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演讲稿 > 多难兴邦演讲稿 >

多难兴邦演讲稿4篇

多难兴邦演讲稿4篇

多难兴邦演讲稿。

下面是由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多难兴邦演讲稿,在我们要上台进行演讲时。编写演讲稿可以提高你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对象,不能无的放矢,怎么才能写好一篇主题演讲稿呢?欢迎阅读并参考。

多难兴邦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爱国主义―我们的精神支柱》(两脚自然分开,抬头挺胸)。

热爱祖国,献身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这是每一个青年的崇高理想。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呢?作为九十年代的青年应该怎样爱国呢(运用仰视法表示思考)?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文天祥、岳飞,还是处江湖之远的顾炎武、陆游都深探懂得这个道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广为传颂之佳话;而秦桧卖国求荣,吴三桂引清人关则遭万世百姓之唾骂。人们尊敬的是“富贵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爱国志士,痛恨奴颜婶膝的卖国之辈。这(右手向前,配合脚的适当移动)就是我所认识到的爱国主义,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朴素而深厚的感情。

在中国近代,爱国主义同样鼓舞人前进,激励人去战斗。同学们,你们认识潘德明吗(流露出询问的神情)?就是那位用了七年时间终于在1931年完成了徒步走遍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伟大壮举的中国青年潘德明。潘德明生长在黑暗的旧中国,当他看到外国人称中国为“老大帝国”,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时,他想,难道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果真没有进取精神吗?他决心向全世界呐喊:“不.不是的!”当他穿越渺无人烟的大沙摸时,干渴使他差一点丧生;当他来到遮天蔽日的大森林里,他又几乎成了巨蟒的食物……面对这一切,他没有丝毫的却步,终于获得了成功。当他到达印度时,受到了文豪泰戈尔的接见;当他来到奥林匹克广场时,用几种文字豪迈地写下了“中国人潘德明步行到此”。后来,他又在(名人留墨集》中写到: “德明必一往无前,以昭中国国民性于天下,必欲达目的而无退志……”这使我(左手抚胸,配合点头动作)更深一步地了解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空话,它需要的是实干家,像潘德明那样不畏艰险的进取者。认识了潘德明,我被他的进取精神所感动,更被他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我终于获得了动力源泉,那就是被爱国主义激发出来的进取精神,也正是爱国主义的实质所在。

在我国历史上,具有这种爱国精神的人(眼睛投射出希望的光芒)是很多的`。号称“鉴湖女侠”的秋瑾女士曾发出“大陆浮沉人有责,救时无计愧偷生”的铮铮誓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与同代人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时!”我想,投身于保卫祖国,捍卫祖国权益则是爱国主义更深一层的涵义吧。

热恋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现在(抬头挺胸,双手自然下垂),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领导我们建设四化,实现四化,是为了全体人民。四化建设的成功当然不是用嘴吹出来的,它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诚然,我们的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不民主的现象在一些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青年应该怎样爱国便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建设的胜利。可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使是现代化建设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不用隐讳,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然而爱国是不以祖国富裕为前提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祖国的贫穷正是对我们每个青年的严峻的考验,正需要我们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建设祖国的青云之志,成为富国富民的建国之材。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之魂,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青年朋友们(表情肃穆),我们要更加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一般,密不可分,同学们,为了祖国光明灿烂的未来,让我们牢记朱德同志的诗句:“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脚后退一后,行礼,退出舞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中学生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立志报效自已的祖国。爱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的灵魂,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把满腔热情付注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演讲词情感激越,摆事实,讲道理,把爱国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演讲时,表情层层高涨,不可低落不可消沉,在整个演讲过程一定要有饱满的激情,配合相应手势充分体现出爱国主义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多难兴邦演讲稿(篇2)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灾难终究是客观而不可避免的。一个民族的历史越久长,其对抗灾难的经验越丰富,由灾难碰撞而迸发的民族精神也越强大。这一点,在中华民族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在中华民族历经的无数次灾难中得到了明确的验证。历史毕竟久远,战斗未有穷期,积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之和,我们再来关照多难兴邦语境中的中华民族及其精神,毋庸置疑的是,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和推动下,我们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自强,一定能够坚韧,一定能够战胜那些可预期的以及不可预期的灾难,从艰难中奋起,在困境中振奋。卓越的中华民族精神,也一定会使多灾的中国兴邦,使多难的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多难兴邦”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四年》。原文是“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这句话是从朴素辩证法的角度对灾难的影响作出的判断,说明一个国家多灾多难,或能拓展疆土,而无难无虞,或可丧失国邦。实际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多难并不必然兴邦,多难既能兴邦,也可衰邦,甚至可以毁邦。是兴邦还是衰邦,关键不取决于灾难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们在灾难面前是不是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是强大还是弱小,这个民族是不是具有敢于同灾难抗争、勇于战胜灾难、夺取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是她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傲然挺立一直到今天,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的风雨而不曾中断。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靠着这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撑和强力推动,我们才能够在数不清的灾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不沉沦,历尽艰险不退缩,屡遭磨难不自弃,而且是愈挫愈奋、屡创弥坚。这次在汶川大地震中展现出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对中华民族精神在灾难中的作用作出了生动的诠释,再一次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支撑和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繁荣、富强和振兴的伟大力量。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特征,是这个民族民族意识中的精华,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支撑和促进民族进步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气质、心理情感、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总和。

