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我的姐姐观后感 >

我的姐姐观后感

我的姐姐观后感

趣祝福作文让我们一起揭秘“我的姐姐观后感”背后的秘密。阅读下文,我们感受到了优秀作品所带来的震撼,内心也不禁有了一些感悟。为了记下看过作品后对它的感想,写篇观后感是非常值得的。观后感可以让作品在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作品观后感呢?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1

很有幸参加了电影的点映,在观影的过程中就能观察到周围的朋友们都有在拿着纸巾擦眼泪。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亲情电影,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一个追求独立自我、拼尽全力想挣脱束缚的姐姐,在面对才四五岁的`“拖油瓶”弟弟时,展现出内心矛盾与拉扯,自己的未来与亲情的纽带,都十分复杂和深刻。

电影以女性视角展示非独生子女家庭姐姐的无奈,女性生活在世上的诸多困难。安然是一个独立、坚韧、自由的女生,即使含着泪也会大口吃饭,她说自己命硬,她说“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女孩子,当她被人欺负的时候,她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她让我感动让我敬佩,让我觉得无论遭遇了什么,她都能闯过难关。影片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因为故事来源于现实,而我们无法决定现实的结局。但我希望,每一个像安然那么勇敢独立的女性,都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2

清明小长假,电影市场闯出一匹黑马——《我的姐姐》。由于身边刚好有两个姐姐,奉献型的“姑妈辈”姐姐——我的姐姐,新生代的姐姐——我的大女儿,所以就直接买票去看了。

在看的过程中,我有非常强的代入感,结果是第二天顶着一双又红又肿的熊猫眼去上课。同意身边或关心或好奇眼光的审视。泪点低的人真的不合适去看亲情类的电影啊!

伴随这部电影的大火,网上出现了不少文章:鼓吹杀死“中国式姐姐”,声讨原生家庭的罪恶,骂爸爸妈妈的自私,揭露重男轻女的劣根性。俨然掀起一场为“中国姐姐”维权的互联网革命。

非常幸运,我没成长在重男轻女明显的家庭里。但我年少时确实得到过姐姐的呵护。姐姐在一次情绪崩溃时,曾歇斯底里的哭着说:“我顾这个,顾那个,哪个来顾我呢?”记忆中姐姐确实为弟弟,妹妹牺牲了不少。看电影时我就在心里想:姐姐呵护年少的我,我也要尽我所能照顾将来的她。

目前90后,00后,有不少的高档常识分子,他们是教育的成功商品,但在他们的身上还有多少家国情怀呢?还记得20xx年那个在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美国的空气都是多么香甜的留学美国的中国女生吗?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任何事的思维模式是:如此做,我将会得到什么?永远不会想:如此做,我将为我的团队带来什么?我觉得:在传统文化中,亲情,责任还是应该继承下来,发扬光大的。如影片中的安然,《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她们在竭力摆脱原生家庭时,内心深处也是对家庭充满期待与渴望的。毕竟,家,是大家生命的起点,也是大家安顿灵魂的地方。在成长的路上,大家的思维层次提升了,胸怀广阔了,与原生家庭和解了,这个过程也是健全自我的过程。你不可以什么都不为家庭成员做,却期望其余成员都为你服务。在所有关系里,最好的模式是相互成全。家人之间也是这样的。更何况,无论如何努力,终极一生,大家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就如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下的: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些人缺点比较大,正是由于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既然没完美的个体,哪来完美的原生家庭呢?再说,假如每一个人都犹如模型化的商品,那生活岂不是太无趣了!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3

或许,天灾,人祸,就是如此的突然。

一个大大的灾难,悄悄降临。一场意外的车祸,带走了安然的父母,留下了她和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一边是她神之向往的北京,一边是相依为命的弟弟,不知所措了,呆呆地望向父母的坟地,泪如泉涌。

