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家庭课件 >

家庭课件(合集10篇)

家庭课件(合集10篇)

趣祝福范文大全下面是一篇有关“家庭课件”的文章,大家赶快来了解一下吧。虽然仅仅是供大家参考,但是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为了创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老师们需要自己花费时间来准备教材和辅助材料。

家庭课件 篇1

教材在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后,专门安排了了解周围的家庭这一简单的社会调查活动反馈课。教材考虑到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可能有一定的差别,特意设计了两项调查活动:一是调查10个家庭最近一次水费、电费、电话费以及燃气费的交纳情况;二是让学生走访附近的10家农户,了解他们去年耕种土地的面积以及农作物的收成情况,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填表,并要求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你知道吗介绍了农民惯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亩和分,以及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地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发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在调查活动中与人合作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还要回到生活中去的道理,充分感知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居住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帮助学生看懂教材上提供的调查表,明确每个小组要调查的项目。

2、提醒学生在调查、收集过程中要学会和他人交往,注意言行得体、大方、讲礼貌。

[教学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能够对统计的结果作出适当的、科学的点评,并对其中的某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学习统计这一单元时,我们一起调查了很多生活中的资料,还记得我们班的体育达标情况吗?还记得我们班的长跑健将是谁吗?还记得我们班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吗?这些都是我们调查过的材料,由此可以看出调查是数学中,特别是统计中的一种惯用方法。

前几天,老师就让你们走进生活,去调查你们家周围一些家庭的某些信息,关于这些数据,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比较,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周围的一些家庭吧。(板书课题:了解周围的家庭)

[评:通过回顾以前的调查活动,以及获得的一些信息,让学生感受到调查活动的实用性和价值,唤醒学生小组调查周围家庭情况的全过程,激发起学生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的欲望。]

二、小组反馈统计表

1、学生分组汇报统计表的填写情况。

2、老师将每个小组的调查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比,选出最优秀的,进行分析。

[评:教师将10个家庭各种费用的调查表,用投影仪出示给学生,一则让学生以比较公证的方法选出最优秀的,以便作全班分析;二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作准备。]

3、比较分析

横向观察统计表:比较一下每户家庭支出最高的是哪项费用?从整体上看,哪项费用普遍较高?

纵向观察统计表:说说哪个家庭这几方面的费用最高?哪个家庭这几方面的费用最低?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

4、学生根据统计表再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有选择地进行解决。

[评: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分析表中数据,逐步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5、照上述样子,让各组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统计的耕地面积情况,随后,让学生反馈统计表二,借机介绍你知道吗?。

6、学生反馈结束后,教师小结,对于你所调查统计的家庭或项目,能否提出一些建议。

[评:这一环节的设计,一则是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参与的力度,让学生巧妙地从统计表一过度到统计表二;二是运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模仿表一的分析过程,对统计表二作详细地、系统地分析,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通过学生提建议,让我们的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从而达到指导生活的最终目标。]

三、师生交流活动体会

1、谈话:同学们,在调查的过程中你们一定增长了很多见识吧?谁来给大家谈谈你的活动体会?

2、教师简要小结本次调查活动的情况及课堂上的交流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将本课的心得反馈到被调查家庭中去。

[评: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教师的简要小结,让全班学生体验调查活动带来的乐趣,及其一些心得与体会,并与人分享,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的兴趣和信心,使其课后对统计表作进一步的研究。]

家庭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与家庭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父母和祖辈的感情。

2、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增进对长辈和家庭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变化,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渐树立家庭责任感。

3、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庭的发展变化的关系,学会如何搜集资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庭的关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全家福照片或与家人合影的照片;向父母了解家里近几年发生的大事和家庭中的特殊日子;请爷爷奶奶讲讲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情况或故事。

2、教师准备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磁带或碟片;制作课件《我十岁了》。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投影出示课件《我十岁了》。

2、看完这些画面,你最想说什么?

3、小结: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少同学已经度过了十岁的生日,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十年来,发生了多少令人难忘的事情,童年的记忆多么美好!而这一切都是和我们的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4、板书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大多学生已经越发感受到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作用。因此,本课从一对父母精心为儿子制作的十岁的生日礼物的展示作为开场白,对进一步唤起每个学生的感恩之心有推波助燃之效,同时也巧妙地勾起了每个学生对自己成长经历中美好往事的回忆。这样就使课题的出示水到渠成,更显得流畅自然。

(二)再现生活

1、我们在成长,家庭也在变化,课前布置同学们了解家庭大事和家庭特殊日子,大家都完成了吗?

2、(投影出示书上70页表格)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同学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再补充说明。

3、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教师行间巡视,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谈,如父母的生日,长辈去世的日子等,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在全班交流。

4、小结

在大人眼里,我们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使家庭生活充满生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给了我们更多的关爱,让我们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甜美无比,你感受到了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我爱我家》的小小故事会,好不好?

5、同桌互相讲述。

6、指名在全班汇报。

设计思路:家庭的幸福缘于每个成员的和睦相处,课堂效率的提高在于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因此,本环节安排了两次同学间的交流(第一次是先让一个同学说,再四人小组交流;第二次是先同桌交流,再指名汇报),这样既让每个同学都有了表达的机会,又提高了全班交流发言时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三)讲述往事

1、过渡:因为我们都还小,所以对家庭中发生的事情知道的还不多,但我们的长辈们对家里的事最清楚了,你问过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吗,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东西,住什么样的房子呢?

2、指名学生回答或模拟表演。

设计说明:本环节需要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情况以及现场气氛来进行。大多情况以先让几个学生作简单发言,再分组进行交流,教者行间巡视,最后全班汇报表演。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其中,进行指导。

3、小结,看来大家在课前都做了充分准备,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当代作家麦天枢回忆童年生活的一个故事,好吗?

4、师配乐讲述故事《苦糖》。

5、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6、欣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要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上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正确的价值引领。因而,在听故事、品故事之后,我又设计了欣赏歌曲这一环节。因为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故事声中,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了自己的情感之弦,不少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发言。所以,歌曲的欣赏会让更多的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的情绪达到极点,从而为整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总结导行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我们是家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为了我们能更加健康地成长,也为了我们的家庭能更加美满幸福,我们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同时不能忘了要对家庭有所贡献。有位诗人这样写道:“家是人避风的港湾”,确实,老师相信你们设计的吉祥物一定会给你的家带来吉祥如意,让你们一家人相亲相爱到永远。

第2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为自己的家庭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收集福娃或其他活动的吉祥物的资料;了解建庭成员的属相、爱好等。

2、制作有关吉祥物的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几天,为自己的家庭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同学举手。

2、指名具体介绍所做的事情。

3、南京夫子庙小学三(3)班的同学真了不起,他们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了一样吉祥物呢?你们想看看吗?

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只有把认识转化为行动,指导学生的行为,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这也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行为准则,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只有及时把道德准则转化为实际行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交流,才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另外,上课伊始,一定要紧紧抓住每个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弘扬孝亲敬长之风。因此,要尽可能多请几个学生介绍他们做了哪些值得自豪的事,并为所有举手的同学送上热情的掌声。从而为下面的学习打下感情基础,尤其是为吉祥物的创作埋下自信的种苗。

(二)欣赏学习

1、投影出示两位同学设计的吉祥物。

2、指名读设计说明。

3、小结:吉祥物大多是用一种动物形象或其他物品来表达某种意愿或向往,如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都会用不同的吉祥物,来表达人们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大家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3、相互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福娃或其它吉祥物。

4、课件展示福娃的诞生和采访一位成功地为学校艺术节设计吉祥物的同学的实录。

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吉祥物的知识,本环节首先出示两位学生的作品,再由大家耳熟能详的福娃谈起,相互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吉祥物,再到课件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不断萌动设计的情感。尤其是同学成功事例的介绍,增强每个人的信心,为他们能顺利地生成自己的意义世界打下基础。

(三)设计展示

1、同学们想不想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样吉祥物呢?

2、小组讨论设计意图

(提示:首先想你和父母亲分别喜欢什么东西,然后想什么东西最能象征你们家的特点,最后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还要注意不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即设计要体现自己家庭的特点,勇于大胆创新。)

3、各自完成自己的设计,并加以说明。

4、交流展示

设计思路:每个儿童生活在不同物质与精神世界中,他们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环节中,肯定会出现有的学生信心不足,有的学生过于自信;有的学生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共享,有的更喜欢独自欣赏或反思。因而在交流时,教者要注意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加以鼓励,对过于张扬的学生要提醒他谦虚一点,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的快乐和收获分享给每一个人。

(四)总结拓展

老师很高兴我们每个同学都为自己的家庭设计好了吉祥物,课后请同学们把设计的吉祥物再美化一下,带回家给家人欣赏欣赏。

家庭课件 篇3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又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民族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 ,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本节课的难点是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我确定的依据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形式多样,不容易理解记忆。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学方法: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结合我组的科研课题,《有效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上设计了学生汇报学习与教师引导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课前明确任务,查找资料,献计献策,用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献上了精彩的民族风情展,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折射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折射出他们在课下所进行的准备,可以说我也被孩子的热情所感染,他们从心底里喜欢这种方式,当我们给他们这样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时,同学们用了他们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去展示。在精彩的展示中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对于民族构成、少数民族政策和我国民族分布特点这些内容,则是教师进行点拨、引导。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效果

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家庭课件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二、说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了一定积累,但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另外,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视频、活动探究等教学来吸引学生。

三、说教法

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知识竞赛法。

四、说学法

1.收集资料法。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

2.相互讨论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分布特点。”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

(一)导入:

上课之前,师生共同欣赏视频音乐《爱我中华》。听完歌曲,请同学们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歌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繁衍、共同支撑。并且提出问题,这首歌的主唱是哪个民族的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进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学习新课

(2)各少数民族组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分布;(3)内蒙、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比较多;(4)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师生互动

指导学生阅读图“我国民族的分布”,来进行知识抢答

(三)新课小结

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谈感受、进行总结。并且回答课前问的《爱我中华》的主唱者的民族归属问题。

(四)结束新课

播放《大中国》来结束新课,首尾呼应。

家庭课件 篇5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电子专业和电接触的高频率,在学习基本电路之前让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形成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安全用电常识是电工类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会安全用电是每个学生的基本任务。

2、学情分析

刚入校职校的中职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强,对纯理论的说教不感兴趣,大部分同学不善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但他们熟悉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多分析,多表达,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校园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2、知道排除用电安全隐患的方法

3、知道触电后的急救常识

【技能目标】

能排查常见校园危险用电隐患

能正确对触电事故做一般急救处理

【情感目标】

培养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

1、排除常见校园用电安全隐患

2、对一般触电事故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难点内容】

对一般触电事故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讲授法

对于安全用电常识部分适当扩展内容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教学

②、情景教学法

以教室、实训室和宿舍为依托模拟危险用电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出危险用电的行为并及时改正。

2、学法指导

让学生联系生活,亲自在情境中寻找问题和答案,通过分析、讨论和总结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3、教学手段

多媒体、事实情景

三、教学程序

1、案例引入

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案例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本次大火案例,让学生明确用电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

导入:

列举实训操作中安全用电的操作要求?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讲授新课

⑴学生在校园内的用电安全情景演示

1、教室用电安全

2、实训室用电安全

3、宿舍用电安全

设计意图:

以“我们来找茬儿”的小游戏的模式,利用学生情景重现校园内常见的危险用电行为,让学生现场找到错误的地方并及时改正这些危险用电行为,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⑵介绍不同情景的安全用电常识,此过程注意和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相联系。

1、教室安全用电法则:

不在教室内违规充电

不在教室私自拉接插线板

2、实训室安全用电法则

电烙铁冷却后才能放入工具包

应定期检查实训用具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新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3、寝室用电安全法则

不要随意更改线路

不使用大功率电器

经常检查电器

养成安全用电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引导、对比分析、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介绍触电急救措施,注意此时需要注明只是理论急救措施,具体操作方法下一次课程中再详细介绍。提醒急救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否者只会给伤者带来二次伤害。

3、课堂练习,教学反馈

投影展示安全用电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练习、总结,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4、小结:简洁、突出本节知识的重点

5、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扩大获取知识的途径。

四、板书设计

本节的内容根据情节设置逐次给出,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设计意图:节约板面,节省时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

家庭课件 篇6

活动来源:

在近期的舞蹈活动中,我们学习了藏族舞蹈“草原水牧民”,孩子们兴趣极高,模仿着藏族的舞蹈动作,跳得有板有眼,总是说着相关的话题。但是,由于他们知识的局限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孩子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蒙古的服装是什么样的?藏族的服装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些什么风俗习惯等,为此我们生成了社会活动“少数民族大家庭”,力求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引领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习惯以及服饰等,从而培养幼儿对少数民族的热爱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能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萌发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具有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材料准备:相关课件资料;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图;四个民族娃娃(彩色图片);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图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挂图;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地图:儿歌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少数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中国地图”,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3)出示朝鲜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族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2.利用课件和多媒体,通过提问、讨论方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了解四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服饰、音乐等知识。

(1)放映投影片,并出示挂图,认识四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提问:四个民族的服饰相同吗?哪里不一样?

