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增长报告 >

增长报告

增长报告

【#范文大全# #增长报告#】简单来说,成功的背后总要有探索的过程,以便能更好地完成下次工作。撰写报告是一项非常普遍的任务,一份好的报告就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那么,写报告一般有哪些要求呢?我经过细致的编辑工作,已经根据您的要求对“增长报告”进行了提升,现在您可以将本网页添加到浏览器收藏夹中,以获得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

增长报告(篇1)

XX年,新的消费之年。“‘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是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消费趋势作出的判断。会议首次将“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单列为主要任务之一,让大家将更多的目光放到了消费比重的提高上。

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无疑将在其中展现出更多的力量。数据显示,XX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49.7%,互联网成为了一个明显的消费增长极。

正是有了互联网这个载体,消费者更会根据内心的感受和需求进行个性消费,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正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消费者协会XX年将针对广大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银行服务、快递服务、电信服务、网络购物等四大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和市场监测活动。这几个方面也正是在互联网大潮涌来时,衍生出的中国消费“新生力量”。《每日经济新闻》将在“3·15特别报道”中,深入挖掘这些消费“新生力量”,并解析这些领域中代表性企业的发展之道:它们当前处于怎样的蓬勃之势?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特征?又有哪些服务短板?消费者有哪些更多诉求?

随着我国市场进一步繁荣发展,许多新的消费模式及新的服务应运而生。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新服务的满意度成为了各行业商家的重点关注对象。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断推出新消费、新服务。在新消费模式不断兴起的同时,很多行业的投诉率也居高不下。

在3·15来临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联合hcr(慧辰资讯)推出“新常态新消费新服务——互联网大潮下的新增长极”全国性调查活动,从消费终端了解客户对各行业、各品牌服务的真实满意度和企业对消费的诚信度。

本次调查以每经网为平台,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评选消费者放心的品牌。调查时间是2月26日~3月7日,共采集有效样本4362个,其中男性占比59.4%,女性占比40.6%。

增长报告(篇2)

浏览网站的人多,直接购买的人少,绝大部分网站都是让这些人悄悄的来了,悄悄的走了,浪费掉了非常多的潜在客户。

所以,一定要用一个技巧,勾引登陆你网站的大部分用户都心甘情愿的先留下联系方式。这样只要你不断的开展让潜在客户乐意接受的数据库营销策略,他们都会逐步成为你的客户的。

采用什么技巧呢?就要结合具体的网站定位来策划,不过一定要记住这句话:面对非常有价值的诱惑,绝大部分人是不会吝啬留下一个联系方式的。例如:

1、免费索取下载有价值资料

2、免费在线抽奖活动

3、免费获得产品试用等等

计算一下,如果你的网站每天1万流量,能够勾引20%的新浏览者留下联系方式(不要以为20%这个比例高不可攀)这样一年下来,你的网站就能够积累70万潜在客户资料。

当你拥有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潜在客户数据库之后,就算你不再投入一分钱来推广,只要能够把数据库营销做好,你的销售依然会不断的增长,如何在配合其他的技巧,就是疯狂的增长。

增长报告(篇3)

导语:

    各位代表:

    如今,我代表省人民当局向大会作当局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发起定见。

    1、2001年工作的回顾

    2001年,全省上下当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联合拼搏,开辟进步,竭力克服国际经济环境产生庞大变化、海内需求不敷和部分地区蒙受紧张干旱的感化,百姓经济连续保存了精良成长势头,海内出产总值到达4662.28亿元,增加9.1%,各项社会奇迹都获得了新的成绩,兑现了“十五”筹划的精良开局。