安子恒,她的弟弟,从小就经历了至痛之灾。深邃大大的眼睛,透露出了对父母的依恋与怀念。哪怕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也被真诚地打动,一个幼小的心灵,本该在父母的怀抱中嬉戏玩耍,却只能睁着大大的眼睛去打量黑暗的夜,没有繁星,没有光明。

留一盏灯,为你断后。

“长姐如母”这四个字,是责任、是义务,是人生标签里一生的烙印;从一个粉肉团子降生开始,忍让就流淌在时间和生命里,需要用一生去践行。每个人都觉得,姐姐,就该为了弟弟有所付出和牺牲,而事实上,生活里确实不乏有这一类人。我也听过不少我爹妈讲他们姐姐和作为姐姐的他们的付出。

影片里有一个画面,让我和弟弟印象深刻。“套娃”,大娃娃套着小娃娃,就像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枷锁。最后的画面,停留在因为没有底座的缘故,被套在小娃娃身上的大娃娃在摇晃中找到支撑续而在时间的流逝里渐渐趋于平稳。

为了能去考研,安然一开始想把弟弟给其他人家,他和自己相差了十几岁啊。“姐姐也是人啊”,当我听到这句话时,也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血浓于水”这一词我们是再也熟悉不过了的,但绝对不会有很多人会为一个人而放弃所有。因此,安然在将弟弟送给别人时,一直在深深地思考,而当真正忘不了一个人时,无论你怎样做,那人的背影在你心中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我们并不能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却可以去抉择未来所要走下的路。身前,身后,都有可能会伫立着一个背影,既然是无法切断的血脉,那就让我们去考虑一下。倘若在前,便为后者撑起一把伞,举起一盏灯,倘若在后,便为挡雨之人相伴默默而行,即使无言,也会情深意切。那是上天的安排和回应,那么,就让我们去掌握,去珍惜吧。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4

看完《我的姐姐》感到很气愤,总想找一句话来形容这部我的姐姐给我的感受,搭地铁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到了,这是一部浮于表面而又缺乏真诚的我的姐姐。

导演和编剧都是女孩子,看得出她们对于女性议题的讨论欲望。

我的姐姐的立意不低,想要接触的社会问题是热门而又复杂的。

那些在网络上被议论的,甚至于贬低的,但又真实存在的伏弟魔们,像安然一样的女孩们,她们的处境是什么样的?她们能不能脱离这个困境?我想这是这个我的姐姐最想讨论的话题,但是导演处理不好这么复杂的题材,于是整个我的姐姐显得稀碎,人物七零八落。

从一开始就摆明了安然的困境,甚至是一种极端的困境:给安然安插了太多不如意,被父亲嫌弃、寄宿在姑姑家、被霸凌、被性骚扰(姑父偷看洗澡)、有一个只会赌钱的舅舅跟一个苦哈哈的姑妈、弟弟年纪太小、男朋友除了脾气好啥也没有......导演和编剧把一切不如意都放在了这个角色身上。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都在非常耐心地等待导演和编剧对于这种困境的回应。

然后呢?没有然后。本来是社会困境,是时代遗留问题,结果用爱粉饰太平。用爱和可爱的孩子煽情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吗?

一直期待安然会走掉,深知这种走掉是无情的,故事中的安然跟弟弟都会因为这个分别而痛苦,甚至于是会受到电影的观众指责,那也很好,至少比现在好。

因为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选择了爱自己而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会长久的悲痛下去,这种无法解决的问题让无辜的安然跟弟弟双方都是破碎的,以更大的沉默的伤痛延续下去,都更能发人省醒。

但是整个我的姐姐,看不到一丁点的思考,好像用爱就能解决一切。

弟弟这么可爱,这么小,能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是跟他一起生活啦。

这算什么?我的姐姐多是设计感,缺乏真诚的表达和思考。

在角色设计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姑妈跟安然的角色是一对相互映照的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非常的程式化,安然是觉醒的姑妈,相恋五年的男朋友是没有用的只会添堵的工具人......整个我的姐姐真的非常的程式化。

