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作品心得感悟 >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集锦十二篇)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集锦十二篇)

每当我们面临一些场合或者重要时刻。相信心中有不少的感触,此时就可以发表感言,感言让每一次微笑都更加灿烂,在写感言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文带你深入了解“个人作品心得感悟”推荐必读,相信这会对你有所益处!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员工年终工作计划精华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1

罗小维由一丁先生编著、国际交流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的《赵树理年记》(以下简称《年记》),虽然版权页上标示为20万字,但读起来并不很费劲。因是近300个页码里,有不少插图,而这些插图读起来就比较省时间。因此这本《赵树理年记》实实再再的文字大约有10万来字。

昨天得到赠书,晚上躺在床上一页一页的读下来,大约到深夜时分,就顺利读完一遍。

一丁先生是快80岁的老人了,长期致力于长治地区的赵树理研究事业,主持着《赵树理研究》的内部刊物的编发工作,操持着组稿编辑并出版“赵树理研究文丛”14种书。赵先生从未放弃。多年来他一直关心帮助我学习和研究。赵树理的研究材料不时寄给我。就赵树理研究的文本资料而言,我积累了不少,如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两种版本的《赵树理文集》和《赵树理全集》,赵树理传记等等。

由于赵树理被大家一直推为“人民艺术家”,也由于赵树理创作上的大众化追求,更由于赵树理存在的那个年代,因此长期以来人们给赵树理贴上了一种标签,以为他的创作是**时代政治的产物,以为他是个政治、政策的传声筒,也因此对赵树理的文化存在价值含有一种不屑。但是真正仔细阅读了赵树理文字后,特别是真正详尽的揣摩和思量了赵树理的全部言行之后,我们分明能感到赵树理身上所散发的赤子之心,无论是对中国、对中国人民、对中国农村、对中国农民。读《年记》,分明能感受到编著者一丁先生的某种睿智、能感受到赵树理人生的起伏和轨迹,能品味让人饶有兴味历史的细节。

对赵树理的一往深情

赵树理的存在毕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赵树理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赵树理文学上的价值和意义不因时代暂时的阴霾而失去光辉,因为赵树理的根扎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他是带着自己对大时代的把握自觉走上革命道路的作家,他也是以人民作家身份显示的真诚而坚定的革命人。赵树理是一个融人民、革命、创造者于一体的立体、完整的存在。他是全身心自觉投入革命时代的无限忠诚于自己的信仰的行动派,他是热情讴歌新时代的人民作家,他甚至怀着对新时代的理解把用自己的笔触讽刺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弊端。

他创作**、撰写杂文、写快板、写戏剧、编对联乃至顺口溜等等;他深入生活,忘记官职,深入农村生产经营,投身农业生产发展;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是共产党的干部,严格教育子女。也许随着时光的流逝,赵树理的某一侧面会不为后人重视,但几个方面综合起来的赵树理,会长久的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张一丁先生是赵树理的忠实学生。他上学的时候非常喜欢看赵树理的作品。也许是出于对山西大地本能的热恋,也许是出于对农村生活的稔熟,也许是出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怀,一丁先生在中学生时代就拿起笔试图创作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

小荷才露尖尖角,时代的风暴就把一丁先生裹挟进去了。而其直接的原因,正是跟着倒霉了的赵树理一起倒霉。像上个世纪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一丁先生浪废了好几年的时间。

但是,他对赵树理一往情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政治解禁之后,一丁先生就立足长治,积极投身赵树理研究的事业当中,他和他的同仁们顽强地支持着《赵树理研究》刊物;不时推出“赵树理研究书系”,他自己还出版了六十多万字的《赵树理别传》。

简而有当的框架结构

年表是指用年表记录个人生活故事的作品;年表是指按月份和年份排列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年记,跟上两种体裁在“按年月编排”的做法是相同的,不同在于其繁简程度介于二者之间。关于赵树理的年谱,就我所知,当推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一书。

也许是因为资料研究在整个研究中的基础地位所致,在中国现代作家研究中,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等,几乎所有著名、知名的作家,研究者都为之编写出版了专门的个人年谱,但比较而言,董著是中国现代作家年谱系列中最好的一种。好就好其资料性上,有的年谱甚至保守和小气(如对自己引用的资料不注明出处)。按理资料性强是任何年谱类著作撰写的共同追求,但是实际上却是有的年谱资料空疏、有的年谱过于局限,而更多的年谱没有从阅读和使用年谱的读者研究者在研究的角度考虑。

说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的资料性强是因为,他不仅达到了年谱在资料使用上常规的要求,而且一是具有丰富性二是具有开放性。这里说的开放性是因为他把自己所能见到的相关资料都精心编织,对有参考价值的相关资料(或者出处)也一并编入,这对读者尤其是研究者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地搜寻工作,有着极大的便利。与董大中先生的《赵树理年谱》相比,一丁先生的《赵树理年记》,正是一部赵树理传记研究中简而有当的编年体著作。

