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散文课件 >

散文的课件必备8篇

散文的课件必备8篇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散文的课件”,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教案的编写需要细致入微和耐心。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酒招商方案分享十四篇

散文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今年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散文的课件 篇2

教学要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3、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2、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背诵《湘夫人》导入新课

二、结合之前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1、读懂大意;

2、知人论诗;

3、领悟情感;

4、赏析技巧

三、欣赏诗歌

(一)读懂大意

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补充时代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②领悟诗歌主旨:

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四、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抨击悲愤无奈

散文的课件 篇3

在没有人类之前,这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是动物植物,是花鸟虫鱼、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鱼在水底游,它们的世界总是晶莹透明的。

我相信动物与植物之间会有语言的交流,只不过人类所具有的聪明与智商与这种充满灵性的语言有着天然的隔膜,因而无法破译。鱼也会弹琴,它们把水底的卵石作为琴键,用尾巴轻轻地敲击着,水面泛开的涟漪就是那乐声的折射。我想鱼们肯定有记录自己语言的方式,也许那些被海浪冲刷到岸边的五彩贝壳,就是鱼希望能送到岸上去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这些隐秘的、生动的、遥远的、亲切而又陌生、糊涂而又清晰、苍凉而又青春的语言,我们究竟能感知多少呢?在梦境里,与我日常相伴的不是人,而是鱼。每次吃鱼,那条长长的脊椎骨总让我浮想联翩,那一根尖尖的刺让人联想到肋骨,进而联想到女人。圣经里说夏娃是用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制造的,隐喻女人是男人的肋骨,也就是身上最尖锐却不忍放弃的东西。

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我们人类是由鱼进化而来的,我对此深信不疑。我一直相信所有的鱼都很简单。如果我是一条鱼,我会安于做一条鱼,而不去进化成人。我不想在劳累时闭上我的眼睛,不想在名利场上拼杀得遍体鳞伤。我愿永远睁开我渴望的双眼,用我的躯壳和灵魂来浏览这个世界。做一条简单的鱼是幸福的,这是我很久以来的看法。直到有一天我从电视里认识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鱼,才知道人还须向鱼学习做人的道理。你见过圣洁而有信仰的鱼吗?你肯定说没有。是的,这种鱼极少,你很难碰得到。但《探索》频道的记者捕捉到了它们的镜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鱼的凄美的故事:在北太平洋欧洲水域和我国黑龙江水流相对平缓的地方,每年夏初或秋末,会有大量的鱼从下游向上游迁移,那种迁移异常壮观,整个江面呈现出波光粼粼的一片,很像是繁星。这种鱼体长二到三尺,嘴大,鳞细,刺少,肉味鲜美,当地的居民把这些执着的鱼称为“圣鱼”,从不捕杀它们。他们说,鱼们之所以在这个产籽季节进行大规模的迁移,是因为它们不满意下游水质的脏,它们害怕自己的后代一生下来就面临被人类糟蹋的生态环境。因此不得不顶着逆流艰难而上,那情景真可以说英勇悲壮。这种鱼属北半球高寒地区的冷水鱼类,欧洲人把它叫做三文鱼,我们中国人则把它叫做大马哈鱼。电视里告诉我们,三文鱼在离海洋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淡水河里产卵,幼鱼孵化后在河水中生活三年,然后顺流游向大海。

几年后,成年的三文鱼开始向自己的出生地洄游以繁衍后代。它们能利用月光和潮汐准确地判断方位,回到故乡。但是逆水洄游是一个艰苦卓绝、充满危险的过程,急流险滩、巨石横阻、人为捕捞,这一切都使三文鱼的回乡之路遍布着苦难与杀机;然而,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都不能挫败它们坚定不移的回乡的意志。这种鱼一进入淡水区便停止进食,全凭体内脂肪储存的能量坚持前进,碰到无法游过去的石堆、岩坎,尤其是一些落差较大的河道,它们就会奋力跃起,飞腾而过;一次不成,再来一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由于激烈的跳跃,它们的身体会由青黑变为暗红,有的甚至伤痕累累,但它们休息一阵后,便以更大的力量再度跃起。如此反复飞跃,层层升高,纵然摔得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直至越过层层险阻回到故乡。

最悲惨的一幕有时会发生在秋末,那群顶着严寒逆流而上的鱼儿或许错过了最佳时期,被提前到来的冰雪封锁住了退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上游的江水便结成了冰,大量的三文鱼被冻死在江中,连同刚刚产下的鱼卵??有一位北欧作家在文章里写到:“我曾经尝过那里的河水,有点咸。”我猜想,他或许是说泪是看不见的,但尝得出。每一次在荧屏上看到逆流而上的三文鱼,我的心里便会充满一种悲情,这种比人类古老得多的动物活得这样凄美,令我感到心痛。但就在心痛的同时,我的心头总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与敬佩。我不知道三文鱼的体内拥有着怎样神奇的遗传密码,使它们不怕牺牲、不顾一切地回归故乡;我更愿意相信,在每一条这种鱼的心里,都有着一个执着的信念——无论漂泊多么遥远,无论路途多么坎坷,最终一定要重返自己的家园!对我们人类而言,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有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吧?那是梦想发源的地方,也是我们的生命渴望回归的地方。常常地,我会在特殊的日子里与三文鱼在梦中相遇。

每当我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因跋涉而疲惫不堪、因被人讥讽而犹豫不决、因遭受打击而身陷绝境时,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一条汹涌澎湃的江和一尾逆水而上的英勇的鱼,心底便有一个热切的声音响起来:嘿!前辈,你好!你能够终生坚守自己的信念,我会永远向你学习百折不饶的勇气。每念于此,我那伤痕累累的心底,就会积聚起一种巨大的力量!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动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要知道,在梦境中,梦境的情、景、事是现实,而更多梦境的“我们”则只是一具躯壳,可以说是真实的虚无。而且,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人类最终把语言变成纸张上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个冒险的不负责任的举动,因为纸会衰朽,它承受不了风雨雷电的袭击。如果人类有一天真的消亡了,这样的文字又怎会流传下去呢?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与大自然亲近,与它对话和交流,它们也许会在我们已不在了的时候,把我们心底的话永传下来。假如鱼也生有翅膀,它便拥有两个世界了。

一个是水底的,一个是天上的。天上的鱼在飞翔的时候,也许会这样想,把文字留在水底的卵石上,不如让它们镌刻在空中更好。因为天空是一张多么广大的纸张啊。当水底的鱼哀叹人间已繁华不再时,飞翔的鱼却仍可赞美身下美轮美奂的废墟。

散文的课件 篇4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学习了两篇冒险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两篇文章都是作品节选,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怎样克服困难,怎样战胜困难的故事。本次群文阅读以生存为主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执着和顽强生存的信念,他们都有那些生存技能,运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养成正确阅读的好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态度。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举一反三教学法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主人公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群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

《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蓝色的海豚岛》《神秘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播放视频《鲁滨孙漂流记》片段,引出主题──冒险小说。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片段,说说冒险小说的`特点;

2、集体交流特点;

3、教师小结:明确冒险小说的问题特征。

冒险小说特点:

三、精读品悟

(一)举一反三:

先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进行讲解;

阅读问题:

1、为什么有些人存活下来?

2、幸存的人有什么改变?

3、有没有存活技巧,有哪些技巧呢?

4、独自一人比有人为伴更危险吗?

5、在任何状况下,有什么至关重要的生存建议?

6、人们面临生死存亡之际都想些什么?有什么感觉?

(二)学生读其他三篇。

(提示:阅读的方法:精读、略读)

(三)汇报交流。

(以展示朗读、展示交流的方式进行)

四、拓展升华

1、总结课堂收获。

2、学到了哪些生存技能。

3、假设情境:

①假如你被困荒岛;

②假如你被困沙漠;

③假如你

被困森林。

五、课堂总结

虽然文中的主人公他们的冒险经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但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老师不建议大家去冒险,但如果有一天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我们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颗执着的心。

六、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整本小说。

散文的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理解风儿使云朵千变万化,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云彩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3、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多变,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云彩像什么?一会变成了什么?

2、收集云朵图片幻灯、音乐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看云:

1、组织幼儿到室外观看天空中的云彩。

2、提问:刚才我们在室外看到了,天空中许多的彩云,谁能说说云有哪些颜色?有什么形状?它离我们有多远。

说云:

1、你们知道云在哪里吗?你见到的云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带你们到云彩世界去玩,想去吗?

3、放幻灯:

1)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2)喜欢这些云吗?找找你最喜欢的一朵云。为什么喜欢?它象什么?

二、探索云彩变化的秘密为什么云彩会变?是谁让云彩会变?

1、请幼儿说说那些云可以预测天要下雨。

2、哪些云可以预测天气是晴天。

3、让幼儿学习会看简单的云图。

4、讨论:如何根据云彩图来做气象预报?

师小结:多云、少云——晴天,灰云-——阴天,乌云——雷雨天等。

设想: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教师的启发,探索出使云彩变化的是风。

4、请幼儿做能干的风,玩“会变的云彩”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扩展思维。

三、欣赏散文,感受云朵有趣的变化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听听散文里说云像什么?

2、师有感情地朗诵,问:散文里说云变成了什么?

3、你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4、如果你们是风,想把云朵变成什么样子?(幼儿间相互交流)四、延伸把自己创作的云编进散文里付内容

散文:多变的云

天上的云飘着,就像魔术师在变着万花筒,在天上变出一个一个可爱的样子。有的是花开样,有的是蘑菇样,有的是彩虹样……哈哈还有的是小兔样子,好像在和小朋友在说话。一会儿云儿又在变,变成公鸡、变成天鹅、变成马,真神奇哦!

再看看,云儿被风一吹,也变了颜色,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简直是太美了。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通过主动积极的观察,充满乐趣的通过绘画再现观察与想象,自信、大胆的创造,从而轻松愉悦的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活动中幼儿自然地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活动成功的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散文的课件 篇6

目标:

1、理解散文,感受散文所表现的春雨的美。

2、学习用优美的语言表述春天的景色,尝试改编散文。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欣赏过春雨的自然景色。

2、轻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的意境,并鼓励幼儿大胆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过程:

1、说春雨

(1)猜谜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全不见。(雨)

(2)讨论:春天是什么样的?春雨又是什么样的?春雨让人感觉怎样?

反思:以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2、欣赏散文《春雨沙沙》。

(1)配乐朗读,提问:

听了散文,你有什么感受?

散文中都写了春天里的什么颜色?

春雨像什么?是怎么落到地上的?

(2)出示挂图,再次欣赏。

(3)动作表现春雨。

反思:孩子在欣赏散文和讨论春雨的过程中,能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对春雨的感受,这样孩子在讲述时就能做到侃侃而谈。

3、编春雨。

(1)改编:谁衔着雨丝?绿的,是什么?红的,是什么?

(2)教师将幼儿改编的内容连贯的描述一遍。

反思:在此环节中,幼儿能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词汇进行组合,编出符合主题的儿歌。

4、画春雨。

尝试进行想象绘画,画出春天的景色。

反思:幼儿把自己想象中的春雨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感受到了春雨的美。

散文的课件 篇7

20xx年5月29日

《散步》教学设计

伊川县直中学周粉霞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理解词句。

3、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庭。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难点: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培养他们尊老爱幼、懂得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方法:1、品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

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让我们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展示课题《散步》莫怀戚

二、理解文意,整体感知:

1.听录音,边听边在自己易读错的字上注音,不理解的词作标记。

2.请再读课文,《散步》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从文章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三、朗读品味:

1.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根据学生喜欢不同的段落,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

2..思考: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

如:三代同行;我们在田野上散步……

四、感悟亲情:

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引导:为什么一家人都会听“我”的?这里面包含着哪几种亲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家人都信任“我”。这里面包含着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2.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引导: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同学畅所欲言……

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在这个家庭里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于是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而尊老爱幼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小结:本段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很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从形象上看,很有象征意义,整个世界,大词小用,突出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正如本文所写,美好的亲情往往体现在平凡的小事中,细细回顾你的经历,让我们尽情的来抒写美好的亲情。

五、动情落笔,抒写亲情:

我们对亲情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细节。生活本就是这样美好、温馨。情到浓时转成文,请同学们把自己对亲情的感受写下来。

六、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去用心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

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七、作业:1.为父母做一件表达自己心意的事。

2.把做这件事的感受写下来。

散文的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尝试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自己家中的趣事,借用物体表达心中对家的感受。

2.根据诗歌内容大胆进行想象和仿编。

3.喜欢听散文诗,感受父母的关爱之情和家的温暖。

活动准备:

1.诗歌欣赏背景音乐;歌曲:《让爱住我家》。

2.贴绒图片(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床、爸爸妈妈的笑脸)。

3.水彩笔、立体大房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自己的家里有什么。

1.提问:“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东西呢?”