子枫妹妹一直都是一个蛮好的演员,可是妹妹毕竟年纪不大,在本片中造型也有些问题。着实不能让人信服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总是看着太小了,无论是牵着弟弟一起走还是跟男朋友一起,都特别特别有违和感。

所以从一开始,电影在日常生活的营造上就显得七零八落。

整部我的姐姐看下来,就是一部披着社会热点跟女性问题外衣的无脑商业片。我从来不觉得文艺片与商业片有高低贵贱之别,但文艺工作者贵在真诚,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要做商业片做就是了,遵循那套运作逻辑,刺激观众爽点,也不失为非常优秀解压的作品,但是拿着社会话题作为幌子,看不到一点真诚的思考和努力,甚至连故事的真实性和日常生活都令人诟病,这种卖社会噱头无脑圈钱的商业运作,浪费了演员的好演技,也浪费了这个故事的好立意,同时披着社会热点的外衣以为自己是一部好电影,真的很令人生气。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5

或许,天灾,人祸,就是如此的突然。

一个大大的灾难,悄悄降临。一场意外的车祸,带走了安然的父母,留下了她和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一边是她神之向往的北京,一边是相依为命的弟弟,不知所措了,呆呆地望向父母的坟地,泪如泉涌。

安子恒,她的弟弟,从小就经历了至痛之灾。深邃大大的眼睛,透露出了对父母的依恋与怀念。哪怕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也被真诚地打动,一个幼小的心灵,本该在父母的怀抱中嬉戏玩耍,却只能睁着大大的眼睛去打量黑暗的夜,没有繁星,没有光明。

留一盏灯,为你断后。

为了能去考研,安然一开始想把弟弟给其他人家,他和自己相差了十几岁啊。“姐姐也是人啊”,当我听到这句话时,也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血浓于水”这一词我们是再也熟悉不过了的,但绝对不会有很多人会为一个人而放弃所有。因此,安然在将弟弟送给别人时,一直在深深地思考,而当真正忘不了一个人时,无论你怎样做,那人的背影在你心中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我们并不能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却可以去抉择未来所要走下的路。身前,身后,都有可能会伫立着一个背影,既然是无法切断的血脉,那就让我们去考虑一下。倘若在前,便为后者撑起一把伞,举起一盏灯,倘若在后,便为挡雨之人相伴默默而行,即使无言,也会情深意切。那是上天的安排和回应,那么,就让我们去掌握,去珍惜吧。

留盏灯,为你断后。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6

前天去观看了一部很感动的电影——《我的姐姐》。

对于这部电影,我从春节开始就想看,可惜4月2日才播出。反复看了许多遍预告,我的泪下来了。无疑,电影一定更感动。

刚开始,安然(电影主角)陷入失去父母的悲痛,她的父母因为被车撞死了。安然才知道和父母分开的四五年时间里,生了弟弟安子恒(安然的弟弟)。一家人都希望她能担起抚养弟弟的责任,但她认为抚养了弟弟,她这一生就完了。

姑妈说:“长姐如母!”长姐如母,多么地轻抄淡写啊。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多少个姐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姐姐们不得不去抚养弟弟。

那天在外地上大学的哥哥放假回家几天,我们去饭店吃饭。服务页是一个年轻的姐姐,妈妈问她:“小姑娘,你多大呀?”姐姐的年龄让我出乎意料——21岁。

姐姐因为生计问题,不得不出来工作。她还有两个弟弟,这样家庭的思想非常传统,还是那四个字——长姐如母。

21岁,本应是上大学的年纪,却因为一句“长姐如母”,这一生就这么完了!