少数民族在生活中习惯相同吗?他们都吃什么?用什么?

①放映蒙古族的投影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蒙古族人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②出示蒙古族的挂图,深入引导幼儿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其服饰、生活、乐器等部分特征。然后由教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教师小结:蒙古族人身穿长袍,斜开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间束丝带,脚穿皮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他们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③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利用投影片,组织添色游戏“为民族娃娃穿花衣”,让幼儿再次辨认不同的民族服饰及居住地,巩固所学知识。

(3)欣赏四个民族的音乐,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3.教师在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基础上,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在音乐的带动下,自己创编出少数民族的不同动作,从中体验少数民族大家庭的快乐。(以游戏方式,在幼儿对少数民族有了了解后,自编民族舞,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

放映民族大团结的投影片,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结束。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延伸:

1、在美工活动中,教师提供废旧物品,以及成品,引导幼儿制作民族娃娃。

2.把少数民族的图片、照片等材料放到语言区,供幼儿讲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地图、儿歌等方式,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了解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以及少数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以提问、讨论、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并自编民族舞,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评析:

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应是每个幼儿园的自觉行为。“少数民族大家庭”这一活动,教师利用幼儿的以往经验,从复习儿歌认识中国地图开始,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让幼儿知道除了汉族外,其他的各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引入本课的具体内容,认识四个民族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这样通过大地图(中国)——许多民族——四位客人。一步步深入到课题,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让幼儿观察幻灯片,认识各民族的服饰特征与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然后,通过自制幻灯片的添色游戏,调动幼儿兴趣,快速辨认并参与游戏,这样幼儿既动手参与了游戏,对所认识的四个民族又有了近一步的认识。最后,让幼儿欣赏四个民族的音乐,谈听后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创编民族舞蹈,让幼儿沉浸在音乐及各民族的舞蹈旋律中,在这种美的意境中,来理解“大家庭”的含义。通过浅显的讲解与欢快的动作,让幼儿感受“团结”、“欢乐”的氛围,在活动中了解了各族人民的主要特征,萌发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家庭课件 篇7

一、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个体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权威的决定,使个体的心理总是处于脆弱状态,心态容易失衡,重新总看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不满意;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

二、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

说中国的家长不爱孩子,没人服气,但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懂孩子,懂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

现在不少父母关注的焦点仅限于孩子的衣食住行,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内心,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导致孩子容易出现问题和品德问题。

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过重的精神压力,过重的精神负担,全部理想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希望孩子能有所作为,孩子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沉重;不许失败,限制情绪的宣泄,造成孩子的情感失调节,只许进不许出,成绩稍有波动家长就紧张万分,仿佛天要塌下来似的,这种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三、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把孩子作为发泄对象,是教育无能的表现,使孩子胆怯、懦弱、不敢进取。原因有家长自身的童年轻历,社会压力、缺乏教育方法、自卑性;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成功家长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失败家长则不宽容孩子,强烈的补偿心理会使他们把孩子当成生命的最后赌注。

四、 缺乏学习,缺乏家庭教育的氛围

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简单,家长不注意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不注意借签他人经验,教育后果一定不佳,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要么自我,要么充满暴力倾向,家庭教育气氛紧张,少有温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是家长缺乏学习的结果,欲速而不达,事与愿违,家长望子成龙心态下的贪婪,导致急功近利,采取违反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不行”;缺乏表达,家长与孩子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1、开展此次实践的优势

由于看到了现在的家庭教育的种种不足,作为我们大学生,因为我们都是学前教育与心理学的专业学生。都具有相应的知识。而且家庭教育方面又是我们必须要去学的,所以这次实践有充分的准备。而且,这次我们还有幸邀请到悟知行教育机构的老师,讲师。帮助我们去做好这次实践。而且会让我们先补充大量的知识。

而且协助我们一起去做家庭教育的公益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家长们受益,让更多的孩子从心灵开始,变得幸福、快乐。因此,这次实践我们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既为我们系的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练自己的机会,而且还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从中能够受益。

2、此次实践的目的及意义

(1)让家长爱上学习,才能更好的教育子女。

(2)让家长知道如何正确的教育子女。

(3)让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

(4)让家长学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5)让家长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6)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理解父母爱的错误方式,学会感恩。

(7)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心灵健康成长。

(8)帮助有困惑的家长调节亲自之间的关系。

意义: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把孩子教育好了,在以后的道路上,会少很多很多的烦心事,而且孩子还能够将快快乐乐的成长,少了很多烦恼。让家长轻松。也能够避免很多的畸形人格,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解决好家庭教育的问题,那么,中国的社会必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家庭课件 篇8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家庭是每个人憩息傍依的港湾,它的和睦美满不但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也是一个人成长的乐园,它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做出努力,尽到自己的义务。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在家庭中公民应当承担什么样的义务,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

二、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板书)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21页最后一段。)

(1)什么是家庭?

(2)家庭的社会作用是什么?

(3)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划书。)

那么,家庭成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呢?

1.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产生(板书)

(1)父母子女关系的产生(板书)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2页第一自然段。)

父母子女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血亲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父母与非婚生子女的关系;另一类是拟制血亲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包括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等。

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人是通过收养和被收养而与他人建立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这种收养关系是随便形成的吗?不是,收养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相关内容。)

(2)法律特征(板书)

收养关系的确立,标志着养子女同养父母之间建立了父母子女关系,那么,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权利义务关系呢?有别于生父母与生子女的关系吗?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我国收养法第23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2页,第2自然段,并画下来。)

收养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法律行为。当收养关系成立,生父母关系即消除。养父母、养子女的权利义务同血亲子女与父母间的权利义务相同。法律上还对养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予以保护。

我们了解了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产生后,再来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父母子女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权利义务关系。我们首先来看父母对子女负有什么样的义务。

2.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板书)

(1)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板书)

我国宪法、婚姻法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抚养主要是指父母在物质上、生活上对子女地养育和照料,如负担子女的生活费等。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了解我国法律对父母抚养义务的详细规定,然后对下列案件进行审判、裁决。

材料:李真强的父母离婚后,真强选择了和父亲共同生活。真强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艰苦了很多。多少次,真强一口饭没吃就去了学校上学,真强再也忍不下去了,就跑到母亲的住处,要求跟母亲生活。母亲虽然生活窘迫,以卖菜为生,但是对真强照顾得很好。一天,母亲对真强说:“你跟我住,就跟我姓刘吧!”李父听说这个消息后就再也不给真强钱了。又一学期开学了,真强找到父亲要学费、书本费。其父说:“我有两个条件,第一,你回来住;第二,不能姓刘。”真强的班主任知道此事后找到了真强,对他说:“你所说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真强一纸诉状将父亲告到了法庭。

假设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判决此案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不能因离婚而消除,也不应该附带其他条件。一方面,真强的父亲以姓氏问题为由,拒绝抚养费用是违法的;另一方面,每个公民都拥有姓名权,这不应该成为拒绝抚养的理由。所以,假如我是法官,我判真强的父亲继续支付其抚养费。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那么对成年子女是否可以一概不抚养呢?请同学们看教材23页第一自然段。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材料:白玉今年芳龄19,正值青春韶华,为实现自己的作家梦在大学里苦读。天有不测风云,白玉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骨癌,父母开始时积极为其治疗,可是一个月过后,母亲的态度就让白玉的心冷到了冰点,母亲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强令白玉回家。遭到白玉的拒绝后,母亲狠心地把白玉一个人抛弃于医院,陪伴白玉的只有其好友。在社会的帮助下,白玉的医疗费用得到了解决,病情得到控制,但白玉的右腿已被截肢,无独立生活能力,而其母亲以白玉已成年为由拒绝承担抚养义务。无奈之下,白玉将母亲告上法庭。

请同学们说一下白玉母亲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白玉母亲的做法是不对的。她的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的要求,而且触犯了法律。尽管白玉已成年,但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独立生活,其母对其有抚养的义务,这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下面我们来学习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

(2)教育义务(板书)

父母的一言一行、思想品德、情操、境界等都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子女思想品质、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履行这些义务呢?请同学们结合第六课所学的有关知识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3页最后一段的内容。)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对子女思想品质、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用“四有”和“五爱”教育子女,使我们德、智、体诸方面得到了发展。问:说说父母对子女的保护包括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保护义务(板书)

父母对子女的保护包括:①用法律和道德对子女进行必要的行为约束。也就是说,教给子女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学会做什么。②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安全不受伤害,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总之,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智慧和力量,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希望。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父母,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板书)

问:为什么说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同学们看完教材24页内容,便知道了这个原因。)

问:应当怎样赡养扶助父母,履行法律规定应尽的义务?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语中“孝敬”一词有二层含义:一是尊敬长辈;二是指将物品献给长辈,表示敬意。那么,按照法律,又应当怎样做呢?

(1)要承担父母必要的生活费(板书)

无论父母有否经济收入,都应当表示自己的一份敬意。对于没有经济来源和生活困难的父母,所给老人的生活费标准,不能低于当生活标准。如;北京市210元到290元。

(2)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藉(板书)

子女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带父母散步、购物、逛公园等,使他们生活安逸。“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给他们精神上的抚慰及物质上的支持,这是中华民族代相传的家庭美德,也是法律赋予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义务。

你们知道吗?在世界其他国家,人们同样珍重父母的养育之恩。“父亲节”、“母亲节”,由来已久。联合国自1990年起,把每年10月1日定为“国际老人节”,1999年为国际老人年。还有山东济南市第一中学,自定节日——“孝敬日”。该校规定父母生日、“三八”妇女节、每周日为“孝敬日”,每位同学都尽已所能。但是也有相反的事例:

案例:张老太出生在江西某山区一个大户人家。她出嫁时,父母给了她许多金银首饰和几万元现金。婚后张老太生下独生子阿禄。阿禄长大不走正道。他结婚后,嫌父母在身边碍手碍脚,逼父母分了家,赶他们住破房子。阿禄他爹下田干活被毒蛇咬死。张老太双目失明。阿禄不闻不问,不尽赡养义务。李村小学学雷锋小组的同学每天轮流为老人服务。老人临终前,办理了遗嘱公证,将她的首饰和现金全部赠送给李村小学扩建校舍。

问:①阿禄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②阿禄依法应受到什么制裁?③张老太“赠物”做法对吗?为什么?