2.幼儿大胆自由说出自己家中物品。

3.教师小结:你们家里有床,有桌子,凳子,电视机,沙发,灯,浴缸,水龙头,厨房里有冰箱,煤气灶……

4.提问:小朋友的家里有这么多的东西,除了这些东西,你的家里还有谁?(有爸爸有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

5.教师小结:是啊,小朋友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哥哥姐姐。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生活在一个温暖、幸福、充满爱的大家庭中。

二、分享交流家的感受,调动幼儿情绪,感受家的含义。

1.温暖幸福的家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快乐幸福的事情,请你来和大家分享你的温暖大家庭的故事吧。

2.幼儿大胆表述。

3.小结: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关于自己温暖大家庭的故事。其实,在每个小朋友的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彼此都是相亲相爱,因此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开心快乐的事。

三.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

1.教师随音乐朗诵散文诗,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2.提问:“这首散文诗的题目是什么呢?”

“这首散文诗里说家是什么?”

3.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贴绒图片。

4.小结:家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家是太阳、是爸爸妈妈的笑容,也是温暖的阳光……)

5.幼儿观看图片,第二次完整欣赏散文诗。

6.提问:“为什么说家是一盏灯?一扇窗户?一张柔软的床?一轮太阳?”

四、看图朗诵散文诗。

幼儿根据图片与贴绒朗诵散文诗。

五、激发想象,仿编散文诗。

1.“散文诗里说了那么多‘家是什么’,你觉得家还可以是什么呢?请小朋友像这首散文诗里一样,把你在家里很快乐,很幸福的感觉说出来。”

2.教师示范仿编散文诗。

“李老师最喜欢吃夹心糖果,所以我觉得:家是一颗夹心糖果,又香又甜。”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仿编。

4.幼儿随音乐将散文诗与创编散文结合朗诵。

六、拓展延伸,画出小朋友心中的家。

1.“刚刚小朋友说的都很好,请小朋友把你们刚才说的、想的,用彩色的画笔出来吧!”

2.幼儿绘画仿编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3.将幼儿作品展示在立体大房子上。

4.小结:每一个小朋友的家看起来都是家那么温暖、幸福、甜蜜、舒适,还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小朋友们在这样的家中幸福成长,我们爱这个温暖幸福的家。

5.在音乐《让爱住我家》中结束活动。

精选阅读

服务课件(必备8篇)


这份精心挑选的“服务课件”一定能够满足您的品味。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教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保证。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服务课件(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识写作背景,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司马迁鸿毛李鼎铭

鸿毛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买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会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抓住中心。

1、自读课文,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学习第一节

3、自读第二节,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中哪句最重要,为什么?

(3)指导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必有的人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5)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死,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2、明确课文中心思想,能理解这个中心思想作者分几层来说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第二节的学法

二、学习第三节

1、运用第二节的学法自学第三节

2、交流

段意: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找到带有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齐读这4个句子。

4、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理解: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社会背景: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陕北开门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写了几层意思。

服务课件(篇2)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 1.1 铁路运输企业

铁路局及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铁路运输经营的企业。1.2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

为满足旅客和行李包裹(以下简称行包)托运人、收货人(以下简称货主)的需要,凡从事铁路旅客运输业务及与铁路企业签订合同,在站车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与旅客、货主接触的活动和其内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结果。1.3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满足旅客、货主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特性的总和。1.4 车站

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1.5 承运人

与旅客或货主签有运输合同的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车站、列车及与运营有关人员在执行职务中的行为代表承运人。1.6 旅客

持有铁路有效乘车凭证的人和同行的免费乘车儿童。根据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押运货物的人视为旅客。1.7 重点旅客

老、幼、病、残、孕旅客。1.8 托运人

委托承运人运输行李或小件货物并与其签有行包运输合同的人。1.9 收货人

凭有效领取凭证领收行包的人。1.10 车站客运工作通用标准

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完成旅客运输任务所规定的要求。1.11 车站客运作业标准

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完成旅客运输任务所规定的工作过程及质量要求。1.12 照度(平面照度)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单位为lx)。

1总则 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树立“以人为本,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安全第一,方便快捷”的原则,实现“安全正点、设备良好、环境适宜、饮食卫生、服务文明”的质量目标。

2车站工作标准等级划分

车站工作标准划分为: 大站(特、一等站)、中等站(二、三等站)、小站(四、五等站)三个等级。客运量较小的大、中等站,可根据业务量大小,指定车站比照执行相应等级的工作标准。

3车站客运工作通用标准 3.1 安全秩序 3.1.1 安全

3.1.1.1 安全目标。实现“六消灭”:消灭责任行车事故;消灭火灾、爆炸事故;消灭旅客和职工责任伤亡事故;消灭食物中毒事故;消灭行包责任重大、大事故和内盗事故及局用品丢失事故;消灭现金、票据丢失、被盗等收入事故。

3.1.1.2 安全组织。安全组织健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安全、消防领导小组,组织健全,分工明确。

3.1.1.3 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健全,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定期召开安全、消防工作会议,安全、消防文电齐全,制度健全。有火灾、爆炸、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精神病、食物中毒、烈性传染病、线路中断、客流暴涨等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预案有可操作性,分工、责任明确,处置程序、防范措施得当。安全作业关键点及采取的控制措施符合本站生产作业实际,严密、有效,重要的安全作业规定应纳入《站细》。3.1.1.4 安全考核。安全考核机制健全、真实有效。

3.1.1.5 安全设施。安全设备设施齐全,维修及时,定期检查,作用良好;安全通道、出口畅通;安全标志明显。站内平过道有安全警示标志,站台有关人员配备喇叭或口笛。日均发送旅客100人以上的车站、高铁车站、边境口岸车站、反恐任务和警卫任务繁重地区车站配备X光型安检仪,安全门和手持金属探测器;管内较大客运站每个车站配备备用X光型安检仪,以替代故障设备或应急使用。

3.1.1.6 安全检查。做好禁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的宣传、查堵及处理工作。按照规定配备安检人员,对旅客携带品、小件寄存物品和承运的行包实施安全检查;配备安检设备的车站,要建立人机结合检查的制度,做到件件检查,人人安检;安检仪操作员须经培训,持证上岗。未配备“安检仪”的车站,要设立安全检查岗,有专人负责,采取手持金属探测器 与开包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旅客人身和携带品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人员实施安全检查时要佩带明显标志。对查堵的“三品”要填写《“三品”检查登记簿》(见表D.9,以下同)并交由公安部门处理;候车室禁止出售打火机。

3.1.1.7 伤害处理。发生人身伤害或突发急病以及接收列车移交的伤、病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联系医疗机构救治。

3.1.1.8 动车安全。严格执行动车安全的相关规定,做到列车通过前认真检查进出站通道锁闭状态,列车通过线路的邻靠站台无闲杂人员和车辆,线路作业人员按规定时间撤离。3.1.2 秩序

做好安全宣传和防范,加强综合治理,维护站内秩序。

3.1.2.1 乘降秩序。安全有序地组织旅客乘降。车站要制定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车站干部必须到场亲自组织,确保安全。积极组织旅客候车、检票,做到候车有序,排队检票不挤口;旅客按指定的检票口、通道和出站口进出站,无天桥、地道对流和横越线路现象;旅客上车不挤、不乱,无抓车、钻车和背面上车、扒乘现象。

3.1.2.2 设备秩序。设备设施摆(停)放有序,候车室座椅摆放整齐,无自行车、垃圾车等车辆停放;行包房承运、交付处无职工、旅客(货主)的车辆停放。

3.1.2.3 车辆管理。严格执行《行规》、《站细》规定控制的进站车辆,站台上行驶的车辆限速10km/h,停留在站台的车辆顺站台方向固定位置摆放,并采取止轮措施;无骑车穿越站台现象;各种装卸、搬运设备定位摆放,不堵塞通道,不影响旅客乘降和通行;行包、邮政拖挂车的辆数、重车不超过4辆、空车不超过5辆。车辆通过平过道时,必须由车辆使用部门指派专人引导和防护。列车进站未停稳、起动未出站台或列车通过时,禁止任何车辆在站台安全白线以外侵线行驶、在乘降旅客中穿行或随车移动。行包、邮政和生产作业用车的使用单位必须与车站签订安全协议,服从车站管理,按规定路线行驶。

3.1.2.4 售货管理。候车室售货摊床(亭)固定位置,旅客候车区无流动售货。列车进站、停靠和开车时,站台售货车应在安全白线以内、车厢中部定位停放,不得堵门和移动售货,售货人员不得围车高声叫卖。

3.1.2.5 加强综合治理。认真执行全站办客运的有关制度,做好安全宣传和防范,实行凭票进、出站和一车一清制度,及时清理闲散、乞讨和拾捡人员,无非法扛包、围车叫卖、聚堆赌博、酗酒滋事、精神病闹事、倒卖车票、非法办理行包托运的现象。站内方便门有专人管理及时加锁;非车站使用的方便门,应与使用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实行定责管理。车站应与行包、邮政和餐饮等人员所属单位签订安全作业协议,制定进出站有关规定,凭证进、出站。行包邮政通道有明显旅客禁行标志,通道内无闲乱杂人。

3.1.2.6 岗位“三定”管理。实行岗位作业“三定”(定岗、定位、定责)管理,坚守岗位,加强巡视,认真交接,做到以站保车,确保站区秩序井然和旅客、货主生命财产安全。3.2 工作要求

3.2.1 安全使用电源,规范使用电器设备;配电室(箱)锁闭,严禁堆放物品,作业室、休息室无私拉电线、违规使用电器等问题。

3.2.2 现金、票据室、广播(监控)室及行包仓库内管理严格,禁止吸烟、生火,无闲杂人员出入、逗留。

3.2.3 客运人员熟知本岗位安全关键点,熟悉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掌握突发性应急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办法;掌握消防知识,对消防器材做到知位置、知性能、会使用,对消防工作做到“三懂”、“三会”:懂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办法;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接班前要充分休息,保持精力充沛;出场作业按规定路线行走,通过线路时,应走天桥、地道、平过道,严格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制度,严禁钻爬车底,跨越车钩;高空作业时,要身系安全带,要有专人防护,梯子有人扶,物品不下掷。

3.2.4 装卸行包时,应在车停开始、车动停止,严禁车动抢装、抢卸和抓车、跳车、随车奔跑。

3.2.5 电气化运行区段作业时,严禁用水冲刷车皮和蹬爬车顶;持用长杆状物体作业时,与接触网带电部分的距离必须保持在2m以上。

3.2.6 认真执行旅客运输组织原则,及时沟通客流信息,严格执行列车超员率的有关规定,按计划售票,计划运输兑现率达95%以上。

3.2.7 动车组列车通过时,当站台邻靠正线,一侧有动车组通过时,站台另一侧应当停止组织旅客乘降或设防护栏进行防护。当一个站台两侧同时有动车组邻站台通过且没有防护措施时,除有人身安全防护措施的车站工作人员外,站台上不得再有候车旅客、其他工作人员和可移动物品。直达特快、特快和快速列车通过时,同站台或相邻站台有旅客乘降的,客运人员必须在站台组织旅客乘降和安全防护,列车通过站台的旅客乘降、行包装卸和站台售货等作业应在本务列车一侧进行;同站台或相邻站台无旅客乘降的,客运人员必须在列车通过前清理站台,保证无闲杂人员。通过列车速度在160km/h以上时,不得在相邻线路列车通过一侧进行给水作业。

3.2.8 接送车人员、旅客、车辆及行包、邮件所在位置,必须在站台安全白线以内,严禁侵 线。

3.3 文明服务 3.3.1 基本原则

做到全面服务、重点照顾,帮助旅客解决旅行困难;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不分种族、国籍、民族,一视同仁;不断创新服务方法,根据旅客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3.3.2 基本要求

重点旅客重点服务,做到“三知三有”:知座席、知到站、知困难;有登记、有服务、有交接。

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做到“三要、四心、五主动”:接待旅客要文明礼貌,纠正违章要态度和蔼,处理问题要实事求是;接待旅客热心,解答问事耐心,接受意见虚心,工作认真细心;主动迎送旅客,主动扶老携幼,主动解决旅客困难,主动介绍旅客须知,主动征求旅客意见。

3.3.3 基本服务

3.3.3.1 广播。广播以方便旅客旅行生活为主,覆盖各服务处所,及时通告列车运行情况,语音清晰,音量适宜;可根据需要做好专题宣传,增加英语、少数民族语言广播。3.3.3.2 问询。旅客问询时有问必答,回答准确;当面解答时应面向旅客站立(需坐着完成工作的人员除外),对旅客提出的问题暂时不能解决时应耐心解释。

