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五年级音乐教案 >

五年级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

今天,趣祝福编辑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五年级音乐教案”的精彩文章。作为老师,每个人都必须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因此,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地编写每个教案课件,确保在其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2023高三学习计划(系列八篇)

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本次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九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本课1课时,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歌曲《木鼓歌》。

《木鼓歌》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歌曲《木鼓歌》表现了佤族人民欢乐歌舞的场面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歌曲运用了很多重复的手法,衬词的使用也增添了佤族民歌特有的味道。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天性的歌声演唱《木鼓歌》,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技能目标: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感受、听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歌曲、合作学习的愉快。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天性的歌声演唱《木鼓歌》,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人合作的能力。

四.说教法

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讨论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音乐教学特点注重运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歌曲内容中去,我用观看课本上的插图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欢快。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观看插图让学生感知佤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在学会唱歌曲后,我通过学生用打击乐器、自编律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运用讨论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五.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如何学习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生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全组学生共同讨论。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可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本课中这种方法我主要用在学生打击乐器和律动上。

六、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合作学习体验创新、拓展延伸、。

七、教学反思:通过为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和简单的舞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了他们积极探索,逐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第四课歌曲,在80年代台湾掀起的校园民谣中,成为深受大家喜欢的歌曲之一。本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熟悉。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第二部分是歌曲高潮所在。歌曲蕴涵着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感受音乐,感受亲情

2、说教学目标

本课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认识校园民谣、了解作者叶佳修、能演唱这首歌,做打击乐伴奏,做律动

(2)过程和方法: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用歌声表达出作者对澎湖湾的怀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浓浓的亲情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流露;一些节奏在演唱中很难把握,所以难点定为切分节奏的解决。

4、教材分析:

本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作曲家——叶佳修所创作的一首民谣歌曲,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

5、说教学方法

这是一节综合课,运用模唱、教唱、示范、表演等方法来执教

二、学情分析:

歌曲是首叙事性歌曲,朴实感人,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意图,并且歌曲旋律性强,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正好抓住了高段学生的演唱心理,能充分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三、教法设想:

(1)、强化节奏朗读,以读促解,感受温情

音乐新课标以审美为中心,而美的感受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所以,歌曲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通过晚风、白浪、沙滩、椰林、斜阳、脚印、薄暮、夕阳余辉、外婆的拐杖创设了一幅夕阳晚归、温馨浪漫的人物风景图,只有去朗读,去演唱、去表演才能进入角色,才能有深刻的感悟。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标要求在音乐课的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形体动作、节奏和旋律的创编,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所以在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时要和学生有所交流,解决疑问,在音乐节奏巩固和训练时,倡导学生自主的表现能力!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扩展。情景交融,对所学歌曲的认识就有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容易使学生进入音乐,引起共鸣。

四、教学过程:

分为导入、学习新歌、巩固学习、拓展四个部分

1、导入

播放《兰花草》,老师带学生一起演唱,目的是为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题材,同时也是为了创设气氛。然后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这首歌曲的题材,引出校园民谣,出示课件解释校园民谣,由校园民谣来认识其开山鼻祖台湾音乐人——叶佳修,去了解他的音乐作品《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爸爸的草鞋》《赤足走在田埂上》还可以介绍其他校园民谣如《童年》、《踏浪》、《同桌的你》等等

[设计理念: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扩展学生视野]

2、学习歌曲

本部分分初听歌曲、学习第一段、第二段、整体学习四个部分

首先初听歌曲,思考三个问题:1.歌曲是几拍子的?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3.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听歌曲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最后做小结:歌曲表达了对澎湖湾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学习歌曲第一段,老师有感情的一句一句演唱,把每一句的歌词意境表达清楚,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然后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目的是解决切分节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教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最后老师做小结:第一乐段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欢快,富有动感。使人们联想到在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个个脚印的生动场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的时候,结合幻灯片,边看边听,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一二乐段的不同点。(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然后跟钢琴演唱,解决重点句子。

最后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学生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为歌曲演唱创设意境,能恰倒好处的作到感情的释放

[设计理念: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3、为歌曲配伴奏

为了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我们还可以加上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可以老师钢琴,学生配打击乐;也可以老师用乐器伴奏,学生尝试弹奏钢琴配合;整个歌曲的打击乐合奏。(老师弹奏,学生打击乐伴奏,大部分学生演唱并拍节奏);也可以让管乐特长生为大家演奏,目的就是演唱好歌曲,巩固节奏训练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4、拓展

欣赏一首同样由叶佳修创作的民谣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听着音乐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3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第一课时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欣赏歌曲《天堂》。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一、下面我将从说整体构思与教学内容、说学法教法、说教学流程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根据我对教材的研读与理解以及学情分析,我为本课教学制定了明确、具体,符合《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能在听、看、唱、动、想、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草原音乐的风格和草原人民质朴、执着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热爱草原、关注草原、爱护草原;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优美、深情地歌声准确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意境,并能设计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3、创造性思维训练及个性发展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创的独特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任务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能用口风琴吹奏简单的乐曲,利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学习新歌,为达成本课知识和技能目标起到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歌曲,为突破本课难点奠定基础。

(三)教材简析

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为一段体,运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第一、二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音域不宽只有六度,加上旋律多次重复,很适合小学高年级学唱。在天山脚下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场,牧民一哈萨克为多,因此歌中赞美为“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四)(重点难点)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心理特征,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唱歌曲和欣赏《天堂》感受音乐草原音乐的风格和草原人民质朴、执着的性格、特点。

难点是:能用优美、深情地歌声表现歌曲意境。

二、说学法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始终贯穿了学生自主、多方互动、教师引领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之动脑、动口、动手、动情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师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给予学生很多展示机会,为学生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学习,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我在选择教法时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聆听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歌曲的意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体验草原音乐的'风格和草原人民质朴、执着的性格。另外我充分运用了讲授法,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次我还采用了视唱法、视奏法、练习法、发现法、新旧知识结合法、师生接龙游戏法、创编法、律动法、愉快教学法等。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体验音乐、学习音乐。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下面具体谈谈我的教学流程设计:

音乐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拓展活动四部分组成。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为达到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师生随乐曲《赛马》做律动进教室。

(设计意图是为歌曲教学进行热身,营造轻松、活跃地课堂氛围。)

二、情景导入新课(4~5分钟)

(一)、欣赏歌曲《天堂》

用谈话的方式提问: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音乐歌名是什么?是谁演唱的?

生:《天堂》,腾格尔。

(二)、让学生演唱自己熟悉有关草原的歌曲,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草原的图片

(目的是: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及风格、特点)

(三)、用师生对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三、新课教学(25分钟)

(一)、学生聆听音乐《美丽的夏牧场》,思考问题:歌曲情绪怎么样?速度又是怎样的?

学生听后畅谈视听的感受;

(设计意图是教师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音乐。)

(二)第二次聆听音乐。

让学生听后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

(这个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结构,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三)、学唱歌曲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共设计了八个活动,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知识技能目标)

1、一个活动全体学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体验旋律变化

2、学生用学习小卡画旋律线

3、学生练习用口风琴吹奏曲谱。

4、学生跟随老师的琴声轻唱曲谱2遍。(师重点指导第三乐句的第一、二小节;生边学习、师边用动作和谈话的方式引领学生用优美、深情的声音练唱)

5、学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女生读第一段歌词,男生读第二段歌词)

6、学生看课本上歌谱自学歌词

7、师生合作接龙演唱歌词;

8、检测学习情况。请1、2组演唱,3、4组作评价,指出不足全体练唱一次。

(四)、在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教师引领,多方互动的教学策略,从而突破本课难点,达成情感态度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的表达草原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选一个小组跟音乐伴奏展示讨论的结果,其它小组作评价。

(3)检测学习情况。全体同学跟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预留1~2分钟时间,老师用优美的舞姿表演《美丽的夏牧场》,引导学生用优美、深情地歌声表现歌曲意境。)

(4)同桌讨论想一想,除了齐唱以外,还可以设计其它的什么演唱形式呢?

(这样做的目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5)欣赏同名合唱歌曲,体验齐唱与合唱的不同效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活动(7分钟)

(一)、(1)再次欣赏歌曲《天堂》片段,生谈歌曲《天堂》与本节课所学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联系;

(2)并思考:(从歌词和音调两方面考虑)。歌曲《天堂》具有哪个民族的特点?

(3)配乐朗读歌词

(二)、第三次边聆听边哼唱歌曲《天堂》后,四人小组讨论:从(力度、音区、速度、节奏)考虑。歌曲分为几部分?歌曲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意图:更深入感受音乐意境,扩展音乐视野)

3、全体同学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伴奏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随音乐表演。

(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五、小结(1分钟)

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2个以上有关草原的音乐作品。最后在《天堂》优美、深情地音乐声中结束音乐课。

(意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做到首尾呼应,完整结束音乐课)

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北京喜讯到边寨》首先:

说教材:

《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西部风情”中的教学内容,这首管弦乐合奏是本章的欣赏曲目,展现的是一幅北京喜讯传到边寨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载歌载舞的欢乐、热闹场景。

说理念:

欣赏优秀的管弦乐合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大纲》要求,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扩大音乐视野。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感受管弦乐合奏的表现特点,能够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力目标:能够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并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启发学生体会人们听闻喜讯之后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心情。

说教学重点:

通过听赏,感受乐曲中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说教学难点:

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说教法:

情景教学法;讲解法;欣赏法;启发式教学;分析对比法

说学法:

感知、理解、想象;听辨;综合

说教学过程:

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四个环节。

1.为乐曲命名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让学生听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以及展现的场景,并为乐曲命名,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板书课题,并播放多媒体课件《北京喜讯到边寨》

学生再次听赏,

听赏之后,我对乐曲创作的背景进行介绍:乐曲是由郑路、马洪业于之后乐曲创作的背景进行介绍1976年12月作曲的一首管弦乐曲,“喜讯”指的是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篡党夺权的阴谋,xxx。作曲家用苗族、彝族“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寨,各组人民载歌载舞、音乐的风格表现了万众欢腾的情景。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深受人民喜爱,已经成为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之一。

通过对乐曲背景的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首先,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仔细听辨音乐,在听辨的过程中找出各自不同的风格(重点听辨第三和第四主题)听辨之后,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很快找到乐曲多以135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3的音,我告诉学生: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再次听赏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在听到降3的时候举起右手,这样,便能很快分辨出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也达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分辨乐曲的结构这是本节的难点所在,因此,我把本环节分为三个小点来进行逐段欣赏、分辨。

A.引子与第一部分课程大纲要求,欣赏歌曲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因此,这部分,我鼓励学生在听赏的同时,找出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及模仿了什么声音?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场景?在引子部分听赏时,学生们很快找到领奏的乐器是圆号,两只圆号模仿了号角声,给我们展现了号角在深谷里的回音,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茂密丛林之中。部分以后,我分别弹奏三个乐段,学生逐段进行分辨,第一乐段在两小节强烈的舞蹈性节奏之后,乐队以很强的力度奏出热情奔放的旋律,使我们一下子就置身在万众欢腾的群舞场景之中,这里,我带动学生用拍手、跺脚的形式打出节奏。而第二乐段中,双簧管奏出了轻快活泼的旋律,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学生们在听赏和讨论的过程中,还找到乐段中出现了短笛、长笛、弦乐和铃鼓。

这时,我要求学生们拿出道具,分组进行模打节奏,体验情绪,带动了课堂气氛。进入第三乐段的分析,在第三乐段,小号起到了呼应式的模仿效果。我们一起跟琴演唱这段。分析完三段音乐之后,师生一起总结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热烈、欢快的。并分组带有感情地演唱引子与第一部分旋律旋律.