像这样的家庭,中国还有许多。做为一个女孩儿,我不希望有更多的家庭的长姐都能成为母亲的角色。

这部电影看哭了我,如果你是姐姐,如果你家有个长姐,请你一家人一起去看《我的姐姐》吧!希望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7

和我的妹妹看了我的姐姐,妆都哭花了。有时候在想如果不当姐姐,我的人生会不会更轻松一些,不用背负太多的责任会不会活得更洒脱一些。电影里反复在说:“因为你是姐姐啊。“因为你是姐姐所以需要以身作则,因为你是姐姐所以你要树立榜样,因为你是姐姐所以你该承担姐姐的责任。我没有觉得这个理论有什么问题,和安然姑妈一样因为从小就是这么认为的。

今年过年的时候和妈妈喝了些酒,我开始认真的跟妈妈说了一些真心话,其实这些话永远放在心里可能也会过去。但是我希望我能在人生这个旅程中更通透些,在父母都还健在的时候敞开心扉,解开心里的结不留下遗憾。我说爸爸妈妈你们从小到大都按你们的意愿来要求我,从来都没有问过我喜欢什么。我现在都记得我小时候我喜欢画画还喜欢捯饬家里各种各样的线团布匹,还因此被妈妈各种吼骂。我顺便借着这个机会告诉老公,我脾气暴躁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我的父母脾气都很暴躁,所以不能怪我,我老公的性格和安然男朋友一样,也只是笑笑。我告诉妈妈我现在都记得小学时全校买校服就我一个女生是买的蓝色(男款)的,还要求我只能留短发,每个月必须去理发店剪头发是我当时最不情愿的一件事。我认真的告诉妈妈,我小时候不被允许做的事我现在都允许我女儿做。话说的太重可能伤到了妈妈的心,她也认真的告诉我:“我最后悔生下的就是你。”当然我完全没有把这句话当真,妈妈是一个看似坚强又无比敏感的人,说完那席话的第二天我们就和好了。其实我真心是过了一个很自由快乐的童年,只是谁的原生家庭会如此完美不曾留下过一点遗憾呢,我妈妈说那几年她真的没有那么多精力来顾上我,在我童年岁月里的很多年妈妈都在忙着生下一个又一个。而现在的我也越来越相信命运和缘分这个东西,我告诉罗先生我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仁怀可能就是为了在那个时间和他相遇,相信了这一点,我连和他吵架都没有兴趣了,命运安排好的,接受就是了。我是姐姐这一点我也相信是命运安排了的,缘分是个玄学,我更相信是缘分把我们这一家人聚在了一起。妈妈虽然在我童年里感觉缺席了很多年,但是依然不影响她是一个好妈妈,不影响我对她的尊重和爱。可能到现在我也没有解开”为什么你们一定要生儿子“这个结,但是我现在更明白了独立个体的概念,父母是独立的个体,那是他们的选择,同时他们也为此承担了这个选择的后果和责任,他们活在他们的年代,有那个年代的认知体系。他们给予我生命之后,我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有自己的认知体系,不是互相都能在一个频道上沟通和交流的,但不影响我们依然是最亲的人。

如果我是安然,我最后也会做出和她一样的选择,只看时间点做选择会太计较眼前,看人生这条线上,会明白人生很短,每个人都很忙,能一直陪伴左右的真的只有家人。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8

抽空去看了《我的姐姐》,我不是影评,不会对电影的拍摄技巧、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背后所揭示的社会伦理做分析。

毕竟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过挣扎,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又不能决定自己的性别,还无法对抗时代的洪流。有人选择坦然接受现实,然后走下去,毕竟这个又宏大又幽微的命题更像是大海和浪花,有坚定也有迟疑。

观影的人有人为姐姐哭、有人为弟弟哭、有人为姑妈哭。我不知道应该为谁要多些哭些,毕竟这是反应重男轻女的影片。如果此刻我为弟弟和姑妈哭显然有些不合适。女主人公在追求自我和人生梦想的途中遭遇幼弟,父母为了要儿子,让女儿装残疾。考上大学又修改女儿的高考志愿,让女儿从医生变成了护士,这样离家近,可以早点工作赚钱。命运对女儿不公,但无论怎样挣扎,最后还是没有脱离血缘关系。