那么,民族精神是怎样并通过何种作用发挥出来的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起反作用,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起反作用,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起反作用。一个民族的发展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的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因此,要实现民族的发展必须首先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但是,光有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但是畸形的`而且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还必须有相应的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民族发展创造必要的精神条件。既注重物质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又注重精神生产力的反作用,努力实现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协调发展,才能使民族发展走上全面、健康、可持续的道路。这是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的。从生活需要的角度来分析,任何有作为的民族都需要和追求不断充裕的物质生活和不断丰富的精神生活,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着民族的繁衍和壮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掌握先进物质生产力的民族不会占据主动和优势地位,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品格的民族也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

多难兴邦演讲稿(篇3)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八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五千年的历史,培育了祖国悠久的文化,我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到了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到了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到了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到了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展现新气象,昭示好前景时,却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灾难。20xx年5月12日,历史将会牢记这个日子,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数十万人的死亡和受伤,几千亿的经济损失,给华夏子孙造成了重大的创伤。连日来,举国上下揪心地关注着震后的伤亡统计,这已不再是抽象而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有姓、带着微笑、人们熟悉的面孔;他们不是高官显宦,不是明星大腕,而是极为普通的老百姓。虽然他们惨遭悲剧,但全社会在倾力搜救、全力扶伤,连那些无法确认身份的死难者都要尽力对遗体进行编号、记录、拍照,建立“5.12”地震遇难者DNA。此时此刻,党和国家领人、全国人民、海外侨胞和死难者家属的心是紧紧地贴在一起的!是的,人类文明的核心应该是围绕着“人”,而对每一个生命尤其是老百姓的生命的态度,最能丈量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20xx年5月19日4时58分,天安门广场第一次为大灾中罹难的同胞下半旗;14时28分,举国第一次为大难中逝去的生命集体致哀。这,凸显出我国值得大书特书的人文价值观:国家利益和个人权利的一致性;人的权利高于一切;不论生者和死者,每一个生命都不容忽视。

在此次地震和救援活动中,不断出现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名教师在地震发生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挽救了四个学生,/像他这样保护学生的教师还有很多,这不得不使我想到一个伟大的命题:崇高的师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名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与品德,这就是“传道”,这就是铸造人类灵魂。而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师德,师德不高,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师德高尚,往往会铸就一名优秀的教师,汶川地震中的教师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师德如光,师爱如魂。联系到我平时的工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同时,努力培育自己的爱心,用心热爱学生,只求付出,不讲回报;还有,矢志不渝的培育自己稳定的心理素质,争取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多难兴邦,灾难压不跨伟大的祖国与中国人民;岁月流逝,地震中遇难的死者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和感恩中;师德如光,我们教师会更加努力!

