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百团大战观后感 >

百团大战观后感(合集4篇)

百团大战观后感(合集4篇)

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呢? 记录下看完这部电影的感想,让自己的心情更加舒畅,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是可以感动人心,打动读者的,想要更好地掌握“百团大战观后感”的相关知识赶紧来看看这篇文章吧,期待这篇文章能够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个领域!此外,关于作文,您还可以浏览最新《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百团大战观后感(篇1)

影片有力的展示了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众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重大历史贡献,主题鲜明、视野开阔、制作精良。

作为一部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电影,中国人不得不观看。虽然没有之前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明星阵容强大,但是情感依旧。期待'建'系列第三部《建军霸业》。

邓超的客串演出《张自忠》无疑给影片带来了一丝偶像气质。不可否认,超的演技确实突飞猛进了,值得表扬。

《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

在百团大战中,我军共投入105个团,40多万人,杀害日伪部队2万多人,但我军自身伤亡也达到近2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时日军的战斗力和先进武器,是八路军穷得无法比拟的。

但是,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是坚强的。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许多抗日雷剧演得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凛然气象。我们厌倦了看那场用手撕魔鬼的闹剧,鄙视裤裆里藏雷的污秽,拒绝了阿q的虚伪精神,厌倦了自吹自雷的没完没了,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真实情况、还原冷酷残酷历史的影视作品。

主角由陶泽鲁饰演的彭德怀和刘之冰饰演的左权演的不错。彭德怀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兼国民革命军前敌总司令,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德怀指挥作战的大气沉稳、敢打敢拼、爱兵如子、重情重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左权是黄埔一期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儒将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战场的把控,对于军人的原则,和彭德怀的深厚战友情感,都有不俗的展现。片尾左权在日寇大扫荡中不幸牺牲,画面令人伤感。

左权倘若活着,一定能进入十大元帅的行列。

(2)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光辉的划,甚至是八年抗战从被动抵抗到主动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点。不过,这一笔在写得非常曲折和坎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代表邪恶的一面,把魔爪伸向大中华,肆意蹂躏祖国的山河,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代表正义的一面,遭受前所未有的侮辱、践踏和摧残,太悲惨了,他们再也忍不住说出来。

放到时代背景下去看,随着二战的战火蔓延,法国投降、苏联停火、我国国土不断沦陷、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狼烟滚滚的国土上,亡国灭种的悲观情绪逐渐蔓延,德意志的盔甲战车,也让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向着不利于正义一方的方向运动发展。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可能就真的完蛋了。

危难关头,作为抗日战场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审时度势,挺身而出,充分借用人民战争这一汪洋大海的威力,发动和组织了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向企图分割围剿我们的日伪军狠狠挥了当头一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注入了充满希望的力量。摧毁铁链的娘子关战役,保卫兵工厂的黄崖洞战役,突袭反围剿的关家坳战役。百团之战,使“中国侵略者”永不归来,粉碎了笼子政策,发挥了军威士气,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越来越多的官兵和群众跳出“天黑了,中国完了”的论调,意识到“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

毛主席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面对日军实施杀光抢光烧光的屠村屠城烬灭战,彭德怀发出了'想要种族不灭,唯有抵抗到底'的呐喊。

彭先生和左将军带领战士和兄弟们,一挖铁路,一炸桥,一攻车站,一夺地雷,把心中的怒火化为炮火,为亲人和革命同志报仇。驱逐日寇,抗战到底,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八路军用百团大战的特殊方式向世界郑重宣告着:无论如何压迫,无论何时何刻,中国和中国人民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毫无疑问,百团大战就像一根改变历史脉搏的强针。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如果它能产生如此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它的战争一定是残酷的。为了完成一些重要的战斗指令,上去一批,倒下一批,再上去一批,又倒下一批,然而英勇的战士从未退缩,许多战友光荣牺牲,以身殉国。然而,正是一批无所畏惧的八路军指挥员和战士,以及一系烈的英勇战役,扭转了形势,改变了历史演变的结果。

当音乐诗人李健演唱的影片主题曲《等待黎明》的旋律响起,悲怆的战地情歌让人潸然泪下,而观影过程中压抑许久的情感也终于被点燃,被渲泻,被爆发。“烟火绽放,照亮了沧桑的夜空,翻山越岭,等待着美丽的彩虹。'诗写得太美了,不过这是艺术化处理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以为的样子,我因此忍不住想要改编歌词,因为战争的历史其实应该是这样子的:

'炮火四起,响彻这中国的土地。血战到底,等待最终胜利。“不管是什么样子,这首歌就像是抗日军民分利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之声,也是激励英勇斗争的信念之歌。

“寂静处,听雷声,写历史,铸碑,龙归海,魂强,血浓,地壮,草肥。抒肝胆,聚风雷,问人生,能几回,太行山上云涛吼,至今澎湃赞军威。'大家听到片尾曲那一句句声声慢的深情回眸了么?