B.第二部分

继第一部分之后,先欣赏第二部分旋律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将乐曲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

之后,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找到第二部分旋律的乐谱,边看乐谱边听我弹奏,还可以轻声哼唱旋律,并想一想:这部分旋律中再次出现了什么?它与旋律A有什么区别?鼓励学生通过感知,在脑海里想象这段旋律所要表现的情景。

并自主发言:

旋律中再次出现了降3,这是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像是一位姑娘跳起了优美的舞,这是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相机找出几位同学用即兴舞蹈来展示。而旋律A像是众人在欢快的共舞,情绪很欢快。同时,分男女生演唱第二部分旋律与旋律

A(男生唱旋律A,女生唱第二部分旋律)

C.第三部分与尾声

师生一起听赏,然后,我弹奏乐曲,学生视唱乐段。在视唱过程中划出第三部分结构(由两个乐段和尾声构成)。并一起总结第三部分最明显的特点:再现了旋律A。并且将两段旋律进行对比:第三部分旋律较旋律A的情绪要欢快、激昂。我再启发学生说出这一部分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及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场景?由于之前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对部分乐器都比较熟悉了,所以,问题提出之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所有出现的乐器:小号奏出了粗犷、热情的旋律,与后面小提琴奏出的轻快、跳跃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一幅小伙子与姑娘对舞的场面。最后,完整地将乐曲听赏一遍,感受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全班再次分男女生进行即兴表演,在合作学习中将音乐升华。

4.拓展延伸

完整地欣赏乐曲之后,我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第二部分最好用舞蹈来表现。

其他部分可以用打击乐器或动作来表现。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讨论,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指导学生表演。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情境。

在课后,我建议同学们尝试着为乐曲创编舞蹈,为乐曲编写一份管弦乐合奏配器表。让学生在试着为乐曲创编舞蹈,为乐曲编写一份管弦乐合奏配器表。

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的热情。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5

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设计的一节网络音乐欣赏课。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十册《友谊》一课的第三课时,欣赏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和《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分析】

这是两首歌唱友谊的通俗歌曲,节奏通过大量的切分处理,与词紧密结合,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的储备上,我校学生已经了解了网络的初步知识及简单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欣赏两首声乐曲,了解作曲家郭峰及通俗歌曲的节奏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友谊的珍贵、爱与和平的美好。

【教学重点】

1、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指导学生利用预设的课程网站来获取音乐人—郭峰的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媒体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室、课程资源网站、网络题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友谊

(二)网络为媒,领悟友谊

(三)学生自评,巩固友谊

(四)教师总结,深化友谊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的网络音乐世界。

下面,我就着重说说第一、二、三环节中网络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感受友谊

“请同学们听着好听的歌曲进教室,做你最喜欢的动作,看谁最美!”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切换)

我利用课程网站中插入的视频进行教学导入,多彩的画面、清晰的声音,视听结合,学生很自然地就被欢快的音乐情境所包围 ,达到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主体加入学习的目的。

接着,“请学生双击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网址,打开课程网站,看着网络歌篇再来欣赏这首歌曲。”(切换)

这是带动画的GIF网络歌片,代替传统手绘的歌片,与视频歌曲同步播放,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任务驱动,了解作品

由于对通俗歌曲的喜爱,同学们也一定对 “流行音乐人”郭峰十分感兴趣。我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任务驱动法布置任务: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课程网站中搜集音乐人郭峰的相关资料。

(2)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复制粘贴到wrd文档中。

(3)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同桌交换学习心得。

指导学生借助课程网站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解决音乐欣赏中 “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 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切换)

这是我设计的“作者简介”栏目,同学们还可以通过这些链接上网浏览更多的信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三)学生自评,巩固友谊

依据授课内容,我在网站中设置了在线考试栏目。请同学们在题库中答题,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进行自评。

这是我设计的网络题库,由于条件所限我做了一张截图,还请评委老师见谅。

网络题库测评环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能在

练习中获得成功,建立了自信心。

【教学效果】

网络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欣赏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欣赏者,在网站中置入大量的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也让教师能更好的掌控进程。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又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愉快学习,大胆表现,默契合作,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信息技术整合达到了本节课有效教学的目标。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歌曲的情感主题。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建议,谢谢大家!

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一、说教材

1、本单元的名称叫《欢乐的村寨》,介绍了苗、彝等各个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感受民族歌舞,我选择的《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名歌,歌曲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而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为素材,抒发了巴塘人民对北京和祖国的热爱。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紧接着切分节奏都让人们感受到巴塘人民对北京首都的向往。

2、本课的目标我通过三个层面来判定: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少数民族藏族的音调风格和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初步了解巴塘与北京的背景和对北京首都对党对祖国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及起创作与想象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3)、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了解切分节奏,高音能够用感情演唱,掌握一定的发声方法,体验藏舞中最基本舞步:弦子和踢踏步。

3、教学重点:感受藏族音调风土人情,激发对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以及初步了解巴塘对祖国北京的热爱。

4、教学难点:切分节奏

二、说教法

由于少数民族的歌曲种类多,知识面广,歌曲风格各不相同,为能帮助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的音调风格及风土人情,我们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对汉族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让他们更好感受藏族民歌生活及风格,我制作了课件,学生视听结合,避免了枯燥的说课形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2、课的导入以情感人,没清的音乐枯燥无味,在课标的三个层面上分别指出音乐对人的审美教育,音乐对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整节课以情贯穿,让学生通过学唱、表演、舞蹈来抒发巴塘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节奏难点运用舞蹈化手段教学:把藏舞与音乐节奏相结合,让节奏更加形象化、简易化、兴趣化、舞蹈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即学习了藏族舞蹈,又完成了教学难点。

其次,课程整合、旋律模唱法、德育渗透法都融合一体,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1、自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如大胆放手,教师只有点拨引导,第一句高音学唱,教师引导情绪后让学生演唱,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很快完成难点。

2、积极探究法:教师提供开放有趣的音乐学习情景,我让学生给音乐起名,让学生模仿各民族的舞蹈动作。一方面培养了想象创造力,一方面让学生更加知道平时要注重对音乐舞蹈等各方面的观察及收集。

3、群体合作法:在学生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切分节奏难点解决中可发挥他们编创,让其互相帮助、启迪、促进,发挥群体力量,增强交往能力,共同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感受喜悦情绪

(1)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音乐,学生聆听,并感受情绪和气氛,说说你认为是什么场景?

(2)让学生给音乐起名

(3)教师引入歌名,并导入喜讯到边寨,到各地方、少数民族人民的喜悦心情。

延伸阅读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7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学生的反应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关于“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本页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小音乐家扬科。( 教师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1)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寄居:暂时住在他乡或别人家。

奏乐:演奏乐曲。

监工:旧称在工作地点监督工人或农民劳动的人,也叫工头。

眼巴巴:急切地盼望或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没有办法。

抗拒:抵抗,拒绝。

惊恐:惊慌恐惧。

凄惨:凄凉悲惨。

处置:惩治,处理。

号叫:拖长声音大声叫喊。

短工:临时的雇工。

2.找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主要写扬科家生活贫穷,但他酷爱音乐,为了看一看地主的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

3.再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记下不懂的问题。

4.全班归并提出的问题。

(1)大伙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

(2)从扬科悲惨的命运中,你想到了什么?

(3)含义的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如: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地号叫。

(三)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这一段用打比方的方法,突出了扬科家境贫寒,生活无保障。

2.交流质疑中的第一个问题:

大伙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

(1)扬科对音乐爱得很深,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他觉得自然界的任何声音都是音乐,他都可以听出音乐的旋律。他常常听得出神,沉浸在自然界美妙的音乐之中。他虽然没受到过有关音乐方面的 教育,但他却有独特的音乐天赋。

体会扬科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时的心情,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欢乐的气氛。

(2)傍晚,收工了。扬科躺在河边尽情地听着大自然的乐声,但是,他还想听听真正的音乐,他终于在一个地方听到了真正的音乐,这个地方是哪儿呢?(乡村的旅店)

扬科在乡村旅店的墙角下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这真正的音乐,他心情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扬科终于听到了真正的音乐,他兴奋,激动。他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在扬科的眼里,万物都沉浸在小提琴欢乐柔和的乐曲声中,都和着小提琴那美妙的乐声在演奏。)

(3)扬科特别喜欢小提琴,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一把小提琴,他把小提琴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可见他多么爱小提琴啊!但他知道,他一无所有,他不可能得到一把小提琴,他只要能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就可以使他满意了。但就是这么一点点要求,也无法满足。有音乐天赋的扬科,就自己用树皮和马鬃做了一把小提琴,尽管那是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提琴,但他却爱不释手。

(4)扬科自己做了一把心爱的小提琴,但是他还要看看别的小提琴。这是为什么?扬科当时的心情如何?你从哪儿知道的?

多么想、很想、哪怕一次、眼巴巴、望了很久很久。

扬科开始躲在草堆后不敢动,在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的推动下,他偷偷地,非常小心地移动,终于来到提琴下。

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扬科那么害怕为什么还会进到食具间去摸琴弦呢?(因为他太爱小提琴,这种爱超过了怕;这种爱推动他不由自主地往前走;这种爱使他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小提琴。这就是无法抗拒的力量。)

3.他触动了琴弦,发生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谁能说一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理解课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

像夹一只小猫似的。

指导朗读,注意用怜悯的口气读出扬科可怜的样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

2.从故事中受到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育,认识黑暗社会的罪恶本质,激起对恶势力的憎恶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如此可爱的有天赋的小音乐家扬科,就因为想看一看真正的小提琴是什么样子,被管家一次又一次地毒打。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但他想的还是他酷爱的音乐,惟一陪伴他的仍旧是那把树皮做的小提琴。

(二)学习最后一段

1.师范读:这时的扬科又一次听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回忆前边扬科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

扬科在回忆,他在回忆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突出他酷爱音乐,酷爱生活,在河边做笛子,做小提琴,在旅店墙角下听音乐。

可是,他死了。就这样睁着眼睛死了。他还有什么没看够,还有什么问题没想通呢?

2.理解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地号叫一句。

3.指导朗读。

(三)解决质疑中的第二个问题

1.热爱音乐,又有音乐天赋的牧童扬科,最后并没有成为音乐家,他为了看一看,摸一摸小提琴却被打死了,为什么他的命运这么悲惨?

(1)旧社会剥削制度的罪恶;(2)在那种制度下,穷人只能被剥削、被奴役,没有受 教育,发展自己的权利;(3)穷人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即使有才能,也要被埋没。

2.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四)说话练习

假如小扬科来到我们身边,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发挥你的想象力,互相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读一读,背一背。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下来。

附: 板书设计

28 小音乐家扬科

生活贫困扬科悲惨死去

爱听音乐自做提琴看琴遭毒打

教案点评:

课前,布置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课上,让学生充分读书,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训练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达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被课文内容所感染,真正受到 教育。

探究活动

从懂事起到现在,同学们一定有过许许多多的爱好,爸爸妈妈也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各种爱好,不少同学也具有了一定的特长,比如:绘画、书法、摄影、唱歌、跳舞、乐器演奏、体育运动等等,说说周围的人们是如何对待你的这些爱好,是如何创造条件发展你的特长的。与扬科比一比,你有什么感受吗?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小音乐家扬科。(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1)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寄居:暂时住在他乡或别人家。

奏乐:演奏乐曲。

监工:旧称在工作地点监督工人或农民劳动的人,也叫工头。

眼巴巴:急切地盼望或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没有办法。

抗拒:抵抗,拒绝。

惊恐:惊慌恐惧。

凄惨:凄凉悲惨。

处置:惩治,处理。

号叫:拖长声音大声叫喊。

短工:临时的雇工。

2.找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主要写扬科家生活贫穷,但他酷爱音乐,为了看一看地主的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

3.再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记下不懂的问题。

4.全班归并提出的问题。

(1)大伙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

(2)从扬科悲惨的命运中,你想到了什么?

(3)含义的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如: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地号叫。

(三)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这一段用打比方的方法,突出了扬科家境贫寒,生活无保障。

2.交流质疑中的第一个问题:

大伙为什么称扬科为小音乐家?

(1)扬科对音乐爱得很深,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他觉得自然界的任何声音都是音乐,他都可以听出音乐的旋律。他常常听得出神,沉浸在自然界美妙的音乐之中。他虽然没受到过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但他却有独特的音乐天赋。

体会扬科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时的心情,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欢乐的气氛。

(2)傍晚,收工了。扬科躺在河边尽情地听着大自然的乐声,但是,他还想听听真正的音乐,他终于在一个地方听到了真正的音乐,这个地方是哪儿呢?(乡村的旅店)

扬科在乡村旅店的墙角下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这真正的音乐,他心情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扬科终于听到了真正的音乐,他兴奋,激动。他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在扬科的眼里,万物都沉浸在小提琴欢乐柔和的乐曲声中,都和着小提琴那美妙的乐声在演奏。)

(3)扬科特别喜欢小提琴,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一把小提琴,他把小提琴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可见他多么爱小提琴啊!但他知道,他一无所有,他不可能得到一把小提琴,他只要能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就可以使他满意了。但就是这么一点点要求,也无法满足。有音乐天赋的扬科,就自己用树皮和马鬃做了一把小提琴,尽管那是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提琴,但他却爱不释手。

(4)扬科自己做了一把心爱的小提琴,但是他还要看看别的小提琴。这是为什么?扬科当时的心情如何?你从哪儿知道的?

多么想、很想、哪怕一次、眼巴巴、望了很久很久。

扬科开始躲在草堆后不敢动,在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的推动下,他偷偷地,非常小心地移动,终于来到提琴下。

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扬科那么害怕为什么还会进到食具间去摸琴弦呢?(因为他太爱小提琴,这种爱超过了怕;这种爱推动他不由自主地往前走;这种爱使他情不自禁地摸了摸小提琴。这就是无法抗拒的力量。)

3.他触动了琴弦,发生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谁能说一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理解课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

像夹一只小猫似的。

指导朗读,注意用怜悯的口气读出扬科可怜的样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

2.从故事中受到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认识黑暗社会的罪恶本质,激起对恶势力的憎恶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如此可爱的有天赋的小音乐家扬科,就因为想看一看真正的小提琴是什么样子,被管家一次又一次地毒打。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但他想的还是他酷爱的音乐,惟一陪伴他的仍旧是那把树皮做的小提琴。

(二)学习最后一段

1.师范读:这时的扬科又一次听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回忆前边扬科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

扬科在回忆,他在回忆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启发学生进行想象,突出他酷爱音乐,酷爱生活,在河边做笛子,做小提琴,在旅店墙角下听音乐。

可是,他死了。就这样睁着眼睛死了。他还有什么没看够,还有什么问题没想通呢?

