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自称栏目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与“资治通鉴读书心得”相关的文章,他们认为在一些事情发生后会引发新的感悟,因此鼓励读者将这些感悟记录下来。他们将这一过程描述为写下心得体会的过程,并表示如果读者在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他们会感到非常高兴。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篇1

资治通鉴是一部史书,是古代历史名著之一。它以纪实的形式记录了从夏代至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这部书以其全面、客观、精细的特点,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而在我读完《资治通鉴》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受良多。

首先,《资治通鉴》以纪实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通过详细记录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加具体和具体的认识。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每个朝代的兴衰和重大事件,还了解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历史材料为我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翻阅《资治通鉴》的文字,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个历史片段的画面,这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和理解。

其次,《资治通鉴》以客观的态度对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书中,作者以冷静客观的笔触,对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决策进行了剖析。无论是表现出色的英雄人物,还是昏庸无能的君王,作者都没有偏颇地进行评价,而是根据历史事件的发展和结果来进行分析。这种客观的态度相当于一面镜子,让我能够客观地观察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历史事件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也让我明白了历史波澜壮阔的背后有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历史的洪流中,人的力量是如此之小。

最后,《资治通鉴》以精细的整理和分类,将历史事件有条不紊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无论是事件的起因、经过还是结果,作者都将其分门别类,并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了记录。这让我在阅读时能够迅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不会让我感到困惑和混乱。与此同时,这也让我明白了历史的复杂和繁杂,历史书记载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等待我们去探索。

综上所述,《资治通鉴》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让我明白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的力量的渺小。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仅获取了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培养了对历史事件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更加坚定了研究历史的决心和信心,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未来学习和研究中的方向。感谢《资治通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篇2

篇一:资治通鉴读后感这几天,我利用寒假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着,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就是品质,它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对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战国是期是一个崇尚诡计的时代,数百所学校大量涌现。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破坏力最大的是反图。反阴谋有多种形式,但它无一例外地针对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

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在长平的第一次战役中,赵为范却与对方作战。赵括取代了廉颇,甚至为秦坑杀了40万人。

历史实实和对策联系在一起的太多,肯定会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人性总是疑心重重。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

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虔诚王子和贵族的支持。

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

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

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

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篇二:资治通鉴读后感今天我看了《资治通鉴》的楚霸王自刎乌江。它讲的是刘邦追击项羽来到固岭,商定与韩信、彭越汇合,可到日期了,韩信和彭越还没来,刘邦很着急,最后将韩信和彭越封王以后,两人立即支援,几面合攻项羽,项羽被打的措手不及,好容易逃到乌江边了,却迟迟不渡河,手拿短兵器与刘邦作战,砍了几百人,自刎而死,刘项两家的争夺也就以刘邦胜利而结束了。

可刘邦为什么会胜利呢?以前是项强刘弱,刘邦为什么会扭转战局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会听从别人的意见,善于招募人才,比如张良、萧何、韩信等都是他的部下,他还舍得拿钱,当时赏张良就是金百溢,珠二斗,而项羽呢,恰恰相反,他是妇人之道,他看见士兵受伤甚至会流眼泪,可将领有功他又迟迟不肯封赏,所以人们才会默默离开他,刘邦听取张良的意见,给韩信封为大将军,项羽却只是对待他像对待一个小兵一样,从不听他的意见。

刘邦也很老了。当他赢得王位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比项羽大二十四岁。他有长辈的风范,没有杀秦王。但是刘邦也有不好的地方,他爱破口大骂,萧何去追韩信时他回来就对萧何破口大骂:“那么多好将领你不去追,便去追一个韩信……”直到萧何解释后他才止住。

一句话,刘邦获得了王位。它的优点大于缺点。他应该把自己的名字保留几千年。篇三:资治通鉴读后感《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

以时间为重点,以时间为目标,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后周显德皇帝六年,涵盖了十六王朝1326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在官方史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

