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收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收藏

【#范文大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收藏#】教案课件作为老师工作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撰写。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希望您能阅读这篇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的文章,以便了解相关知识并考虑一下。欢迎您的收听,愿您从中获得灵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

活动准备

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

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

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1、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2、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3、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

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4、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5、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6、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二、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1、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2、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三、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1、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2、教师小结。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1、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2、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过程:

一、儿歌:

《逗蚂蚁》,引出蚂蚁。

老师(出示蚂蚁图片)这是谁?你想逗蚂蚁玩吗?我们准备一碗饭菜,请蚂蚁来吃吧!

师生共同念儿歌《逗蚂蚁》。

二、数蚂蚁。【Www.wEI508.COM 实用文书网】

老师:蚂蚁吃完了饭,快快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吧!看看有几群蚂蚁爬来了?你能很快地看出每群蚂蚁有几只吗?

引导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判断每群蚂蚁的数量,并给蚂蚁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老师(指一群为10只的蚂蚁):这群蚂蚁有几只?10只蚂蚁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你认识数字10吗?它是什么样子呢?

老师出示10的数卡,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0,知道数字10是由1和0组成的。

老师:你能说说数字10还可以表示哪些东西吗?

三、幼儿操作活动。

找出数量为10的小动物,请幼儿观察画面,目测接数每群动物的数量,圈出数量为10的小动物。

认一认画一画。观察画面上数字,在方格里添画相应数量的圆点。

数物拼板。

四、活动评价:

请幼儿展示操作活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在户外体育活动“蚂蚁运粮”中,引导每组幼儿数一数小组同伴运了多少粮食。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数字10,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仔细观察判断小动物的数量。

3、在活动中能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认识9以内的数字,感受过9以内的数量。

教具图片一张,710的数卡个一张。幼儿用书人手。

活动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能紧紧把握这个理念,既让能力强的幼儿充分表现,又尽量照顾到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把表现的机会尽量让给孩子,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找回自信,锻炼各种能力,使他们也能得到发展。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教师不仅让幼儿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同时,设置问题如:“你看10是什么样子的?”“什么东西可以用10来表示?”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活动准备:

数字卡5-7,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幼: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苹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5)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二盆有几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6)

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7)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图三)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四)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幼: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习: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第一题: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第二题: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第三题: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背景

在一次看图拼画的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图样,要求孩子照样去拼图。由于是操作活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都能按要求去拼,拼好后我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片都用了几个,然后再记录下来。这时班上一位叫王志鹏的小朋友问:“老师,我拼的小人和图上的不一样,行不行呀?”原来他拼的小人的脚用的是长方形,而图样上是用三角形拼的。当时我想: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三角形呢?于是我就有了下面的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 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

(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2、 拼一拼,说一说,记一记。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

延伸活动 小组合作拼一个“我们的幼儿园”,拼好后各小组可进行交流。

活动反思: 在数学活动也应多给幼儿交往合作的机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活动,为幼儿创造了合作的机会,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 幼儿,如第六组的殷涛小朋友是本学期来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差,不会数数,各种图形的名称也搞不清,通过小组活动,其他小朋友帮他数数、认图形。 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拼一个小人,有的用三角形来做他的身体,有的用长方形,有的用正方形……为了拼一个女孩子,有的用梯形来做裙子;有的用半圆来做辫子,而有的用圆形来做辫子……拼房子有的拼成了尖顶的,有圆顶的,有梯形顶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镜像式对称图形。

2、以部分图形为依据辨认出整体图形。

重点难点:

1、认识镜像式对称图形。

2、以部分图形为依据辨认出整体图形。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22页。

2、复印纸、剪刀、画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剪刀剪出多个对称图形,请幼儿对比图形和对折纸上留下的图形。

1、首先把纸对折,从折线这里开始剪。剪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2、这些图形都是以对折线为中线,两边对称。