2.理解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头上不住地号叫一句。

3.指导朗读。

(三)解决质疑中的第二个问题

1.热爱音乐,又有音乐天赋的牧童扬科,最后并没有成为音乐家,他为了看一看,摸一摸小提琴却被打死了,为什么他的命运这么悲惨?

(1)旧社会剥削制度的罪恶;(2)在那种制度下,穷人只能被剥削、被奴役,没有受教育,发展自己的权利;(3)穷人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即使有才能,也要被埋没。

2.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四)说话练习

假如小扬科来到我们身边,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发挥你的想象力,互相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读一读,背一背。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下来。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能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

教学建议:

1.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年代距离久远。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上课伊始,老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本篇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便于学生对波兰19世纪的社会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2.本课的教学,可以采用自读自悟,相互交流的方法来进行。

首先,可以要求学生比较快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要求学生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的,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作者写扬科是围绕酷爱音乐和命运悲惨两个方面来写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应当由学生独立思考来归纳。

第二步,可以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想一想:围绕这两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的事例这个问题可以边读书边做不同的标记;也可以摘抄下来。课文在讲述这两方面内容时,事例并不是完全集中来写的,需要从全文中整理、提炼。感到有难度的同学,也可以由小组间合作学习来完成。

第三步,教师可将课文中描写小扬科酷爱音乐和命运悲惨的具体事例提炼出来,用教学投影或课件等教学手段出示。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理解课文中重要的语句,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情境做准备。

下列内容可供参考:

(1)扬科对音乐是极为敏感的。

①他对音乐极为敏感,具有卓越的天赋才能。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凡

是乡村里能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田野里的小虫,果园里的麻雀;青蛙、啄木鸟、甲虫,甚至风吹木杈在他的耳中都是美妙的音乐。因此,大伙儿叫他小音乐家。

②他对音乐痴迷的追求。

他到树林里采野果,为倾听大自然之声,常常是一个野果也没采到。堆草料时,听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而入神,因而被监工狠狠地抽打。春天来了,他常常跑到河边去做笛子;傍晚,又静静躺在河边听虫鸣;他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尽管声音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可是扬科还一天到晚拉着;为了能听到乡村旅店里传出的脚踏地板的声音、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的轻欢乐曲以及大提琴应和着的低沉的调子,他常常悄悄地躲在墙角下静听着。

(2)小扬科的命运是十分悲惨的。

①小扬科出身低贱。母亲是个短工,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因此扬科年仅八岁就去做牧童。

②扬科遭遇惨。他为了进食具间看小提琴,不小心弄出了轻微的凄惨的响声,惊醒了睡在屋里的那个粗鲁的人,于是遭到一场毒打。第二天,更夫在管家的授意下,夹起扬科,像夹一只小猫似的,再一次毒打了他,小扬科就这样在惊吓与毒打下死了。

第四步,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可以引导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谈;也可以从赏析文中的语言文字、表现手法方面谈;学生还可以朗读的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引导学生品评语言文字,下列句子可作参考:

①他到树林里去采野果他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噢咦!噢咦!作者用象声词噢咦来模拟树林的响声,并且连用两个,说明在扬科耳边听到树林的乐声非常清丽,很有节奏。后面再加上省略号,说明他还感到这乐声悠远、持久、连绵不断,难怪他听得入了迷,沉醉于此而忘记了采野果子。从这个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扬科的乐感十分强,有音乐才能。

②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

听着。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描写了春天傍晚小河边各种动物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在小扬科的耳朵里分辨得那样仔细。呱呱的青蛙声是粗犷的;笃笃的啄木鸟是清脆的;嗡嗡的甲虫是低微的,而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在小扬科听来简直是一曲交响乐。由此可见他对音乐是多么敏感。

③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就够满足的了。这段话是对小扬科向往小提琴的心理描写。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交换的结果是能有一把小提琴,但小扬科知道除了自己,他是一无所有的,所以这个奢望太高,是达不到的,所以降低奢望为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但地主仆人的小提琴怎么会让他随便的摸呢小扬科不得不再次降低要求,认为哪怕只摸一下就满足了。从小扬科对小提琴能有一把,到能摸一摸,又从能摸一摸到只摸一下的强烈向往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小提琴酷爱的程度,其间的奢望一降再降,让人感到他的命运的悲哀。读后多么令人心酸啊!

④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这里只讲了各种声音,并没有直接写扬科挨了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声音想象得出那个人先是骂扬科,接着用鞭子抽打他。扬科哭了,打骂声、哭声引出来一些人吵吵嚷嚷,连狗也受到惊动叫了起来,烛光闪动,闹哄哄的,说明人很多,七嘴八舌,议论不休。这里作者采用声音场面描写,让人能想象出小扬科在这样的场面之中,会受到怎样的惊吓,他会,在这种声音场面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小扬科寄予深深的关注和同情。

⑤更夫夹起扬科,像夹一只小猫似的,扬科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也许是吓坏了,只是瞪着眼睛,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这里作者采用了比喻:夹一只小猫似的,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从比喻句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小扬科是多么可怜,孤苦无援,就这样一个弱小无助的孩子,还要再一次遭受毒打,多么值得同情啊!

⑥扬科躺在长凳上。屋子前边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这段话是对扬科死前周围景物的描写。这段描写中突出一个美字。景美:樱桃树、小燕子、姑娘;音乐美:燕子在风中唱歌;姑娘在路上唱歌;小溪边传来笛声。而这一切都是在反衬小扬科命运的悲惨。就是这美好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美妙的音乐对扬科是最后一次,小扬科就是带着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带着对音乐的依恋与热爱死去了。

⑦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这里赋予白桦树以人的情感,通过白桦树不住地号叫,来诅咒暗无天日的剥削社会,来为小扬科悲惨遭遇鸣不平。

3.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流畅,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想象丰富。课文中出现许多比喻句、拟人句。例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小提琴奏出轻快柔和的乐曲,大提琴用低沉的调子和着。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应鼓励学生做摘录笔记,鼓励学生背诵。同时,鼓励学生在理解中运用。读完课文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写写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北风吹》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洁与美好。

二、在活动中赏析乐曲的结构、情绪。了解歌剧与其它艺术的异同。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明力。

三、在欣赏过程中,能与他人合作参与模仿、演唱、创作等活动,体验创作和表示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音乐所表示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二、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示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毛女》剧照宣传画、胡子、红绳子、旧帽子等、

优秀教案:

本课我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运用现有媒体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超级模仿秀”娱乐节目为导向,贯穿欣赏课始终,通过创设情景、形象模仿、唱腔模仿、创作展示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让同学在活动中进行欣赏学习。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通过场地的安排,营造模仿活动气氛,通过展示同学、教师收集的资料,让同学了解故事的内容、人物、歌剧与其他相关艺术的区别。模仿外形、感受形象。模仿能调动同学积极性,这个环节主要是力求让同学在模仿歌剧人物中初步欣赏乐曲,走近人物、感受形象。赏析作品、体验形象。唱腔模仿赏析歌曲、以情感为线分析歌曲结构特点,熟记主题音乐,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明想像能力。创作表示、才艺展示。这一环节是一个巩固、拓展、延伸的过程。在创作展示过程中引导同学从新角度对作品进行再次创作扮演,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和他人合作的乐趣。

师:五、一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段舞蹈,大家想看吗?(教师扮演《白毛女》)

师:刚刚老师跳舞时的音乐大家有没有听过?他叫什么名字?你知不知道他是选自哪部电影里的音乐。(《白毛女》)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电影《白毛女》的资料,哪位同学愿意跟大伙说说你收集的情况。

同学展示收集情况,教师进行点评。

师:老师也在网上、新华书店收集到了《白毛女》中的一些音乐资料,现在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同时帮教师区分一下,它们都采用了哪些形式来表示歌曲。

师:通过这些视频资料,大家可能对《白毛女》中的两位主角从形象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看过“模仿秀”节目没有?想不想今天也来亲身参与、秀上一把。首先进入第一关:形象模仿。请各组选出两位模特,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从外形上模仿一下喜儿、杨白劳。限时3分钟看哪一组模仿得又快又像。

师:时间到,让我们来看看各组的完成情况。掌声有请我们的模特上场。从他们的这身打扮上你们觉得人物会具有怎样的性格。(同学回答)教师补充:喜儿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而杨白劳则是一个受尽了剥削、很老实的一个农民。请我们的模特们做出几个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

师:接着进入我们的第二关:唱腔模仿。让我们来听听“原音重现”你可以随着音乐摆动你的身体。(视频欣赏《白毛女》)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能不能起来说一说!

师:轻轻地哼唱第一局部,并发挥你的想象力喜儿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第一局部的音乐)喜是什么样子,大家做一做!是什么事让家境贫穷的喜儿感到了喜悦?盼又是什么样?为什么喜儿那么盼父亲快回来!(担心父亲的安危)

师:让我们随着乐队的伴奏用我们的声音、表情来读一读有喜有盼的第一局部,体会喜儿此时此刻复杂的心情。

师:轻声哼唱每二局部,为这局部取一个你认为恰当的名字。(第二局部音乐)并谈谈你的理由。当喜儿在家盼爹爹回家的时候,大家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父亲杨白劳他在做些什么?让同学进行相应的扮演。

师:女生跟老师一起表示喜儿在家中的盼,男生由一名扮演较好的男同学带着表示杨白劳在风雪天急急忙忙又躲躲藏藏的回家时的情景。

师:跟着老师的琴让我们有感情的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唱一唱,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进入第二关唱腔模仿。

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能不能轻轻的唱一唱!

师:小朋友们喜儿一家的遭遇让我们十分同情,在黑暗的旧社会地主一手遮天,穷人有冤无处伸,只有默默地接受。可要是换在今天发生这种事情的话,大家帮杨白劳、喜儿出出主意,他们可以采用哪些途径来解决问题。

大家为他们出了那么多的好消息,这下杨白劳该高高兴兴的回家和喜儿一起过年了。大家觉得他现在的心情应该怎样?(愉快、轻松)假如老师现在用第一局部的音乐来表示杨白劳现在的心情,大家觉得好不好?什么样的的旋律才干表达?可以怎样改、采用哪些形式?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一下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和扮演。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老师相信大家对我们国家的民族艺术作品歌剧《白毛女》从内容、情绪、形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看到了大家极强的发明力和想象力。希望大家能把这种发明力和想象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相信你是最棒的。最后让我们伴着熟悉的旋律,高呼我们的口号来结束这堂欣赏课。“参与!我最棒!!耶!!!”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6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二部合唱。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

(1)分声部学唱。

(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切分音:655.;前倚音: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总书记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罗马的松树》第一段“博尔盖塞别野的松树”,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两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二、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

设问:

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

3.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里拉琴这一记号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编写好的教案让教学过程更加有序高效。您将会了解为何“新三年级音乐教案”是如此的与众不同,阅读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体验希望我们的阅读之旅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二、欣赏乐曲《春》

教学目标

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歌曲为aba三个单乐句组成。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

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

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

下课。

教学板书:

春天来了 强弱记号

教学反思:

渐强记号渐弱记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春天来了》旋律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复习旋律。

三、学习歌曲《春天来了》歌词

1、播放课件, 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2、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跟范唱练习。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5、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6、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

7、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四、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五、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六、总结

教学后记: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篇2】

一、说教材:

《在祖国怀抱里》是三年级音乐第二单元的一节歌表演课,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四二拍,F宫调式。歌曲旋律流畅,有三个乐句组成。第一句具有壮族音乐的特点,四度的大跳确立了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二乐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音乐进行比较平稳,表现了各族小朋友间亲切的交流;第三句是扩充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6,并反复那,然后又回到与第一句相似的结构结束,,抒发了各族儿童在祖国的怀抱里快乐、甜蜜的情感。

二、说目标:

1、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歌曲,并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2、创编歌表演,享受合作表演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享受合作表演的快乐。难点是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四、说教法: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如何处理审美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我觉得应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在审美体验中,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听歌让学生发现反复记号、通过比较听辨歌曲末尾的不同。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作好了铺垫和保证。

这首歌我采用听唱教学和弹琴分乐句教唱,同学们很快学会歌曲。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突出音乐听觉体验,中心点是“听”,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所以在课堂上,我抓住歌曲的“情”、“乐”和学生多次静心听赏歌曲,并且每次听赏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带着思考去听,循序渐进,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边听一边解决歌曲学唱中的难点、重点、知识点、情感点,将音乐的理解、表现融入歌曲听赏和学唱中。

五、说学法:

教学中,让学生尽情感受体验音乐,对于孩子们来说音乐艺术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对于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音乐的体验。再者说,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凭教师口头传授,哪怕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的去探寻、领悟、体验。通过让孩子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节奏,歌曲情绪,按节奏朗读歌词来掌握歌曲。到自己创编动作,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与最后开的一个小型音乐会来加以巩固歌曲。

六、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蒙族歌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进教室,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二)、导入

1、教师唱《爱我中华》开篇句子。

2、欣赏部分民族图片,导出课题——《在祖国怀抱里》。

(三)、学前热身

1、欣赏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激发学唱兴趣。

2、简单介绍四个民族的分布地区及特色乐器。

3、节奏游戏

(四)、学唱歌曲

1、按节奏朗读歌词。(电子琴配伴奏)