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为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形势比较稳定。在**的收藏中有许多书,他们可以随意参考。《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个大帝国怎样慢慢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从大宗的放任到唐德宗的无奈,都有宪宗、武宗的欢呼,也有昭宗的命令。即使总理像陆贽和李德裕一样,也只能振作一段时间,而不能改变历史变迁的正常状态。在割据势力强盛时,不得不缓缓而动。

唐德宗开始武力割据藩属,导致李希礼、田悦、王武俊、李娜等起义。后来转**度,对藩镇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壮志,图强复兴,实施革新。

但一遇挫折,这些措施便消失殆尽。所以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也是这样,一开始不熟悉情况,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措施才能有所兴。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篇3

赵邑嘉暑假,我读了《资治通鉴》(译本)。《资治通鉴》原著有304万个字,我觉得司马光这个人真了不起,他能写出如此规模宏大的历史作品。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很长,从春秋时期到北宋时期,讲述了整整一千年的历史故事。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资治通鉴》这本书名字的由来。宋神宗读了这本书,认为此书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毛遂自荐”.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赵军兵力薄弱,容易被打败。

于是,赵王与平原君商议退敌的计策,平原君说:”楚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只要跟他们结成同盟,他们就会派兵来解围。”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的人去说服楚王,可是在众多的说客中能文的人不能武,能武的人不能文。

最后挑来挑去还差一个人,这时有个叫毛遂的人主动要求一同与平原君前往楚国,许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但是,平原君最终同意了他一同去楚国。第二天他们到达楚国。许多说客说,他们整个上午都没有说服楚王。

毛遂走进宫殿对楚王说:”楚国有五千里土地,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士兵,这些都是称霸天下的资本,没有那个国家可以抵挡。秦国多次击败楚国。此时,赵国与楚国若结成同盟,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败秦国。

”就这样,楚国和赵国结成同盟并打败了秦国。事后,毛遂被封成上宾。

《资治通鉴》这本书把历史写得很有趣,通过对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描述警示后人。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篇4

《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子思对卫侯说起苟变。子思说“苟变的才能是可以担当大将的。

”卫侯说“我知道其才可担大将,然而他在担任地方官时,曾向老百姓索要过两粒鸡蛋,因此我不用他为将。”子思说:“名君用人,犹如木匠选木,取之长处,弃之短处,所以连抱的大木虽有几尺腐朽,但好的木匠不会弃之不用。

现在处于战乱之际,用人之时,如果因两粒鸡蛋而放弃一个大将之才,那是愚蠢之举。”卫侯听了,顿开茅塞,于是任用苟变为将。

读完这则故事,我想起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先后选用的三四个北军统帅,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在北军拥有人力、物力的优势下,却屡屡打败仗。经过深思熟虑,林肯决定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诉他,他太醉太贪,当不了大官。

林肯不知道喝酒可能是个错误吗?但他更清楚,在将军中,格兰特将军是唯一能赢得这场战斗的人。后来的事实证明,格兰特将军的任命是内战的转折点。

这两个故事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但它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选贤举能应当取之长处,弃之短处。因为没有**,没有完美的人,一个人各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定有长有短。

在大多数情况下,缺陷越突出,其优点就越突出。如果因噎废食,犯了点小错误就放弃了,那就失去了天赋。

在用人上,既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又要有包容别人缺点的风度。我们不能什么都批评。东方朔曾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规劝我们只有宽以容才,才能出现人才济济的局面。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篇5

(书里乾坤)

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其“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富,体大思精”著称。作为宰辅和帝师,司马光编纂历史的宗旨绝不止于讲述历史故事,而是为了“资治”,所谓“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他系统地叙述了历史上政治的兴衰和军事得得失,总结了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为包括皇帝在内的读者提供了历史借鉴。

领导的内在品质:

仁、明、武

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点固然没错,但司马光更强调“人君”尤其要对家国兴亡负主要历史责任,重视人君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人担任领导人,就攸关事业的成败。他给新即位的宋神宗提出“修心之要有三”“治国之要有三”。今天读来,发现其实对各级领导岗位上的干部都有借鉴意义。

所谓“修心”,就是要加强思想与政治修养,提高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

什么是“仁”?《资治通鉴》开篇关于“三家分晋”背景交代中,用倒叙法记述了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伯的故事,说智伯最大的不足是“不仁”,并为此写了长篇的“臣光曰”,提出选拔**人“德重于才”的著名论断。

司马光所谓的“德”,并不局限于个人道德,更偏重的是领导人的政治品德——“仁”。什么是司马光理解的“仁”呢?如何才能做到“仁”?