    经济布局调整获得明显结果。农业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农产品优良率有较大幅度进步,畜牧业、水财产和非农财产获得长足成长,农业财产化策划深切促成,龙头企业气力加强,策动了300多万农户以差别式样进入财产链。自动促成产业布局调整,加快改革死板财产和成长高新技巧财产,产业保存急剧增加,此中高新技巧财产结束增加值276.9亿元,增加16.6%。第三财产在调整中加快成长,旅游、房地产、社区办事等财产已成为具有活力的经济增加点,旅游总收益和创汇别离增加24.9%和27.1%。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进步。产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到达112.3,比上年进步9.3个百分点;范围以上产业企业兑现利润119.26亿元,增加38.6%。财务总收益结束386.1亿元,增加9%,处所平常预算收益231.86亿元,增加8.2%,税收占财务收益的比重比上年进步1.3个百分点。

    投资、消耗需求扩大。全社会巩固资产投资结束1551.8亿元,增加9.2%。投资布局进一步优化,技巧改革和房地产投资大幅增加。京珠国道骨干线湖北北段、军山、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农网改革一期工程、黄石磁湖污水截污工程、江汉大学新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按期建成。增援办事三峡工程构筑的各项工作获得新进展。消耗需求巩固增加,全年消耗品零售总额1975.2亿元,增加10.4%。

    经济系统体例改革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切促成,初步建立当代企业轨制的80户重点企业,在加快促成产权多元化、法人办理布局典范化等方面获得新进展。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力度加大,集体效益进步。连续采纳多种式样铺开搞活中小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到达85%以上。社会保险系统构筑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根本糊口生涯费和离退休职工根本养老金根本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医疗、赋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符合前提的都会居民根本纳入了最低糊口生涯保险范畴;社会保险费改由地税部分联合征收,征缴率进步。粮棉流畅系统体例改革进展顺利,医疗轨制和药品流畅系统体例改革连续深切。市、县、乡机构改革根本结束,省级当部分分行政审批轨制改革获得重猛进展,撤除了43.8%的审批事变和40%的收费项目。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点来抓,利用外资获得重猛进展,实际利用外资达20.17亿美元,增加54.7%,此中外商直接投资15.61亿美元,增加47.5%。利用外天资量和程度进步,国际驰名大企业、大集体和跨国公司来鄂投资明显增多,涉外税收增加35.1%。对外经济技巧互助进一步加强。竭力扩大对内开放,加强省际间交换与互助,大力大举促成三峡库区对口增援,引进了一批海内驰名企业和品牌。

    经济成长环境进一步改进。坚定把改进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作为加快成长的重猖狂措来抓,推行武汉东西湖区改进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经验,坚定每季度一次外商漫谈会轨制,听取和吸纳外商的定见和发起,进一步加强了外商来鄂投资的决议信念。坚定专项整治和集结整治相联合,料理和典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获得阶段性结果,市场秩序有所好转。高度珍视安定出产,强化安定出产责任制,全年异国产生特大安定变乱。教诲、科技等各项社会奇迹周全成长。自动促成“分级办理、以县为主”的根本教诲办理系统体例改革,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动课程改革,“两基”结果进一步巩固。自动促成高校办理系统体例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平凡高校招生15.9万人,增加13.9%。科研开辟获得新结果,全年挂号省级以上庞大科技结果651项。科技结果转化步调加快,技巧公约成交额增加17.8%。大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活泼,竞技体育获得新成绩。城乡防备、保健、医疗收集进一步健康,防病治病本领进步。加强人口与筹划生育工作,巩固低生育程度,人口质量有所进步。依法保卫耕地,地皮办理工作获得加强。强化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了21个县市的天然林保卫工程、鄂西部分县市的>

增长报告(篇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李克强表示,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全国两会上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发展各类目标确定在什么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宏观政策调控的力度与方式,也是预判全年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参考。

回望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平稳运行,实现了8.1%的经济增速,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大关,发展预期目标较好完成。今年尽管面临着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但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并有望在疫情冲击后二次探底并企稳回升。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压力骤然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放在一个“史无前例”的重要位置上。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表示,今年增长目标设在5.5%左右,是一种“进取”姿态,释放对经济增长重视程度更大的信号。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第一财经表示,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首先需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并具有稳定预期、鼓舞信心作用的经济增长目标。5.5%是一个需要努力争取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增长目标有助于更好地衔接和完成“十四五”及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也认为,两会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5%左右,意味着本轮“稳增长”可能不单纯是稳,更重要的是要推动经济在2021年四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2%的基础上逆势上行,未来一段时间各类稳增长政策会进一步显现。

