课,让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姿态美、形体美、和谐美,也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不仅仅只有舞蹈家应该有气质,我们人人都应该充满一种气质美。

看着形体老师们总是随时随处露出一种优雅、自信的气质,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我们只知道羡慕,却没意识到应该去培养一下自己。直到形体课上,老师把我们所有不正确的姿势和形体上的缺点、劣势一一指正,一一纠正。我们终于迈出了塑造幽雅,和谐自我的第一步。

每一次课上的形体基本功训练,舞蹈训练。不仅仅训练了我们的仪态,端正了我们的姿势,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而且还起到增强体制,增进健康的作用、随着悠扬和谐的音乐,我们做着腿部、颈部、肩部、手臂、腰腹的练习,渐渐走路不再含胸驼背,坐着时不再勾腰,而健美操的音乐由慢到快,带动着我们的情绪也由弱到强,由沉默到爆发,达到高潮时,动作也由局部过度到全身,再一次愉悦了我们的身心,为我们的体内灌满活力。就家长和朋友都会发现我们走路时多了一种韵律感和幽雅的气质。

形体课真正塑造了学生优美的体形和端庄的仪态,使其举止幽雅大方,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向。

形体心得体会 篇7

这是我第二年进入形体班,去年我也是选修了形体,那时的我毫无跳舞的基础,只是单纯的觉得舞蹈很美,有种心向往之的感觉,就选择了形体班,从不跳舞的我对自己发出了挑战。刚开始看着形体老师们总是随时随处露出一种优雅、自信的气质,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我们只知道羡慕,却没意识到应该去培养一下自己。直到形体课上,老师把我们所有不正确的姿势和形体上的缺点、劣势纠正。我们终于迈出了塑造优雅,和谐自我的第一步。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和付出,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姿态美、形体美、和谐美。一学期下来的舞蹈训练,改变了我对舞蹈幼稚的想法。曾经的我认为我自己不够高,身材不够好,只适合作为舞蹈者的观众。而现在的我观念似乎有所改变,并不是只有好身材的人才适合跳舞,只要勤练,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可以达到控制自如,舞姿也优美。

从进入形体班,老师就跟我们说过,学形体舞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紧靠一学期课堂上的内容根本无法提升姿态的本质,只有自己平常经常练习,寻找感觉,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这学期,我义无返顾的再次选择了形体,老师优美的舞姿和体态,动作的柔和协调性,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我认为只要坚持,我肯定也能领悟到舞蹈的精华,也能在我身上体现出形体舞蹈的实用价值。两年的形体学习,改变了我的姿态,端正了我不协调的姿势,陶冶了我的情操,而且还起到增强体制,增进健康的作用。随着悠扬和谐的音乐,我们反复做着腿部、颈部、肩部、手臂、腰腹的练习,渐渐走路不再含胸驼背,坐着时不再勾腰,气质得到初步提升,而健美操的音乐由慢到快,也带动着我们的情绪也由弱到强,由沉默到爆发,动作由局部过度到全身,愉悦了我们的身心,为我们的体内灌满活力。

外在气质是当代女性不可或缺的杀手锏,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陌生人第一眼看对方都是看气质,形体能练就人的气质,不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长期学习形体,每天坚持让全身活动,领悟到

了形体精华的人,在别人看来,就都会发现她们走路时多了一种韵律感和幽雅的气质。这就是我的终极目标。

经过两年的形体学习,我坚信一点,舞蹈也许也存在有天赋和小时候的基础,但后天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是关键。

我们形体班有两位舞蹈功底很不错的同学,她们每次上课都会站在舞台的正中央和最前面,展现她们优美的舞姿,充满着自信与对新舞蹈动作的渴求,而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形态完全相反,担心一节课内学太多的动作,因为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感觉在瞬间也上不来,因而充满了无奈和恐惧。我意识到:差距就是影响自信的根源,自信就来源于我们个人的成就大小和对自己的期望值。站在最前面的往往是舞蹈最美的,也肯定是最自信的。

两年的形体舞蹈学习即将结束,我仍未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了解感觉靠慢慢培养,自信也靠自己慢慢努力树立起来。确实,从刚开始跳舞的羞涩,不敢看着镜子直视自己的舞姿,到现在看着镜子调整自己的姿态,心理上的变化,姿态上的变化,感觉上的变化,都使我的舞蹈更加成熟,更具感觉,当然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舞蹈的结束,在课上培养的对舞蹈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也许会成为我真正向前迈进动力。

形体心得体会 篇8

形体课是一门新学科,它既可以激发我们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我们体育课上课的质量,又能增进我们的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1、课前准备要充分。

2、教师要准备好学生必须要做的动作。

3、教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上来,要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有兴趣的活动。

二、课堂教学活动要多样,多元。

4、学生在活动中的体育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为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我们在运动场地上安装了电视、电脑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控这些器材,也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些器材并运用到活动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器材,也能让我们学生更好的掌控它。

5、教师要有自我的特色教学风格,要有自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教师要多向同行学习,多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多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

6、课堂的教学要灵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7、要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去体会、去探索、去发现。