董的工作无疑有其独特的价值,有其是对研究者而言。与董著比,一丁先生的年记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简”。这里的简洁可以理解为简洁和简洁。

但是一丁先生年记里的“简“,有自己的讲究,这就是“简而有当”。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综合框架;记年的框架是以赵树理一生为的主要经历为材料类结构而逐年记写的,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赵树理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比较大的节点,使读者在阅读中能比较准确和全面的了解赵树理的一生的人生起伏、变化、成绩、作为等。

二是立体记要。一丁先生在这里的处理上有一个很独特的手法,就是对与赵树理不局限于只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切入,甚至有意无意间对赵树理作家的身份保持了一定的淡化处理,而是把赵树理作为一个立体的人来编撰罗织资料的。这使一定先生的《年记》里突出了赵树理的立体特质。

赵树理不是一个象牙塔里的作家,在赵树理的自我意识里甚至更多的把自己当作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当作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革命者和新中国建设的一位忠实的国民,当作忠诚于党的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丁先生的《年记》无疑跳出了以往只总作家的角度把握赵树理的狭隘视角。这一点非常有远见。

当然,一定先生并没有忘记赵树理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文学创作,《年记》在适当的章节后都附有赵树理的作品目录,使读者最赵树理的创作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轮廓,也能分辨出他写作情况(作品数量、题材等)的变化轨迹。

一丁先生的政治定见

年记这种文种,仍是以时间的经,以事件和事实为纬来组织材料。正因为比年谱在要求上宽泛些,也就给编著者多了一分自由。读阅中,给人第一冲击的就是在每年的概要文字里,一丁先生在史料夹缝里表达出的自己的政治定见。

如——在1920年下写道:“从五四前后,苏联式的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一个“苏联式”的限定词,使中国当年接受的马列主义的内涵有了判定。

在1934年下写道:“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共总书记博古(秦邦宪)的领导下开始长征,历经千辛万苦”。这里对中国工农红军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描述,也许更符合当年的历史实实。

在1935年下写道:“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选举张闻天为党的总书记。红军行走近25000里,到达陕北吴起镇,长征结束”。在这里,党史教科书里没有提到毛泽东。

1941年5月,彭德怀的讲话促进和完善了赵树理的通俗文学创作思想和为谁服务的优秀文艺观。(59页)这句话对研究赵树理文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943年年底,赵树理回机关参加整风,这才读到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5页)这里把赵树理文艺思想的形成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的关系犁然划分出来。

1946年,对土改工作队把王广铎的儿子打死一事,很生气。(118页)

1947年,解放区进行“三查”运动,有的地方把有斗争对象的姑娘、媳妇分配给贫雇农当老婆。(123页)

1947年5月,赵树理出席《人民**》创刊一周年座谈会,在会上赵树理发言:应该纠正读该中损伤中农利益的左倾偏向。(123页)

1949年,凡没有富农的村庄,都必须划出一两户富农,又一次伤害中农利益,并摧残肉体向他们要金要银要元宝。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大部分地区,蒋介石到了台湾省。(135页)

以上4条,真实反映出当年土改等真实而严酷的一面,也反映出赵树理自己的真实态度,从而能看出赵树理是有着自己判断是非标准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1957年,由全党整风突然转化成为“反右派”运动。把向党整风提意见的552877名知识分子打成右派,使他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监管、蒙冤长达20多年。另有300多万“右派”分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摘帽时,才知道他们就没有戴帽,不是右派分子,可是他们饱受了20多年的右派待遇。

在《年记》200页里,特地写到“阳谋”一词出世。

1958年,反感于一些人把家用铁锅、铁盆、铁茶壶、铁门关、铁绳都拿去炼铁。(211页)

1958年12月,他参加了阳城团委召开的文艺卫星发布会,提出了卫星发布的构想:不当。思想上反对吹牛文学,他说:“实在英雄我要写,吹牛的英雄我写不了”。

以上四篇文章主要写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史料。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出一丁先生对*****的深恶痛绝;赵树理独立斗争的真实写照。

总而言之,一丁先生的《年记》,是一本很有特色的赵树理研究上的新成果。当然,肯定之余也感到有以下局促处:一是校对谈不上精良,不时能碰到错植;二是少了必要的交代;我认为一丁先生应该有一个前言或后记,对他对赵树理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揭示。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2

最近读了林清玄先生的“菩提系列”作品,深深地被林先生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他对人生和世界的参悟所吸引。我庆幸我能在茫茫天地间与林清玄先生的文字邂逅。林先生的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喜欢在安静的夜晚,借着柔和的灯光,手捧一杯香茗,静静地品味林先生的文字。这种感觉是那样的美妙,与心灵对话,与大师对话,获益匪浅。读林先生的文字,真的是对心灵的洗礼。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中,这些文字把读者的心灯点燃,使命途多舛、意志消沉、心浮气躁的人们重新充满希望和信心,如拨云见日把读者的心底照亮。