3.3.3.3 晚点。列车晚点时及时向旅客通告晚点时间,超过30min说明晚点原因,站长代表铁路向旅客道歉,稳定旅客情绪,并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3.3.3.4 通告。列车到站前,及时通告车次、停靠站台、股道,提前到岗,做好接车准备,组织旅客等候上车;列车停站时,组织旅客有序乘降,引导旅客出站。重点旅客重点照顾,与列车办理交接,精神病旅客由客运和公安人员共同办理,全程监护;列车开车后,及时清理站台滞留人员,出站口做好验票及到达补票工作。

3.3.3.5 温度。有空调的服务处所冬季室内温度18~20℃,夏季24~28℃;无空调的服务处所冬季不低于14℃,夏季超过28℃使用电风扇。

3.3.3.6 照明。各服务处所有充足的照明和应急照明设备,无风雨棚站台、天桥照明照度不低于10 lx,有风雨棚站台、天桥及进出站地道照明照度不低于50 lx,候车室、行包营业厅照明照度不低于100 lx,售票处、问询处、软席候车室、贵宾室照明照度不低于150 lx。3.3.3.7 遗失物品。对旅客遗失物品及时填记《旅客遗失物品登记簿》(见附表D.11.1,以 下同),并及时公告,设专人妥善保管,设法归还失主,无法归还时按规定处理。3.3.3.8 收费。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符合国家规定。3.3.4 仪容仪表

3.3.4.1 按季节统一着装,整洁大方,佩戴职务标志。胸章佩戴在上衣左胸口袋上方正中,上衣左胸无口袋时,佩戴在相应位置;臂章(职务标志)佩戴在上衣左袖肩下四指处。客运员以上职务同时佩戴胸臂章。

1.1.1.1 精神饱满,仪容整洁,举止大方,表情自然。女客运人员可淡妆上岗。仪容仪表做到“十不”:不歪戴帽子,不挽袖筒和裤腿,不敞胸露怀,不赤足穿鞋,不穿高跟鞋(足根高不超过4cm)、钉子鞋、拖鞋,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指甲、头发,男不留胡须、长发,女发不过肩。

1.1.1.2 立岗姿势:挺胸、收腹,两脚跟并拢,脚尖略分开,双手自然垂直。迎送列车时,足踏白线,目迎目送,以列车进入站台开始至开出站台为止。

1.1.1.3 举止稳重,姿态端正。服务岗位做到“四不”:不背手、插腰、抱膀、插兜,不高声喧哗、嬉笑打闹、勾肩搭背,不在旅客面前吃食物、吸烟、剔牙齿,不出现其他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1.1.2 服务语言

1.1.2.1 使用普通话,服务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口齿清晰。运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

1.1.2.2 对旅客、货主称呼得体。统一称呼时为“各位旅客、货主”;个别称呼时为“同志”、“小朋友”、“先生”、“女士”等。对外籍和少数民族旅客、货主,可使用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

1.1.2.3 广播使用的运输组织用语、安全宣传用语、文化宣传用语及临时性应急用语要规范、标准,符合GB/T13317的规定。常用广播用语应编制手册,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后规范使用。

1.1.3 服务礼貌

1.1.3.1 对不同种族、国籍、民族的旅客、货主应一视同仁。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1.1.3.2 在旅客、货主多的地方行走时,要先打招呼,不抢道,让旅客、货主先行;旅客、货主问话时,应面向旅客、货主站立回答;挪动旅客、货主物品时,应先打招呼;清扫卫生时,清洁工具不得触碰旅客、物品。

1.1.3.3 站车交接、接受检查时行举手礼。处理旅客违章时,要礼仪为先,态度端正,准确 运用规章条文,合理处置。

1.1.3.4 在工作中,对旅客、货主的配合和支持应表示谢意;遇有工作失误之处,应向旅客、货主表示歉意。

1.1.3.5 给旅客、货主造成损失或发生意外伤害时(包括列车移交),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积极、主动、热情,按规定及时妥善处理。1.1.3.6 客运人员在接班前和工作中不食用葱、蒜等异味食品。1.1.4 职业道德

1.1.4.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企业规章制度,维护旅客、货主的合法权益。1.1.4.2 客运职工职业道德:

——勤恳敬业:做到工作勤奋,业务熟练; ——廉洁奉公:做到公道正派,不徇私情; ——顾全大局:做到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遵章守纪:做到服从命令,执行标准; ——优质服务:做到主动热情,细心周到; ——礼貌待客:做到行为端庄,举止文明; ——爱护行包:做到文明装卸,认真负责。1.1.5 服务监督

1.1.5.1 在各服务处所按规定位置、数量设置《旅客留言簿》(见表D.13,以下同),指定专人阅处,及时汇总、反馈、上报,处理旅客意见不超过24小时。同时,在售票处、候车室、行包房等服务处所醒目位置向社会公布投诉受理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24小时受理旅客投诉并及时处理。

1.1.5.2 定期征求旅客意见,虚心倾听旅客、货主意见,自觉接受旅客、货主监督,及时纠正工作差错和服务质量缺欠,维护旅客、货主的合法权益。

1.1.5.3 认真及时地处理旅客、货主投诉,实行首问首诉负责制。对旅客、货主来信、来访、来电要热情接待,对反映的问题要做好登记,认真查实,妥善处理,对调查情况和处理结果要及时反馈。1.2 人员要求

1.2.1 客运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定期体检,持有健康证。1.2.2 客运人员上岗前应通过安全、技术业务培训,经理论、实作考试合格,持上岗证上岗。1.2.3 客运人员应了解客运相关业务的基本知识,熟知本岗位业务知识和职责,掌握客运业 务的基本技能,技术业务熟练。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具备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1.2.4 值班员、软席、贵宾室客运员应具有高中(中专、中技)以上文化程度,并从事客运工作两年以上,能用简单英语为外籍旅客服务;广播员应具有高中(中专、中技)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客运工作两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等级广播资质资格证书。1.2.5 小站客运负责人应达到客运值班员基本要求。

1.2.6 客(货)运混岗站务员(客运)应达到客运人员基本要求。1.3 岗位纪律

1.3.1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严格执行作业程序和工作要求。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奉公守法,遵章守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积极工作。

1.3.2 严格遵守岗位纪律“十不准”:不准班前和班中饮酒,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擅自离岗、串岗,不准聚堆闲谈,不准岗上睡觉,不准岗上吸烟,不准岗上吃零食,不准岗上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准岗上看业务以外书籍,不准作业中精力旁顾、怠慢旅客。1.4 设备设施 1.4.1 基础设施

基础设备设施齐全,符合《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和《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10083)要求,无违规改造和改变用途;防寒、防暑、照明、通风、广播、给排水、电梯、无障碍等设施作用良好,使用正常,故障修复及时。1.4.2 建筑质量

站舍建筑质量良好,地面平整,门窗完好,楼梯踏步无缺损,站台地面硬化平整,站房建筑、墙面、外墙装修、天花板无脱落,房屋、风雨棚、天桥、地道无渗漏。1.4.3 站台

站台设置相应的照明、栅栏、安全白线、平过道、电铃、站名牌等设施。站台适当位置设置停放行李、邮政车辆的区域,并铺画区域线。1.4.4 图形标志

图形标志齐全醒目,使用规范,符合《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0001)规定。1.4.4.1 车站问询处、售票处、候车室、行包托运处、行包领取处、寄存处、失物招领处、饮水处、盥洗室、厕所、天桥口、站台、地道口、检票口、出站口等服务处所及需要提示旅客注意的位置应有服务图形标志及必要的引导标志。

1.4.4.2 各种文字标志均以汉字表示(车站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英文标注)。站名可增加汉语 拼音,少数民族地区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少数民族文字,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1.4.5 揭示揭挂

1.4.5.1 各服务处所根据用途设置方便旅客、货主的揭示揭挂。

1.4.5.2 畅通信息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公告列车运行、车票发售、旅行须知等信息。1.4.5.3 各类业务揭示有效、准确、规范、齐全,修改及时。

1.4.5.4 业务揭示设置合适,式样庄重、美观、实用,尺寸和色调与处所的整体结构协调。1.4.5.5 业务公告用语准确,专用纸张,字迹整齐,字号一致,落款处骑年盖月加盖站名戳,粘贴在公告栏中,不得随处张贴。过期公告及时撤除,与客运业务无关的内容不得张贴在公告栏中。1.4.6 引导系统

引导系统设置恰当,安装牢固,内容规范、准确,美观醒目,方便旅客。1.4.7 服务备品

服务备品齐全,干净整洁、作用良好,定位摆放;软席候车室、贵宾室厕所配有卫生纸,洗手间有洗手液(皂)、擦手纸(干手器)。1.1 基础管理

1.1.1 管理制度健全,及时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有考核、确保制度的时效性。

1.1.2 规章、业务资料、文电管理规范,做到“三专”、“四定”:专口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存放;定人修改、定位配置、定时修订、定期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对规”。1.1.3 各业务处所规章、业务资料按规定配置齐全,统一规范。规章、文电修改、摘抄及时、正确;票据台账、报表填制规范、数据准确、保管完整。

1.1.4 文电传递及时,做到无丢失、无漏传、无错传;实行分类保管,做到有登记、有编号、有交接。

1.1.5 各种簿册齐全完整,满足运输生产和管理需要。做到填记规范、内容详实、数字准确、保存完整。

1.1.6 收费项目和标准符合国家、铁道部的有关规定。开办的收费性服务项目,要有地方政府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无乱加价、滥收费的行为。1.1.7 票据、现金妥善保管、管理制度健全;票面完整、清晰,内容准确,填写规范;营业进款结算准确,及时入柜,按时解款,确保安全。

1.1.8 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实作能力。做到有培训计划、培 训安排、培训教材和有关培训的记载;新职工要进行上岗前培训,特殊岗位要经培训持证上岗。

1.1.9 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管理有制度,工作有程序,作业有标准,检查有痕迹,考核有依据,竞赛有评比。要定期分析安全和服务质量状况,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完善管理制度。1.1.10 各业务处所业务资料、簿册配置标准见附录A、附录B、附录C;各种业务簿册标准见附录D。1.2 售票管理

1.2.1 售票安全。售票室、票库防火、防盗安全设施齐全、作用良好,售票室内有安全报警装置。

1.2.2 信息透明。根据客流量开设售票窗口,明确售票时间,及时向旅客公布窗口车票发售信息。

1.2.3 售票方式。开展预售、流动售票,办理团体票、异地票及代售、送票等业务,方便旅客购票。

1.2.4 排队人数。车站可设购票“一米线”;日常旅客购票窗口排队不超过20人。1.2.5 售退票。售票、退票做到准确无误,唱收唱付,旅客退票时应提供报销凭证。1.2.6 售票网点。售票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符合铁路售票相关规定。1.3 候车乘降

1.3.1 进站。进站旅客安全检查秩序良好,通道畅通,日常旅客等候不超过5min。1.3.2 候车组织。按方向、车次组织旅客有序候车,提醒旅客对超高儿童、超重、超大等物品办理购票、托运。

1.3.3 收费候车。在满足旅客候车条件下,开办的收费候车场所应提供相应服务,做到经营规范,不得提前进站、代办车票。

1.3.4 检票。根据客流量和站场条件确定检票时间,始发列车开始检票一般不少于开车前40min;根据检票口到列车的距离合理确定停止检票时间,并向旅客公告。

1.3.5 乘降。引导旅客有序进出站,不产生对流;站台上应组织旅客在安全线内等候,先下后上。

1.3.6 出站。出站按规定查验车票,正确为旅客办理补票业务和携带品超过规定的手续。1.4行包运输

1.4.1 原则。方便旅客、货主托运行包,及时准确运输,不逾期、不破损、不丢失;管理逐步信息化。1.4.2 承运。托运人自愿选择托运、保价运输方式,承运做到品名相符,正确检斤、制票、核收运杂费;易碎品、流质物品、放射性物品外包装上粘贴安全标志;限制运输的物品应有相关运输证明,需要押运的物品应办理押运手续。

1.4.3 装卸。装卸、搬运行包轻搬轻放,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箭头向上,堆码整齐;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仓库。

1.4.4 破损。运输过程中发生行包包装松散、破损应及时修整,并有记录。

1.4.5 交付。按规定期限保管行包,正确交付;及时通知收货人领取包裹;无法交付物品按规定处理。

1.4.6 理赔。认真处理行包差错,发生行包事故应先赔付、后定责。1.4.7 代办点。行包代办点管理规范,符合铁路行包运输规定。1.5 收费服务 1.5.1 携带品寄存处

