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智慧中国观后感 >

智慧中国观后感汇总

智慧中国观后感汇总

智慧中国观后感。

智慧中国观后感【篇1】

在《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易中天向读者们以最通俗的方法介绍了中国千年来所及的大家之智慧。

在本人看来,《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

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我认为《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易经》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智慧中国观后感【篇2】

这本《中国智慧》。这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先生六次讲课后的笔记。《周易》的启蒙思想、中庸原则、战略家思想、老子方法、魏晋风范、禅宗境界。其中这本书中所讲到的《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

接下来我主要谈一下我对《周易》这本书的感受。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而“易”的思想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

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但是《周易》的辩证思想最多的是体现在道家学派之中,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却忽略了它的另一面,从而可能导致我们的判断失误,不能够很理性的去对待事情的本身。

除此之外,我也很赞同《周易》中老子提出的“顺应天时,无为而治”的观点,大智若愚的处事,讲求众生平等,注重修养身息,让人们能够多元化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治理方法,似是无所为更是有所为。这里所见个的无为并不叫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去做,什么事情都不理,他更多的强调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灵性。

这给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了无比大的启示,我们都知道有的人一生不停的追求遥不可及的完美,却无法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欣赏身边的风景,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了财富却遗失另一种快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辉煌的荣誉,亦或是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在追求的途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乐趣,享受人生,这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

读书这种事情更多的是靠自己去领悟,就像易中天先生所说的“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给予,智慧只能启迪。”这是易中天先生书中很经典的一句话,而我本人也已早早的把它作为激励自己的一句话。

智慧中国观后感【篇3】

逸夫小学李静

我们今天的生活,往往使人疲惫不堪。有这样一个寓言,有兄弟俩人出去郊游,高高兴兴地到了凌晨以后才回到家,这时想起来,今天电梯维修,零点以后停止运行。他们一家住在80楼的公寓里。我们怎么办?我们得回家了。兄弟俩想在年轻的时候爬上去。

前20层意气风发、说说笑笑就上去了。但是走到20楼太累了。我想只有四分之一。我该怎么办?俩人商量后就把背包存在20楼的电梯口,想着等电梯开始运行了,再来取。

放下背包,人轻松多了,又往上走了20层。再走20层,那可太累了,到了40层,往上往下都一样,这个时候他们很绝望。这种绝望和怨恨,让两兄弟开始互相埋怨。他们又提出了20层指责和抱怨。

到了60层,累得连指责的力气都没有了,速度也降下来了,他们最后终于走完了80层。到了家门口,兄弟俩面面相觑,觉得好像忘了点什么。一想,钥匙!

忘在了20层的背包里。

这是一个寓言,其实也就是我们的人生。少年之时我们在学校里意气风发,谁的成长不是把满怀的希望和梦想扔进行囊,直到20来岁要进入社会时,生命、生存、生活的命题第一次摆在了自己面前。要独立面对的时候才发现身上的行囊挺沉,觉得背着个负担往前走挺慢的,只能放下。

但是真的放下不要吗?没有人愿意割舍?只能先埋头苦干几年等到有条件时再来实现自己青春的梦想。

可再走20年你就会发现,人到中年了,以前孔子说“四十而不惑”,在从前小农经济条件下是可以不惑了,而现在的人,不到40岁,连迷惑的资格都没有。到了40岁,各种矛盾、冲突、困惑等接踵而至。在充满指责和抱怨的生活中,60岁是人生中最紧张的时期。到了60岁,临近退休了,看看生活好像也就这样了,打打太极、做做保健、喝点养生汤,日子过得不错,但是没什么感觉了,晃晃耽耽人就到了80岁。

到80岁“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有一天你会突然意识到,20岁时的那一把钥匙,这一生从来没有跟随过,它还在出校门时的那个门口。现在,我不能回去了。这条单行道回不去了。

所以今天我想说你的行李太重了。里面的吉他、民谣、朦胧诗都可以暂时放下,但别忘了钥匙。你可以向社会妥协,可以去完成自己的一些比拼,但是那把钥匙千万别忘了。记住,你的信任不会破坏一切。失去钥匙的人在生活中会感到孤独和困惑。

这种困惑是你会陷入忙碌,忘记出发的初衷。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今天,当我们迷失在平庸的生活中,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出发吗?生命本来的模样应该如此吗?