教师帮助学生回答所提问题。对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父母有权通过子女的单位或其他部门调解;也可以起诉到法院,由法院判决。对拒绝赡养父母的行为,会受到依法制裁。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成员中父母子女分别应尽的法律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建立美满家庭的基础,愿各位同学在生活中能依法自觉孝敬父母,承担应尽的义务,让亲情充溢整个家庭,让家庭生活充满爱的阳光。

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懂你》,听满文军娓娓道来关于母爱的故事。

家庭课件 篇9

对于做游戏,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有同样的热情,孩子的笑声是不需要翻译的。当孩子下一次跟你说:“妈妈,好无聊!”时,尝试一下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家庭游戏吧。

一家三口的游戏

当画画、看书这些常规项目都提不起兴趣时,一起发动几个游戏吧,一定让家里笑声不断。

来自亚美尼亚:比比谁的鸡蛋更硬!

这个游戏在当地很流行,而且被无数次地验证:两个鸡蛋绝不会同时破碎。

适合年龄:2岁以上

需要准备什么:每人几个煮熟的鸡蛋,外面贴上属于自己的贴画作为标记。

游戏怎么玩:

1.爸爸或妈妈和小朋友手拿鸡蛋面对面,两个鸡蛋轻轻地接触在一起,然后两个人同时用劲,直到有一个鸡蛋壳破裂。蛋壳破碎的鸡蛋作为战利品交给对方。

2.下一次比赛,蛋壳破裂的人需要拿出新的鸡蛋与对方重新比赛。

3.最后看看谁赢的鸡蛋多。

来自希腊:我是雕塑!

古希腊雕塑世界闻名,掷铁饼者、维纳斯、雅典娜神像……都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带孩子参观过博物馆后,可以把这些雕塑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

适合年龄:3岁以上

需要准备什么:一些雕塑的图片或者照片。

游戏怎么玩:

1.先一起看雕塑的图片或照片,每个人可以记下几个雕塑的样子,并尝试一下怎么扮演它。

2.三人选择1人作为“发令者”,站在中间,同时把眼睛蒙起来。

3.“发令者”开始数数,其他人在周围散开。

4.当数数结束时,“发令者”发出“雕塑”的口令,所有的人都不能再动,而且要扮成某一个雕塑的样子。他们可以使用各种道具,比如小棍子、球或者飞盘等。

5.“发令者”负责监督,如果谁动了就会出局。而且,他还会想尽各种办法把别人逗笑或者移动。

6.最后剩下的人赢得比赛,成为下一轮比赛的“发令者”。

来自巴基斯坦:哪里更安全?

巴基斯坦的很多城市都是熙熙攘攘的,孩子们希望通过游戏占领属于自己的“地盘”。

游戏参与者:爸爸、妈妈、宝宝

适合年龄:4岁以上

需要准备什么:一块开阔的户外场地,有很多“障碍物”,如树木、长椅、秋千、石头等等。

游戏怎么玩:

1.这个游戏也需要一个“发令者”,他可以选择两个口令(“上面”和“下面”)中的一个。

2.如果他选择“下面”口令,表示地面是不安全的,所有的人都要跑着寻找“障碍物”,在上面站着或者坐着。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就可能会被“发令者”捉到。

3.而相反,如果“发令者”选择“up”口令,表示地面是安全的,所有的人都要离开障碍物。

4.“发令者”可以频繁地变换口令,这样总会有被抓到的人,他将成为下一个“发令者”。

家庭课件 篇10

一、燃烧的概念:

燃烧时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

二、燃烧的三要素

1、可燃物2、助燃物3、着火源

三、防火的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

4、防止火势蔓延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

2、窒息法

3、隔离法

4、化学抑制法酒店

常见的火灾原因:

1顾客吸烟以及乱丢烟头引起火灾

2、厨房用火不慎及易燃物(油、煤气等)过多

3、电器使用不当

4、酒精炉使用不当宿舍

常见的火灾原因:

1.乱接电源;

2.乱扔烟头;

3.躺在床上吸烟;

4.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焚烧杂物;

6.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

8.擅自使用酒精炉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

9.人走灯不关。

10.台灯靠近枕头和被褥。

五、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左手托住灭火器底部,右手拿住压把,拿出灭火器;

2、奔赴火灾现场;

3、拔掉安全销;

4、左手握灭火器喷头并对准火焰底部,右手按下压把喷射。

六、灭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判断风向、站在顺风位置喷射

2、如果火势较大,应组织多人扑救

3、火被扑灭后,仍要提高警惕,防止死灰复燃,直到确信不会再燃烧才能离开

七、消防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八、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少

2、边报警、边扑救

3、先控制、后救火

4、先救人、后救物

5、防中毒、防窒息

6、听指挥、莫惊慌

九、遇上严重火灾怎么办?

1、保持镇静。

2、呼唤附近的同事援助。

3、报警;通知消防中心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4、关闭火场附近的电器总闸。

5、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

6、要指示出方向,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和自己逃生,千万不可乘坐电梯。

十、逃生注意事项:

1、要镇静,采取措施自救

2、或初起时要报警,设法疏散物资

3、离开房间时带上一条湿毛巾,开门时先开一条小缝观察,离开后要关门

4、过浓烟区要弯腰或爬行前进

5、用牙膏涂在暴露在外的皮肤上,防火熏烫

6、不要乘坐电梯

7、在窗边呼救

8、自制救生绳索,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跳楼

总的来说:大火扑来,脱离火境是上策。但是,首先需要的是镇静。要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观察分析周围的火情。明确楼梯和楼门的位置和走向。千万不要盲目开窗开门,不要盲目乱跑、跳楼。在冲过着火地带过程中,如果火势尚不太猛,可以穿上浸湿的不易燃烧的衣服或裹上浸湿的毯子,地面上如有火焰,可以穿上雨鞋。要迅速果断,不要吸气,以免被浓烟薰呛窒息,有条件的可以用毛巾捂住口鼻。

如果楼梯已被隔断,可以用绳索系在窗棂或其它固定物上,顺绳慢慢下滑,要浸湿绳子,选择没有火的方向,防止在下滑的过程中绳子被烧断。如建筑物上有铸铁水管的,也可以沿着水管下楼,但要注意下面的铸铁管道是否已被火焰烘烤,以免因管道烫手而坠楼身亡。

小编推荐

导游课件(合集10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前所准备的教学材料,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发挥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在写教案课件时可能会有一些疑问。如果你对“导游课件”想要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为你提供一些相关资料,但请注意所述观点仅供参考,不要轻信!

导游课件 篇1

1、感谢您布莱克先生, 感谢您生动风趣、容充实的讲话。

2、摩托罗拉公司的老板爱德华?詹德素以其风趣而“闻名”。

3、玛丽的(服饰)华丽和风趣令我们大家着迷。

4、要意识到在场的人们希望你成功。听众希望你的讲话兴味昂然、催人向上、旁征博引且风趣幽默。他们不愿看到你把事情搞砸。

5、他说话相当风趣。

6、它言简意赅、浅显风趣,生动形象地提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7、他很有个性魅力——非常风趣。

9、他谈吐幽默,饶有风趣。

10、我很想和美国派里的Stifler的妈妈一起工作! 她太风趣了。

11、要意识到在场的人们希望你。听众希望你的讲话兴味昂然、催人向上、旁征博引且风趣幽默。不愿看到你把事情搞砸。

12、她把幽默风趣当作自卫的武器, 来嘲笑那些攻击者。

13、但他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思想单纯却勇敢风趣的性格。

14、法师辩才无碍,风趣幽默,时常将深奥的佛法义理融汇于通俗易懂的言谈中,为佛教事业尽心尽力。

15、具有无穷的魅力,经验丰富且幽默风趣的汉语教师。

16、马季是演相声的,说起话来总是饶有风趣。

17、唱念俱佳,文武兼备, 表演诙谐风趣,嬉戏怒骂皆能入戏。

18、唱念俱佳,文武兼备,表演诙谐风趣,嬉戏怒骂皆能入戏。

19、受害者不善应付, 也没有风趣。

20、他不时地插入一段风趣幽默的话,让打瞌睡的读者提起精神 ( 沃尔特布莱尔 )

21、我住的那家人像其他美国人一样, 幽默风趣,常拿自己开玩笑。

22、风度翩翩、幽默风趣的莱特教授,是商业教育界出了名的大好人之一。

23、我国新疆地区流传的阿凡提故事, 形式短小精悍, 内容风趣幽默。

24、薄伽丘对性关系的处理经常是生动细致地描绘, 经常是风趣诙谐的, 但从不自贬身份。

25、出差时,有个风趣随和的人做伴真是一种享受。

26、舞蹈风趣,极富特色。

27、老师,我喜欢听你讲课。你的风趣、幽默,让我时时盼望上语文课。

28、本书情节紧凑,故事悬疑,环环相扣,对白幽默风趣,有些情节让人喷饭……

29、她不懂得与人攀谈, 仪表不佳,风趣索然, 人又长得难看。

30、她的开场白十分风趣。

31、幽默风趣的他总用风趣幽默的话语在我们上课之余给我们解解疲劳,让我们开心开心。

32、明月清风,风趣横生,生财有道,道尽途穷,穷山恶水,水涨船高,高傲自大,大得人心,心口如一。

33、他们做事比较沉稳干练,能处变不惊,为人豁达大度,性格开朗活泼,谈吐幽默风趣,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34、这句里,我觉得最不准确的是“失败与失意时不失风趣”,应该是“有了它,失败和失意也别具魅力”。

35、他以前更为风趣,常常让我们大家都捧腹大笑。

36、这就是我最喜爱的老师:沈老师。他幽默、风趣、好笑、严厉,深受我们喜爱。

37、同学们对老师用风趣的方式讲解他们的错误很感兴趣。

38、这首歌的'风格轻松愉快、诙谐风趣。

39、它言简意赅 、浅显风趣, 生动形象地提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40、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与他的 自信, 幽默和风趣的谈话。

41、知更望着晴空苍穹,淡淡白云竟勾勒出东方朔的模样,风流倜傥,薄幸明狂,唇边勾一抹风趣的笑意,每一个举手投足都足以令她痴狂。

42、理查费曼就是那个[别闹了]的物理学家,此人文字幽默风趣,我手头也有几本他的书。

43、他悠闲和风趣谈及国王和枢机主教。

44、他饶有风趣地讲述了他们的西班牙之行。

45、书的设定很俗,但六六写的风趣横生,在最初女主周围美男环绕的时候,的确颇为动人,让人忍俊不禁。

46、你无需装作很风趣。

47、这个传统的聚会吸引了来自各个党派的政界人士,晚宴上只允许幽默风趣的演讲。

48、他们才思敏捷,风趣诙谐。

49、王副总裁问一答十,不紧不慢且井井有条,偏生听起来风趣而舒服。

50、他的谈话有风趣。

51、他讲述着许许多多这些方面的稀奇古怪而饶有风趣的故事。

52、听了这个风趣的故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53、我是城里人,不过也去过几次乡村。在那里,也是别有一番风趣的。

54、扇鼓表演明快 、活泼 、诙谐 、风趣的艺术风格,深受当地人民欢迎。

55、她为此事增添了 风趣。

56、博学多才,一表人才,开朗乐观,风趣幽默。

57、我情愿去以为他说了一些相当风趣、有急智的话,但当时从他喉咙中发出来的声音听来更像是呜咽。

58、有一阵子这位艺术家完全迷失了方向,其出了名的幽默风趣被伤感而煽情的不知所云取而代之。

59、作为椰城的海口是海南的省会,它网罗了许多像五公祠,秀英炮台,海瑞墓等这样的风趣的历史古迹。

60、三两人群,常于亭台楼榭处,几句风趣,琉璃瓦下阳光普照,生命仿若一下子重新注入显豁。抑或两小无猜,朝朝暮暮者,小亭子成了最好的媒妁之言。

导游课件 篇2

设计意图:

近年来,我们的家乡宝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使幼儿能了解我们家乡的变化,对我们家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通过以小导游的形式来向同伴介绍家乡的主要风景、建筑及有关特产,让幼儿在介绍中交流与分享,获取家乡发展变化的信息,进一步挖掘本土的资源和提升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从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我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丰富孩子们对家乡的了解,加深他们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更好地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连贯地用语言介绍家乡。

2、通过收集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等资料,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三。努力学做一个小导游。4通过剪贴**,提高儿童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上课前,请家长带孩子参观家乡的主要景点和标志性建筑,了解当地特产和名人

2、事先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名胜古迹、风俗景观的**、**等

3、家乡风光介绍***、家乡宣传画一张

4剪刀,双面胶带,油条,水彩笔

5、小旗、导游证若干、**《今日宝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小旗,导游证教师与幼儿谈话:现在我们家乡的景色越来越美,引来了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游客到我们家乡来旅游,旅行社想增加一批小导游,介绍家乡出色者将颁发小导游证,你们愿意当导游吗?