1.5.1.1 有当地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及收费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悬挂。向旅客公告的收费标准,文字规范,清晰可认。

1.5.1.2 受理寄存物品应进行“三品”检查,并进行登记填写《寄存物品登记簿》,不得违反有关规定超范围受理。

1.5.1.3 寄存物品摆放整齐,按标准收费,向旅客出具收费收据。1.5.1.4 服务人员应着装统一、整洁,佩带服务标志。

1.5.1.5 寄存处兼营销售食品时,寄存物品应与食品分开存放,室内卫生良好。1.5.2 豪华(收费)候车室

1.5.2.1 有当地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批准的服务项目和防疫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及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收费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悬挂。收费标准、服务项目必须在入口处向旅客公布,文字规范,清晰醒目。

1.5.2.2 有完善的安全、服务和管理制度,执行客运作业程序和标准,听从客运部门统一指挥,接受客运部门的统一检查和考核。检票、业务处理等涉及客运业务的作业应由客运人员负责。

1.5.2.3 遵纪守法、合法收费,向旅客出具收费收据,公布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监督。1.5.2.4 实行凭票候车,认真执行“三品”检查有关规定。

1.5.2.5 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带服务标志。做到微笑服务、温馨服务、无干扰服务,不断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按公布的服务项目提供服务,不得以提前检票、进站为名招揽旅客,不得使用各种扩音器进行营业性宣传。

1.5.2.6 服务设施完善,设备性能良好,服务标志规范,业务揭示齐全,环境卫生整洁。安全秩序、文明服务、岗位纪律标准应符合本标准6.7的规定;其它标准应符合本标准相应等级车站标准7、8、9的有关规定。1.5.3 携带品搬运队

1.5.3.1 有当地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及收费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悬挂。向旅客公告的收费标准,文字规范,清晰可认。

1.5.3.2 遵纪守法、合法收费,向旅客出具收费收据,公布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监督。如按重量标准收费,必须在服务处配置电子秤。

1.5.3.3 有完善的安全、服务和管理制度,听从客运部门统一指挥,接受客运部门的统一检查和考核。

1.5.3.4 凭车票受理搬运,不得违反有关规定超范围受理。搬运前应进行“三品”检查,不得在站外揽客;不得从非旅客出站口出站;携带品超标准须按规定办理;随行人员不得不检票或提前检票进站。

1.5.3.5 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带服务标志。

1.5.3.6 安全秩序、文明服务、岗位纪律标准应符合本标准6.1、6.2、6.5、6.7的规定。1.6 环境卫生

1.6.1 环保。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使用备品、材料等符合国家环保规定。

1.6.2 卫生。各服务处所、站台卫生空气质量符合《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T 9672)规定;候车室、售票处、行包房、站台、天桥、地道等处所保持清洁,无积水、积冰、积雪,股道无杂物,站内厕所设备设施作用良好,地面无积水、池内无积物、室内无异味。

1.6.3 制度。车站卫生管理有制度,专人负责,定期考核。做到:卫生有分工,清擦有标准,交接有签字,检查有记录,质量有评比,班组有考核。

1.6.4 站容。站容整洁美观,环境绿化,窗明地净;各种备品整齐统一,定位摆放;卫生设备干净整洁,物见本色;清扫工具隐蔽存放。

1.6.5 垃圾处理。各服务处所适量设置垃圾箱(桶),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垃圾桶内配有垃圾袋,垃圾不满溢。可在站台、站前广场的垃圾箱(桶)上设烟灰盒;列车投放的垃圾一车一清,清理时避开旅客乘降时段;垃圾隐蔽存放,日产日清,储运密闭化。

1.6.6 鼠蟑虫害。各服务处所定期进行“消、杀、灭”,蚊、蝇、蟑螂等病媒昆虫指数及鼠 密度符合国家规定。候车室、行包库房应有防虫、防鼠设施并保持完好有效。

1.6.7 禁烟。候车室、售票处、行包房等禁止吸烟的服务处所做好不吸烟宣传,及时制止吸烟行为。

1.6.8 保洁。实施社会化专业保洁的车站,应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或协议,规范保洁人员的着装要求、作业纪律和保洁标准,做到着装统一,佩戴胸牌,遵守规定,文明作业,安全有序。

1.6.9 广告。发布广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设置规范安全、美观大方,与车站环境相协调,不影响站容站貌和车站应有的服务功能,不挤占规定的铁路图形标志、业务揭示、安全宣传等内容和位置。1.7 饮食供应

1.7.1 卫生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卫生许可证有效;个人卫生符合规定,持有效健康证上岗。售货人员按规定统一着装,佩戴标志。

1.7.2 食品卫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确保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有完善的商品进货、验收、索证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整洁,食品加工、储存场所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卫生达标,餐、炊、茶等各种用具清洁,消毒合格;不出售无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过期、变质食品;销售无包装直接食用的食品时有防蝇、防尘措施,不徒手接触食品。1.7.3 规范经营。经营行为规范,销售食品、商品明码标价,质价相符,文明售货,提供发票。经营场所设置合理,不影响旅客通行、购票、候车;销售网点分布合理,供应方式灵活,摆设整齐美观,品种丰富多样,满足旅客需要。1.8 给水供水

给水设备设施作用良好,正常使用,冬季有防冻措施;按照规定实施给水作业,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定。

服务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服务业的含义及分类,判断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通过分析影响服务业分布的案例,讨论得出服务业区位因素,提高分析信息、交流讨论、知识运用的能力。

3.帮助学生们发现身边的地理,探索身边的地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难点: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新闻时事导入。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进一步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从此之后,服务型政府被写入执政党的指导性文件中。提问学生:什么是服务型政府?为什么服务业对当今社会如此重要?又有什么影响着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服务业的含义及分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找出什么是服务业?它和工、农业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从事生产活动的性质不同,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教师活动】结合生活,想想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哪些服务业?它们有没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餐饮、商店、社区健身、街道卫生等,他们当中有些是营利的,有些是无偿的。

【教师总结】因此服务业可以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以营利为目的;非商业性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2.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影响因素

【教师活动】出示宜家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西安钟楼附近的商业调查某市青旅分布点以及万达广场创造的奇迹几则案例,让同学们以地理兴趣小组的方式,结合《商业性服务业主要区位因素》图,小组讨论并思考:

(1)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影响因素有哪些?

(2)他们分别是如何影响的?

【学生回答】

(1)市场、交通、劳动力、商业集聚。

(2)市场:服务业企业会考虑所选地区对服务的需求,还会考虑潜在的市场规模;人口越多,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越高,市场需求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交通: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考虑到方便货物运输;生活性服务业多分布在居民区;大型商场和仓储式超市多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空间宽敞的地方。

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会考虑劳动力成本。

商业集聚:类似于工业集聚,通过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消费者。

【教师补充】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政策法规,历史文化等因素也会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3.非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原则

【教师活动】展示《某地区医疗诊所》分布图,询问同学们该地区医疗诊所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分布较为平均,且互相很少会重叠。

【师生总结】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以表格的方式汇总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学生活动】填写以下表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进行实践调查,调查所在城镇的商业中心并分析其区位因素。

五、板书设计

服务课件(篇4)

计划:不独占、不争抢玩具、图书等物品,不打人,不骂人,能互相谦让,逐步学会自己解决。与同伴的争执和纠纷;学会关心别人,对同伴富有同情心,当别人有困难时能去帮助解决困难,给予同情和安慰,关爱比自己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部分幼儿还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自己有进步不骄傲,不讥笑别人的缺点,愿意学习小朋友的优点,能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

实施:(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首先根据幼儿的情况与教育的需要有意识地委派个别幼儿去完成某项劳动任务。有时委派一个人去完成,有时也委派两、三人同时去完成。同时注意让幼儿养成完成任务后向老师报告的习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针对我提出的具体明确的要求,对幼儿进行及时的讲评,有优点要表扬,有缺点要指出,使幼儿在教师提出的希望后能找到改正的方向。

(二)在教学中培养为他人服务的能力,譬如:为同伴放置课桌、为同伴分发学习用品等。使幼儿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服务能力。

(三)请家长协作共同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创设一定的环境培养幼儿的能力,最后做一个反馈,适当地进行奖励和惩处。

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幼儿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已初见成效,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自觉地表现出强烈的为他人服务的意愿。他们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通过与家长的共同配合我们还能欣喜地看到,平常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如今变成了勤劳的小蜜蜂。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家长们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服务课件(篇5)

B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a认读生字词

b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c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a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⑵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b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c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的,是彻底地()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b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c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⑶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读写字词,加强积累

(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二、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服务课件(篇6)

1、会正确认读生字“针、忠、盏、稠 ”,会正确书写生字“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

2、知道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动脑思考,发现科学知识。

1、结合课文中的注音,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默读课文,先从整体上学习课文主要内容,然后细读课文,找到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方法与同学交流。

1、我会在文中标出小节的序号,本课共有 个小节。

2、我要把课文读一读,用笔在不认识的字词上做上记号,或借助拼音拼读一下,并把读的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3、我还要把生字写一写。

(2)我会给加点的字注音。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把你了解的内容和对面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2、读了课文你知道要是在野外迷了路怎样利用天然指南针来辨别方向么

服务课件(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为妈妈泡茶、按摩、表演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2.在寻找妈妈、抱抱妈妈、亲亲妈妈的过程中,升华亲子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各式花茶、一次性纸杯;水果盘少许。

2.演出场地布置。

3.排练需要演出的节目。

4.眼罩若干。

5.幼儿事先制作的贺卡。

活动过程:

一、我为妈妈泡杯茶。

1.师:今天,妈妈们来我们幼儿园做客,我们就是小主人,让我们先给妈妈选杯茶吧!你的妈妈最喜欢喝什么茶呢?

2.幼儿咨询自己妈妈的爱好,到保育员老师地方选择相对应的茶,将茶水递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喝一杯茶!”

二、我为妈妈来表演。

1.师:现在请妈妈喝茶,我们来为妈妈们表演一些节目,让妈妈们好好欣赏吧!

2.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妈妈们进行表演。

三、我为妈妈来按摩。

1.师:妈妈每天都要工作,还要做家务,很辛苦,让我们给妈妈敲敲背、捏捏肩吧!

2.幼儿走到妈妈身边,为自己的妈妈敲敲背、捏捏肩。

四、我为妈妈剥水果。

1.师:在我们小的时候,都是妈妈为我们吃饭、吃水果,今天,让我们也来喂喂妈妈吧!老师给妈妈们准备了一些桂圆和桔子,请你们帮妈妈剥开,喂她们吃好吗?

2.幼儿剥水果并喂自己的妈妈。

五、找找我的好妈妈。

1.师:小朋友,你们能够通过听妈妈的声音,找到妈妈吗?

2.幼儿蒙眼,听声音找妈妈。

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戴上眼罩,你们不能看,只能听声音慢慢地走过去,找到自己的妈妈。

3.师:找到妈妈后,请你抱抱你的妈妈,亲亲你的妈妈吧。

六、礼物送妈妈。

师:妈妈从大肚子开始就一直哺育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爱着我们,虽然辛苦,但是她们从来不说,给了我们浓浓的爱,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现在就让我们把自己做的贺卡送给妈妈,然后说一说:“妈妈,我爱你!”

