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浪潮电影观后感 >

浪潮电影观后感(精华14篇)

浪潮电影观后感(精华14篇)

浪潮电影观后感。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1】

生命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这样过下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高中开始一个“活动周”,而赖讷文格尔老师得到了一个新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们教授关于独裁政治的课。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本来赖讷准备教授的是无政府主义,但维兰德老师捷足先登,赖讷被迫去教他并不想教的课。

来上课的学生们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来上独裁政治的课,并不是因为想上这个课,而是因为这个课好拿学分。为了让学生们活跃一些,赖讷不得不屡次对学生们说“拜托,这是你们的选择”,以求学生们能积极回答一些问题,讲一下他们对独裁政治的看法。

赖讷的逼问令一些学生表达了反感,他们不想谈独裁政治,更不想谈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第三帝国。一个学生说:“这种事反正不会再发生了。

”另一个学生则说:“又不是我们做的,为什么非得没完没了地背着负罪感”

他们是在说,什么独裁政治,什么纳粹帝国,这都是过去,不会再在德国发生了,所以跟我们没关系,最多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探讨罢了。

听到学生们这么说,赖讷更较真了,他问到:“你们认为独裁专制在德国不可能重演,对不对?”

看到学生们点头,拉娜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他做了一个决定,立即宣布休息。

小标题:

重新开始上课后,学生们发现,他们的座位被调整了,以前随心所欲的、混乱的教室变得整整齐齐。雷纳先生以一个明确的顺序开始了他的实验——让学生体验纳粹主义。

他先问学生专制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在课堂上认识到。有趣的是,当意识到任何特征时,他使用选举的方法。选举是民主标志,而希特勒正是通过选举上台的。

如果一个人的事业值得管理,他通常会管理自己的事业。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为什么普通德国人,如农民、银行职员、教师和医生,声称他们不知道屠杀犹太人的事?

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柏莱中学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个学生问了历史老师罗恩琼斯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琼斯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在他的班级里建立一个微型纳粹社会。这个微型社会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五结束,效果惊人。

先是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们变得更像是好学生,接着这个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学校,从最初的30多名学生迅速发展到200多人,很多学生逃掉本来的课,而来上琼斯的课。并且,这个仅诞生了几天的组织有非凡的凝聚力。一个叫尼尔的学生给最好的朋友讲了“第三浪”的笑话,第二天,琼斯老师就当着全班人的面复述了这个笑话。

显然,最好的朋友出卖了他。持续多年的友谊在这个新生的运动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而这种出卖朋友的事已比比皆是,这令琼斯感到害怕。星期五,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

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社会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实际上,它和我们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

小标题: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这场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除了将地点由美国改为德国等国外,事件的真实性也基本得到了维护,当然也增加了一些夸张的戏剧性色彩。

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譬如,在进行话剧排练时,男主角“与时俱进地改进了歌词”,给本来挺正儿八经的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女主角卡罗愤怒地说,她讨厌这些调调,大家不欢而散。比如,在一场水球练习赛中,马科想表现自己的英雄主义,而不是把球传给锡南,失去了进攻的机会。

譬如,在一个酒吧里,一个少年诉说:“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

帕丽斯希尔顿!生命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这样过下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高中开始一个“活动周”,而赖讷文格尔老师得到了一个新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们教授关于独裁政治的课。

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本来赖讷准备教授的是无政府主义,但维兰德老师捷足先登,赖讷被迫去教他并不想教的课。来上课的学生们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来上独裁政治的课,并不是因为想上这个课,而是因为这个课好拿学分。为了让学生们活跃一些,赖讷不得不屡次对学生们说“拜托,这是你们的选择”,以求学生们能积极回答一些问题,讲一下他们对独裁政治的看法。

赖讷的逼问令一些学生表达了反感,他们不想谈独裁政治,更不想谈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第三帝国。一个学生说:“这种事反正不会再发生了。

”另一个学生则说:“又不是我们做的,为什么非得没完没了地背着负罪感” 他们是在说,什么独裁政治,什么纳粹帝国,这都是过去,不会再在德国发生了,所以跟我们没关系,最多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探讨罢了。听到学生们这么说,赖讷更较真了,他问到:

“你们认为独裁专制在德国不可能重演,对不对?” 看到学生们点头,拉娜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他做了一个决定,立即宣布休息。小标题:

重新开始上课后,学生们发现,他们的座位被调整了,以前随心所欲的、混乱的教室变得整整齐齐。雷纳先生以一个明确的顺序开始了他的实验——让学生体验纳粹主义。他先问学生专制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在课堂上认识到。

有趣的是,当意识到任何特征时,他使用选举的方法。选举是民主标志,而希特勒正是通过选举上台的。独裁政治的最明显特征是一个大权在握的领袖,谁该是这个班的领袖?

大家选择了赖讷老师。既然是领袖了,就不能再直呼其名,所以赖讷要求学生们以后称呼他“文格尔先生”。纪律也是独裁政治的特征之一,赖讷也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譬如端正坐姿、提问时起立…… 团结也是一个重要特征,文格尔先生说,必须打造班集体的凝聚力,他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重新安排了座位,打破他们固有的小团体,差生和优秀生坐在一起相互帮助,甚至考试时也不例外,班集体的荣誉胜于一切。

团结的好办法是树敌。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站起来一齐走。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文格尔说,维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学生们大笑,踏得更整齐更用力。

这似乎是一个有趣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中的逻辑——以敌对的方式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分开来——实际上是纳粹的逻辑,它继续延伸到整个种族,这就是种族主义。莱恩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一个群体于另一个群体的不同之处。学生们想到了很多方面。

得有一个醒目的名称。通过选举,马尔科提出的“浪潮”得到最多票,成了这个集体的名称。 要有一套制服。

最后选定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要有一套醒目的口号。这个是赖讷想好的,共三句:

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

要有属于自己的标志。一个学生创造的标志被通过了,就是一个浪花。 要有一个特别的手势。

小胖子邦贝发明了一个手势,也像是一个浪花。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班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心中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他们原本懒惰、散漫、专横、无聊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很快被咄咄逼人的团队精神所取代。小标题:

最能体会到浪潮好处的是“软脚虾”蒂姆,他性情软弱,没有朋友,总被人欺负,常用送大麻等讨好的方式与别人亲近。但潮流改变了局面。当两个歹徒向他要大麻时,潮水班的两个男孩来救他,给他留了个电话。比起这种现实的好处来,更重要的好处是,他找到了归属感。

在他家中,父亲冷酷而母亲冷漠,他对这个家也没有归属感。至于以前的班级,他也一样没有归属感。但现在,他是浪潮这个卓越集体的一员!

找到对浪潮的归属感后,蒂姆爱上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将以前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服装付之一炬。马尔科也找到了归属感。他是好学生,有漂亮女友卡罗,是水球队成员,在同学中也有威望。

但他没有家,是寄养在卡罗家。虽然卡罗的父母很关爱他,将他视为家庭一分子而接纳他,但他仍缺乏归属感。现在,他有了浪潮。

浪潮对他意义非凡,毕竟浪潮这个名字都是他马

独裁政治的最明显特征是一个大权在握的领袖,谁该是这个班的领袖?大家选择了赖讷老师。既然是领袖了,就不能再直呼其名,所以赖讷要求学生们以后称呼他“文格尔先生”。

纪律也是独裁政治的特征之一,赖讷也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譬如端正坐姿、提问时起立……

团结也是一个重要特征,文格尔先生说,必须打造班集体的凝聚力,他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重新安排了座位,打破他们固有的小团体,差生和优秀生坐在一起相互帮助,甚至考试时也不例外,班集体的荣誉胜于一切。

团结的好办法是树敌。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站起来一齐走。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文格尔说,维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学生们大笑,踏得更整齐更用力。

这似乎是一个有趣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中的逻辑——以敌对的方式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分开来——实际上是纳粹的逻辑,它继续延伸到整个种族,这就是种族主义。

莱恩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一个群体于另一个群体的不同之处。学生们想到了很多方面。

得有一个醒目的名称。通过选举,马尔科提出的“浪潮”得到最多票,成了这个集体的名称。

要有一套制服。最后选定了白衬衫和牛仔裤。

要有一套醒目的口号。这个是赖讷想好的,共三句: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

要有属于自己的标志。一个学生创造的标志被通过了,就是一个浪花。

要有一个特别的手势。小胖子邦贝发明了一个手势,也像是一个浪花。

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班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心中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他们原本懒惰、散漫、专横、无聊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很快被咄咄逼人的团队精神所取代。

垫。利萨是卡罗的好友,一直以来,她羡慕卡罗的美貌,羡慕卡罗有一个优秀的男友,而她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利萨对卡罗的攻击引发了马尔科更深的怨气。他对利萨说,为什么我非得和她去西班牙,说不定去了她会再找一个新男友而把我甩了。

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冲突,马尔科想亲热而卡罗当时没兴致,但这个小冲突延伸下去,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

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一想,这种冲突的延伸,或者说,意志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见,而它又是怎样逐渐浇灭了你亲密关系中的火焰。 小标题:

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因为戏剧排练的事,卡罗和利萨发生了冲突。

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这样吵架的话,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总这样说话,我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本身就越来越远。

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所以,一贯做好人的利萨,也可以主动去亲吻马尔科了。

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他清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终止浪潮运动。文格尔先生同样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太太的危险,所以马尔科的愿望最终实现了,持续了一星期的浪潮运动终于结束,但代价是,已将浪潮视为一切的蒂姆自杀了。

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

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做爱,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你打了卡罗?

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变了一个人。

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其实,任何一个人随意使用那些伟大的名义,都意味着会远离自己。

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 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

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小标题:

最能体会到浪潮好处的是“软脚虾”蒂姆,他性情软弱,没有朋友,总被人欺负,常用送大麻等讨好的方式与别人亲近。但潮流改变了局面。当两个歹徒向他要大麻时,潮水班的两个男孩来救他,给他留了个电话。如果一个人的事业值得管理,他通常会管理自己的事业。

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为什么普通德国人,如农民、银行职员、教师和医生,声称他们不知道屠杀犹太人的事? 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柏莱中学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个学生问了历史老师罗恩琼斯这样一个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琼斯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在他的班级里建立一个微型纳粹社会。这个微型社会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五结束,效果惊人。先是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们变得更像是好学生,接着这个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学校,从最初的30多名学生迅速发展到200多人,很多学生逃掉本来的课,而来上琼斯的课。

并且,这个仅诞生了几天的组织有非凡的凝聚力。一个叫尼尔的学生给最好的朋友讲了“第三浪”的笑话,第二天,琼斯老师就当着全班人的面复述了这个笑话。显然,最好的朋友出卖了他。

持续多年的友谊在这个新生的运动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而这种出卖朋友的事已比比皆是,这令琼斯感到害怕。星期五,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

“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社会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实际上,它和我们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小标题: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这场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除了将地点由美国改为德国等国外,事件的真实性也基本得到了维护,当然也增加了一些夸张的戏剧性色彩。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

譬如,在进行话剧排练时,男主角“与时俱进地改进了歌词”,给本来挺正儿八经的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女主角卡罗愤怒地说,她讨厌这些调调,大家不欢而散。比如,在一场水球练习赛中,马科想表现自己的英雄主义,而不是把球传给锡南,失去了进攻的机会。譬如,在一个酒吧里,一个少年诉说:

“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帕丽斯希尔顿!

生命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这样过下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高中开始一个“活动周”,而赖讷文格尔老师得到了一个新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们教授关于独裁政治的课。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本来赖讷准备教授的是无政府主义,但维兰德老师捷足先登,赖讷被迫去教他并不想教的课。

来上课的学生们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来上独裁政治的课,并不是因为想上这个课,而是因为这个课好拿学分。为了让学生们活跃一些,赖讷不得不屡次对学生们说“拜托,这是你们的选择”,以求学生们能积极回答一些问题,讲一下他们对独裁政治的看法。赖讷的逼问令一些学生表达了反感,他们不想谈独裁政治,更不想谈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第三帝国。

一个学生说:“这种事反正不会再发生了。”另一个学生则说:

“又不是我们做的,为什么非得没完没了地背着负罪感” 他们是在说,什么独裁政治,什么纳粹帝国,这都是过去,不会再在德国发生了,所以跟我们没关系,最多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探讨罢了。听到学生们这么说,赖讷更较真了,他问到:“你们认为独裁专制在德国不可能重演,对不对?

” 看到学生们点头,拉娜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他做了一个决定,立即宣布休息。小标题:重新开始上课后,学生们发现,他们的座位被调整了,以前随心所欲的、混乱的教室变得整整齐齐。

雷纳先生以一个明确的顺序开始了他的实验——让学生体验纳粹主义。他先问学生专制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在课堂上认识到。有趣的是,当意识到任何特征时,他使用选举的方法。

选举是民主标志,而希特勒正是通过选举上台的。独裁政治的最明显特征是一个大权在握的领袖,谁该是这个班的领袖?大家选择了赖讷老师。

既然是领袖了,就不能再直呼其名,所以赖讷要求学生们以后称呼他“文格尔先生”。纪律也是独裁政治的特征之一,赖讷也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譬如端正坐姿、提问时起立…… 团结也是一个重要特征,文格尔先生说,必须打造班集体的凝聚力,他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重新安排了座位,打破他们固有的小团体,差生和优秀生坐在一起相互帮助,甚至考试时也不例外,班集体的荣誉胜于一切。团结的好办法是树敌。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站起来一齐走。

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文格尔说,维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学生们大笑,踏得更整齐更用力。这似乎是一个有趣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中的逻辑——以敌对的方式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分开来——实际上是纳粹的逻辑,它继续延伸到整个种族,这就是种族主义。

莱恩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一个群体于另一个群体的不同之处。学生们想到了很多方面。得有一个醒目的名称。

通过选举,马尔科提出的“浪潮”得到最多票,成了这个集体的名称。 要有一套制服。最后选定了白衬衫和牛仔裤。

要有一套醒目的口号。这个是赖讷想好的,共三句:团结铸造力量!