2对话引出家乡话题:从不同角度介绍宝应,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基本部分:

1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历,畅谈家乡的土特产品和名胜古迹。

(1)师:我们家乡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慈姑、莲藕、大闸蟹、)老师可以用实物加以提示。

教师结合**进行介绍。老师:孩子们,让我们看看老师要找的土特产是否和你说的一样。

(2)师:宝应不仅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更美。小朋友,让我们坐上巴士一起去游览一下好吗?坐稳了!

教师结合**(演示文稿),引导幼儿回忆各名胜古迹:荷园、生态园、扬州宝应湖

2制作宝应海报,帮助游客介绍宝应

(1)情境:(**铃响),家乡旅游团叫小朋友去小导游帮忙向游客介绍宝应师:您好!你们刚到了一批外国小客人,想请我们班的孩子去当小导游,向他们介绍宝应。哦,好的好的。

老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吗?好 啊!然后我们每人制作一张海报,向客人介绍我们最喜欢的景点或特产。

(2)教师讲解宣传画范例,激发幼儿制作家乡宣传画的欲望。

师:老师已经把荷园的景点制成了一幅宣传画,等会就拿着这张宣传画,给他们介绍我们家乡宝应的特色景点水泗荷园。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学当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宣传画。

三、结束部分:

1今天,每个孩子都表现得很好,学着做一个小向导,更加了解我们美丽的家乡。以后有机会把外地亲戚带到宝应来,我们可以给他们当好向导。

2、情感教育:我们家乡特产丰富,名胜古迹很多,建设发展特别快,一座座高楼不断建成,一条条马路越来越宽,大大小小的广场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处风景,国内国外游人不断,大家都在夸呢?小朋友生活在这里,高兴吗?

你喜欢我们的家乡吗?现在让我们赞美我们美丽的家乡。

3、欣赏歌曲《今日宝应》

4、结束:让我们把这首歌曲唱给更多的人听吧!(唱着歌曲出教室)。

导游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以休博会为切入口,知道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光,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旅游名胜,并以小导游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2、感受家乡的美,激发介绍家乡,宣传家乡的热情。

3、提高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走进休博盛会

1、(出示休博会宣传标志)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个吗?知道这是什么吗?

2、是呀,这就是休博会的宣传标志,我们每个教室都有贴着呢。这上面蓝色的是什么呀?这就是本次休博会的吉祥物“晶晶”,一滴张开双臂的水“晶晶”,以其丰满的精神、绚烂的笑容、活泼可爱的形象,热情地欢迎每一位远方的朋友,投入到这座城市水一样柔美的怀抱之中。(课件出示:吉祥物图片)

3、小朋友还了解有关休博会的哪些资料呢?(课件分块点示出示)

4、小朋友们对这次盛会了解的可真不少啊!看来大家对家乡非常关心和非常热爱!这么大的世界性盛会为什么把主园区放到我们萧山来举行呀?

5、小结:我们美丽的家乡——萧山正凭着她的实力、活力和魅力一步步走向世界。随着休博盛会的举行,萧山将迎来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作为热情的萧山小主人,可以把家乡的最美的风光介绍给游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做小导游,带着各地游客来一次“萧山之旅”。(边讲边放“萧山之旅”短片)

二、学做小小导游

(一)成立小旅行社

1、为了迎接休博会的`到来,为了能把萧山这些美丽的风光更好地介绍给游客,老师想成立一个小小的旅行社,我已经为这个旅行社想好了一个名字:“拂晓旅行社”,知道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吗?请你向听课老师介绍一下。

2、旅行社是成立了,可是我又发愁了,休博会就要举行了,游客蜂拥而来,没有导游怎么办呀,所以今天我就在我们班里现场招聘小导游。希望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

(二)展示调查资料

1、要当好小导游,首先就得了解自身要介绍的景点。所以,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自身去玩过的景点,搜集图片、照片,并把你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请你把它拿出来,告诉大家你准备介绍的是哪一个景点?

2、我们的家乡萧山地方虽然不大,可是值得游玩的景点可真不少哇!大家看,这就是我们萧山区旅游景点分布图。

3、出示萧山区旅游景点分布图,点击景点出示一些图片。

4、看来小朋友都已经作了充沛的准备。小导游的第一关就通过啦!

(二)讨论导游知识

1、掌握了景点资料,就有了当导游的资本啦!不过要把资料介绍给游客又是大有讲究的。你们说做一名小导游有哪些要求呢?

2、小结,出示:①导什么:景点名称、地理位置、历史、特点等②怎么导:热情、大方、有礼貌、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3、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当小导游的基本要求,这就又过了一关啦!

导游课件 篇4

尊敬的关注蓝鱼的亲们:

非常抱歉的通知大家,本周六晚(今天)吴敏兰老师的讲座无法进行了。我们必须坦诚的告诉大家,由于我们的失误,没有事先调查清楚活动组织方情况就发布此活动!

我们知道,最近新加进蓝鱼粉丝的亲们都是冲着这个讲座来的,真的非常非常抱歉,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很痛心。我们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目前正在关注事态发展。。。。。

昨晚,组织者@蜗牛妈在讲座即将开播的情况下,发出了因技术问题只能支持50个群直播的通知,而我们又不在50之内!!!

为了弥补此次损失,我们决定请我们蓝鱼的资深妈妈(安萌妈和晴妈)为大家进行两场线上讲座。她们都是特别优秀的妈妈!!虽然不及吴敏兰老师有名气,但是她们的孩子的英文水平在她们努力坚持下都是能说会道的,非常接地气。她们可以结合自家宝宝的启蒙历程为大家讲述和解答。具体讲座时间我们会另行通知。相信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再次非常痛心的向所有关注此次吴敏兰讲座的新老朋友致以最真诚的道歉,对不起了,各位!我们正在交涉,希望给大家一个真相,不枉大家对蓝鱼的信任。

导游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用连贯的语言介绍红都瑞金的旧居旧址

2、使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幼儿已了解旧居旧址的相关知识,旧居旧址的主要景点图片及课件。导游旗

活动过程

一、观看景区中导游带游客画面。

她是谁?在干什么?(导游)每天都有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慕名到我们家乡——红都瑞金旅游,怎样让客人更了解我们家乡的历史呢?今天我们就来争当红色小导游。

二、我是红色小导游

1、幼儿分组选择一处旧居旧址图片(几处主要景点)

幼儿自由交谈旧居旧址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它们的名称、主要特征及意义。

教师轮流巡视,参与各小组谈话,指导幼儿先整体后局部来介绍。

提醒幼儿自己商量谈话的顺序,不抢着讲,也不能只听不讲,鼓励每位幼儿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2、请每组选一位幼儿扮导游,手拿导游旗,其他幼儿扮游客。

(1)播放课件,要求小导游清楚连贯地讲述。提醒大家专心地听同伴说话,当文明游客,在小导游说完后应鼓掌。

(2)在一位幼儿介绍一处景点后,教师可将幼儿的讲述内容重复说一遍,使其他幼儿听得更清楚。

(3)教师小结活动,引导幼儿感受今天的幸福生少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要珍惜和认真学习,并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最后组织幼儿唱歌曲《欢迎你到瑞金来》,结束活动。

3、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到旧居旧址随导游参观,认真倾听导游的介绍内容。

图片:叶坪:红军广场(纪念塔)→红军检阅台→苏维埃中央政府大礼堂

沙洲坝: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外景)→会场→防空洞

沙洲坝:红井→古樟树→旧居

云石山:云石山外景→毛主席旧居→古树奇石

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毛泽覃纪念碑→烈士相片

中央革命根椐地历史博物馆:外墙壁画→馆内展品

导游前言:各位嘉宾,你们好!欢迎大家踏上这块历史悠久的红土地,来到“共和国摇篮瑞金”!我是红色导游×××。现在我们来到××。

导游课件 篇6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生产运作课程教学设计

【摘 要】生产运作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分析了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后,应用情景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突出主线,通过小说和游戏的快速导入营造教学情景,将实际与模拟仿真软件相结合深化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情景教学法;模拟仿真

0 引言

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原理、方法等都来源于企业的生产运作实践,是多年来各国生产运作管理实践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因此,作为一门研究企业如何将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用,以便高效地创造产品和服务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程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1]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是工业工程、工商管理、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对培养学生现场管理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困境

笔者从事生产运作管理教学发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教材方面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生产运作或是运营管理的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很多,常有的内容包括战略、生产线平衡、设施布置、库存、服务管理等。这些内容涉及到物流、供应链、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等课程的内容,但又不是他们的全部。教材内容相对较散,没有一条主线,学生容易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1.2 课程方面

生产运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靠理论讲解是不全面的。如果只偏重于理论讲授,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很少或是没有,是很难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与其他课程相互交叉的内容教学,只能点到为止,否则就重复授课。但是在实际解决企业现场问题时,往往要求管理者从多个角度联系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共同解决同一问题,而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掌握的往往只是该门课程的单个知识点,综合应用各个知识点的能力较弱,很难达到企业需要的、结合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

1.3 学生方面

这门课程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选修课,涉及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学生缺乏相关工程背景,对制造企业现场没有感性认识,同时也对选修课不重视,因此课程花费大量时间在描述、解释企业情况,但仍然事倍功半,学生对生产运作管理的一些方法和理论感觉无聊。加之学生企业实践经验少,基本没有在生产线上生产组装零部件的经历,理解生产中常见的运作问题比较困难,被动的参与教学过程。[3]

基于情景教学的生产运作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基于一定知识背景的、以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由于在认知结构和理解水平的原因,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发生混乱,需要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也就是通过情景教学法给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常的轨道。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能有效激发学生联想,唤醒他们长期记忆中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的某种意义。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协调课程教学,能有效建立广泛联系、增强知识正面迁移,实现获取和探索新知识的意义建构。[4] 基于情景教学的生产运作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3.1 课程主线

经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后发现,生产运作的核心其实就是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匹配,通过对供给流程的优化,实现供需平衡。所以课程以此作为主线,所有内容都与流程相关,根据什么是流程、如何评估流程、优化流程、变动性对流程的影响、如何应对不确定因素为思路将流程分析、质量管理、运营计划、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管理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并且每一章都由一个案例贯穿其中,以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来讲解理论,又将理论马上应用到案例中去,重点突出MRPII、精益生产、TOC约束理论3大现代生产运营理念。

3.2 课程之初建立情景

图1 课程章节安排

课程的指导方针是“真实的运作管理,真正的简单易懂”,学生“活学活用,有用有趣”。在以流程为主线的授课过程中,瓶颈、节拍、生产线平衡、库存批量的影响等关键知识不再通过枯燥的满堂灌的形式授课,而是在授课之初,布置学生提前阅读高德拉特小说《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作为铺垫。因为学生没有去过工厂,以小说的形式作为引入,以最快的速度为课程建立一个生产工厂的场景:一个濒临倒闭工厂在物理学家钟纳的指引下,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理,解决了复杂的管理问题,不仅压缩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改变了整个工厂以及整个公司的局面。通过小说生动呈现如何找到瓶颈和管理瓶颈的工厂场景。

通过老师的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读高德拉特小说《目标》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读书报告,以以下的6个问题贯穿教学场景,并结合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

1)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2)判断赚钱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3)什么产品总是延误?―― 理解平衡工厂

4)什么决定了工厂的产出的多少?