中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陈兴分析,2021年剔除基数影响后的经济实际增速并未达到潜在增速,2022年稳增长政策加码或使得实际增速向潜在增速回归。此前央行在考虑了疫情冲击的影响后,估算的2021年和2022年经济潜在增速水平分别为5.7%和5.5%。因此,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潜在增速5.5%左右的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王军表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压力大、复苏不均衡、局部风险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避免出现滞胀问题,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制定出台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全面经济振兴计划,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避免经济继续失速甚至出现硬着陆。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预计两会后有望进一步出台纾困、支持政策,促进内需加快恢复,但并非强刺激。这是源于国内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国内适度加大政策力度,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其次,国内宏观调控继续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有进的总基调,各部门政策协同配合、精准施策;此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此前已提前发力,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

从先行指标来看,国家统计局3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稳定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

2月在过年停工、疫情散发等多重因素扰动下,制造业PMI依然环比回升,显示稳增长政策初显成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2月份PMI指数在荣枯线上小幅提高,表明经济全面恢复态势进一步明确。考虑到春节假期因素对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研判,经济回升态势比较强劲,这主要得益于稳增长相关政策的.加快落实。

增长报告(篇5)

一份名为“增长报告”的报告近日发布,该报告分析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报道显示,全球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复苏态势,很多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首先,该报告指出,亚洲国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容忽视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有望持续,长期稳步发展的趋势不会变。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创新和开放层面的不断扩大,中国将有能力引领全球经济的增长。

除此之外,报告还谈到了环境问题,指出全球暖化、环境恶化、能源和资源的短缺等问题正在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报告建议各国政府应推动全球性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环境问题的威胁。

此外,报告指出,经济增长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据报道,各国或地区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加重了城市的负担。同时,城市化也加剧了城市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为此,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应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来平衡城市化和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最后,增长报告还提到了数字经济,指出数字化、网络化是当下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数字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报告指出,各国政府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数字经济的发展。

总之,增长报告为我们分析了当下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方向性建议。我们应认真研究该报告的内容,加强全球间的经济合作,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增长报告(篇6)

1、优惠券策略:一个客户订购成功之后,一定要赠送客户一张优惠券,然后在一定期限内,购买产品的时候,优惠券可以充当一定的金额,但是过期作废。这样客户就会想办法把这张优惠券花掉或者赠送给他的有需要的朋友。

2、数据库营销:定期向客户的推送对客户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合理的附带产品促销广告。国内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只会生硬的向客户推送广告,这样效果很差。一定要向客户发送用户喜欢的信息。合理的融入广告,什么信息客户喜欢呢?

对客户有价值的

让客户感动的

让客户开心的

让客户认为你是关心他的

以上这4个简单的技巧,你可以先试用一下,体验一下你的销售三个月内能够提高多少?

当然,让网络销售业绩增长的技巧还有非常多,如果你想进一步的更多幅度的提升你的销售业绩,请先认真回答以下9个问题:

1、投入了多少费用进行网络推广?

2、这些网络推广选择了那些手段?

3、这些手段分别带来了多少流量?

4、这些流量进行了多少浏览量PV?

5、这些浏览量带来了多少咨询量?

6、这些咨询共转化了多少购买量?

7、这些客户有多少进行重复消费?

8、这些客户有多少进行口碑传播?

9、这些销售给你创造了多少收益?

