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趣祝福范文大全你会写学科教学计划吗?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新学期即将开学,教学计划可以提高学生新学期的学习力,栏目小编在这里为您搜罗并整理了“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下列内容仅供参考请大家仔细阅读!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1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法制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法制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领作用。法制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教材中挖掘法制教育素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法制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因素,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课题《11、去年的树》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 1

地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法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的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 课 题《17、长城》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期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旅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课题 《19、秦兵马俑》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第三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窟、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他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又了解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语文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法制教育的素材的。

三、多角度分析便于在教学中进行法制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语文中,有很多知识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 2

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

成绩的习惯。

法制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文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法制、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2

工作中逐步提高了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地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具体工作措施

1、工作分工:

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自然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自然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自然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然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以后完善。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3

工作中逐步提高了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地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具体工作措施

1、工作分工:

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自然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自然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自然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然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以后完善。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4

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我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到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人均语文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处于落后,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据前任老师给我讲:本班孩子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听课,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目标要求: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新课程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辅导安排:

1.发挥优生的优势,利用“一帮一”的形式帮助他们,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上创造机会让潜能生多表现,体验语文学习并不仅仅是字词句段,使他们爱上语文。

3.每周专门抽出固定时间周二、周四给潜能生辅导。

教学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

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本册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因此教案也应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周工作安排:

3/9—11/9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

14/9—18/9语文园地一5古诗两首

21/9—25/9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27/9—30/9语文园地二

9/10-10/109巨人的花园

12/10—16/10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

19/10—23/10语文园地三13白鹅

26/10—30/1014白公鹅15猫16母鸡

2/11-6/11语文园地四17长城

9/11—13/11期中复习

16/11—20/11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

23/11—27/1120古诗两首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0/11—4/12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

7/12—11/12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

14/12—18/12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

21/12—25/12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

28/12—31/12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20xx/1—22/1期末复习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6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教学。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一帮一等不同的形式来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持之以恒的帮助潜能生,建立对学习的信心。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行指导。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四)习作教学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地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习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写具体的训练要有一个过程,要求不要太高,要在不断的练习和讲评中逐步达到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不要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利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生本教育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是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五、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7人。本班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这学期要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9—11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

探究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七、周次及教学内容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我们又长大了 升旗台在哪里

2 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 旗杆的影子

4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自由研究

5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观察一棵树

6 国庆放假

7 小动物的家

8 观察蚂蚁

9 更多的小动物

10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

探究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七、周次及教学内容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我们又长大了 升旗台在哪里

2 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 旗杆的影子

4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自由研究

5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观察一棵树

6 国庆放假

7 小动物的家

8 观察蚂蚁

9 更多的小动物

10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4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5、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10

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全册共有课文xx篇,其中精读课文xx篇,略读课文xx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x篇选读课文。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我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到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人均语文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处于落后,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据前任老师给我讲:本班孩子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听课,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目标要求:

1.认字xx个,会写xx,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新课程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辅导安排:

1.发挥优生的优势,利用“一帮一”的形式帮助他们,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上创造机会让潜能生多表现,体验语文学习并不仅仅是字词句段,使他们爱上语文。

3.每周专门抽出固定时间周二、周四给潜能生辅导。

教学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计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KCB-300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自然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自然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自然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然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延伸阅读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五、教学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8.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六、培优辅差措施。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很大,而且又是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优劣的区别不是很大,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具体措施如下:

1.科学素养较好的学生让他参加科学兴趣小组来更好的提升自己。

2..对差生进行课后辅导,让他尽可能的弄懂所学的知识。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5..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

7.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提优补差。

七、本学期教学研究主题。

本学期的研究主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这册是起始册,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1

9.1-9.5。

始业教育 1、我们关心天气(第一单元天气)。

2

2

9.8-9.12。

2、天气日历教师节。

1

3

9.15-9.19。

3、温度与气温中秋节。

1

4

9.22-9.26。

4、风向和风速。

2

5

国庆节。

6

10.6-10.10。

5、降水量的测量机动。

2

7

6、云的观测新-课-标-第-一-网。

1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

8

机动。

1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第二单元溶解)。

1

9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

10。

11.3-11.7。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

5、溶解的快与慢。

1

11。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

12。

机动。

1

1、听听声音(第三单元声音)。

1

13。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3、声音的变化新-课-标-第-一-网。

1

14。

12.1-12.5。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

5、声音的传播。

1

15。

12.8-12.12。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7、保护我们的听力。

1

16。

机动。

1

1、身体的结构(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

17。

2、骨骼、关节和肌肉。

1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1

18。

12.29-1.2。

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1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

19。

1.5-1.9。

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1

20。

1.12-1.16。

总复习考试。

2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2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生命多样性,掌握不同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2. 了解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明确观察物质的重要性和方法,懂得节约和保护资源。

3. 培养创新思维,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锻炼观察、实验、探究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生命多样性

1)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2)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3)生命的适应性和生态平衡

2. 物质多样性

1)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2)物质的变化和分离

3)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创新思维

1)科学探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2)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

三、教学步骤

1. 生命多样性

1)掌握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观察不同动物并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动物卡片并进行分类。可以组织班级野外探险活动,观察野生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特殊化。