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这些是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林清玄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这也许与他深谙佛理不无关系,林清玄用他清雅真挚的文字普宁众生的心灵。他说不动的山,也说流动的云,他说不变的芒草,也说无常的芒花,他说欢愉的短暂,也说忧伤的恒久,无论是在山顶,还是在红尘,林清玄总让自己灵光闪动,笔耕不辍,做一个徜徉于文字海洋的'修行者。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3

她的笔宛若金针,貌似描龙绣凤,却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 这是《张爱玲作品集》这本书封底上的一句话,的确,张爱玲的文字婉约细腻,字里行间却又透着一股凄凉。作为**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张爱玲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这两座繁华都市,她的作品以中国古典**为根底,又突出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心里描写技巧,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在阅读过程,重点是阅读《倾城之恋》的过程中,我也深有体会。

首先,我想说张爱玲和她的作品就像一件华丽的旗袍。张爱玲生于**,正是中国新旧文化相交替的时代,她本人又学贯中西,因此,我感觉她的文字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又赋予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就像一件旗袍一样,本是源于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又因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而吸收了国外文化的特色,显得华美异常!

像《倾城之恋》这篇**,其中就不断地出现新与旧、中与西思想观念的冲突,女主人公白流苏虽然也有着白家一样的守旧思想,但她却又是这个家庭中唯一一个可以接受新思潮、新思想,并有着自己的思想的“另类人”,她不想把大好的青春浪费在一段没有幸福的爱情里,于是她选择了自己的路——离婚。张爱玲自己曾说过:“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

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想这与她的作品丰富的文化渊源是密不可分的。

张爱玲有句名言,说“生命是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由此可见她这件华丽的旗袍下面隐藏的是一颗悲伤的心。张爱玲系出名门,祖母是李鸿章之女,不过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母的监管中成长。也许这是她后期作品充满悲观和势利的主要原因。

她笔下的女人是真实的:自私、都市、久经考验。正是这些不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的苍凉味道,反复地提醒着我们所有现今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

在《倾城之恋》的结局中,两个自私的人,因为一个城市的沦陷而走到了一起,到底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而流苏“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至于张爱玲本人,她也是个小题大做的女人:

她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因为悲观,所以矛盾。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

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剖析了张爱玲的复杂性格,在回到这本书中,她的多面性格与矛盾心里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最终转化成了一些饱富哲理的句子:

“男人彻底懂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惟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这些华彩而深刻的句子也许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它们既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使之脍炙人口,也成为人们生活中永远的导向与精神追求。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4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的回答是: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在先生的一生中,无论是做编辑还是做教员,都与青少年的教育有着不解之缘,他把教育人才作为自己一生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比如先生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期间,以极大的热情进行着编辑出版和文化教育的工作,他参加了《新学制国文课程标准》编制,还和顾颉刚先生一同编制了当时的初级中学教科书《国语》。又比如先生殚精竭虑倾力支持的“立达事业”,开创了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但纵观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体系,德育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

叶圣陶先生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他的著名论断——“一切的知识的根源就是道德”,教育是学习科学的“必要的和正当的动力”,教育是要使受教育者“作一个合格人”,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叶圣陶**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者冷静客观的风格并不排除他内心热情和主观观点的表达。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是叶圣陶创作风格中最突出的因素。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9]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他也知道他们的痛苦。他们表现不佳的原因很复杂。有时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5

唐代柳宗元曾写一篇《牛赋》。写作的直接原因,当是借用牛的形象抨击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自己的不满情绪。深层原因则是牛的良好形象。牛的特点是勤劳、憨厚、善良、诚实,特别是付出多多,却不求回报。正如柳宗元在赋中所说,“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蹙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在中国文化中牛确实是一种具有美好形象的动物,有无数的人赞美它歌颂它。南宋李纲曾写过一首《病牛》,赞美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现代诗人臧克家曾赞美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更是家喻户晓。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千百年来,赞美牛的故事不仅很多而且流传甚广,描写牛赞美牛的文章更是无数,人们还创造了许多与牛有关的成语,如,气壮如牛、如牛负重、气吞牛斗、牛气冲天,真可以说牛确实是很牛的。

千百年来,牛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人们,要敢当勇于创新的“拓荒牛”, 甘当人民大众的“孺子牛”, 奋勇向前的“快牛”。在我们赞美牛,学习牛的精神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一种柳宗元所说的“善识门户”,“曲意随势”的“瘦驴”,但是,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我们要时刻想到,应该如何对待“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牛们。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6

读完《拥抱》是在由乌鲁木齐飞往成都的飞机上,现在想来当真幸运。

本来在新疆湛蓝通透而明朗的天,三小时四十分钟之后,被雾霾打搅得像刚做好的小米粥,心里多少因为天气而萌生几分抑郁。但是还好,看了一本有关于爱的书,叫做《拥抱》,不仅供我打发时间,还让我的心情多了些许温暖。