服务课件(篇8)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程是《餐饮服务与管理》,我将自己任教以来的一些理念、实践向各位专家、老师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教。今天,我拟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解说。

上好一门课程首先要明确这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学生学完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餐饮业各部门服务与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胜任在酒店餐饮部门的高级服务和初、中级管理工作。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共64个学时加2周综合实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餐饮服务与管理》先修课程是商务礼仪、形体训练、旅游心理学,后续课程是饭店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中国饮食文化。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前续、后续课程衔接得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岗位分析 图例解释(略)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一方面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知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餐饮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熟悉餐厅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能熟练掌握餐厅服务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与技能,如托盘、斟酒、摆台等;全面掌握中、西餐零点及宴会服务的程序与标准;理解并基本掌握餐饮管理理论。(2)能力目标:具备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岗位协调与人际沟通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摒弃餐饮职业低人一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爱岗敬业,竭诚服务的职业理想;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级餐厅服务员”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初、中级餐饮管理人员”。——使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满足就业需要和市场对餐饮服务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一)设计理念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召开酒店管理方向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研讨,听取行业专家对岗位工作礼仪要求的分析,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收集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高[2008]5号文件精神,我们课程设计的理念体现两个注重

1、教学目标紧贴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

2、坚持重在应用,模拟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实现学生学习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学项目设置以餐饮服务工作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 教学内容整合以餐饮服务人员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 教学过程组织以餐饮服务人员真实工作流程为脉络

(二)内容选取

PPT图例解说(略)

(三)教学进程

PPT图例解说(略)

(四)重点难点

PPT图例解说(略)

三、课程实施

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还取决于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资源

本门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一学期,共计64课时,另外再加上第二课堂、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暑假1个月的岗位体验实践,教学课时充足。

我们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教师基本情况表解读略)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我们有较丰富的教辅资源,教材选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李贤政编著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另外,我们已经有了完善的课程标准、教材视频、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系列教辅资料。通过制作精美的幻灯片,编写教学讲义。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分网络资源,建立“课程学习QQ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我们拥有有力的实训条件保障,校内我们有餐饮服务实训室、面点实训室、茶艺实训室、调酒实训室、烹饪实训室等,为学生的课堂训练提供实训条件保障。在校外,我们有非常多的实习合作单位,如陶然居大酒店、蓝海国际大饭店、鲁商伯尔曼、华盛江泉大酒店、新闻大厦,在省外有北京天安瑞嘉商务酒店公司等。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主体,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并以“参观见习”来加速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以“第二课堂”的开展来增加实训课时量,以“职业技能鉴定”来巩固训练效果,以“岗位体验实践”来检验教学成果,形成了“参观见习+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技能鉴定+岗位体验实践”的教学模式。另外,学校正在建设校园水吧,这里将是学生的小成本创业基地,在这里可以把餐饮服务与管理的知识和创业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加深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二)说学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好的资源,还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学生为高中后高职学生,基础理论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持续时间短,爱动手。根据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建议以任务为主引导学生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听企业兼职教师分析市场需求,介绍企业文化,了解岗位定位和职业资格标准。将服务技巧和英语口语技能融合,加大实训和实践比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可持续发展。

多给学生鼓励,把英语优秀的学生朝中高层管理者方向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向国际酒店服务员方向培养。

(三)说教学方法

遵循教-观-练-赛的顺序,主要采用全真实战、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方法,(图例解说略)

(四)教学评价

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还要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校内考核以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与成效评价为主、知识与综合项目操作测评为辅的考评结合评价方式。建立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个人表现与团队协作能力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结构贯穿整个评价环节,期末考核成绩占70%,实训报告完成情况、实训课程参与情况占20%,上课出勤、参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10%。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校内有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学生评教,校外有实习及工作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四、课程特色

特色

一、牵手企业,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 依托行业,牵手企业

企业全程参与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实现了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的有机融合,将成功做到“合作课程跟着工作流程走,实训教材跟着任务项目走,订单教学跟着岗位能力走”,突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特色

二、简化理论、强化技能,突出实践型,体现理论教学改革 以真实岗位工作情境来承载学习内容

PPT图例解说(略)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海燕课件(必备8篇)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 新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完善教案和课件,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海燕课件”,感谢您来到我们的网站希望您的阅读体验愉快!

海燕课件 篇1

1、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1、(划书上)《海燕》是高尔基19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在俄文中,“海燕”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的意思。

1、课文题为“海燕”,文中三次描写海燕的英姿,三次描写海燕的叫喊。那么你觉得海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这是一只 的海燕。

参考: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身于木工家庭。4岁丧父,随母寄居于外祖父家,仅读过两年书。他当过学徒、饭馆跑堂、码头工、面包师等。做工之余,勤奋自学。重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主人公:阿廖沙

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的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采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这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诗,一种文学体裁,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十九世纪中叶流行于欧美。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色彩浓郁。第二个特点是内容有跳跃性,语言凝炼。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

小结:所以高尔基写这篇文章,绝对不是仅仅写海燕,而是包含着象征含义。(接下来仔细学这篇文章)

1、课文虽一气呵成,但是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暴风雨逐渐来临为线索),还是可以将它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2复习)

第12段至16段:暴风雨即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 呼唤暴风雨。

(前面说到,散文诗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那么课文第一部分中刻画海燕,用到了哪些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呢?朗读―讨论)(3提问)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描写颜色与形态,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的精神风貌。

2、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3、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正面写叫喊。

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 ――从侧面描写叫喊的威慑力。

对海燕正面、侧面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热烈向往,运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

小结:所以,海燕绝不仅仅是写海燕,而是另有它的象征含义――“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课文标题是《海燕》,可是作品中还写到其他几种海鸟――海鸥、海鸭、企鹅?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对比,(肯定),那我们来看看高尔基是如何描写其他海鸟的。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 (海鸭:呻吟、吓坏,惧怕暴风雨,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既得利益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企鹅:胆怯、躲藏,突出海燕的形象。)

小结:这三节通过动作、心理的描写来表现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种种丑态,与高傲的海燕,自由飞翔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小结:如果说,“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那么这些海鸟也应该有它们的象征意义,“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 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不革命者。

1、过渡:所以,在课文第一部分中为了表现海燕的形象,除了对海燕进行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形象来进行对比。

那么,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又是用的怎样的表现手法呢?(读,明确答案)

――还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进行烘托,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

2、齐读第7、8两小节。

①乌云“暗”“低”――黑暗反动的势力。

②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歌唱”、“冲”、“迎接”显示了波浪的乐观精神与战斗雄姿。

③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赏析: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狂风的狰狞、凶残。――黑暗反动的势力。

④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赏析:在这种情景下,波浪“歌唱”“冲向高空”“迎接雷声”“呼叫”“争鸣”,写出了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

⑤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赏析:“飞舞”写出了海燕的欢快,“像个精灵”展示海燕的形象。第一个破折号表示追加注释,突出海燕的本质特征。第二个破折号表示意思的延续与跃进,海燕从“大笑”到“号叫”,更显示了它的乐观精神与大无畏的气概。

小结:对暴风雨来临前环境的描写属于烘托(第二部分),对海鸥、海鸭、企鹅的描写属于对比(第一部分),这两种表现手法都有力的突出了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1、“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用拟人的手法,“抓住”、“熄灭”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2、“――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感情强烈;

这里使用祈使句式,更富有号召力,表达了对大规模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渴望之情。

1.象征手法。

2.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这篇作品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

1、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今天,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阅读这篇散文诗。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海燕课件 篇2

1、熟读课文,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透过了解时代背景,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好处。

3、了解烘托、比较、象征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透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发现、个性化体验、艺术性创编等一系列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开展小组讨论、圈点批注、仿句说话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朗读为主线,透过设计精巧的微型话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和谐的桥梁,进行平等式对话教学。

3、透过猜谜语、当翻译的活动理解课文含义和象征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应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乐观、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好处。

教学难点:了解烘托、比较、象征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课时安排:课前预习阶段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词。课文阅读教学第一课时。

同学们,这天是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期望我们都能在精彩的语文世界中得到更多收获!

如果在一个天昏地暗、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

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海燕”的资料)

海燕,一种海鸟,体色苍灰,两翼细长,常掠海面疾飞。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常在海面上飞翔。被成为“暴风雨的报信者”、“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带给了丰富的题材。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播放录音范读。

要求学生凝神静听,用概括性语言说说那你听后的感受或描述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分组合作研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完成如下任务:

A、用——画出描述风云雷电的词句,找出暴风雨的变化,并按照“暴风雨”的格式起小标题。

B、身处这样的险恶环境,海燕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画出直接描述海燕的段落或句子,选取你喜欢的读一读。并补充题目“的海燕”

C、海上其他的海鸟应对暴风雨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读一读相关的段落,圈画出关键词。并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应对暴风雨,心想:。

3、指导揣摩精读。

(1)、验收分组学习效果,指导朗读。完成板书。

(2)、《海燕》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共分三个乐章。你能划分出来吗?

(3)、思考:暴风雨渐次逼近的险恶环境对于表现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4)、体会写其他海鸟对于表现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比较反衬)

1、任何文学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海燕》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写成的?

(1)、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背景资料:《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个性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

(2)、教师补充讲述发表过程中的小故事:小说先投寄莫斯科《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1901年4月号上发表了出来。《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力的诗传单。

2、作者仅仅是在描绘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场景吗?如果不是,那么作者写到的一些具体事物都代表了什么呢?大家不妨把它当谜语来猜猜。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总结:实际上那里面正是运用了一种文学表现手法,那就是——象征。

3、从刚才的猜谜语活动中大家能发现“象征”是怎样回事,又具有什么特点吗?

(象征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往往着眼全篇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好处。)

4、下面我们一齐来完成下一个活动:当翻译!把本文的文学语言译成直白的语言。这样更好地理解课文含义和象征手法。

(1)、老师作示范:“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可译成:“在大革命风暴来临之前,人民群众还没有觉醒,反动势力喧嚣一时。革命先驱在顽强自信的奔走呼号,宣传革命……”

(2)、请同学们选取其他相应的语句进行翻译。

请大家全体起立,像海燕一样,勇敢地、充满激情地把课文朗诵一遍!(配乐)

斗转星移,逝者如斯。转瞬间,一百多年过去了。而今,俄国的革命形势与百年前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就连国家名称也经历了“沙皇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独联体(包括俄罗斯)”的变化,真是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但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仍有不朽的生命力。我们也就应与时俱进,让海燕的用心、勇敢、乐观的战斗精神在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下面请大家以“暴风雨”为话题讲述自己的故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遭遇过怎样的暴风雨,又是如何战胜暴风雨并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

2、自主创编——仿句说话: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因为(生命本身不同寻常,所以不仅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阳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启发学生能够对课文中的对象说,也能够对现实中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搏击长空的雄鹰对屋檐下的燕子、青海玉树地震中救援人员对压在废墟下的待救女孩……)

海燕课件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设想】

反复朗读,联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细读品味精要文段,探究疑难问题,理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及语言特色;联系生活实际,拟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发言提纲并在班上交流。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

1、高尔基。

2、《海燕》写作的时代背景。

3、关于高尔基《海燕》的其他资料。

4、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基本常识,朗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读了巴金《日》、《月》两篇短文,巴金通过写“日”、“月”表达了什么情感?(由“日”、“月”这寻常的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表达作者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伟大情怀,……)

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散文诗),要“透过文学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今天,我们把视角投向高尔基的《海燕》,去感受作者在特定历史时代的激。

二、课前准备情况检查及交流

1、作者。

2、关于《海燕》的写作背景及其他资料。

3、教师归结,要求学生整理文学常识并作好笔记。

三、朗读

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记准生字字形;理解生词在文中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运用工具书查正字音词义;与同学初略探讨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2、指名朗读:

方法:以意思相近的文段分段朗读,探讨重音、停顿、语速的处理。

3、听录音带朗读:

⑴静听感受;

⑵随录音朗读;

⑶模仿朗读。

方法:指名读一文段,同学评价后再听该段录音(放映相应画面),让学生在听读、模仿朗读,相互评价,观看画面过程中增强感受,正确朗读。

4、齐声朗读:

(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感情,读出散文诗之韵味。)

四、探讨感知

1、教师引导设疑:

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方框内提示的文字并思考:

⑴作为一种海鸟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⑵你是从方框提示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2、师生互动探讨:

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通过对海燕的赞美,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归结板书(字幕显示):

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课文中的海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联系背景理解、概括)

作者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战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鄙弃如海鸥、海鸭、企鹅般的怯懦自私者。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五、练习与研讨

1、字音词义,常识积累,朗读感受。

2、问题研讨:

⑴课文标题是《海燕》,作品中为什么还写到其他几种海鸟?