8、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课后的体育活动要丰富,多样化。

9、在课中要多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运动技术的乐趣,在运动技能技巧上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10、在课后要多开展运动,让学生在运动技能技巧上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11、多开展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技能技巧上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12、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形体心得体会 篇9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为期14周的形体课,这门课程就如同我当初选择它时的想法一样,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可以说自己从不知道怎么“美”到特别会“美”了,看到镜子中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会很自然想到,甚至意识到要把动作做得更美,做得更漂亮。我想这一点点变化的我是模特与形体塑造这门课带给我的收获一次次积累的。

首先,在心理上,我懂得了熟悉美和寻找美。形体课是一个女生占大多数的班级,这么多女生在一起上课,一起寻求使自己更美丽更自信的途径,自然会有更为不同的感受。魏老师带领我们从基础的站姿、坐姿、微笑学起,练习各种优美的姿势,不但使我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也让我从心理相信自己能够并真的可以做到更美更好,这种信念也使我在生活中变得更为自信,魅力十足。

我相信作为一个女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仅能拥有姣好的外表,而且向往更具有吸引人的魅力和优雅的气质。我认为选择上这门选修课是可以帮我们实现这些的入门课程,它会灌注“美”的思想,健康的理念,实现对“美”的初体验。而这种最基本最原始的对“美”的体会,对健康的珍惜,对我们以后的追求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是个爱美的女孩,可是好像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没有机会学习到任何关于化妆关于行为塑造的课程,我们都是在按照自己琢磨的化妆方法化妆,按照自己的审美选择衣服,我觉我们的大学开设这门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消息,使我们这些20岁正处于最爱漂亮的女孩子们一个欣赏和学习的机会,能够系统得了解一切关于美的方法。

参加形体与模特课程我印象最深的事当属我第一次走上大舞台画着妆走秀跳舞,我自己的舞步还不够完美,台步也不够有范,不过我发现了我在一点点的变得更美更自信,我喜欢我们的形体课,喜欢我们的魏老师,喜欢我们小组一起合作时的笑声欢乐。

形体心得体会 篇10

还记得大一那学年,每次舞蹈课都被老师点出来说。知道老师是为我好,纠正我的动作可是心里还是很恐惧。这学期在学藏族的踢踏舞的时候还被老师夸奖,心里真的很高兴。在那次被夸过之后。我学舞蹈的兴趣顿时高涨。就没有那么的恐惧了。在下面几节课课后都被老师稍微跨那么一下下。基本功我期末考试发挥的真的很好,连我自己都被吓着了。平时我的下叉,平转。窜翻身都被老师批评。可是期末考试我一个都没被记。很多同学说我发挥了。可是我心里也清楚自己也偷偷练练了,还有老师也想想给我们机会。没有那么的苛刻。众所周知马老师是出了名的严厉。虽然心里都会偷偷的怨恨,可是想想她是为了我们好。还有学到的东西也是自己的干嘛要怨恨呢。基本功我们比文管班差很多。人家最后期末考试的剧目也比我们精彩的多,这就是对比,虽然我们班很羡慕文管班跳得舞,可是从未付出行动过。这学期我们班的剧目比上学期总体来说好一点。男生的进步很大,这次男生也很努力。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了。最后 的效果很好。我们班的男生真心帅气哈。文管班的舞蹈我们也去看了人家有的人一个人参演了几个的舞蹈表演 ,人家怎么就有时间的我们怎么就没有时间的。每学期我的舞蹈都在65以上,从来没有进过70分得挡,知道我们最高分也没多高,可是班上70分向上的人还有有一批人的,每次只是在及格线上徘徊这。说不定那次就不及格了。每次期末考试我们班的舞蹈和钢琴是挂的最多的。很多人问我们专业课你们也挂。大家都知道专业课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时间真的不等人,我还记得大一的时候,一转眼大二也匆匆走过了。舞蹈虽然不是我们的强项,可是人家跟我们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文管班却表现的那么好,还记得我们小教班在聚会的时候大家都说不会输给文管班的。希望大家说到做到。我从来不觉得我们班有多差,就是懒,不勤奋。希望在大二下个学期中,我们班能够加油,让老师觉得我们班也很好。这学期过去了,我们就大三了。大三我们将面临着实习等等的事情,毕业答辩,毕业设计,可能课程就没有什么了吧,所以赶紧抓紧时间学习东西。还有四个月吧,这学期也就过去了。真的很快。马老师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我们以后是一名小学的音乐老师,钢琴钢琴不会弹,舞蹈舞蹈不会跳,唱歌唱歌唱不好。哪家的小学会要你,况且我们的学历还不高。人家只能看你的专业能力了。不为了家长,不为了老师,都是为了自己。说这么多希望自己能够付出行动吧。说到做到吧。

过些时间大三就快毕业了。我们也将进人大三,知道学习的重担会越来越重。为了以后自己找工作,为了以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为了自己负责,希望好好将舞蹈这个专业学好,不说学精吧,把老师教的吸收进去就已经很好了。音乐配上舞蹈才是最完美的结合。好好的努力吧,小教班,好好的加油吧.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6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