“拥抱的感觉真好,那是肉体的安慰,尘世的奖赏”。我佩服张小娴女士的文笔,竟然将“拥抱”二字用一句话解读的如此精准到位。所以我不敢解析“拥抱”这个意味深长的动词,只是浅谈读完《拥抱》之后,它让我的心灵如何泛起涟漪。

这是一本散文集。每篇文章不过300字,文字浅显易懂,同时读完每篇文章的共鸣感由心底迸发,像300米每秒的马达。整本书围绕“爱情”这个最容易理解却最难弄明白的话题深度剖析,告诉每一位读者如何在爱情的世界里搜集自己的幸福。倘若现在思忖,我倒觉得搜集自己的幸福是人的本能,而给予别人幸福却才是智者在爱情里制胜的筹码。太多的人像眼盲的老鹰,气势恢宏的发誓要找到自己的幸福,却始终找寻不到方向,最终抱怨生活对他多么不公。不如去把幸福分享给别人。这世上永远不缺爱你的人,让爱你的人替补你爱的人的空挡,或许你会发现天空的雾霾会少点。“一个远远的微笑,就掀起汹涌波涛。”可曾想过微笑竟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更何况一个心贴心的拥抱。对爱你的.人来说,把幸福分享给他们,他们也会像贡品一样珍藏。

这点我们做的不如稚嫩的孩童。他们笑得忘乎所以的时候,你也在笑。他们把幸福传递到你的面颊,让你不由自主忘掉烦心事,然后嘴角上扬的也忘乎所以。他们哭的稀里哗啦的时候,希望你张开双臂,用拥抱安抚他,不仅是体温的传递,更是给他无法替代的安全感,仅仅因为一个拥抱。

如今我们太吝啬,怯于表达自己的爱。如若是年龄在作怪,不如将自己的心逆生长化,别给自己机会对爱说拒绝,毕竟我们谁都渴望年轻。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便对爱你的人来说是至高无上的恩赐。紧紧拥抱的不仅仅是爱你的人,更是人世间情比金坚的感动。

“昨天,你想得到他,明天,你又害怕得到他。昨天,你怕得到他,明天,你又害怕得到他。昨天,你怕得到他。明天,你怕失掉他。得到也许就是失去;惟有爱,让人在失去和得到之间惆怅。”——节选自第四章《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年少时班级作文课一篇《我的梦想》让幼稚的我们像正在哺乳期的鸟,嘴巴张得巨大,惊讶于怎么那么多人想当科学家。当然,不排除有些人想当老师、护士。然后待工作后再聊起来时,这成为了一个冷笑话。显然那是敷衍老师的。

梦想这种东西,就像金器。可能稍显俗套,但的确都是想拥有却发现怎么也触不到。凡夫俗子的梦想都太奢侈,但梦想却也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般,有种神秘的美好。

何不尝试拥抱自己,用自己的手掌估量自己的身形,然后像裁缝一样剪裁一件适合自己的衣衫。是时候需要点精力定位自己的未来了。年少的时候心气太高,总认为自己很不一般,殊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现在就应该理智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放纵二十年青春。“原来最大的怀疑总有最渺小的自己。”拥抱给予自己的温度足以让你冷静,让你冷静的正视自己面对自己探测自己,发现自己无非只是浩瀚宇宙的渺小星辰,与其设定一百种未来,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活在当下。

我们不能小觑拥抱自己的力量,因为敢于怀疑自己也是爱自己。

“我们曾经骄傲地以为自己出类拔萃,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比不上别人,于是茫然不知去向。然后有一天,我们才终于明白,人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较,而不是跟任何人比较。所有的梦想,都是用来回味的,不一定要实现。”——节选自第五章《几许年少的梦》。

“生命随年月流去,随白发老去,随着你离去,快乐渺无音讯;随往事淡去,随梦境睡去,随麻痹的心逐渐远去。”我们唏嘘于人间的光阴为何丢失的迅速而不留任何痕迹。

说起来人间没有后悔药,的确是件可惜的事。我们粗心到未曾用掌纹记录别人的情感,或是喜悦,或是哀伤。我们后悔于没有趁着春光正好拥抱和煦的日光,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点击“宽带连接”上。我们惊诧于自己的生活何时像纠缠在一起的毛线乱作一团,而我们自己却像傀儡一样等待天亮天黑。

当我痛哭流涕时,一个拥抱就像一床亲肤的蚕丝被,我期盼时间停在这一刻,因为这拥抱给我的温暖好难得。时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我却多想将它就凝固在某一刹那,就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好给我机会让我重复一秒带给我的惊喜,享受一秒带给我的愉悦。时间让风花雪月成为记忆里的故事,时间让人与人之间的爱变更的或浓或淡。小月月事件、恐怖袭击的发生是上帝在控诉我们为什么缺少关爱,为什么规避自己对爱的渴望。我们不得不哀叹,不得不惋惜,我们的心随着风驰电掣的铁轨逐渐僵硬,随着不停转动的指针荒芜,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麻痹。