⑵如果说“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么课文中其他事物也应该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请列出来与同学探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象征、烘托、对批等表现手法,阅读理解精要文段。

〖教学步骤〗

一、上课时“问题研讨”交流

(对学生交流发言不作定论,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序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技巧,在阅读探讨过程中欣赏作品,认识并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

二、朗读感受,思考探讨

1、朗读描写海燕的句段,观看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穿梭号叫的画面,加深对海燕这一形象的感受,引出象征意义。

2、朗读描写其他海鸟的语段,观看投影画面:

⑴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

⑵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教师小结板书(投影字幕):

一会翅膀碰着波浪

迎战暴风雨,象征勇猛坚强、乐观

海燕一会箭一般地冲向乌云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叫喊着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惧怕暴风雨,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

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

海鸭:呻吟、吓坏了不革命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

比,突出海燕的形象。

企鹅:躲藏

3、浏览阅读,探讨文中其他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师小结板书(字幕投影):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气势。

乌云、狂风:象征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等。

暴风雨:象征1905年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4、作者把海燕摆到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描写,试举例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探讨后教师小结;烘托。

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的概念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结合本文作引导性阐述,从写作技巧方面引导学生欣赏)。

三、精要文段阅读理解

1、朗读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的句段,具体说说你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2、文章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试在课文中找出几例并分析说明(从表达方式、作品语言方面欣赏。)

四、教师小结

1、充满激的描绘──间接抒情;

2、饱含激的议论──直接抒情。

描写议论结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五、课文总结

1、内容:略

2、艺术特色:略

六、拓展延伸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试以“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我该这样做”为话题,拟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交流。

海燕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燕的形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海燕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师生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2、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师生共同明确: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登高一呼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3、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朗读、勾画、体会和品味其形象给人带来的美感。师生共同评析。

预期成果示例一:“黑色的闪电”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给人一种足以体现海燕的矫健、勇猛之美,“闪电”使人眼前闪出亮光,看到光明。

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掷地有声,这是海燕的战斗宣言,体现一种豪情与力量之美,是全诗豪壮之美的最高点。

示例三:海鸥的“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的“呻吟、吓坏”、企鹅的“胆怯、躲藏”与文中海燕的“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之美;写大海,写风、云、雷、电,是渲染一种激烈的斗争环境,烘托出海燕形象的高大之美。

4、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形象和作者感情。

2、写话“海燕的宣言”(结合练习三)。

海燕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

1、 通过朗读感知文章主题。

2、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3、 学习文章中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

教学重点:

1、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2、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3、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中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

2、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博击狂风巨浪;当鸟儿们都躲避风雨的时候,它却高声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就是海燕!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前奏曲,去感受凝结着高尔基敏锐艺术感悟力的“海燕”形象

2、  出示学习目标

(1)一读课文清字词

(2)二读课文理层次

(3)三读课文说形象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玛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作品:自传性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评价: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2、背景介绍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三、一读课文清字词

1、比赛朗读,看看哪位同学能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师记下学生在朗读中读错的字词。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

四、二读课文理层次

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

“将来”——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

“逼近” ——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来临” ——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五、三读课文说形象 (小黑出示)

1、文中除了“海燕”还描写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本文的抒情主人公是海燕,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3、作者是如何塑在它的这种性格和精神的? 你从海燕身上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

海燕的人生因_________而__________;我们的人生因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

六、齐读 (有感情大声的朗读、思考)

同位间交流,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让你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你怎么家?要求:要切合文章的内容;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 无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驱者 划破乌云的利剑

四、总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八、布置作业  以《海燕: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随笔。

海燕课件 篇6

江苏省南菁中学  蔡崇武

教学目标 :

一  着重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同时学习对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教学设想:

一  布置预习:读一遍课文;查字典弄懂不认识的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  如何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

要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背诵,在讲解和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三幅画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三  结合课文,运用象征手法,以《铺路石》或《牛》为题写一篇散文。

四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了解作者写作《海燕》的经过及《海燕》的战斗作用、现实意义;弄清以大海为背景的暴风雨到来前夕的三幅图画,正确划分段落。

二  通过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对比,学习对比、拟人修辞手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课前预习。

教师检查预习。提出要求:要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要求认真听别人提问题,结合课文分析解决)。(在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要掌握下列几个拼音;呻吟胆怯翡翠蜿蜒(拼音可用小黑板展示,让学生上黑板填写)。

二  介绍作者。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三  解题。

这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文学的体裁,它是富有诗意的散文。作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高尔基,为什么在1901年3月要写这样的散文诗呢?指定学生读注①。注释告诉我们,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一九0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四  讲读课文。

(一)分段。

这篇课文以大海为背景,教师朗读一下,请大家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然后考虑一下,大致可分为几幅图画。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第一幅,从“在苍茫的大海上……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第二幅,从“乌云越来越暗……是的,遮不不住的!”第三幅,从“狂风吼叫……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三幅图画就是全文的三段。第一段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第二段写海燕为暴风雨迫近而欢乐,而号叫;第三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就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

(二)分析第一段。

现在我们学习第一段。

1.指定学生朗读1—3节,要求学生思考:在暴风雨到来前,周围的环境怎样?海燕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板书有着重号的词语,下同。排列格式见板书设计 总表)就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勇敢无畏的矫健姿态。

2.教师追问:作者为什么用黑色的闪电来比喻海燕?又为什么用“高傲”来修饰“飞翔”?在回答后告诉学生:这里的“黑色”不是贬义词,是写海燕本身的颜色。用“闪电”既可以写出海燕的矫健姿态,又可以在乌云密布、大海苍茫的背景上出现一点亮光,使人们在沉闷的空气中从海燕身上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接着,作者紧扣“高傲地飞翔”用“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来描写海燕飞翔时的气势,突出了海燕搏击风云、无所畏惧的性格,在描写海燕“飞翔”的同时,又着力写了海燕的叫喊声,并通过乌云听出这叫喊声的含义,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信心。而这一切,都说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暗示暴风雨将必然来临。

3.学生轻声朗读1—3节,体会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

4.指定学生朗读4—6节。要求学生把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词语划出来。

学生读完后,指定学生回答(板书: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教师追问:这些词语表现了这三种海鸟怎样的共性?学生回答。明确: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俄国第一次革命前夕胆小的机会主义者和软弱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共性是害怕革命、逃避革命。为了揭示这个共性,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根据海鸟的不同特点,让“恐惧”、“吓坏”、“胆怯”三个意义相近的词反复出现,从而对他们害怕革命的丑态进行漫画式的勾勒和无情的揭露。

5.指定学生朗读4—6节,要求认清三种海鸟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的丑态。

学生读完后,提问: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学生回答。明确: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板书:只有……)

(三)朗读第一段。指定一女同学读1—3节,一男同学读4—6,全班同学从“只有那高傲的海燕”起齐读。要求爱憎分明、读出感情来。

五  课堂练习:

(一)抄写:苍茫、高傲、渴望、火焰、呻吟、飞窜、掩藏、蠢笨、胆怯。(每个词抄三遍。)

(二)运用比喻手法,依照“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按照下边的意思各造一句比喻句。

1.形容列车在原野上驰驶。(列车风驰电掣般在原野上飞驰。)

2.形容月亮又圆又亮挂在蓝天上。(银盘似的月亮挂在蓝天上。)

六  课外作业 :

熟读、背诵1—6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  通过第二、第三幅图画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海燕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并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二  了解《海燕》的写作特色。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作业 。

指定2—3名学生背诵1—6节。

二  讲读第二段。

上次我们学习了第一段,重点是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现在学习第二段,重点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的欢乐。

(一)指定学生读7—11节,要求思考: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朗读后,由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教师追问: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斗争激烈。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二)提问: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学生可以默读课文,讨论、回答。明确: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在险恶的环境里,海燕如此英勇,决不是偶然的,让学生齐读11节,思考:海燕,为什么如此敏感,如此英勇?学生读后回答。明确:那时马克思主义已在俄国人民中广泛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海燕在险恶环境中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观察斗争形势,已经听出了“雷声”的“困乏”,已经看出“乌云遮不住太阳”,也就是说,看到历史的必然规律,是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沙皇政府必将灭亡,人民必定胜利,因此海燕就在暴风雨迫近时特别欢乐,无比英勇,表现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三  讲读第三段。

斗争进入高潮,第三幅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现在我们学习第三段。

(一)教师读12—16节。要求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是怎样一幅图景。

学生口述第三幅图画中乌云、雷电与大海搏斗的情景。明确: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象火焰,闪电象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

(二)学生齐读12—16节,学生思考:在这革命高潮中,作者怎样描写海燕?

学生回答。明确: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板书:叫喊:三个“暴风雨”)。

(三)指定一学生读12—13节,全班齐读14—16节,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四  听全文配乐朗诵(或由教师有感情朗诵)。

五  教师小结和课堂练习。

(一)提问:读了《海燕》思想上受到了哪些启发?学生回答。明确:教育我们对革命事业要永远充满信心,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二)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的写作方法。请大家细读课文,填写下列空白:

海燕象征(俄国无产阶级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胆小的机会主义者和软弱的资产阶级)。暴风雨象征(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乌云、闪电、狂风象征(一切反动黑暗的势力)。

再举一些常见的事物,如青松、红旗、鲜花,说说它们象征了些什么?

明确:红旗象征革命,青松象征坚贞的气节和永垂不朽的精神,鲜花象征许多美好的东西(如美丽、幸福、友谊等)。

六  课外作业 :

(一)“思考和练习二、三。”

“思考和练习二”答案:——相同点“都是运用了象征手法。不同点:1.前者是着重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后者是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2.前者着重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后者通过对暴风雨到来前海燕形象的塑造来抒发思想感情,较为偏重客观描述。3.两篇文章都写到雷电,前者指革命力量,后者指反动势力。

(二)结合课文,运用象征手法,用《铺路石》或《牛》为题,写一篇散文。

(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海燕课件 篇7

(一)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三)品味语言,并尝试通过朗读来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

1927年,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飞的海燕,勾起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于是写成这篇咏物抒怀的散文。

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所附的关于海燕的说明文字,了解相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增加学生对海燕的感性认识。

本文实际上并非仅仅写了海燕,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这个问题可先行提出,但不必急于作答,留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后进行探讨。

1毖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文中生字和新词的音、形、义。

(本文写于20世纪代,遣词用语与当代有一些差别,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理解障碍,在学生质疑后,应作必要的讲解。)

2鼻肓矫学生分别朗读课文前后两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勾画描写小燕子外形和动作的词句。

3备据课文内容填写“思考与练习一”的表格,通过比较初步了解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的异同。

故乡的小燕子 乌黑的羽毛隽妙无比的 斜飞 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剪刀似的尾巴 春景 隽逸地在湖面劲俊轻快的翅膀 横掠海上的小燕子 乌黑的小水禽 绝美的海天 隽逸从容地在 展开双翼落在海面,随海面斜 掠波漂浮。从表中可以看出,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有许多相似点,外形俊美,飞行的姿态隽逸,尽管它们活动的具体环境不同,一个是在作者故乡的田园湖面,一个是在辽阔无垠的海天之间,但都处在美丽的背景之上,这种相似引发了作者无限的遐思。

4毖芯课恼碌慕峁固氐悖理清文章思路。

通过填写以上表格,还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全文共14段,前后两部分结构大体匀称,都是写景状物在先,然后归结到抒发“轻烟似的乡愁”。由此可见,是“乡愁”这种感情把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联系在一起,“乡愁”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

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并背诵第1段和第8段。

2背写词语:

轻飔 伶俐 旷亮 隽逸 粼粼 荡漾 憩息 匾额 融融泄泄 忧戚 嘉宾 运命蹇劣

1敝该背诵课文第1段。

“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

3备据课文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幅“春景图”包含了哪些内容。

作者描写了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各种春天特有的景物,并用“吹拂”“洒落”“舒眼”“奔聚”等动词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充满生机的过程。

4痹谡饫寐无比的春天的背景上飞翔或憩息的小燕子,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有光滑漂亮的羽毛,伶俐可爱,飞行的姿态俊秀飘逸,憩息于电线上时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为春光平添许多生趣。小燕子和故乡的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融融泄泄的亲密关系,小燕子的来去会引发故乡人们或忧戚、或舒怀的感情。人们喜爱小燕子,愿意让小燕子在自己家中安巢,人们甚至把自己的命运与小燕子是否光顾联系起来。小燕子已经成为故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弊髡甙研⊙嘧有吹萌绱嘶钇每砂,除了因为对小燕子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外,还有其他感情上的因素吗?

作者此时离开故乡、离开祖国有几千里之遥,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作者明知眼前所见到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却仍然称之为“我们的小燕子”。可见,作者心中割舍不断的是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他怀想故乡的小燕子,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故乡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

6闭獠糠治淖稚动优美,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进行朗读。教师应对朗读的语速、语调、节奏、轻重音处理等技巧方面的问题作必要点拨,指导学生读出自己体味到的文章情感。

在教师引导讨论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可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蔽闹腥绾蚊栊春Q嗷疃的背景?

2焙I系男⊙嘧邮窃跹的形象?

3弊髡呙髅髟谛春Q啵为什么还要问“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4蔽恼虑昂罅讲糠值男捶ㄓ惺裁聪嗤点和不同点?

