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六国论教案 >

六国论教案收藏

六国论教案收藏

六国论教案。

以下是趣祝福小编为您准备的内容“六国论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前事先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了解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诊断课堂问题。这些资料仅供参考,各位可以自行判断!

六国论教案 篇1

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议论文的写作上作些试验。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课堂,快乐学习。

本次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是:集体备课,编写出学案,印发给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放手由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合作探究讨论,同学们解答质疑,教师再作补充总结;最后延伸迁移巩固本文的重要知识点,仿写议论文。因此本文的学习目标就定为:1、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2、掌握重要字词句和用法;3、学习借古讽今的写法和论证严密的特点;4、模仿本文写一次作文。

这次上课的大体流程是:先由同学们朗读课文,纠正字音(10分钟)接着简介苏洵的情况(3分钟),同学们合作探究文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找出重要的字词句的知识点(20),小组成员发言,其它小组同学补充纠正,根据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与参与质量打出小组及个人得分,最后由教师归纳强调本节所学知识要点,并点评总结小组的评比结果,给予表扬和督促。最后布置完成作业:1、巩固文中总结出的字词句等知识点;2、模仿写作一篇作文。

我对这节课的感觉是:整体上同学们能按我设计的程序进行合作探究与质疑,同学们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不时出现同学们和老师快乐的笑声;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最后有些赶时间,主要是同学们发言的语言准备不够严谨,枝节问题强调过多,影响了教学进程;同事们对本节课也能认可,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

讲本次课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是,收获有:1、学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堂前置,提高了课堂效率,今后要编好用好学案;2、合作是教学快乐的钥匙,这个合作既有教师集体备课的合作,又有同学们上课时的合作探究,枯燥的学习因合作而充满欢乐,倦怠的工作因合作而激情再现;3、巩固落实很重要,之所以个别同学语言不严谨,最后环节有些赶时间,主要原因是个别同学对学案没有进行认真的讨论,课前预习不够深入,要运用好学案还要抓落实才好。4、有压力就会产生动力,要讲课的压力促使自己精心准备,收获课堂的快乐,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要有一定的压力才会进步提高。存在的问题是:准备充分了要流畅地把教学流程完成需要长期的锻炼,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还掌握得不够熟练,课堂也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合作探究的评比标准和细节还不完美,教学流程还不够娴熟,表达不流利,课堂也有些因听课的人多而拘谨的情况。

今后的想法是:要把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坚持运用到课堂中,教师同学们都参与,收获上课与学习的快乐,相信随着教改的深入与不断科学化与精细化,同学们的学习和教师的生活将会充满阳光

六国论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二、学习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解题

1、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朝。

五、读课文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bào暴露pù暴晒

与yǔ与其yù参与

为wéi行为wèi为了

燕yàn燕子yān燕国

六、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七、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问题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习第二段:

1、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2、问题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三)、研习第三段:

1、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2、提问: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四)、研习第四段:

1、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2、提问: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五)、研习第五段

1、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提问:

(1)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

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六国论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六国论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六国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赏析示例篇目。

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单元为古代散文欣赏单元,单元教学赏析指导的题目—————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即古代散文结构虽散,但是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是前后贯通的。在鉴赏古代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脉络。《六国论》是宋代散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借古讽今,是议论文的好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学习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苏洵其人其作

能力目标:

1、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文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特点,我确定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培养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确定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

六国论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 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二、学习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解题

1、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朝。

五、读课文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燕国

六、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七、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问题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习第二段:

1、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2、问题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三)、研习第三段:

1、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2、提问: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四)、研习第四段:

1、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2、提问: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五)、研习第五段

1、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提问:

(1)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

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六国论教案 篇6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归纳整理。

①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对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南取汉中(向南)西举巴蜀(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向东)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今:猛烈)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智商)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一种文学体裁)至于颠覆(古:以致于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赢粮而景从(影)甿隶之人(氓)鉏耰棘矜(锄)外连衡而斗诸侯(横)俛首系颈(俯)暴秦之欲无厌(餍)当与秦相较(倘)

④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归纳: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归纳: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9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