多希望每个人张开双臂,拥抱别人,拥抱自己,拥抱世界。拥抱是个多么容易的动作,但它能释放你的爱,表达你的爱。在爱里滋润的你会发现乱世也有佳人,会发现雾霾也有光晕,会发现幸福是一件容易的事。别傻傻地狂妄到没有机会,再复印你过期的爱,时间不等人,不如早早将拥抱凝固,保存在心底温热的微波炉里。

“我们在苍茫人世上寻找所爱,不过是寻觅一个永无止尽的拥抱,有时得到,有时得不到,有时得到过又失去。在这具肉身苦求之前,曾经有人带着微笑把我抱起来,那就证明我享受过世上的关爱,那么,即使人生不可能没有遗憾,我也不该再抱怨些什么。”——节选自序《是拥抱,让爱奔流》。

是拥抱,让爱奔流。是拥抱,给你我温暖。最柔情的温暖无非用双臂紧紧抱着你,轻声在你耳畔说一句我爱你,然后幸福地闭上眼睛。

我喜欢的作家不多,但张小娴是我较为欣赏的一位专职作家,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更爱她的温柔,更爱她身为女人的智慧。

张小娴,是继亦舒之后的香港文坛最受欢迎的言情作家。代表作,比如《面包树上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等。说实话,这两部最有名的小说,我并未曾拜读过。一直以来,我最爱张小娴的语录。那一句短小的句子就像那一米阳光,直射我们心里最脆弱最敏感的部位,那同样也是最柔软的位置。或许,这与我本身就很契合。感性、理性一直都是纠结我的内心。楠楠说:“小培,你的心太细腻、太敏感了,你应该认清现实。”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应付,这些所谓的现实。可我却清楚的知道,我在成长,一步步的,流着泪,笑着说:“我懂了”

《拥抱》里有一个A,她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可她也同样抗拒,因为她太想要守护。这个角色,我是完全懂得。她的矛盾,她的纠结,相信每一个善良的女孩,哦,不,我更应该说是善良的女子,都有所经历的。可是,又能如何了?现实的力量,就是要让你认清生活,而同样,生活的力量,也要让你认清现实。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守护我们固有的财富比如:才情、善良、坚强等等。我们可以为了某些东西而妥协于生活,可是却不允许自己牺牲美好的心灵。正如张小娴所说:“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对,因为他是一种值得去做的遗憾。《拥抱》的主题虽然有点多偏于爱情,但我觉得它其实适合于所有,所有关于温暖,有关于爱情。亦或是一个场景亦或是一个片段。

《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所以,对啊,我们就要拥抱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尽情肆意于在这神奇的热土上,放飞自己,奔跑在生命的有限轨道上。享受生活,爱上生活!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7

读完这本书,心里真正地读懂了天使的含义。不是头顶上有光环的,背上长有翅膀的,才叫做天使。天使有爱,有颗无畏的爱心,萦绕在我们的灵魂里,等待着,它悄悄出现。

字里行间中,都附上了天使隐形的魄体,字体里迸发出绮丽的曙光。书中的主人公——马一左和马一右,简单而朴实的两个小男孩,从小,心灵里就隐藏着天使般的气质。他们为我们演绎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纯美童话故事,虽然故事里没有公主和王子,可是却有清流的天使,他爱教师,爱同学,爱亲情。

当妈妈逛街买衣服的时候,他们就像温顺的小绵羊一样,跟在妈妈身边;当小乔教师怀孕的时候,他们全心全意的跟在教师左右,保护教师。

他们化身为可爱的天使,为身边的人带来幸福和欢乐。

有些人,觉得自我深深爱着的终生伴侣,是为他们供给甜蜜的天使;有些人,觉得养育自我的父母,就是赐予他们生命的天使;有些人,觉得与自我同窗苦读的同学,就是令他们充满斗志的天使;甚至有些人,觉得在路上一个与自我素不相识的路人,就是令他们感悟人生的天使……很多很多。他们都选择了属于自我的天使,深深地感激他。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天使的存在,就这样茫茫然地流浪一生。

我以往试着到杂市里走一圈,令我有一阵揪心的痛,感觉透可是气来。恍然传来一阵小女孩的哭泣声,一眼望去,她站在西瓜摊旁,拿着两片西瓜,提起嗓子,拼命地叫妈妈。可怜的小女孩,看起来仅有四五岁,泪汪汪的眼睛里直流着温热的泪水。人群中,她那瘦小的身躯被挤压了出去,她被得摔在地上,无辜的眼神中是多么渴望天使的出现,渴望天使来稳定她五岁以后的人生。

尘世间既有坏的一面,也是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天使出此刻身边,令自我幸福得以维持的一段日子。

在这个暑假里,我被浙“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抱接堕楼女孩的感人事迹有所感触。这个天国最美的天使,用她平凡的双臂挽救了一个生命,导致她永远地失去了唯美的双手。可是,即使天使失去了丰满的羽翼,她的美名也会在世人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永垂千古,流芳百世。她不仅仅是小女孩感激的天使,她也是我们13亿人的天使,我们的骄傲。