多难兴邦演讲稿(篇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民族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之于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并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伟大民族精神,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进。

一个民族如果只重物质生活、缺少精神支撑,注定不会走远。一般说来,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思维方式、稳定的心理特征、基本的价值追求、总体的精神气质,它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中华民族精神底蕴深厚、历久弥新,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

由伟大的中国人民培育而成。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等古代文明,都先后消亡或发展中断,只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文明连续性的国家。中国何以如此?这个让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深思的问题,答案也许就在于,中华民族拥有勤劳勇敢的人民、独具特点的民族精神。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民族精神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要依靠人民创造并通过人民体现出来。无论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等诸子百家,还是鲁班、毕昇、黄道婆等民间工匠,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和重要塑造者。

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孕育而成。卓越的农耕文明影响。壮美的河山、广袤的良田、杰出的农耕文明,培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超越自然环境的限制、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造、不懈奋斗、团结协作、追逐梦想。悠久的中华文化涵养。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家园建设,仰韶文化、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形成了突出的中华文化优势,涵养出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给中华儿女以情感呵护、精神支撑。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融合发展,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交织交融的民族关系和整体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

在艰辛的奋斗历程中磨砺而成。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屡遭欺凌。这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也激起中国人民外御强敌、共克国难的团结精神和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赓续、强化和发展。伟大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具体表现,但归结起来最突出的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以及在改革开放历程中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历久弥新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持“四个自信”的底气。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离不开伟大民族精神的强力支撑。

强劲的奋发动力。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精神文化因素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还要受到精神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在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伟大的奋斗精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凭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凭着对人类要有更大贡献的历史使命感与荣誉感,依靠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奋斗,依靠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已经并将继续迸发出朝着进一步强起来的目标迈进的强劲动力。

强大的意志合力。在1890年致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对“意志合力”有一段著名论述:“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精神无疑是一种“意志合力”。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孙中山先生曾经将民众团结形象地比喻为“士敏土”(即水泥),说:“如果成一片散沙,是不好的事,我们趁早就要参加水和士敏土,要那些散沙和士敏土,彼此结合,来成石头,变成很坚固的团体。”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亟待强化共同理念,亟须发挥伟大民族精神的“黏合剂”“凝聚剂”功能,尽力整合社会共识,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意志合力”。

强烈的创造活力。发展离不开创造,创造意味着创新。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被逐步冲破,束缚发展的做法被逐步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被逐步革除,人们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精神大振奋。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曾指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投入、智力和技术因素等;受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影响,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呈递减之势;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创造力和技术因素。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发展成为重要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描绘出亿万人民共筑精神家园的美好图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倍加珍惜、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融入新时代伟大实践。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进步,人民有得到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社会有凝聚价值共识的诉求,国家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期待。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必须融入新时代新实践,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对于宣传教育战线工作者而言,深入研究、积极阐释和大力践行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要积极总结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先进榜样、典型事例,以此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实践积极性。

融入文艺作品创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艺的发展总是与其命运紧密相连。文艺承载和反映该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文艺的民族性,就要提高文艺刻画民族精神的自觉性。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真实地展现、积极地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民族精神既可以表现为民族哲学的形上之思,也可以表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定意义上说,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民族心理和精神品格,是人民群众真正认同、普遍践行、切实有效的民族精神,值得高度重视。“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传统节日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特殊作用。在节庆期间,将伟大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民俗民风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融入历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受欺凌、受压迫的历史,也是一部仁人志士抵抗侵略、救国图强的历史,无疑可以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其精神内涵,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历史教育,强化民族认同感,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通过历史教育,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能认识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进而获得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

当前,要紧盯对中央决策部署空喊口号、拒不落实的错误典型,通过严查形成震慑,让形式主义的硕鼠游不动、早离开。

日前,笔者与父老乡亲拉家常,他们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赞不绝口,对整治“四风”等顽症坚决拥护。一位乡亲感慨地说,形式主义就像村后山丘里的硕鼠,长得毛茸茸、油光光的,它们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在山丘四面坡上游来游去,糟蹋庄稼不肯离开。把形式主义比作游而不离的硕鼠,既形象风趣,又点明了其容易反复的特点。

所谓形式主义,《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潮,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否认艺术的思想内容,只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至于“喜形式”和“摆形式”,那就由来已久。《墨子》有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资治通鉴》中还讲了一个“摆形式”与“看形式”的故事,说隋炀帝时,每年在洛阳设百戏场,西域常有人来参与交易,为在西域人面前显摆中原大地的富饶,隋炀帝下令所有酒食店招待西域人吃饭不得收取分文,并命人将集市上的树木用锦帛缠饰。可谁知西域人偏偏指着锦帛发问:“中国也有贫者,衣不盖形,缠树何为?”