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我是为姐姐不平,为弟弟、和姑姑流泪。弟弟尽管是父母偏爱的产物。但作为生命个体,他本身也是一个受害者。一个男孩子,本可以正常的出生、正常的生活、不需要世俗的偏见、也不想从营养、教育、医疗资源等被额外偏斜。也没有想过要欺负姐姐、争抢姐姐的东西,更不想成为父母希望成为的人。可这一切并不由他控制。他生下来就带着优越感、带着霸道和自私。而姐姐们也要被道德绑架一生。这也是中国很多家庭兄弟姊妹关系始终不好的原因之一。

当弟弟的保护伞突然坍塌后,求生的本能驱使他要向姐姐示好,但骨子里还是傲娇和霸道。如果不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出生,姐弟两同样遇到父母双双离世。那姐弟两人相依为命,本就是天经地义。但曾经受过那么多委屈的姐姐,肯定要挣扎,要争取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为自己而活。我非常佩服姐姐的勇气,以及她身上的那股力量,生命本该如此。只是我们都被压抑住了。

为了求生,弟弟本能的改变自己,讨好姐姐,讨好收养的家庭。这个过程中,幼小的弟弟不知道姐姐为什么讨厌自己,也不理解死亡的意义。当他和姐姐说你身上有妈妈的味道的时候,我哭了。我不是单纯的同情。怎么说,我也算是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吧。当初是妈妈执意要儿子。我身上有两个姐姐。大姐6岁的时候就开始就哄我和二姐。吃的苦是最多的。但大姐被认为从小愚钝,是不被父母喜欢的。二姐从小体弱多病,也是不被父母喜欢。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欺负过大姐和二姐还有收养的三妹。争抢过她们的零食、剥夺过她们该有的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姐弟有过隔阂、误解。知道大姐对父母的埋怨。也知道大姐为了我失去了很多。但毕竟还是血缘关系。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挣扎着走了过来。对家人我能力所能及的做些事,心怀感恩。对父母也给予足够的理解。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们的对错。如果换成是你,也未必就能做的更好。但我真心反对重男轻女,让生命活出该有的样子。

好的书籍和影视作品都有疗愈作用。没有绝对的对和错,生命这个又宏大又幽微的命题更像是大海和浪花,有坚定也有迟疑。努力去走吧。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9

一场车祸,导致一场重大变故,父母意外离世让故事主角安然面临一个抉择,是放弃考研梦想全力抚养自己未见几面的弟弟还是坚持梦想去北京发展。

影片中的几个角色都带有悲情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饱满。安然,姑妈,舅舅。他们其实都有自己的难处。

安然从小的遭遇就很不幸,由于生活的城市重男轻女,安然父母为了生儿子,让安然装瘸,骗别人女儿有残疾。洗澡被亲戚偷看。这些都给安然的童年造成创伤。这也是为什么安然不想留在这个城市的原因。

姑妈,童年时也和安然有过相同的经历,不受疼爱,睡觉被蚊子咬醒发现母亲晚上偷偷切西瓜给弟弟吃,这些都在烙姑妈的脑海里,由于这些重男轻女意识的灌输与潜移默化。姑妈也渐渐习惯且接受。若不是安然对这一近乎法则的质疑与对抗,估计最后也难以让姑妈走出来。

纵观整部影片,安然和弟弟的相处模式的变化是值得回味的,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让我觉得情感表达十分到位。从“我不管”到“我要管”,张子枫对安然角色的情感的塑造拿捏恰到好处。

其实,影片中值得探讨的点还有很多,特别是姑妈和安然一起吃西瓜对话那场戏,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在这我也就不一样列举了。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58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