增长报告(篇7)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大项目招商、项目推进与建设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呈低开稳走的增长趋势。1-3季度,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5亿元,同比增长16.0%,增幅居全市第六。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3.85亿元,同比增长5.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6亿元,同比下降7.3%,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91亿元,同比增长26.1%。工业和房地产两大产业支撑乏力,致使投资总体增长趋缓。

一、前三季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特点

1、第一产业投资高速增长。1-3季度,全县完成第一产业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5.17倍,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其中垦造耕地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项目完成1.35亿元,茶叶基础设施项目完成0.15亿元。

2、服务业投资贡献大。1-3季度,全县完成服务业投资19.30亿元,同比增长17.1%,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个百分点。其中纯服务业项目(不含房地产)完成投资16.04亿元,同比增长23.6%,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过半,达到83.1%。从投资增速来看,增长较快的行业有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业,分别增长110.6%、272.8%、69.8%、208.5%和279.3%,对提升全县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投资新开工项目活力凸显。新开工与续建项目投资总量基本持平。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共105个,增长56.7%。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7.0亿元,占项目投资总量的49.1%,同比增长73.1%,远高于全部投资增速。续建项目共52个,比上年减少一个,完成投资17.65亿元,同比下降11.9%。

4、新开工大型项目投资拉动力蓄势待发。前三季度,我县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共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7.5亿元,同比增长4.2倍,完成投资额为2.60亿元,增长7.4倍,大型新开工项目数量与投资规模均高于去年,说明这批大型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将对年底特别是明年的投资拉动产生积极影响。

5、工业投资窄幅震荡。受复杂多变的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以来,我县工业投资一直处于窄幅震荡间。前三季度,我县工业完成投资13.85亿元,增长5.5%,降幅比上半年提高4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全市第2位。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0.45亿元,下降15.3%。

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平稳。今年,我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进展平稳,中间虽有波动,但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91亿元,增长26.1%,占总投资的34.4%,投资贡献率为51.5%。

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大幅增长。今年得益于新能源建设及电网改造,我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大幅增长,同比增长3.78倍。狠抓“五水共治”等环境治理工作成效初显,前三季度五水共治共完成投资1.34亿元,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的40.8%,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而道路类项目投资比重与增长双回落。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59.37亿元,增长0.7%,比重由上年的40.0%下降至33.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29.62亿元,增长55.3%。

8、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1-3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3.26亿元,下降7.3%,比一季度减少77.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减少14.4个百分点。上半年房屋施工面积29.77万平方米,增长28.8%,其中新开工面积0.34万平方米,下降97.4%。

9、民间投资增长低迷。受房地产、制造业投资的影响,今年我县民间投资增长一直低迷。前三季度,我县民间投资完成20.6亿元,增长0.3%。

二、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资增速存在下行压力,持继高速增长难度较大。今年,国际与国内各经济领域间的矛盾问题交互影响,将对经济运行稳定性提出挑战。与此同时,投资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基数越来越大,高速度难以维持。

2、多因素致制造业投资增长乏力。受经济下行压力与银行贷款政策收紧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县制造业项目资金状况明显收紧,部分企业更因“互保、联保”等风险融资出现资金问题,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受国内外需求不足和宏观形势复杂、金融风险凸显、项目“落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家投资信心尚未恢复到最佳状态。

三、全年投资运行预测

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既有下行压力,也有增长动力。总体看来,投资规模仍将不断扩大,增速将延续平稳走势,同时,受中央调控政策限制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项目资金平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从目前情况看,完成全年20%增长目标任务难度很大。

增长报告(篇8)

小城镇不仅是生产力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小城镇建设就是产业建设。因此,必须转变视小城镇建设投入为非生产性投入的观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重要的产业来抓,象抓产业建设一样搞城镇建设。应当认识到:第一,城镇建设对基础设施所作的投入,带动了建材业、建筑业、运输业、机电业、流通业等众产业的大发展;第二,它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并开发了闲置的土地,培植了新的财源;第三,它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和就业空间,开辟了发展经济的新天地;第四,它的许多基础设施投入本身也是经营性投入,修路、架桥、办电力、通讯、建水厂、公园等等,都可用经营性的办法,很快收回投资并取得较高的效益;第五,它对广大农村有着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第六,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能够引导资本集中,形成规模经济,产生“集聚效应”,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它还给劳动者以新观念、新眼界、新技术,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总而言之,城镇建设,特别是基础性的产业建设,它的投入与产出的综合效益,大大高于其它产业,要使城镇建设成为产业建设,必须消除那些障碍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培养一种良好的“人气”氛围,政府、部门和群众共建,财政、金融和企业联手,加快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快速健康。