2、再次欣赏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3、随琴学唱。

4、解决难点乐句。

解释:江三木罗。

5、随音乐演唱。

(五)、巩固教学

1、让学生认识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演奏方法。

2、分组展示两次。

3、学生编创动作,全体学习动作。

4、分组展示(演唱队,演奏队,舞蹈队)

(六)、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在祖国怀抱里》,我们不但学会了唱学会了跳还学会了演奏,更重要的是生长在祖国怀抱里我们幸福我们快乐。请把这种幸福和快乐传递给身边每一个人,回家把这首歌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爷爷故事多》中的《儿童团放哨歌》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革命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缩短教材与学生生活距离,本单元好几首歌曲是从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中选来的,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

本单元可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儿童团放哨歌》歌曲教学为主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

《儿童团放哨歌》是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贤所作《红军根据地大合唱》中的第三乐章,作于1956年。这首歌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孩子们学习、战斗的生活,表现了儿童团员机智灵活、坚定勇敢的品格。歌曲节奏鲜明,坚定有力,情绪激昂,第一、二乐句中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很有特点,第四、五乐句中“×·× × × ”的节奏型贯穿其中,在呼喊声“嘿”的带领下全曲进入高潮。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唱《儿童团放哨歌》,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了解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及革命歌曲的风格特点。

2、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了解儿童团与少先队的关系,听赏《红星歌》,进行思想与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

[教师教法]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1、情景导入法2、谈话讨论法

[学生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律动生情

二、欣赏激情

三、体验抒情

四、拓展延情

下面我将结合教法和学法具体地阐述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律动生情

随音乐《幸福拍手歌》做律动走进教室,通过律动来体会现在幸福的生活。

二、欣赏激情

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一)说一说

首先请学生来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学生来说一说歌曲的名字。

(二)唱一唱

再次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可随音乐轻声演唱并感受歌曲鲜明的节奏。

(三)比一比

再听一首儿童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情绪、时代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有何异同。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并知道少先队与儿童团的关系。

三、体验抒情

(一)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1、感受歌曲的情绪。

2、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有力,情绪激昂

3、再次聆听老师范唱,找出歌曲难点。

(二)学唱歌曲环节。

在此环节我将着眼于解决歌曲的重难点:

按节奏跟老师分句读歌词。解决难点附点节奏。

用模唱法分句学唱歌词。演唱过程中注意休止符。解决难点休止符。

在附点和休止符这两个难点都解决的基础上完整跟琴演唱歌曲。

(三)律动

儿童团员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下面,请大家伴着这坚定有力的歌曲站岗、放哨去。

学生边唱边踏步。

四、拓展延情

同学们知道了儿童团的故事,谁能来讲一讲你知道的革命故事或英雄人物事迹。通过讲故事引出小英雄——潘冬子,并讲述潘冬子的故事。从故事导入歌曲《红星歌》。

1、初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三个片段的情绪对比。

2、再次欣赏歌曲。学生可随音乐轻声哼唱。

同学们,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现在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可这幸福是从哪来的呢?是那些小伙伴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牢记他们的故事,以此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可爱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学唱歌曲。是十九世纪英国作曲家享利罗里比肖普与美国诗人剧作家佩恩合作,为歌剧《克拉丽——米兰姑娘》也译作《甜密的家》的主题歌。歌曲以“家庭”为主线,以其亲切、温暖的格调、抒情纯朴的音乐语汇,使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家庭生活中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情景。

歌曲为bE大调,一段体结构。除第五乐句外,每一乐句的开头均为弱起小节。第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四乐句也基本相同,第六句是第四乐句的完全重复。歌曲悠扬流畅,略带伤感,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怀念,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能力目标

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2、情感目标

从音乐中寻找意境用心聆听。用情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启发学生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家庭。以自己的爱回报父母的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我把重点定为:通过歌曲的聆听学唱,把听觉感受,体验转化为自我表现——讲讲自己“可爱的家”,发自内心地深情歌唱《可爱的家》。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可爱的爱》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表现是实现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年级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歌唱教学法、谈话法”。演唱歌曲是中小学生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听、看、想、读、画、说、演等方法来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课堂的每一环节作了精心的设计,制作了相应课件。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体验音乐情绪。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

1、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个故事,在讲故事前我们来听一首歌。

“兴趣是的老师”我觉得动画故事比较形象生动,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所以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播放《星仔走天涯》的主题歌。

2、简单介绍《星仔走天涯》的故事。

通过说故事、听音乐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家人的重要。

3、提问题:星仔他要到哪儿去?去干什么?

提这些问题是为学生理解星仔不畏艰难远走天涯寻找他的爸爸,是为了爱、为了家。

4、谈话引入新课

“有家真好!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遮风避雨,抵挡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里的新鲜空气流通,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通过谈话,引入“家”的主题。

第二个环节新歌教学

1、感受音乐。

家是那么的温馨,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首描写家的歌曲,听的时候请大家随着音乐旋律摆动身体。

播放《可爱的家》,让学生聆听感受。在听的时候随着音乐旋律摆动身体。是为学生在学唱旋律时,能更好地掌握节奏。

2、介绍作家的小故事。

[设计理念: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使学生体会作者思念家的感觉。]

3、朗读歌词

先全体后个别

通过在音乐背景下朗读歌词,使学生从听、读中去体会作者想家的心情,进而更能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4、带唱

利用电子琴伴奏,教师带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唱好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第三个环节延伸

[设计理念:新课改提倡学科综合。依据这一理念,我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体现了音乐与美术的联系,让学生从画中体会家的温馨。再用歌声表达自己对家的感情。

1、画一画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的家。提示学生家是怎么样的?有哪些人?

2、说一说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画的“家”(可以是想象的家),再说说自己“可爱的家”(真实的家),启发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爱,启发学生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家庭,以自己的爱去回报父母的爱。

3、唱一唱

让学生把听觉感受、体验转化为自我表现。我让个别学生来演唱,强调学生用“自然”、“自主”、“自信”有表情的来演唱。

第四个环节总结

[通过谈话小结,进一步进行思想教育,在音乐中结束课堂。]

种子的长大离不开雨水的滋润和阳光的温暖。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因而我们要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家。让我们再次唱起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把它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篇5】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原谅我》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歌曲《原谅我》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1课时,歌曲为三四拍,曲调短小精悍,歌词简练,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以往的过错,勇于向朋友倾诉,求得原谅的真切心情。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结构,每个乐句都以弱起进入,采用了“XX X。X X XX X — ”基本节奏,只是在最后一个乐句稍作变化。歌曲的第一、二、三乐句的句首运用了相同的音调,朴实的语言“原谅、承认,以往的一点错”,真实的表达了孩子认错时的那种诚恳的神情。第三乐句在句尾作了“5 — 1”的音程大跳,把恳求原谅的迫切心情推向高潮,紧接着以平稳的节奏及音调进入第四乐句,表现了孩子改正缺点、承认过错以后舒畅快活的心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所以本课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变化的演唱歌曲《原谅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对比、演唱,感受到乐曲旋律、节奏以及音高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音乐体验中,懂得珍惜朋友之间珍贵的团结友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

重点:能随旋律线的起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感受和体验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时间”的原则,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启发教学法:我对学生不确定的问题给予方法和内容上的引导,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3、自主探究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范唱法:通过我直接演唱歌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我在指导学法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结合“听”“唱”“演”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部分,我通过情境导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三个环节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在上课之前和小朋友们玩找朋友的律动游戏,在音乐《找朋友》中,学生快乐入课,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通过好朋友之间的默契进行节奏模仿,将本课的难点附点八分音符提前解决,一步步创设情境,从情感上引导,提问与好朋友之间发生过的误会,并通过节奏来完成道歉。

第二环节——学唱歌曲,演绎音乐

1、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意境。在欣赏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这首歌诉说了些什么?小男孩演唱歌曲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我给予肯定与客观的评价,然后我进行总结。这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接着我再进行范唱,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恳求原谅的心情最真诚最激动的一句,随后学唱这一句的旋律,并为这一句选择合适的旋律线,边唱边画旋律线。初步感受旋律的起伏之后,再听老师范唱整首歌谱,学生画一画四句旋律线,找到前三句的旋律起伏是相似的,通过找相似旋律的乐句,学生能初步认识歌曲的组成结构。

2、学唱歌曲

(1)让学生跟着钢琴学唱乐谱,提高学生读谱能力。

(2)引导学生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节奏的掌握。

(3)带词演唱。让学生跟琴试填歌词,我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歌唱。

(4)进行分组练唱、对唱、全体学生合唱。在分组练唱过程中,我将在学生中间进行单独指导,询问他们学习的难点并与学生一起解决,然后适当提问个别学生。通过小组唱、对唱等形式进行演唱评比,提高学生演唱热情。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做了铺垫。

(5)表演唱,通过表演,不仅展示了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而且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三)第三环节——拓展延伸

通过对歌曲节拍节奏的改编,让学生感受到得到好朋友原谅后又能快乐的游戏的情绪变化,感受到与好朋友在一起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六册第二课《春天举行音乐会》第一课时。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四二拍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塑造了美丽、多彩的春天的音乐形象。教材在这里安排本课,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喜爱,真爱大自然并以美的情感世界将音乐拓展、延伸。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针对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营造预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自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设计思想: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课教学设计,紧密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通过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中思想内容及音乐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春天充满了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及赞颂。 学习歌曲内容,让学生演唱时能表达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在唱歌中,培养孩子的协作及学生的表现能力, 鼓励孩子主动参与。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们的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煅炼,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从中渗透对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品质教育。

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采用了视频导入法,视听结合法,对话法,模唱法,听唱法,对比法等,运用信息技术,声像一体,为学生创造一个春的意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美,自然美的同时,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 感悟春天——导入新课

1、 师生在《春之声圆舞曲》音乐声中,跳圆舞曲进教室。

2、 (播放春天的图片)师:春天的美丽各种各样,丰富多彩。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

生:自由回答

3、 新课导入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一起找到了春天,看见了红的花,绿的草,青翠的山林,春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春天又要为我们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让我们来听一听,是谁为我们奏出这春天的交响!"

二、体验春天

1、初听全曲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聆听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在初听全曲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出是谁在音乐会上表演节目?"第一位音乐家是谁?演奏的节目是什么?

A说出歌曲中的演奏家及表演的节目。

春雨 唱歌

"你听得真仔细,谁听到春雨是怎样唱歌的呢?

春雨 唱歌 2/4 嘀嗒 O嘀︱嗒 O ‖

提示:声音要弱

B第二位演员是谁?演奏的节目又是什么?

春风 弹琴 2/4 沙沙 O沙︱沙 O ‖

提示:声音要弱

要求:因为节奏与上一个相同,因此让学生自己学习。

C第三位是一位实力派的音乐家,他是……

春雷 打鼓 2/4 轰隆 隆隆︱隆 — ‖提示:声音要强

D第四位是最热情的fans 她是……

春水 鼓掌2/4 哗啦 啦啦︱啦 — ‖提示:声音渐强

三、歌曲教学《春天举行音乐会》

1、师生配合按节奏将前半段歌词完整读出来。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

春雨 2/4 嘀嗒 O嘀︱嗒 O ‖

春风 2/4 沙沙 O沙︱沙 O ‖

春雷 2/4 轰隆 隆隆︱隆 — ‖

春水 2/4 哗啦 啦啦︱啦 — ‖

2、师:"这场音乐会可真好听,我都迫不及待的想唱一唱了,你们愿意当我的听众吗?"教师范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真动听,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他们的音乐会中去吧!"

师:"歌曲的前半段歌词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节奏,现在你们试着小声的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学生跟琴小声唱出歌曲前半段词。(熟练后要求强弱的表现)

师:"前半段好听,后半段更精彩。听!(教师范唱歌曲后半段)。

A歌曲中有一段音乐家的联奏,谁知道这句话在哪?在这个乐句中出现了一个后十六分音符,它是在一拍里读完,而且后半拍的2个音要读的均匀。我们一起读读。(师带生读一读歌词后,跟琴演唱)

要点:掌握后十六分音符

B谁能猜猜老师喜欢哪句呢?(学习老师喜欢的乐句"春天哟举行音乐会")

C我突然发现音乐会上少了一位指挥,她是……学习剩下的一句

(这个指挥可神气了,头戴一顶小黑帽,我们遇到时要唱的欢快些。)

要点:掌握顿音记号

四、完整表现歌曲

分男女生唱----独唱----表演唱

五、拓展体验

(三)奏响春天——创编活动

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说:"多么精彩的音乐会呀,现在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想邀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来为他们伴奏,你们愿意吗?"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讨、互相启迪的方法,为春风、春雨等找到合适的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学生进行表演。

(请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当乐器进行歌曲创编,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表演中来。)

春雨 滴答 O滴|答O||

春风 沙沙 O沙|沙O||

春雷 轰隆 隆隆|隆—||

春水 哗啦 啦啦|啦—||

生分组展示。

六、尾声

(四)走进春天——教师小结

春天像一首诗、一幅画,春天更像一首歌、一支舞,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与春天共舞吧!