最初人之所以学习、之所以相爱、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奋进,你是想要这样的生活吗?我们今天太多的疲惫不堪,其实是因为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我们把太多的时光用在了学习技巧上,而忽略了对于一生的那把钥匙,一个人当他面对苍茫世事时,向内无限深刻地发现心灵,向外无比辽阔地发现世界,我们手中所能把握的就是建立自我,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并且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去行走于世。

智慧中国观后感【篇4】

《中国智慧》读后感

早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中酷品三国,妙语连珠地塑造出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的评说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精练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而易中天的新作《中国智慧》,文字轻松活泼,谐趣横生,依然是易中天贯有的风格。

全书共分六章:《周易》的启蒙思想、中庸原则、战略家思想、老子方法、魏晋风范、禅宗境界。初看标题,中规中矩,古韵十足,让人难以理解其中个味。继而仔细读来,顿然大笑。

“周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我国北方人相对阳刚一些,南方人相对阴柔一些,比如苏州人,他们连吵架都很温柔。”像这样平实易懂的句子,书中比比皆是。《周易》是一本特别神秘深奥的古书,一般的人很难看懂。

然而,易中天所讲的“周易的启示”却非常简单明了。

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易中天说:“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中庸的原则,书中提出:

做事情要拿捏好分寸,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一定得恰到好处。意思是中和。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修养占了朴素典雅的一半,这是中庸之道。

六章节中,我甚是喜欢“禅宗的境界”这一章。禅宗佛道,历经几千年,一直备受追捧。现如今,似乎人人都知晓禅理,但是关于禅宗的境界,却罕有人知,自身修行起来更寥寥无几。

书中首先讲到“立地成佛”,就得说禅宗的境界在瞬间,靠觉悟,不是修行。在整个中国智慧体系中,禅宗是一个新阶段、新境界。

“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冥想,盘腿静思。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

想入非非。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开篇这句诙谐的调侃,使我不觉莞尔一笑。

禅宗的境界,易中天讲故事的方式,是迷人的。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把禅宗的由来、传承及觉悟缓缓道来,像沏一杯清茶,经过放叶、冲醒、翻滚、叶沉、茶静,最后万物皆空。“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

”此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禅宗的境界。

《中国智慧》,语言幽默生动,哲思处处开花。可快阅也可慢读,能粗看亦能细品。睿智博学的易中天在《中国智慧》中,精辟地剖析了中华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明智慧;谆谆地警世,为读者洗涤心灵。

比起某些晦涩难懂的古书,《中国智慧》是一本让人看得明白、读得懂的好书。

《中国智慧》虽是易中天对于中国智慧的缩略讲述,但与我而言也是发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改变了我对佛教的看法的是这本书的第六部分,禅宗境界。

佛教是懂得与实际相结合的。在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正宗”的佛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冲突是很大的,比如,儒家讲君臣父子,佛家讲众生平等。出家人见了皇帝不磕头,仅仅是双手合十,道声“阿弥陀佛”。

出家后父亲的姓都不能要了,都姓释。这在儒家看来简直就是“无君无父”,更何况出家人不结婚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中国传统社会,有两件事最让人难以忍受:一是不准生儿子,二是不准向皇帝磕头。仅凭这两点,佛教就无法在中国立足。因此,佛教人间化了。

佛教人间化、简易化,禅宗的做法就是先把一些糊涂观念给“拆迁”了,具体地说就是向信众讲清:净土无理,佛也是人,读经无用,坐禅无功。净土无理即否定了“天国”,天国被否定,人世就被肯定了。

佛陀也是一个人,这也改变了我对佛陀的看法。中国人的宗教世界有四种角色:鬼、神、仙、佛。普通人死后都是鬼。活着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死后将成为众神。自然也有神。

仙和佛则不同,仙是肉体的飞升,佛是思想的觉悟,成仙成佛都不必死,佛和仙都是人,佛祖到了一定的年纪也会死。这一点打破了佛教的神秘感,使之回到人世间。读经无用,坐禅无功则是将佛教简易,讲究顿悟,佛教要中国化就必须简易化才能符合中国人不耐烦的特点。

这就是禅宗的革命。宣布净土无理,佛也是人,创立“人间佛法”。主张读经无用,坐禅无功,创立“简易佛法”。

前者被揭开神秘面纱,而后者则被琐碎化。人类佛教解决理论问题,简单佛教解决操作问题。因此,佛教解决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问题,能够在中国站稳脚跟。所以在我看来,佛教也是一种理结合实践的结合。