看,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天使。在死的威胁下毫不犹豫地把小女孩抱在怀里。她的举动,也跟书中的双胞胎兄弟一样,教会我们天使的品德,引领我们拥有一颗无私之心,成为每一个人的天使。

天使,总是被淡淡的月光笼罩着,一对纯白的翅膀更衬出她的纯洁无邪……她总会在人们遇到困难时第一个降临,帮忙人们排忧解难,我们看到的是她那善良、纯真的心。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8

记得暑假开始的时候,我一边打游戏,一边说:“我今天抽一点时间,明天再写写,作业就没有多少了。”爸爸听了对我说:“你这就像在海滩上种花。”

我很疑惑,在海滩上种花?这违反常识。根本种不下。“去读读《徐志摩作品集》吧。”

于是,我开始读《徐志摩作品集》。

今天,我终于读到了这篇叫《海滩上种花》的散文。

这篇文章是关于一幅画的,内容是一个孩子独自在海滩上种花。他右手提着一枝花,使劲把它往沙里栽,左手提着一把浇花的水壶,壶里的水点一滴滴的往下掉着。离着小孩不远看得见海里翻动着的波澜。

是的,在海滩上种花!那孩子种花的热情白费了。沙子是养不活鲜花的,淡水是帮不上忙的。

很快,花将不得不放弃它有限的生命和枯萎。而且海浪也打过来了,就是大树也不一定能站得住,不要说只是一枝花了。

这幅图比喻了那些愿意在白天做梦的人,以及那些想在海沙上种花的人。我想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这堆作业,就像孩子想用有限的淡水来维持花的生命一样。

的确,我这是在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如果你想完成某件事,你必须考虑你的行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不然,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

但我也看到了这幅画的另一个含义。事实上,孩子们的想法和信念很简单。他只知道这些花很可爱,所以就种了下来。他看到别人在地上种花。

对他来说,海滩也是土地。他为什么不能种花?以后怎么样,海滩是什么,花的命运,他全不用管!他的灵魂是善的!

我是不是也一样呢?在娱乐时间我没有忘记学习和做作业。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你也可以放松,奖励自己一个学期的努力,对吧?我的灵魂也是善的!

《徐志摩作品集》是徐志摩的灵魂、心灵在歌颂这世间的美,世间的真!

这象征着真善美。在一切事物中,不仅有外表,还有内在。这就要求我们有真正的心,善良的本性和美丽的灵魂去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真善美!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9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最近读过的一部作品——《红楼梦》,这部作品让我深受启发,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贾府人物的爱情悲喜,以及贾宝玉对贾府衰败的无奈。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和命运,作者描绘了一个现实与理想、荣华富贵与命运无常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的命运被各种因素左右,有时候即使你尽尽力,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贾宝玉是一个聪明又敏感的少年,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最终却因为家族的衰败和自身的软弱而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林黛玉则是一个聪明又独立的女子,她对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最终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无法和贾宝玉永远在一起。这些人物的遭遇让我明白了人生并非尽如人意,有时候即使你努力了,并不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同时,通过《红楼梦》这部作品,我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贾宝玉和其他贾府人物之间充满了种种微妙的关系,有的是亲情,有的是爱情,有的是仇恨。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奋斗。这些人物的举动和选择让我反思了人性的本质,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得到了许多启发和感悟。这部作品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的相处,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同时,我也会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完善。愿你我都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10

一个女人无论做了什么事情(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事情),男人都不应该对她在大街上动手。因为这样显现的男人自己不仅仅没有风度,同时也会惹来众多人的指责。有句话说女人天生是用来疼的,岂能用暴力就能解决事情。

《气短情长及其他》中第一则就揭露了男人的臭毛病,也看到了女人对爱的态度。大多数时候,女人需要男人的哄骗,说好话(即使你不是从自己的意图开始),也需要男人的让步。第三则写家主,倒好像是在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人,没有谁雇佣谁的问题,说明当时整个社会背景在发生变化,民主的思想也在渐渐深入民心。

在任何时候,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都会促使一些人变化,有的人成长起来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有的人却被束缚在固定的圈子当中,没有跳跃的可能。

狗的鼻子是凉的,那会我家的花花还活着,我有摸到过。可惜它被一辆过路的汽车给碾死了,那会母亲还为这件事几天也乐不起来,心沉沉的,专程给我打了几次长途**,也弄的我有些叹息,心被戳痛了好几次。今天,我在张爱玲的文章中看到她也写过狗。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家和它们一起玩耍的情景在脑海中闪现。

我们这家子人就是这么重情的人,说不上来为什么。

小时候常常听大人说做这个事情是吉利的,做那个事情不吉利,就连结婚的、丧葬的都要选一些良辰吉利日子方可。据估计,这些日子的起源有一个历史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也许有一些道理。反正我们这一代人倒不忌讳什么日子了,大的一些好日子还记得一些,细碎的小节根本不知道什么。