1、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从宏观经济发展上看,我市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按照国际通行的发展模型,我们现有的经济水平应当与60%的人口城市化率相匹配,而实际上只有43%,因此,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欠帐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计划经济、短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生产决定消费的传统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生产的新观念,从经济市场化、农村城市化、贸易国际化的发展观念来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性、紧迫性,增强大发展、大建设的历史责任感。

2、着力解决阻碍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建立健全融资机制。农村30亿元的存款,对200亿元的投资需求来讲远远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我们建议,市政府应对小城镇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奖代补的政策,对有收益的建设项目实行公司制开发,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以自然人出资为主,收益按股份分红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小城镇建设社会投资渠道,比如住宅建设的投资,可成立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吸引30亿元的农村存款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来解决;乡镇企业固产的投资,可采取分块入股、从企业利润中每年拿出一半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流动资金可采取企业从利润中拿一点,从银行贷一点,集资入股筹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对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市里要坚持以奖代补的政策,调动乡镇政府的积极性。总之,要继续执行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此外,还要立足长远,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出发,探讨多元化融资机制,鼓励乡镇企业和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对经营性项目如供水、供电、生产加工等,可采取股份制或集资贷款的办法筹资,从盈利中分红或还贷;对公益性项目,采取受益单位出一点,财政挤一点,民工间勤凑一点的办法共同解决;对小城镇建房,采取房地产开发的办法,先建后售。同时也要鼓励农民进镇建房,继续发挥农民建房购房的主体作用;对城市基础设施如排水管道、道路等,要与房地产开发联手,从土地增值、房产增值中逐步还贷,但要树立长期受益观念,不要一次收清贷款,否则增加房地产成本,影响消费,只能适得其反。

3、规范管理,创造一种宽松的政策环境。市场经济呼唤小政府、大社会,小城镇建设更需要宽松的政策环境。如果进镇农民负担过重,无利可图,那么小城镇就无引力可言。因此:第一、对进镇农民要热情欢迎,热情服务,不设关卡;第二、在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小城镇建设用地政策,简化批地手续;第三、农民进镇建房,除了必要的征地费、城建配套费外,减免其余收费项目。对农民建房,只要符合规划要求,部门不能强行提高建房标准,增加农民的负担;第四、对腾宅还耕的宅基地,复垦由农民自行负责,或由农民自己复垦,或由农民自愿请人复垦,只要肥力达到正常水平,土地部门应免收复垦费。进镇农民的房屋如已出售或转让,就不应存在复垦问题;第五,对进镇农民入户,应与城镇常住人口一视同仁,不搞歧视政策.更不能收取所谓的增容费;第六,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进镇农民吃定心丸,由农民自愿选择进城还是留在农村,让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应有作用。

4、大力发展村镇经济,增强小城镇建设的再生能力。发展小城镇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也不能违背经济规律,拨苗助长、矫枉过正,必须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发展经济为前提,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增强其造血功能。比如我们采取财政担保、银行贷款的办法建设小城镇,必须要是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保证投资能正常收回。因此,在建设小城镇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乡镇企业的改革力度,用民营经济的机制嫁接乡镇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实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还要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由龙头企业与农民达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让农民富裕起来,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小城镇,参与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以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实力来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

增长报告(篇9)

稳增长自查报告——保持经济稳定、促进增长的有效工具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确保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发布了“稳增长自查报告”。