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要有属于自己的标志。

一个学生创造的标志被通过了,就是一个浪花。 要有一个特别的手势。小胖子邦贝发明了一个手势,也像是一个浪花。

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班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心中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他们原本懒惰、散漫、专横、无聊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很快被咄咄逼人的团队精神所取代。小标题:最能体会到浪潮好处的是“软脚虾”蒂姆,他性情软弱,没有朋友,总被人欺负,常用送大麻等讨好的方式与别人亲近。

但潮流改变了局面。当两个歹徒向他要大麻时,潮水班的两个男孩来救他,给他留了个电话。比起这种现实的好处来,更重要的好处是,他找到了归属感。在他家中,父亲冷酷而母亲冷漠,他对这个家也没有归属感。

至于以前的班级,他也一样没有归属感。但现在,他是浪潮这个卓越集体的一员!找到对浪潮的归属感后,蒂姆爱上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将以前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服装付之一炬。

马尔科也找到了归属感。他是好学生,有漂亮女友卡罗,是水球队成员,在同学中也有威望。但他没有家,是寄养在卡罗家。

虽然卡罗的父母很关爱他,将他视为家庭一分子而接纳他,但他仍缺乏归属感。现在,他有了浪潮。浪潮对他意义非凡,毕竟浪潮这个名字都是他马

比起这种现实的好处来,更重要的好处是,他找到了归属感。在他家中,父亲冷酷而母亲冷漠,他对这个家也没有归属感。至于以前的班级,他也一样没有归属感。

但现在,他是浪潮这个卓越集体的一员!

找到对浪潮的归属感后,蒂姆爱上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将以前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服装付之一炬。

马尔科也找到了归属感。他是好学生,有漂亮女友卡罗,是水球队成员,在同学中也有威望。但他没有家,是寄养在卡罗家。

虽然卡罗的父母很关爱他,将他视为家庭一分子而接纳他,但他仍缺乏归属感。垫。利萨是卡罗的好友,一直以来,她羡慕卡罗的美貌,羡慕卡罗有一个优秀的男友,而她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利萨对卡罗的攻击引发了马尔科更深的怨气。

他对利萨说,为什么我非得和她去西班牙,说不定去了她会再找一个新男友而把我甩了。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冲突,马尔科想亲热而卡罗当时没兴致,但这个小冲突延伸下去,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

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一想,这种冲突的延伸,或者说,意志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见,而它又是怎样逐渐浇灭了你亲密关系中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戏剧排练的事,卡罗和利萨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的话,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总这样说话,我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本身就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

所以,一贯做好人的利萨,也可以主动去亲吻马尔科了。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他清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终止浪潮运动。

文格尔先生同样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太太的危险,所以马尔科的愿望最终实现了,持续了一星期的浪潮运动终于结束,但代价是,已将浪潮视为一切的蒂姆自杀了。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

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做爱,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

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

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

其实,任何一个人随意使用那些伟大的名义,都意味着会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 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现在,他有了浪潮。浪潮对他意义非凡,毕竟浪潮这个名字都是他马尔科提出来的,他不仅仅是浪潮的一分子,他还是这个运动的重量级人物。所以,他和卡罗有这样一段对话:

马尔科:“浪潮对我意义深远。”

卡罗:“什么意义?

马尔科:“归属感……你也清楚,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我没有。”

土耳其裔的锡南则从浪潮中找到了价值感,他感叹说:

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

“生活重新有了意义”,对于很容易彷徨的青春期孩子们而言,这真是非凡的进步。并且,不仅浪潮的成员们感受到了生命意义,家长们也发现了。一个家长对女校长说,感谢赖讷老师,他的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而,当赖讷在老师中被孤立时,女校长表达了对他的支持。

归属感、意义感等等,或许是浪潮最重要的好处。心里有了这些感觉后,生命看起来就变得不大一样了。

然而,通过对一个纳粹式集体的超级认同而获得归属感和意义感等重要的生命感觉,这有巨大的副作用。垫。利萨是卡罗的好友,一直以来,她羡慕卡罗的美貌,羡慕卡罗有一个优秀的男友,而她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利萨对卡罗的攻击引发了马尔科更深的怨气。

他对利萨说,为什么我非得和她去西班牙,说不定去了她会再找一个新男友而把我甩了。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冲突,马尔科想亲热而卡罗当时没兴致,但这个小冲突延伸下去,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

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一想,这种冲突的延伸,或者说,意志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见,而它又是怎样逐渐浇灭了你亲密关系中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戏剧排练的事,卡罗和利萨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的话,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总这样说话,我们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本身就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

所以,一贯做好人的利萨,也可以主动去亲吻马尔科了。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他清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终止浪潮运动。

文格尔先生同样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太太的危险,所以马尔科的愿望最终实现了,持续了一星期的浪潮运动终于结束,但代价是,已将浪潮视为一切的蒂姆自杀了。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

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做爱,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

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

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

其实,任何一个人随意使用那些伟大的名义,都意味着会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 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2】

如果一个人的事业值得管理,他通常会管理自己的事业。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

——美国哲学家埃里克霍弗

垫。丽莎是卡罗尔的好朋友。她一直羡慕卡罗尔的美貌和她优秀的男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恋爱过。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丽莎对卡罗的攻击激起了马科更深的怨恨。他对利莎说,为什么我要和她一起去西班牙?也许她会找个新男友甩了我。

最初,这只是一个小冲突。马科想亲热一下,但卡罗尔不感兴趣。但小冲突仍在继续,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

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想这场冲突的延续,或者说意志斗争的延续,在你的生活中是如何常见的,以及它如何逐渐熄灭你亲密关系的火焰。 小标题:

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因为彩排,卡罗和利莎发生了冲突。

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这样吵架会容易得多,但当我们这样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越来越远。

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所以一直都是好人的利莎也可以吻马可。

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科发现他即将失去卡罗时,他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停止波浪运动。文格尔先生也有失去妻子的危险,所以马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潮汐运动终于结束了,但以蒂姆自杀为代价,蒂姆把潮汐视为一切。

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

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你打了卡罗?

为什么?马尔科回答说:我不知道。在这段时间里,我改变了一个人。

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事实上,任何人随意使用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意味着他将远离自己。

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 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

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为什么普通德国人,如农民、银行职员、教师和医生,声称他们不知道**犹太人的悲剧?

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柏莱中学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个学生问了历史老师罗恩琼斯这样一个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琼斯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在他的班级里建立一个微型纳粹社会。

这个微型社会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五结束,效果惊人。先是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们变得更像是好学生,接着这个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学校,从最初的30多名学生迅速发展到200多人,很多学生逃掉本来的课,而来上琼斯的课。垫。

丽莎是卡罗尔的好朋友。她一直羡慕卡罗尔的美貌和她优秀的男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恋爱过。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

丽莎对卡罗的攻击激起了马科更深的怨恨。他对利莎说,为什么我要和她一起去西班牙?也许她会找个新男友甩了我。最初,这只是一个小冲突。马科想亲热一下,但卡罗尔不感兴趣。但小冲突仍在继续,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

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

想想这场冲突的延续,或者说意志斗争的延续,在你的生活中是如何常见的,以及它如何逐渐熄灭你亲密关系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因为彩排,卡罗和利莎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

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这样吵架会容易得多,但当我们这样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

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所以一直都是好人的利莎也可以吻马可。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当马科发现他即将失去卡罗时,他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停止波浪运动。文格尔先生也有失去妻子的危险,所以马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潮汐运动终于结束了,但以蒂姆自杀为代价,蒂姆把潮汐视为一切。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

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说:我不知道。在这段时间里,我改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

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事实上,任何人随意使用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意味着他将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 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并且,这个仅诞生了几天的组织有非凡的凝聚力。一个叫尼尔的学生给最好的朋友讲了“第三浪”的笑话,第二天,琼斯老师就当着全班人的面复述了这个笑话。显然,最好的朋友出卖了他。

持续多年的友谊在这个新生的运动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而这种出卖朋友的事已比比皆是,这令琼斯感到害怕。

星期五,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垫。丽莎是卡罗尔的好朋友。她一直羡慕卡罗尔的美貌和她优秀的男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恋爱过。

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丽莎对卡罗的攻击激起了马科更深的怨恨。

他对利莎说,为什么我要和她一起去西班牙?也许她会找个新男友甩了我。最初,这只是一个小冲突。马科想亲热一下,但卡罗尔不感兴趣。但小冲突仍在继续,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

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想这场冲突的延续,或者说意志斗争的延续,在你的生活中是如何常见的,以及它如何逐渐熄灭你亲密关系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彩排,卡罗和利莎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会容易得多,但当我们这样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

所以一直都是好人的利莎也可以吻马可。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科发现他即将失去卡罗时,他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停止波浪运动。

文格尔先生也有失去妻子的危险,所以马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潮汐运动终于结束了,但以蒂姆自杀为代价,蒂姆把潮汐视为一切。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

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

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

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

事实上,任何人随意使用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意味着他将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 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社会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实际上,它和我们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

如果一个人的事业值得管理,他通常会管理自己的事业。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 ——美国哲学家埃里克霍弗为什么普通德国人,如农民、银行职员、教师和医生,声称他们不知道**犹太人的悲剧?

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柏莱中学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个学生问了历史老师罗恩琼斯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琼斯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在他的班级里建立一个微型纳粹社会。这个微型社会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五结束,效果惊人。

先是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们变得更像是好学生,接着这个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学校,从最初的30多名学生迅速发展到200多人,很多学生逃掉本来的课,而来上琼斯的课。并且,这个仅诞生了几天的组织有非凡的凝聚力。一个叫尼尔的学生给最好的朋友讲了“第三浪”的笑话,第二天,琼斯老师就当着全班人的面复述了这个笑话。

显然,最好的朋友出卖了他。持续多年的友谊在这个新生的运动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而这种出卖朋友的事已比比皆是,这令琼斯感到害怕。星期五,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

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社会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实际上,它和我们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

小标题: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这场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除了将地点从美国换成德国外,基本保持了事件的真实性,当然也添加了一些夸张的戏剧色彩。

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譬如,在进行话剧排练时,男主角“与时俱进地改进了歌词”,给本来挺正儿八经的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女主角卡罗愤怒地说,她讨厌这些调调,大家不欢而散。譬如,在一场水球练习赛中,马尔科想展现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愿意把球传给锡南,结果失去了进攻良机。

譬如,在一个酒吧里,一个少年诉说:“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

帕丽斯希尔顿!生命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这样过下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高中开始一个“活动周”,而赖讷文格尔老师得到了一个新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们教授关于**政治的课。

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本来赖讷准备教授的是无政府主义,但维兰德老师捷足先登,赖讷被迫去教他并不想教的课。来上课的学生们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来上**政治的课,并不是因为想上这个课,而是因为这个课好拿学分。为了让学生们活跃一些,赖讷不得不屡次对学生们说“拜托,这是你们的选择”,以求学生们能积极回答一些问题,讲一下他们对**政治的看法。

赖讷的逼问令一些学生表达了反感,他们不想谈**政治,更不想谈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第三帝国。一个学生说:“这种事反正不会再发生了。

”另一个学生则说:“又不是我们做的,为什么非得没完没了地背着负罪感” 他们是在说,什么**政治,什么纳粹帝国,这都是过去,不会再在德国发生了,所以跟我们没关系,最多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探讨罢了。听到学生们这么说,赖讷更较真了,他问到:

“你们认为****在德国不可能重演,对不对?” 看到学生们纷纷点头,赖讷的神情变得更为郑重,他做了一个决定,随即宣布课间休息。小标题:

重新开始上课后,学生们发现,他们的座位被调整了,以前随心所欲的、混乱的教室变得整整齐齐。在一个清楚的秩序下,赖讷老师开始了他的实验——让学生们实际体验纳粹主义。他先问学生们,****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在班级中实现这一特征。

有意思的是,实现任何一个特征时,他使用的都是选举的方式。选举是民主标志,而希特勒正是通过选举上台的。**政治的最明显特征是一个大权在握的领袖,谁该是这个班的领袖?

大家选择了赖讷老师。既然是领袖了,就不能再直呼其名,所以赖讷要求学生们以后称呼他“文格尔先生”。纪律也是**政治的特征之一,赖讷也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譬如端正坐姿、提问时起立…… 团结也是一个重要特征,文格尔先生说,必须打造班集体的凝聚力,他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重新安排了座位,打破他们固有的小团体,差生和优秀生坐在一起相互帮助,甚至考试时也不例外,班集体的荣誉胜于一切。

铸造团结的一个好办法是树立一个敌人,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起立,一齐踏步走。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文格尔说,维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学生们大笑,踏得更整齐更用力。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中的逻辑——用敌对的方法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别开来——其实就是纳粹的逻辑,进一步发展下去,扩展到整个种族的层面,这就是种族主义。赖讷让学生们积极思考,一个集体如何区别于另一个集体。学生们想到了很多方面。

得有一个醒目的名称。通过选举,马尔科提出的“浪潮”得到最多票,成了这个集体的名称。 要有一套**。

最后选定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要有一套醒目的口号。这个是赖讷想好的,共三句:

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

要有属于自己的标志。一个学生创造的标志被通过了,就是一个浪花。 要有一个特别的手势。

小胖子邦贝发明了一个手势,也像是一个浪花。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班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们心中掀起巨浪,他们身上原来那种懒惰的、一盘散沙的、随心所欲的、令人厌倦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很快被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所取代。小标题:

最能体会到浪潮好处的是“软脚虾”蒂姆,他性情软弱,没有朋友,总被人欺负,常用送**等讨好的方式与别人亲近。但浪潮改变了这种局面,当两个小混混向他索要**时,浪潮班的两个男生过来救了他,还留了电话给他。比起这种现实的好处来,更重要的好处是,他找到了归属感。

在他家中,父亲冷酷而母亲冷漠,他对这个家也没有归属感。至于以前的班级,他也一样没有归属感。但现在,他是浪潮这个卓越集体的一员!