佛教是智慧的。佛教的根本是觉悟,佛,就是觉悟者,佛教,就是觉悟的宗教。开悟是成佛的关键,所以佛性也可以看作是开悟的可能性。

佛教认为佛性是众生共有的,所以佛性是众生共有的。而众生之所以还未能成佛是因为众生迷。迷,就是众生,悟,就是佛。

我们之所以迷是因为我们执,执,就是一根经,认死理,因此就要“破执”。

迷与悟也就一念之差,因此何人何地何时都是可以成佛的。所以处处可以悟道,事事可以修行,时时可以成佛。这是禅宗为众生成佛而开辟的道路。这是一种自由的方式。

觉悟是关键的,是重要的,但是想要做到也是很难的,它需要悟性,需要慧根,否则鸡同鸭讲。在禅宗看来,成佛正是为了每个人自己。所谓“普渡众生”,无非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脱离苦海,但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每个人的人生也只属于他自己。

因此,成佛,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你不开窍,佛也没办法。由此可见,禅宗所谓的“开悟”其实是“找回自己”。

然而,“找回自我”又必须“破除自我”。因为一个人最容易执着、最难破除的就是“我”。因此,破我执,才能知真佛。

从上面可以看出,禅不仅是世界的佛法,简单的佛法,自我的佛法,也是智慧的佛法。禅宗否定恒心,肯定自由,否定教条,肯定自我。因此,只要我们不执着,我们就可以说、做、拥有一切。

但智慧的获得却只能是靠每个人自己。于是,禅宗就从佛法变成了一种境界。因此,反佛的人有些也会去参禅。

例如,韩愈是反佛教徒,因为他反对皇帝欢迎佛骨,被贬到潮州。但是韩愈到了潮州却跟禅师来往。也就是说,他反佛不反禅。

事实上,知识界不仅不反对禅,而且把禅当作一种实上。

因此,通过读易中天的《中国智慧》,我发现了佛学是个懂得与实际相结合的属于中国多年以来的一种智慧的结晶,并不是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那么的迷信,单纯的只讲讲神魔鬼怪、因果报应,相反佛学有些思想还是很讲道理,很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的。就像事物有两面性一样,佛学也是具有它的两面性的,它曾经改变了自己去适应中国,如今的我们也不能过于片面的去看待佛学,再怎么说它也是中国传承积淀下来的文化,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佛学。

智慧中国观后感【篇5】

早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中酷品三国,妙语连珠地塑造出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的评说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精练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而易中天的新作《中国智慧》,文字轻松活泼,谐趣横生,依然是易中天贯有的风格。

此书分为六章节: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办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初看标题,中规中矩,古韵十足,让人难以理解其中个味。继而仔细读来,顿然大笑。

“周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我国北方人相对阳刚一些,南方人相对阴柔一些,比如苏州人,他们连吵架都很温柔。”像这样平实易懂的句子,书中比比皆是。《周易》是一本特别神秘深奥的古书,一般的人很难看懂。然而,易中天所讲的“周易的启示”却非常简单明了。

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易中天说:“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中庸的原则,书中提出:做事情要拿捏好分寸,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一定得恰到好处。中庸就是中和,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修养,质朴和文雅各占一半,即为中庸之道。

六章节中,我甚是喜欢“禅宗的境界”这一章。禅宗佛道,历经几千年,一直备受追捧。现如今,似乎人人都知晓禅理,但是关于禅宗的境界,却罕有人知,自身修行起来更寥寥无几。书中首先讲到“立地成佛”,就得说禅宗的境界在瞬间,靠觉悟,不是修行。整个中国智慧的体系中,禅宗不同其他,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层次。

“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开篇这句诙谐的调侃,使我不觉莞尔一笑。禅宗的境界,易中天用说故事的方式,引人入胜。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把禅宗的由来、传承及觉悟缓缓道来,像沏一杯清茶,经过放叶、冲醒、翻滚、叶沉、茶静,最后万物皆空。“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此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禅宗的境界。

智慧中国观后感【篇6】

《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易中天向读者们以最通俗的方法介绍了中国千年来所及的大家之智慧。正是这样一本启迪智慧的书,让我们从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中汲取知识的养料,转化为自身的智慧。易先生的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他的书仿佛他就在你的面前讲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且观点鲜明。这本《中国智慧》也不例外。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先生六场讲座整理后的讲稿,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

《中国智慧》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易经》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中国智慧》的辩证思想最多的是体现在道家学派之中,我很赞同老子提出的顺应天时,无为而治的观点:大智若愚的处事,讲求众生平等,注重修养身息,让人们能够多元化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却又十分高尚的治理方法,似是无为更是有所为。这给我们无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启示。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这是易中天先生书中的一句话。《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辉煌的荣誉,亦或是累累的财富,但是在追求的途中我们也可以知足常乐,获得乐趣,享受人生。并非什么也不干,而是去接受,去体会自己力所能达到的成就,便是一种逍遥,是人生的智慧。