5)如何高效利用瓶颈?

6)如何系统的管理生产流程?

3.3 以各种体验游戏加深知识的理解

在学生共同讨论后对生产运作的基础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小说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理论知识。为了弥补学生没有生产加工的经历,课程设计了多款课程游戏。

1)让学生充当航空公司的执行官,在预先确定预留水平和超卖水平后对北京――广州的空客A320的航班进行售卖飞机票,通过收益管理的游戏了解实现供需平衡的困难。

2)以击鼓传花游戏和掷骰子游戏再现《目标》小说中的情景,让学生明白依存关系和统计波动的影响。

3)模拟传统生产方式和单件流两种不同生产方式,通过统计叠20只纸飞机所需要花的周期时间和在制品库存的数量,体现精益生产带来的生产方式革新。

4)拆装3款玩具小车完成BOM表,并测试装配一个玩具小车所需的总时间,通过流程分析将动作尽量均匀分配到每一个工位上,给出产品装配的工艺流程图,以此了解生产线平衡的作用和方法。

5)啤酒游戏演示供应链管理中信息传递的必要性和体会牛鞭效应的巨大影响。

因为课程游戏相对简单,每个游戏所花的时间只需要10分钟-2节课不等而且无需特定场所。占用少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参与学习情景,而是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的开发。

3.4 模拟仿真软件将理论转变为应用

无论是小说还是课程游戏,只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景,通过实际操作获得运营管理的感性知识,但是要深入的学习其中的理论,仅靠小说或者游戏是远远不足够的。将模拟仿真软件引入课堂,采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模拟各种可行方案,例如:在流水线生产系统仿真实验中,采用Extendsim仿真软件模拟流水生产过程,让学生根据模拟获得的数据判断流水线工序安排是否合理,负荷是否平均? 设备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加工过程是否能够和车间的柔性程度相适应? 生产制造运输费用是否合理? 等等。加深学生对流水线组织设计与技术设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学会对流水线进行控制。小结

生产运作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增加现实景场模拟、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掌握从事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活动的基本技能,而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周杰.知识转移视角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以美国德雷克大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7).[2]蒋南云,方叶祥,樊树海.基于PBL的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9).[3]冯根尧.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8(1).[4]蒙黎霞.谈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方法与实践[J].新西部:理论版,2008.[责任编辑:丁艳]

导游课件 篇7

目标定位

在写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通过学习写导游词, 把平时积累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要点阐释

通过写导游词这种语言实践形式促使学生运用课文语言。

在具体的导游情景中,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去激活自己的语言积累,提高表达能力。

练习内容

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课前活动

1、背诵本单元介绍著名风景名胜的精彩片断。

2、查阅有关“世界遗产”的文字资料,搜集相关的美丽图片。

3、学习最基本的导游常识和导游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导游情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水平。

2、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

创设具体的导游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运用语言材料自由表达,自主写作,用丰富的形式学习导游。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材料自由表达。

授课类型

写作指导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趣味导入

同学们,某某旅游公司要在我们这里招聘小导游,导游招聘考试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写一段著名的导游词,并进行现场导游服务。

好!我们今天就来个考前培训,培训合格的同学发给导游证,有了导游证,哈哈,你就可以充满信心地去旅游公司应聘了。

二、互相交流,学习技巧

师:同学们,大家外出旅游的时候,一定见识过不少优秀的专业导游,你早已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导游技巧了?快快贡献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回忆生旅游经历,互相介绍优秀导游的导游方式和技巧。

由此,教师领着学生小结整理有关导游技巧,学习导游知识。)

1、语言通俗,亲切自然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下列导游语,感受一下导游语的语言特色。

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颐和园。

我是风光旅行社的导游,姓杨,大家叫我小杨就行了。

颐和园是北京首都最为著名的皇家园林,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欣赏它精致的园林艺术和美丽的建筑艺术,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2、按照顺序,讲解清楚简洁的总述

导游语可以分为:热情的前言、简洁的总述、生动分述、亲切告别等几部分。

(1)热情的前言:

(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上文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热情得体。)

(2)简洁的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师:读一读下列导游词,体会总述的语言特点。

“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院,一般大家都称它故宫。

顾名思义,故宫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

从明朝的永乐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共有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

帝王之家,当然气势宏大,目前,这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3) 生动的分述:

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这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

(4)亲切告别

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做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师:请同学们阅读以下结束语,了解结束语的风格特点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玩儿得愉快,万事如意。

谢谢!”

3、语言生动,栩栩如生

4、穿插故事,引人入胜

(1)导游给我们介绍风景名胜,有时为了让游客感受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以及神秘色彩,往往会在导游词里穿插什么内容?

(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2)你曾听到过导游给你讲解的什么故事呢?请大家说一说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生1、我游览长城时导游介绍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生2、我游览泰山时导游给自己讲解的过去的封建皇帝在泰山封禅的故事。

生3、我游览洛阳龙门石窟时,导游给我讲解的洛阳龙门石窟来历的传说。

生4、我游览张家界时,导游给自己讲的张家界名称的来历。

5、友好提醒,文明游览

师:作为导游,应该如何让大家玩得愉快,游览文明呢?

要及时提醒大家游览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并向游客提出争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如:要爱护文物古迹,不要乱丢垃圾,不再文化古迹上刻字等等。

三、分享资料,写导游词

1、分享资料:

小组内互相交流查阅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2、写导游词

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

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四、学做导游,互相评议

1、设置情景,

风光旅行社在此招聘导游,感兴趣的请到这里参与面试吧!

2、模拟导游

教师提醒学生,语气要口语化,不要让别人听着像背诵,要亲切自然地给别人讲述。

3、互相评议

请一部分同学做评委,给参与面试的同学打分,并作评议。

评议时参考学到的相关技巧,既要评议其讲述的内容,也要评议其口语的技巧。

导游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任务中,学习用直线箭头、转弯箭头表示方向,为游客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

2.愿意积极动脑,发现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重点难点在游戏任务中,学习用不同箭头表示方向,为游客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对迷宫、地图有经验认识。

物质准备:

教具图片、若干份小地图和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你们知道“导游”是做什么工作的嘛?带着游客旅游,可是先要会设计游览的路线图的,那游览路线图怎么设计呢?我们今天来学一学,学当导游。设计图线路,可要先认识这,看,是什么?

二、出示PPT,复习对箭头的认识,了解简单路线、最短路线的设计。

出示四个方向的直行和转弯箭头,复习箭头代表的意思。提问:这些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展示小地图,汽车站起点、火车站终点,观察、比较已经设计好的路线,知道设计路线可以从不同方向开始,认识最短路线。

3.出示玉溪一日游景点地图优秀的小导游,会规划设计路线,还要认识、很熟悉玉溪的景点哦。提问:大家看看都有哪些景点?

小结:你们认识了箭头,熟悉玉溪的.景点,会用箭头设计游览路线,那就可以当导游了。

三、爷爷奶奶旅行团来了(根据订单规定景点数,用较少的箭头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路线)

出示订单一,理解订单的规则。提问:订单里有些什么要求?你能看出是什么意思嘛?什么叫最短的路线?

2.提供路线底板,请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讨论幼儿设计的路线图。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梳理出同样的箭头数但游玩的顺序可以不一样,不饶远路更合理地使用箭头可以减少箭头数。

4.再次操作,调整修改路线图。

5.展示修改过的路线图进行分享。

小结:小导游们,你们真能干,设计的路线合理,让爷爷奶奶少走很多路,玩了三个景点。四、又一个家庭旅行团来了(尝试两人交流协商,设计合理路线解决箭头数有限,景点越多越好的问题。)1.出示客人订单,理解规则。2.幼儿两两一组,设计路线图,教师巡回指导。3.分享交流路线图。

提问:你们的路线图经过了几个景点呢?为什么有的订单只能去两个景点?问题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景点数量与景点选择或是路线合理性之间的关系。

五、延伸活动:设计“欢欢乐乐旅行社”招牌路线(引发后续延伸至区域的兴趣)

今天我们接到了两笔单子,你们设计的路线图都满足了客人的要求!我会把我们的小地图放在区域里,导游们你们记得区域活动的时候,就要去益智区里设计游览玉溪的招牌线路图来吸引客人哦,线路设计出来,我们的“欢欢乐乐旅行社”就可以开张了!

活动总结

孩子们没有当导游的生活经验,可在课前组织幼儿学习导游的相关知识,为幼儿经验做好准备,活动设计中环节较多,可根据幼儿接受情况进行调整,如若难度较大,可以分为几个课时来上。

导游课件 篇9

情境教学法 创立者

新中国培养的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1956年至今在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任教,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小学语

情境教育专著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李吉林创立的情境教学法。基本含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情境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技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若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度、恰当,则在课堂上能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乐于参与、关注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思维和发现的身临其境的境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基本特点

情境教学法正是针对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美”为突破口、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审美的兴趣、认识的兴趣,乃至向往丰富精神世界的兴趣,也在其间培养起来。基本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创设设疑式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以疑激情,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跃跃欲试。创设设疑式情境,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都可以设疑。这样,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尝试探寻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3、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自主探究。

创设讨论、操作式情境,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探究性问题,需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操作中尝试,在讨论中释疑。通过动口讨论,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让他们的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画图、测量、搜集信息、剪、折、移、转、制作模型等活动情境,不仅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4、创设争论式情境,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 基本模式

“真、美、情、思”形成独特优势是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情境教学法专著

一讲究“真”,给儿童一个真实的世界,符号学习与多彩生活链接

情境教学在起初阶段就受到“意境说”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也就是说,客观世界会影响人的情感变化,情感会触动语辞的萌发。我想,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怎能以封闭的课堂束缚獐,使他们在枯竭的断流中学习语文呢?