找到对浪潮的归属感后,蒂姆爱上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将以前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服装付之一炬。马尔科也找到了归属感。他是好学生,有漂亮女友卡罗,是水球队成员,在同学中也有威望。

但他没有家,是寄养在卡罗家。虽然卡罗的父母很关爱他,将他视为家庭一分子而接纳他,但他仍缺乏归属感。现在,他有了浪潮。

浪潮对他意义非凡,毕竟浪潮这个名字都是他马

小标题: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这场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除了将地点从美国换成德国外,基本保持了事件的真实性,当然也添加了一些夸张的戏剧色彩。垫。

丽莎是卡罗尔的好朋友。她一直羡慕卡罗尔的美貌和她优秀的男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恋爱过。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

丽莎对卡罗的攻击激起了马科更深的怨恨。他对利莎说,为什么我要和她一起去西班牙?也许她会找个新男友甩了我。最初,这只是一个小冲突。马科想亲热一下,但卡罗尔不感兴趣。但小冲突仍在继续,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

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

想想这场冲突的延续,或者说意志斗争的延续,在你的生活中是如何常见的,以及它如何逐渐熄灭你亲密关系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因为彩排,卡罗和利莎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

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这样吵架会容易得多,但当我们这样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

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所以一直都是好人的利莎也可以吻马可。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当马科发现他即将失去卡罗时,他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停止波浪运动。文格尔先生也有失去妻子的危险,所以马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潮汐运动终于结束了,但以蒂姆自杀为代价,蒂姆把潮汐视为一切。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

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说:我不知道。在这段时间里,我改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

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事实上,任何人随意使用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意味着他将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 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

譬如,在进行话剧排练时,男主角“与时俱进地改进了歌词”,给本来挺正儿八经的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女主角卡罗愤怒地说,她讨厌这些调调,大家不欢而散。

譬如,在一场水球练习赛中,马尔科想展现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愿意把球传给锡南,结果失去了进攻良机。垫。丽莎是卡罗尔的好朋友。她一直羡慕卡罗尔的美貌和她优秀的男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恋爱过。

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丽莎对卡罗的攻击激起了马科更深的怨恨。

他对利莎说,为什么我要和她一起去西班牙?也许她会找个新男友甩了我。最初,这只是一个小冲突。马科想亲热一下,但卡罗尔不感兴趣。但小冲突仍在继续,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

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想这场冲突的延续,或者说意志斗争的延续,在你的生活中是如何常见的,以及它如何逐渐熄灭你亲密关系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彩排,卡罗和利莎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会容易得多,但当我们这样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

所以一直都是好人的利莎也可以吻马可。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科发现他即将失去卡罗时,他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停止波浪运动。

文格尔先生也有失去妻子的危险,所以马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潮汐运动终于结束了,但以蒂姆自杀为代价,蒂姆把潮汐视为一切。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

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

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

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

事实上,任何人随意使用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意味着他将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 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譬如,在一个酒吧里,一个少年诉说:“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

帕丽斯希尔顿!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3】

纳粹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排斥,而浪潮这个只有几天生命力的组织,也充分表明了它的排斥。当文格尔鼓励他的学生们努力学习,以便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者能吃到天花板上的灰烬时,排斥就开始了。

关于排外的经典一幕是,卡罗的弟弟和伙伴守住学校门口,有谁打不出浪潮的手势,他们就不让谁进学校。看到这一幕时,卡罗觉得,浪潮失控了。

文格尔先生创造了波浪,但它们并不总是在他的控制之下。当他用口号“行动铸造力量”鼓动学生们为浪潮这个班集体做些什么时,他们将浪潮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城市。一个晚上,他们将浪潮的标志涂在城市的每一角落,而“软脚虾”蒂姆更是做了非同寻常的事——他在一栋高楼上涂上了一个大大的浪潮标志。

通过这一标志性的方式,浪潮“占据”了整个城市。垫。丽莎是卡罗尔的好朋友。她一直羡慕卡罗尔的美貌和她优秀的男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恋爱过。

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丽莎对卡罗的攻击激起了马科更深的怨恨。

他对利莎说,为什么我要和她一起去西班牙?也许她会找个新男友甩了我。最初,这只是一个小冲突。马科想亲热一下,但卡罗尔不感兴趣。但小冲突仍在继续,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

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想这场冲突的延续,或者说意志斗争的延续,在你的生活中是如何常见的,以及它如何逐渐熄灭你亲密关系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彩排,卡罗和利莎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会容易得多,但当我们这样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

所以一直都是好人的利莎也可以吻马可。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科发现他即将失去卡罗时,他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停止波浪运动。

文格尔先生也有失去妻子的危险,所以马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潮汐运动终于结束了,但以蒂姆自杀为代价,蒂姆把潮汐视为一切。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

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

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

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

事实上,任何人随意使用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意味着他将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 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我们都想影响别人乃至世界,但假若不借助一个什么东西,我们自己甚至都没有制造影响的勇气。例如蒂姆,假若不是“为了浪潮”,他断没有勇气爬到那栋高楼上涂上超大号的浪潮标志。

蒂姆还喜欢枪,他随身携带着一把手枪。然而,假若没有“为了浪潮”这个说法,他喜欢枪和持有枪,就仅仅意味着他是一个危险的问题少年。但假若蒂姆是“为了浪潮”而喜欢枪和持有枪呢?

这意味着完全不同。他将不再是一个被抛弃的人,而是一个英雄。他不仅属于浪潮,而且还是浪潮的标志性人物,浪潮的拯救者。如果进一步发展下去,事情就不会反过来不可能了——潮流将属于他。

小标题: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只要我们把他人视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和对象,那么无论目标看起来多么美好,危险都会出现。

蒂姆的行为可以让我们嗅到这种危险。导演着意刻画蒂姆的夸张行为,正是为了让观众可以看到这种危险。

不过,如果导演只能用这种戏剧性的情节安排,那这部电影充其量就是一部二级片。真正让这部电影跻身一流电影行列的是导演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的描绘。

在浪潮实验的第一天晚上,文格尔非常兴奋。他看了看家里电脑上的资料,想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同为老师的文格尔太太回到家,一如既往地喊“宝贝”,但“宝贝” 没像以往那样给出热情回应。她有一些纳罕,当她走进房间看到丈夫在看电脑时,她说琪琪和亚历山大是老师,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她希望我们不要像他们那样。

这句不起眼的话中,隐藏着危险。起初,文格尔太太有点不高兴,因为她丈夫没有像以前那样给予热情的回应。她真正关心的是这件事,但她没有说,而是说她担心别人的事。

文格尔先生仍在处理她自己的事情。她走过去,看到文格尔先生正在学习青少年心理学和**,她已经知道她丈夫在做什么了。这时,她**丈夫说,别研究那些**了,我也有**可以给你研究。接着,她将电脑里的**服调了出来。

她成功地调情,这使文格尔先生放下了工作。

这是两人意志的一个小小的较量。文格尔先生此时的意愿是想把第二天的课程做得更好,他需要做好准备。文格尔太太此时的意志是,她希望先生能像以前那样用热情的方式回应她。

当然,她成功了。但当文格尔先生抱着太太走向卧室时,他心中想的到底是**还是他激动人心的课程?

马尔科和卡罗有类似的故事发生,只是,那个想挑动性欲的人失败了。

卡罗的民主而开放父母当着卡罗和马尔科的面调情,热情地抚摸彼此,男人对女人说:“我们也来一个活动周。” 一个人自己的事要是值得管,他通常都会去管自己的事。

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 ——美国哲学家埃里克霍弗为什么普通德国人,如农民、银行雇员、教师和医生都宣称,他们并不知道**犹太人的惨剧? 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柏莱中学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个学生问了历史老师罗恩琼斯这样一个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琼斯大胆地做了一个实验——在他的班上打造一个微型纳粹社会。这个微型社会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五结束,效果惊人。先是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们变得更像是好学生,接着这个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学校,从最初的30多名学生迅速发展到200多人,很多学生逃掉本来的课,而来上琼斯的课。

并且,这个仅诞生了几天的组织有非凡的凝聚力。一个叫尼尔的学生给最好的朋友讲了“第三浪”的笑话,第二天,琼斯老师就当着全班人的面复述了这个笑话。显然,最好的朋友出卖了他。

持续多年的友谊在这个新生的运动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而这种出卖朋友的事已比比皆是,这令琼斯感到害怕。星期五,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

“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社会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实际上,它和我们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小标题: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这场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除了将地点从美国换成德国外,基本保持了事件的真实性,当然也添加了一些夸张的戏剧色彩。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

譬如,在进行话剧排练时,男主角“与时俱进地改进了歌词”,给本来挺正儿八经的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女主角卡罗愤怒地说,她讨厌这些调调,大家不欢而散。譬如,在一场水球练习赛中,马尔科想展现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愿意把球传给锡南,结果失去了进攻良机。譬如,在一个酒吧里,一个少年诉说:

“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帕丽斯希尔顿!

生命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这样过下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高中开始一个“活动周”,而赖讷文格尔老师得到了一个新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们教授关于**政治的课。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本来赖讷准备教授的是无政府主义,但维兰德老师捷足先登,赖讷被迫去教他并不想教的课。

来上课的学生们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来上**政治的课,并不是因为想上这个课,而是因为这个课好拿学分。为了让学生们活跃一些,赖讷不得不屡次对学生们说“拜托,这是你们的选择”,以求学生们能积极回答一些问题,讲一下他们对**政治的看法。赖讷的逼问令一些学生表达了反感,他们不想谈**政治,更不想谈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第三帝国。

一个学生说:“这种事反正不会再发生了。”另一个学生则说:

“又不是我们做的,为什么非得没完没了地背着负罪感” 他们是在说,什么**政治,什么纳粹帝国,这都是过去,不会再在德国发生了,所以跟我们没关系,最多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探讨罢了。听到学生们这么说,赖讷更较真了,他问到:“你们认为****在德国不可能重演,对不对?

” 看到学生们纷纷点头,赖讷的神情变得更为郑重,他做了一个决定,随即宣布课间休息。小标题:重新开始上课后,学生们发现,他们的座位被调整了,以前随心所欲的、混乱的教室变得整整齐齐。

在一个清楚的秩序下,赖讷老师开始了他的实验——让学生们实际体验纳粹主义。他先问学生们,****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在班级中实现这一特征。有意思的是,实现任何一个特征时,他使用的都是选举的方式。

选举是民主标志,而希特勒正是通过选举上台的。**政治的最明显特征是一个大权在握的领袖,谁该是这个班的领袖?大家选择了赖讷老师。

既然是领袖了,就不能再直呼其名,所以赖讷要求学生们以后称呼他“文格尔先生”。纪律也是**政治的特征之一,赖讷也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譬如端正坐姿、提问时起立…… 团结也是一个重要特征,文格尔先生说,必须打造班集体的凝聚力,他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重新安排了座位,打破他们固有的小团体,差生和优秀生坐在一起相互帮助,甚至考试时也不例外,班集体的荣誉胜于一切。铸造团结的一个好办法是树立一个敌人,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起立,一齐踏步走。

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文格尔说,维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学生们大笑,踏得更整齐更用力。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中的逻辑——用敌对的方法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别开来——其实就是纳粹的逻辑,进一步发展下去,扩展到整个种族的层面,这就是种族主义。

赖讷让学生们积极思考,一个集体如何区别于另一个集体。学生们想到了很多方面。得有一个醒目的名称。

通过选举,马尔科提出的“浪潮”得到最多票,成了这个集体的名称。 要有一套**。最后选定了白衬衫和牛仔裤。

要有一套醒目的口号。这个是赖讷想好的,共三句:团结铸造力量!