2)掌握植物的特征和分类,观察不同植物并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植物卡片并进行分类。可以组织班级野外采摘活动,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态关系和利用价值。

3)进行生态科普知识普及,通过课堂演讲、PPT制作、展板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生态保护的方法。

2. 物质多样性

1)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分类,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了解物质基本性质,手工制作不同材料的实物模型,如:膨胀材料、吸水材料、变色材料等。

2)掌握物质的变化和分离,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规律,如:酸碱中和、空气的组成、水的沸点等。

3)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通过创新设计和产品制作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如:手工书签、记录小本、玩具制作等。

3. 创新思维

1)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通过教师演示和实验操作学生了解实验步骤、记录数据、总结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

2)让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如:自制传音筒、设计健康食谱、制作玩具飞机等,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从想法到实现的全过程。

四、评价方式

1. 各单元的课堂小测验。

2. 实验和调查报告的书写和展示。

3. 课程设计和产品制作的成果展示。

4. 考核表现,包括学生学习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性和分析性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五、总结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生命多样性、物质多样性和创新思维学习,为学生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物质利用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综合能力培养。同时,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探究科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更具有乐趣,培养出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3

1、本册教材在内容上涉及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编排上注重了以专题研究为主,体现各单元课时之间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做到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河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1、通过对比试验与大量的事实来证实,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2、教师应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准备。3、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搜集。4、教师正确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五、教学进度:同县教研室教学进度。

一、单元名称:热胀冷缩。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两课,分别是《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及自行车胎在夏天充足气容易爆裂的原因。三、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上册研究了《热的传递》之后继续探究有关热的问题,学生们经历了对物体冷热现象的探究活动后来学习的。四、单元目标:知道物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能举例。五、设计思路:在炎热的夏天,以自行车太容易爆裂这一现象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对气体在受热或受冷时的体积变化进行深入探究,再拓展到对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研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单元准备:温度计、冷水、热水、酒精、玻璃管等七、单元实践:制作温度计八、课时安排:2课时九、单元反思:

一、单元名称:岩石的科学。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认识岩石》、《做个岩石百宝箱》、《岩石的用途》、《岩石的风化》四课之间以“石头”为中心,揭示了进行“真实”问题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习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并能给岩石分类。

三、学情分析:本单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各种岩石设计一系列探究岩石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岩石的特征,还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四、单元目标:认识自然界中的岩石的种类,知道岩石的制作方法,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

五、设计思路:本单元以“石头”为中心,揭示了进行“真实”问题学习的认识过程,即对未知自然事物进行科学探究的认识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研究技能和态度。

六、单元准备: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等七、单元实践:采集、观察岩石。八、课时安排:4课时九、单元反思:

一、单元名称:土壤与植物。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土壤与植物》、《保护植物》,在这一单元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对与土壤,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搓泥巴、种植物······几乎每个孩子的游戏道具都离不开土壤,所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意识到保护土壤重要性。四、单元目标:知道土壤的构成及土壤的不同种类,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认识保护土壤的意义。五、设计思路: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成分,在初步了解土壤成分的基础上继而引入《土壤的种类》《保护土壤》。

六、教具学具准备:猜忌土壤、搜集有关土壤形成的资料。七、单元实践:收集土壤,探究土壤的成分。八、课时安排:4课时九、单元反思:

一、单元名称:光与我们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选择光作为探究主题,安排了《认识光》《玩镜子》《筷子“折”了》《彩虹的秘密》《飞旋的陀螺》和《光与我们的生活》六课内容,主要研究生活中光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们几乎从呀呀学语开始,就耳闻了诸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以天体为背景的动人神话故事,他们装着满脑子的疑问:光是如何传播的?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学生们探究的动力和源泉。四、单元目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的色散现象。五、设计思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光”,探究身边的现象和事物,首先让学生回忆关于光的已有知识,提出自己的猜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他们的相互交流和启迪来认识光与我们的生活。

六、教具、学具准备:蜡烛、火柴、激光灯、纸筒等七、单元实践:小孔成像实验,消失的硬币八、课时安排:6课时九、单元反思:

一、单元名称:我们的家园——地球。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航海家的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我在哪里》《苹果为什么落地》和《测量重力》五课,本单元就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知地球,更多的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三、学情分析:浩渺、神秘的宇宙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他们缺乏对地球的系统了解,甚至对于认识地球的魅力观察,探究与发现,也许从来就未曾领会过,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四、单元目标: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了解地球仪,学会看地图,地球仪,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学会使用测力计。五、设计思路:本单元以地球的形状为切入点,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历史,让学生在感知和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完成他们心中关于地球粗浅的解释。六、教具、学具准备:地球仪、小纸船等七、单元实践:地球仪的制作八、课时安排:5课时九、单元反思: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4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科学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科学的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本文将根据四年级科学青岛版的教学计划,给出相关主题范文,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索科学。

