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

与变速直线运动教案优选5篇

与变速直线运动教案优选5篇

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与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篇1

高中物理引入极限思想的出发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上一章教材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本节介绍v-t图线下面四边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又一次应用了极限思想.当然,我们只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极限思想,并不要求会计算极限.按教材这样的方式来接受极限思想,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不会有太多困难的.学生学习极限时的困难不在于它的思想,而在于它的运算和严格的证明,而这些,在教材中并不出现.教材的宗旨仅仅是“渗透”这样的思想.在导出位移公式的教学中,利用实验探究中所得到的一条纸带上时间与速度的记录,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如何求出小车的位移,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启发、引导学生具体、深入地分析,肯定学生正确的想法,弄清楚错误的原因.本节应注重数、形结合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探究式、讨论式进行授课.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1.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适者生存”是自然界中基本的法则之一,猎豹要生存必须获得足够的食物,猎豹的食物来源中,羚羊是不可缺少的.假设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50 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 m/s,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60 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 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4.0 s.设猎豹在某次寻找食物时,距离羚羊30 m时开始攻击,羚羊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才开始逃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猎豹能否成功捕获羚羊?

1962年11月,赫赫有名的“子爵号”飞机正在美国马里兰州伊利奥特市上空平稳地飞行,突然一声巨响,飞机从高空栽了下来,事后发现酿成这场空中悲剧的罪魁祸首竟是一只在空中慢慢翱翔的天鹅.

在我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1991年10月6日,海南海口市乐东机场,海军航空兵的一架“014号”飞机刚腾空而起,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机体猛然一颤,飞行员发现左前三角挡风玻璃完全破碎,令人庆幸的是,飞行员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娴熟的技术终于使飞机降落在跑道上,追究原因还是一只迎面飞来的小鸟.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与经常栖息在机场附近的飞鸟相撞而导致“机毁鸟亡”.小鸟为何能把飞机撞毁呢?学习了本节知识,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前面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其关系式为v=v0+at.在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我们分别运用了不同方法来进行.我们知道,描述运动的物理量还有位移,那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又将采用什么方法来探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呢?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v-t.

说明:取运动的初始时刻物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样,物体在时刻t的位移等于这时的坐标x,从开始到t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

教师设疑:同学们在坐标纸上作出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猜想一下,能否在v-t图象中表示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呢?学生作图并思考讨论.

1.作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2.由图象可看出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

3.探究发现,从0——t时间内,图线与t轴所夹图形为矩形,其面积为v-t.

4.结论: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象中一块矩形的面积,如图2-3-1.

点评:1.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2.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把物理规律和数学图象相结合的能力.

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用v-t图象中所夹的面积来表示的方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在v-t图象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教师启发引导,进一步提出问题,但不进行回答.

问题: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它的v-t图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

通过该问题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和探究问题、大胆猜想的能力.

学生针对问题思考,并阅读“思考与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各自见解.

结论:学生A的计算中,时间间隔越小,计算出的误差就越小,越接近真实值.

点评:培养用微元法的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看法的勇气.

说明:这种分析方法是把过程先微分后再累加(积分)的定积分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比如:一条直线可看作由一个个的点子组成,一条曲线可看作由一条条的小线段组成.

教师活动:(投影)提出问题:我们掌握了这种定积分分析问题的思想,下面同学们在坐标纸上作初速度为v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分析一下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是不是也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呢?

学生作出v-t图象,自我思考解答,分组讨论.

讨论交流:1.把每一小段Δt内的运动看作匀速运动,则各矩形面积等于各段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从图2-3-2看出,矩形面积之和小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

2.时间段Δt越小,各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和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之间的差值就越小.如图2-3-3.

3.当Δt→0时,各矩形面积之和趋近于v-t图象下面的面积.

4.如果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得非常非常细,很多很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能准确代表物体的位移了,位移的大小等于如图2-3-4所示的梯形的面积.

根据同学们的结论利用课本图2.3-2(丁图)能否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点评: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图象和物理知识推导物理规律的能力.

做一做: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图象表示,这种图象叫做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象.运用初中数学中学到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知识,你能画出匀变速直线运动x=v0t+ at2的x-t图象吗?(v0、a是常数)

学生在坐标纸上作x-t图象.