“形式主义害死人”,毛泽东指出的这一长鸣警钟,涵盖党内、军内、革命和战争、文化传播以及日常工作等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着不同内容,表现出不同风格。例如,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集中在对形式主义工作方法的批判上。针对会议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毛泽东指出:“每次会议要有充分准备,要有中心内容,要切切实实讨论工作中存在的为人民所关心的问题,要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当作一件大事去办,否则将损害党的政治威信。”损害党的政治威信,真可谓一针见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形式主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打虎”“拍蝇”“猎狐”,出台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狠刹“四风”,大力“灭鼠”,取得显著成效。但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变异性,一些党员、干部因私心杂念作怪,导致形式主义变种出现:有的抓理论学习,片面追求聘请知名专家的“高端”和形式上的完美;有的做工作重包装轻实效,一项工作刚起步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有的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书,将责任书作为自己的“免责牌”;等等。

诸如此类的形式主义新表现恰似游而不离的硕鼠,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条。

理想信念缺失,抓学习重“形式”轻内容。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绝大多数落马官员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大搞形式主义等问题。那么,理想信念缺失与形式主义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一些党员、干部抓学习形式大于内容,片面追求高大上而不问实际效果。有的甚至把学习党的理论作为“门面”工程,书柜里的马列著作从未认真读过,只是作为装饰品,个人学习体会文章多为下属操刀代笔。学习上走过场、搞作秀,理想信念“总开关”就会锈蚀松动、跑冒滴漏,思想就会趋于庸俗化,作风就会华而不实,进而大搞形式主义。

功利主义作祟,抓工作重“政绩”轻实干。形式主义是党内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来整治。对此,大多数党员干部头脑清醒,行动自觉。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却摆不正名利在心中的位置,眼睛迷离、脚步漂移,抓工作重“政绩”轻实干,大搞“政绩工程”。用老百姓的话讲,一些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往往是“景大于戏”,实则是个人捞功名、谋“福利”。例如,有的贫困县领导干部为了出“政绩”、摆“功劳”,不顾实际大拆大建,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一些县市领导干部喜欢在自媒体上秀“政绩”,无非是今天开了什么会、明天去哪里检查。把个人分内的事、必干的活吹成“政绩”,让人看后真不知说什么好。

宗旨意识淡漠,抓责任重“效应”轻担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当前,党的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对党绝对忠诚,为人坦荡干净,干事敢于并善于担当。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重“效应”轻担当,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愿意做具体工作,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做法,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宗旨意识、担当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矛盾“窝里”去化解矛盾,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解难题。

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态度和决心驰而不息地整治形式主义。当前,要紧盯对中央决策部署空喊口号、拒不落实的错误典型,通过严查形成震慑,让形式主义的硕鼠游不动、早离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实践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根本观点,传承了我们党历经革命性锻造而形成的独特优势,升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党治国治军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凝聚了全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共同意志和强大精神力量。能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检验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党性修养和能力作风的试金石。要注重增强维护意识、坚定维护行动、提高维护能力、确保维护效果。

“两个维护”是全面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要从灵魂深处切实解决对“两个维护”认识不到位、贯彻不坚决的问题,真正深刻领会“两个维护”的内涵是特定的,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同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同以人民为中心是统一的,坚决防止随意解读、断章取义甚至照搬照套,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对标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标看齐。深刻领会“两个维护”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领域和工作、生活、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决不能在这一方面强化而在那一方面弱化、在大是大非前重视而在小事小节上忽视、在“八小时内”落实而在“八小时外”落空、在岗在职时坚持而离岗离职时松弛,真正做到时时铭记维护、事事坚持维护、处处上心维护。

“两个维护”是具体的。“两个维护”有着丰富实践性,必须在具体工作中具体落实,在全面实践中全面检验。实践证明,如果把“两个维护”与具体工作割裂开来,“两个维护”就成了空虚概念、空洞口号、空泛表态,具体工作就会变形走样,就会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只有在具体工作中落实“两个维护”,党的事业才会朝气蓬勃。