第一单元:万物的大小

万物的大小不仅仅是见表及手感上的表现,它还涉及到一系列科学概念,如长度、宽度、高度、容积等。在本单元中,将引导孩子们观察到不同物体的大小,了解物体大小的量度方法,例如比较物体的长短、宽窄、高低及容积等方面。同时,通过参观实物以及参与测量活动,可以提高孩子们测量方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参考题目:测量瓶的容积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测量液体和干物质的容积,并了解物体堆积的方式如何影响容积。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将向学生展示一组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尝试将这些物体放入测量瓶中。他们将用刻度尺和公式来测量每个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计算出每个物体的体积。学生可以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容积,探究不同物体所占空间的差别。

第二单元:大自然中的阳光

阳光不仅是我们睡眠、吃饭和出门的信号,也是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源泉。在这个主题中,将带领孩子了解阳光对环境的影响,了解阳光的来源、组成以及有助于生物生长和繁殖。通过分析数据和参与实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太阳和生命的关系,并增强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考题目:遮阳伞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活动中,学生将探究遮阳伞的作用,了解遮阳伞如何保护我们免受太阳光的伤害。学生将使用UV辐射计,比较有遮阳伞和没有遮阳伞时的UV辐射强度。然后,他们将比较自己的体表温度,并探讨遮阳伞如何保护我们不受太阳热量的伤害,以及如何减少皮肤受到的UV辐射。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学会在烈日下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单元:天气的变化

气象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也是一个对孩子们生活影响巨大的主题。在本单元中,将带领孩子们了解天气的形成原因,并识别各种天气现象以及它们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影响。通过观察天气现象和分析气象数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并探索如何改善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参考题目:制作天气观察日记

这个活动将带领孩子们制作自己的天气观察日记。学生将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气象数据,记录每一天的天气情况。这将有助于学生了解气候的变化情况,探索天气模式,并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同时,这个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和实验测量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结语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涵盖了许多令人激动的主题,可以用有趣的活动和例子激励孩子们探索科学。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将不仅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还能提高其科学素养和思考能力。作为教师,让我们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引导他们在科学的世界中创造新的发现。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5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旺盛的阶段,我们将根据《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材的内容设计以下教学计划。

一、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事物

学习主题:观察和探究水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物质;

2.能够正确地辨认水的形态;

3.理解水的质量和量的测量方法。

活动一:观察水的三态

1.在课堂上观察水的三态,包括冰、水和水蒸气,教师向学生解释这些态分别是什么,并给他们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尝试观察、感受和触摸。

2.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简单实验,如:将水慢慢加热,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3.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体会及问题。

活动二:水的质量和量的测量

1.教师向学生介绍测量水的质量和量的方法,如:用天平、计量器等工具。

2.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简单测量,如:测量一杯水的重量和容积。

3.让学生登记数据并进行简单数据分析。

评价:

1.学生是否了解了水的三态;

2.学生是否掌握了测量水的质量和量的方法;

3.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记录数据和进行简单数据分析。

二、科学实验

学习主题:简单机械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简单机械及其应用;

2.学会制作简单机械,并在实验中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一:了解简单机械

1.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图示和模型理解简单机械的种类和用途。

2.引导学生思考,了解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开瓶器、螺丝刀、剪刀等。

活动二:自己制作简单机械

1.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简单机械的方法,如:制作杠杆、轮轴、书钉门吸器等。

2.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简单机械,并在实验中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方法和实验结果,并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评价:

1.学生是否掌握了简单机械的种类和应用;

2.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出简单机械;

3.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及语言描述是否准确。

三、环保科学

学习主题:环保工作开始于身边

学习目标:

1.认识生活垃圾的种类;

2.学会如何分辨垃圾种类及合理分类;

3.强化环保观念,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一:认识生活垃圾的种类

1.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生活垃圾的种类和分类标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

2.让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图示,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并在课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活动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1.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垃圾分类区域进行实际操作。

2.通过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让学生分享垃圾分类操作的感受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评价:

1.学生是否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

2.学生能否合理分类垃圾并行动起来;

3.学生是否养成了环保意识。

四、科学游戏

学习主题:蛙类及其生态环境

学习目标:

1.通过游戏学会欣赏和喜爱自然;

2.从游戏中掌握蛙类及其生态环境;

3.对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

活动一:探究蛙类的生态环境

1.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蛙类的生态环境,如:水生、半水生和陆生等。

2.让学生利用图示和模型对不同的蛙类及其生态环境进行欣赏和理解。

3.通过游戏,让学生加强对不同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二:科学小探究

1.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蛙的生长过程,鼓励学生4个人小组组团自己设计一组蛙的生长实验环境,比如水温、光照和食物等。

2.比较各组实验下小蛙的生长情况,以此讲解蛙的生态环境对小蛙的影响。

评价:

1.学生是否掌握了蛙类的分类及其生态环境;

2.游戏的趣味是否能够增强学生钻研科学的兴趣;

3.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认识是否得到了更深入的加强。

总结:

以上是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的部分内容,本计划旨在让孩子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养成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的精神。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6

(以下为翻译)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主题:动物的特征和栖息地

目标:

1. 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征。

2. 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栖息的环境和习惯。

3. 探索不同种类的动物如何适应其栖息地。

4.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5.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保护动物的意识。

第一周

主题:哺乳动物

1.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2. 都在哪里生活呢?房屋/洞穴/树上?