(师生再次跳着圆舞曲走出教室)

七、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歌曲教学,本课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学生"说春天,模仿春天的声音,唱春天,表现春天"等几个环节的落实,让学生通过说说、 唱唱、演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春意盎然的音乐世界。可以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 回头细想,仍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要关注音乐本位,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来丰富教学内容。就如在模仿春天声音的 环节,学生说出了很多关于春天的声音,但很多都是停留在"说"的层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这些声音升华为音乐,有节奏有强弱的表现这些声音",或者进行 和声训练,将自然的声音提升到音乐,并注重音乐的美感,这样音乐的课堂将更丰富、更美。

其次,加强声音的美感训练和表现,从音乐要素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美感训练,就如上面所述声音模仿环节,再如学生表演环节,学生动作的美感教师要进行相应有效的指导;还有在念歌词中也要体现歌词美(有强弱、节奏的变化)。

第三,更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并且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这点正 是我欠缺的。教师评价可以从音乐的角度以描述性、鼓励性语言为主,尊重学生纵向的发展。学生自主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尽量让学生行使自评、互评的权 利,尤其是在学生表演环节,针对表演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给他们这个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篇7】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辽海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为《哪吒再生》:本单元以动画为主题,突出了音乐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促进音乐情感的表现及想象。《哪吒再生》选自动化故事片《哪吒闹海》音乐片段,四段音乐不间断演奏:

1金光洞里

2哪吒苏醒

3师徒相见

4出发报仇主题鲜明,音乐形象丰富而生动,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动画片,视听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式上应侧重用音乐唤起学生对相关画面的回忆、想象,感受音乐中动画人物的情感,并鼓励学生模仿,表现动画人物的形象,增强审美体验。

根据以上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听赏、表演、模仿、绘画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并对日常生活中音乐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充分感受乐曲所表现的主体及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动画人物形象,创编表演动作。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多采用了游戏法、演示法、比较法、引导发现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审美体验,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三感受与体验四鉴赏与分析五拓展与表现六教学小结下面就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作以说明:

第一个环节组织教学,带领学生伴随一段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并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增强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音乐课学习之中。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歌曲以动画为主题,因此第二个环节我从兴趣出发,巩固复习《动画城》课件导入:欢迎大家来到动画城,你们看谁来了?请讲一讲这段故事?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这段故事的?这一环节的设计重视了音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实现了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第三个环节感受与体验,我遵循了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设计了由潜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听辨歌曲的情绪、内容,并用动作体验歌曲的节拍规律,从而对歌曲的音乐要素及情感内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首先完整听赏问:你想到了什么?再次欣赏启发学生即兴表演,然后介绍:金光洞里哪吒苏醒师徒相见出发报仇。

第四个环节鉴赏与分析,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感受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先是面向全体学生分段听赏,边听边介绍:乐曲开头扬琴奏出的震音,似云雾蒙蒙的金光洞;四二节拍和全乐队的强奏抒发了哪吒见到师傅时的悲喜交加,感慨万分的心情;三连音节奏的层层推进,体现了哪吒发奋操练为民除害的决心,最后完整听赏,请学生复述乐曲的内容,也可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理念,实现了音乐教学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第五个环节综合表现,先播放《哪吒闹海》的片断,增强审美体验。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合理分工为歌曲创编表演、绘画、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并提供相关的道具,然后分组展示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创造能力实际是人与生具有的潜能,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方法,就能挖掘这种能力。”因此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并完善了评价机制。

最后进行教学小结:“动画片不但带给我们快乐,还让我们从中懂得了很多道理!

并伴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法国的著名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这节课我力求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一个自己探索的空间和机会,激发独立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增强审美体验,愉快学习,主动发展。

新三年级音乐教案【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法国号》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拓展资源、教学反思等。

【课标解读】

音乐课程标准(3—6)年级中要求学生能区分音乐的基本段落,体验三拍子律动感,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能力。

【教材分析】

《法国号》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一个练习吹奏《法国号》的孩子的视角,向我们自豪的介绍着他的小伙伴——《法国号》。同时,间接地表现了小主人公每天兴趣十足,刻苦练习的可爱形象。歌曲使用了简单的旋律和四分音符为主的节奏,但三拍子特有的律动,使整首歌曲变的既生动又活泼。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掌握了节奏、音高等一些音乐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听辩欣赏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演唱、视听、感受、表现等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法国号》,并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号这一铜管乐器并熟悉圆号的音色特点。

2、掌握三拍子韵律特点,并能用声势进行展现,能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学唱歌曲《法国号》,并能用富有弹性和连贯舒展的声音调动情绪,体会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1、感知圆舞曲的特点,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学生会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表现自信的我。

【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音准的掌握和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与学法】

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对比法。

【教具】是多媒体。

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具体谈一谈每一部分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和想要达到的目标。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感受旋律。新的音乐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性,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所以,课堂一开始,我便引导学生随三拍子音乐舞动起来,并用身体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掌握三拍子强弱规律。

第二个环节:学唱新歌,表达感情。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在教学这一环节的时候,我首先出示法国号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法国号又叫圆号,熟悉圆号的声音特点。然后初听歌曲,分析乐曲共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是相同的。带领学生轻声模唱,学唱歌曲。在学生每次聆听的时候,我都会给学生一个目标,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第三个环节:歌曲处理,解决难点。如何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表现自信的我,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在处理歌曲唱法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歌曲中反复出现的“嗡巴巴”是模仿的什么声音?指导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谁在唱歌?”“每天这样。”要怎样唱?引导学生要唱得连贯悠扬。最后“那就是我的法国号”要怎样唱呢?这一句旋律起伏比较大,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视觉,结合图谱找准音的位置,并结合强弱规律,唱出韵律。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环节:教学这部分的时候我设计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第二部分是:欣赏圆号演奏的《蓝色多瑙河》和小号演奏的《长江之歌》对比发现它们音色的不同,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五个环节:教师总结课堂知识点,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分享收获的同时找到学习的快乐。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反复聆听过程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力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实用五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 教案和课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我为了方便您整理了以下信息:“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希望此文能够为您提供一些资讯和信息!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2、歌表演《在祖国怀抱里》。

导学: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少数民族小朋友。

2、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

二、范唱

1、教师范唱:

教师简介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及音乐风格(学生知道也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

2、录音范唱:请同学们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提示歌曲演唱顺序。

2、教师反复播放范唱录音(2-3遍),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启发学生有感情、有语气的演唱歌曲。

五、启发学生创遍动作表现歌曲。

六、自我评价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娃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欣赏歌曲《最美丽》能听辨出齐唱、合唱、轮唱的演唱形式。

3、通过节奏练习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导学:

一、复习: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在祖国怀抱里》。教师和同学评价

二、欣赏歌曲《中国娃娃》

1、第一遍:请同学们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回答书上的提问(两条大河是长江、黄河,四大发明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五岳是华山、恒山、衡山、蒿山、泰山)

3、第三遍:再次感受歌曲轻快活泼、有朝气的情绪。

三、欣赏歌曲《中国娃娃》

1、第一遍:请同学们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之前教师提示:这首歌曲用了齐唱、合唱、轮唱三种演唱形式,你能听辨出来吗?(乐曲开始为齐唱,中间为合唱,第三部分为轮唱

3、第三遍:带领同学听辨三种演唱形式。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用这么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学生回答。

4、第四遍:再次感受歌曲中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四、活动:小小作曲家《山泉、小溪、大河》

z、出示山泉节奏

× 0 × 0 × 0 × 0

叮咚 叮咚

2、出示小溪节奏

× × × × × × × ×

淅 沥 淅 沥 淅 沥 淅 沥

3、出示大河节奏

× — × - × - × -

4、练习完之后做三声部的合奏

5、创编:请按上面的节奏配上do re mi 唱一唱、奏一奏。

6、用自己创编的旋律(或选择其他适合的音乐)为小诗伴奏。

五、自我评价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演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2、学跳集体舞,并在学跳集体舞中学会合作。

3、活泼有序的表演演唱。

导学:

1、创编练习: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教师和同学评价。

2、复习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教师和同学评价。

3、感受情绪:请同学感受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欢快的情绪。

4、感受民族风格:请同学听辨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与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相同?

5、感受歌曲节拍:一边听,一边拍手。

二、学习歌曲

1、师范唱

2、学生跟琴用lu哼唱

3、师教唱

4、齐唱

5、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提示学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泼而有序。

6、歌表演:一边听歌曲,一边表演。

三、、自我评价:

教后记: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篇2】

快乐宝贝

第一课时

课题:《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重点难点:

1、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为歌曲创编律动。

课前准备:《快乐宝贝》歌片、歌曲磁带。

教学过程:

一、律动

1、初听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跟着乐曲的节奏打拍子。

生:听音乐活动。

2、复听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这一遍我们再听的时候,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律动。

师生活动: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

1、范唱

师:同学们的动作非常优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遍(师范唱)。

2、接龙游戏

师:这一遍,我请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唱的部分老师来完成,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看着歌片,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生:自学歌曲。

4、指导纠正

(1)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

(2)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

(3)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

师:请同学领唱(1~2名)。

生: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

1、谈话

师:歌曲中唱到的快乐宝贝是谁呀?

生:是我们。

师:谁来说说你的快乐,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生:……

2、创编律动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展现我们快乐的生活吧!

生: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贝壳之歌》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发挥想象,用动作、打击乐、画笔等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综合艺术形象,体验,感受海边美丽的贝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让学生齐唱上课歌)。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三、新授课。

1、初听前可提示: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给你怎样的印象?

3、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4、听录音。 让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听贝壳之歌音乐。感受三拍子。(说一说三拍子的意义及节奏规律),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6、哼唱歌曲旋律。

7、学唱歌曲。

8、学会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综合表演。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二课的歌曲教学内容《草原上》。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歌曲《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一个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结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是近期内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试唱教学的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们再学习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乐理知识及音高概念,在发展学生读谱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过渡作用。

2、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是从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可以进行简单的视唱训练,但在表现音乐方面却萌生一丝羞涩。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知识目标:在视唱教学中巩固学生对音高、基础乐理的综合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视唱教学中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及七度大跳处的音准把握。

四、学法指导

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讲解法、示范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交流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

而学生则通过听、演、唱、说、舞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歌表演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谈话法,引导学生说出对草原的印象及对蒙古族的了解。(可以适当的借助图片进行引导)

3、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加深对蒙古族生活风俗的认知,从而引入新课。(用《草原上》伴奏曲为背景音乐)

说明:以热烈欢快的歌表演开始这节课,有两个好处。一是快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二是直接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草原。借助多媒体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况下,了解蒙古民族,为帮助他们理解蒙古族音乐,更好地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同时用歌曲《草原上》伴奏音乐为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可以反复熟悉音乐,解决之后视唱教学中音准这一难点。

(二)歌曲教学

1、放录音,学生初步聆听歌曲,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2、提示:歌曲的情绪怎样?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的什么情感?

3、出示歌词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出示歌曲旋律,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突破难点。

5、用“lu”模唱。

6、学生自由填词演唱。这里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7、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说明: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步,教学难点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都将在这一环节突破与落实。歌曲的学习初次采用视唱法,不管时值还是音准的把握,对学生来讲都是一个挑战。教学中用聆听、视唱、模唱等方法引导学生反复熟悉歌曲旋律,突破教学难点,并在其熟练哼唱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填词教学。由于教师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的过程。

(三)体验音乐

1、打击乐器伴奏

①出示打击乐器手串铃、双响筒、响板、三角铁让学生自由选用,并选择恰当的节奏进行演奏。

②分组自行练习。

③合作演出。

说明: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完成最初设定的情感目标,我选择和学生一起体验音乐。教师的示范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小组间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同时奔放的舞蹈,与动听的乐器还会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音乐拓展

①欣赏的蒙古族器乐曲《赛马》、《牧歌》

②欣赏耳熟能详的蒙族歌曲《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

说明:一个、两个的音乐作品并不能让孩子们完全的认识、领悟蒙族音乐的丰富魅力及内涵。教师将利用一切课利用的课堂有效时间,趁热打铁,让他们从多角度体验音乐音响形

式中的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五)板书设计:

风光好

草原上

光景好

六、教学预设: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以歌曲《草原上》为载体,融合了摄影、舞蹈、文学、网络等多种学科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局,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学生的主体精神。

通过综合化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必定会空前高涨。虽然在学习方法上有新的尝试,但教师已经在创设情景、完整聆听、视唱等环节为学生多次铺垫,为他们在学习中减少阻碍,相信孩子们会顺利完成歌曲的自主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充分体验了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歌、舞、奏中深深地体会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与魅力,为民族音乐自豪,为祖国自豪!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

教学重点: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碰铃、舞板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导入

(CAI课件展示:生日快乐的音乐与画面。)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大家参加我的生日舞会,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大家跳起来吧。

2、随乐集体律动。(3/4拍子)

二、导学铺垫

师:刚才大家跳得很高兴,那你们想知道18世纪欧洲的皇室贵族们开宫廷舞会的情景吗?

1、听赏《小步舞曲》

初听:简单介绍音乐家巴赫。

第一遍:安静地听(CAI出现欧洲风景画面)。

第二遍:边听边介绍巴赫(CAI出现巴赫头像)。

复听:体会小步舞曲风格(CAI宫廷舞会片段)。

师:你们从参加舞会的人的表情和服饰上能看出什么?