纪律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要有属于自己的标志。

一个学生创造的标志被通过了,就是一个浪花。 要有一个特别的手势。小胖子邦贝发明了一个手势,也像是一个浪花。

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班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们心中掀起巨浪,他们身上原来那种懒惰的、一盘散沙的、随心所欲的、令人厌倦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很快被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所取代。小标题:最能体会到浪潮好处的是“软脚虾”蒂姆,他性情软弱,没有朋友,总被人欺负,常用送**等讨好的方式与别人亲近。

但浪潮改变了这种局面,当两个小混混向他索要**时,浪潮班的两个男生过来救了他,还留了电话给他。比起这种现实的好处来,更重要的好处是,他找到了归属感。在他家中,父亲冷酷而母亲冷漠,他对这个家也没有归属感。

至于以前的班级,他也一样没有归属感。但现在,他是浪潮这个卓越集体的一员!找到对浪潮的归属感后,蒂姆爱上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将以前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服装付之一炬。

马尔科也找到了归属感。他是好学生,有漂亮女友卡罗,是水球队成员,在同学中也有威望。但他没有家,是寄养在卡罗家。

虽然卡罗的父母很关爱他,将他视为家庭一分子而接纳他,但他仍缺乏归属感。现在,他有了浪潮。浪潮对他意义非凡,毕竟浪潮这个名字都是他马

同处于这样一个场景,卡罗和马尔科有了不同的感觉。没有父母的马尔科觉得,这对父母太恩爱了,他喜欢他们这样,而他的性欲也被挑起。但卡罗她知道父母并不像表现得这么恩爱,她看到父母当着自己的面做表面文章而感到反感。

等回到他们的卧室后,马尔科对卡罗说,我们也活动活动。但卡罗说,我没有兴趣,我们计划一下去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事情吧。

此时,卡罗的意志是,我们计划一下去巴塞罗那的事情,而马尔科的意志是**。卡罗没顺从马尔科的意志,马尔科也不想顺从卡罗的意志,他说,我要去训练,甩门离去了。

这种冲突,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比比皆是。谁都有自己的意志,而谁都想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并且就算自己想顺从对方的意志,也未必能知道对方的意志是什么……所以,冲突会不断产生。怎么处理这些琐细的冲突,是决定一个亲密关系是否幸福的关键。

小标题:

那么,该怎么处理这种琐细的冲突呢?至少一个原则是,就事论事。假设在事情a上发生了冲突,就谈事情a好了。

但是,我们最常用的办法恰恰就是,假设在事情a上发生了冲突,我去谈事情b,或者,在事情b发生时,我借事情b去谈事情a。 一个人自己的事要是值得管,他通常都会去管自己的事。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

——美国哲学家埃里克霍弗为什么普通德国人,如农民、银行雇员、教师和医生都宣称,他们并不知道**犹太人的惨剧? 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柏莱中学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个学生问了历史老师罗恩琼斯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琼斯大胆地做了一个实验——在他的班上打造一个微型纳粹社会。

这个微型社会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五结束,效果惊人。先是有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们变得更像是好学生,接着这个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学校,从最初的30多名学生迅速发展到200多人,很多学生逃掉本来的课,而来上琼斯的课。并且,这个仅诞生了几天的组织有非凡的凝聚力。

一个叫尼尔的学生给最好的朋友讲了“第三浪”的笑话,第二天,琼斯老师就当着全班人的面复述了这个笑话。显然,最好的朋友出卖了他。持续多年的友谊在这个新生的运动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而这种出卖朋友的事已比比皆是,这令琼斯感到害怕。

星期五,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大会,给200多名“第三浪”的成员和支持者播放了纳粹德国的一个录像带,让大家明白,他们其实正在做同样的事。琼斯老师以这种方式回答了那个学生的问题,他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 琼斯老师发起的这个社会实验也震惊了美国乃至世界,这个实验显示,纳粹并非只是希特勒的事,也并非只是德国的事,实际上,它和我们大多数人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纳粹,而且心甘情愿。小标题: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这场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

除了将地点从美国换成德国外,基本保持了事件的真实性,当然也添加了一些夸张的戏剧色彩。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譬如,在进行话剧排练时,男主角“与时俱进地改进了歌词”,给本来挺正儿八经的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女主角卡罗愤怒地说,她讨厌这些调调,大家不欢而散。

譬如,在一场水球练习赛中,马尔科想展现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愿意把球传给锡南,结果失去了进攻良机。譬如,在一个酒吧里,一个少年诉说:“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

”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帕丽斯希尔顿!生命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这样过下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高中开始一个“活动周”,而赖讷文格尔老师得到了一个新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们教授关于**政治的课。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本来赖讷准备教授的是无政府主义,但维兰德老师捷足先登,赖讷被迫去教他并不想教的课。来上课的学生们也好不到那里去,他们来上**政治的课,并不是因为想上这个课,而是因为这个课好拿学分。

为了让学生们活跃一些,赖讷不得不屡次对学生们说“拜托,这是你们的选择”,以求学生们能积极回答一些问题,讲一下他们对**政治的看法。赖讷的逼问令一些学生表达了反感,他们不想谈**政治,更不想谈自己祖先所创造的第三帝国。一个学生说:

“这种事反正不会再发生了。”另一个学生则说:“又不是我们做的,为什么非得没完没了地背着负罪感” 他们是在说,什么**政治,什么纳粹帝国,这都是过去,不会再在德国发生了,所以跟我们没关系,最多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探讨罢了。

听到学生们这么说,赖讷更较真了,他问到:“你们认为****在德国不可能重演,对不对?” 看到学生们纷纷点头,赖讷的神情变得更为郑重,他做了一个决定,随即宣布课间休息。

小标题:重新开始上课后,学生们发现,他们的座位被调整了,以前随心所欲的、混乱的教室变得整整齐齐。在一个清楚的秩序下,赖讷老师开始了他的实验——让学生们实际体验纳粹主义。

他先问学生们,****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在班级中实现这一特征。有意思的是,实现任何一个特征时,他使用的都是选举的方式。选举是民主标志,而希特勒正是通过选举上台的。

**政治的最明显特征是一个大权在握的领袖,谁该是这个班的领袖?大家选择了赖讷老师。既然是领袖了,就不能再直呼其名,所以赖讷要求学生们以后称呼他“文格尔先生”。

纪律也是**政治的特征之一,赖讷也要求学生们遵守纪律,譬如端正坐姿、提问时起立…… 团结也是一个重要特征,文格尔先生说,必须打造班集体的凝聚力,他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重新安排了座位,打破他们固有的小团体,差生和优秀生坐在一起相互帮助,甚至考试时也不例外,班集体的荣誉胜于一切。铸造团结的一个好办法是树立一个敌人,文格尔先生让学生们起立,一齐踏步走。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文格尔说,维兰德的无政府课就在我们楼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

”学生们大笑,踏得更整齐更用力。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中的逻辑——用敌对的方法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区别开来——其实就是纳粹的逻辑,进一步发展下去,扩展到整个种族的层面,这就是种族主义。赖讷让学生们积极思考,一个集体如何区别于另一个集体。

学生们想到了很多方面。得有一个醒目的名称。通过选举,马尔科提出的“浪潮”得到最多票,成了这个集体的名称。

要有一套**。最后选定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要有一套醒目的口号。

这个是赖讷想好的,共三句:团结铸造力量!纪律铸造力量!

行动铸造力量!要有属于自己的标志。一个学生创造的标志被通过了,就是一个浪花。

要有一个特别的手势。小胖子邦贝发明了一个手势,也像是一个浪花。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努力,浪潮班成为一个具有非凡凝聚力的集体,并在学生们心中掀起巨浪,他们身上原来那种懒惰的、一盘散沙的、随心所欲的、令人厌倦的个人主义消失了,很快被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所取代。

小标题:最能体会到浪潮好处的是“软脚虾”蒂姆,他性情软弱,没有朋友,总被人欺负,常用送**等讨好的方式与别人亲近。但浪潮改变了这种局面,当两个小混混向他索要**时,浪潮班的两个男生过来救了他,还留了电话给他。

比起这种现实的好处来,更重要的好处是,他找到了归属感。在他家中,父亲冷酷而母亲冷漠,他对这个家也没有归属感。至于以前的班级,他也一样没有归属感。

但现在,他是浪潮这个卓越集体的一员!找到对浪潮的归属感后,蒂姆爱上了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将以前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服装付之一炬。马尔科也找到了归属感。

他是好学生,有漂亮女友卡罗,是水球队成员,在同学中也有威望。但他没有家,是寄养在卡罗家。虽然卡罗的父母很关爱他,将他视为家庭一分子而接纳他,但他仍缺乏归属感。

现在,他有了浪潮。浪潮对他意义非凡,毕竟浪潮这个名字都是他马

文格尔太太是这样做的,马尔科也是这样做的。文格尔太太借性感让丈夫顺从了自己的意志,实现了她的渴望——我叫你“宝贝”时你要亲密回应。马尔科没有这么聪明,他使用的b是极具杀伤力的。

作为实验班的“元首”,文格尔先生规定的**是白衬衫和牛仔裤。卡罗不想穿白衬衫,第二天穿着红t恤去了学校。去学校的路上,马尔科说,你之所以不穿白衬衫,是因为你正是文格尔先生所说的那种人物——自私。

也许,他最想说的是,我想和你**时,你拒绝了我,你真自私。但是,他当时不能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他的要求缺乏正确、伟大的含义,假若那时直接说卡罗自私,那势必意味着他一样自私,为什么非得要卡罗顺从他的意志,而他就不能顺从卡罗的意志呢?所以,当时他只能找一个不那么伟大的借口b——我要去训练 ——而表达了他在事情a上的不满。

但现在,有了浪潮,那就不一样了。浪潮不只是我和你的,浪潮是我们几十个人的,你可以不考虑我的感受,不为我的意志做牺牲,你总可以为这个集体牺牲吧?你做不到,所以你看,卡罗,你是多么自私啊!

通过“为了浪潮”这个要正确、伟大很多的名义,马尔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卡罗,而且这种指责看起来是那么正确。

我这样分析,或许看起来未免是太琐碎了,太小肚鸡肠了,但可以看到,这正是导演的功力所在,他几乎没有浪费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是与其他细节串连在一起的,每一个后面的细节都有前面的细节做铺垫。垫。丽莎是卡罗尔的好朋友。她一直羡慕卡罗尔的美貌和她优秀的男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恋爱过。

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丽莎对卡罗的攻击激起了马科更深的怨恨。

他对利莎说,为什么我要和她一起去西班牙?也许她会找个新男友甩了我。最初,这只是一个小冲突。马科想亲热一下,但卡罗尔不感兴趣。但小冲突仍在继续,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冲突。既然那时你没有尊重我的意志,那么那时你的意志我也一样不会尊重。

西班牙,为什么要去西班牙呢?你不听我的,我为什么要听你?!想想这场冲突的延续,或者说意志斗争的延续,在你的生活中是如何常见的,以及它如何逐渐熄灭你亲密关系的火焰。

小标题: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那些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彩排,卡罗和利莎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会容易得多,但当我们这样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粗糙话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通过一次又一次共同谴责卡罗,利萨和马尔科越走越近,在一个聚会上,利萨对马尔科有了暧昧,这种暧昧,如果什么前提都没有,就意味着背叛,而一旦加上“为了浪潮”的前提,就显得义正词严多了,至于其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模糊的感受,就可以不必理会了。

所以一直都是好人的利莎也可以吻马可。但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科发现他即将失去卡罗时,他醒了过来,去找文格尔先生,要求他停止波浪运动。

文格尔先生也有失去妻子的危险,所以马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潮汐运动终于结束了,但以蒂姆自杀为代价,蒂姆把潮汐视为一切。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文格尔先生没有太太,而马尔科也没有卡罗,那么他们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

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的确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爱娃**,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文格尔先生问马尔科:

你打了卡罗?为什么? 马尔科回答:

我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变了一个人。我爱卡罗,但我还是打了她。在我看来,马尔科之所以变了一个人,是因为他太多使用“为了浪潮”的借口,而远离了自己。

事实上,任何人随意使用这些伟大的名字,都意味着他将远离自己。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先生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的源头是不公正、富人可耻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在生活中,更常使用的伟大名义也有很多。

例如“为了孩子”,大人吵架时,不去理会彼此的细腻感受,而宣称“为了孩子”; 例如金钱,两口子吵架可能会说,一切都是因为金钱;例如才华,一个人会认为,我这么有才华,别人不接纳我,那一定是对方的问题; ……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为了××”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丽莎是卡罗尔的好朋友。她一直羡慕卡罗尔的美貌和她优秀的男朋友,而且她从来没有恋爱过。但她是好人,她不能直接表达对卡罗的羡慕,也不能表达对卡罗的怨气——好人们都有的那种怨气——“我这么在乎你,你什么时候在乎过我。”

但是,借助“为了浪潮”的名义,她可以攻击卡罗了。丽莎对卡罗的攻击激起了马科更深的怨恨。他对利莎说,为什么我要和她一起去西班牙?也许她会找个新男友甩了我。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4】

集权政治的重现

上个世纪法西斯的**集权政治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是在一定条件下,随时都可以恢复。

一、一个集权组织形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是有一个权威代表性的领导。浪潮是一所中学的历史老师。为了让学生生动地体验**集权政治,他开始模仿法西斯模式。他要求课堂上学生们统一称呼他“文格尔先生”,有点与希特勒的崇拜主义相似。

不给他打**的学生将被邀请出教室,不准进入组织。

第二,共同的目标。当时无另一门无**课就在他们的所在教室楼下,文格尔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活动身体,他故意说:“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的灰去吧!

”于是学生们的情绪高涨,为了比过无**课,他们一起踏步踏得更加整齐起劲。

第三,成员需要统一服装。文格尔先生让他的学生第二天穿上白衬衫和牛仔裤。服装是组织与身份的象征与代表。

服装的统一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个体的原本地位、家境、审美品味等等差别弱化,使每个人看上去基本上毫无差别,并与那些不穿该服装的人的身份鲜明地区分开来,是不是属于这个组织的人就会一目了然。其中一位较为理性也富有个性的女孩卡罗因为没有遵从要求穿白衬衣,结果第一次受到了同伴们的冷漠。

第四,这个组织还需要一个名称。“浪潮”这个名称是在文格尔老师带领下,让成员们罗列并一起投票表决选出的。有了这个名称的存在,即代表着这个组织的合理性合法化,象征着荣耀与高尚。

第五,一个响亮明了的口号。浪潮的口号是:“团结筹造力量!纪律筹造力量!行动筹造力量!”这个口号成了日后成员进行一系列行动的重要鼓舞力量,提高了他们的士气。

第六,一个符号标识和手势。浪潮组织的标识和手势是一个亮点。浪花的图像标志和用右手在胸前画出波浪形的动作成了内部成员进行相互确认和暗示、以及向外界宣扬的鲜明方式。

浪潮的成员在我的空间里建立主页,在贴纸、纹身、明信片、帽子等上印制浪潮的标志,甚至要求其他学生做出这样的手势,否则将被剥夺进入某些地方的资格。

当这些条件发展成熟之后,事态便进一步迅猛发展:很多之前逃了课纳粹主义课的学生被吸引回来上课,甚至无**课的学生也放弃了原来的课而加入了“浪潮”;“浪潮”不断地吸引新成员的加入,渐渐扩展到整个学校,甚至影响到了城市各个角落。蒂姆等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疯狂地涂上了浪潮的标识甚至不顾危险地爬上了很高的建筑物喷涂。

浪潮活动渐渐脱离了文格尔老师的掌控。

原本个人主义倾向的西方年轻人开始像军人入队一般,放弃了他们自己原本的装扮和小交往圈子、生活方式等等,融入了浪潮这个组织。他们从自由宽松、个性鲜明、独立思考转变为平等有序、舍弃理性、对文格尔老师的绝对服从、与内部成员的团结正义等。

二、什么特征的人更容易卷入其中?