“两个维护”是普遍的。“两个维护”是对全党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每个层级、每个单位、每个支部、每个党员都要坚决落实,领导机关作表率,基层单位要跟进;“关键少数”要示范,“绝大多数”要践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落实“两个维护”上,绝对没有“政治飞地”,也绝对没有“特殊党员”。党心连着民心,党风引领民风,每一个党员都事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落实“两个维护”,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两个维护”是自觉的。“两个维护”是党性修养的体现,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朴素无华的行动,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这种自觉源于理论的清醒。要坚定不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思想武器和前行动力。这种自觉源于深厚的情感。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判断高瞻远瞩、政治领导娴熟高超、人民立场鲜明坚定、历史担当强烈深厚的领袖风采和伟大情怀,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这种自觉源于使命的崇高。要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这种自觉源于斗争的精神。要秉承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政治品格,进一步涵养政治定力,炼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在党领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始终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坚决落实好“两个维护”。

“两个维护”是刚性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两个维护”是我们党的政治命脉,是最高的政治原则、最根本的政治要求、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旗帜鲜明地拥护、坚决有力地维护。“令不行,禁不止,与无官无政同”。我们说“两个维护”是刚性的,就是强调这是原则的、彻底的、毫无保留的,不是“想不想”维护、“要不要”维护的问题,而是必须维护、坚决维护的问题,没有任何弹性的空间和讨价还价的余地,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如果无视“两个维护”,就是心中无党、目中无纪,就会私欲恣肆、胆大妄为,既给事业造成损失,又让自己追悔莫及。一般化地落实“两个维护”,就容易导致选择性维护、庸俗性维护,时间一长就会使纲纪废弛、精神懈怠、“四风”回潮。必须发扬纪律严明的传统,弘扬“三严三实”的作风,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两个维护”,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是要听从党中央号令,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反复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从不同层面对推动这一重要战略落实提出具体要求。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土地是农民最根本的生存资源,也是农村发展最宝贵的资源资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因此,要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新引擎,在充分总结近几年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一方面,加强成果应用和顶层设计,抓紧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制度,尽早在面上推开。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政策措施,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推动实现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休闲农业、共享农庄、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业态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土地方面的问题困难。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编制水平不高、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有效指导规范农村土地利用管理。一些地方一味要政策、要用地指标,在创新思路盘活存量土地方面缺乏实践探索,存在畏难情绪。传统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农村建设用地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和规范,分类结果通用性差,导致一些产业融合、土地功能复合运用的新产业新业态难以明确用地性质、出让标准等,影响了项目审批落地。为突破这些瓶颈,下一步应在总规框架下,加快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优化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布局,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积极创新用地政策,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进一步盘活土地资产,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吸引人才、资源、资金等要素下乡。加快建立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分类体系,科学制定用地标准和用地保障方式,鼓励农村土地复合利用。

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是我们党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二者在本质上是协调统一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和前提还是要把脱贫攻坚战打赢打好,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找好结合点、打好组合拳、画好同心圆,统筹安排、协同推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深度融合,切实避免“两脱节”“两张皮”。一方面,仍然有脱贫任务和已摘帽的贫困村要充分利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发展关键要素加快向乡村流动这一重大机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治理能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有效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运用脱贫攻坚经验做法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需要强有力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其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逐步构建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考核评价体制机制,为推动政策落实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将这些经验做法应用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将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比如,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乡村振兴统筹管理体制机制,将乡村振兴纳入基层政府工作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等。海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借鉴运用脱贫攻坚作战体系和工作框架,整合现有的各级脱贫攻坚战斗队和驻村工作队力量,向全省所有乡镇、行政村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将省委脱贫攻坚督查组工作内容增加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动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落细。

打造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因此,要紧紧抓住组织振兴这个“牛鼻子”,全面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打造更多坚强的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推进基层党建重心下移,把党支部建在村民小组,有效激活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党在农村的工作触角。10月印发的《关于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方案》,确定在全国18个县(市区)的24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党组织建设。下一步,要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乡村建立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实现组织振兴。


本文的网址是//www.zf133.com/a/5504937.html