(端庄、彬彬有礼、华丽)

师: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高雅、端庄。(学生模仿舞蹈姿态。)

随乐模仿:老师带着学生模仿小步舞的舞步。

第一遍:看舞步模仿(CAI出现舞步模拟动画)。

第二遍:随乐模仿(播放〈小步舞曲〉)

师:谁能说出“小步舞”的舞步特点?

小结:小步舞曲一般是三拍子。

3/4XXX|XXX|

强弱弱 强 弱弱

2、体会并掌握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

师:既然是舞会,就离不开乐队,同学们请拿起乐器,一起来演奏吧!

(1)打击乐器伴奏:

a.随乐敲一敲,让学生自主地体会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

b.个别学生示范。(用不同的乐器,要求敲出强弱规律)

c.选择强弱敲一敲。

(2)身势动作创编:

师:刚才小乐手们用乐器表现了三拍子的特点,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吗?

a.自由创编身势动作。

b. 身势动作接龙。

三、学唱歌曲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小乐手。听,舞会上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1、范读与范唱

2、学唱歌词

师:大家学唱了《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你们觉得哪里最不好唱?

3、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

4、分组演唱,体会舞曲风格

一组同学演唱时,其余学生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其伴奏;老师指挥,并适时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当一次宫廷乐手和歌手好吗?记住,要高雅端庄。(师弹琴,学生边唱边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伴奏。)

四、创造与表现

师:舞会马上要开始了,参加舞蹈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1、创编

学生分组随乐自编动作。

2、展示

每组派两名代表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老师作指导性评价。

4、集体表演

师生自由选择角色,全班集体表演。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说)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谢谢大家与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跳一曲小步舞,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吧!

全班在集体舞中离开教室。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汇总十五篇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

每个三年级数学教师要做到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三年级数学教案能够提升三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三年级数学教师的工作大有脾益。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两个月饼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认识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2)教师说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

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三)练习:做一做第1题

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3)拓展延伸:

(4)练习:做一做第2题。

(四)说说想想,课堂小结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数中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吗?

一、教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通过比较胡萝卜(2根)和红萝卜(6根)的数量,根据3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次通过“圈一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比较白萝卜与胡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由旧知识“几个几”转化为新知识“倍”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体验和探索中亲身感受,从而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拍手游戏,帮助学生温习乘法中“几个几”相关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民主导学、自主探究。通过媒体展示情境图,首先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信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引出倍的概念,如胡萝卜有2根,水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水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进一步深化对倍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导使学生发现“1倍”的关系,即小白兔的只数与小灰兔的只数相同,所以说小白兔的只数是小灰兔只数的1倍。其次,通过新知应用的五道习题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学生对倍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拓展思维涂一涂,由图转化到数,实现了对新知识的升华,渗透了数形思想。

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检测,及时了解课堂的效率,发现不足及亮点。认真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总结经验。同时通过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小组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1)

(2)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并写上。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2)(3)(4)

1、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份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的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2

1、教师说明: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随意从这箱子中抽一张档案卡,把卡上写的内容大声读给大家听,读完后,请大家猜一猜,卡片上所描述的是哪位同学。

2、指名一位同学抽卡,读卡。

3、交流:(1)卡片所写介绍的是我班的哪位同学?

(2)你为什么能准确猜出来?

4、请被猜到的同学上台。

(1)鼓励他介绍自己。你的朋友准确地猜出卡片是你做的,可见他对你已有所了解,也说明你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告诉别人,你做得真好!你想让朋友更了解你吗?如果愿意,就请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他们。

(2)上台的那位同学自我介绍。

5、根据那位同学的介绍,请他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或爱好,教师及时给予表扬或激励。

6、听了刚才一位同学的介绍和表演,作为他的朋友,你觉得他还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或你想给他提些什么希望?(朋友补充介绍)

7、多么真诚的话语,听了朋友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上台者谈体会)

8、小结:刚才那位同学勇敢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真诚地接受朋友的忠告,作为他的朋友,也能伸出友谊之手,如实向他提出希望,他们做得真好(每人奖一颗小红星,发到上台者手里时,送给他一句祝福的话)。

那位同学在朋友的帮助下,更了解了自己,所以我们如果想进一步认识自己,可以让我们的朋友更了解自己,多帮助自己。(板书:让朋友更了解我,多帮助我)

9、再请一位同学抽卡,读卡(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可针对上台者卡上的爱好,让他作自我介绍)。

10、改变方式,把抽卡,读卡改为老师说某个同学的特点,考考大家对他是否了解。(避免同一形式的重复,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11、老师让同学猜一个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同学,让这位同学从朋友的赞扬声中看到自己也有不少优点,从朋友的忠告中得到启发,激励他以后往好的方面发展。

(如有时间,还可改变方式,可让班中一位同学讲出他的朋友的特点,让其他人猜,这样更能体现活动的主体性)。

过渡:刚才几位同学,通过让朋友更了解自己,从而得到朋友们更多的帮助,更认识了自己,同学们,你们想更了解自己吗?下面,就让你的同桌来了解你,帮助你吧。(板书:同桌)

活动(二)同桌手拉手

1、宣布活动规则:

(1)请几位同学把卡发给每个同学;

(2)先由一位同学把自己卡上的内容读给同桌听;

(3)听者向读卡者提出希望或讲讲对方自己还没注意到的优点。

(4)另一位同学读卡,听前一位同学告诉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2、同桌交流,教师主动加入,适当指导。

3、小结活动情况(过渡)

(三)实话实说

1、刚才,你通过朋友、同桌的帮助,一定有不少新的收获吧!谁来说一说?

(1)指名上台的同学说。

(2)指名一、二对同桌说。

2、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为什么?(再次点明主题)

小结:大家通过让朋友,同桌了解自己,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更了解了自己。你们想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别人吗?那就让大家一起来了解自己,让大家互相帮助,手拉手,共创美好的明天。(板书:大家)

3、全班学生可互换卡片,也可随意把自己卡上的内容告诉给同学听,请别人向你提出希望,对别人优点说几句祝福的话。(放歌曲《手拉手》,渲染气氛)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3

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歌曲为aba三个单乐句组成。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

1、播放课件, 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2、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跟范唱练习。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5、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6、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

7、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四、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五、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教学后记: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4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金孔雀轻轻跳》,本单元将引领孩子们广交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朋友”,领略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我将对本单元第一课时《铃铛舞》进行说课。《铃铛舞》是一首富有苗族音调特色的儿童抒情歌曲,歌词生动,旋律流畅,朗朗上口。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准确掌握三拍的强弱规律及三拍子的舞蹈韵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教育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自信地表现歌曲。教学的难点是歌曲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音准。

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多媒体出示有关苗族风情的图片、相关视频短片,运用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工具。

二、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力求体现学科的整合,通过“走近苗寨”这一巧妙构思,贯穿整节课。本节课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比较法、讨论法、听唱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气氛,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他们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法: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表现和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欣赏和歌曲教学中,我都是从聆听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讨论,及最后的表现、合作、评价等学习方式学习音乐,感悟音乐带来的审美体验。

三、说教学程序牐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6个环节:1、课前欣赏2、情景导入3、律动,4、学唱歌曲5、表现歌曲、6、拓展延伸

1、课前欣赏

学生进入教室后,在课前欣赏视频《苗岭连北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民族音乐氛围。欣赏完请学生说一说我们欣赏的是哪个民族的歌舞。

2、情景导入

“这个民族居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那儿的人民大多都住吊脚楼;他们爱唱歌跳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芦笙舞;那里的姑娘们最喜欢戴银饰,手上脚上系铃铛,走起路来响叮当。今天,我就要带大家到苗族去走一走看一看!”背景音乐是《铃铛舞》的伴奏音乐,在音乐中学生欣赏苗族的风景、服饰、乐器等等。使学生对苗族有一定的了解,欣赏完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些什么,由学生口中说出,老师再加以补充,使学生加深印象。

3、律动

“通过刚才的短片,我们知道了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学跳苗族的舞蹈啊?”由这句话带领学生进入律动环节,每位学生手上戴着串铃合着《铃铛舞》的伴奏音乐学几个简单的苗族舞蹈动作。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带他们学习舞蹈学生很喜欢,会参与表现。歌曲的旋律很自然一遍遍聆听,初步形成了歌曲的旋律感,为下面歌曲的学唱做好铺垫。

4、学唱歌曲

“刚才我们在跳苗族舞时的伴奏音乐其实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它的名字就叫做《铃铛舞》”。在这个时候出示歌谱,老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学生通过聆听录音与教师范唱,用手轻轻划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模唱旋律,学生从哼唱到带词唱,然后分析难点曲谱,通过分句教唱练习来解决困难,最后师生对唱,完整演唱等环节来学唱歌曲。

5、表现歌曲

在唱好歌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尝试,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更好表现歌曲。激发学生用一些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利用铃鼓、碰铃为歌曲伴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

当音乐再次响起,全体同学合作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本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6、拓展延伸

拓展环节我给学生欣赏了宋祖英的歌曲《今日苗山歌最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宋祖英把苗族的音乐从苗寨唱到了国际舞台,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最后在《苗岭的早晨》音乐声中结束了本课。“同学们,今天胡老师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苗族的歌、苗族的舞,相信大家一定已经喜欢上这个民族了,最后让我们在《苗岭的早晨》的音乐声中和苗族暂时说声再见,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云南感受真正的苗族风情。”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真切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之美,憧憬淳朴的乡村生活,思考大自然的现状与未来。

2. 关注具体的词句,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了解窗外四季美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关注具体的词句,边读边想象,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窗外》。(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呢?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窗外的景色怎么样?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什么叫“古朴美丽”?

这节课,让我们透过作者的窗子,去欣赏这古朴美丽的乡村四季。

1、指名学生分别读描写四季美景的段落,想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

2、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想想美在哪里,把写得优美的词语、句子画出来,一会与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抓住“披、如丝细雨、抹、扑面而来、唱”体会用词的准确贴切,比喻拟人的生动传神。

想象春天还会有怎样优美的画面?

春天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吗?熟读基础上指导背诵积累。

想象“小河映夕阳”的情景。抓住“无拘无束、飞进”体会夏天的快乐,通过“微风习习、蛙鸣声声、眨、捉迷藏”体会夏夜的美丽宁静。

通过“一片金黄、一望无际”感受稻田丰收的场景,体会农民喜悦的心情。

通过“遍身鹅黄、滚圆可爱”想象小鸡的样子,感受冬天的生趣。

这段结束时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省略了什么内容你知道吗?能发挥你的想象,帮作者补充完整吗?

1、乡村的一年四季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可惜这古朴美丽的景色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齐读第六段。

2、假如你是作者,看到窗外古朴的乡村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城市,会有什么感觉?指导读出作者对乡村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很久以前”这个词让你想起了前文的哪个词?和前文的哪句话有联系?什么写法?把开头和结尾连起来读一读。

小结:这篇文章的结构很有特色,开头结尾是总写,中间分别写四季,师板书“总-分-总”,以后你在习作中也可以试着应用。

作者窗外的景色如此美丽,同学们家窗外四季的景物老师相信更是迷人多彩的,愿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吗?

同学们,窗外的景色是不断变化的,热爱美向往美的心却永远不会变,古朴清新是一种美,现代时尚也是一种美,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就会无处不在!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6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赶花会、

动:小小音乐剧

教学目标:

1、采用感受、体验、表演等多种方式欣赏乐曲《赶花会》,熟悉乐曲的旋律及结构。

2、在小小音乐剧的创编活动中,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熟悉乐曲的旋律及结构,用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教学难点:

选用《赶花会》的音乐编情节,自制道具、服装创编成音乐剧表演。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制作道具服装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模仿鸭宝宝和鸭妈妈的动作听《赶花会》律动进教室。

2、谈话导入

孩子们,春天到了,百花齐放,一年一度的花会活动开始了,今天,妈妈带你们去赶花会好吗?

二、分段欣赏

1、初听

你们说一天中什么时间出发去赏花最合适呢?

生答:早晨

完整听乐曲,说说哪段音乐表现了早晨的情景。

2、引子

听引子,说说乐曲开始部分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提示学生做起床时的各种动作,自己创编表演。

3、A段

听音乐,说说这段音乐情绪怎么样,表现了我们做什么事情?为什么?

(情绪活泼、欢快,表现出发)

谈话:出发的路上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提醒学生路上不要贪玩,要集中精力跟着音乐速度快些走,不要迟到了。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节拍学鸭子走路。感受欢快的情绪。

B段

倾听B段,师:目的地到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学生听,想象。说说音乐的感觉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各种各样的花)花会上有什么样的花呢?用动作表示提示鼓励学生创编与别人不一样的花,花除了开在这儿(下巴),还能开在哪儿?

再听,听辨划分乐句如果一句表示你看到的一种花,你能在这段音乐中听出几种花来?

划分乐句听乐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花每一乐句强两小节用动作表现看到一朵花,后两小节做出一种叶子的造型。全班这么多同学开出的这么多花汇在一起就是花的海洋。

A段

听音乐,说说跟哪段音乐比较相似,说说我们该做什么了?