点评: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在物理中,体会物理与数学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作关系式图象的处理技巧.

(投影)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一位同学问:“我们研究的是直线运动,为什么画出来的x-t图象不是直线?”你应该怎样向他解释?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位移图象描述的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而直线运动是实际运动.

若一质点初速度为v0=0,则以上两式变式如何?

(1)1 s末、2 s末、3 s末……n s末的速度之比为多少?

(2)1 s内、2 s内、3 s内……n s内的位移之比为多少?

(3)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n s内的位移之比为多少?

(4)第1个x,第2个x,第3个x……第n个x相邻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多少?

点评:通过该问题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由v=at知,v∝t,故1 s末、2 s末、3 s末……n 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

(2)由x= at2知x∝t2,故1 s内、2 s内、3 s内……n 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n2

(3)第1 s内位移为x1= a,第2 s内位移为x2= a(22-12),第3 s内位移为x3= a(32-22),第n s内位移为xn= a[n2-(n-1)2]

故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n秒内位移之比为:1∶3∶5∶…∶(2n-1).

(4)由x= at2知t∝ ,故x,2x,3x,…nx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 ∶ ∶…∶ .

第1个x,t1= ;第2个x,t2= ;第3个x,t3= ……第n个x,tn= ,故第1个x,第2个x,第3个x……第n个x相邻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1∶( -1)∶( - )∶…∶( - )

引导学生由v=v0+at,x=v0t+ at2两个公式导出两个重要推论,再利用两个推论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是否是恒量?若不是,写出之间的关系;若是,恒量是多少?

Δx=xn+1-xn=aT2(即aT2为恒量).

展示论点: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 = +

所以 = .

例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用多个公式描述,因而选择不同的公式,所对应的解法也不同.如:

解法一:基本公式法: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2-3-6所示,因题目中只涉及位移与时间,故选择位移公式:

将x1=24 m、x2=64 m,代入上式解得:

a=2.5 m/s2,vA=1 m/s.

= = = m/s=11 m/s.

a= = m/s2=2.5 m/s2.

解得 =1 m/s.

说明:1.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一般均有多种解法,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可以熟练地掌握运动学规律,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2.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公式Δx=at2求解.

一个滑雪的人,从85 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 m/s,末速度是5.0 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滑雪人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求.已知量为初速度v0、末速度vt和位移x,待求量是时间t,此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解法一:利用公式vt=v0+at和x=v0t+ at2求解,

由公式vt=v0+at得,at=vt-v0,代入x=v0t+ at2有,

t= = s=25 s.

关于刹车时的误解问题:

例2 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 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 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分析:车做减速运动,是否运动了10 s,这是本题必须考虑的.

初速度v0=15 m/s,a=-2 m/s2,设刹车时间为t0,则0=v0+at.

得:t= = s=7.5 s,即车运动7.5 s会停下,在后2.5 s内,车停止不动.

解析:设车实际运动时间为t,vt=0,a=-2 m/s2,由v=v0+at知t=7.5 s.

故x=v0t+ at2=56.25 m.

如图2-3-7所示,物体由高度相同、路径不同的光滑斜面静止下滑,物体通过两条路径的长度相等,通过C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问物体沿哪一路径先到达最低点?

合作交流:物体由A→B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v1;物体由A→C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比AB段的加速度大,由C→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等于AC段的末速度大小,加速度比AB段的加速度小,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也为v1(以后会学到),用计算的方法较为烦琐,现画出函数图象进行求解.

根据上述运动过程,画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2-3-8所示,我们获得一个新的信息,根据通过的位移相等知道两条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相等,所以沿A→C→D路径滑下用的时间较短,故先到达最低点.

提示:用v-t图象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图线的斜率、与t轴所夹面积的物理意义.(注意此例中纵轴表示的是速率)

“适者生存”是自然界中基本的法则之一,猎豹要生存必须获得足够的食物,猎豹的食物来源中,羚羊是不可缺少的.假设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50 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 m/s,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60 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 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4.0 s.设猎豹在某次寻找食物时,距离羚羊30 m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才开始逃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问猎豹能否成功捕获羚羊?(情景导入问题)

由以上二式可得:a1= =6.25 m/s2,同理可得出猎豹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a2= = =7.5 m/s2.羚羊加速过程经历的时间t1= =4 s.猎豹加速过程经历的时间t2= =4 s.