这份报告是一种监测和评估国家经济增长状况的工具,并旨在引导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份自查报告中,政府将对各个经济领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报告将对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情况、投资情况、消费水平等指标,政府可以评估经济增长的整体趋势,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政策。对于正在经历经济下滑的地区,可以采取稳定投资、加大财政支持等措施;对于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的地区,可以采取适度收紧政策来防范潜在风险。

其次,报告将对各个产业领域进行评估。通过分析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的增长情况,政府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优势与劣势,并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持有潜力的产业,挖掘潜在增长点。例如,如果发现某个产业存在增长瓶颈,政府可以提供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激励措施,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此外,报告也会对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国际形势的变化、贸易关系的调整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政府可以预测经济增长的风险和机遇,并相应地调整政策以应对挑战。例如,在因国际贸易摩擦而导致出口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加大对内需的扶持,减少对外依赖,从而稳定经济增长。

最后,报告还将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举措的推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结构性问题,例如过度依赖投资、资源不合理分配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政府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落地。例如,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的调控,引导资金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领域流动,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总之,“稳增长自查报告”是一份重要的工具,帮助政府了解经济增长的整体状况,识别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通过这份报告的分析,政府可以实施精准的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创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就业和生活改善的良好环境。同时,报告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让其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的倾向,从而调整经营战略,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与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并非仅仅为政府所使用,也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工具,以便让社会各界参与到国家经济增长的讨论和决策中来。通过公开报告的结果,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经济增长的潜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参与到相应的讨论和建议中来,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在未来,我们期待“稳增长自查报告”能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和更新,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和评估,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取得更大成就。

增长报告(篇10)

今年以来,上海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挑战,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判断本年度和下一年度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态势,科学预判当前转型发展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增速和结构,市统计局和市发展改革委联合进行了第13次固定资产投资意向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独立法人单位的主要投资决策者为调查对象,以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情况和对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展望为调查内容。调查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上海市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4份。其中当年有投资的调查单位558家,占有效问卷的42.1%。样本单位具有较广的覆盖面,从行业看,调查单位涉及17个行业,其中,房地产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个重点行业共1033家。从投资主体看,包含8种登记注册类型,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占全部单位的15.5%,私营经济占16.3%,股份制经济占37.1%,外商投资占16.5%,港澳台商投资占12.3%。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跟踪调查的形式,调查样本单位基本沿用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意向调查单位,对关闭、停业或搬迁后无法联系的单位进行了同类替换或调整,以保证历年调查结果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二、调查的主要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1324家调查单位20xx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874.63亿元,占当年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5.3%;20xx年上半年完成投资1302.85亿元,占46.4%,样本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单位预计,20xx年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1.50亿元,比20xx年增长2.7%。

三、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将稳步增长

1.20xx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5%左右

根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2.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从调查情况看,调查单位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者信心指数为124.86点,比20xx年提高1.93点(见图1)。在信心指数高位小幅攀升的基础上,考虑到去年同期的高基数等因素,我们预计20xx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仍将增长5%左右。

图1 20xx-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者信心指数

2.在投资规模大的调查单位带动下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20xx年,调查单位预计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1.50亿元,其中,全年预计投资10亿元及以上的调查单位有56个,占有固定资产投资调查单位的10.0%;预计完成投资2134.39亿元,占72.3%。在投资10亿元及以上投资的调查单位中,87.5%的调查单位认为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展顺利,比有投资的调查单位高2.7个百分点。在这些投资规模大的调查单位带动下投资项目进展顺利(见表2)。

3.融资难度有所下降,资金到位情况平稳

从20xx年年底开始,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宽松的融资环境。调查显示,在有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查单位中,94.4%的调查单位认为20xx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融资难度比20xx年下降或不变,比20xx年和20xx年的调查结果分别提高2.7个和12.9个百分点;4.5%的调查单位认为略有提高,分别下降1.6个和7.8个百分点;1.1%的调查单位认为明显提高,分别下降1.1个和5.1个百分点。