看完花回家,听音乐按节拍律动。

5、完整欣赏

a)完整欣赏

边听边用动作表现完整的看花过程。

b)再次聆听

边听边涂花瓣,相同的音乐用相同的颜色涂。

在乐曲里你还听到了什么乐器的声音?

6、小小音乐剧

a)简介花会

原来的花会是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一种集中的赏花活动,后来西南地区的花会就发展成了每年春季百花盛开时节举行的物资交流大会。身穿鲜艳服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花会购买物品、唱歌跳舞。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几个省,在这儿聚集了傣族、苗族等好多少数民族,今年的花会真是盛况空前,看

(课件或图片展示花会情景)

b)分组讨论创编故事情节。

我们也来扮演一回当地人来赶一次花会好吗?

分组讨论需要制作的道具、服饰,老师提供和调配制作材料。

挂历纸、报纸、小伞、绸带等。

c)分组练习,师指导

引导学生赏花跟物品交易相结合,注意交易时的动作对话,赏花时的神态等。

d)分组展示、评价。

e)集体表演

7、结束小结

赶花会的乡亲们,我们明年花会再相见!

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唱:编花篮动:音乐游戏编花篮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更好地表现游戏及游戏的情绪。

3、在创编游戏中让学生明白音乐来自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在游戏中学唱、巩固、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演唱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课前准备:

课件或录象歌片彩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听音乐进教室:音乐《编花篮》中学生自由律动进教室,师在门口与学生对拍,微笑迎接学生进教室,创设融洽和谐的气氛。

2、游戏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常玩哪些游戏?需要和同学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的游戏有哪些?导出《编花篮》

师生共同玩这个游戏,其余学生边拍手边读《编花篮》的儿歌。

比较感受有无儿歌朗读进行游戏时情绪气氛的区别。

如果有音乐伴奏,边唱边游戏的话,情绪会有什么变化?

3、放《编花篮》范唱,部分学生游戏,部分学生随音乐节拍自由点头、拍手或摇晃身体。

4、揭题《编花篮》

二、歌曲教学

1、欣赏歌曲范唱

上节课我们去赶花会看到了好多鲜花,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河南看花,好吗?你们知道河南最有名的是什么花吗?(牡丹)(课件或录象)

让我们编个花篮到河南的南山上去看牡丹,摘几朵带回来做纪念,好吗?

欣赏《编花篮》范唱,同时出示歌片。

2、声势动作

a、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再听音乐,自编声势动作随音乐拍击。

b、师表扬创意好的学生,同时统一声势动作

如:前5个乐句用X0│X0│

跺脚捻指

后2个乐句用XX│XX│

跺脚拍手拍手拍手

c、随音乐进行声势动作。

2、学唱歌曲

a、讨论歌曲中最上口的、和儿歌节拍最接近的是哪些乐句生说,全班学唱,同时指导模仿装饰音的唱法。

b、师生接唱生唱学会的部分,与老师配合接唱第一段。逐步熟悉所有旋律,从感知到掌握完整的歌曲旋律。

c、完整演唱提醒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情绪、怎么唱比较能表现歌曲情绪?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3、加入声势动作边拍边唱。

三、拓展:音乐游戏

1、歌词转换演唱:把游戏时的儿歌编入歌曲演唱。

2、韵律活动

学生分4小组,分别成正方形队列面向中间站立,面对面的二人持一条彩带的两头。横向的同学把手中的彩带以高低错开拉直,纵向学生一人拉住彩带不动,另一人带着彩带从横向同学的彩带中穿过,最后成编织样式。(横向和纵向学生最后把彩带拉平成编织图案,在穿过高低错综的彩带时要按节奏钻过或跨越,其余学生原地演唱。)

四、结束小结

师:童谣和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它们都来自我们的生活,只要小朋友们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开动脑筋,一定会编出更好听的童谣,更好玩的游戏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乐。

1、师生聆听音乐,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进行声势活动。

2、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钟表的`种类。

4、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知道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哒、铃”。

5、在主题音乐背景下,用弹舌模仿小闹钟嘀哒走路的声音、用双手上下摆动代替时针、分针走路的样子进行音乐活动。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的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

(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音乐。

师生手指图形谱―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手指图形谱――教师边弹边唱―学生边指边唱―教师弹学生唱―师生随主题音乐边指边唱。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师:我们刚刚唱到的是小闹钟走路的音乐,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1)播放完整的音乐,学生分辨主题旋律。

(2)反馈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教师歌唱: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

(3)师生共同演唱歌词。

(4)师生边走边唱。(通过配词演唱帮着学生深刻记忆主题旋律。

师:小闹钟每天一刻不停的走啊走!时间长了,他太累了,生病走不动了,静静的躺下休息了!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

2、感受第一插部悠扬、舒展起伏的音乐特性。

3、用身体动作表现卧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闹钟。

师:生病的小闹钟到了钟表修理店,技术高超的老爷爷很快把它修好了。聆听第二插部:

2、结合音乐中的特效音响理解小闹钟的用途和作用(催人起床)。

3、聆听音乐,情境创设(分辨音乐中铃声响了几次)。

5、学生配合音乐摇响8次铃铛,教师语言配合:“起床起床快起床”。

6、随着音乐师生分角色扮演小闹钟和小主人进行情境教学。

1、出示图片,师生回忆如何表现各部分的音乐。

2、在快乐点击游戏活动中来检验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师:我们再一次完整的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老师这里准备了几张卡片,谁最先听出是哪段音乐,就请他到前面的卡片中选择与这段音乐相对应的图片卡,贴到黑板上。

1、聆听完整音乐。

2、学生聆听后选图片卡并粘贴。

3、归纳乐曲结构,教师介绍回旋曲式。

4、知识能力拓展:

介绍作曲家安德森既聆听其代表作品《打字机》和《跳圆舞曲的小猫》主题片段。

生伴随音乐《调皮的小闹钟》走出音乐教室。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8

(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

(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理念

课上提出“春天在哪里?”的疑问,直接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寻找春天,感受春的存在。然后以“寻找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感悟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春天的小河》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1、提问导入: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找找看,在上学的小路上,美丽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春天的景象?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近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放录音《春天在哪里》。

4、学生随录音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内涵,去寻找春天。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

1、师导入:春天到了 ,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新翻泥土的味儿扑鼻而来,鲜花张开了那娇艳的脸荚映照着大地格外耀眼,听那小河水,涨高了,哗哗地流淌着。

2、录音《春天的小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听全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速度等。

4、生随录音模唱全曲。

5、师有感情地范唱。

6、学生巩固练习演唱全曲。

7、歌曲处理:

《春天的小河》共有四个乐句,在学生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在每个乐句上加渐强和渐弱记号。要求学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出乐句的流畅感。

1、师导入:春天负载着希望,有着生命的律动,自古以来,它成为许多文人画士的表现对象。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来勾勒春天、文学家用流畅的语言描绘春天、画家用五彩的笔留下春天的足迹、音乐家用斑斓的旋律诉说着春天的话语„„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天。

学生或画、或写、或改编歌词„„进行创作。

3、展示,并且集体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能融入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氛围中。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师生共同演绎烘托课堂气氛。

2.师小结:

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它属于我们大家。今天,春来了,来年,春天还会和我们相见,但是,人的春天却只有一季,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课后邀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踏青。并且收集有关春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等,举行一个交流会。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9

1、正确读好生词: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大阪、埃德蒙德、屡屡。理解奢望、遥不可及、风驰电掣的意思,正确读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2、会用“当初、祝贺”造通顺、连贯的句子。

3、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刘翔如何翻越大山的,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提高性目标:

4、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刘翔的坚持不懈、自信,进而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到刘翔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坚持与努力,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1、正确读好生词: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大阪、埃德蒙德、屡屡。理解奢望、遥不可及、风驰电掣的意思,正确读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2、会用“当初、祝贺”造通顺、连贯的句子。

3、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刘翔如何翻越大山的,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二)完成目标:

1、正确读好生词: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大阪、埃德蒙德、屡屡。

2、理解奢望、遥不可及、风驰电掣的意思,正确读好多音字:有朝一日。

1、揭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谁翻越远方的大山?怎么翻越的?远方的大山是什么?

(1)借助书后拼音,先读准以下生词读音:约翰逊、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大阪、埃德蒙德、屡屡有朝一日

(2)读课文3遍,不认识的看书后生字表或查词典,力争正确流利,组内分自然段练读,准备朗读竞赛。

(3)查字典,理解“奢望、遥不可及、风驰电掣”,在书中标注好解释。

(1)指名2-3个后进生读生词,根据情况正音。集体读。

(2)小组竞赛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挑选4组分别朗读1—5,6-11自然段)集体评议,宣布优胜小组,并加分。

(3)交流三个词语的意思,有错误的纠正。

4、当初就是以前,谁能用上这个词造个正确、连贯的句子?

在你取得成功或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你会怎样祝贺?用上这个词造个句子。

自己造个句子,如果有困难就选择刚才同学们造的的一个句子写在语文书上。

通过学生自学、小组竞赛朗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指导,为学生的自学铺设阶梯。

版块二:

(一)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了解刘翔如何翻越大山的,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二)完成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能用规定的句式说出课题的含义。

2、根据时间顺序,了解刘翔翻越大山的进程。

1、课文读了这么多遍,现在你能谈谈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吗?

用上2-3句话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谁会说?(指名2名中等生和1名优等生回答)

根据回答适时评价引导。

2、快速浏览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刘翔超越约翰逊的经过的?(时间顺序)

3、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阅读全文,完成表格。

4、与你的同桌交流交流,有困难互相商量商量。

根据这样的阶段,谁能给课文分段?交流(指名1名中等生回答)集体分好段。

(2)通过这样的时间表、这样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刘翔是在一次次的拼搏中缩短着与约翰逊的距离;即使一开始失败,可他并没有放弃,他靠的是他的坚持不懈缩短着与约翰逊的距离;刘翔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抓住文章线索,通过表格形式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阅读课文,在对比阅读中发现文本含义,感受人物形象。

选作题:

读读《我是刘翔》,真实了解刘翔成为“跨栏王”的经历。

一、课时目标:

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到刘翔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坚持与努力,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一)教学内容: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到刘翔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坚持与努力,进而明白“翻越远方大山”一句的深刻含义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刘翔的心理活动,深入体会人物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感想。

1、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完成表格,我们知道刘翔是靠什么翻越这座大山的?

2、课文3——11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刘翔翻越大山的经过,请同学们默读这几个自然段,画出描写刘翔心理活动的3处语段,联系上文先想想:他问什么会这样想?从他的心理活动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翔?然后带着你的发现,入情入境的读好这三句话。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看学生画的句子,有什么困难及时帮助)

出示:①我暗暗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2)联系上文想想他什么会这样想?

▲约翰逊在当初是刘翔眼中遥不可及的大山,根本不可能翻越。

再看这句,你读出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

带着你的收获读好这一句。

▲从到,刘翔和约翰逊竞赛了多少回?每一次什么结果?

(摔倒——10次没有一次超越——打败)面对一次次的挫败,此时的胜利是否来的太意外?太突然?一个迷糊写出了此时刘翔的心情,什么心情?(不敢相信怀疑)

带着这样的心情,谁来读好这一句。

▲约翰逊向他祝贺,此时刘翔才发觉是真的。

带着这份欣喜与激动再读这句。

回看全文,当初——无数次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无数次失败——如今终于战胜对手,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刘翔,相信你一定心潮澎湃,你还会想到什么?还会对自己说什么?根据老师提供的句式,自己试着写一段心理:

那一刻我不禁想到一次次与他竞争较量的过程——

那一刻我手举五星红旗奔跑在赛道上,兴奋不已——

那一刻——

拿起你们的笔,写写此刻你们心中的感想吧!如果你能用上冒号,句子不少于2句,就更好了!

有感情地朗读所写的句子,发现语病及时修改,也可以补充润色。

组内交流所写的句子,评出秀的,全班交流。

7、根据交流情况,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句子。

8、教师小结:

梦想从起飞到跨越,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刘翔之所以能够成功跨越大山,靠的就是顽强拼搏,靠的就是挑战自我、永不言弃。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做一个强者,勇于挑战别人、挑战自我、挑战困难。

紧扣文本中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学会上挂下联深入读懂文本深层次的内容,入情入境感受人物心情,进而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特点,学会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小组评比读后感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不但会写,更能写好读后感。

修改写话抄在家作本上。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0

(板书课题)敦煌莫高窟是古代无数无名的工匠创造的艺术宝库。敦煌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每一幅壁画都是那么精美动人。因此,敦煌莫高窟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你们有谁去过吗?能给大家谈谈感受吗?其他同学想不想饱览一下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呢?(学生谈内心的想法)

同学们都盼望一睹敦煌莫高窟的风采,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

二、教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叙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具体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画)

三、自渎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自读、识记、交流。

3、引导叙述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四、理清课文层次。

1、默读或自由轻声读课文,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各自然段段薏。

第1自然段: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浩瀚沙漠里的一颗闪光的珍珠。

2、给课文分部分,概括段意。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体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浩瀚少摸里的一颗闪光的珍珠。

五、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

2、质疑、合作探究。

作者把莫高窟比作什么?