在上面提到的那封给宋神宗的奏章中,司马光解释说:“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

”司马光认为“仁”包括两个部分:“修政治,兴教化”是指领导者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用理想信念动员群众的能力;“育万物,养百姓”是指在国家建设中,做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能力,要为黎民百姓谋幸福,让他们看得见增长实惠。这是“大仁”,即人君之仁。

这种仁政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小康,更是礼乐文明的精神财富,是和谐美好的社会治理。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因为在这些方面有上乘的表现而彪炳史册。

在现实操作层面,“大仁”体现在各项政策和法令之中。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获得广泛拥戴。项羽在咸阳**无辜,火烧宫室,随后又放逐天下共主“义帝”,分封也充满了私利算计,结果失去民心。

领导者要修炼的第二个功夫是“明”。

什么是“明”?乃是指领导的判断决策能力:“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

”其中,“知道义,识安危”,是对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把握,包括对事物性质属性的判断,对风险的管控。比如,刘邦在汉中,韩信提出“汉中对”,制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取关中,东向争霸天下的发展战略,成为刘邦建立汉朝江山的关键转折点。刘秀在河北,邓禹的“榻下对”建议刘秀在河北招纳人才,对更始政权的未来走向及其应变提出卓越预见。

孙权即位江东之初,鲁肃的“江东对”对于如何处理东吴与北方政治势力的关系,提出不凡见解。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对于天下三分提出**远瞩的战略判断。总之,“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指领导者集思广益的决策能力、判断能力。

“明”的第二个方面“别贤愚,辨是非”,是对人才的识别能力、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智伯当初胁迫韩魏攻打赵氏时,智伯身边的谋士一再指出其所处的危险局面,提醒他防止韩魏两家的背叛,他都嗤之以鼻。唐玄宗利用李林甫、杨国忠在安禄山纵容。很多人都置出了危险和危险,但玄宗却置之不理。

智伯的覆亡、大唐的倾颓,无不与领导人刚愎自用、讳疾忌医有关系。

领导者要修炼的第三项功夫是“武”。

什么是“武”?司马光说:“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

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这里的“武”,不是粗暴蛮力,而是指领导者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还包括抵御各种**、欺骗的能力。唐太宗说:

“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辏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宠禄。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难也。

”领导者由于手中掌握权力和资源,各种巴结谄媚、讨好逢迎,扑面而来,在为人处世时,能否不为所动,把持住自己,坚守原则和底线,这就需要“武”的品质。唐太宗的这段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邹忌与齐威王的故事。

邹忌是齐威王的辅政之臣。有天上朝前,他问妻子:“我与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英俊?

”妻子回答说:“当然是我家先生最帅气,徐公怎么能比呢?”家住城北的徐公,是齐国出了名的大帅哥。

邹忌虽然心里很得意,还是不自信地问侍奉自己的侍妾:“我与城北徐公,谁更英俊?”侍妾说:

“您当然比徐公更帅啦!”次日邹忌接待一个来访的客人,也问了客人同样的问题,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公不如您帅啊。

”不久,城北徐公来拜访邹忌,邹忌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觉得自己实在比不上人家;揽镜自照,更是觉得差远了。这天晚上,邹忌失眠了。他觉得自己真是好笑:

妻子说我美,是对我有偏心;侍妾说我美,是对我有惧怕;客人说我美,是有求于我而讨好我嘛!我怎么能当真呢?

第二天来到朝堂上,邹忌把自己的感悟与齐威王作了分享,意味深长地说:“如今的齐国,疆域辽阔,方圆千里,城池多达一百二十座,您身边的侍姬、近臣,无不偏爱大王;朝廷里的大臣,无不惧怕大王;举国上下,无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您一定深受他们的蒙蔽,听不到真话了呀!