3. 练习绘制和描述。

4. 了解哺乳动物习惯。

5. 观察动物的行为和行动方式。

第二周

主题:飞鸟

1. 鸟的特征,分类和习惯。

2. 了解世界不同区域的鸟类。

3. 通过实验学习鸟类的飞行方式和运动方式。

4. 探索鸟类如何在空中寻找食物和筑巢。

5. 观察鸟类的群体行为。

第三周

主题:水生动物

1. 淡水和海洋中的动物。

2. 了解鱼类和贝壳类,鲸鱼和海豚等特征。

3. 掌握水生动物各种不同的栖息地。

4. 通过观察模拟操作和探究学习水生动物活动和行为方式。

5. 观察水生动物的生存策略。

第四周

主题:昆虫

1. 学习不同种类的昆虫,了解它们的分类和特征。

2.学习昆虫在不同地方的生活习惯。

3.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昆虫的行动方式和运动方式。

4.探讨昆虫在栖息地内寻找食物和躲避敌人时的行为策略。

5.观察昆虫的繁殖和生长过程。

第五周

主题:爬行动物

1. 学习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了解其分类和特征。

2. 探索不同地方的爬行动物的栖息环境和习惯。

3. 通过观察和模拟操作,了解爬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方式。

4. 探究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如何适应其栖息地。

5. 培养学生保护世界上濒危的爬行动物的意识。

第六周

主题: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1. 人类如何影响动物的生活和栖息环境。

2. 学习如何保护受威胁的动物物种。

3. 了解自然保护区和动物园的作用。

4.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保护活动,为未来保护动物作出贡献。

5. 提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

以上是四年级科学青岛版的教学计划,通过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生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并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以保护这些珍惜的自然资源。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7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一的数学。大部分同学勤学好问,活泼好动,喜欢动脑思考,表现欲较强,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具有了基本的口算、笔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上课能够积极动脑思考,敢于创新,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特别突出。优秀生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提出问题,合作意识较强,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自己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他们的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部分同学应该加强辅导,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还有少部分同学成绩偏差,成为学习困难生,这些同学在学习时处于消极接受,被动理解的状态,难以融入课堂,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不善于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还有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良好,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应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并抓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分层管理,在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的基础上,抓两头带中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的内容有: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定律;多边形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观察物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

1.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

1/7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多边形的认识、观察物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性,运用它们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图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观察物体这一单元,通过观察、想象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分段整理的方法,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分段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通过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智慧广场”的教学内容,本智慧广场内容是以往渗透画直观图方法的延续,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不管提高数学素养,体现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并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探索并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同时能够很好的利用,真正的简化计算。

4.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根据三角形边和角两个不同标准给三角形分类。5.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三角形的高。

6.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的边的关系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7.认识梯形知道梯形边之间关系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8.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正确的读写小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79.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利用小数性质解决问题。

10.探索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运用此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1.理解和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掌握复名数的改写以及复名数与小数改写。1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能把比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3.知道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可以看到不同形状。14.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形状。15.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16.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答案顺序计算。17.会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18.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9.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相关知识,能提出并解决实际简单问题。20.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能正确计算平均数。21.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措施

(一)注重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为主,学生能学会的老师不教,对疑难问题教师做到及时点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适当加强口算的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竖式计算的能力。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注意作业设置的层次性,提高作业设置有效性。(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1.重点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教材,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初步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可为以后中学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72.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学科实践活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主要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了2次实践活动,分别是“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

图形的密铺是在学生认识和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多种图形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多边形面积的基础。本综合与实践的重点是认识密铺,了解那些图形可以密铺,那些不能密铺,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消费知多少的设计意图是:一是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二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对数据分析,使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次时数

计算器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

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2第算,并借助计算器探索规

一律

周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用字母表示数(一)

意义和作用,学会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用字母表示数(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2第系和计算公式。

二探索并了解加法交换2加法交换和结合律周律、结合律,学会简算,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法第律、分配律交换、结合律及分配律,三4并进行简便计算,体会乘周除的互逆关系。

4/7第四周第五乘法分配律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灵活应用。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根据三角形边和角两个不同标准给三角形分类。4

认识三角形

4周会画三角形的高。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

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第形平行四边形的边的关系认六

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周知道梯形边之间关系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第小数的意义

知道什么是小数,会读七写小数,明确小数的意义,周第小数的性质

知道小数的性质,并会八运用

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名数的改写;求小数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的近似数理解名数改写的方法九掌握复名数的改写以及复周名数与小数改写。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能把比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第十周5/7

五一

假期观察物体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第体

十小数的加减法(一)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的意一义,结合情境理解小数加周减法的算理,正确计算。

小数的加、减法(二)

结合解决具体问题,理第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十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二计算。会运用运算律和运周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第平均数

会运用统计进行数据的十整理。会求平均数。

三周复习第一、二、三、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第七单元知识

数、数量关系、计算公十

式,会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四

值。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周律、减法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第复习第四、五、六、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十八单元知识

质,系统回顾角与三角五

形、观察物体的相关知周识。第期末总复习

系统复习本册内容

十六周第综合复习通过做试卷查缺补漏

6/7

4七周期末考试

第十八周检测本册知识掌握情况

7/7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8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科学是一门通识性极强的学科,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篇教学计划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常识与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科学问题,探究科学现象,归纳总结科学事实和规律。