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用简单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2、学生汇报对课文的理解。

3、抓重点句子进行理解。

A、“在保留下来的492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多尊,各种壁画45000多平方米。”“在保留下来”说明还有很多洞窟没有被保存下来,这个句子从数量方面介绍了敦煌的洞窟多,彩色塑像多,壁画多。

B、“的佛像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菩萨还没有一个手掌大。”这个句子介绍了敦煌的和最小的菩萨,是从大小两个方面介绍的。把“的佛像”和“九层楼”进行比较,“最小的菩萨”和“一个手掌”进行比较,分别表现了佛像的大和菩萨的小,表现了敦煌塑像的精美。

C、“在万紫千红懂得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表现的是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佛教故事。”“万紫千红”,是说敦煌的壁画非常多、精美。这个句子具体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内容,敦煌的壁画不但十分精美,而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成就很高,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创造力。

D、“站在壁画前,眼前的一切仿佛都活了起来,能听到流水淙淙和琴声丁冬,能看到奇妙的舞姿和会说话的眼睛。”这句话写了敦煌壁画栩栩如生,精美动人的特点。

4、教师领读课文,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5、讨论交流。

你认为课文中描写敦煌壁画的句子,哪些最生动?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他们的意思。

6、学生汇报,读中品位、感悟。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1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小朋友的家》

《真善美的小世界》

采集与分享

“卡通歌会”

【文本分析】、《真善美的小世界》是歌唱“迪士尼乐园”的美国歌曲,在迪士尼这个五光十色的小世界中,充满了友谊和阳光,大家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受到真善美的感染。歌曲为二四拍。其中用了弱拍起,节奏舒展,旋律优美。聆听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编创动作表演,填创歌词。

2、《小朋友的家》是卡通片《欢乐谷》的主题歌,这是一首充满情趣带有童谣风格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歌词密度大,都是一字对一音,教学难点是吐字,可利用童谣式的朗诵来帮助掌握吐字的清晰。

3、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运用卡通歌曲的交流与表演性活动,无拘无束地表达所喜所爱,拉近一卡通音乐的距离,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卡通乐园的美景、用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在创设的情境中,用灵巧的吐字,保持稳定的速度来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动作、打击乐器、编创的歌词来表达作品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米老鼠进行曲》,用律动进教室。

师:米老鼠今天带我们来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引导学生观赏事先布置好的环境)。得出答案:迪斯尼乐园。

2、了解迪斯尼乐园,进行节奏游戏

自主学习

师:你们瞧!进迪斯尼乐园可不容易,哪同学能敲开这个大门?)节奏:前

十六、后十六音符。

2)按节奏介绍卡通人物。

二、听赏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看录象,感受歌曲的情绪

2、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去体验迪斯尼乐园的神奇和美妙。

三、音乐游戏“音乐果”、唱唱“音乐果‘师:在迪斯尼乐园有棵神奇的音乐树,你瞧!树上结满了音乐果,老师先来唱一个。

2、听音摘果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听,那只果子在唱歌,就请你们把它摘下来。(老师弹琴,学生听,听对了奖励“一个金苹果)

四、学习歌曲“小朋友的家”、导语“师:同学们,我们果子送到欢乐谷中的小朋友家,屋里传来了一阵好听的歌声。”

2、范唱歌曲,请学生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3、找一找熟悉的旋律和节奏并唱一唱。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学生哼唱旋律,老师唱歌词。

6、跟琴学唱歌曲。

7、歌曲处理。

8、自主学习

自由尝试用打击乐表现歌曲。

【精彩五分钟】

精彩五分钟拓展歌曲,创编歌词。

师:迪斯尼乐园有那么多卡通人物,你们能不能为他们做首歌来唱唱。

【导学反思】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2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机器人导游的有趣。

2、渗透一些写作方法,为作文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

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听说上节课你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看!它们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就是这些机器人导游,(板书:机器人导游)你还记得它们吗?那就请你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板书:灵灵莹莹童童哈力)

二、感悟“有趣”

(一)、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这些机器人导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有趣的)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描写它们是有趣的呢?(3、4自然段)

(二)、第三自然段。

先跟老师一起到中国科学技术馆看看灵灵吧!

1、快点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灵灵十分有趣的?

(1)“……可以随着场景的变化为大家讲解,还能够与参观的人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①自由谈感受②通过图片演示,理解“场景的变化”

(2)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

①自由谈感受。

②我来当参观者,你们就是灵灵,准备好了,我可走近你们了,你们应该……好,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③刚一走近灵灵,它就冲我微笑,你们能体会到我此时的心情吗?

(3)如果你挡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

①自由谈感受。

②如果有人挡了你的路,你会怎么说?

③灵灵是怎样说的呢?

机器人说话可和我们人不大一样,谁听过机器人说话?能给大家学学吗?(情况1:读一声情况2:一字一顿)自己试试

②你知道诙谐是什么意思吗?(说话有趣,引人发笑,这就叫幽默;你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词,真了不起!)

③能读出它的有趣吗?

④自己读。

⑤我摸你的头了,你要是灵灵,会诙谐地说……

你呢,会幽默地说……

你这个机器人也说痒,可真有意思!

②谁曾经温柔地对你说过话?哦,想一想他们温柔地对你说话时是什么语气?

③谁来读读这句。

(6)“……它也会皱起眉头并发出求救的信号。”

①自由谈感受。

②学学它皱起眉头的样子(补充:你们知道吗?灵灵的红嘴唇和黑眉毛是可以随自己的情绪而变化的)

3、小结写法:多么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呀!让我们再次走近它吧!

(1)出示: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如果你挡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如果你触摸它的头部,它就会诙谐地说:“哦,好痒”。看到你穿得漂亮,它甚至会温柔地说:“我喜欢你漂亮的衣服。”

(2)默读,看看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是啊,灵灵不仅充满热情,懂礼貌,还很幽默,温柔,从这方方面面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它是个快乐的机器人。

这段话就是先概括地说灵灵是个快乐的机器人,然后具体地进行介绍。

(3)变换人称读,感受“快乐”:灵灵带给我们这么多快乐,你们想当当它吗?这里的“它”指(灵灵),如果把“它”换成“我”,你就是灵灵了!后面怎么读呢?自己赶快试一试吧!

4、想象。

想想遇到下面的情况,快乐的灵灵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5、朗读。

正像你们所想象的,灵灵就是这样一个快乐的机器人导游,在游客眼里,它是多么的有趣啊!能把它的有趣读出来吗?请你绘声绘色地读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读得最投入!

(三)第四自然段。

灵灵是个有趣的机器人导游,在冰雪大世界里,也有三位有意思的机器人导游,它们是()。在这三个惹人喜爱的小家伙里,你最喜欢谁呢?

1、默读第四自然段,别忘了把喜欢它的理由画下来。

2、反馈(随机)。

①比较句子。

出示:“您好。我是‘冰雪天使’莹莹,欢迎前来参观。”

“您好!我是‘冰雪天使’莹莹,欢迎前来参观!”

·分别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指名读。

②虽然冰雪大世界里冷极了,可听到机器人导游这么热情的招呼时,你有什么感觉?

①说理由。

②如果你就是童童,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

(你可以和人握手,进行简单交流,还会唱歌、跳舞、背唐诗,你的本领多大啊!该怎样介绍自己呢?特别骄傲、自豪、充满自信)

③听了童童的介绍,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①说理由。

②美妙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放松,你们的朗读也能让我们入情入境,自己读读描写哈力的语句吧,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3、写法。

(1)如果课文先介绍哈力,再介绍其他两位机器人导游好不好?为什么?(可以把描写哈力的语句放到前面读一读)

(2)这三位机器人导游都在冰城哈尔滨工作,它们三个有什么不同?

4、以读整合。

这三个小家伙儿虽然各有分工,却是一样的热情、一样的有趣,让咱们再来读读描写它们的语句吧!

(四)通过和大家的学习,我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机器人导游多么有趣啊!”你们的感受呢?再来看看作者的感受吧!(齐读)

现在,机器人越来越有趣了,我在网上还收集了一些关于它们的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图片)

课下,你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关于机器人的资料,别忘了把你的收获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3

1、(生闭上眼睛)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香港到了!(睁开眼睛)

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回答。

(板书: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美丽的夜景〉

3、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4、精读训练(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第2-5节)

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请你朗读一遍(生说)

第2节:迷人的沙滩——浅水湾

(1)指名读第2节。

(3)师: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说,浅水湾是——(生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5)让我们大家来读一读第2节,把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感觉读出来。指导朗读:(师:你正在沙滩上悠闲自在地散步,轻轻的柔柔的海风吹来,多舒服啊!仔细一听还能听到浪淘拍岸的声响。)(指读齐读)

过渡:欣赏完了迷人的浅水湾,大家一定还想去别处看看吧,那就别停下你的脚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细细欣赏。

第3节: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

(1)指名读第3节。

(2)“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把词放进句子中读读。(驰名中外、世界闻名、闻名中外)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时……开怀大笑)

(4)齐读第3节。

(5):有这样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园,难怪会举世闻名。

过渡:乘上去铜锣湾的双层巴士,不多时

就到了铜锣湾。一下车,你看到了怎样一番景象?

第4节:繁华的街市——铜锣湾

(1)指名读第4小节。

(2)重点理解:

a、“摩天大厦”:指的是各种高楼大厦,读出楼房的高来。(指名读)

b、“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楼图〉(指名说:摩天大楼……)

:房屋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这就叫做——鳞次栉比。

c、从“琳琅满目”看出商品多,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d、从“人流如潮”看出人多,人像潮水一样涌过来。

:铜锣湾楼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3)让我们感受铜锣湾这种热闹、繁华的景象。(齐读)

第5节:美丽的夜景

(2)你觉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请你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说)

(板书:灯的海洋)

(3)第5节用了3个比喻句,写出了香港美丽的夜景。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师引读:……成了——

……像——

……如同——)

(4)港湾里的灯光是静的,马路上的车灯是动的,一静一动,互相辉映,真是——(美不胜收)谁愿意当播音员,把这么美的夜景介绍。(指名读、齐读)

(5)谁能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指名试背第5节)。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小节。

2、体味白荷花的种种姿态,感受白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欣赏荷花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同学们见过荷花吗?看。(映示图片)这是什么样的荷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2、播放录像。

这么几朵荷花就给同学们带来这么美的感受,如果有一池的白荷花呈现在你们面前,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欣赏。

3、谈感受。

欣赏了这一池活生生的白荷花,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揭示课题。

是啊,著名作家叶圣陶就把这一池的荷花描写了下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进课文,去观赏,去感受这一池美丽的白荷花。

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吧!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指名读。

好,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读通读顺。哪些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三、研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同学们说说看那些小节具体描写了美丽的荷花?

2、自主学习。

那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荷花的美读出来吗?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好好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你们读给大家听。

3、大组交流。

▲“荷叶挨挨济济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非常了不起了。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冒”字写得特别美,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得、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指名朗读。

▲“有的才------。有的花瓣儿全都------。有的还是------,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出示图,图文对照。

谁再来读?

(2)有感情齐读。

荷花真美。作者写得多有顺序,先写荷叶,再写荷花,重点写了荷花冒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读一读。

▲“这么多的白荷花,----。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你为什么在“看看这一朵,很美;”的后面停顿了一下?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老师不明白,明明是一池的荷花,怎么会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呢?谁来帮帮我?

画家是谁?

(2)赛读。

你们能想象着当时的情景给大家读读吗?谁来?

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细看荷花,还各有各的姿态呢。看着眼前的一池荷花,我--(引读:第四节。)

(2)在这一段里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写得精彩?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也可以根据内容配上动作。

“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荷花在风中舞动,太美了。谁能把自己当作荷花,边读边舞起来?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哪儿。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

假如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静静地站在那儿,还会有什么动物也会来和你说话呢?

(4)表演读。

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荷花仙子,一起来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

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最想做什么?

学生“随心所欲”

3、想当作家:积累文中的妙词佳句,用你的妙笔仿写一种花。

4、想当研究员:查找资料,研究荷花的根茎叶,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2、指导:

“蓬”是“逢”字上面丁一个草字头。

“蹈”右边的笔顺,跟着板演书空。

苏教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篇15

课时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明,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培养爱水,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有两条小溪在这儿汇合了.

它们都跑了很远很远的路.一条小溪从冰雪覆盖的山间跑来,另一条小溪从沼泽缓缓地爬行过来,它们都那么细小,似乎只能飘起一片树叶.

如今,这两条小溪在这儿汇合了.它们变成了一条河,再也分不出你和我.

它们的脚步更快了,歌声也更响亮.它们能浮得起小小的船儿,把它们送向远方.

它们再也不分手,永远一起向前流.人们早已忘记它们曾经是两条小溪.

提问:歌中将“小小的我”比作哪些事物 你对“小小的我”还有哪些不同的赞美之词 2,听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学生说出各种出现最多的是哪个音 感受,唱出歌曲旋律重复的乐句.

3,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旋律.

2)一滴水可以汇成小溪,江河,大海,那么在集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是重要还是不重要 作为集体的一分子,你应该怎样做

欣赏歌曲《春天来了》、《北国之春》、《春之声圆舞曲》、《帕米尔的春天》。

1、把歌曲《小小的我》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演唱.

2、,搜集关于大海的歌曲.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57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