在宽松的融资环境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5.6%的调查单位本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金到位大于本年投资额,比20xx年和20xx年调查结果分别提高1.4个和0.8个百分点;89.4%的调查单位与本年投资额相符,分别下降1.8个和提高2.6个百分点;5.0%的调查单位小于本年投资额,分别提高0.4个和下降3.4个百分点。

4.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宏观调控政策为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

20xx年,国家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推出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宏观调控政策,为调查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调查结果显示,84.6%的调查单位认为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或保持稳定增长。从20xx年有投资的调查单位看,13.6%的调查单位在政策影响下增加了投资,比20xx年的调查结果减少4.4个百分点;76.5%的调查单位基本无影响,增加3.9个百分点;9.9%的调查单位减少投资,增加0.5个百分点。

四、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或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1.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环境预期较为乐观

今年以来,尽管全国和上海市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但三季度经济运行企稳的态势逐步显现,众多投资者对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环境的预期也较为乐观。从调查结果看,有20.8%的调查单位认为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环境好于20xx年,这一比例比20xx年调查结果提高1.1个百分点;而认为20xx年上海市投资环境不如20xx年或难以判断的分别是8.9%和18.6%,同比下降0.7和2.8个百分点。从投资主体看,23.4%的国有经济调查单位判断20xx年的投资环境向好,比非国有经济调查单位高3.0个百分点;57.1%的国有经济调查单位判断基本不变,高6.4个百分点(见图2)。

2.预计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

20xx年三季度上海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转降为升,有触底复苏的迹象。随着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12英寸先进生产线项目和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第6代AMOLED显示项目等投资规模上百亿元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陆续启动,近年来上海市第二产业投资弱于第三产业的趋势有望在20xx年出现改变,很可能出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从调查结果看,有77.8%的调查单位预计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现有规模或比20xx年有所增长,比20xx年的调查结果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有24.9%的工业调查单位预计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比20xx年有所增长,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在20xx年有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的558家调查单位中,预计20xx年将会继续保持或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单位有385家,占69.0%,比20xx年调查结果提高1.4个百分点;在20xx年未发生固定资产投资的766家调查单位中,表示20xx年将增加投资的单位有149家,占19.5%,提高3.2个百分点。这些投资量的保持或增加将有效支撑上海市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3.预计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小幅增长

根据调查单位对20xx年本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量的预期,分别依据乐观估计(预期增长最多、下降最少的估计)、中间估计(增长和下降均折中的估计)和保守估计(预期增长最少、下降最多的估计)对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做出预测:乐观估计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比20xx年增长8.3%,中间估计增长2.1%,保守估计下降4.0%。据此判断,预计20xx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继续小幅稳步增长

增长报告(篇11)

对于一直为很多人羡慕的金融行业,这几年也体验到了“大起大落”的滋味,大盘从2005年中探底后从998点扶摇直上,在20xx年10月站上6000多点高峰。随后便一路下坡,在20xx年底可谓达到低谷,而今年以来却又柳暗花明现出抬头之势。如此跌宕起伏的行情,对金融行业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其员工也如过山车一般,在薪酬上忽上忽下。

■银行业对银行业来说,还相对坚挺。尽管市场瞬息万变,股市阴晴不定,外资在华步伐加快,遭遇挑战的银行业这几年的“薪情”却是持续走高,并且增长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稳定的业绩增长,外资竞争对手的刺激再加上国内商业银行纷纷上市,都给银行业提早成熟创造了环境。

■证券业证券行业的薪酬大都随盘而动,该行业是业内被公认的“靠天吃饭”的行业。虽然“薪情”随大盘变动,但薪酬上整体还是会滞后半年左右。

众所周知,证券行业的高薪靠的是高变动性收入,大盘表现好,交易量就大,业绩就会增长,奖金就会多拿。因此,20xx年两年的超高增长率便不难看出,而这也带动了这两年金融行业薪酬的整体增长。