在电影中表现最积极的就是蒂姆——他虽然家境里经济条件优越,但父母对其漠不关心。他以前是个小人物,不突出不突出,没有特别的闪光点,所以他也没有朋友,在同龄人中被边缘化,经常被小流氓欺负。结果是他软弱自卑,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精神支撑。

但由于他的功课,他成了浪子中的一员。他受到了其他波浪成员的保护,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他穿着和同伴一样的衣服,觉得自己是他们的衣部分。他由原来的内敛、胆小、懦弱、孤单发生了变化,变得敞开心扉、勇敢、合群。

他甚至为集体效劳而不惜代价不顾危险地爬到高处在建筑物上喷涂上了浪潮的标识,还跟随者文格尔老师进家声称要当他的保镖。这种逆转的主要原因是他找到了价值感和归属感。在他为这个组织努力的过程中,他产生了一种英雄的错觉。他愿意为这个集体牺牲一切。其结局也验证了这一点。

蒂姆完全地失去了理智,他因为无法忍受组织中成员的背叛更无法接受文格尔老师宣称浪潮解散而开枪打伤这个“叛徒”并自杀。

另一个比较忠诚的成员是马尔科。他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和他的女朋友卡罗尔住在一起。与蒂姆相似,他也缺乏家人的温暖和关怀,找不到归属感。

他知道这股潮流出现了,也在这个集体中找到了强烈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并且非常忠于文格先生的指示。但最终,当我和卡罗尔的关系破裂时,我意识到自己的疯狂行为,并选择努力挽救失控的局面。

三、“浪潮”与中国学校教育的异同

浪潮作为一个**集权组织,其特点与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尤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以下是电影中的集中组织与中国普通学校教育的简单比较:

1、 在一个班级里,教师是学生的权威;不同的是,潮流的统治者只有文格先生,而中国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代课教师,即多个权力中心,他们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因此,浪潮的力量完全集中在文格尔的教师身上,而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力量相对分散,各学科的教师需要相互协调配合。

2、 学生们在教室里聚在一起是有目的的。不同的是,这股潮流最初的动机是为了打败无**班,而中国学生主要是为了个人学习。除了这个目的,中国学生可能没有其他强烈的集体目的。

三、 都要统一的服饰。浪潮的服装是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大多数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和高中都必须穿统一的校服,如运动服和升旗仪式的服装。浪潮的服饰是受到成员们的高度认同感,但由于中国校服大多松松垮垮并不好看而受到大部分学生们的厌恶。

四、 都有一个鲜明的标识。波浪的形状和波浪一样,中国学生必须佩戴相应的校徽或班级徽章。区别在于浪潮的图标是由成员们一起选出来的,而中国学生的校徽是被预先设定好了的,两者的自主性有很大的差别。

五、 强调共性,抹杀个性。浪潮和中国的学校规章都倾向于消除个体间的差异,而强调整齐划一。不鼓励标新立异。

这一点在中国学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小学生有规定的发型、作息时间、甚至作业本子等等。

电影中的“浪潮”组织由于与中国学校教育中有所不同因此其造成的结果也不同。但实质上中国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就如同法西斯式的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5】

从“无**”到“**政治”,从赖纳到文格尔先生,从崇尚自由个性到追求集体团结。根据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向我们展现的一场不可思议惊心动魄的闹剧。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人性教育,不管是否正确,我们都愿意选择相信,可以说,人性还是有善的一面。在我看来,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性,本私。

人性是复杂的,追求舒适,追求刺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尽量避免不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是生物学的本能倾向反应,无可厚非。不可否认还是有极少数悲天悯人型的人存在,是被奉为圭臬,道德楷模。但这个社会不可能也不可以人人都这样,记得有一个老师说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思想是***的,虽然乍一听跟我们宣传的主流思想不甚相符,令人耳逆,但不能置否。

极端的个人主义会导致自私,社会冷漠,或者在某些土壤中,**和**。但个人主义是合理存在,也是必需存在。它是民主和自由的基础。

电影中当时的氛围,是崇尚自由的,个性被极大地尊重,不超过十五岁的小孩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式,被期待“自己发现自己的底线”。这群青少年生活在被烟酒、毒品、迪斯高、热舞、街头涂鸦充斥的自由环境里,却对赖纳的“**政治”课堂感兴趣,变得团结和纪律严明,对“纪律创造力量”赞不绝口。这种改变,就可能是这种教学的“新奇”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吸引力,也是**于人性中的猎奇。

似乎“集体主义”和“个性”、“利己”是格格不入的。但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变相的人性的“私”。

为什么寻求集体归属感?以为在别的范围感受不到安全感,而这是出自于个人的需求,是私。影中的蒂姆,是最典型的例子。

为什么加入集体?单个的人不能创造更大的利益了,既然合作能实现,那何乐而不为?这也是为什么文格尔先生的一句“团结(纪律)创造力量”能够引起附和。

想起我国建国初期人民在整齐规划中建设国家时那些幸福洋溢的表情,在集体中干劲十足,对着采访者自豪地表达被纳入集体的自豪感。“给自己干活还能偷懒啊”是一句广为流传被奉为经典的话,看起来是表达自己的干劲十足,其实这一切还是从“我”出发,以自己的利益为落脚点。

为什么有“集体荣誉感”?很简单,因为“我”身在集体中,集体有荣誉了,“我”也跟着沾光。这是很质朴的想法。

为什么集体有“排他性”?因为“你”这个“破坏分子”,很可能让“我”们的集体目标不能得以实现,那么,“我”的利益也不能实现了。

人性本私,这是正常现象。社会进步的实现是在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6】

《浪潮》一片在六天内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直到最后惨淡收场的全过程。整个《浪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样本,生动的说明了极权主义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任何极权运动的形成都有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意识形态、政党(组织)、一套策略等。

意思形态是有阶级性的。如果我们把《浪潮》中的这些中学生看成一个阶级,那么这个“中学生阶级”往往感到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厌倦,在精神上无所归依。他们的这种相同的感觉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学生的意识形态”。

而文格尔老师创造了一种使人人平等的,使生活充满希望的“浪潮的意识形态”。当一个人没有或根本没有能力探索自己的内在自我价值时,他就开始于其他主流或非主流群体趋同。他需要归属感。虽然这种归属感是虚无主义的,但只要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混在人群中的人,不被人群抛弃,他就会满足。

蒂姆无疑是这种人的典型例子。他缺乏生活中最基本的照顾,经常受到欺负。所以他急切地在“浪潮的意识形态”中寻求慰藉。同时,许多像他一样的人继续完善了这种意识形态。

一个极权政党要有一个领袖,一个领袖还要有一批死忠。领袖和他的死忠构成一个政党的核心,是政党的主力军。从影片的内容来看,“浪潮”已然呈现出某些明显的极权政党的特性。

如果我们把文格尔老师看作是“浪潮”运动的极权政党领袖,蒂姆、或许还有最后揪着马尔科上台的那几位同学可以算作是领袖的死忠。那绝大多数“浪潮”的参与者其实都只是被其神秘魅力吸引的外围人员。边缘人就像一堵防护墙,把核心成员与外部正常世界隔开,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世界与外部世界完全不同。

他们开始对外界怀有敌意,那些不属于自己世界的人被视为敌人。所以,我们看到片中的锡南半开玩笑的说买来的冰淇淋只给“浪潮”的成员吃时,其实就暗合了这种组织特性。同时,他们也明显地树立了敌人,即下楼学习非共产主义的课程。

反对敌人使这个组织更加团结和有活力。

当然一个政党还要有他的标致,仪式。总的标志和统一的仪式使本组织的成员有别与外界。这种分化使内部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一个政党想壮大起来必须有一套策略。无论采取什么策略,这些策略都必须符合人们的心理。社会>心理学家斯泰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沉睡者”的概念,来指代正常情况下蛰伏,但有时却被唤醒的残酷的潜能。

基于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文格尔的班级里全是一群“沉睡者”,他们的暴力潜能被“浪潮”所唤醒,导致他们一步步滑入恶的深渊。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厌倦,在精神上无所归依,使“浪潮意识形态”的侵入有了可乘之机。

创新,人人平等,也符合中学生的内在需求。最终,他们潜在的暴力被唤醒,大潮席卷了校园,甚至整个城市。

电影浪潮观后感(二)

团结是力量,但也可能是致命的破坏力量。

影片以一个德国高中校园活动周开始。教师赖纳·马克文被学校要求教“**政治”的课程,照本宣科无法赢得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说**不会再有了,法西斯已是历史,没必要再讲了。为了保持课程的顺利进行,马克文决定采用课堂实践的方式,利用符合**政治学的因素,要求学生亲身体验**政治学。

一开始,学生们并不合作,因为他们都是在独立开放的教育理念下长大的。人格、自由、自由是他们的标准,人格是上帝。帮派、贩毒、**、利己、单打独斗是这些高中生的正常行为。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颓废,很糟糕。

但影片显然不是来批判这些的。

为期6天的活动周从周以开始,马克文提议在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在允许的情况下发言,并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对于没有受到任何约束的学生,有的坚决抵制集体个性化而退出,有的则因为新鲜感而留校。一切都很顺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马克·文带领大家采取统一的步骤,体验集体的力量。更多的人感到有趣并加入进来。似乎颓废的学生开始享受集体的形式。

因此,有人建议穿****搭配白衬衫和牛仔裤,以更好地体现集体精神。大家忙着买白衬衣;蒂姆深陷集体主义,把其他个性衣服烧掉;卡萝没有穿白衬衣上课,被马克文老师故意忽略,卡萝最终退出课程学习,并因此与男友马尔科争吵,双方陷入误会中。大家为集体起名为“浪潮”,并为之绘图作为标志,“浪潮”开始行动,到处贴发图标,在汽车,橱窗,建筑物上漆喷图标。

后来又有人发明手势,作为“浪潮”人员见面的手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浪潮”,“浪潮”成员开始阻止其他非成员进入校园,并强迫他人作统一手势。在在第五天下午的水球比赛中,“浪潮”成员让每个进入赛场的人必须身穿白衬衣,否则禁止入场。

在比赛时,个性的马尔科不再单打独斗,似乎一切顺利,但“浪潮”成员为集体荣誉与>对手发生暴力冲突。卡萝意识到“浪潮”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而散发传单阻止“浪潮”,马尔科因此愤怒动手打了卡萝;马克文也与妻子因“浪潮”事件争吵,马克文太太愤而出走。马克文与马尔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第二天在礼堂结束“浪潮”,但陷入太深的蒂姆***逼迫马克文不要结束,而开枪误杀同学,继而自杀,马克文被**逮捕。

而“浪潮”成员用两条生命换来血的教训,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影片以卡萝与马尔科和好,同学们痛苦深思,马克文在警车里深思结束。

电影一开始,一些学生说:“不会再有法西斯了。法西斯主已是历史。在影片的结尾,马克文说:“我们所作的是纳粹法西斯的形式。”。它悄无声息地控制着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轻易地吞没了任何反对的声音。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

在高度统一的集体中,彼此之间没有区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所谓的集体荣誉,我们为失去人格而骄傲。在这种集体无差别的热情与期待中,这个集体就很容易被煽动,哪怕把曾经深受喜爱的同学揪出来作叛徒也毫不留情面。集体的积极性占据了每一个成员,从而不自觉地失去了同情心、人情、判断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狂热的集体主义排斥其他任何反对的思想,排斥压迫任何不服从集体的人,在排斥的过程中,释放出人性最疯狂最丑陋最卑鄙的一面----一切不同于集体的东西都要想方设法毁灭,哪怕用最残忍最血腥的方式。

这部电影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校园课程实验,但却演变成了创始人无法控制的群体崇拜,以致于只有血腥的死亡才能控制它,其代价是无法想象的。影片一开始,学生们的颓废与集体狂热之后的血淋淋的死亡相提并论。

集体主义有其自身的优势、强大的力量和高效的执行力。但如果它走向极端而无法控制,集体主义就会演变成撒旦。任何形式的不可预见的灾难都将由此产生。而我们所要警惕的是如何有效合理的使用集体力量,不让任何人打着集体利益的>口号来控制个性,反对真理,防止任何形式的**形式,不要让法西斯,文革的历史悲剧重演。

电影浪潮观后感(三)

谁能想到,要把一个无**主义者和一群自由的年轻人变成一个集权主义者和一群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时间?德国电影《浪潮》以一周“**政治”课为背景,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整个影片似乎都是围绕集权主义展开的,但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或许集权主义就是一切决策都是**者掌控的一种权力集中的形式吧。领导者利用他的绝对权威鼓动他的支持者做与道德法律相悖的事,从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进而变得狂热,践踏法律秩序,最终走向**。