2. 培养发现问题的兴趣,了解宇宙、地球、生命、物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

3.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增强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第一学期

1.能量和运动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运动和非机械运动; 运动和物体位置的变化。

2.声音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点和使用;保护听觉。

3.天体和宇宙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天体分类和基本概念;地球和其他星球;未来太空探索。

4.生物多样性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动物分类和重要分类;影响野生动植物的因素。

5.运动和健康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锻炼的好处;保持健康的习惯;防止受伤。

第二学期

6.水和天气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水的性质和循环;水的使用和保护;天气情况和预测。

7.星座和月相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星座和其重要性;月相的影响和意义;观察星座和月相。

8.生命和健康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身体器官和功能;身体系统和其功能;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养生。

9.物质分解和再利用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分解和再利用;环境保护和污染。

10.电和磁

教学时间:1周

教学内容:

电路和电流;磁场和磁力;电磁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本课程将采用一系列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实验课:通过实验来让学生了解科学现象,探究规律和归纳总结。

课堂讨论:通过带领学生前往野外、实验室等地,进行实践活动或实习研究,以开发其自主学习能力并为其学习其他学科作准备。

讲座课:整合丰富的教科书和多媒体资料来教授基础概念和知识。

信息技术课:适时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探索和解决科学问题。

四、教学评估

为检验学生已学和未学内容,本课程设定以下评估方法:

1. 测验题与课本课堂习题

以评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对要提高或补充的内容进行指导。

2. 实验报告或研究报告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或研究报告,达到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3. 期末考试

对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度考核以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基本能力。

五、教学资源

工具和设备:

投影仪、实验台、微镜、评测题目、研究课题等。

参考资料:

教科书教辅、参考书籍、互联网、科学新闻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

时间安排:

每周两节课。

每节课课容控制在45分钟以内,其中实验课程可适当延长至90分钟。

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

1、课程一(1周)

2、课程二(1周)

3、课程三(1周)

4、课程四(1周)

5、课程五(1周)

第二学期:

6、课程六(1周)

7、课程七(1周)

8、课程八(1周)

9、课程九(1周)

10、课程十(1周)

七、结束语

本教学计划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常识与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旨在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并为未来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9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增强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对生命、环境和社会的理解和关注。同时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和科学知识体系,了解科学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育内容

1.生活中的物体

2.生活中的效应

3.我们与环境

4.生命的产生

5.独特的生长方式

三、教学方法

本篇教案将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情景教学法为辅的有效教学方法。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广泛使用各种多媒体件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育资源

教案所需的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化设备,教材、教辅以及各种实验类的器材,可以自由地使用。

五、教学时间

本篇教案按照课程表所规定的安排教学时间,每堂课45分钟,共计15节课。

六、教学重点

1.生命及其发展过程

2.生物间的互动关系

3.物与能的关系

4.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七、课堂内容

1.生活中的物体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节能灯、电风扇等,从中学习到一些基本物理知识。

2.生活中的效应

了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效应,如水蒸气冷凝效应等,从中学习到一些基本化学知识。

3.我们与环境

了解自己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关注环保和节能,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4.生命的产生

了解生命的产生,探究生命的本质,学习生物的基本知识。

5.独特的生长方式

了解生灵的生长经历,探究细胞分裂和细胞的分化,学习基本的生化和生物词汇。

八、教学反馈

通过常规测试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掌握学生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学生学习时长和方向。同时,了解到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异常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进取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景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我带1、2、5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本事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本事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教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本事、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资料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贴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资料情景: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四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忙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资料和课时情景:

第一单元“电”共9课时,具体包括:电和我们的生活(1课时),点亮我的小灯泡(1课时),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课时),电路出故障了(1课时),导体和绝缘体(1课时),我来做个小开关(1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课时),我们选择了什么(2课时)。

第三单元“食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一天的食物(1课时),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课时),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课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课时),面包发霉了(1课时),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1课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1课时)。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共7课时,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岩石(1课时),进一步观察岩石(1课时),岩石的组成(1课时),怎样观察描述矿物(1课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课时),岩石矿物和我们(1课时)。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经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构成较强的科学探究本事。异常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异常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仅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构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确定,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很多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帮忙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我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资料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忙学生提高科学思维本事,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

(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 篇11

四年级科学青岛版教学计划是一份详细、具体、生动丰富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科学领域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通过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相应年级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实验等方式,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如观察、分类、比较、归纳、推理等。

3. 培养合作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要和同学一起进行实验和探讨,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 培养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课堂上的趣味性实验、教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包括三部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 生命科学

本部分分为植物、动物两个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1)植物单元:根、茎、叶、花等部位的结构、功能及其生长与发育规律等。

(2)动物单元:常见的动物类群和其特点、体内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等。

2. 物质科学

本部分包括五个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1)物质的分类:认识常见物质的分类,探究物质的性质。

(2)物体的运动:学习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和重力。

(3)机械简单机:学习杠杆、轮轴和滑轮等简单机械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4)液体的流动:认识压力和浮力,探究液体的流动规律。