历史永远都在那儿,是非功过自有评说,不过,邪不胜正的道理亘古不变,得正义者得胜利,胜利永远站在正义这一边。我们新一代革命军人应该做的,就是沿着先驱的足迹为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做得更多,用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守护好我们的祖国。

(三)我们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自1939年冬以来,百团大战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

八路军的进攻运动,最早是在正太铁路上展开的,所以开始叫正太路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在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

'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

'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观后感(篇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团大战》就是为纪念这个而拍摄的。

影片的历史背景是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于影响全国的整个抗日局势,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1940年8月20日至12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先后使用105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向华北敌占据点和交通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作战,故名“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员睿智果断,日军军官野心勃勃、残酷无情。影片改变过去,突出了我军有多勇敢,但日军有多腐败无能,但通过与历史基本一致的日军战斗力,战争场面极为惨烈,我军伤亡惨重,引爆了我军抗日的英雄悲剧。

同时,几个带有人情的小道具让人物更加立体温馨。《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同样意义重大,通过电影的艺术手段,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这段历史。影片中最难忘的一幕是梁山同志驾驶火车与日本装甲车相撞。为了夺取变轨的控制权,我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战斗。

在那小小的不到两平米的站台上一个叠一个全是致死手都还伸向扳手的敌我双方战士的尸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惨烈!该影片还加入了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使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视觉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在这个思想开放、物欲横流的时代,特别是在西方意识和文化的渗透下,感到于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相去甚远。这部电影提醒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不要忘记国耻,珍惜和平。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回首历史!

汇报人:观城周静云

日期:2015年10月01日

百团大战观后感(篇3)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抗争气魄,延绵浩荡。百团大战虽然远在天涯海角,但不怕牺牲、为国家和民族英勇战斗的精神始终影响着我们。

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日军在华北晋察冀边区晋行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

影片从正面突出了艰苦的抗日战争和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也从侧面反应了国民党先进分子的不朽生活。张自忠将军的那段诀别之言“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华北没守住,我走了。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感人肺腑。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牺牲的生命,不仅是共产党人的生命,还有更多的爱国志士和有理想的人的生命,新七团的生命,小哑巴的生命,左权将军的生命,成千上万牺牲在前线的士兵的生命。生命不分贵贱、不看长短,只看重量。从南到北,从西潮到东风,无论中国大地上燃起了怎样的烽火硝烟,人们的鲜血永远不会被遮盖。

时间的洪流冲走了人们对百团大战的记忆,但留下的财富早已转化为人们的信仰。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国不强、民不富,必受欺凌。落后就要挨打是千年亘古不变的真理。

如今,只有发展壮大自己,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普通的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尽力而为,坚守岗位,以史为鉴,以和平为未来,希望我国尽快实现强军兴军的目标。

百团大战观后感(篇4)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于影响全国的整个抗日局势,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1940年8月20日至12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先后使用105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向华北敌占据点和交通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作战,故名“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影片中毛泽东代表的**军委是绝对支持彭德怀打这场硬仗的。这场由正太铁路破袭战演变而成的大规模大兵团作战,我感觉一定是经过了**高层的同意通过的,虽然当时彭德怀的报告没有批复,这成了历史之谜。我感觉,毛主席一定是下了决心要打这场仗,因为,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援,避免国民**在山穷水尽之时投降日军联合剿灭**,另一方面,响应抗战呼声,可以争取全国民众的支持。

影片用了大篇幅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

毙伤日伪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也高达将近两万人。**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无法相提并论的。

但是,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是坚强的。

这段历史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精神。当人们谈起百团大战时,不禁流露出喜悦之情。因为日军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很深很深,所以激起了民众的愤怒。压迫越深反抗越强烈,终于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这个重大战役使我从两方面感到:首先,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用置疑的。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中国共产党率领一批军队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作斗争。

而侵略一个国家,不管强弱都会激起民众的反抗。在我们国家柔弱时,连日本这样的小国都敢侵略我们。他们为了自己的欲望,恶魔一般猖狂的说要拿下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们都不愿看到的。在巨大的仇恨和强烈的爱国中,民、军奋起抗击,终于打跑了侵略者。在没有战争的今天,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

别国不敢侵犯我国,因为我们强大了。我们最重要的不是仇恨,而是从我们自己做起,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和繁荣。维护和平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战争带来的痛苦也是前辈深切感受到的,让战争远离我们的生活!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6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