刚开始,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也对纳粹深恶痛绝,但赖讷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影片中有这么一幕:在课堂上的第二天,赖讷给大家调了座位,并将调整座位的原因说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团体。

你们都有要好的朋友,这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团结力量大,所以我让一名差的学生,坐在一名成绩好的学生边上。”歧视是很明显的,但他的理由却是“团结”。

而且,当莫纳质疑这种做法是在将所有坏学生拎出来展览时,莱纳抓住她的一个用词,狡辩说:“我从来没有提到过坏学生,只提到过成绩差。”并以她和她的>同桌举例,将两个人的缺点明白地指出,借口却是很光鲜的。

在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紧接着话锋一转,说:“我们班作为一个集体,表现会更好,起码比楼下的无**班好!”成功地制造了一个假想敌,把大家带入一种兴奋的状态,至于这个假想敌对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从前面的踏步游戏中就可见一斑了。

另外他还认可了抄袭行为,有同学问他们是否可以抄袭时,赖讷老师回答是的,理由是这样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集体意识掩盖歧视,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敌制造仇恨,一气呵成,几乎没有痕迹,似乎一切颠覆人类价值观的事,在加上“团结就是力量,集体高于一切”的说词后,就能得到大众的普遍拥护——你如果反对,就是不服从集体,就是自私。

卡罗也参与了关于**的讨论,但她并没有在第二天按照规定穿白衬衫去上课,这也可以看成是觉醒的表现,促使她觉醒的也许是女孩子爱美天性的伸张。这一天,她穿了一件红色上衣去上课。路上,她男友说她自私,课堂上,她遭遇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在别的同学都为集体取了很激进的名字之后,她还是试图用“变革者”这个温和的名字,希望集体保持某种温和的状态。

不过,整个集体都开始变得疯狂,她的意见显然不会有人响应。

莫娜的睿智和>勇气是我们很难做到的,而卡罗似乎更贴近我们,经历了“盲从——觉醒——抗争”的历程,但是大多数人仍相信“浪潮”能够用集体的力量战胜一切敌人,尽管这样是在颠覆国家的法制,但大家对此不仅毫无警惕,反而随之疯狂。

当我要反对这样集端主义情绪的时候,却是一点底气也没有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恶势力的猖獗,道德的堕落,不是我们每个人感觉到的事实吗?而我们不是也常常看不到这些社会顽疾被有效医治的任何希望吗?

我也不禁要提出疑问:即使对集权主义保持着十分警觉的人,在如今的社会土壤下,真的能够抵挡住它那巨大的魅力吗?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7】

徐先锋学号:***专业:行政管理07级

马克思在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说:

“自由不仅仅是发展的首要目标,而且是它的主要手段。”从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到光荣革命后的《权利法案》,从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到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从推翻封建****到反法西斯世界战争……人类一直以来为了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一系列基本政治价值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甚至流血牺牲。

民主自由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好的政治制度。今天,这似乎是一个常识问题。人人都有尊严,基本人权神圣不可侵犯。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几千年来却一直是在“违背常识”“挑战常识”的荒唐中一步一步艰难向前的。

与民主和自由相比,这是可怕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极权主义是不能再加上去的。神权政治、神权政治和王权创造了一个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当德、意、日法西斯公然向全世界挑战时,“大民族”和“集中营”的话语又一次使“中央集权”成为不可能。

可以说**主义有一定的能量,但最终必然走向向反的方向。在人类历史上,**最终导致了**。正如在电影《浪潮》(《die welle》)里向我们展示的一样,**主义几乎是建立在对领袖****,领袖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大权独揽,其决策命令具有无上权威,影片中的文格尔老师即充当了这一角色,他以其巨大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同学们的喜欢热爱尊敬和拥护,直到后来学生们将文格尔老师视为领袖和精神导师,他成了学生心目中信仰的源泉,其言行具有神一般的指导意义,甚至有一个同学为了所谓的保护领袖,在文格尔家门外整整坐了一夜。

**主义在其初期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正如影片中文格尔所强调的“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集体狂热,集体性冲动。不过**主义最终必然会走向深渊,正如影片中所展示的一样,甚至还有人因此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明清时期我国的**主义达到顶峰,八股取士让人民的思想戴着镣铐跳舞,东厂锦衣卫更是让人谈之色变。

20世纪可以说是一个极端的世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极端时代。世界大战、国家社会主义(纳粹)、种族灭绝;还有苏联杀死几十万人的肃反,把数以百万计的公民关起来折磨的“古拉格群岛”,饿死800万人的农业集体化……但一个发人身醒的问题是:极端思潮、**主义席卷全球,为什么偏偏是德国、俄罗斯、中国和非洲等国接纳和付诸实施呢?

为什么这样的情形没有出现在英国法国美国呢?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区或国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就是忽视个人利益。

在这些国家里面,人们总是用“国家”、“民族”、“世界”、“人类”、“集体”等这些大词,这些“类”的概念,掩盖了历史的真正承担者,只有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普通百姓”,这些“个体”才是真真正正的历史承担者和创造者。如果把“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发展到极端,就会出现“国家至上”旗号下的**主义,甚至有的宣传混淆“政府”与“国家”的区别,把人民爱国家与爱政府混淆起来,鼓吹“政府至上”,剥夺个人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我们说,集权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在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很容易有沙文主义。

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所有的时事新闻的来源都被唯一一个控制者所有效掌握,那这个灵巧的宣传家于是就有力量按照自己的选择来塑造人们的思想倾向,即使是最明智最独立的人们也不能完全逃脱这种影响。可见,在**社会,人们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电影《浪潮》形象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距离法西斯制**体制也不过几步之遥,文格尔仅仅只用了一个星期就把一群自由而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了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分子,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强调政府就是人民的代表,即使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甚至是来自政府方面的侵犯),人民只能反映,而且是逐层反映意见,提出要求,而决不能具有谈判地位和自我保护的权利,如果各阶层的人民要组织自己的团体与政府对话,就会反过来被认为是对政府权利的侵犯。从而在事实上颠倒了“主人”与“公仆”之间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以来,善治作为一种理想的政治模式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和研究,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良性互动。为了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的政治模式,必须实行民主和法治。政府首先得要尊重个人,任何政府如果侵犯公民的权利,更有甚者出现“钓鱼执法”这样的还设下陷阱侵犯自己公民的权利,这样的政府可以说是一个不道德的政府。

我认为民主制度必须具有这样一些要素,一是握有实际权力的各级政治领袖是直接或者简介通过自由而公正的选举产生的;每一位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就说民主必须是一种普选的政治,它与普选分不开;二是政治权力唯一合法来源是国家法律,而不是其他东西,比如个人,法律是政府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民主必须是一种法治,而不是人治;三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得到人民的有效制约,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等分权制衡,也就是说民主是一种有限权力的政治,不允许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四是每个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条件,国家必须鼓励而不是禁止公民参与政治,也就是说民主必须是一种竞争性的参与政治;五是每个公民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都有最大限度的自由言论全和自由选择权,当公民与政府之间或者公民与公民之间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保护少数的原则,也就说民主是一种宽容政治。

老师好:

《浪潮》确实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不仅仅情节能够吸引人,其所反映的思想也非常深刻,看完之后给人以震撼,这学期以来读了好几本这方面的书,其中都有对于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与****集权**的论述,比如钱理群的《我的精神反思》、《哈耶克传》、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俞可平的《民主与陀螺》、袁伟时的《大国之道》等,读完这些书以及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个人主义”(不是说自私自利行为,而是个人的合法权利)与“集体主义”也就是“个人权利本位”和“国家民族至上”到底谁更重要的问题,到底我们应该重视哪一个才能真正促进民主的发展和完善。但是正是因为不同的学者专家其见解都不一样,也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自己比较倾向于首先要尊重个体,因为如果不尊重个体,今天可以以国家的名义或者民族集体等名义侵犯甲的权利,明天就可以以同样的理由侵犯乙的权利,这样的话公民个人作为弱势一方,其基本权利是得不到保障的。还请老师给予我指导和建议,不甚感激!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8】

根据“教师岗前培训”安排,统一组织**了德国电影《浪潮》,下面是我看完影片的一些感受。

在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自杀的蒂姆。提姆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所以在影片开始提姆才能免费给大家****。蒂姆的父母只出现过一次。第一节课后,当他和父母一起吃饭,谈论课程内容时,他父亲只是冷淡地对蒂姆做出了判断。

在所有的学生中,蒂姆是最缺乏爱的人,或者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爱。他一直在寻找别人的认可,并认为这是爱。当浪潮开始这项活动时,老师想穿一件白衬衫后,他烧了自己的名牌衣服。其他学生没有这样做,这说明老师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之后,我会跟随老师们,希望能为浪潮的组织付出更多。

最后,当老师说出真相,让大家回家时,蒂姆觉得自己又会失去一切。所以拿出枪,把小流氓吓跑的枪,证明了自己存在价值的枪,威胁大家不要去。提姆想拯救大潮,也就是拯救自己的存在,但最后却用死亡来做他今生最后的自我救赎。对于提姆的悲剧我认为影片中的老师是有责任的。

在当今社会,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关心学生。而关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由于教师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只有教师有了爱心和责任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而良好师生关系又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也使教育获得最大的成功。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9】

《浪潮》(die welle)

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

国家:德国

剧情介绍:德国一所高中,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莱纳·文格尔想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体制的产生。本来只是一个教育实验,没想到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开始只是强调纪律、集体,渐渐的却转变成了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当五天的教学实验结束时,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这部德国影片《浪潮》讲述了在一所高中里,政治老师莱纳·文格尔在学校的活动周要讲授“**统治”。可是走进课堂时,他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一帮散漫,“结党营私”,浑浑噩噩的学生,他让学生谈谈“**”的概念,学生们一致认为纳谇成为过去。为了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文格尔先生大胆地进行了一次教学实验,用了五天的时间,在课堂上灌输纪律和集体精神。

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听话,一步一步地参与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加入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成为一场名为“浪潮”的运动。五天之后,当文格尔告诉这些学生这只是一次教学实验时,很多学生因为无法接受“浪潮”的结束,有个学生甚至疯狂的开枪打伤了另一名学生,之后又饮弹自尽,而文格尔老师也被警察带走。

影片悲剧的结局令人深思。

影片中一个学生写的关于“浪潮”的体会与感受中说道:“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这些日子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的表演最好都无关紧要。潮水使我们人人平等。

出生、信仰和家庭环境不再重要。我们都是运动的一部分。潮水使我们的生活又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说的很好,如果说一开始给这些年轻人灌输的“纪律铸就力量”等思想是**者借以操纵他人的手段,那么上述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团体的巨大影响力。

在《浪潮》里让我十分吃惊的一点是,教师复制了很多纳粹控制党徒的手段,竟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正常的一部分,比如教室里重新排列桌椅的方式,比如学生们要穿校服,要喊口号,好学生和差学生被安排在一起坐,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反复被宣讲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感。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他们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可是精神上却缺乏归属感、认同感,在学校在家里,家长老师更多的是关心他们的学习,很少有人去关心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想要什么以及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会觉得学习索然乏味,生活漫无目的。可是一旦将他们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有着令人甘愿跟随的精神领袖、严明的纪律;有统一的**、统一的手势、统一的徽章;有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的团体,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对待,团体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充满激情,眼中时刻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满腔热血地做着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极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一个小型的**体制就这样轻易地实现了。

也许我们会认为这部电影有点夸张,并且接受了十多年的良好教育。这些学生怎么能在短短五天内发起一场浪潮运动?而且引起这场小规模运动的只是一个中学老师。如果这件事扩大了,会不会有更多的学生更踊跃地加入进来?

又如果这个老师是个国家领导人,那么是不是整个民族都会掀起一场类似的“浪潮”。《浪潮》用反证的方式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教育出了问题,不需要一百年,也许只需要五天,那么他的年轻人会在邪路上争先恐后,最终把民族和国家带向死胡同,甚至深渊,其后果真的是不敢想象。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不禁要想,这种震撼教育是否合适?为了明白极权的危害,就要遭受极权的一次危害。那么,为了理解罪犯的心理,是不是就要去犯罪呢?