(5)空气的压力:了解空气的存在和压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气体的特性。

3. 地球科学

本部分包括三个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运动规律。

(2)天文现象:探究日食、月食、日月食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星座和行星。

(3)气象现象:了解气象概念和气象现象,认识气压、温度、湿度的测量方法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本学期的科学教学采用如下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描述、分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2. 实验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增加实验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科学现象或解决问题。

3. 教学游戏法:以教学游戏、动画等互动性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感性地掌握科学知识。

4. 问题解决法:教师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向全体学生提出,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积极探究、勇于尝试、虚心学习。

四、考核方式

本学期的科学教学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具体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1. 课堂表现占总分的20%。

2. 实验报告占总分的15%。

3. 作业和课堂练习占总分的15%。

4.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总分的25%。

5. 全年度参加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展示,将对总评成绩起到相应的加分作用。

总体评价标准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积极、认真,能够独立思考,具有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问题解决的能力、听、说、读、写应用的能力等。

五、教学评估及反思

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评估将对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科学道德素质的培养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将以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科学为主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生动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方式综合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汇编12篇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1)

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我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到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人均语文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处于落后,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据前任老师给我讲:本班孩子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听课,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目标要求: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新课程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辅导安排:

1.发挥优生的优势,利用“一帮一”的形式帮助他们,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上创造机会让潜能生多表现,体验语文学习并不仅仅是字词句段,使他们爱上语文。

3.每周专门抽出固定时间周二、周四给潜能生辅导。

教学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

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本册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因此教案也应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周工作安排:

3/9—11/9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火烧云

14/9—18/9语文园地一5古诗两首

21/9—25/96爬山虎的脚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27/9—30/9语文园地二

9/10-10/109巨人的花园

12/10—16/10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12小木偶的故事

19/10—23/10语文园地三13白鹅

26/10—30/1014白公鹅15猫16母鸡

2/11-6/11语文园地四17长城

9/11—13/11期中复习

16/11—20/11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

23/11—27/1120古诗两首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0/11—4/12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

7/12—11/12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

14/12—18/12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

21/12—25/12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

28/12—31/12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20xx/1—22/1期末复习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行指导。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四)习作教学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地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习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写具体的训练要有一个过程,要求不要太高,要在不断的练习和讲评中逐步达到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不要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利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生本教育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是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五、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7人。本班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这学期要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2—14课时

第二单元:10—13课时

第三单元:12—14课时

第四单元:12—15课时

第五单元:10—13课时

第六单元:10—14课时

第七单元:9—11课时

第八单元:11—13课时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3)

一、基本情况

本期继续任教七(6)班语文,这个班共有学生70人,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对朗读技巧、文字的处理毫无积累;

2、阅读理解能力不高;

3、写作水平还待进一步提高;

4、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极差,这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

二、本课教学目标

新课程教材的本课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本课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下)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木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本课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6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教学。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一帮一等不同的形式来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持之以恒的帮助潜能生,建立对学习的信心。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5)

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四年级学生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一共52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18人,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在书写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部分孩子们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本班学生思维活跃,爱读书、爱思考,发言积极,敢于表达。但本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二是习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和习作水平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达成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 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课标》中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

五、教学课时

第一单元:13课时

第二单元:13课时

第三单元:12课时

第四单元:13课时

第五单元:14课时

第六单元:13课时

第七单元:12课时

第八单元:13课时

补充材料:5课时

期中考试复习:10课时

期末考试复习:15课时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6)

工作中逐步提高了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地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具体工作措施

1、工作分工:

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自然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自然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自然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然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以后完善。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7)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法制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法制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领作用。法制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在教材中挖掘法制教育素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法制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因素,把法制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课题《11、去年的树》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 1

地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法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的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 课 题《17、长城》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期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旅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课题 《19、秦兵马俑》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第三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窟、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他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又了解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语文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法制教育的素材的。

三、多角度分析便于在教学中进行法制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语文中,有很多知识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 2

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

成绩的习惯。

法制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文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法制、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8)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

探究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七、周次及教学内容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我们又长大了 升旗台在哪里

2 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 旗杆的影子

4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自由研究

5 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 观察一棵树

6 国庆放假

7 小动物的家

8 观察蚂蚁

9 更多的小动物

10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9)

a类学生:

这几个同学勤学好问,活泼好动,喜欢动脑思考,表现欲较强,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成绩优秀,他们上课能够积极动脑思考,敢于创新,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特别突出。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提出问题,合作意识较强,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自己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他们的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b类学生:

这一部分学生智力因素中等,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良好,但学习兴趣偏差,注意力不持久,参与学习不稳定,成绩起伏较大,如果他们能克服缺点,那他们的学习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c类学生:

这几个学生在学习时处于消极接受,被动理解的状态,或接受能力差,或反应缓慢,难以融入课堂,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不善于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造成成绩偏差,成为学习困难生。

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应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并抓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分层管理,在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的基础上,抓两头带中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进措施

a类学生:在课堂中要及时闪现他们的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写作上要加强用词指导,内容的节选及说话写作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培养各方能力、学会常用工具书。训练他们能在小组合作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训练独立处理事件的能力。加强课外书阅读,并能写好较详细的读后感。

b类学生:加强篇章句段的理解,掌握学习阅读方法。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KCB-300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自然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自然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自然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然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1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 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 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 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申购等工作;