二追求“美”,给儿童带来审美愉悦,在熏陶感染中生成主动学习的“力”

开放的情境让孩子身心得到释放,作文教学的成功让我发现了美的无可比拟的功效,引起了我新的思考。我联想到“意境说”中刘勰从“美物”到“美文”,王国维的“外物美”到“内修美”,讲究的便是一个“美”字。“意境说”对“美”的反复的褒扬,激励着我在情境教学初期就去追求语文教学的“美”。小学语文本身是美的,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有形亦有情。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为儿童切实打好语言文学的基础,而且要让他们在其间受到人文熏陶,进一步培养儿童的高级审美情感。由此,我想到美学,想到艺术,借鉴边缘的学科思考,拓宽了我的思路。我深知,艺术是最形象、最富美感、最生动的文化。儿童的审美教育是从感受美开始的,进而才是对美的理解和借鉴,以至去创造美。

(三)注重“情”,与儿童真情交融,让情感伴随认知活动

情境教学法的根本灵魂就在于一个“情”字。在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在教学现场的反应告诉我,“美”能激“情”,进而促使我在情境教学如何“激情”,如何“冶情”方面作了更深入的实践与研究。联系“意境说”对情感的论述,可以看到其中内在的关联。刘勰在《物色》篇中,从客观外物对人的情感的影响,作了生动形象的阐述,他指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表明人的情感受客观外物的影响之深。王国维则明确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儿童恰恰是最富有情感的人,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的心头,教育应该利用儿童心灵的这种最可宝贵的特点。于是我将“意境说”、“情景交融”、“境界为上”的精髓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感悟到用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的情境,并不是一种单纯形象的呈现,而是浸润着、弥漫着情感。情感成了情境的内核,无情之境终不成境界。受“意境说”的启发,情境

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一些理论时, 结合

实际问题,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程的一些理论与方 法的应用, 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 讲解复数的幅角时, 用照像机的例子来说明: 普通 照像机照出来的照片没有立体感, 而数码相机照出 来的照片却有立体感。原因就是普通照像机只是反 映复数的距离(模), 而数码相机除了模之外, 还反 映出每个点的位置(幅角)因此也就有了立体感;在讲Cauchy 积分公式时, 让学生们思考如何测得 地心的温度这一问题, 如果我们能测得地球表面各 点的温度, 则可利用Cauchy 积分公式来测得地心 的温度;讲解析函数时, 指出解析函数对电场的电 位和电通的研究中的作用;讲保角映射时, 指出许 多地质测量等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该原理来处理;讲 积分变换, 指出物理学、许多工程技术如电学、信

号处理等问题的计算中不可缺少的运算工具。

导游课件 篇10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长春版《小导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曾经到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

2.表达清楚,有条理,语言通顺。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条理、有顺序地介绍一处风景地。教学准备学生去过的风景区的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

1.你到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点。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此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啦。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经过你们的介绍,会使它成为有名的景点呢! (1)先在组内交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说给组里的同学听。 (2)全班交流。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到过的风景区或家乡的一处美丽风景。 要求: ①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②师生共同评议,评出最佳小导游给予奖励。二、指导写作。 1.翻开书了解习作要求。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向游客介绍。介绍前要先想清旅游景点有什么特点,旅游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有条理的说清楚,便于听者抓住特点。(3)语言要吸引游客,富于感染力,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4)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 2.出示范文,了解写作结构。 3.将想象的部分讲给同座听,请他提提意见。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作业:将汇报交流内容拟成提纲。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讨论交流内容。二、学生写作,教师相机指导。三、改一改 1.把写好的导游词读一读,对照要求自己修改。 2.提示:(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2)是否按一定顺序写完整。(3)想象是否合理,情感是否具体生动。(4)读后是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四人一组互改。五、评一评。 1.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导游词,互相听一听,评一评,看谁写得最完整。 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的习作,大家欣赏。 3.教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的和大家交流。

绝句的课件集合10篇


本文将就“绝句的课件”进行全面探讨,并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该主题。在教师职业中,教案制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本文也将为大家提供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自己的课堂教案课件。可以说,教案对于教育教学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专业技能要素。本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的课件 篇1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一首写春的诗,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唐诗《绝句》。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出示课文插图。

同学们,你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3.学生试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应特别注意哪几个字的读音?

丽 泥 沙 暖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的?

3.认读并练写这几个字。

4.老师指导在田字格中练写。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刚才同学们从画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诗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那么就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喜欢、赞美)

2.还要注意诗的节奏。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五、总结课文。

1.这首诗中写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风 花草、 冻土、 燕子 鸳鸯

2.从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热爱春天的感情

绝句的课件 篇2

一、教材分析:

1、[注释]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2、[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3、[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单生平以及他的几篇著作。

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的旋律》,导入新课:

1、在“春之声圆舞曲”的伴奏下,学生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2、导:今天,我们新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二)、进入第一章《快快乐乐地学》,学习古诗:

1、读古诗。

(1)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欢快的意境。

(2)谁知道杜甫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请学生简单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了解写作背景,为以下的学习做铺垫。

2、按古诗学习的要求,小组同学讨论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教师可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

3、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学生自学为主,独立学习古诗,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

4、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咱们选一到二句来解释一下,如何?

5、同学评析诗中写得好的地方,师帮助归纳:“有声有色,”有远有近“。

6、朗读、背诵诗歌。

导:杜甫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绝句——

7、学生自由朗诵绝句(迟日),思考诗句的含义。

8、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疑。

9、学习小组共同解释诗句的意思。

10、读、背、积累古诗。(第二首古诗的学习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

(三)、进入第二章《轻轻松松地听》,欣赏诗歌:

导:同学们只花了分钟时间就学会了两首古诗,真是省时高效呀。老师猜想,现在咱们大脑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来轻松一下吧!

学生欣赏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发学生学唱的愿望。)

(四)、进入第三章《开开心心地唱》,学生唱诗:

1、反复听《前出塞》的古诗演唱,背诵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

3、铿锵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认识诗人,了解诗作:

导: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杜甫的知识。

2、自由交流自己积累的杜甫的诗作。

3、看电脑老师的介绍,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知识,认识“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

4、出示诗歌《兵车行》,教师范背并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现实主义。

5、出示小红旗,鼓励学生课外积累。

六、设计意图:

古诗具有语言凝炼含蓄,韵律和谐优美,意境深邃高远等特点,是陶冶学生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能使学生掌握中华语言的精华,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进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中,我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习惯,尽可能地增加课堂学习密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意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大量的古诗,读背积累二、三首,了解更多诗人优秀的诗作,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此时,再鼓励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就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绝句的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数字在诗中的独特含义: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2.培养幼儿根据古诗的韵律有表情的朗诵,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片:黄鹂、白鹭。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白鹭、黄鹂。

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

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诗内容

1.结合图片提问

(1)小朋友看一看有几个黄鹂鸟呀?(两个黄鹂)

再看看有多少白鹭呢?

2.老师朗诵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一个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3)“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

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船。

三、学习古诗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

上:飞上;

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

泊:停泊、停靠。

3.启发幼儿学习用古诗的韵味有表情的朗诵。

4.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5.幼儿欣赏配音朗诵,学会有表情的跟诵。

三、结束

幼儿两人之间相互朗诵,感受古诗韵律。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的课件 篇4

【教材分析】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第一句是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第二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设计理念】

1、以的游戏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中吟诵的古诗,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激发学生学习新古诗的兴趣。

2、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延伸的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领悟诗的意境,走近诗人。

3、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4、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5、鼓励学生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

难点: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昨天的朗诵比赛,陈老师知道了我们四甲班的同学们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诗,很多同学一口气背诵了好几首古诗呢!同学们还认识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对吗?今天,陈老师就请来一位被尊为诗圣的大诗人,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CAI出示杜甫图片)

2、陈老师叫大家课后查找有关杜甫的资料,都找了吗?谁来介绍一下大诗人。

3、学生介绍杜甫。

4、老师小结。(杜甫是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5、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过杜甫写的古诗吗?(《江畔独步寻花》)

6、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同学们记性真好,肯定平时及时复习了,是吗?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出示图片,学生描述。

1、杜甫大诗人当年在杜甫草堂内研读诗文,从窗户内往外看,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大家请看。(CAI出示图片)

2、大家觉得这幅画面怎么样?(很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吗?(早春)

3、那么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图上的内容吗?

4、指名说。(近处的柳树抽出嫩绿的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多姿,活泼可爱的黄鹂在绿枝条间蹦来跳去,在枝头快乐地鸣叫声,门前整齐地停靠着木船,远处是一群队列整齐的白鹭,展开洁白的双翅,身姿优雅地向蓝天飞云。远处还有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雪山。)老师相机板书:黄鹂、白鹭、柳树、船只、雪山、蓝天。说得真美!

这使我不由地联想到诗人贺知章《咏柳》中的两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十分赞赏地)你说得也很棒!学习能积极联想到相关内容,是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相机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5、同学真棒,把这幅画面说得美极了!老师深深地吸引住了。刚才我们用了那么多的词句描绘的画面,而诗人杜甫仅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样的画面描述出来了,大家想不想不读一读呢?

三、学生自读自悟古诗。

1、自由读。

2、小组之间比赛读。

3、指名读。

4、齐读。

5、你们刚才在描述画面的时候,讲到了黄鹂、白鹭、蓝天、柳树,那杜甫在诗中有没有描写到呢?是哪几句呢?请你找出读一读。

6、指名读,(CAI出示一、二句古诗)齐读。

7、请同学来讲一讲这两句诗主要写了什么?(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8、你能从这两句话中找到描写色彩的词吗?(黄、翠、白、青)老师根据学生说的,CAI将字相机变色。

9、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文字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我们试着用最美的语言来读出画面的美。

10、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那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配乐)

1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你们能不能背下来呢?指名背,齐背。

12、看看木船、雪山,诗人又是怎么描写的呢?把诗句找出来读一读。

13、指名读,CAI出示后两句。

14、想一想,这两句诗你都读懂了吗?说说你的是怎么理解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15、生质疑,生解答。

16、老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千秋、含。

四、拓展活动。

1、小结。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2、大诗人杜甫还写了两首绝句诗,大家想读一读吗?CAI出示另外两首古诗。

3、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大量的古诗,吸取祖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绝句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了解诗人: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出示),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以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那这位诗人是谁呢?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他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还要争取读出点诗味来。

2、指读,正音(提醒同学们多音字:泊)

3、再指读。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好听在哪呢?(节奏、押韵an)

4、谁也想这样读一读?(指读,齐读)

三、吟诗炼字,感悟诗意:

同学们,读完这首诗,诗中有哪些字或词你不理解吗?提出来讨论讨论。

含——包含(画简笔画理解)

泊——停靠

白鹭、黄鹂——看图介绍

四、描述画面,感悟诗情: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

2、交流:

你看到了哪一幅画面?

(1)两个黄鹂鸣翠柳(示图)仔细看,这两只黄鹂在哪儿?它们在干什么?

(2)一行白鹭上青天(示图)一抬头,你又看到了什么?白鹭怎么飞的?飞到哪儿去了?

谁能把这两幅画面连起来说一说?你感觉这画面怎么样?你能读出画面的美吗?

(3)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示图)

诗人是站在哪儿看到这两幅画面的?看到了什么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你觉得这两幅画面怎么样?把你的感觉读出来(指读)

3、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几幅画面(女生读——男生读)

4、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绝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你想发现吗?赶快再去读一读,与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谁的发现多,谁的发现准。

5、交流自己的发现: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读着这些词,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诗中除了有颜色还有声音呢!

板书:有声有色

鸣、上、含、泊

虽然这四个都是动词,但你觉得哪些是真动?哪些并不动?真是有动有静啊!

板书:有动有静。

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这四个词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

板书:有虚有实

这些词还是一一对应的呢!你能找出来吗?老师告诉你,这就是“对仗”,这首诗1、2两句对仗,3、4两句对仗,结构很工整,读起来可好听了,谁再来读一读。(指读——女生读——男生读)

小结:同学们,现在,你能完成这道填空题了吗?《绝句》这首诗通过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喜爱之情,突出了诗人的心情。(板书:喜悦)

6、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读读这首诗,会背的可以背。(齐读)

五、拓展古诗,丰富积累:

1、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总是充满了感情,你还想到他写的哪首写春景的诗?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哪位同学先来读一读(指读、正音,五言绝句、节奏、押韵)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一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你觉得这景色怎么样?

4、让我们一起把春天的美读出来。

六、指导写字,默写古诗。

绝句的课件 篇6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板书课题及古诗,学生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学生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现自己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齐读后两行诗句.

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己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学生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生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及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学生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

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

(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谁把课前搜集到的作者所处年代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给大家念一念?