老师在讲坛上是权威,拥有批改学生试卷、将学生赶出教室的权力,但他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并不是改变他们的人生历程。在电影里,通过米格尔老师的妻子说出了自己的质疑,“你享受课堂上他们崇拜你的瞩目”、“学生把你看做榜样,而你利用这一点操纵他们,其实这背后都是你的私心在作怪”、“你这段时间变成了混蛋”。浪潮的一个女学生回家看到弟弟**。她要求母亲干涉他,并约束他遵守纪律。她母亲拒绝了。

而米格尔先生,尽管他一直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自由的价值。但他期望的好结果并没有出现。相反,他带来了一个外遇,并承担了人命债。影片结尾,老师被警察带走了。众民都藐视他,眼中充满愤怒。

他们被这个老师深深伤害了。老师茫然地坐在警车里,脸上没有任何痛苦得表情。他是罪魁祸首,不管出于什么好的目的,他毕竟做到了,他的行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悲剧。

他的教学并不是在反“**统治”,而是就是在进行“**统治”。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反思“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民族竟然在过去60年没有培养出一个顶尖的科学家?为什么我国许多最引以为傲的人才在国外成长?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文格尔的方法培养孩子,灌输他们没有灵魂的集体主义,破坏他们的天性和个性。看一看时下的学生生活,机械和单调、平庸和乏味。他们在主题的海洋中挣扎,在行动的高山上攀登;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被压抑和忽视。

试想,现在的学生有多少时间与莎士比亚、林语堂、艾青展开心与心的对话;有多少时间与贝多芬、柴科夫斯基、朗朗展开情与情的交流;有多少时间与黑格尔、马克思、陶行知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有多少时间沉醉于梵高、达·芬奇的色彩与线条之中,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的生活中没有诗歌、音乐、绘画和哲学。他们没有精神上的放牧。可以说,教育一旦失去了生活的幸福感,就可能因人性情感的弱化而进一步损害人的理智和创造力,甚至危及道德,因此人格的生成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也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一点,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吸引力。如果没有悲剧发生,浪潮运动适可而止,学生也从中达到了学习目的,那么,不可否认,文格尔老师的确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他懂得利用学生的心理去教学,对学生宽恕关爱,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不怪乎学生会这么拥护喜欢他。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在教学实验中,教师作为实验指导者最必备的素质就是教育智慧。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更高目的是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思想。

在教育过程中,无智者不仅要得到启蒙和思想,还要自觉地成为智者和思想家,从而成为自己生获得真正主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们真实的人性,使人们充分认识生活,使混浊的生活明朗化,使沉睡的生活苏醒。通过教育,人们应该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人何其他生物,而不是人何其他工具。

人格残缺者不能做教师,生命处于迷蒙状态的人同样不能做教师。所以,点燃学生的内心,在学生时代这个生命的节点上,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担当起唤醒、解放孩子的责任,播下理想的种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才是教育教学的大智慧。如果教师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在良知和智慧的前提下,专业成长和素质提高就可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也可以体验到事业和工作的快乐。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10】

最后,老师一直在向学生灌输的理念是:纪律铸就力量,团结铸就力量。虽然老师给出了这样的概念,但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

反叛时期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他们的统一。虽然不正确,但足以表明他们对集体力量的支持。而这和我们中国一直坚持的理念也是相同的。我相信每个经历过军训的中国人都会唱《团结就是力量》。

因此,我认为集体主义不一定是错误的,但是没有正确的指导,集体主义就会走向极端。正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确领导他们的领导人,纳粹组织才会走上全世界人民憎恨的道路。而中国之所以能从被压迫被侵略的处境中挣脱出来,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绝对占主要因素。

第二,为什么电影里的学生支持这样的集体主义?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每个人都抱有叛逆的心理和想要被关注、被理解的心情,他们需要被肯定,被需要。在浪潮,他们参与口号的设计,他们特殊的姿态,他们统一的服装,他们得到了组织的肯定,他们也得到了浪潮的满意和信心。

他们努力建立自己独特的组织特征,积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由于生活经验太少,被误导了。他们没有得到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社会的正确的指引,只靠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热情,去做着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浪潮中的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犯了错误,但是不能忽视他们对自己的组织“浪潮”的热爱。

从这部电影中,我意识到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今后,我可能会成为一名中职教师,那么,我该如何引导处于青年叛逆期的中职学生呢?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的经验是,一定要关心每一个中职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做好他们的价值观引导工作,让他们成为可以相互倾诉的值的心赖的朋友。

在一些敏感问题上,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容忍度做出最佳的决定。照顾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走上积极的生活道路。

以上是我对《浪潮》这部电影的一些感想,虽然想法可能不甚成熟,但是绝对是内心的真是真实感受。

感谢阅读!

思维的逻辑层次体现出来了,所以分析的也到位

满分20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11】

《浪潮》对中国当代教育应当有的的启示

我们很多人都很孤独,缺乏家庭温暖,缺乏集体关怀,缺乏一种归属感。

浪潮虽然是在现代背景下的法西斯主义案例,但它仍能引起我们中国人民的深思。结尾和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最后开枪自杀的学生,我突然想起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细细想来,这两者的处境是何其相似啊!

片中的这个学生,之前可以说是被家庭和社会(包括学校)给抛弃了,他的生活索然无味,他的生活毫无目的,他就像是一只没有目标的航船随时可能会倾覆,就算没有浪潮这个活动,他照样是个空虚的人,是这个社会中的“危险因素”。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呢?就我看到的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和片中这个年轻人相似的。

他们毫无理想,毫无目的,整日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是要干什么的,整天除了打游戏还是打游戏。学校和社会对这种情况漠不关心(这还不够)。这很危险。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国会变成什么样?

集体意味着归属感,在这样的机构里,人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奋发向上,集体的每一个人团结友爱,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所谓1+1>>2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集体。如果这个***败了,就不能发挥原来的战斗力。

电影中的浪潮显然是一个积极的组织。

让我们回顾一下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德国,当时德国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激烈战争,并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整个国家陷入巨额赔款之中,**濒临崩溃。街上随处可见缺胳膊少腿的正在乞讨的退役官兵,他们佩戴的铁十字勋章象征过往的荣誉。德国总参谋部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替补席。

失业率居高不下,连基本的衣食都难以保证。人民对于国家的未来毫无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领导人出来,一切都会改变,人民会再次看到希望。什么能使人民重新燃起希望?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自然是狭隘爱国主义。如果领导人是共产主义者,那么第三帝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让我们看看当代中国。当代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成果丰硕。据说外国人只承认中国中等教育的文凭,而不承认中国大学的文凭。虽然这还不足以作为一个例子,但可以参考。中国中小学教育可以说是集体性质的教育,我们有统一的校服,口号(校训),我们同在一个教室,一言一行都在同学的注目之下,后面往往贴着成绩表,黑板上方也会写上诸如团结友爱几个字。

学生们整天沉浸在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科学文化知识。我们中小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学术人才。

纵观中国当代大学的环境,中国大学的环境适否适合学习?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想很多老师会同意我的看法。那中国的大学适合干什么呢?难道是谈恋爱?

看看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高中,我们的老师都在向我们灌输集体主义的观念,我们也的确形成了一个集体,其实如果大学也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集体,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还是很有好处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作为一个集体生活了,这样继续进行集体的生活还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前提下很有好处。但是现实里大学的班级形同虚设,可以说是真是实现了庄子的“打游戏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许多人甚至“打游戏忘食忘忧,不知考试将至”。

相反,可以说,宿舍里形成的小集体已经取代了以前班上的大集体。于是一切都变了。我见过很多宿舍在这种情况下变坏和腐败。

宿舍与班级究竟有什么区别?我认为,缺乏监督和成员的惰性有着根本的区别。

如此松散的组织与之前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人迷茫了,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不得不说在小学中学和高中,老师的监督确实是我们“成才” 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在大学,这一切都改变了,只有一个辅导员和一个一年都不会见到的班导师,这样的监督机制自然是形同虚设的),学校事实上也没有进行足够正确的指导(只是浮于形式的象征性的开了几个宣讲会,应该说是玩手机会),当然手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竟然衍生出了智能手机这个奇葩,实在是出乎意料,估计也让大学的领导和老师大跌眼镜,深深为之所困扰。严格来说,这应该是乔布斯的错。他最早开发的iphone真的把手机从通讯工具变成了娱乐工具,这可能是娱乐和通讯行业的革命性发明。在大学里,学生突然有很多空闲时间,怎么办?

时间毕竟还是要挨过去的,总不能睡觉吧,于是就玩手机,不少人将床与手机创造性的结合—躺在床上玩手机……大量的学习时间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这是何其的让人痛心啊!)。除此之外最大的敌人就是网络游戏和虚拟社区,先说网络游戏,很多人说网络游戏可以开发心智云云,在我看来就中国大学生的现状来说,网游有百害而无一益,它耗费了大学生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再说网络虚拟社区,这个东西直接使许多大学生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他们沉迷在诸如贴吧或其他各类论坛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学生。

河海大学还是这样,和其他学校大不相同。

再谈谈我们的家长,不得不说他们很有责任,学校主要承担的任务乃是教书(中小学校里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实现起来可以说是勉为其难,在这种集体环境下,人们只会变得机械,但是会更有效率,所以中国的中小学在教学的方面还是很有成果的),那么培育个人品格素质的地方只能在家里了。在家庭里,家长们又都是怎么教育的呢?事实上家长确实是在放纵是在溺爱。

家长把学生看作是一种投资。如果学生的表现不好,自然会与**的崩溃相对应。股东不能砸交易所,但家长可以打孩子。这样学生的素质自然就教育不起来。

成绩好品德的学生自然就是品学兼优,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就会变得充满仇恨,他们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充满着仇恨,这样的畸形的人步入社会之后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这个社会很多人,不仅是学生,很多人都很孤独,缺乏家庭温暖,缺乏集体关怀,缺乏群体归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有一个“**的领导人”“少数别有用心分子”站出来,可以说结果将会非常可怕。

现代德国倾向为被看做已经与纳粹德国一点关系也没有了,现代德国看起来已经不可能再产生**政治,,遑论中国。片中的德国学生和中国大学生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上很相似,他们也是整日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是在混日子。然而,老师改变了一切。可以看出,我的同学在看电影时产生了共鸣,因为一切都和中国很相似,他们只是走着我们在中小学一直走的老路。

其实我个人还是喜欢这样的生活的。这样的生活毫无“技术含量”,十分简单,而我就是个简单的人。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国的大学教育实际上与中小学脱节。保守派学生如何适应这样的大学生活?清华北大也许可以说是象牙塔,他们永远都有最优秀的学生;可是像河海这样的学校却只能默默承受它带来的恶果。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大学急需改革!要么改革大学,继续实行集体主义,要么改革中小学,彻底抛弃集体主义,彻底西化。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12】

自由的偏见

——观《浪潮》有感

史学伟华政青年法学会

我们想要的,没有任何的束缚的自由是否就是我们追求的全部?

影片的开始就洋溢着自由主义的气息,欧洲独有的风情加上热情洋溢的青春将自由主义逐渐推上巅峰,在这里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躲开束缚似乎轻而易举,经济因素难以再成为你奋斗的原因,你可以自己选择你想做的,你可以去寻找一条自己的路。

然而,更多的人似乎在这种情况下迷失了方向。他们似乎歇斯底里地找东西,直到文格尔先生来。作为活动周的授课者,文格尔先生一开始钟情于无**主义,他宣称自己的经历更加适合这个课程,但是由于遇到了顽固的对手只好转而教授**政治。他们讨论了**政治的基础**政治的形式**政治的恢复**随着讨论的深入,文格尔先生发现他可以做出改变,真正体验**政治。

第一周他们选举出一位**者,他们制定课堂纪律,形成所谓的称呼;利用一系列的集体性行为,锻炼集体纪律意识;打破原有的小团体,形成一个更为团结一致的大团体;他们穿一样的衣服,做相同的打招呼的手势,逐渐开始排斥外来集团;最终,他们积极扩大自己的组织,不惜发生正面的冲突。

当自由主义走向极端时,他们似乎想要寻求一种归属感,一种集体的荣耀,这似乎远远大于他们自己的荣耀。所以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的结果是可悲的。回顾整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自由主义和**政治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回到我们今天追求的自由,我们不得不反思,未来是否会是我们。

与文中狂热的浪潮成员不同的两位女生可以说也是自由主义下的相同处境的人。为什么他们能在狂热的边缘保持冷静?除了剧情的需要,现实中还有这样的人吗?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仔细回顾影片,你会发现这两个人起初也对自由主义有过一定的批判。在面对自己的父母时,卡罗一直表示出一种拒绝,她认为自己的父母缺少了为人父母应有的标准,她希望他们可以做出一定的改变。

在文格尔先生的课上,她起初一直十分积极,但是后来由于机缘巧合,她发现自己身处泥潭,其他人一直利用道德利用不合群来压迫她,基于最基本的反抗精神,她试图揭开这一场**。

回顾卡罗尔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自由和自我发现之间的本质区别。卡罗作为集体中的佼佼者,致力于做到的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她为自己设定规则限制,却不愿别人来干涉她的生活,她了解她最基本的利益的底线,却也明白自由之外有更重要的东西,她并不想要的挣开身上所有的束缚。

毕竟,这又回到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上:我们想要的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吗?曾几何时,我们最爱说的是生命是宝贵的,爱是更昂贵的。我们愿意为了自由而放弃两者。

我们痛恨强加给我们的义务,以至于我们痛恨自己的责任。在个人主义的浪潮中,我们摆脱了所有的责任,失去了用责任来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追求,在我们还未挣开束缚之前,我们总是要斗争一番,但是当我们处于一个时间的节点之时,我们便不应当再为偏见而左右,自由主义于我们而言是陷阱还是追求,是偏见还是理想,我们都需要从这部影片中好好思考。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13】

14-生物科学1455080

草草看完长达100分钟的一部德国心理电影《浪潮》,其留在我心中的印象却连绵不绝、回味无穷,大概可归因于该电影的寓意深厚、故事情节扑朔迷离、深入人心。这部电影的总体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场景的设置。既没有好莱坞大片的华丽视觉效果,也没有一般题材电影的视觉冲击力。二是影片的高层次逻辑性和细致的场景构思和拍摄手法,其内容衍生也独具特色,这就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浪潮》德语为die welle,亦被译为恶魔教室。该译名更能揭示影片的故事情节,“恶魔”两字一针见血地反映出了影片中所发生的主要事件的性质,“教室”交待了事件的发生地点。但“浪潮”是影片的核心元素,也就是“纳米主义运动”团队的名称,其深远意义与“恶魔教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新学期伊始,学校举办了一个以“国家体制”为主题的活动周。富有才华而又精力充沛的体育老师赖纳·文格尔本来已经选定了“无**主义”的课程,没想到却被同事捷足先登;他只好无奈接受了“**政治”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轻蔑的态度,认为纳粹德国在现代社会是不可复制的。