(3) 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 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如有不足之处,工作中及时调节与补充,使之日臻完善。

语文四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篇12)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小学生学习其他一切课程的基础学科。现代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在传承和发扬多年来沿承的优秀教学方法的同时,强调改革和创新。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中心,教师要做到教书为辅,育人为主,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能准确认读347个生字。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7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练习用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可分为习惯、课文、习作、单元练习、学和做五大块。本学期,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习惯篇”安排了“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两个专题,有仅让学生学会读“有字书”,还让学生学会读“无字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立足于学生的素质培养,蕴含了对教育对象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言和精神“矿藏”。练习中一般设有“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等内容。在“读读背背”中,主要编排了“词串”和一些典范的语言材料,如格言警句、古今诗文、谚语对联等,意在开掘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示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自觉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2.学生分析:

经过六个学期的学习,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这些学生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而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四、具体措施: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结合我们学校申请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有效策略的研究》、《网络环境下优化小学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展开教学教育研究,更好地促进学校教研工作开展。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篇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接任初二两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两个班共有学生56人。这届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简单的天气预报;比热的概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

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洪水。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胰岛素与血糖浓度的调节;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与反射弧;动物行为分类、体温的控制。

难点: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反射活动中信号传导。

第4章“电路探秘”重点:电流的测量;电压的测量;电阻的相关因素;欧姆定律;电路连接。

难点:电压的概念:研究电阻的相关因素的方法;电路连接的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少数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却不是很积极,课后能不会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弱,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爱好。

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要正确引导,以期让学生对科学充满热情。学生双基情况从其上课情况看,他们的基础不够扎实,很多简单操作做得不够充实,缺乏实践能力,以至于影响其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的能力较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认图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较弱。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把握和巩固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篇2】

一,我的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丰富的生活常识,积累多元文化背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培养自学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2.具体目标。结合学生英语基础差的事实,在教学初期,注意与一年级知识的衔接,比如复习积累基础词汇、词语搭配、句型,熟悉不同单位呈现的语法规则,掌握实际用法。希望第一学期结束后,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础知识。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

这个班60人,聪明活泼好学。然而,仍然有少数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虽然他们在七年级有意识地培养兴趣,在考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很高。

第三,我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同时增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发展个性。在这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想坚持应用以下概念:

1、面对所有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总体设计目标灵活开放。目标设计基于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

3.突出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4.听听其他(她)老师的话,从中吸取精华。

第四,我是教材分析

这学期我们学校用的是《仁爱版英语》,20xx年4月第一次印刷,20xx年6月第一次印刷。第一册4个单元,12个题目,2个复习单元,共6个单元。与往年相比,有了新的语法和句型。总共490个单词包括50个短语。这本书是北京仁爱教育研究的

五、我的教学计划:

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教材重点是语法分类,如现在完成时、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被动语态等。难点也是语法和基本句型。这些重点和难点应在语言材料的学习中及时加强和总结,呈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将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通过各种任务活动巩固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体验、参与和合作来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口头表达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七、我这学期

教学方法

英语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弥补。针对我教的班级,本学期本人打算用下列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

1、Teach English inEnglish.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进行很多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用英语来教英语,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2、Think English inEnglish.用英语想,也就是用英语思考。学英语而不用英语思考,一定学不好。用英语思考就是在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美国人思考的介入,或者说美国人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这是真正流利、熟练的境界和标志。

3、背诵和多种练习结合。实事求是的说,大量背诵课文与大量多种练习的结合,乃是对于一切各不相同条件下的英语教学的普遍有效的方法。

4、合理利用课外资料,重点题要重点练习、重点讲解,做到主次分明,讲求实效。

5、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英语的内容较多,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交际等等内容,如果对每一项内容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那么即使是再好的学生也不可能学好,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教好。因而,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违背的。

总之,利用教材形式多样的写作练习,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并及时总结语法和日常用语,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语言功能的认识,由感情上升到理性。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多记,多总结,多背、多练说来丰厚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以达到巩固、掌握和运用的目的,最终形成语言技能。

八、我的教学辅助活动

1“功夫不负有有心人”,我会经常激发兴趣,增加容量,整体优化。

2、每日课前进行单词听写。

3、单词短语检测。

4、坚持值日生报告。

5、开展多种游戏和竞赛活动。

九、进行期末复习

本学期的时间虽然较紧,但是我打算在元月初进入复习阶段,在最后的几个星期里,我将从课本入手,以课本为基础梳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在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尽量让学生理解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十、进行期末考试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篇3】

总体目标: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内容。

具体目标:根据现初二级的生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优化课本知识结构和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学学习中,愉快地获得知识,并能运用到实处,在卫生保健方面让学生终生受益,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途径和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的发展性评价。按教学进度计划有序地组织教学工作。在学年度的全市统一考试力争使总体成绩与往年水平持平。

一、设置形式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质,在生物学习压力不重的情况下,设计多种多样的形式,以激励为主,惩罚为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