父母那一辈的人也是零零散散地知道一些,似懂非懂的,但在我们面前还装成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好像在宣示着她们是有经验的。还经常在阴天背着父母去理发,回家后由母亲点了一顿饭,说以后结婚那天会下雨什么的。我不相信,我也不把这些日子当作事实。

《借银灯》,无非是借了水银灯来照一照我们四周的风俗人情罢了。水银灯底下的事,固然也有许多不近人情的,发人深省的也未尝没有。《桃李争春》中的妻子为了保住死去丈夫的后脉,可以和丈夫的情人一起生活,这些戏剧性的剧情似乎有些不太可能,却被搬上了银幕,或许只是为了搏得高额的票房,但确实不得不让人去延伸思想思考人生的许多重大问题。

在《烬余录》中,当时的香港沦陷,整个经济瘫痪,一切都似乎在围绕着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食物来运转着。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这在广州、上海、北京和重庆都有发展。

她描述的是香港战前、战中、战后的状况,由环境到人物,再到人物的一些神态和行动,每一笔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她说:“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

”是的,曾经一起海誓山盟的人,如今又在何方?曾经一起长大的发小,如今为何如同陌路,少了交谈?曾经的亲情,如今又为何七沦八落的,反目成仇?

拿不准的东西总是那么的多,让人有些时候难以喘气,但也不得不默默地一个人在心底压着。面对死亡和生存,只有活着才是最高的理想。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遗憾的是,我们只是忙着在转瞬即逝的商店橱窗里寻找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到自己苍白而渺小的脸:

我们的自私和空虚,我们无耻的愚蠢-每个人都像我们,但我们都是孤独的。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好人喜欢听坏人的故事,坏人不喜欢听好人的故事。

所以张爱玲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泥香屑》、《一炉香》、《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张爱玲的著作能够红极一时,在那个年代或许就是她抓住了这个点,亦或许她高攀了当时政局里的宣传部长胡兰成,但也不乏她本人的才华和魅力。

她是一位同情底层社会群体的作家,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女性,更经常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呼声。这一点在她的作品《打人》中可以看出。(大约因为我的思想没受过训练之故,这时候我并不想起阶级革命,一气之下,只想去做官,或是做主席夫人,可以走上前给那警察两个耳刮子。

)在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如何?曾有一次在方山县城里,见过一个交警队长给一个下属一巴掌,很是气愤,反而这个下属却笑脸相迎,还说着客套的话。太突然了。缺乏舞台经验的人往往没有时间调整面部表情。这就是社会。

在张爱玲看来,写作只是表达意见。养成写作习惯的人往往无言可言,而没有写作习惯的人则无言可言。职业文人的病是过度表现在“自我表现”上,使他们无病呻吟,而普通人却嫌不够而无聊。

年轻的时候,他不敢说话,但是没人理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做耳边风。

这是人生一大悲剧。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

西方有个成语:“诗人自言自语,被世界听闻。"诗人之写诗,纯粹出于自然,脑子里决不能有旁人的存在。

可是一方面我们的学校教育却极力的警告我们作文的时候最忌自说自话,时时刻刻都得顾及读者的反应。要迎合读者的心理,办法不外这两条:(一)说人家所要说的,(二)说人家所要听的。

说人家所要说的,是代群众诉冤出气,弄得好,不难一唱百和。有时我们用别人的语气写别人的生活,有时我们写阶级和阶级斗争。说人家所要听的吧,要争取众多的读者,就得注意到群众兴趣范围的限制。

大多数迎合低级趣味的人都很高,不注意读者,这就埋下了失败的根源。

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是冲突、苦难和麻烦。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的吧?

生活就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无论如何,谁不希望这个社会充满真善美,然后点亮社会秩序?

这就是整个世人的宇宙观。

中国的新诗,经过胡适,经过刘半农、徐志摩,就连后来的朱湘,走的都像是绝路,用唐朝人的方式来说我们的心事,仿佛好的都已经给人说完了,用自己的话呢,不知怎么总说得不像话,真是急人的事。生活在中国,有这样可爱的东西:脏、乱、悲,珍贵的东西到处都会找到,让人一上午、一整天、一辈子快乐。

前些日子,一直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发愁,不知道为什么,整个人犹如丢了命一样,轰轰恶恶的,丝毫没有了活着的生气。不明白自己每天究竟想做些什么,一味地钻进了钱眼里,除了钱还是钱,似乎钱可以摆平所有。后来想想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还有自己的女友,一下子又感觉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心里又安慰了许多。

古话说:没结婚,先看你的丈母娘(因为丈母娘就是妻子老来的影子)。这句话似乎有些道理,但又些不太可靠。我不相信。

但是看丈母娘来挖掘她女儿的性格和一些看法或生活习惯,倒也能看出几分来。《双声》以爱玲和她的挚友獏貘梦一起买鞋后在咖啡店吃饭聊天的形式出现的。她们聊各个国家间女人和丈夫的感情,也聊出轨的问题,似乎她们之间无话不谈。