如果猎豹能够成功捕获羚羊,则猎豹必须在减速前追到羚羊,在此过程中猎豹的位移为:x2=x2+v2t=(60+30×4) m=180 m,羚羊在猎豹减速前的位移为:x1=x1+v1t′=(50+25×3) m=125 m,因为x2-x1=(180-125) m=55 m>30 m,所以猎豹能够成功捕获羚羊.

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 at2的推导,并学习了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利用公式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矢量性问题.一般情况下,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a与v0方向相同时,a为正值,公式即反映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当a与v0方向相反时,a为负值,公式反映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代入公式求解时,与正方向相同的代入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应代入负值.

1.教材第40页“问题与练习”第1、2题.

2.利用课余时间实际操作教材第40页“做一做”的内容.

与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例题的讨论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及 。

2、了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3、进一步体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例题1自然的引出推论公式,即位移和速度关系 ,通过思考与讨论对两个基本公式和推论公式做了小结,启发学生总结一般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涉及到五个物理量,由于只有两个独立的方程式,因此只有在已知其中三个量的情况下,才能求解其余两个未知量,引导同学思考和总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教材通过例题2,实际上给出了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特点 ,强调由两个基本公式入手推导出有用的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运动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法建议

通过例题或练习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画出运动过程草图,动手推导公式,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总结,配合适当的课件,加强学生的认识. 在推导位移公式时直接给出的,在这里应向学生说明,实质上它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的推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推论公式的得出及应用.

教学难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主要设计:

一、例题1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条件, ,a,s,待求量 .

2、请同学分析解题思路,可以鼓励学生以不同方法求解,如先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 等.

3、教师启发:上面的解法,用到两个基本公式,有两个未知量t和 ,而本题不要求求出时间t,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可以启发学生两个基本公式的 消去,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4、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到 ,即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并且思考:什么条件下用这个公式更方便?

5、用得到的推论解例题

二、思考与讨论的处理

1、 三个公式中共包括几个物理量?各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更方便?

2、用三个公式解题时,至少已知几个物理量?为什么?[(知三求二)因为三个公式中只有(1)(2)两个是基本公式,是独立的方程,(3)为推论公式,所以最多只能求解两个未知量]

3、如果物体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个公式是怎样的?请同学自己写出:

三、例题2的处理

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题,标出已知量 、待求量为 .

2、放手让同学去解:可能有的同学用公式(3)和(1)联立先解出a再求出t;也可能有的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 ,利用 求得结果;都应给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学受例1的启发,发现本题没让求加速度a,想到用基本公式(1)(2)联立消去a,得到 .

3、得到 后,告诉学生,把它与 对比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也可以当作一个推论公式应用,此公式也可由 ,将位移公式代入.利用 求得.(请同学自己推证一下)

4、用 或 解例2.

四、讨论典型例题(见后)

五、讨论教材练习七第(5)题.

1、请同学根据提示,自己证明.

2、展示课件,下载: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见媒体资料)

3、根据课件,展开讨论:

(1)1秒末,2秒末,3秒末速度比等于什么?

(2)1秒内,2秒内,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3)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位移之比等于什么?

(4)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平均速度之比等于什么?

(5)第1个1米,第2个1米,第3个1米内所用时间之比等于什么?

探究活动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请你想办法测出自行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及加速度,需要什么测量仪器?如何测量?如何计算?实际做一做.