1、前五分钟“知识就是力量”的问答游戏,向学生明确游戏的规则,其中题目设计涉及到生物知识在内许多生动有趣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身边,做学习的有心人和主人,知识的构成和人的发展特性是多样化的,学会互相尊重。同时让学生出题,初步体验收集、筛选信息的经验。为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逐步采用奠定基础。

2、用直观的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出“开心愉快学生物,努力积极争印花”的活动,活动办法:每两周推出一款印花,一个学期集齐十款印花,将获得神秘大奖(奖品或考试加积分),印花数量越多,奖励越丰厚。

获得印花的办法多种多样:认真做好笔记;上课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回答问题;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出色完成好生物实验;单元测验获得85分以上;考试90分以上;积极阅读课外书,并能向老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积极参加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其他受到表扬的表现;

二、在课堂教学和阶段性考核中实践“开放性考试”模式和发展性评价

本学期参与市教研室关于“初中生物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借此机会,继续开展“开放性考试评价”,研究发展性评价中部分环节的模式。把理论及时转化为教学效益。计划采用“成长日记”和“学习资料袋”的形式,老师、同学、自我三方面评价结合的形式。克服以往一试定终生的考试的单一功能,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管理中采用粗细结合的大评价方式,如采用“学习能量”的模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态度,管理的力度和效果。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气氛中既放得开,又收得来。

三、课堂教学中寻找新教材中的突破口

新教材与旧材料在课程体系上、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基本上相同,但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内容增多了,在去年的新教材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忽略了这种变化,因此把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到新教材的实验和探索活动的研究中去。因此本学期内要着重研究设计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实践、实验。在教学探索中能做到教学相长。此外要认真学习和参照新的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在过渡教材中如何体现出来,开出有研究价值的公开课。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按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本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制订20_-20_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在我任教的五年级1班、五年级2班,共84名学生,其中,男生42名,女生42名。经过之前4年的科学学习,孩子们对科学课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也不断增强。进入五年级,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培养。由于多种原因,孩子们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也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因而没能很好地形成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的经验。而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氛围更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孩子们在科学探究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

这学期,我将着眼于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孩子们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受年龄的限制,孩子们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此时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此外,还须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总体内容

20_年秋期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由5个单元组成,依次为:“光与色彩”“热传递”“地表的变迁”“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和“人体‘司令部’”,共有20课内容。教材的最后,设有一个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作为江苏省教育厅最新编订的小学科学教材,本册教材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从知识上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了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套教材以科学世界观作为组织线索,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强化对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的指导。在每册教材的后面设有“专项学习”,将有关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包含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指导系统化和显性化,在保证过程完整的基础上,将探究和设计要素按年级有所侧重,又螺旋上升地加以编排。

教材设计专门针对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STEM单元,帮助学生展开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强调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全配套;重视科技史的学习,除了在专项学习中有专题介绍外,在每个年级教材的最后一面,还特别对科技史作概略的梳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呈现,有助于孩子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

(三)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为“光与色彩”,包括4课内容,依次是:《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七色光》。前3课按递进关系设计,是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践活动,初步建立光源、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的概念;了解光源、光的传播、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和光的反射现象;辨识哪些光来自光源,哪些光来自物体反射;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遇到物体时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同时,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取光现象的信息,了解可以借助能够反光的物体来发现光的现象、感知光的传播规律,打破光这一能量表现形式的神秘感。能量表现形式的探究活动不仅在本单元出现,还在整套教材持续进行,且不断地深入。在学生对光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第4课将关注点放在了光本体的性质上,以太阳光为载体,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作为能量形式之一的光的种类及层次性,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对光谱的初步认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光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篇5】

本学期将在学校的领导下和物理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下,结合新教材实验教学的实际,把实验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为使今后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现将本学期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如下:

一、目的要求:

1、目的: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要求:大纲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都力求做好,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小发明,小创作,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的遵守实验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本学期的学生实验

熔点和沸点,物质的比热容,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流做功的有关因素,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三、抓常规,促使实验规范化

1、学期开始,就要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和年级详细的实验进度。实验开出率(包括演示,分组)均达到100%

2、抓备课,使实验扎实进行。演示实验备课交待器材,操作过程,让学生观察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分组实验备课要求有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步骤,结论等。通过一个月一次组检查备课和听课,物理组全体教师都能高要求的完成实验

3 、上好新授课中的演示实验,跟踪课堂每个细节。落实素质教育课堂是首要途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观念已深深在老师心中生根。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能达到用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达到客观性强,生动形象,效果明显,对学生由直观思维上升理性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组实验:在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教师实验前要做示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每次实验完毕要填写实验报告,老师做到全批全改。

四、严格遵守学校实验制度:

严格如实地填写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三天通知,分组实验提前7天,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制度,爱护实验器材,节约用水,电,药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培养学生严谨求学,一些不苟的学风,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

五、加大实验教改力度,有计划有实验规划:

注意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实验的顺利,科学,严谨的进行。还要辅导学生开展试验小制作,大力开展试验教改力度。

本学期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在实验室里发生知识迁移,取得较好的成绩。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计划【篇6】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多,学困生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思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习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并初步体会中考的难度和题型,为初三中考做好铺垫。

四、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电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会用这些概念和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B、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3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