3、原来的纸上留下的图形是这个对称图形的一半。

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至第22页,观察书中4个剪纸,找到正确的图形,同时看一看其他的.图形可以怎样剪出来,用手里的剪刀和纸试一试。

三、请幼儿自己用画笔仿画出书中的图案,再用剪刀剪出来,将剪出的图形打开,并和原纸上留下的图形进行比对,找到两者的相关之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6)

学情分析

本年龄段的幼儿计数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形成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计数并说出10以内的数,已学会了顺数、倒数、接数等不同的计数方法。在幼儿生活中,数可以代表一切事物的数量,它是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求幼儿有更深入的认识。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感性经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解决幼儿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的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实际意义。

2.会确定10以内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提高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歌曲《打朋友》的磁带,示范用塑料瓶10个,瓶口贴上数字1—10,瓶身用即时贴包一圈,上面装饰好“扣子“。

2、写有“奇数”“偶数”的标牌各一个。

3、每组投放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瓶子,以及即时贴做的“扣子”苦干。

4、每组投放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花环,花环上贴有数字,剪好的花若干。

经验准备:

幼儿已会正确计数并能说出10以内的数,已学会了顺数、倒数、接数等不同的计数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出数字瓶宝宝,请幼儿观察。

(1)介绍幼儿认识瓶宝宝并观察瓶身的扣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看,它们是谁呀?

教师从1到10,一个个出示瓶宝宝,并请幼儿念出它们的名字:1、2……10。

师:看看它们身上的扣子是怎样排列的?

请幼儿数一数每个瓶子上的扣子,并找出它们一对一对竖着排列的规律。

教师小结扣子排列的方式,并让幼儿知道,1、3、5、7、9号的瓶宝宝扣子数到最后总有一个单独的,成不了双,即奇数;2、4、6、8、10号的瓶宝宝扣子数到最后都能成双,即偶数。

(2)游戏:送瓶宝宝回家。

师:总有单独的扣子在最后的是奇数宝宝,它们的家住在奇数村,扣子都是一对一对排列的是偶数宝宝,它们的家住在偶数村。请你根据它们的样子送它们回家吧!

幼儿高兴地把瓶宝宝陆续送到相应的家。

分析: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对情境的创设和运用,使用有准备的物质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给瓶宝宝贴扣子。

请幼儿自选材料贴扣子(提醒幼儿一对一对竖着贴),教师巡回指导,对动手能力弱的幼儿要适时指导。

引导幼儿手举瓶宝宝玩“找朋友”的游戏。

幼儿边唱边找。瓶子上的扣子都是一对一对的,就是偶数朋友。瓶子上的扣子最后一行是单个的,就是奇数朋友。(找到朋友后,幼儿可以手举瓶子互相碰一碰,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分析:教师在活动中引入幼儿喜欢的《找朋友》这首歌曲,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唱一唱、跳一跳、找一找、碰一碰的形式,很自然地让幼儿掌握了本次活动中的重点知识。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愉悦的、自然的,符合《纲要》精神。

3.贴花朵

(1)幼儿自选材料动手贴花。

师:小朋友都帮瓶宝宝找到了好朋友,它们特别感谢你们,并给你们送来了礼物——花环和花朵,请小朋友按照花环上的号码给自己的衣服贴上相应的小花,记得要一对一对贴哟!(幼儿高兴地选出自己喜欢的花环并开始按要求粘贴花朵)

(2)头戴花环找朋友。

请幼儿根据花环和自己胸前的花朵数量给自己找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7)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为幼儿园中班编写了一份数学教案,主题为《10以内的相邻数》。以下是该教案的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和理解10以内的相邻数的概念。


2. 能够比较和排序10以内的相邻数。


3. 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游戏和活动的设计,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相邻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的讲解。


三、教学内容:


1. 热身活动:数数竞赛(10分钟)


在一个大圈内,每个幼儿轮流数出从1到10的数字。教师可以为每个数字设置一个小奖励,以增加孩子们的动力。


2. 导入与呈现(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们呈现两个数字卡片,例如2和3,并问幼儿们这两个数字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幼儿注意到这两个数字的不同之处。