如何提高做物理作业的效率

(1)课后作业的目的要明确:巩固课堂所学,进一步巩固考点。

很多学生做作业就特别被动,就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有一些题做错了,错因是什么?也不认真分析答案,更不用说与课题笔记做个对照了。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本身是一个复习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知识的过程,两者并没有割裂开,也不应该割裂开;两者是统一的,都是消化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

另外,课堂笔记中的一些口头作业也应该看看,比如老师课堂上让我们总结下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等等。有时候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觉得听了一遍就认为掌握了,可在考试中考题略作变形,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课堂上老师讲过的题没有搞扎实,所以我说同学们要耐得住寂寞,把笔记认真看看,多看几遍,即使你觉得很无聊;不过对你的学习确实是有帮助的。

(2)平时做作业给自己限定时间,提高解题速度。

很多学生做题慢,平时做作业不着急,本来这道题五分钟就能做完,总习惯做十分钟,这样的不良习惯,一旦养成,考场上想提高解题速度都难。

提高解题速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计算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要抓起来。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特别是综合的解答题,最终都是要用数学知识(列方程组)来求解,计算错误扣分很严重,同学们必须强化数学计算能力,把常用到的数学知识做个归纳。比如,方程组的求解运算、公式的推导、等差数列、三角函数、求最大值等都要在课下最好下点功夫整理。

(3)注意前面知识点的复习。

物理考题非常综合,一道考题可能考到很多知识点,同学们都应该认可高中物理题的这个特点。比如,我们学到磁场这部分的时候,还是要借助于力学中圆周运动、功和能等知识点来分析。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磁场或电磁感应,就是因为前面的力学部分内容全部都忘掉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做作业前把前面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特别是自己前期没学明白的地方好好巩固下。利用课外琐碎的时间去复习这些知识点,养成经常复习、经常查漏补缺的好习惯。

(4)课下做作业有问题就要多与周围小伙伴们交流。

其实学生们之间相互提问、交流、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未必比老师讲课差。课下做作业时同学们遇到不懂的物理问题,多去问问他人,有时一道难题大家都不会做,可讨论着讨论着,大家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很有可能思路就有了。这种学习模式一点都不压抑,都非常主动,效果很好。

很多同学喜欢科比、梅西这些运动明星,可是他们在赛场外的努力,你又知道多少呢?之所以发挥好,是因为台下的十年功夫,没有谁能随随便便的成功!他们是我们的偶像,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与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篇3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即速度(v)的变化量与对应时间(t)的变化量之比保持不变(加速度不变),这样的运动是变速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这里包括大小方向,而不是速度相等.?

2.从速度一时间图象上来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o at,t时刻的末速度v是在初速度v0的基础上,加上速度变化量△v=at得到.?

3.对这个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但不能说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a决定于△v?和△t?的比值.?

4.a=△v/△t?而不是a=v/t?,?a=△v/△t?=(vt-v0)/△t即v=vo at,要明确各状态的速度,不能混淆.?

5.公式中v、vo、a都是矢量,必须注意其方向.

数学公式能简洁地描述自然规律,图象则能直观地描述自然规律.利用数学公式或图象,可以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例如,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或v-t图象,可以求出速度,时间或加速度等.用数学公式或图象描述物理规律通常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合理外推,不能任意外推.

与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篇4

速度与时间关系新海高级中学  贺玉生课标要求【知识和技能】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2.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3、学会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过程和方法】1.类比位移一时间图象,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2.运用数学工具(图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中重视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作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t/sv/(m・s-1)0t1t2t3v3v2v1v0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区别教学方法类比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瞬时速度是不变的,它的v-t图象是一条直线。二、新课教学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图象:一位同学在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画出的v-t图象是一倾斜直线,如图,我们无论是取t1到t2这段时间,还是取t3到t4这段时间,每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相同的,即相等时间里速度变化量相同。(v2-v1)/ (t2-t1)= (v2-v1)/ (t2-t1)=Δv/Δt=a因此,小车的加速度不变。(2)   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3)   特点:                     i.              v-t图象是一倾斜直线,可求得加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ii.              加速度不变(大小和方向);              iii.              速度均匀变化。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①     速度公式的推导:Δt=t-0,Δv=v-v0,由a=Δv/Δt 得② v=v0+at注意:v0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t=0时刻的速度)a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at可以理解为速度变化量。v表示物体运动了时间t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上式可写成v=at。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s末,2s末,3s末、…n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的直线运动(请同学们想一想,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形状)注意:常见的变速直线运动,不是严格意义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对于炮弹在炮筒里的运t/sv/(m・s-1)0甲乙422动,自由下落的物体等可近似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例1:如图,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图象,请回答:(1)质点甲、乙各做什么运动?(2)分别求出甲、乙两质点的加速度。   例2:汽车以4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   例3: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图,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汽车在3s末的速度是多少? 常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说一说:有关“变加速度运动”讨论。三、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四、作业教后记