(应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对学生分析思考不到位之处加以点拨或补充。但切忌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关于上面的讨论题,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1弊髡哂镁哂信ㄓ羰闱橐馕兜谋蚀ス蠢粘龊I系男⊙嘧踊疃的背景:海天一色,都是皎洁无比的蔚蓝;海波平稳,令人联想到春晨的西湖;微风吹起绝细绝细的波纹,在阳光照晒下显得温秀可喜;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如穿着蓝色夏衣的女郎颈间围着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画面色彩明丽,作者两次发出赞叹:“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在这皎洁无比的海天之间,人也被净化了,“一点杂念也没有”,深深地沉醉于美景之中了。这段景物描写层次感极强,先写海,再写天,然后用“绝美”二字表达出对海天的整体感受。 2毙⊙嘧釉诤泼У拇蠛I霄烈莸卮尤莸匦甭樱或展开双翼,落在海面上,随着海波浮憩,作者担心小小的燕子会觉得倦,会遇到暴风疾雨,小燕子却是又安闲,又舒适。作者因此感叹这小小的海燕是海上英雄。

3弊髡呙髦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但因为思乡心切,便把对故乡小燕子的热爱之

情全部倾注在海燕身上,一再问自己:“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其实是作者希望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

4毕嗤点:都有“绝美”的活动背景,都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描写小燕子的飞行和憩息,都从小燕子引出了“轻烟似的乡愁”。

不同点:写故乡的小燕子是写记忆和想象中的景象,还通过燕子安巢来表现故乡人对燕子的喜爱,作者笔下故乡的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欢乐的使者。写海上的小燕子则是写眼前所见的景象,作者怀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关注眼前的海燕,担心它是不是会飞倦,是不是会遇着暴风雨,甚至关心绝小绝小的海鱼是不是海燕的粮食。作者着力描写海燕在浩莽的大海上的从容、安闲和舒适,刻画了一个海上英雄的形象。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的朗读指导,努力做到声情并茂。

1薄逗Q唷肥且黄抒情散文,请谈谈你对本文所采用的`抒情方式的理解。

作者满怀思乡之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作者笔下的“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已经成为一个象征物,其中凝聚着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全部的爱。这种寓情于物的抒情方式,可以将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含蓄。

2碧致郾究窝习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本文并不仅仅写海燕,还写了故乡的小燕子,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

海燕是作者咏物抒情的缘起。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想到故乡,想到祖国,情不能已,就让自己深沉而浓厚的感情化为这个在海天之间翻飞的“精灵”。虽然它在离家几千里、离国几千里的海上飞翔,但在作者眼里心里,它就是故乡的小燕子。所以,文章以“海燕”作为题目。

印发材料,学生自读后思考以下问题:

文中的燕子具有什么特点?作者塑造这样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冰春我家窗外,不见绿阴,是高楼包围中遗留的一片灰扑扑的低矮的瓦房,使我得以望见一片天空,望见它的晴朗阴沉,星月风雨。当然,也得时常紧闭窗户,看那几根烟囱中逃窜出的煤烟,如何张扬肆虐。

奇怪的是,燕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飞翔而至,像老朋友似的呢喃问候。

一个暴风雨来临前的黄昏,空中沉闷难耐。窗外的煤烟终于消失了,我可以打开窗子了,可以享受一番自然风的抚摸了。就在打开窗子的时候,我的眼睛明亮起来——两只燕子,正在窗外阴沉的天空下盘旋飞翔。那白色的肚皮,似闪电,昭示着一种高洁;那划破阴沉的长长的翅膀,透剔着搏击的力量;那如剪刀般张开的羽尾呵,剪裁出飞翔的希望。

久违了,我亲爱的朋友!我亲爱的燕子!那些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那些少时见过的在空中的电线上编织音符的燕子,那些春天在草丛中绿树林中呢喃的燕子,早已成了过眼烟云,真真切切远离我们了。今天,这快乐的,时而俯冲,时而奋飞,倏忽不见踪影,突然又出现在眼前的呼唤暴雨来临的燕子,让我这城中村夫,忧郁尽褪,灵魂随之飞翔。

我打开所有的窗户,希望燕子疲惫的时候,飞进来歇一歇。但燕子终无此意,有时飞至窗前,又昂然而去,它们有自己的天空,在天空中,塑造着飞翔的灵魂。

在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我梦见了好多飞翔的燕子。

以后,在这个不但没有“绿水人家绕”,而且是乌烟熏人的境地,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日出日落,不知为什么,我家窗外,总有两只燕子在飞翔。我想,也许是我们的生活中昆虫太多的缘故吧,燕子终究要出现的。

不知什么时候,在这个熙来攘往的世界,我喜欢独处。心灵在静寂中用眼睛去感悟春夏秋冬。在这个潮湿闷热的夏季,飞翔而至的燕子,无疑让灵魂开满了春天般的阳光。

提示:

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作者赋予燕子以高尚的性格,塑造了一个勇敢、快乐、拼搏奋进的形象,它在阴沉的天空下盘旋飞翔,呼唤暴风雨的来临。作者的心灵也受到感染,“灵魂开满了春天般的阳光”,产生了蓬勃奋发的力量。

(选自李禧同主编《教案选编》) 春天的使者海上英雄 如轻烟似的乡愁

海燕课件 篇8

海燕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深刻体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研讨点拨法 对比阅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导入

二、走进作者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有感情自读课文

3、朗读点评和指导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               海燕。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3、引导学生揣摩具体描写和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赏析海燕具体形象。

点拨①、抓住描写海燕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性格特点;

②、抓住其他海鸟的描写,理解他对海燕性格的烘托作用。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

一、检查背诵

二、深入探讨海燕形象,理解文章内涵

②、联系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本文写于19xx年,那时正是俄国19xx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

③、注意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把握形象内涵;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三、品味关键语句

1、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 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析。)

①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 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③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联系社会生活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练习

1、品味到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

2、《海燕》一文中写道:“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你生活中也有“海鸭”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3、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c、表示声音的延长;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e、表示强调;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

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激情的时代前奏曲,去感受凝结着高尔基敏锐艺术感悟力的“海燕”形象。

二、资料助读

简介高尔基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积累字词。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胆怯:胆小;畏缩。       翡翠(fěicuì)

精灵:①鬼怪。②〈方〉机警聪明;机灵。

蜿蜒(wānyán):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2、 教师朗诵,学生认真听读,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诵,充分想象、体会作品中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

请同学们试为课文拟一个简洁恰当的副标题。

4、合作探讨,疏理文章思路。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四、分析海燕形象

1、学生诵读全文,画出文中描写海燕的语句,并体味其表达效果。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示。

2、思考:文中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五、学生诵读全文,体会课文的深刻含意。

海燕

高尔基

正面描写(海燕)                      英勇无畏(飞翔、叫喊)

海燕

侧面描写(海鸥                        乐观豪迈(飞舞、号叫)

海鸭

企鹅)

钻石课件必备8篇


钻石课件 篇1

1、知识目标:有感情朗读;能复述故事;概括探究课文主旨;培养想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列举有爱心的人和事,激发他们对待生活要充满爱心。

1、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你知道有关一些星星的秘密或者故事吗?(学生谈)是的,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大熊星座的投影片)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是怎样来的吗?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释了大熊星座的来历。一起去感受吧。

2、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提醒吗?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分散朗读,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一生读,其余三人听。再推选代表朗读。

(投影加点字,在书上注好音;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准字音:

干涸(he) 水罐(guan) 绊(ban)倒 舔(tian)净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这是写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让水的感人故事。

3、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教师相机板书。空罐、满水罐、银水罐、金水罐、跳出钻石

三、课文探究:

1、课文以找水为线索,谁能告诉老师,小姑娘为什么要去找水?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从哪些词里你感到旱灾的严重?指名回答。

比较“干涸”和“干枯”,指导朗读。

出示西南干旱的图片,帮助学生感受旱灾的严酷。

2、、是什么让这个罐变得如此神奇?为什么?

带学生学习水罐的第一次变化。画出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做标注。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女孩对母亲的爱?她可能去过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困难?

(二)合作学习,感受爱心。

1、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四人一小组,学习水罐的其他变化,一起完成表册。

2、集体交流,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女孩→母亲(孝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小狗(善心)女孩→陌生人(爱心)

3、.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朗读并说说理由。

四、拓展延伸:

1、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2、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的爱,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庐山地震,到处演绎着爱。播放视频。

五、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课后反思:

《课程标准》中对童话的教学要求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位,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迪。为达到高效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三步曲”:

一、亲近文本。即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文本。

主要做法是指导学生预习,我以学生熟悉的星座为引子,引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为充分挖掘蕴涵于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我要求学生完成预习卡,整合自己的预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积累的习惯,也为下一步走进文本、展现自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走进文本。即在指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

在这一环节中的教学中,把自己定位在课堂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这点上,而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刻内涵。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前播放以“爱”为主题的歌曲《熊猫咪咪》,并配以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进入课堂。

议:就是读完后,让学生结合朗读的文本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看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找:就是让学生到文中找自己刚才所谈感受的依据,探寻文本的主题。(这样能引导学生养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习惯)

导: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调动已有的感知,去理解文本的内涵。

悟:就是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让学生调动已知,积极地探索寻,大胆地想象,充分地表达,教师则作为倾听者,整合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三、超越文本。即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课程的建设者、创造者,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为学生创设由教材走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关注社会,在这一环节中以学生交流为主,我则作为学生的伙伴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让生与生、师与生共同交流。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钻石课件 篇2

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劳累竟然哀伤舔水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递给忍住凑上去咽唾沫

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引导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提示内容,小组交流开展活动情况。

学习目标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钻石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

2、教师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

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指名读。分别出示反映旱灾的图片,指导感情朗读。

3、“就在这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的时候,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屏幕出示)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屏幕出示)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屏幕出示)

4、“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的呢?”(板书:爱心)“迅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把描写小姑娘富有爱心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学生交流汇报,着重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选择下面其中一个情节,展开想象编故事。

①小姑娘出门找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②小狗把小姑娘绊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经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③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介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优秀儿童读物,感受童话魅力。

2、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发现本课要求会写的15个生字中,有哪些字的结构是一样的?

重点指导:“渴”、“舔”、“罐”(相同点:左窄右宽)“累”(下面不是“系”),其它的字自己练写。

3、通过上面的四组词语,分别练习复述课文每段内容。

二、以“小小故事会”的形式,练习讲述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1.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2. 指名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互相介绍自己曾经读过的童话故事,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了解水罐的四次变化原因,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体会有爱才有幸福。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给我们一种神秘感,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神话故事呢?那么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而着迷。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了解一下它的来历,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吧!(板书,指出钻是多音字)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1、提要求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求助生字表,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根据读书三个层次自测,分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读音、听感情,然后评价。

1、我们把这些词语和长句子读得这么好,那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要做到正确、流利应该不难了吧?(对)嗯,老师绝对相信你们的能力。所以这次读书我把难度提高了一点:请你快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与七颗钻石有什么关系呢?

2、交流:为什么说小姑娘的心像钻石一样闪亮呢?你能用读书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吗?

2、教学第一自然段:这一切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啊?用读书的方法告诉大家。

3、引出第六自然段:在那么一场旱灾里,我们认识了这位小姑娘,她的心像钻石那么透亮,故事里说:“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很久很久以前,( )发生了( ),一个小姑娘虽然自己( ),但还是把水( ),小姑娘的心就像( ) 。

二、来当导演:

1、如果你是导演,要拍好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最重要的道具该是什么?简单说明理由

2、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的水罐有什么特点?它发生了几次变化?

4、看画面回顾主要情节,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是哪一个,说明理由。

1、每一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情节,反复朗读后进行表演。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当小导演和小演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小姑娘有一颗像钻石一样的心,并故事中明白了爱是帮助,爱是互相关心,爱是一种行动,当我们拥有爱心的时候,就会感受幸福,拥有快乐。

b) 了解自己是哪个星座的,为这个星座的来历编一个童话故事。

钻石课件 篇4

1、概括文学作品主要故事情节。

1、概括故事情节,独立思考问题。

对父母、师长、亲朋好友具有无限的爱心。

①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②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并作分析概括。

③总结想象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一)本课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总体概括能力。

①今天呢,老师先讲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女孩为救丹顶鹤,走过这片卢苇坡,滑入沼泽地。(放VCD 《丹顶鹤》)

②同学们听了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触呢?你要学习她什么呢?(学习她环保意识、爱心)她用生命保护了丹顶鹤。今天我们来学习《七颗钻石》(板书)

2、概述故事。(小姑娘找水,让水,最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变成北斗星,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普照人间。)

3、水罐神奇在哪里?

4、神奇的水罐最终变出了什么?(七颗钻石,北斗七星,希望爱心普照人间)(板书)

5、本文歌颂什么?(讨论、发言)你受到什么教育?(让我们牵起爱心之手,共同挑战新世纪)

1、讲述缆车故事,播放韩红的《天亮了》。

这个故事也太残忍了些,但韩红决定收养潘子洁,如果你是那个孤儿,对爱心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谁来谈一下?

2、你还听到或看到什么爱心故事,给大家讲一下?