教师将数字卡片交给幼儿,让他们亲自比较这些数字,然后让幼儿们共同讨论并总结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


3. 相邻数的定义与示范(1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们解释相邻数的概念,即在一个数的左边或右边只相差1的数。例如,对于数字2来说,1和3都是它的相邻数。


教师用两个连续的数字卡片作为示范,让幼儿亲自比较数字,并说出它们中的相邻数。


4. 游戏时间:相邻数的找一找(20分钟)


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大圈,每个幼儿手中拿着一个数字卡片。教师喊出一个数字,幼儿们要找到自己手中与之相邻的数字并站起来。例如,当教师喊出“5”时,幼儿们需要找到手中的4和6,并站起来。


教师可以逐渐加大难度,如同时喊出两个不同的数字,让幼儿们同时找到相应的相邻数。


5. 创意手工活动:相邻数的连线(20分钟)


准备一些彩色纸和细线。教师将纸切成小块,每个幼儿分发一块纸和一根细线。


幼儿们需要分别写下数字1到10,并用针穿过纸上的数字。然后,让他们用细线连接每个数字与其相邻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帮助幼儿们完成这个活动。


6. 结束活动:数数竞赛(15分钟)


让幼儿再次参与数数竞赛活动,并在最后表扬所有参与的幼儿。可以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奖状,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于相邻数的理解能力很快,他们能够轻易地找到两个数字之间的相邻数,并正确地排序。幼儿们在游戏和手工活动中积极参与,并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我会继续设计更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我也要注意不同幼儿的学习进度和思维方式,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和鼓励。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8)

活动内容: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轻重》

活动目标:

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动手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天枰、记录纸、笔、大皮球和小皮球、泡沫积木、磁铁、梨、苹果等*幼儿每组一份材料:天枰、幼儿记录表、笔、实物若干份(塑料蛋壳与铁质小汽车、磁铁与橡胶玩具、橘子与香蕉、积木与乒乓球)活动过程:

一、了解天平秤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出示天平秤:让幼儿观察,并知道天平秤的原理。

二、探究新知识1.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师:出示一个大皮球和一个小皮球,你知道谁轻谁重呢?

用句子"……重,……轻"和"……比……重轻"来说明物品的轻重。

你们又是怎么标记的轻重的呢?(箭头)2.掂一掂,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1)教师出示1块泡沫积木和1块磁铁,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提一提、掂一掂)(3)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4.称一称,比一比。

(教师示范称一称苹果和梨)师: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垂下去了,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翘起来了。(这边是垂、这边是翘)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请幼儿每两人一组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轮流操作。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四、活动小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

(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9)

认识4以内的序数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引导幼儿熟悉和认识数字1、2、3、4的序数形式,培养他们对物体数量和顺序的敏感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接下来将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2、3、4的序数形式;


2. 培养幼儿对物体数量和顺序的敏感性;


3. 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1. 以数字1、2、3、4为主题的图片或卡片;


2. 物体数量对应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观察图片或卡片,引导他们认识数字1、2、3、4,并简单解释什么是序数;


2. 让幼儿们观察每个数字的形状和特征,并复习数字的读音。


探究活动:


1. 教师用数字1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们观察并数出相应的数量,然后问:“这是第几个?”引导幼儿回答“第一个”;


2. 在同样的方法下,分别引导幼儿产生“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的回答。


游戏活动:


1. 比赛抽牌:教师将数字1、2、3、4各卡片与相应数量的物体卡片混合,每个幼儿依次抽出一张牌,根据数字和物体数量匹配,正确回答这是第几个;


2. 排队游戏:将幼儿们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站成一列,教师给每个组发放相同数量的物体,然后领导他们排队,按照数字1、2、3、4的顺序站好。


拓展活动:


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数量不固定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判断哪个是最多的、哪个是最少的,并用序数形式进行描述;