知识是普存的,但能否变成智慧,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可以学习知识,但并一定会转化为个人智慧,只有经过思索,提炼升华,真正与个人的思想融合的知识,它才会成为智慧。这是一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转折点,是领悟。如何领悟,可能我们需要他人的点拨,或者说是启迪

智慧中国观后感【篇7】

对于易中天先生的书,我向来敬爱有加。他作品语言风趣幽默,娓娓道来,叙述问题平民化,易于理解,易于接受。读到会心处,合卷细品,真是其乐融融。最近,我读了他的《中国智慧》一书。

《中国智慧》里面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可谓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值得广大传统文化研究者及其爱好者阅读。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是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的,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

第一部分是《周易》。《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周易"似乎是很神乎其神的。其实我就很怀疑它的科学性。不过,现在很多人对它推崇有加,还有不少大学开设了《风水》专业课程。现在,在我看来,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

第二部分是《中庸的原则》。一说"中庸"二字,首先给人印象一是儒家思想,二是没有原则。是儒家思想固然没错,但是说它没有原则就不对了。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不就是原则吗?其实,中庸不但是讲原则,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则,是最高的原则。

最感兴趣的第五部分是《魏晋的风度》。好玩?好奇?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合适词来形容我对《魏晋的风度》的感觉。所谓"魏晋风度",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度呢?怪异的风度。比如说,"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死了,当时官至"副总理"的曹丕竟然在追悼会上让大家学驴叫,原因是王粲生前喜欢驴。结果追悼会上就一片驴叫声。你说一个重要人物到场,你不至悼词也就罢了,竟然叫大家学驴叫?——这成何体统?还有那个刘伶喜欢裸身在家喝酒。

另一件事,晋元帝司马睿生儿子,大宴群臣,给予封赏。有个叫殷羡的官员说,陛下生下龙种,臣等高兴是高兴,只是无功受禄,很惭愧啊!晋元帝说,你惭愧什么!朕生儿子的事,还能有你什么功劳?你说好玩不好玩?也许你会说,这是编的吧?如果编的,那也是刘义庆编的。这类故事在《世说新语》里比比皆是。好玩归好玩,不过我认为这些看似荒诞或者匪夷所思的故事,其实体现了一种价值,一种崇尚和追求,那就是:真性情,高智商。还有魏晋玄学也很有意思,单就那个"清谈"就让我感到"好玩"魏。

易先生的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他的书仿佛他就在你的面前讲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且观点鲜明。读他的书让人如沐春风,不忍掩卷。

智慧中国观后感【篇8】

智慧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智慧的敌人是人类自以为是的无知。所谓“智慧”,不是教大家做一个聪明人,而是希望大家做有爱心的人,做有诚信的人,做重视友情的人,做有勇气的人,做肯受教的人,做进精诚专一的人,做有仁心的人,做尊重贤能的人,做忠心的人,做孝顺的人,做敬师的人,做懂得分享的人,做宽厚的人,做高洁的人,这些才是真正的智慧。

《中国人的智慧》是一本补课的书,补常识的课,补文化的课,补历史的课,补道德的课,也补智慧的课。《中国人的智慧》精选五十八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则故事是《用人来做镜子》,令我颇有感触。

以前臣子怕君王,是很普遍的事;但也有例外,是君子害怕臣子,不是因为臣子弄权,而是因为他直言进谏,使君子不得不听从。唐太宗和魏征便是一个少有的例子。有一次,唐太宗在玩他的宠物风筝。

忽然听说魏征求见。唐太宗怕魏征因为玩风筝,会说很多话,就赶紧把风筝藏在怀里。魏征其实已经看到太宗的举动,但他提也不提鹞子的事,只是向太宗报告大小政事,似乎故意拖长了时间,太宗虽然心中焦急,却也只能耐心的听下去。

到魏征告辞,太宗把怀里的鹞子拿出来看时,鹞子却已经窒息而亡。太宗虽然时常因为魏征的劝谰而大为生气,在魏征死时,也不禁叹息道:“用铜来做镜子,可以正衣冠;用历史来做镜子,可以知道历代王朝兴盛衰亡的原因;用人来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行为的对错。

我常常借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做错事。如今魏征逝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了。”是啊,一个人如果肯受教、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他日一定大有成就的。

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告诉我:接受别人对你的批评和意见,你就会走向成功。《用人来做镜子》使我颇受教诲。

有时,用人来做镜子,可以看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做事的对错。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70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