(学生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及写作背景。)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电影资料。

(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此时,作者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学生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

(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仅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

(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

(8)在次读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及他写的诗句。

绝句的课件 篇7

1.正确朗读《绝句》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认识“鹭、含、岭、泊、吴”这几个汉字,会写八个汉字。

2.感情朗读这首古诗,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诗人杜甫的愉悦心情。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揭题:这节课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绝句,指名读

3.理解“绝句”:诗歌的一种体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五言(七言)绝句。

4.了解诗人杜甫:又称“诗圣”,在成都待过,那儿有“杜甫草堂”,此诗是战争平息后重回成都写下的,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同桌互相帮助纠正

2.指名展示读,倾听,纠正

3.齐读

(1)

1.默读,想想诗人在这首诗里写了哪些景物?板书: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2.边读边想像:

在蓝天的映衬下,黄鹂、白鹭、翠柳、青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描述:两个黄鹂唉翠绿的柳枝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轻盈地飞上了蓝蓝的天空,这一切显得多美啊!

3.看到这样的景色,此时诗人杜甫的心情会是什么样?

4.是的,他被这生机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内心充满了愉悦。

5.朗读体现

(2)

1.诗人在明媚的春光里还看到了什么?千秋雪、万里船

2、为什么会看到千秋雪?

(诗人透过自己的窗户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岭雪山,山顶上的积雪长年不化,诗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开往远方的船只,静静地停靠在诗人的家门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像一幅画一样出现在诗人的窗前,即将远航的船只静静地听在门边,一切是那么美好!

理解:没有战争,人们和平地生活,让他快乐而欣慰,经历了战争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内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5、朗读体现

6、试着背诵

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我的一个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试着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似乎又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师的引又显得特别束手无策,一讲总是会忍不住将学生该说的也说了。本课教学下来,有这样几点感受:

1、适当介绍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情感,但介绍过多、过细,学生易游离于书本。

2、诗句意思的理解不可过于死板,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用自己的话讲通顺、讲明白即可。有些学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诗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让诗意明白。这点要及时地纠正和指导;

3、要引导学生多读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放开手让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经典古诗,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又能潜移默化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绝句的课件 篇8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大自然美景图,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了这些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

1、学习“绝”字。

齐读课题。

师指“绝”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1:分析字的结构。

生2:猜字谜。

生3:扩词(包括成语)、造句。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绝”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我,那好吧,今儿高兴,就把老底也揭给你吧。”

“瞧,这是刚出生时的我(甲骨文);渐渐地我长大了,变成了这样……”(课件:分析“绝”的字理图。)

2、区分“绝”和“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决”,你能正确区分他们吗?

(课件:出示“绝”和“决”的对比练习。)

(1)任何事情都不是 对的,只要下定 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 定,去谱写自己 妙的人生。

同学们,一个“绝”字我们认识的如此深刻,现在你想听一听这首优美的古诗吗?(想)

师范读。

生自由读。(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真美,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好吗?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 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鹂”、“鸣”、“翠”。

如:(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图。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1、正当诗人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猜,这白色的弧线会是什么?(白鹭)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3、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4、仰望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男孩们,用你的豪放,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学生记字)

“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认识“令”字,说“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4、汉字多变,汉字也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站在操场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透过窗户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块儿。)

师:这就是含着的美,这就是“含”的妙用。

5、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1、仰起头,一行洁白的鹭鸟划过天际,低下头,诗人又会看到什么?(万里船)

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2、学习“吴”( 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吴桐,(学生名),你应该是最熟悉这个字了吧,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3、书写“船”,认识“舟”。

这里还有1个字你认识它吗?(船)( 课件:“船”字,突显船在当前页中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细观察,你发现“舟”在做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吗?(“横”变成“提”)

在虚宫格中书写。

4、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5、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1、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还你想说什么?

(诗句太美了)

2、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那就让我们再一次印记这种美,想像这种美,吟诵这种美吧!( 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读,感受意境)

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师:杜甫可说是唐代诗中有名的才子,但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个个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会儿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才子才女对对碰”的填诗活动。可是稍有难度,所以现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们要认的这几个生字宝宝的字音、字形、字义再和同桌回忆、分享一遍。

1、同桌互认字卡。

2、练习。才子才女对对碰。(课件:出练习题,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 柳丝丝,黄 悠 。一行白 ,志向青天。雪 窗,别具一格。泊 万里,驶之东 。千古佳句,万世称 。)

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附:此节课教学设计已经被长春市电化教育馆选入长春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应用模式示范课例,为模式四示范课例。

绝句的课件 篇9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赏析,使学生明确做人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由《夏日绝句》的赏析方法,延伸到其他的赏析方法,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二、教学重点

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诗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1、播放“月满西楼”,学生谈感受。

2、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月满西楼”柔美、清幽,这首词的作者就是堪称“婉约词宗”的李清照。你对她有哪些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资料。

李清照的词成就最高,多是离愁别绪,婉约缠绵。今天,我们共同赏析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板书课题)是否也是这种风格呢?

二、初读,感知古诗

1、出示古诗朗读,生谈与《月满西楼》的区别。

2、生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

3、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三、再读,了解诗意。

要求:结合注释进行自学,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有问题的可以标出。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现在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肯回到江东。

3、学生质疑,可能会问“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出示项羽的资料)

四、品读,悟情入境

1、师:现在你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自由谈感受并说明理由。

2、小结: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读)这两句诗千百年来吸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共同赏析,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3、从修辞入手,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思考:从字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生”与“死”是一组反义词。“人杰”和“鬼雄”……

(2)小结:“生”与“死”、“人杰”与“鬼雄”,就是这样的对比,构成了对偶句,让我们感受到诗句工整,富有音乐感。在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3)生再读这两句诗,体会其语言美。

4、从思想入手,理解诗人的感情。

过渡: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情景?

(1)生自由谈,师补充“靖康之耻”资料。

(2)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面对金兵,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祖国的大好河山已失,百姓的美好家园已毁,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项羽那样……”(师生接读进行语言训练)

(3)小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标准,那就是: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让我们读出她豪迈的情怀吧!

(4)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

五、研读,融会贯通

1、你还知道哪些有气节的人,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生自由谈。

2、根据生的回答,相机补充。

3、共同欣赏名言警句,古诗。

六、总结全诗,感情升华

1、你想用哪句名言或诗句来激励自己?

2、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有气节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别人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七、知识链接

屏幕出示,诗歌赏析方法,推荐给大家。

教学反思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节赏析课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每节课都会有遗憾,我的这节赏析课也不例外。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心中有一份失落感,因为教学效果没有用自己班的孩子时好,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

2、教师心情有些急躁,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

3、课堂上有个别学生的回答中有错误时没有及时纠错。

4、赏析方法的推荐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介绍。

绝句的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指导书写“船”,认识“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船”字,认识“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大自然美景图,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了这些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

1、学习“绝”字。

齐读课题。

师指“绝”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1:分析字的结构。

生2:猜字谜。

生3:扩词(包括成语)、造句。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绝”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我,那好吧,今儿高兴,就把老底也揭给你吧。”

“瞧,这是刚出生时的我(甲骨文);渐渐地我长大了,变成了这样……”(课件:分析“绝”的字理图。)

2、区分“绝”和“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决”,你能正确区分他们吗?

(课件:出示“绝”和“决”的对比练习。)

(1)任何事情都不是 对的,只要下定 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 定,去谱写自己 妙的人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一个“绝”字我们认识的如此深刻,现在你想听一听这首优美的古诗吗?(想)

师范读。

生自由读。(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真美,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大自然的美景,好吗?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 课件:3个字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的。)

学生用各种方法记“鹂”、“鸣”、“翠”。

如:(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图。课件:鸣的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感受意境。)

1、正当诗人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猜,这白色的弧线会是什么?(白鹭)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逐渐变大,跳出来)

3、学习“鹭”,(你认识它吗?)

4、仰望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男孩们,用你的豪放,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鹭”跳回句子。)

(三)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学生记字)

“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认识“令”字,说“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目了然。)

4、汉字多变,汉字也真的很神奇,一个“含”字将西岭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站在操场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透过窗户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块儿。)

师:这就是含着的美,这就是“含”的妙用。

5、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让我们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吧!(齐读)

(四)学习第四句

1、仰起头,一行洁白的鹭鸟划过天际,低下头,诗人又会看到什么?(万里船)

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 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

2、学习“吴”( 课件:“吴”跳出,重点学习。)

吴桐,(学生名),你应该是最熟悉这个字了吧,告诉同学们,怎样记住它?

3、书写“船”,认识“舟”。

这里还有1个字你认识它吗?(船)( 课件:“船”字,突显船在当前页中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细观察,你发现“舟”在做偏旁时有什么变化吗?(“横”变成“提”)

在虚宫格中书写。

4、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5、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齐读)

四、想象诗句,吟诵诗句,感受美

1、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还你想说什么?

(诗句太美了)

2、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那就让我们再一次印记这种美,想像这种美,吟诵这种美吧!( 课件:出示整首诗,配乐读,感受意境)

五、小结,诗的背景,

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六、巩固识字

师:杜甫可说是唐代诗中有名的才子,但经过了一年多的相处,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个个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会儿我们就要进行一个“才子才女对对碰”的填诗活动。可是稍有难度,所以现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们要认的这几个生字宝宝的字音、字形、字义再和同桌回忆、分享一遍。

1、同桌互认字卡。

2、练习。才子才女对对碰。(课件:出练习题,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 柳丝丝,黄 悠 。一行白 ,志向青天。雪 窗,别具一格。泊 万里,驶之东 。千古佳句,万世称 。)

七、拓展欣赏(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他们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去拥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附:此节课教学设计已经被长春市电化教育馆选入长春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应用模式示范课例,为模式四示范课例。

课件集锦10篇


趣祝福小编经过搜索成功为您找到了一些有用的内容“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阅读您会知道更多的有用信息!

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

4、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学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怎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

2、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

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

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支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后记:进行两袋食盐重量的测量,1千克与1000克相等,从而推出1千克=1000克,2千克=20xx克,练习时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课件 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设计思路】

课前,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展现了一个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 的急切心情。

课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起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课堂上让学生放手自主读书,品味词句,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教具准备:

春游录像;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动画;春天景物道具;画布。

3、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放录像,带领学生春游时的活动场面)

1、小朋友,通过刚才播放的春游活动场面,你能说说在活动时你发现了什么吗?

2、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的收获。

3、过渡:

春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板书: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过渡:

刚才小朋友自学得很认真,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⑴ 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⑵ 交流识字情况。(说说哪几个字已经认识,不用教了。)

⑶ 演示识字方法:

师: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组词。

⑷ 汇报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画图认字(嫩)。

5、出示词语(屏幕打出):

开火车认读。

6、默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文,指导写字

1、指名读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评。

2、带着感情朗读。

3、指导写字:

要让学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脱、冻、溪、掩、探、摇: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类学习。

野、躲、解:左右一样宽,笔画较多,重点指导。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4、学生交流:

体会字体美观、规范。

5、教师范写:

“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

6、学生仿写:

在书上仿写两个,身坐端正,字写规范、美观。

四、轻声齐读,整体感知

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作者找到了什么?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板书图画,学生贴词语)

2、学生交流。

3、学生质疑,合作研究。

五、朗读课文,扩展活动

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学会了哪些字,发现了什么。

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

在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节课重点指导品读课文,背诵课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过程中感受美,体会美。

一、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走进了春天,通过我们留心观察,我们发现了春天大自然有很大变化。

问:春姑娘找到了什么?