2. 组织幼儿们一起完成数数绳的活动,通过绳子上不同颜色的珠子和节点,让幼儿们自主探索、实践并使用序数进行描述。


总结活动:


1. 教师和幼儿共同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和经历,让幼儿们陈述自己的收获和理解;


2.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运用序数的知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幼儿在认识4以内的序数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认识数字1、2、3、4的序数形式,还能培养他们对物体数量和顺序的敏感性。同时,这些活动还能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我深知在幼儿教育中,通过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教授幼儿认识4以内的序数时,我借助各种游戏、比赛和实践性的活动,创造了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要强调的是,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和参与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要尊重每个幼儿独特的学习进程和表达方式,让他们在愉快、积极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10)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欢迎吗?

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

(小熊,小鸡,青蛙,小鸟。)

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动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鸡,4只小鸟。)

2。教师:我们请它们坐下吧?

你们看,小椅子都摆放好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小动物入座呢?

(椅子分贝摆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请小朋友安排小动物坐下吧。

(请幼儿按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1。出示课件—数数[1—45]

教师:请你数一数海里的鱼。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1)教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

教师总结并示范数数,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鱼,

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呢?

1。请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你们可以用水彩笔记号。

2。小结交流数数的经验。

练习卡—数数[1—38]

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11)

一、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9的数量,认识数字9。

2、能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活动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二、活动准备

《春天的色彩》PPT课件、摄像机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用目测的方法判断出每种动物的数量。

春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有一只小熊也出来春游,它来到池塘边,看见池塘里有许多小动物在玩,想数一数有哪些小动物?可是怎么也数不清,现在,它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它数数池塘里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有几只?

(二)基本部分

1、把数量相等的小动物放在一起。

现在,池塘里的小动物们要玩游戏了,它们要和数量一样多的小动物组队一起玩,请小朋友来帮它们找一找,谁要和谁在一起玩。对了,白鹅是7只,青蛙也是7只,它们一样多,所以白鹅和青蛙组成一队;鸭子和乌龟都是8个,他们一样多,那它们组成一队;小鱼和小虾都数了9个,它们一样多,它们是一队。小动物们组队成功了。

2、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匹配数卡。(出示数字7、8)--那现在每队小动物想找一个数字做朋友,它们应该找谁呢?

3、认识数字"9"。

(1)师:有两队小动物都找到了数字朋友,还有哪队小动物没有找到数字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们应该找数字几来做朋友呢?

(2)师(出示数字"9"):对了,数字"9",那数字"9"长什么样子呢,小朋友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子?像什么?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结束部分--活动评价教师引导幼儿对应检查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四、活动延伸:

益智区数字排序操作卡。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能将事物按某一属性归类,初步感知交集的形成。

2、在寻找“幸运儿”的过程中,体会共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蓝、绿圈各一个;摸箱2个;特征卡片若干;印章、塑封纸蓝绿圈、五角星贴纸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按某一属性归类)

1、你们抽过奖吗?你在哪里抽过奖?

今天我们就来抽奖,中奖的人就是幸运儿。

2、游戏规则:抽奖箱里有一些提示卡片,如果你符合卡片上的提示,你就中奖了,请站在圆圈里。

提问:卡片上的提示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中奖了?

二、第二次游戏(感知交集的形成)

1、游戏规则:抽出2张提示卡片,同时符合两个提示的人就是幸运儿。

提问:

卡片上画了什么?

第一个提示是什么?第二个提示是什么?

什么样的人才是幸运儿?

2、小结:要同时符合两个提示,这次既穿着XX又穿着XX的人是幸运儿。

3、用图示表示交集。提问:幸运儿既要站蓝圈又要站绿圈可以怎么站?

4、小结:她站在两个圆重叠的地方,这样她既在蓝圈里又在绿圈里,代表既穿了XXX又穿了XXX,他就是幸运儿。

三、第三次游戏(进一步理解交集)

要求:觉得自己中奖的人可以直接站在两个圈重叠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这次他是幸运儿?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74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