我有点嫉妒。一个人一生中遇到这么几个关系这么好的人,是多么令人愉快和欣慰啊!一定要珍惜它,因为没有人会故意对待你,除非他或她另有安排。

对于《私语》,她没有隐瞒什么,而是剖析了自己的一些过去。8岁以前,她和弟弟在天津渡过,也去过北京,母亲和姑姑一起出国留洋后,也没有照顾她和弟弟,这倒没有给她的生活留下什么缺憾,但父亲找了个小姨太太与她们一起生活,多少也给爱玲这样的女性增添了很多的顾虑,在这里她没有提到更多。根据她当时的物质生活,那是一个小康水平。

就算放在现在的社会,也绝对称得上是中上层人民了。8岁后,她随父亲来到了上海,当时母亲也留洋回来,在一定程度上,母亲和父亲成了两个人物,在思想上彼此也有些不融合了,这点或许也是很正常的。最后,没有办法。她的父母仍在协议离婚的路上。她母亲去了法国,她父亲吸食鸦片继续沉沦。

当时的张爱玲有海阔天穷的计划:‘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有一个时期我想学画**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我要比林语堂更出色。 我想穿最独特的衣服,环游世界,在上海拥有自己的房子,过上简朴的生活。

’中学毕业后,母亲回国。她向父亲询问出国留学的事,但由于上海站的原因,被搁置了下来。因为这件事的唆使,她父亲打了她和姑姑,但姑姑毕竟还是偏爱她。

由于受母亲的影响,后来预备着考伦敦大学,但是因为战事,即使考上了,也不能上英国去,改到香港,三年之后又因为战事,书没读完就回上海来。其实在她的心里,她所渴望的依旧是一个完整的家,一个温馨的家,因为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疗伤的园地,家是快乐的源泉。

在生活的过程中,有快乐的事也有悲伤的事。细细地回想,快乐的事情似乎总比忧伤的事情要少的多,所以总有人在说自己的生活痛苦不堪,总有人说自己是最受伤的一个。其实,在生活中,如果有亲人、爱人、朋友陪伴,那就是幸福。

家在任何时候都是快乐的元素。没有家我们还能谈什么?幸福需要自己去寻找。没有人能说出什么是幸福。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11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

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

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创作背景

1957年1月19日,春节将至,老作家冰心应《中国少年报》之约,写了一篇题为《小桔灯》的散文。散文于1957年1月31日在《中国少年报》发表。这篇散文后来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

冰心在写这篇文章时,想到了十二年前(1945年)春节前夕的一件往事,就把这件事作为写作材料,写进了这篇作品。那时,冰心住在重庆郊区的歌乐山。山下有一所医学院,其中几位老师和学生还是作家的熟人。上山不远有一块平地,名叫莲花池,池边有一个乡公所,楼上有公用电话,门外摆着一些卖水果、花生和糖块的摊子。往来的各种车辆也常常停放在那里。冰心就决定以这个地方为背景,展开她要写的故事。

艺术特色

《小桔灯》作为冰心晚期作品的代表作,在抒情的章法上,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在个性表现上,也赋予了她自己固有的清丽、细腻、温婉等风格。同时一改空幻、迷茫的那种忧愁感,而是以一种舒缓、欢快的旋律,向作品中添加了几分清新和美妙之情感。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之情。

不事雕琢,语言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是《小桔灯》写人叙事的重要特点,呈现出朴素洗练的审美特点。如文章开篇“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一句话,很简短的'叙述,如实的交代的事情发生的世间长短。这样一个开篇,统领全文,并为下文蓄势,所以说,虽然用词简短,朴素洗练,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后文的展开毫无羁绊,任凭开阖。另外,这样一个开头直切故事主题,毫无冗余,内容简练,惜墨如金,达到了以简驭繁的效果。

细腻温婉的写作风格是《小桔灯》典型表现。如文中叙述我进入小姑娘家后,与小姑娘的攀谈后的情节: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拿过”表示用手取,又用了“敏捷地”修饰,更显出动作的熟练,也含蓄的表现出小姑娘平时做了不少家务活,所以家里的照明工具了如指掌。

结构上,以小桔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作品把小桔灯的产生,小桔灯给“我”的感受,“我”对小桔灯的感受等情节联结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刻划人物,表现主题。

“我”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人物。通过“我”把对往事的回忆与今天衔接起来,使环境与人物溶为一体。而且关键之处,“我”的议论和抒情,对刻划人物,表现主题都有重要作用。“我”在潮湿山路上行走时的抒情和议论,点明了小桔灯的象征意义;结尾的抒情和议论,则表明小姑娘的乐观和信心。小桔灯的象征意义,周围环境与小姑娘内心的对比,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来的。

个人作品心得感悟 篇12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 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 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一 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的一声开 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 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 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 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 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 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 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 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 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 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 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 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 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 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见我,先愣了一 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 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 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 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 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 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 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 --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 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 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 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 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

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 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 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 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 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 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 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 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 ……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 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了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过去了,那小姑 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 了!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81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