面对这些大多是为了学分而来的学生,他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他们体验真正的政治。

于是,“浪潮”诞生了。被激发了兴趣的学生们商定了统一的标志、服装(白衬衫)与手势,而文格尔老师则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当堂,他便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无**主义”课堂搅得不得安宁。

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于并爱上了它。

于是,兴奋的学生们或粘贴、或涂鸦,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名格外狂热的学生为此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尚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圆形屋顶上喷涂上一个巨大的标志——次日,这座楼上的标志便登上了报纸头条;他还携带了手枪,捍卫自己,甚至整夜坐在文格尔的家门外,捍卫自己的领袖文格尔先生……

“浪潮”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们甚至自发占据了学校的某运动场地,不准非“浪潮”成员进入。渐渐地,一些学生,以及温格老师的妻子,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们敦促他立即停止这场闹剧,但此时,他也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感和成就感中。

他曾因自己与妻子间悬殊的学历差距而自卑,然而在“浪潮”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有意识的学生试图阻止这些活动,但他们被同学视为叛徒,受到孤立甚至报复。

终于,妻子的决然离去以及第五天一场水球比赛上学生们的大打出手,让文格尔惊觉事态的失控。于是,他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点明一周以来他们所作所为之恐怖,意图就此结束课程。然而晚了,那名狂热的学生因此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影片结尾,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觉醒的学生们拥抱哭泣

这部电影改编自罗恩·琼斯1976年在加州一所学校进行的第三波法西斯相关社会实验。作家托德曾根据这个实验写了一本同名为《浪潮》的书籍。为了让观众感受到实验的力量,导演丹尼斯邀请著名演员乔根·沃格尔担任活动的发起人,采用循序渐进的实验方法指导学生。

**这部电影的目的不仅要体现在它是否从电影中获得了某种刺激或心理平衡,还要着眼于从电影扩展到现实生活中,看它是否为观重的原实生活增添了一丝色彩。文格尔先生无疑是位才华出众年轻有为的人,但文格尔先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失在了没有注重对立统一发展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对对立统一规律有所阐述,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环节的展开,包括并体现为一系列基本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第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变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会成为唯物变证体系的核心和实质,这是因为,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永恒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质的相互转化规律、否定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关键。它为人们提供了人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

很显然,自觉地遵守心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生要的。

但文格尔先生偏偏忽略了这一点,同时,他对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实际性并未有着深刻的见解。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向往真理追求真理,不惜为真理而献身。真理是客观的。一切真理都应该是客观真理。这就是真理的相对论。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它包括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出于教育目的与课程所需,我原本怀着一颗微不情愿的心,一路快进走完这部俩小时的影片,只用了半小时。影片结束的那一刻,蓦然回首,苦思良久,不禁自发感慨,似乎错过了很多,于是又重新看了一遍,发现原来我真的错过了很多。的确,原来执着的人和事已经消失了。最美的风景是那些路过的人。这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浪潮电影观后感【篇14】

浪潮电影>观后感(一): 盲从—觉醒—抗争

高一(10) 王义艾

谁能想象,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和一群自由的年轻人只需要五天就变成集权主义者和纳粹分子?德国电影《浪潮》以一周'独裁政治'课为背景,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整个影片似乎都是围绕集权主义展开的,但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或许集权主义就是一切决策都是独裁者掌控的一种权力集中的形式吧。领导者利用自己的绝对权威,鼓励支持者做违背道德规律的事情,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然后变得狂热,践踏法律秩序,最后走向独裁。

一开始,所有的学生都是自由叛逆的,口头上憎恶纳粹。然而,雷纳老师却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就力量,团结铸就力量”的话语,让大家痴迷,盲目跟风,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完全丧失了判断力。影片中有一幕:上课的第二天,瑞安为大家调整了座位,并说调整座位的原因是“我想打破普通的小团体”。

你们都有要好的朋友,这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是强大的,所以我让一个穷学生坐在一个好学生旁边。歧视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的理由是团结

而且,当莫纳质疑这种做法是在将所有坏学生拎出来展览时,莱纳抓住她的一个用词,狡辩说:'我从来没有提到过坏学生,只提到过成绩差。'并以她和她的>同桌举例,将两个人的缺点明白地指出,借口却是很光鲜的。

当我们没有反应时,他立刻转过身说:“作为一个集体,我们班的表现会更好,至少比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要好!'成功地制造了一个假想敌 , 把大家带入一种兴奋的状态,至于这个假想敌对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从前面的踏步游戏中就可见一斑了 .

另外他还认可了抄袭行为,有同学问他们是否可以抄袭时, 赖讷老师回答是的,理由是这样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利用集体意识掩盖歧视,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敌制造仇恨,一气呵成,几乎没有痕迹, 似乎一切颠覆人类价值观的事,在加上'团结就是力量,集体高于一切'的说词后,就能得到大众的普遍拥护——你如果反对,就是不服从集体,就是自私。

卡罗尔也参加了关于校服的讨论,但她第二天没有按照规定穿白衬衫上课,这也可以看作是觉醒的表现,这可能是女孩爱美天性的延伸。这一天,她穿了一件红色上衣去上课。在路上,她的男朋友说她很自私。在课堂上,她遇到了同学们不同的目光和指责,也遇到了老师的冷淡。在其他学生给这个团体取了非常激进的名字后,她仍然试图用“改革者”这个温和的名字,希望这个团体能保持一种温和的状态。

不过,整个集体都开始变得疯狂,她的意见显然不会有人响应。

莫娜的睿智和>勇气是我们很难做到的,而卡罗似乎更贴近我们,经历了'盲从——觉醒——抗争'的历程,但是大多数人仍相信'浪潮'能够用集体的力量战胜一切敌人,尽管这样是在颠覆国家的法制,但大家对此不仅毫无警惕,反而随之疯狂。

当我要反对这样集端主义情绪的时候,却是一点底气也没有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普遍的不公正,黑恶势力的猖獗,道德的堕落 , 不是我们每个人感觉到的事实吗?我们不是经常看不到这些社会疾病能够有效治愈的希望吗?

我也不禁要提出疑问:即使对集权主义保持着十分警觉的人,在如今的社会土壤下,真的能够抵挡住它那巨大的魅力吗?

【读后手记】

抓住电影中文格尔、卡罗和莫娜三个人物的言行,概括他们的思想行动逻辑,既回顾介绍了有关电影情节,又点出问题的实质 ,在此基础上,结尾段表达自己的沉重思考 .这样'观'与'感'有机结合,成为一体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二)首先介绍下电影梗概。

电影由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德国某高中一次为期一周的关于'独裁政府'实践课。然而,练习班逐渐失去控制,最终以一死一伤结束。实习教师被捕了。

勒纳老师利用的“无政府主义”课程被学校的老教师抢了,但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剩下的“独裁政府”。勒纳参加了大学里的无政府主义游行,他没有懒洋洋地应付这项任务,而是精心准备让他的班级充分体验独裁政府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悲剧的结局是一种不可接受的成功教育。

独裁政府都含蓄地反映了当年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我们不妨先了解法西斯的含义,以便更好地了解电影中的行为。

先从集权主讲起。进入二十世纪,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进入集权主义时期。只有国家才能有效地提供工业进步所需的普及教育。因此,国家扩大了在经济、教育、媒体、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权力和干预。

而法西斯主义国家就是这种集体化倾向的极端化发展。

法西斯主义集侵略性的国家主义与对民主制度的强烈反对于一身,呼吁充满灵感的统治者和精英阶层的统治。它值得注意的特点是:1)国家至上,个人以为国奉献为荣。

2) 种族主义,包括其自身强烈的优越感和强烈的排他性。3)伟大而遥远的'历史使命'4)言论控制

另外,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说到,>孤独感的民众是极权主义政府的基础。这也是关于电影相当重要的一点。

好,我们来看电影。

第一天,莱恩不允许他的学生再叫他莱恩,但他必须被尊称为文格尔先生。在这个班上,学生必须端坐,不要懒洋洋地躺在椅子上。他们说话前必须站起来。有学生挑战赖讷的权威,赖讷当场请他放弃这课程。文格尔先生说:

'纪律铸造力量!'

第二天,文格尔先生带领学生们做跨步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为学生们建立了假想的敌人,并加强了台阶练习,以骚扰在楼下教书的无聊的维兰。然后,就是换位:把原来的小团体分开,和好的和坏的坐在一起,互相帮助。

接着,他要求同学们以后穿制服:白衬衫和牛仔裤。文格尔先生:

'团结铸造力量!'

这个场景极像我们的>军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集体化让个人的特征消失。拆散小团体,孤立每个人,也就意味着个人的利益在群体中被抹杀,代之以集体的利益。

结果是,只剩下集体的利益。此时,法西斯主义的'国家主义'特征便暴露出来。

第三天,文格尔先生让大家投票选出了这团体的名称:「浪潮」。他要求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做出贡献。

于是,有人做了网页,有人设计党徽,有人自发印传单。下午,三个同学半开玩笑地要求几个小孩加入「浪潮」才准他们一起玩。当晚,很多人参与进来,把党徽散发到满城都是。

有一个学生还不顾生命危险,爬上高楼把党徽印在上面。

第四天,'浪潮'的党徒们通过采纳了一个见面礼手势。于是,开始有人不让不做这手势的人进校门。

这时,'种族主义'尽显无遗,浪潮通过一系列行为增强自己的优越感,同时极具排他性。

第五天,文格尔先生要求同学们把'浪潮'中的经验和体会写下来,反馈中多是赞扬。另外,一个同学开始发现控制不住自己,把反对'浪潮'的女朋友打到鼻出血。文格尔先生也和怀孕的妻子因'浪潮'的意义吵了起来,妻子离家出走。

当晚文格尔先生手机短讯通知,第二天召开集会。

第六天,文格尔先生进入集会,看到坐满了礼堂的「浪潮」党徒们。文格尔先生用国家落后于全球化浪潮,要让'浪潮'领导德国赶超世界。群众沸腾了,而且愤怒地要处置反对者。

最后文格尔先生变回莱纳,告诉了他们真相。'爱之最切'的蒂姆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在射杀一个同伴后吞弹自杀。

这一过程展现了'伟大理想'与言论控制,统治者用让人沸腾的伟大理想激励群众,让群体保持团结,并对传媒进行控制,防止反对言论的传播。浪潮者们到处散发自己的图标,却强制收回反对者的宣传单,甚至用暴力应对反对者。

如上,电影中的独裁主义大概如此,一个群体对个人施暴的典型。接下来我们看看个人部分。

阿伦特说孤独是极权主义的基础。电影与阿伦特的观点交相呼应。所有人不同程度地具有孤独感。

电影一开头的聚会上,导演就借同学之口说出了这点。我们处于平庸而堕落的年代,没有一个让人振奋的目标让大家走在一起。用碌碌无为来概括当代人的一生再合适不过。

孤独之最是蒂姆,双亲离异,朋友绝少,当有一个无差别的集体向他张开双臂时,他自然义无反顾地热爱这个集体,不惜为之牺牲,不幸的是,这个集体走向的是黑暗。

然而我们虽不是蒂姆这样的极端,心中的孤独和对现实的苦闷却足够被相同的美梦吸引而狂热地追随。

我想这是最危险的地方。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今天,个人孤独无法避免;大约百年前,现代主义哲学的开辟者们无不认为时代精神的堕落,而现在,情况仍是如此。

当然这样的集体的确有一定程度的好处,学校表扬莱纳的课效果很好,学生的确空前团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空前勤奋主动。

不过,在错误的路上,这些好品质只会让自己加速跌入黑暗罢了。

(三):、'浪潮'之思

高一(10)班方志轩

法西斯,也就是一种极端形式的集权主义。它的恐怖早在世人面前展现——这从'二战'中德意日的凶残暴行便可看出。

这样的一头怪兽会再次降临在这个世上吗?

在今天之前,我肯定会对提这个问题的人摆出嘲笑的姿态说:'怎么可能呢?你真是够傻的。

'可今天看的《浪潮》这部电影,却彻底推翻我之前的想法, 原来在大部分人的内心深处,都潜伏着这只小怪兽,只要给它足够的养料,它便会长大且占据这个人的灵魂 .

《浪潮》是一部德国电影,电影中一共有三条线,分别是文格尔先生与马尔科的醒悟、莫娜与卜罗的反抗和蒂姆的狂热。

文格尔先生与马尔科的醒悟过程是坎坷的,都是一些突发的过火的事件所造成的。刚开始,文格尔先生因为自己的建立'浪潮'组织的新尝试而沾沾自喜,因为他从一个被抢课的失败者成了一个学生崇拜、学校领导看好的成功者,在享受了'领袖'的待遇之后,他的内心开始了向独裁主义的靠近。不过,爱人的离去与水球比赛斗殴事件让他回到了正轨上,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最后因'浪潮'的过火而被警察带走。

马尔科先是热衷于'浪潮',但后来因受其影响改变了心境而打了女友,让他后怕并醒悟了过来。从他们两个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法西斯主义的坏处,对待这种魔鬼,我们一定要除之!

莫娜从一开始就是个反抗者,她一直都勇敢的对文格尔先生的'独裁'行动提出反对意见。与莫娜稍有不同的是卡罗,她也响应了前期的'浪潮',但'浪潮'的独裁主义暴露出来后,她选择了退出并且连男友马尔科也不理睬了。她与莫娜看见了'浪潮'的疯狂且预感到了危险,便勇敢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制造了水球事件,让一部分人醒悟。

他们代表的是坚持正义、自由主义的勇士,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我们应向他们学习。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69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