(生一边说,师一边画、一边写。)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二、品读,品味佳句

1、出示“害羞”一词,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2、指名读4~7自然段,体会排比句特点。

3、看读,体会感情:

⑴ 教师读课文,学生看表情、听声音。学习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⑵ 学生读课文,教师看读、指导。

4、自由读:

可以找伙伴读,找老师读,带动作表演读,体会春天来了,万物急切来到大自然的心情。

5、观察板画,用“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练习说话。练习“……像……”句式。

6、自由交流,说说喜欢的句子,再画下来,记在积累本上。

三、欣赏,自主表达

1、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屏幕打出课文插图动画。尝试背课文。

2、教师将准备的道具摆在教室里,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情感,一边找一边复述课文。

3、毛遂自荐背诵课文。

4、引读:

师:春天来了!

生:我们……,我们……,我们……,我们……。

师:她在……,

生:在……;

师:她在……,

生:在……。

5、集体齐背。

四、拓展,升华情感

1、启发谈话:说一说,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她是什么样子。

要求:可以一边读文一边联系生活发表见解;同桌互说;小组讨论;找伙伴探讨。

2、争当小画家,动手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准备画布,集体创作)

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认识“螺”,掌握“庭、镜、磨、螺、潭”5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⑵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⑶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洞庭湖的静美。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策略与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2、教师准备:

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

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⑴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⑵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

(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⑶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⑷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⑸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洞庭湖中

“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3、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4、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

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

课件 篇4

学习目标:

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框字注音

参差___、___ 收藏_ 惬意___ 口头禅___

徘徊___、___ 弥漫___ 姿态___ 水门汀__

二、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三、作者简介:

四、整体感知:

1、根据课题设问:影从何来?——”光”也。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光的呢?以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2小节。 重点领会:

①这两段写出了光的——? ②这两段写出了孩子对光的什么感情?

2、除了1、2两节,还有哪里同样表明孩子们喜欢月光的呢?引

3、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的大意,想想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五、再读课文,交流感受: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丢失了。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用泥巴捏小动物,偷砖头垒房子,在墙壁、在地上到处画画……还可能因此被家长、老师责怪。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引导你,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也许日后,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很好的引导者。读一读中对父亲的描写,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简要地作些评价。(主要有三处:)

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

六、研读探究:

在阅读时要注意思考、质疑,想一想“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对吗?”等等,这样进行阅读,才能真正获益。

1, 思考题一:

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为什么用“竹影”作为本文的标题,而不是“谈

画”或者“童年趣事”?

2, 思考题二:

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中国画有什么特点?西洋画有什么

特点?

3、思考题三:

你觉得竹子在中国画中,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神”?也就是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精神?

4、题目“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作者在本文中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 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江雪》的FLASH,请同学们欣赏,简介《江雪》的有关知识。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意境美不美?(美)它美在哪里呢?

3、对了,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什么都没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画面肯定是单调的,没有生机的。在这样一片白的背景上,出现了一个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翁在那儿钓鱼,整个画面都因为他而生机盎然了。这样绝美的意境造就了这首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将以这种美学的眼光来审视桥,看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桥美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的工艺品来欣赏”,作者欣赏的到底是什么?

提示:从作者的身份来看。作者简介,出示几幅作者的美术作品,请同学欣赏。

明确:作者欣赏的是一种形式作用,是从作为一个画家的独特的审美角度、从构图的角度来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的美学效果。

2、齐读第二段,体会其中的美学原理。

3、由以上的美学原理欣赏下面两幅画。(课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块、线、面——大气沉稳。

下降、上升——动静交错、和谐。

(三)语段研读。

1、课文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表现?

2、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舒畅

3、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销魂 四段(。课件)

4、长桥给人带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满足

5、风雨桥给人带来安闲、自在的感觉——欣赏

6、《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7、庄稼地里的小桥——柳暗花明 五段(课件)

8、高山峡谷中的索桥——无限风光在险峰。

9、小结:这些桥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是因为它们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充分发挥桥的那种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作用。

10、我们再来看以下两座桥(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和钱塘江大桥的图片)作者对这两座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南京长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六段

明确: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这两座桥是不欣赏的。他认为这两座桥与周围景物配合得不和谐,所以产生不了美感。“美与险不是一回事”。

这九幅画里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试从美学的角度分析。

(四)比较阅读。

与《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比较,直观的看,你觉得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明确:语言——文艺性强。 复习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性说明文按写作对象分类。

事理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按写法分。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如《桥之美》)。

(五)体会文中的美句(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

(六)总结课文。

桥之美,概括的说是桥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桥只有与周围景致成为和谐的整体,才能共同构成美丽的画面,起到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美学作用。

(七)拓展延伸。

课件 篇6

设计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且大部分学生对质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上述情况,本设计关注了下面几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学具,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中,获得有关千克的丰富体验,从而牢固地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注重对实践过程的指导和实践结果的总结。

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实时调控和指导,使学生的实践更有层次,目的性更强;在每项操作之后都帮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盘秤

学生准备

盐 牛奶 黄豆 回形针 花生米 军棋 2分硬币 苹果 鸡蛋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主题图,找出有关信息。

提问:(1)图中淘气和小鸟分别在做什么?

(2)淘气和小鸟分别有多重?

(3)谁的体重更重一些?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发现: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体重是50克,淘气比小鸟重。

小结:淘气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小鸟的体重用“克”作单位,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

⊙探究新知

1.认识秤,学会读数的方法。

(1)了解学生知道的秤。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标示的净重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例如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呢?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课件出示各种秤)

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秤,比如学生可能通过看图,看电视,逛市场见过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等。

(2)了解读数的方法。

出示盘秤,提问: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指针指向1,表示托盘上的物品有多重?

学生观察盘秤上的圆盘,知道一个大格表示1千克。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2.动手实践,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

(2)掂一掂。

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把两袋盐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来称一称,验证自己的估计。

(4)找一找。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预设

生1:2瓶矿泉水大约是1千克。

生2:1大袋洗衣粉大约是1千克。

生3:10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

(5)体会几千克有多重。

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苹果、洗衣液、白菜等课前准备好的物品)

(6)抱一抱。

汇报自己的体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学生依次体会到了1千克、几千克、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大有益处。

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

(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

(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6、背诵古诗。

四、欣赏名句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总结

六、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光、色和(柔)形

补充教材内容二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题君山》

课件 篇8

教学目的:

1.学会前鼻韵母in、un、ün

3个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n、yun。

3.学习声母与in、un、ün组成的音节,准确地拼读音节。巩固ü上两点省略规则。

教学重点:

1.学会3个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式,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与in、un、ün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1.准确地区分un、ün。

2.yun的右半部分是un还是ün学生易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前鼻韵母in、un、ün。板书:in、un、ün

二、看图学习in和yin

1.学习韵母in

(1)出示in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学生借助树荫的“荫”学习in的音。

(3)发in时,先发i,然后舌尖上抬,顶住上牙床前发鼻音n,快速连读,读出in的音。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

(1)师讲:韵母in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用大y来帮忙,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

(2)出示yin,请同学读一读。

(3)你能试着读读yin的四个声调吗?请同学找一找相应的汉字音。如:阴天的“阴”,银行的“银”,饮料的“饮”,脚印的“印”。

三、看图学习un

1.出示un图,这是什么呀?

2.自己试着读读。

3.为了区别于ün的写法,教师可以开一句玩笑:“千万不要让蚊子咬疱哇!”使学生在会意的笑声中明白了un头上没有点。

四、看图学习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n

1.出示ün图,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借“云”的音平读第一声就是ün的音。学生练习读。

3.发音时,摆好ü的口形,然后发n音,就是ün的音。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4.怎样区别un和ün呢!为了区别于un,我把ün头上的点叫做小雨点。可以编儿歌帮助记忆:反正门就是un,加上两点就是ün。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ün是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呢?

(需要大y来帮忙,ü的两点要去掉)

6.为了让学生明白yun的右边是ün,教师可以创设下面的情境进行教学:带着ün头饰的小孩找不到妈妈了,急得大哭起来,这时走来一位带着大y头饰的阿姨走过来说:“小朋友怎么啦!为什么哭呀!”,小朋友哭着说:“我找不到妈妈了,”这时阿姨说:“擦去你的眼泪,阿姨带你找妈妈去。”通过表演使学生明白音节yun的右半部不是un而是ün。

五、学习声母与in、un、ün组成的音节

1.出示3组音节:让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

2.同桌互拼,相互纠正。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j、q、x与ün相拼时ü两点省写规则。

六、书写in、un、ün

3个字母

1.书写3个字母对学生来讲并不难,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3.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改。

附:板书设计

课件 篇9

教养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3、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学生汇报。

4、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指导朗读。

(2)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

6、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

板:开阔

点拨2:

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

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

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看图,听音乐。

2、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

布置作业

1、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背诵第一自然段。

课件 篇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2、会写“午、节”等7个字。

3、认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是谁什么节日吗?(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我们要吃粽子的,今天呀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端午棕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端午粽》,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duān zònɡ jiè zǒnɡ mǐ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wǔ yè zhēn

端 棕 节 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午 叶 真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挂:音节:三拼音节,偏旁:提手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分:多音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fèn 本分

fēn 十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chánɡ 太长

zhǎnɡ 长大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bāo 剥皮

bō 剥开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jiān 中间

jiàn 间接

反义词

真——假 分——合 来——去 纪念——忘记

近义词

纪念——怀念 美滋滋——喜滋滋 掀开——打开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立字旁“立”,

米字旁“米”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

五、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米——( 来 )

变一笔

午——(牛 )

写偏旁

粽——( ) 端——( )

总——( ) 带——( )

加偏旁

十——( ) 刀——( )

具——( )

反义词

假——( 真 ) 合——(分)

纪念——(忘记)来——(去)

六、升华学习

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4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一到端午节,外婆会干什么?(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等我们回去)

(4)“总”说明每年都会煮粽子,“盼”说明每逢佳节外婆盼望一家人团聚。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 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 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粽子是用什么包的?(青青的箬竹叶包的)

(4)里面裹什么?(白白地糯米)

(5)中间有什么?(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6)青青的,白白的和红红的写出了粽子的样子和对粽子的喜爱

(7)外婆掀开锅盖飘出什么呀?(一股清香)

(8)粽子怎么吃?(剥开粽叶)

((9)粽子什么味道?(又黏又香)

(10)掀,剥,咬分别写出了煮粽子,剥粽子和吃粽子的动作,又黏又香写出了粽子的味道?(请他们品尝水果的香甜)

(11)第二段写了包粽子的材料和煮好的粽子的味道。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外婆的粽子好吃吗?(十分好吃)

(4)花样多吗?(花样也多)

(5)都有什么品种?(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

(6)你十分好吃,花样也多说明外婆包粽子经验丰富,也体现了外婆对端午节的重视。

(7)在外婆家美滋滋的吃完后,外婆还会做什么?(装一小篮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8)美滋滋说明外婆包的粽子好吃,也表达了我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9)第三小节写了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还会教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6、同学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长大之后牛知道了什么?(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4)第四段写了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

(5)介绍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背后人称为“诗魂”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

8、老师总体提问。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这篇课文写了每年端午节时外婆都会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外婆的粽子好吃,花样多,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 盼我们回去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 包粽子的材料——粽子清香,又黏又香 清香好吃

粽子好吃,花样多——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纪念屈原

长大后——知道端午节的来历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灵活朗读

接力朗读:四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考考你,课内阅读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棕。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

1、文中写了粽子那些特点呢?请在正确的选项后面画“√”

(1)好吃( ) (2)花样多( )(3)非常大( )(4)非常尖( )

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外婆包的粽子好吃,请写一写。

(美滋滋)

七、课文升华

1、说一说: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吃粽子的故事吗?

2、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交流作品:可先与家人交流,然后将学生的创意画在学习园地中展览。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午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午”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节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节”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叶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叶”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米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米”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真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真”共10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六)指导书写汉字分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分”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七)指导书写汉字豆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豆”共7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7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53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