①非典其间,医务人员叶欣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②白求恩的故事;③渔夫的妻子收养西蒙的孩子;④为贫困生的捐捐款……

3、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师讲)。

①这个女孩怎么办?

②(不错。一(3)班是个团结,充满爱心的班集体,“你不要悲伤”“人生的道路漫长……”“人有情,社会有情”“我们不要被挫折吓倒,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

③下去后,写在贺卡上,送给她。

④“我希望你能够化悲痛为力量,克服困难。”实际上她们也非常勤奋、刻苦,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⑤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江苏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重点分析:

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爱心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教学难点分析: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是曲折离奇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加工而成的。因此教学难点的设计便着重在动手写一写这一环节,让学生写梦中场景,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中悟出爱的博大。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根据教者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教者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如利用多媒体良好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梦幻般的情景,让学生融情于景,写作起来也更流畅。还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课前音乐选的是舒缓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适当的课前放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昨天,我学了一篇名叫《七颗钻石》的文章,使我深有感触。 课文主要讲了:很久以前,地球发生了一场大旱灾。一位小姑娘为自己生病的母亲找水,在途中却把水施舍给别人的故事,因为这位小姑娘有一个善良的心,最终得到了回报。

读完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一个小姑娘在自己和母亲都姓名难保的时候,居然还会给一只小狗水喝,在自己危难的时候把水给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喝,可见它的心地是多么善良啊!这是我想起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19的4月,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客轮上载有三百多位乘客。但是,不幸的事发生了,它撞上了一座冰山。就在这件不幸的事发生之际,船上的人并没有发生慌乱,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救。船上的男士表现出了应有的绅士风度,先让孩子、妇女下船,再让老人们下……他们还统一调度:船往这边斜了,他们就朝另一边跑;船往另一边斜了,他们就往这边跑。就这样,最后淹死的全部都是船上的员工和男人们,而跑出去的109人全部都是老弱病残……

由此可见,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啊!要是当时船上所有的人都乱跑的话,兴许一个人都逃不出来。那位小姑娘在自己危难的时候还把水给别人喝的品质是多么的高尚啊!我以后也要像小女孩学习,做一个有一颗善良的心的人

钻石课件 篇5

一、导入,激发兴趣

(看课件,闪闪发光的钻石)钻石,象征着纯洁、永恒,是珍贵的,又是难得的。忽然有一天,从一个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升上了空中化作永恒的星辰。你想知道这个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七颗钻石》的故事。

二、初读,铺垫情感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齐读课文。互相正音。

3、交流朗读情况:指名同桌一起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

4、默读课文,想: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内容。(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正确而又简单的概括故事内容)

三、细读,领悟情感

1、出示课件:河流、水井都干涸了,花草树木都干枯了,许多人、许多动物焦渴而死。

说说你看到这些场面后的感受。

故事就发生在这儿。在这时候,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类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水。)

2、认真读课文,思考:没有水,人和动物都面临着死亡。一位小姑娘的母亲病了,急需找到一些水。在这漆黑的夜里为了母亲小姑娘拿着水罐出门找水。仔细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水”发生了哪些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找水、分水、让水、水罐一次次变化)

小姑娘在夜里为母亲找水

小姑娘找到水不舍得喝

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

……

3、小组内合作: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习:小组内集体朗读课文有关段落——边读边找出发生了几次变化——默读找出变化的原因——小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各小组会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1)、先明确水罐的几次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钻石,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2)、水罐在一次次变化着,故事也变得更加感人。水罐的每一次变化都在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觉得哪儿最让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在学生自读感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体会“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中蕴含的那颗真挚的爱心。

四、品读,渲染情感

1、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最后一次变化:当世间万物在忍受着焦渴时,突然,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请你想象一下当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用自己认为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是什么让荒芜的大地又涌起清泉,让焦渴的人们重获甘霖?(纯洁的爱)

3、如果没有没有小姑娘纯洁的爱心,没有母亲无私的爱心,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五、唤起共鸣,升华情感

在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力量。那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叫“水罐的变化”而叫“七颗钻石”呢?

爱心像钻石一样美好、纯洁,但愿爱心像钻石一样永恒。最后,(引读最后一段)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愿爱像满天的群星永远升起在每一片天空。

在一首《爱的奉献》让我们去体味像钻石一样美好的爱心,让爱的星空因为你我而更灿烂!

钻石课件 篇6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真诚、善良的情感,从中受到感染、教育。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友善互助。

教学难点通过两个人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感受人们善良的美德。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阅读提示导入新课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自学词句,认识生字。

2、带着提示的要求朗读课文。

三、学生自学汇报

1、汇报朗读情况。

2、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汇报自学的词句。

4、从这篇课文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质疑。

四、读懂课文

1、结合学生质疑的情况,老师提出思考题:

(1)失业者总在柜台前溜达要干什么?他正往外走说明什么?他伸出手握住我的手干什么?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明什么?

(2)失业者的神态描写在文中两次出现。流露出的神态,表明失业者的处境如何,他神态的变化说明什么?

(3)我是怎样成功地处理这件事的,我当时是怎样想的?

(4)从这二人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2、学生结合思考题,读书解疑

五、填补空白

1、学生自由练读两个人的对话,从字里行间体会当时他们是怎样想的?

2、小组讨论,为文中的两个人补上心理想法。

3、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课文小结

说说对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的理解。

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七、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钻石课件 篇7

教学流程

一、看图说话,感受水的珍贵

1.直接揭示课题。

2.出示图片。(一棵干枯的大树,一条干涸的河流,一片干裂的土地。)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4.讨论引导。你们有过口渴的经历吗感觉怎么样对比理解焦渴而死。

5.小结过渡:同学们都有过口渴的经历,即使是短短的时间,都难以忍受。在一个干涸、干枯,甚至有人和动物焦渴而死的地方,最珍贵的毫无疑问就是水了。一天夜里,一个已经记不得自己连续几天没有喝到一滴水,嗓子冒烟、焦渴难耐的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么办呢

点评:通过图片,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更加感到水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的珍贵,为后文的理解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1.快速阅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画个问号;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感知故事大意。

2.指名说说课文大意,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点评: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能感知故事的大意,意在训练学生快速捕捉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理解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1.分组出示本课新词,指名读。会读哪个读哪个。

2.提示:还有不会读的怎么办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学会。

3.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4.检查读音情况,师生正音。着重注意竟、咽、唾沫的读音。

5.检查词语理解情况,智慧共享。

①指名说,哪个理解说哪个;

②提示:还有哪个不懂,可以问一问;

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力一法理解词语;

通过演一演理解喜出望外、绊倒、递给、凑上、咽等词语;

通过画一画理解涌出。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中年级字词教学依然是重点。适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很大帮助。

四、再读课文,体验水罐神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画出让你觉得非常神奇的地方。

2.交流汇报:让你觉得神奇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4.小结过渡: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水罐。不但能在小姑娘最需要水的时候装满,而且在小姑娘被绊倒后它也能不倒不洒。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由木的变成银的,又由银的变成金的,最后还从里面跳出七颗珍珠,并且随后喷出一股水流。是什么原因让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奇迹一个个的发生,魔力究竟来自于哪里呢

点评:童话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想象,这也正是小学生喜欢的原因。扫除阅读障碍后,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文本切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也为理解文中母女爱的伟大埋下伏笔。[

五、品读重点,感悟母女博爱

1.快速默读全文,寻找爱的足迹。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着重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①反复读一读四个句子,从哪些词语看出小姑娘非常想喝水

②小姑娘把水给了谁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③从母亲身上你又见到了什么

④选择最让你感动的一句,有感情地朗读。

⑤教师引读。

⑥四句连着齐读。

点评: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师引读和生齐读等等多种形式的读,加上教师相机点拨,适时引导,既不枯燥乏味,又能引导学生真正明白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达到学生与作者、编者、教师和谐对话的目的。

六、引伸拓展,让爱层层递进

1.编写童话。小姑娘及她的母亲无私而真诚的爱使水罐由木变银,由银变金,最后跳出七颗钻石,并升上天空幻化成七颗星星。那这承载着人间真爱的七颗星星又将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2.收集爱的故事、诗歌和歌曲。

点评:立足文本,读写结合,适度拓展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而故事、歌曲的收集,更使文本的价值取向得以升华。

设计理念

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

学习目标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巧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钻石课件 篇8

·课名是《七颗钻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七颗钻石》是一篇……。主要学习资料是理解水罐发生一次次变化的原因,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并进行贴合主题的写作练习。

知识技能:

·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焦渴、喜出望外”等词语;

·读懂课文,来理解文中“喜出望外、涌出”等词语;能完成课件中带给的“填空”练习,会口头练说“她想------但又一想------”的句式来描述人物心理活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能围绕“学完了课文,我想说------”进行主题打写。

过程方法:

·透过自主识记、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

·透过两两交流、听读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仅理解课文,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潜力;

·透过阅读拓展资源、写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主、合作探究水罐的一次次变化原因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从品读超多有关爱的故事中,体会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本课以“水罐变化的原因”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对每一次水罐变化原因的探究并将其分解给每个小组,来达成教学目标。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超多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带给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东风东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个班是跨越式试验的非网络试验班。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十分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

·学生对童话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童话的形式很感兴趣;

·学生的阅读潜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潜力还不够;

·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1、这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学生齐读《七颗钻石》。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明白了《七颗钻石》讲的是有关北斗七星的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干旱土地的图片配上一段凄惨的背景音乐)

2、教师激情描述第一段的资料(略)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死亡的威胁中,我们的故事发生了——一天夜里,小姑娘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一路上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先是——(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板书简单介绍水罐的变化过程。)

3、多么神奇的水罐,多么动人的故事。那么是什么让水罐发生着一次一次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凄惨悲伤的音乐和老师的深情描述,将学生带入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灾难缺水的年代,奠定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基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情境创设的工具。

(1)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课文中描述水罐第一次发生变化的资料?

(“一天夜里——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如果你见到这样的小姑娘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4)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这生命之水,她是多么高兴呀!此时的她嘴唇干裂,又累又渴,她真想……

(5)学法小结:

学生汇报找出读懂第一次变化的方法是先找句子,边读边想;再抓重点词,理解体会;最后就找到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运用语文阅读的方法,利用网络环境探究出水罐第一次变化的原因,这不仅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带给丰富资源,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

2、“小组合作运用这种学法,理解水罐第二、三、四、五次变化。

(1)教师引导一:看来水罐的变化不在于水罐本身,而是在于得到水罐的人是怎样对待它的,只要用“爱”来对待它,水罐就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完成板书“爱”和“连线”)

(2)教师引导二:既然她这么渴,她为什么还要让水给素不相识的人?她心里会怎样想?完成句式想象的打写练习,“小姑娘想——但又一想,——于是……”,写完后邻座合作说说。

·指名练说。

昨晚,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五岁的小女儿,她提了个问题,期望大家能帮她解答。“小姑娘是那么渴,瞧,她嘴唇干裂,喉咙冒火,她不能自己先喝一口,或者和过路人分着喝吗?”

(生问:这个过路人是神仙吗?要不水罐为什么能跳出钻石,涌出泉水?)

(5)教师小结:

是的,是爱让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这正是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呀!

设计意图:第二环节第2步中3、4两点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问题中回顾全文,了解到每一次“让水”小姑娘都是“焦渴难耐”的,当时的缺水环境又是那样恶劣。创设的这些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质疑,更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标的大幅度跨越,到达移情的目的,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

(为学生带给不同题材、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阅读资源。其中8篇爱的故事,一首歌词,13则格言)

设计意图:第三环节的设计是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透过超多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题材的阅读资源让学生体会爱心的力量,积累文字材料,将语言文字内化成自己的内情绪感体验,为创作表达做好铺垫。

1、教师小结:

孩子们,“爱”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和母亲的心像金子般完美,像钻石般珍贵,那七颗代表着爱的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北斗七星”。(完成板书)

2、同学们,是啊,爱心像钻石,像星星,照亮着每个人的心灵。我想此时此刻在你的心中必须也留下了许多闪亮而完美的东西。那就请你把它写下来吧,写下你最想说的话!

3、作品交流。

4、教师总结:

孩子们,你们写的每一段文字都是“爱”的诗篇,“爱”的真谛呀!我想以后当你们再仰望天空,看到“北斗七星”的时候,必须会想起这个善良的小姑娘,这位慈爱的母亲,这个动人的故事。

在《爱的奉献》的歌曲中,结束课文的学习。

设计意图:第四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透过写后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体验写作的成就感。我设计的习作提示语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人人能说。另外,本环节还使用到“背景音乐”,这一资源的使用不仅仅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更能深入地表现主题,一举两得。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52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