与变速直线运动教案 篇5

?2.(大连高一检测)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已知在某段时间内这辆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在这段时间内,该汽车( )

?3.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v=kt.其中k=0.3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D 解析:运动快慢相同是指速度不变,故选项A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的运动,若时间不相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故选项B错误;vt图像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其他图像中不一定是直线,故选项C错误,D正确.

? 2.C 解析: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一定是加速运动.因为不能判断加速度大小是否恒定,所以不能确定汽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A、B、D错误,C正确.

2? 3.C 解析:因为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3 m/s,质点速度变

?4.星级快车出站时能在150 s内匀加速到180 km/h,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 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列车减速时,若运用v=v0+at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 m/s2

?5.,歼31隐身战机在某机场进行了首次热身飞行表演.设该战机的速度达到98 m/s时即可升空,假定战机从静止开始以3.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战机从开动到起飞需滑行多长时间?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vt图像是( )

? 4.C 解析:列车的加速度大小a=第一文库网== m/s,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a'=-m/s,选项22

A、B正确;列车减速时,vt图像中图线依然在时间轴t轴的上方,选项C错误,由v=at可得v=×60 m/s=20 m/s.选项D正确.

2? 5.解析:战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战机的初速度v0=0,末速度v=98 m/s,加速度a=3.5 m/s.

由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得战机从开动到起飞滑行的时间为t== s=28 s.

? 6.A 解析: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后,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物体开始反向做加速运动.选项A正确.

?7.某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8.(多选)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火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A 解析: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若y表示位移,因斜率有正有负,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选项A正确,C错误,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正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若y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变化,说明物体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选项B错误;因加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故物体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

? 8.AC 解析:由图像可知,0~tA和tA~tB时间内火箭向上加速,tB~tC时间内向上减速,选项A正确;整个过程中火箭一直向上运动,在tC时刻到达最高点,选项B错误;根据图像,火箭在tB时刻的速度最大,选项C正确;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AB段的加速度比OA段的加速度大,选项D错误.

?9.(探索性)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0.在某品牌汽车4S店,一顾客正在测试汽车的加速和减速性能.某段时间内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汽车以0.6 m/s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刹车,则10 s后和20 s后速度各减为多少?

?11.(探索性)A、B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 9.C 解析:A、B两物体都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前4 s内,A、B两物体的位移不同,xA

22? 10.解析: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1=0.6 m/s,a2=-0.6 m/s

由速度公式得加速10 s后的'速度v1=v0+a1t1=10 m/s+0.6×10 m/s=16 m/s

从开始刹车至汽车停下所需时间t== s≈16.7 s,t2t,故刹车20 s后汽车速度为零.

? 11.解析:(1)A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

22 m/s=1 m/s,方向沿规定的正方22向;B物体前4 s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后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a2= m/s =-2 m/s,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两图像交点表示在该时刻A、B速度相等.

(3)1 s末A物体的速度为3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的速度为6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4)6 s末A物体的速度为8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的速度为-4 m/s,负号表示和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见解析

(1)A、B各做什么运动?求其加速度.

(2)两图线交点的意义.

(3)求1 s末A、B的速度.

(4)求6 s末A、B的速度.

?12.(挑战性)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时,交通灯变为绿灯,司机立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的速度共用了12 s.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

? 12.解析:(1)卡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其运动简图如图所示.设卡车从A点开始减速,则vA=10 m/s,用t1时间到达B点,从B点又开始加速经过时间t2到达C点.则

vB=2 m/s,vC=10 m/s,且t2=

t1+t2=12 s.

可得t1=8 s,t2=4 s,

22a1=-1 m/s,a2=2 m/s.

10 s末的速度为v2=vB+a2t=2 m/s+2×2 m/s=6 m/s.

22答案:(1)-1 m/s 2 m/s (2)8 m/s 6 m/s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0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