”治国理政,没有比领导者听不到真话更可怕的了。

领导的治理方式:

官人、信赏、必罚

司马光所说的“治国之要”也包括三项内容:“一曰官人,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如果说,仁、明、武是领导人的内在品质,那么,官人、信赏、必罚则是领导者的治理方式。

这些治理方式的一个共同交集点就是“用人”。司马光特别强调用人治国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认为用好人治国是治国的必由之路。他说:

“何谓人君之道一?曰,用人是也。”“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得伍员而克强楚,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

”人才的向背决定国家的兴衰!

《资治通鉴》记载了刘邦总结他打败项羽的原因,不是因为比项羽更强大,而是因为手下有以“汉初三杰”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才,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导致失败。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总结他为什么能成功时,提出五条用人经验:一是用比自己强的高人;二是用有缺点的能人;三是用人之长,弃人之短,即所谓“使人如器”;四是重用敢讲真话的人;五是华夷一家,用人不讲出身,不搞小圈子。

刘备生前说,马谡不能重用,但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的重大挫折。马谡是参谋型人才,“南蛮之人,以攻心为上”就是马谡的意见,诸葛亮采纳了,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地区。然而,这一次,诸葛亮犯了用人不当的问题。

《资治通鉴》也记载了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所以,重用纸上谈兵一类的人才,是领导用人的大忌。《资治通鉴》作为一部重点讨***史和军事史的史书,其中所蕴涵的领导智慧,绝不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

毛泽东称赞说,《通鉴》写战争,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用兵尚权,所谓“充满了辩证法”,就是不搞教条,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行权立断”,应该有随机应变的灵活而果断的决策能力,有驾驭复杂问题的谋略和操作技巧。

东汉末年,何进在袁绍的怂恿下,想把太监都杀了,遭到了他的妹妹何太后的反对。何进暗中怂恿董卓等军阀来京逼迫太后投降。陈琳没有当真,因为她表面上虽然没有违背太后的懿愿,但实际上是利用军阀胁迫太后同意杀死太监。

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呢?他说:“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

”《资治通鉴》写作“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陈琳的意思是:你掌握了军权。先是你跑太监,然后慢慢向太后解释。

这是符合人民意志和道路的。为什么要去外**队胁迫太后进京?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外军入京,你能掌控得了这个局面吗?

这一段话,涉及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中的“守经”与“行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哲学基础,唐人赵蕤的《长短经》里有系统讨论。其主要观点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也没有永恒的治国理政。

王道、霸道、强道,都是为了建立一种治理秩序,并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而改变。不能认为有一种永恒的治理模式或做事方式。如果片面地“守经”,很可能胶柱鼓瑟,犯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之所以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他反对教条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1978年,改革开放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始。

军师庞统建议刘备入蜀,径取益州,刘备犹豫地说,现在我全靠与曹操反向操作,才有立身之地,治民理政,“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

”庞统就说:大乱之时,治民理政,“固非一道所能定也”,意思是,宽与急、刚与柔,要变通运用。

其实这是《资治通鉴》的一种价值观。不过,这种价值观被司马光包装在儒家的“政治正确”里,曾国藩独具慧眼,看出来了,他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所以,读《资治通鉴》,不光要读它“正”这一面——大仁大义、社会责任;还要读它“奇”这一面——兵家讲用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如果说修心之要三“仁、明、武”、治国之要三“官人、信赏、必罚”,重点要求领导者修炼内圣外王的领导资质,那么,“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就是一种很深刻的实践型政治智慧,是有丰富实际政治经验人的心得之谈。诸如改革中的刚性与柔性,人生职场上的进与退,军事斗争中的奇与正,权力平衡中的轻与重,驾驭部属中的宽与严,政治生涯中的方与圆,都不是“纸上谈兵”可以领悟的。《资治通鉴》在推崇大道的同时,不乏权变、谋略与辩证法的智慧,这也是它值得细品的原因所在。

(作者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制图:蔡华伟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133.com/a/569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