■保险行业对于保险行业,薪酬上总体比较平稳。和证券、银行相比,保险行业的“薪情”变化实属不温不火型。

虽然近几年保险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体现在薪酬上,其增速确要逊于证券和银行业。不过却也保持着逐年增加的薪酬增长率,和其他行业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的。

虽然良好的国家政策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催生了许多的利好因素,但是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金融行业20xx年的预计薪酬增长率与20xx年相比有着不小的降幅。

专家预计,20xx年,国内银行业由于其坚实的基础和较好的发展机会,其整体薪酬还是会保持较高的增速。

证券行业薪酬增长比去年会明显下降。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保险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金融危机对他们的影响巨大,而这种影响将会在20xx年的薪酬上体现出来;而国内保险公司虽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整体来看,保险行业的薪酬增长要比前几年会稍有下降。总而言之,20xx年整个金融行业的薪酬增长较去年相比会有大幅下降,但还是会明显好于其他行业。

增长报告(篇12)

现在人们投资理财的方式可谓种类繁多,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千方百计使自己的钱袋子变暖一些,然而中国城乡居民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怎样呢?零点调查公司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近五成中国居民对于未来收入增长有信心。

此次调查的研究地域包括10个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保定、宁波、绵阳、锦州、咸阳)和7个地区(荆州、江门、保定、宁波、绵阳、锦州、咸阳)的农村县,调查使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访问了5584位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城乡居民,并参照人口规模与结构进行加权计算形成最终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未来一年里收入水平会“大幅度增加”和“有所增加”的乐观群体占近五成(45.8%),而预计未来收入会“大幅度下降”和“有所下降”的悲观群体只占一成多(12.6%),前后两者的比值为3.63:1。此外,认为未来收入会“与现在持平”和“说不清”的受访者分别占到两成左右。

城乡居民这种相对乐观的收入预期与当前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的背景相吻合。中国城乡居民未来收入预期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信心度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信心度依然不足,农村居民中认为自己的收入会“有所增加”和“大幅增加”的乐观群体占42.5%,而城市居民中的这一群体占到47.9%,相反,对于未来收入预期的悲观群体而言,农村居民则高于城市居民。反映当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要内容。

◎现有的经济状况是影响城乡居民未来收入预期最直接的因素 受访者的家庭收入水平与未来收入增长信心度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城市居民中,月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家庭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最为失望,认为收入会增加的群体只占25%;同样在农村居民中,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居民选择“增加”的比例也不足30%。

◎年轻男士收入预期最乐观 从年龄方面来看,受其充沛的精力和较高学历的支撑,20-29岁之间的年轻群体对于未来收入预期最为乐观,他们认为未来收入会“有所增加”和“大幅增加”的比例分别占到54.3%和10.4%,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收入信心度在逐步降低,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收入预期方面男性表现出的自信心要略高于女性,除有21.1%的女性对此投弃权票(表示“说不清”)之外,另有37.8%的受访者认为未来收入会“大幅增加”(男性为42.6%),认为收入会“有所增加”的占4.4%(男性为6.5%)。

◎ 学历和职业状况也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信心度的重要因素 经交叉分析可以发现,随其学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也相应更有信心,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是收入增长信心度最强的`群体,相比之下,对于一些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居民来说,其信心度最为不足。从收入来源渠道来看,家庭成员中有在外地打工的农村居民对于未来收入预期比纯粹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显得更加有信心,在他们眼里,简单的农业生产不仅劳苦困顿,而且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因其较为显赫的社会地位、稳固的经济基础、雄厚的智力资源成为收入预期最为乐观的群体,相形之下,一般企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及下岗失业人员对此则表现得较为悲观。 当前中国城乡虽有近五成的居民对于收入增长较有信心,但有些问题我们依然不可忽视,诸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信心不足,如何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等等。现在我们都在强调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但这应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老百姓收入的增长,只有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才能真正刺激消费,只有使收入增长的步伐跟上消费的步伐,才能使经济更加繁荣。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76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